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4335U - 被加工物的保持框 - Google Patents

被加工物的保持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4335U
CN203174335U CN2013200398560U CN201320039856U CN203174335U CN 203174335 U CN203174335 U CN 203174335U CN 2013200398560 U CN2013200398560 U CN 2013200398560U CN 201320039856 U CN201320039856 U CN 201320039856U CN 203174335 U CN203174335 U CN 203174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chined object
upper ledge
lower frame
insid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398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儿岛辉忠
桥本智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Kogyo Sew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Kogyo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Kogyo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Kogyo Sewing Machin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4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43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00Apparatus, devices, or tools for hand embroidering
    • D05C1/02Work fram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9/00Appliances for holding or feeding the base fabric in embroidering machines
    • D05C9/02Appliances for holding or feeding the base fabric in embroidering machines in machines with vertical needles
    • D05C9/04Work holders, e.g.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加工物的保持框,在与保持框的上面及下面中的任一面对齐并张紧被加工物的情况下,张紧度也不会变松。保持框具有上框、下框及内框,上框及下框具有大致相同厚度,内框可拆卸地安装在该上框及下框的内周。将上框及下框上下重叠并固定,在它们之间夹持被加工物。可以设定为利用内框将被加工物向上推起而与上框的上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地张紧被加工物的第1张紧状态,和利用内框将被加工物向下按下去而与下框的下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地张紧被加工物的第2张紧状态。由此,能够使第1及第2张紧状态的张紧度大致相同,在将相同被加工物的张紧状态从第1张紧状态向第2张紧状态或相反地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松弛。

Description

被加工物的保持框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持框,其以张紧的状态保持布料等被加工物,例如,涉及下述的保持框:在保持有相同被加工物的状态下,可以分别安装在用于对该被加工物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和用于对该被加工物进行刺绣的刺绣机上。 
背景技术
刺绣产品有多种多样,还已知将印刷和刺绣组合的产品。在制作该将印刷和刺绣组合的产品时,在印刷装置上对布料(被加工物)实施任意图案的印刷,然后,在刺绣机上对该布料实施任意图案的刺绣。作为印刷装置,例如已知利用在电脑等上使用的打印机的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有:印刷头,其在X方向上移动;以及移送装置,其使可张紧地保持T恤衫等被加工物的被称为台板的部件在Y方向上移动。基于图像数据,利用移动装置使该保持有被加工物的台板在Y方向上移动,并且,使印刷头在X方向上移动,从而实施对被加工物的印刷。 
另一方面,刺绣机具有:刺绣头,其具有被上下往复驱动的缝针;以及框移动机构,其使刺绣框在X、Y方向上移动。当前公知的刺绣框由外框和内框构成,在外框的内周面和内框的外周面之间夹持被加工物并张紧保持。将张紧保持有该被加工物的刺绣框设置在框移动机构上,使刺绣框在X、Y方向的移动,并且,使刺绣头的缝针上下移动而对被加工物实施刺绣。 
如上所述,在典型的现有技术中,对被加工物实施印刷时,将该被加工物张紧保持在印刷装置的台板上,另外,对该被加工物实施刺绣时,将该被加工物张紧保持在刺绣机的刺绣框上,因此,需要从台板上拆下该被加工物,然后安装在刺绣框上这样的作业。因此,作 业比较麻烦,并且难以对齐印刷图案和刺绣图案彼此的位置。因此,考虑能够在印刷装置上安装刺绣框,将刺绣框以保持有被加工物的状态,分别安装至印刷装置和刺绣机上。然而,通常刺绣框在外框的内周面和内框的外周面之间夹持被加工物,并且,被加工物在与外框及内框的下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被张紧。如果将该刺绣框直接安装在印刷装置上,则印刷头位于被加工物的正上方与内框干涉的高度。因此,印刷头只能在不与内框发生干涉的范围(靠近中心的有限的范围)内移动。但是,如果这样,则由于印刷头的横向宽度及长度较大,印刷头的动作受限,从而可印刷范围大幅减小。在日本特开2005-36300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刺绣框。 
