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6399U - 冲击吸收式转向轴 - Google Patents

冲击吸收式转向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86399U
CN203186399U CN 201220628314 CN201220628314U CN203186399U CN 203186399 U CN203186399 U CN 203186399U CN 201220628314 CN201220628314 CN 201220628314 CN 201220628314 U CN201220628314 U CN 201220628314U CN 203186399 U CN203186399 U CN 203186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ends
shaft
axle
outer shaft
steer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283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森宏道
定方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283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86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86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863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实现能够平滑地进行由伴随着二次碰撞的冲击载荷引起的外轴(12a)与内轴(13)的轴方向的相对移位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将内轴(13)的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以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外轴(12a)与内轴(13)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嵌合强度,内嵌固定(即,从内侧嵌合固定)于所述外轴(12a)的小直径部(14)的基端部。在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外周边缘设置倒角部(21),越朝向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该大直径部(16a)的外径变得越小。由此,在所述两轴(12a)、(13a)彼此的组装时,防止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卡住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

Description

冲击吸收式转向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构成汽车的转向装置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的改良。具体地说,在制造该转向轴时,防止内轴的顶端边缘与外轴的内周面之间发生卡住(かじり),实现抑制所述转向轴的制造成本的增大同时使冲击吸收性能稳定的构造。另外,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象的转向轴中,不但包含被支撑于转向柱的内侧的转向轴,还包含配置于转向柱的前侧的中间轴。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向转向轮(除了叉车等特殊车辆,通常为前轮)赋予转向角的转向装置,如图6所示的那样的构造广泛熟知。该转向装置在被支撑于车体1的圆筒状的转向柱2的内径侧能够旋转地支撑有转向轴3。而且,在比该转向柱2的后端开口向后方突出的、所述转向轴3的后端部分,固定有方向盘4。在使该方向盘4旋转时,其旋转经由所述转向轴3、万向节5a、中间轴6、万向节5b向转向齿轮单元7的输入轴8传递。在该输入轴8旋转时,配置于该转向齿轮单元7的两侧的一对连杆9、9被推拉而向左右一对转向轮付与与所述方向盘4的操作量相应的转向角。另外,在图6所示的构造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该方向盘4的前后位置的调节,作为所述转向柱2以及所述转向轴3,使用伸缩式的。另外,在上述那样的转向装置上组装有作为辅助动力源的电动马达10的电动式功率转向装置近年也逐渐普及。 
所述转向柱2以及所述转向轴3设为在碰撞事故时吸收碰撞能同时使方向盘4向前方移位的构造。即,在碰撞事故时,紧接着汽车碰撞于其他的汽车等的一次碰撞,产生驾驶者的身体碰撞方向盘4的二次碰撞。在该 二次碰撞时,为了缓和施加于驾驶者的身体的冲击、实现驾驶者的保护,需要将支撑所述方向盘4的转向轴3支撑得能够通过伴随着二次碰撞的向前方的冲击载荷而相对于车体1向前方移位。因此,通过二次碰撞的冲击载荷,所述转向柱2,外柱11将该转向柱2的全长缩短,所述转向轴3,外轴12将该转向轴3的全长缩短,向前方移位,由此防止对碰撞所述方向盘4的驾驶者的身体施加较大的冲击。 
构成上述那样的伸缩式的转向柱的外柱以及内柱和构成转向轴的外轴以及内轴的前后位置也可以与图示的构造相反。作为用于制造上述那样的伸缩式的转向轴的技术,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 
图7~10表示其中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冲击吸收式的转向轴及其制造方法的现有例。转向柱3a构成为,使外轴12a与内轴13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地卡合,在二次碰撞时,全长由于在轴方向上施加的冲击载荷而缩短。 
所述外轴12a将整体设为圆管状,在一端部(图7~8的左端部)实施拉深加工,由此在该一端部形成小直径部14。在该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齿15。另外,所述内轴13也将整体设为圆管状,将一端部(图7~8的右端部)扩大,由此在该一端部形成大直径部16。在该大直径部16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阴齿15卡合的阳齿17。 
在通过将这样的外轴12a与内轴13组合而制造图7所示那样的转向柱3a的情况下,首先,如图8所示那样,使所述阴齿15与所述阳齿17在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图8的左端部)与所述大直径部16的顶端部(图8的右端部)互相卡合。 
然后,在使所述两齿15、17彼此互相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内侧按压。即,在该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以及所述大直径部16的顶端部的周围配置一对按压片18、18,使这两按压片18、18互相接近,由此强力按压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外周面。在这两按压片18、18的内侧面上的与该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外周面顶接的部分,形成与该外周面顶接的部分的截面形状为圆环状的凹部19、19。 
