CN203223348U - 真空气泵 - Google Patents

真空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23348U
CN203223348U CN 201320223804 CN201320223804U CN203223348U CN 203223348 U CN203223348 U CN 203223348U CN 201320223804 CN201320223804 CN 201320223804 CN 201320223804 U CN201320223804 U CN 201320223804U CN 203223348 U CN203223348 U CN 203223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wl
leather cup
cylinder body
air pump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238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百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2238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23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23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233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真空气泵,包括依次层叠并紧固连接的底座、缸体及上盖,所述缸体上设置有皮碗,所述皮碗包括皮碗座及多个设置于皮碗座上的碗状的碗体,所述碗体的碗底设置有靠外侧一端朝向底座方向倾斜的斜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气泵通过将碗体的底部设置呈斜面,使碗体被压缩时其内部气体可被充分排出,有效提高真空气泵的真空度,保障其工作稳定性,并增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真空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气泵。
背景技术
现有真空气泵由依次层叠的底座、缸体及上盖组合构成密闭的泵体,底座上设置有依次传动连接的电机、偏心轮及摆架,缸体上设置有与摆架相连的皮碗。
申请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真空气泵至少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如图1、图2所示,皮碗通常由皮碗座1’及碗状的碗体2’两部分构成,现有真空气泵中,碗体2’的碗底设置呈如图2所示的水平状,而摆架对碗体2’的压缩方向呈倾斜状,故碗体2’在受摆架压缩进行排气工作时无法将其内部气体完全排出,导致真空气泵的排气量及吸气量变小,压力低,无法达到使用要求;同时,由于真空度偏低,真空吸气时间长,导致真空气泵的工作时间长,进而增加电流的消耗,大大减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2、现有真空气泵的皮碗与摆架直接相套接而并未紧固连接,工作时,不仅噪音较大,且皮碗与摆架容易松动甚至脱离,导致真空气泵的真空度偏低甚至无真空度,工作不稳定; 
3、现有真空气泵的泵体密闭,当真空气泵的真空度过高或工作中遇到断电或故障等状态突然停止工作时,过高的真空度会对人体或其他物体造成伤害,使用安全性较差;
4、现有真空气泵的泵体内部空间大,抽气速率低,常常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真空度,导致工作时间长,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5、现有真空气泵的皮碗直接叠设于缸体与上盖之间,当泵体内压力较大时,皮碗座1’会陷入缸体内而导致真空气泵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气泵,有效保障真空度,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真空气泵,包括依次层叠并紧固连接的底座、缸体及上盖,所述缸体上设置有皮碗,所述皮碗包括皮碗座及多个设置于皮碗座上的碗状的碗体,所述碗体的碗底设置有靠外侧一端朝向底座方向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皮碗座抵设于缸体与上盖之间, 所述缸体对应于碗体开设有供碗体穿设的碗体固定孔;所述真空气泵还包括与皮碗传动连接以带动皮碗伸缩进而完成进气或排气作业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设于底座的背离于缸体一侧的电机、固设于底座的朝向缸体一侧且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偏心轮,以及连接至偏心轮的偏心孔上的摆架,所述摆架设置有与碗体数量相同以分别固定每一碗体的摆臂。
进一步地,所述皮碗还包括设置于碗体底部以将皮碗固定至摆臂上的碗柄,所述摆臂对应开设有供碗柄穿设的碗柄固定孔,所述碗柄的穿出所述碗柄固定孔的一端沿碗柄固定孔底壁径向延伸形成用以将皮碗卡紧于碗柄固定孔上的卡环。
进一步地,所述碗体的朝向摆臂一侧设置有内轮廓与摆臂外轮廓相吻合以套设于摆臂上的套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或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嘴,所述底座与缸体之间配合限定有连通进气嘴的进气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或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以供外界空气进入的漏气孔,所述漏气孔为开设于底座的与缸体相对接处的凹槽,或者为开设于缸体的与底座相对接处的凹槽,或者为开设于底座或缸体上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缸体之间设置有用以供偏心轮带动摆架及皮碗运作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内轮廓与偏心轮、摆架及皮碗组装后的外轮廓相适配,所述工作腔与进气嘴相连通并构成所述进气腔。