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刺绣框,在刺绣时,利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外框和内框保持被加工物,在与外框、内框的下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张紧该被加工物,在印刷时,从下方向内框的内周压入辅助框,使得在与内框的上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张紧被加工物。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在印刷时,被加工物在与外框、内框的上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被张紧,印刷头不会与内框干涉,因此,不会减小印刷范围。 
但是,在将印刷和刺绣组合的刺绣产品中,在实施了印刷后,实施刺绣,印刷的图案的一部分与刺绣重叠的情况较多。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刺绣框中,首先是通过外框和内框张紧保持被加工物。然后,在先进行印刷时,从下方向内框的内周压入辅助框,而将被加工物在与内框的上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张紧。将该状态的刺绣框设置在印刷装置上,进行对被加工物的印刷。印刷结束后,从印刷装置拆下刺绣框,从该该刺绣框拆下辅助框后,设置为将被加工物在与外框、内框的下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张紧的状态。将该状态的刺绣框设置在刺绣机上,进行对被加工物的刺绣。 
在该上述专利文献1的刺绣框中,由于在进行印刷时向内框的内周压入辅助框,因此,在印刷时被加工物的张紧度增加。因此,之后将辅助框拆下而进行刺绣时,被加工物的张紧度变小,从而发生松弛。由此,刺绣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型新就是鉴于上述内容而提出的,其提供下述具有改良的构造的被加工物的保持框,即,在与保持框的上面及下面中的任一面对齐并张紧被加工物的情况下,张紧度也不会产生松弛或不易产生松弛。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被加工物的保持框,其特征在于,具有:上框;下框,其具有与所述上框大致相同的厚度;固定部件,其在上下重叠的所述上框和下框之间夹持被加工物后,将该上框和下框相互固定;以及内框,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框及下框的内周,该被加工物的保持框可以设定为第1张紧状态和第2张紧状态,该第1张紧状态是利用所述内框将所述被加工物向上推起而与所述上框的上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张紧的状态,该第2张紧状态是利用所述内框将所述被加工物向下按下而与所述下框的下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张紧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是上框和下框的厚度大致相同,在上框和下框之间夹持被加工物的结构,因此,在第1张紧状态中的张紧度和第2张紧状态中的张紧度大致相同,其中,该第1张紧状态是利用所述内框将所述被加工物向上推起而与所述上框的上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张紧的状态,该第2张紧状态是利用所述内框将所述被加工物向下按下去而与所述下框的下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张紧的状态。这是因为,在厚度大致相同的上框和下框之间夹持并张紧的被加工物,如果不安装内框,则在上框与下框的边界(中间位置)的高度处正好平坦地被张紧,从该中间位置至第1张紧状态为止被加工物H被向上推起的移动量,与从该中间位置至第2张紧状态为止被向下按下去的移动量大致相等,因此,第1及第2张紧状态中的张紧度大致相同。由此,在第1张紧状态下对被加工物实施印刷的情况和在第2张紧状态下对被加工物实施刺绣的情况中的任意情况下,都不会在被加工物上出现松弛或变形,或者使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性最小化。即,能够使第1及第2张紧状态中的张紧度大致相同,在将相同被加工物的张紧状态从第1张紧状态向第2 张紧状态或相反地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松弛。 
因此,不会发生在第2张紧状态下进行刺绣缝制的情况下,由于张紧力不足而刺绣质量下降这样的不良情况。同样,也不会发生在第1张紧状态下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由于张紧力不足而印刷质量下降这样的不良情况。另外,在第1张紧状态下对被加工物进行印刷时,被加工物在与上框的上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被张紧,因此,在印刷时印刷头不会与保持框干涉,不会导致印刷范围减小这样的不利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利用磁力将所述上框和下框相互固定。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具有用于将所述内框固定在所述上框和下框中的至少一个上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保持框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图1的保持框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保持框上用于将内框固定在上框的内周的构造例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同样用于将内框固定在上框的内周的构造例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图5表示用于将内框固定在下框的内周的构造例的放大侧视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将内框固定在下框的内周的状态下,将被加工物导入至上框和下框之间的状态的主视剖视图。 
图7表示从图6的状态,在上框和下框之间夹入被加工物后,利用内框将被加工物推起而以被加工物与上框的上面大致成为一个面的方式张紧被加工物并固定的第1张紧状态的主视剖面图。 
图8表示在上框和下框之间夹入被加工物的状态下,使内框位于上框的上方的状态的主视剖面图。 
图9表示从图8的状态,利用内框将被加工物按下去而以与下框的下面大致成为一个面的方式张紧被加工物并固定的第2张紧状态的主视剖面图. 