与图9所示同样,在使这两凹部19、19轻轻顶接于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外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两按压片18、18的端面彼此之间,形成有厚度为t的间隙20、20。从该状态,通过未图示的按压装置,向互相接近的方向强力按压这两按压片18、18。然后,如图10所示那样,将所述两按压片18、18彼此相互接近,直到所述两间隙20、20的厚度变为0,使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截面形状塑性变形为如图10所示那样的椭圆形。同时,被插入该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大直径部16的顶端部也由所述两齿15、17按压,该大直径部16的顶端部的截面形状也塑性变形为如图10所示那样的椭圆形。 
这样,将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以及所述大直径部16的顶端部向径向内侧按压,使这两顶端部的截面形状塑性变形为椭圆形,接下来,使所述外轴12a与所述内轴13在轴方向上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相对移位。即,从所述两按压片18、18将所述外轴12a与所述内轴13取出后,使该外轴12a向图8的左方,使该内轴13向图8的右方,相对于对象构件相对移位。而且,如图7所示那样,将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压入嵌合于所述大直径部16的基端部,并且将该大直径部16的顶端部压入嵌合于该小直径部14的基端部。没有通过所述两按压片18、18而塑性变形的该小直径部14的中间部与所述大直径部16的中间部互相松弛卡合。 
另外,构成上述那样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的内轴13,外径比外轴12a小,所以为了确保强度,由S35C等硬度较高的碳素钢形成的情况较多。另外也能够由STKM12B等碳素钢钢管形成,但该情况下为了确保强度,将径向的厚度加厚。 
以上的说明就在后端部分固定方向盘4(参照图6)的转向轴3进行,但配置于转向装置的前侧部分的中间轴6也有构成为能够在轴方向上收缩的情况。这样的收缩式(冲击吸收式)的中间轴6在汽车碰撞于其他的汽车等的一次碰撞时,通过伴随着该一次碰撞而产生的冲击载荷使其全长收缩,由此防止所述方向盘4向驾驶者侧突出,实现驾驶者的保护。另外,所述中间轴6传递通过驾驶者的操作而从所述方向盘4向所述转向轴3付 与的转矩,并传递作为辅助动力源的电动马达10的输出转矩。因此,将上述那样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适用于所述中间轴6的情况下,需要加大所述外轴12a与内轴13的卡合部的保持力(嵌合强度),提高耐久性。结果,所述大直径部16的顶端部外周边缘(尖锐的顶端边缘)与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的顶接压力升高,在实施上述那样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外轴12a与内轴13在轴方向上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相对移位时,容易在所述大直径部16的顶端部外周边缘产生卡住。即,在该相对移位时,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该大直径部16的顶端部外周边缘的长轴部分与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较强地互相摩擦,该顶端部外周边缘咬入(卡住)该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在将这样产生的卡住放置时,具有碰撞事故时的能量吸收性能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因此为了使其能量吸收性能稳定,需要通过切削等将由于卡住而产生的多余部分(切除(むしれ)部分)除去的步骤。另外,根据卡住的程度,不得不将完成后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作为不良品废弃,由于加工的工时的增多和/或成品率的恶化,制造成本上升,所以希望改良。特别,在所述中间轴6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为了确保保持力而提高嵌合部的顶接压力,所以改良的必要性较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三1688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三71659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那样的事情,在将外轴与内轴以这两轴彼此能够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载荷而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方式接合而成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中,得到在制造该转向轴时、防止在所述内轴的顶端部外周边缘与所述外轴的内周面之间产生卡住、抑制加工的步骤的增大和/或不良品的产生、同时冲击能量吸收性能稳定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实现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的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中,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冲击吸收式 转向轴是将管状的外轴、内轴以这两轴彼此能够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载荷而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方式接合而成的。 
特别,在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中,所述内轴的顶端部中,靠近顶端边缘的部分的外径越朝向顶端部越小。 
在实施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如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那样,在所述外轴的一端部设置至少内径较小的小直径部,在所述内轴的一端部设置至少外径较大的大直径部。而且,该大直径部的顶端部中,靠近顶端边缘的部分的外径越朝向顶端部越小。 