进一步地,所述皮碗座的与所述缸体相对一侧朝向所述缸体延伸形成凸起,所述缸体的与所述皮碗座相对一侧对应于所述凸起设置有用以卡置所述凸起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上开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以供气体进入碗体内的进气孔,所述碗体的碗底对应于所述进气孔设置有进气时导通进气孔排气时封闭进气孔的进气阀片。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排气嘴,所述上盖的朝向皮碗一侧设置有与排气嘴相连通的排气腔;所述真空气泵还包括设置于皮碗与上盖之间的阀板,所述阀板对应于每一碗体均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阀板的背离于皮腕一侧设置有覆盖于排气孔上以在排气时导通排气孔进气时封闭排气孔的排气阀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于皮碗的碗底设置靠外侧一端朝向底座方向倾斜的斜面,使皮碗在受摆架压缩而进行排气工作时,其碗底可被压缩至水平状,确保碗体内的气体被充分排出,有效提高真空气泵的吸气量,保证其真空度,进而减少工作电流的消耗,增长其使用寿命;通过于皮碗底部设置带有卡环的碗柄以及套环,实现皮碗与摆臂的紧固连接,保证其工作稳定性;通过于底座或缸体上开设与进气腔相连通的漏气孔,确保真空气泵在遇到异常时外部空气可进入泵体内使其内部真空度降低,进而保障其使用安全性;于缸体与底座之间设置与偏心轮、摆架及皮碗组装后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工作腔,有效缩小泵体内空间,保证真空气泵的抽气速率,缩短工作时间,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于皮碗与缸体的对接处设置相匹配的凸起与卡槽,使皮碗可卡紧于上盖与缸体之间,进一步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皮碗的仰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气泵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气泵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气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碗的仰视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碗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架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缸体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碗、摆架及缸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板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阀片与阀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缸体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气泵,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底座101、缸体102及上盖103。所述底座101、缸体102及上盖103紧固连接以形成所述真空气泵的泵体。请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1、缸体102及上盖103的外缘对应开设有相匹配的螺孔,并通过与之相适配的螺钉104紧固连接。
所述真空气泵的泵体内部设置有进气腔11及排气腔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气腔11及排气腔12分设于所述缸体102的两背离侧。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底座101上设置有进气嘴13,所述底座101与缸体102的相应对接处具有内凹的腔体并配合形成与所述进气嘴13相连通的进气腔11;所述上盖103上设置有排气嘴14,所述上盖103的朝向所述缸体102的一侧设置有内凹的腔体并构成所述排气腔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进气嘴13也可设置于所述缸体102的相应侧壁上。
请继续参考图5,所述缸体102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气腔11及排气腔12相连通的皮碗20,所述皮碗20包括皮碗座21及多个设置于所述皮碗座21上的碗状碗体22,所述皮碗20采用具有良好弹性形变能力的氯丁胶、丁晴胶、氟橡胶、特氟龙等橡胶材料制成以使其可通过伸缩完成进气及排气作业。
所述底座101上固设有与所述皮碗20传动连接的驱动单元30。所述驱动单元30用以带动所述皮碗20伸缩进而完成进气或排气作业,其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电机31、偏心轮32及摆架33。
请参考图5,所述电机31固设于所述底座101的背离于所述缸体102的一侧,所述偏心轮32则固设于所述底座101的朝向所述缸体102一侧,所述偏心轮32与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朝向所述缸体102的一侧设置有偏心孔,并通过一摆杆34与所述摆架33固定连接,以在所述电机3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摆架33运作。
所述皮碗座21抵设于所述缸体102与上盖103之间,所述缸体102对应于所述碗体22开设有碗体固定孔221,所述碗体22的底部穿设所述碗体固定孔221并与所述摆架33传动连接。所述摆架33的朝向所述皮碗20一侧对应于每个碗体22设置有数量与所述碗体22数量相同的摆臂331,用以分别固定每一所述碗体22。如图4、图6、图8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碗体22具体设置呈3个,并以所述皮碗座21的中心为圆心环形阵列排布,所述缸体102则对应开设有3个供所述碗体22穿设安装的碗体固定孔221,而所述摆架33则对应于3个所述碗体22设置有3个所述摆臂33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碗体22也可根据设计需求设置呈2个、4个等。
请参考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碗体22的碗底设置有靠外侧一端朝向所述底座101方向倾斜的斜面,以使所述摆架33在受所述偏心轮32驱动通过所述摆臂331压缩所述碗体22时,所述碗体22的碗底可被压缩至与其碗口相平的水平状,进而确保所述碗体22内的气体可被充分排出,有效保障所述真空气泵的真空度及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6~图11,所述皮碗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碗体22底部的碗柄23,所述碗柄23用以将所述皮碗20固定至所述摆臂331上,所述摆臂331对应于所述碗柄23开设有供所述碗柄23穿设的碗柄固定孔231,所述碗柄23的穿出所述碗柄固定孔231的一端沿所述碗柄固定孔231底壁径向延伸形成用以将所述皮碗20卡紧于所述碗柄固定孔231上的卡环24。实际设置时,所述碗柄23的长度应远大于所述碗柄固定孔231的长度,并在与所述碗柄固定孔231相吻合的部位设置所述卡环24,以便于将所述碗柄23顺利装配至所述碗柄固定孔231内,装配完成后,即可将所述碗柄23的位于所述卡环24背离于所述碗柄固定孔231的一部分切除,以确保各部件工作的稳定性及整体装配结构的简洁。