图10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使用的印刷装置的斜视图。 
图11是示例印刷装置中的支撑座、台板、保持框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使用的单头式刺绣机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标号的说明 
S  保持框 
1  上框 
2  下框 
3  内框 
7、11  磁体(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中,保持框S具有上框1、下框2以及内框3,该上框1及下框2为环状,具有大致相同厚度,该内框3具有与将上框1和下框2重叠而成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在上框1的左右边的大致中央处固定有用于将保持框S设置在刺绣机上的保持板4、5。在上框1的四角的上方部分别固定有块体6,该块体6上形成有通孔6a。在上框1的上面形成有多个圆形的凹部,在该凹部中分别嵌入有磁体7。在上框1的上面配置有左右分割的罩8、9,防止磁体7从凹部中脱离。 
在下框2的四角的下方部,分别固定有块体10,该块体10上形成有通孔10a。在下框2的下面,在与上框1的磁体7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中分别嵌入有磁体11。在下框2的下面固定有左右分割的罩12、13,防止磁体11从凹部中脱离。在下框2上,在其前后边的上面分别突出地固定有长条状的引导部件14,并且,在左右边的上面分别突出地形成有纵向排列的2个短条状的引导部件15。在上框1上,在其前后边的下面分别形成有与引导部件14卡合的卡合槽16,并且,在左右边的下面分别形成有与引导部件15卡合 的卡合槽17。 
通过使上框1和下框2上下重叠,利用彼此的磁体7、11的磁力,使上框1和下框2相互吸附,从而在上框1和下框2之间夹持被加工物。此时,利用下框2的引导部件14、15和上框1的卡合槽16、17,确定上框1和下框2的重叠位置。在该例子中,这多个磁体7、11作为通过磁力而将上框1和下框2相互固定的固定部件而起作用。此外,也可以将彼此吸引的磁体7、11中的一个置换为铁等强磁性体。 
内框3,其外周形成为小于上框1及下框2的内周的尺寸,在其四角的上方部形成有与上框1及下框2的内周大致成为相同尺寸的凸部18。在内框3的四角的上方部,分别固定有块体19,该块体19上形成有通孔19a。将该内框3插入至上框1及下框2的内周中,对被加工物进行张紧。 
在进行刺绣时,从上侧(从上框1的上方)插入内框3,将内框3固定在上框1上。为了将内框3固定在上框1上,使内框3的块体19的通孔19a与上框1的块体6的通孔6a对齐。然后,从外侧将固定销20插入至上框1的块体6的通孔6a中,将该固定销20的前端插入至内框3的块体19的通孔19a中。图3是为了表示用于将内框3固定在上框1上的构造,而放大表示块体6、19的部分的俯视剖视图。通过该图可知,在上框1的块体6的通孔6a的侧方设置有球头柱塞21。在固定销20的大致中间部和前方部形成有与球头柱塞21的前端的球头卡合的槽部20a、20b。如果固定销20的大致中央部的槽部20a与球头柱塞21的球头卡合,则固定销20的前方部保持在插入至内框3的块体19的通孔19a中的位置,从而内框3安装在上框1上。在图4示出此时的块体6、19的侧视剖视图,H是被加工物(布料)。如后所述,设计为在该状态(第2张紧状态)下,被内框3的下面按压的被加工物H与下框2的下面大致成为相同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在该情况下,固定销20与通孔6a、19a的组合相当于用于将内框3固定在上框1上的部件。 
此外,如果将固定销20的前方部的槽部20b稍微拉出,而使该槽部20b与上框1的球头柱塞21的球头卡合,则固定销20的前端部 保持在拉入至上框1的块体6的通孔6a内的位置,从而能够在上框1及外框2的内周中插拔内框3。但是,该前方部的槽部20b不是必需的。 
另一方面,在进行印刷时,在将内框3的上下朝向设置为与进行上述刺绣时相反的状态下,从下侧(从下框2的下方)插入内框3,将内框3固定在下框2上。为了将内框3固定在下框2上,使内框3的块体19的通孔19a与下框2的块体10的通孔10a对齐。然后,从外侧将固定销20插入至下框2的块体10的通孔10a中,将固定销20的前端插入至内框3的块体19的通孔19a中。此外,在下框2的块体10中,也与上框1的块体6相同,具有球头柱塞21。而且,使固定销20的大致中间部的槽部20a与球头柱塞21的球头卡合,固定销20的前方部保持在插入至内框3的块体19的通孔19a中的位置,从而将内框3安装在下框2上。在图5示出此时的块体10、19的侧视剖视图。如后所述,设计为在该状态(第1张紧状态)下,被内框3的上面推起的被加工物H与上框1的上面大致成为相同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在该情况下,固定销20与通孔10a、19a的组合相当于用于将内框3固定在下框2上的部件。 
下面,说明将被加工物H保持在保持框S上的方法(张紧方法)。在本例子中,说明先对被加工物H实施印刷后,再实施刺绣的情况。 
如图6所示,预先向下框2的内周插入内框3,通过固定销20在下框2上安装内框3。在该下框2、内框3上放置被加工物H,从其上方使上框1与下框2重叠。上框1和下框2由于彼此的磁体7、11的磁力而被相互吸附,夹持被加工物H。内框3从下框2向上方突出与上框1的厚度大致相同的程度,因此,被加工物H被内框3的上面推起而如图7所示,在与上框1的上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大致成为一个面)被张紧。将此状态称为第1张紧状态。此外,在本例子中,预先向下框2的内周安装了内框3,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首先利用上框1和下框2夹持被加工物H后,将内框3从下框2的下方插入至上框1及下框2的内周,将内框3安装至下框2。将如图7所示地以第1张紧状态张紧保持有被加工物H的保持框S,设置在印刷 装置上。 