根据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技术方案1~2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能够组装在制造该转向轴时、防止在外轴的顶端边缘与内轴的内周面之间产生卡住、抑制加工的步骤的增大和/或不良品的产生、同时能够发挥优异的冲击能量吸收性能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抑制所述转向轴的制造成本的上升。其原因是,所述内轴的顶端部中,越朝向顶端部,靠近顶端边缘的部分的外径变得越小,所以在制造所述冲击吸收式转向轴时,能够防止在所述内轴的顶端边缘与所述外轴的内周面之间产生卡住。即,所述内轴的顶端边缘部分越朝向顶端部则外径变得越小,所以该内轴的顶端部外周边缘(尖锐的端部边缘)与所述外轴的内周面不会顶接(相互摩擦)。所述内轴的顶端边缘部分中,与该外轴的内周面顶接的部分的截面形状的曲率半径较大(或者与该外轴的内周面相对的倾斜角较小),所以能够降低所述内轴的顶端边缘部分与该外轴的内周面的顶接压。因此,在使这两轴彼此在轴方向上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相对移位时,能够将在所述内轴的顶端边缘部分与所述外轴的内周面之间作用的摩擦抑制得较小,能够防止该顶端边缘部分咬入该内周面,能够防止所述卡住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对于至少在从顶端边缘到中间部的部分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齿的管状的外轴与至少在从顶端边缘到中间部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该阴齿卡合的阳齿的内轴,分别地,以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所述两轴彼此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嵌合强度将所述内轴的中间部在与正交于中心轴的假想平面相关的截面形状为椭 圆形的所述外轴的顶端部内嵌固定,并以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所述两轴彼此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嵌合强度将同样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该内轴的顶端部在所述外轴的中间部内嵌固定,由此将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结合,所述内嵌固定为从内侧嵌合固定,该冲击吸收式转向轴的特征在于:所述内轴的顶端部中,靠近顶端边缘的部分的外径越朝向顶端部越小。 
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轴的一端部设置至少内径较小的小直径部,在该小直径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齿,在所述内轴的一端部设置至少外径较大的大直径部,在该大直径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与该阴齿卡合的阳齿,该大直径部的顶端部中,使靠近顶端边缘的部分的外径越朝向顶端部越小,分别地,以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所述两轴彼此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嵌合强度将该大直径部的基端部在与正交于中心轴的假想平面相关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所述小直径部的顶端部内嵌固定即从内侧嵌合固定,同样地以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所述两轴彼此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嵌合强度将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该大直径部的顶端部在所述小直径部的基端部内嵌固定即从内侧嵌合固定,由此将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转向轴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与图8同样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将内轴取出而表示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与图2同样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与图2同样的图。 
图6是以将一部分切断的状态表示以往所知的转向装置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象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的以往构造的 一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以往构造的制造时使内轴的顶端部与外轴的顶端部卡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X-X剖视图。 
图10是以通过一对按压片使所述两顶端部向径向内侧塑性变形的状态进行表示的与图9同样的图。 
符号说明 
1:车体 
2:转向柱 
3、3a~3b:转向轴 
4:方向盘 
5a、5b:万向节 
6:中间轴 
7:转向齿轮单元 
8:输入轴 
9:连杆 
10:电动马达 
11:外柱 
12、12a:外轴 
13、13a~13c:内轴 
14:小直径部 
15:阴齿 
16、16a~16c:大直径部 
17:阳齿 
18、18a:按压片 
19:凹部 
20:间隙 
21、21a:倒角部 
22:凹孔 
23:锥面部 
24:拉深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图1~2表示与所有的保护方案相对应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另外,包含本例,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的特征在于组装冲击吸收式转向轴,实现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的构造,其中,所述冲击吸收式转向轴:防止在内轴13a的顶端边缘与外轴12a的内周面之间产生卡住,抑制加工的工时的增多和/或不良品的产生,同时能够发挥优异的冲击能量吸收性能。其他的部分的结构以及作用与包含上述的图7~10所示的构造、以往众所周知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同样,所以与同等部分有关的图示以及说明省略或者简略,下面,以本例的特征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例的构造的情况下,在构成转向轴3b的所述内轴13a的后端部(图1~2的右侧)设置由外径比前端部(图1~2的左侧)大的大直径部16a。这样的大直径部16a通过实施切削加工而形成于所述内轴13a的前端部外周面。或者如果该内轴13a为圆管状,与上述的以往构造的情况同样,也可以通过将该内轴13a的后端部扩大而形成。或者,如果能够将所述内轴13a插通到所述外轴12a的内径侧,则也能够不设置所述大直径部16a地,将所述内轴13a的外径在轴方向全长上设为相同。但是,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所述转向轴3b的收缩载荷变得过大,在所述内轴13a的外周面上在轴方向全长上形成阳齿17。 