与此同时,所述碗体22的朝向所述摆臂331一侧还设置有内轮廓与所述摆臂331外轮廓相吻合以套设于所述摆臂331上的套环25,以进一步确保所述碗体22与摆臂331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1与缸体102之间设置有用以供所述偏心轮32带动所述摆架33及皮碗20运作的工作腔。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进气嘴13设置于所述底座101上,为使结构简洁,所述工作腔与所述进气嘴13相连通并构成所述进气腔11,所述工作腔的内轮廓与所述偏心轮32、摆架33及皮碗20组装后的外轮廓相适配,以在保障所述偏心轮32、摆架33及皮碗20正常工作的同时,减少所述进气腔11的空间,进而保证所述真空气泵的抽气速率,有效缩短其工作时间,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图14、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工作腔(即进气腔11)由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底座101及缸体102相对接一端的第一腔体41及第二腔体42配合构成。当然,在所述底座101或缸体102具有足够高度时,所述工作腔也可仅为设置于所述底座101或缸体102二者之一的相应侧的内凹腔体。
如图11所示,由于所述摆臂331的工作空间即于所述进气腔11内,故所述摆臂331的与所述碗体22相抵接处开设有与所述进气腔11相连通以供气体进入所述碗体22内的进气孔51,所述碗体22的碗底对应于所述进气孔51设置有进气阀片52,所述进气阀片52覆盖于所述进气孔51上,并在进气时导通所述进气孔51,排气时封闭所述进气孔51。
请参考图12、图13,所述皮碗20与所述上盖103之间设置有阀板60以控制气体进入所述排气腔12,所述阀板60对应于所述皮腕20开设有排气孔61,所述阀板60的背离于所述皮腕20一侧设置有排气阀片62,所述排气阀片62覆盖于所述排气孔61上,以在排气时导通所述排气孔61并在进气时封闭所述排气孔61。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所述排气阀片62设置有定位柱63,所述阀板60上对应设置有定位孔64,所述定位柱63的朝向所述皮碗20一端设置有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64内径的限位块65,所述定位柱63穿设所述定位孔64并通过所述限位块65将所述排气阀片62固定于所述定位孔64内。
工作时,启动所述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带动所述偏心轮32旋转,所述摆块33在所述偏心轮32的带动下随之摆动,固定在所述摆块33上的碗体22则随之进行反复的拉伸与压缩动作;当所述碗体22被拉伸时,所述排气阀片62受负压作用紧紧抵紧覆盖所述排气孔61,而所述进气阀片52则受负压作用被打开,此时,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嘴13被吸入所述进气腔11内,随后通过所述进气孔51进入所述碗体22的内腔中,进而完成进气作业;当所述碗体22被压缩时,所述进气阀片52受排气气流压力作用被抵紧关闭,而所述排气阀片62则受排气气流压力作用被打开,此时,所述碗体22内的气体经压缩由所述排气孔61进入所述排气腔12,并经所述排气嘴14排出,进而完成排气作业。三个所述碗体22依次轮流进行拉伸和压缩,不断的将气体自所述进气嘴13吸入所述碗体22后再经所述排气嘴14排出。
为避免所述真空气泵在工作时,其内部较高的真空度会吸附所述皮碗20并使其陷入所述真空气泵的泵体内部进而导致所述真空气泵无法正常工作,所述皮碗20与缸体102的对应抵接处设置有一卡紧结构,具体的,请参考图6、图10及图11,所述皮碗座21的与所述缸体102相对一侧朝向所述缸体102延伸形成凸起71,所述缸体102的与所述皮碗座21相对一侧对应于所述凸起71设置有用以卡置所述凸起71的卡槽72。
同时,为避免所述真空气泵真空度过高或因断电、故障等突然停止工作时,过高的真空气压所产生的吸力对人体或其他物体造成伤害,所述底座101或缸体102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进气腔11相连通的漏气孔8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漏气孔80非常小,以不影响所述真空气泵的正常工作为基准进行设置,其可在所述真空气泵内部真空度过高时供外界缓慢进入所述进气腔11内,进而使所述进气腔11内的真空度降低,以保障所述真空气泵使用的安全性。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漏气孔80优选设置为开设于所述底座101的与所述缸体102相对接处的凹槽;或者,如图1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漏气孔80也可设置为开设于所述缸体102的与所述底座101相对接处的凹槽;又或者,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所述漏气孔80也可设置为开设于所述底座101或缸体102侧壁上的通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Claims (10)