在图10中示出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具有在X方向上移动的印刷头22、和使被加工物H在Y方向上移动的移送板23。在移送板23的上面设置有利用磁力吸附在移送板23上的支撑座24,在支撑座24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保持保持框S的台板25。在图11中示出支撑座24、台板25及保持框S的立体图。在支撑座24的前后端部固定有支撑块26、27,在支撑块26、27的上面分别形成有凹部26a、27a。在台板25的前后端部形成有与支撑块26、27的凹部26a、27a卡合的卡合腕28、29。在前端部的支撑块26的前面固定有板簧30,该板簧30按压与支撑块26的凹部26a卡合的台板25的卡合腕28的前端部上面。在后端部的支撑块27的上面固定有板簧31,该板簧31按压与支撑块27的凹部27a卡合的台板25的卡合腕29的上面。台板25具有支承部32和引导凸部33,该支承部32支承保持框S,该引导凸部33嵌入至内框3的内周,对保持框S进行定位。引导凸部33的高度设定为,在引导凸部33的上面设置保持框S时,与被张紧保持的被加工物H接触,对被加工物H的印刷部分的下面进行支承。 
在该台板25上设置保持框S时,将台板25从支撑座24上拆下,在台板25的引导凸部33的外周嵌合保持框S而利用支承部32支承。此时,在被加工物H为T恤衫等袋状物的情况下,使没有被张紧保持的下(背面)侧位于台板25的下方即可。如果将保持架S设置在台板25上,则将台板25安装至支撑座24。此外,在设置保持架S时,也可以将支撑座24从移送板23拆下后进行。 
如上所述,在印刷装置上设置保持框S后,基于要进行印刷的图案的图像数据,利用移送板23使被加工物H在Y方向上移动,并且,使印刷头22在X方向上移动,对被加工物H实施期望图案的印刷。印刷结束后,从印刷装置上拆下保持框S。 
然后,将插入在下框2的四角的固定销20拔出,将内框3向下方取下。然后,如图8所示,将内框3设置为与进行印刷时相比上下翻转的状态,拿到上框1的上方。然后,将内框3从上侧插入至上框1内,利用固定销20将内框3固定在上框1上。由此,被加工物H 被内框3的下面按下而如图9所示,在与下框2的下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大致成为一个面)被张紧。将此状态称为第2张紧状态。将如图9所示地以第2张紧状态张紧保持有被加工物H的保持框S设置在刺绣机上。 
此外,在图8中,由于被加工物H在之前的步骤中以第1张紧状态被张紧,因此,图示为产生少许的松弛。在图9中示出被加工物H被按下去而以第2张紧状态被张紧,因此,上述松弛量被吸收,以与第1张紧状态时大致相同的张紧度被张紧。这是因为,在厚度大致相同的上框1和下框2之间被夹持并张紧的被加工物H,如果不安装内框3,则在上框1与下框2的边界(中间位置)的高度处正好平坦地被张紧,而从该中间位置至第1张紧状态为止被加工物H被向上推起的移动量,与从该中间位置至第2张紧状态为止被向下按下去的移动量大致相等,因此,第1及第2张紧状态中的张紧度大致相同。 
在图12中示出单头式刺绣机。刺绣机具有:刺绣头34,其具有被上下往复驱动的缝针;筒形底座35,其具有被旋转驱动的釜;以及一对保持座36、37,其可安装保持框S,在X、Y方向上被驱动。 
在该刺绣机上设置保持框S时,向一对保持座36、37的前端部插入上框1的保持板4、5,利用一对保持座36、37保持保持框S。设置保持框S后,使刺绣头34的缝针上下移动,并且,对刺绣头35的釜进行旋转驱动,进行公知的缝制,并且,使保持框S与一对保持座36、37一起在X、Y方向上移动,基于刺绣数据对被加工物H进行刺绣。刺绣结束后,从刺绣机上拆下保持框S,从保持框S上取下被加工物H。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持框S,在印刷时被加工物H在与上框1的上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被张紧,在刺绣时被加工物H在与下框2的下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被张紧,在印刷时印刷头22不会与保持框S干涉,也不会减小印刷范围。 
另外,如上所述,上框1及下框2为大致相同的厚度,被加工物H在印刷时及刺绣时均移动大致相同的移动距离,从上框1和下框2的边界(中间位置)至上框1的上面为止、或至下框2的下面为 止,被内框3按压而张紧,因此,两者的张紧度大致相同。由此,不会存在在印刷时及刺绣时中的一个时,被加工物H的张紧度变松的情况,因此,不会发生产生松弛而印刷或刺绣的质量下降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保持框S只是一个例子,可以是任意形状。保持框S存在各种形状、尺寸,只要使用与被加工物或印刷、刺绣的外形(大小)对应的保持框S即可。另外,对于印刷装置的台板25,也只要使用具有与所使用的保持框S的形状、尺寸对应的引导凸部33的台板25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将内框3固定在上框1或下框2的构造,是利用固定销20将内框3安装在上框1或下框2的形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内框3上设置球头柱塞,并且在上框1及下框2上形成与球头柱塞的前端的球头卡合的凹部,通过使该凹部与球头柱塞的前端的球头卡合而安装内框3。另外,可以不使用销20,而使用利用了螺钉、夹子、弹簧等的任意的固定方法或构造,也可以是通过将内框3压入上框1或下框2进行半固定的构造。总之,只要是能够将内框3可拆卸地安装在上框1或下框2的内周中的构造即可。 