另外,在所述外轴12a的前端部(图1~2的左侧),设置内径比后端部(图1~2的右侧)小的小直径部14。这样的小直径部14与上述的以往构造的情况同样,通过对圆管状的所述外轴12a的前端部实施拉深加工或者对后端部内周面实施切削加工而形成。或者,如果能够将所述内轴13a 插通到所述外轴12a的内径侧,则也能够不设置所述小直径部14地,将所述外轴12a的内径在轴方向全长上设为相同。但是,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所述转向轴3b的收缩载荷变得过大,在所述外轴12a的内周面上在轴方向全长上形成与所述阳齿17卡合的阴齿15。 
在图1~2所示的本例的构造的情况下,通过对所述内轴13a的前端部外周面实施切削加工而在后端部形成大直径部16a,对所述外轴12a的前端部实施拉深加工而设置小直径部14。 
进而,通过在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外周边缘(图1~2的右侧)设置截面形状部分圆弧状(R状)的倒角部21,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的外径越朝向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图1~2的右侧)变得越小(渐减)。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在所述内轴13a的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图1~2的右端部)设置凹孔22,与后述同样,在通过一对按压片18、18使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以及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在径向上塑性变形时,使所需要的按压力不会变得过大。 
为了制造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本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首先,如图2所示那样,使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卡合于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然后,通过所述两按压片18、18向径向内侧按压该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外周面,与表示上述的以往构造的一例的图9→图10的情况同样,使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与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在径向上塑性变形,以使与正交于所述转向轴3b的中心轴的假想平面相关的截面形状变为椭圆形。此时,也可以调整按压所述两按压片18、18的按压力。即,也能够将这两按压片18、18的端面彼此之间的间隙20、20(参照图9)的厚度在使所述两顶端部塑性变形的状态下设为正的值(剩余间隙20、20),调整这两顶端部的变形量。另外,在所述两按压片18、18的内侧面与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外周面顶接的部分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图9~10所示那样的截面圆环状的凹部19、19,只要能够将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外周面的径向相反位置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按压,也可设为平面和/或截面形状为V字形的面等。进而,在设为截面圆弧状的情况下,与所述 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外周面的曲率半径的大小关系可以为任意。另外,所述倒角部21的基端部(大直径侧端部),在通过所述两按压片18、18按压外轴12a与内轴13a时,位于这两按压片18、18的轴方向中间部(这两按压片18、18的厚度范围内)的径向内侧。在使所述两顶端部彼此的卡合部塑性变形后,接下来,分别地,使所述外轴12a与所述内轴13a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将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压入嵌合于所述大直径部16a的基端部,并在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压入嵌合于该小直径部14的基端部。另外,使这些小直径部14的中间部与大直径部16的中间部互相松弛卡合。 
根据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能够组装一种冲击吸收式转向轴,其中:在制造所述转向轴3b时,防止在所述内轴13a的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与所述外轴12a的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之间产生卡住,抑制所述转向轴3b的制造成本的上升,同时能够发挥优异的冲击能量吸收性能。其原因是因为,通过在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外周边缘设置截面形状部分圆弧状(R状)的倒角部21,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中,将顶端边缘部分的外径设为越朝向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变得越小。因为采用这样的结构,所以在制造所述转向轴3b时,在使所述外轴12a与所述内轴13a在互相接近的方向上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时,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不会与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较强地互相摩擦。即,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部分的外径变小,所以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外周边缘(尖锐的端部边缘)与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不会顶接。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部分中,在与该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顶接的部分,设置R状的倒角部21,增大截面形状的曲率半径,所以所述顶端边缘部分与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的顶接压力较低。因此,在使所述两轴12a、13a彼此相对移位时,能够将作用于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部分与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力抑制得较小,能够防止该顶端边缘部分咬入该内周面,能够防止在该内周面产生由卡住引起的多余部(切除部分)的产生。 