1. 一种真空气泵,包括依次层叠并紧固连接的底座、缸体及上盖,所述缸体上设置有皮碗,所述皮碗包括皮碗座及多个设置于皮碗座上的碗状的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的碗底设置有靠外侧一端朝向底座方向倾斜的斜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座抵设于缸体与上盖之间, 所述缸体对应于碗体开设有供碗体穿设的碗体固定孔;所述真空气泵还包括与皮碗传动连接以带动皮碗伸缩进而完成进气或排气作业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设于底座的背离于缸体一侧的电机、固设于底座的朝向缸体一侧且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偏心轮,以及连接至偏心轮的偏心孔上的摆架,所述摆架设置有与碗体数量相同以分别固定每一碗体的摆臂。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还包括设置于碗体底部以将皮碗固定至摆臂上的碗柄,所述摆臂对应开设有供碗柄穿设的碗柄固定孔,所述碗柄的穿出所述碗柄固定孔的一端沿碗柄固定孔底壁径向延伸形成用以将皮碗卡紧于碗柄固定孔上的卡环。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的朝向摆臂一侧设置有内轮廓与摆臂外轮廓相吻合以套设于摆臂上的套环。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或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嘴,所述底座与缸体之间配合限定有连通进气嘴的进气腔。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或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以供外界空气进入的漏气孔,所述漏气孔为开设于底座的与缸体相对接处的凹槽,或者为开设于缸体的与底座相对接处的凹槽,或者为开设于底座或缸体上的通孔。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缸体之间设置有用以供偏心轮带动摆架及皮碗运作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内轮廓与偏心轮、摆架及皮碗组装后的外轮廓相适配,所述工作腔与进气嘴相连通并构成所述进气腔。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座的与所述缸体相对一侧朝向所述缸体延伸形成凸起,所述缸体的与所述皮碗座相对一侧对应于所述凸起设置有用以卡置所述凸起的卡槽。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开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以供气体进入碗体内的进气孔,所述碗体的碗底对应于所述进气孔设置有进气时导通进气孔排气时封闭进气孔的进气阀片。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排气嘴,所述上盖的朝向皮碗一侧设置有与排气嘴相连通的排气腔;所述真空气泵还包括设置于皮碗与上盖之间的阀板,所述阀板对应于每一碗体均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阀板的背离于皮腕一侧设置有覆盖于排气孔上以在排气时导通排气孔进气时封闭排气孔的排气阀片。
CN 201320223804 2013-04-27 2013-04-27 真空气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23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3804 CN203223348U (zh) 2013-04-27 2013-04-27 真空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3804 CN203223348U (zh) 2013-04-27 2013-04-27 真空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23348U true CN203223348U (zh) 2013-10-02

Family

ID=49250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2380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23348U (zh) 2013-04-27 2013-04-27 真空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233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1561A (zh) * 2018-08-02 2018-12-11 河北盛世天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气孔确定方法、真空电机及其吸附物品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1561A (zh) * 2018-08-02 2018-12-11 河北盛世天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气孔确定方法、真空电机及其吸附物品检测方法
CN108981561B (zh) * 2018-08-02 2020-11-03 河北盛世天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气孔确定方法、真空电机及其吸附物品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2128B (zh) 可排气及防止失压的喷洒用隔膜式增压泵
CN103814214B (zh) 往复式泵及氧气浓缩装置
KR20170003574U (ko) 자연흡기 피스톤 및 실린더
CN203223348U (zh) 真空气泵
CN102996856A (zh) 一种制氧机转阀
CN205478226U (zh) 稳压泵用膜片
WO2009015528A1 (fr) Pompe à membrane
CN201739139U (zh) 气囊式泵的传动组件
CN203742957U (zh) 一种气密性双进气微型气泵
CN209053765U (zh) 一种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CN203809232U (zh) 多缸及轴承与齿轮组合连杆式同平面压缩机
CN203384026U (zh) 静音旋转式活塞泵
CN201050491Y (zh) 一种气垫床用的内置式电动气泵
CN201162546Y (zh) 一种高效节能径向活塞式气动马达
CN208564926U (zh) 防受潮的微型气泵
CN201096078Y (zh) 一种可防卡死的气泵
CN115263937A (zh) 一种离心式旋转控制连接器
CN204738932U (zh) 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及空压机
CN201273225Y (zh) 改进的发动机配气系统
CN204402807U (zh) 一种带有阻尼片的微型水泵
CN208203517U (zh) 运行更加稳定的微型隔膜泵
CN209041069U (zh) 一种便用型双室气缸盖总成
CN111765070A (zh) 一种隔膜泵及具有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CN202273823U (zh) 一种车用微型气泵
CN108869237A (zh) 利于散热的电动充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