另外,用于固定上框1和下框2的固定部件,并不限定于如上述实施例的利用磁力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利用了螺钉、夹子、弹簧等任意的固定部件或构造。 

Claims (3)

1.一种被加工物的保持框,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框;
下框,其具有与所述上框大致相同的厚度;
固定部件,其在上下重叠的所述上框和下框之间夹持被加工物后,将该上框和下框相互固定;以及
内框,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框及下框的内周,
该被加工物的保持框可以设定为第1张紧状态和第2张紧状态,该第1张紧状态是利用所述内框将所述被加工物向上推起而与所述上框的上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张紧的状态,该第2张紧状态是利用所述内框将所述被加工物向下按下而与所述下框的下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张紧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加工物的保持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构成为,利用磁力将该上框和下框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加工物的保持框,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用于将所述内框固定在所述上框和下框中的至少一个上的部件。
CN2013200398560U 2012-01-24 2013-01-24 被加工物的保持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433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2493A JP2013151764A (ja) 2012-01-24 2012-01-24 被加工物の保持枠
JP2012-012493 2012-0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4335U true CN203174335U (zh) 2013-09-04

Family

ID=48742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3985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4335U (zh) 2012-01-24 2013-01-24 被加工物的保持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86317A1 (zh)
JP (1) JP2013151764A (zh)
KR (1) KR20130086322A (zh)
CN (1) CN203174335U (zh)
DE (1) DE1020130010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4217A (zh) * 2018-09-07 2018-12-28 合肥海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面打印数码印花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7547U (ja) * 2013-09-03 2013-12-05 東海工業ミシン株式会社 被加工物の保持枠
CN105155162B (zh) * 2015-09-21 2017-08-25 苏州市会粹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粉透双面苏绣生产方法
KR101674436B1 (ko) * 2016-09-08 2016-11-09 김남홍 에어백 재봉용 지그
CN106436081A (zh) * 2016-10-28 2017-02-22 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刺绣用拆装组合式绣花绷架
JP6790764B2 (ja) * 2016-11-30 2020-1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布地に印刷する装置
JP2020151278A (ja) * 2019-03-22 2020-09-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刺繍枠及びミシン
CN111254601A (zh) * 2020-04-02 2020-06-09 丹阳市德顺刺绣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绣花机用磁铁绣框
CN115012131B (zh) * 2022-06-29 2023-11-2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21181B1 (fr) * 1982-02-05 1984-03-30 Sida Soc Decoration Applic Cadre a broder specialement adapte a une mise en place precise et rapide d'un article sur le plateau d'une machine a broder