另外,所述倒角部21的基端部(大直径侧端部)在使所述两轴12a、13a彼此塑性变形时位于所述两按压片18、18的轴方向中间部的径向内侧,所以能够适当控制(防止变得比靠中间部分大)向径向内侧按压外径在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部分变小的部分的力。其结果,能够更稳定防止在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与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的互相摩擦部产生卡住。 
[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内轴13a的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部分(图3的右侧),设置母线形状为直线状的(部分圆锥面状的)锥面部23,以越朝向该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该顶端边缘部分的外径变得越小。该锥面部23的锥角θ,为了减小该锥面部23与外轴12a的小直径部14(参照图1~2、7~10)的内周面的顶接压,优选设为60度以下。如果使所述锥角θ比60度大,则所述锥面部23的基端部与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靠中间部分的连续部的角度变小(小于150度),在该连续部,具有与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的顶接压升高的可能性。其结果,具有变得不能防止在该连续部与该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的互相摩擦部产生卡住的可能性。 
进而,在本例的情况下,在所述锥面部23的基端部(大直径侧端部)即所述连续部,设置截面形状部分圆弧状(R状)的倒角部21a。在本例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该连续部的角度(150度以上)与在该连续部设置倒角部21a,而将在该连续部与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的顶接部的表面压力抑制得更低,更有效抑制该顶接部的卡住的产生。另外,所述倒角部21a的基端部(大直径侧端部)在使所述两轴12a、13a彼此塑性变形时位于一对按压片18、18的轴方向中间部(这两按压片18、18的厚度范围内)的径向内侧。 
其他的部分的结构以及作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所以对于同等部分付与同一符号,重复的说明省略。 
[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在本例的情况下,将内轴13c设为圆管状,在该内轴13c的一端部(图4的右端部)形成大直径部16c。然后,通过在该大直径部16c的顶端边缘部分实施拉深加工,来设置拉深部24,以使该大直径部16c的顶端边缘部分的外径越朝向顶端边缘(图4的右侧)变得越小。该拉深部24的基端部(大直径侧端部)在使外轴12a与所述内轴13a塑性变形时位于一对按压片18、18的轴方向中间部(这两按压片18、18的厚度范围内)的径向内侧。 
其他的部分的结构以及作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所以对于同等部分付与同一符号,重复的说明省略。 
[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在本例的情况下,对一对按压片18a、18a的顶端面的轴方向两端边缘,实施截面形状部分圆弧状(R状)的倒角。因此,能够使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以及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变形量在所述两按压片18a、18a的轴方向两端边缘的内径侧比其中间部小。即,在这两端边缘的内径侧,减弱大直径部16a的顶端部与小直径部14的顶端部的嵌合强度,所以在制造转向轴时,即使使内轴13a与外轴12a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也能够更有效防止所述大直径部16a的顶端边缘与所述小直径部14的内周面的互相摩擦部较强地互相摩擦。进而,就该小直径部14的顶端边缘与所述大直径部16a的外周面的互相摩擦部,也能够防止较强地互相摩擦。因此,在所述小直径部14的顶端边缘与所述大直径部16a的外周面之间,也能够防止产生卡住,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比较,能够更有效谋求抑制转向轴的制造成本的上升,同时使冲击吸收性能稳定。另外,这样的按压片18a、18a并不限定于本例,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的实施方式。 
其他的部分的结构以及作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所以对于同等部分付与同一符号,重复的说明省略。 

Claims (2)

1.一种冲击吸收式转向轴,对于至少在从顶端边缘到中间部的部分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齿的管状的外轴与至少在从顶端边缘到中间部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该阴齿卡合的阳齿的内轴,分别地,以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所述两轴彼此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嵌合强度将所述内轴的中间部在与正交于中心轴的假想平面相关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所述外轴的顶端部内嵌固定,并以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所述两轴彼此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嵌合强度将同样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该内轴的顶端部在所述外轴的中间部内嵌固定,由此将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结合,所述内嵌固定为从内侧嵌合固定,该冲击吸收式转向轴的特征在于: 