US4642924A (en) * 1984-01-10 1987-02-17 Blue Bell, Inc. Embroidery hoop
JPH047198Y2 (zh) * 1986-11-14 1992-02-26
US5144899A (en) * 1991-03-14 1992-09-08 Allen Michael N Combination embroidery/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427043A (en) * 1991-03-28 1995-06-27 Mim Industries, Inc. Workpiece pallet having a detachable workpiece holder and method of sewing a workpiece
US5372506A (en) * 1993-11-04 1994-12-13 Hambright; Perry Draw-through-pattern graphics system
US6832569B2 (en) * 2002-12-16 2004-12-21 Tajima Usa, Inc. Combined screenprint and embroi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5036330A (ja) 2003-07-16 2005-02-10 Aisin Seiki Co Ltd 刺繍枠装置
JP2006144200A (ja) * 2004-11-24 2006-06-08 Brother Ind Ltd 刺繍枠
JP2006204595A (ja) * 2005-01-28 2006-08-10 Brother Ind Ltd 刺繍枠
US7357088B1 (en) * 2006-11-08 2008-04-15 Monier Bowlus Adjustable magnetic embroidery holder
US7607399B2 (en) * 2007-02-28 2009-10-27 Midwest Products, Inc. Magnetic fabric retaining device
US7966957B2 (en) * 2007-02-28 2011-06-28 Midwest Products, Inc. Magnetic fabric retaining device
US7963238B2 (en) * 2007-05-24 2011-06-21 Great Notions News, Inc. Magnetic hoop assembly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4217A (zh) * 2018-09-07 2018-12-28 合肥海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面打印数码印花机
CN109094217B (zh) * 2018-09-07 2020-03-31 合肥海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面打印数码印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86322A (ko) 2013-08-01
JP2013151764A (ja) 2013-08-08
DE102013001048A1 (de) 2013-07-25
US20130186317A1 (en) 201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74335U (zh) 被加工物的保持框
US20150059632A1 (en) Workpiece holding frame
US20070199491A1 (en) Heat transfer press for transferring decorations onto fabrics
JP2010115718A (ja) シート穿孔装置及びシート穿孔方法
CN202667407U (zh) 快速换装凸极模
JP2013133548A (ja) 装飾的なニードルパンチ加工装置
CN113046944B (zh) 一种乱针绣用布帛支撑架
CN202490875U (zh) 一种用于冲压成型的模具
CN203451823U (zh) 自动夹布绣框
CN113026237A (zh) 一种布帛支撑架及针线存取方法
CN201614470U (zh) 数控旋梭绗缝机
CN114103513A (zh) 钻孔穿线装订机
CN201009504Y (zh) 一种双面印刷翻带架
CN102601232A (zh) 快速换装凸极模
CN107313188B (zh) 一种叠珠绣花机的送料装置
CN202898764U (zh) 绣花机卡布结构
KR101693173B1 (ko) 스팽글 모티브 제작장치
CN107284060B (zh) 黄金饰品快速字印机
CN104630999A (zh) 一种3d绣花机及其绣作方法
KR20090038568A (ko) 안경 코받침 안장쇠 및 안경다리의 컨베어식 인쇄장치
KR100696940B1 (ko) 포장용 케이스 제조장치
US11590776B2 (en) Printing jig and printing apparatus to hold substrates of different sizes
CN212582145U (zh) 一种贴袋机送料外压框
CN220952410U (zh) 一种模板框
CN217944708U (zh) 一种带移动台板的线式装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