所述内轴的顶端部中,靠近顶端边缘的部分的外径越朝向顶端部越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轴的一端部设置至少内径较小的小直径部,在该小直径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齿,在所述内轴的一端部设置至少外径较大的大直径部,在该大直径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与该阴齿卡合的阳齿,该大直径部的顶端部中,使靠近顶端边缘的部分的外径越朝向顶端部越小, 
分别地,以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所述两轴彼此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嵌合强度将该大直径部的基端部在与正交于中心轴的假想平面相关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所述小直径部的顶端部内嵌固定即从内侧嵌合固定,同样地以伴随着在二次碰撞时施加的冲击、所述两轴彼此能够在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嵌合强度将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该大直径部的顶端部在所述小直径部的基端部内嵌固定即从内侧嵌合固定,由此将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结合。 
CN 201220628314 2012-11-23 2012-11-23 冲击吸收式转向轴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6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28314 CN203186399U (zh) 2012-11-23 2012-11-23 冲击吸收式转向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28314 CN203186399U (zh) 2012-11-23 2012-11-23 冲击吸收式转向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86399U true CN203186399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103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2831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6399U (zh) 2012-11-23 2012-11-23 冲击吸收式转向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863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4984A (zh) * 2015-03-31 2016-10-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10254497A (zh) * 2018-03-12 2019-09-20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4984A (zh) * 2015-03-31 2016-10-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06004984B (zh) * 2015-03-31 2020-01-2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10254497A (zh) * 2018-03-12 2019-09-20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CN110254497B (zh) * 2018-03-12 2022-05-03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7205B (zh) 转向柱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转向柱的转向装置
JP2000283139A (ja) 車両用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CN202703676U (zh) 转向柱以及使用了该转向柱的转向装置
JP3669156B2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支持装置
CN203186399U (zh) 冲击吸收式转向轴
CN102712333B (zh) 转向装置
CN104602984A (zh) 缓冲式转向轴
WO2010001759A1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0167424B1 (ko) 에너지 흡수식 중간 샤프트
JP2008087531A (ja) 電動テレスコ調整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2021594A (ja) 雄シャフトと雌シャフトの結合構造
JP5733360B2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
JP5545275B2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
JP5440563B2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
KR102251341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 어셈블리
JP4377647B2 (ja) 車両ステアリング用伸縮軸
CN203528601U (zh) 一种带弱化吸能结构的转向拉杆
JP4682724B2 (ja) 車軸式懸架装置およびそのロールエネルギー吸収方法
JP2013018394A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90013220U (ko) 자동차의 충격 흡수 기능을 가진 프로펠러 샤프트
JP697273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0923231B1 (ko) 자동차용 레이크 틸트 스티어링 칼럼의 충격 흡수 구조
JP5459287B2 (ja) 十字軸式自在継手
JP2013241182A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
JP3865630B2 (ja) 衝撃吸収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