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3245U - 板卡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板卡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3245U
CN203133245U CN 201320181428 CN201320181428U CN203133245U CN 203133245 U CN203133245 U CN 203133245U CN 201320181428 CN201320181428 CN 201320181428 CN 201320181428 U CN201320181428 U CN 201320181428U CN 203133245 U CN203133245 U CN 203133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circuit board
integrated circuit
proving installation
card ext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814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瑞斐
胡耀全
郭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CN 2013201814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33245U/zh
Priority to TW102207005U priority patent/TWM464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3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32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板卡测试装置。该板卡测试装置用来电连接一电路板于一外部插槽,该板卡测试装置包括一第一压板、一第二压板、一转接板以及一弹性支撑件;该第二压板的表面形成一开槽;该转接板的一第一端设置于该第一压板,且该转接板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对齐该第二压板的该开槽;该弹性支撑件设置于该第一压板与该第二压板之间,该第一压板利用该弹性支撑件相对该第二压板移动,以使该转接板的该第二端可经由该开槽自该第二压板的一端面穿越到该第二压板的另一端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具有高度自动化优势,可以自动结合与分离测试电路板与待测电路板,提升测试效率以符合高质量的设计规范。

Description

板卡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卡测试装置(testing fixture),尤指一种不受待测板的插槽限制的板卡测试装置,以提高测试效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路板功能测试程序中,是利用待测板的插槽作为固定测试板卡的机制。待测板的插槽通常具有锁扣机构,锁扣机构可在测试板卡安装到插槽时抵接在测试板卡的一端,以防止测试板卡脱离插槽。为了进行大量且快速的功能测试,传统测试程序一般会使用手工插拔方式或装置插拔方式结合及分离测试板卡和待测板。然而,手工插拔方式会长时间大量地耗费操作人员的体力,容易因疲劳造成漏插或错位等失误,不但降低了产品合格率亦增加侦错的困难性。装置插拔方式虽可提升测试程序的执行速度,但仍须藉由人力操作而不具备自动化优势,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快速将测试板卡安装及分离于带测板的插槽的测试用装置,使其具有高度自动化以提高测试效率及质量,便为相关测试产业的机构设计的发展目标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受待测板的插槽限制的板卡测试装置,以提高测试效率,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卡测试装置,该板卡测试装置用来电连接一电路板于一外部插槽,该板卡测试装置包括一第一压板、一第二压板、一转接板以及一弹性支撑件;该第二压板的表面形成一开槽;该转接板的一第一端设置于该第一压板,且该转接板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对齐该第二压板的该开槽;该弹性支撑件设置于该第一压板与该第二压板之间,该第一压板利用该弹性支撑件相对该第二压板移动,以使该转接板的该第二端可经由该开槽自该第二压板的一端面穿越到该第二压板的另一端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转接板具有一固定孔。该板卡测试装置还包含有一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一压板。该固定件穿设该固定孔以将该转接板固定于该第一压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压板包含一第一板部以及一第二板部。该第一板部具有一凹陷结构。该固定件设置于该凹陷结构内,且该第二板部贴合该第一板部以限位该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转接板包含有一第一主体以及一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连接该第一主体,且该第一主体的一宽度实质大于该第二主体的一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二主体的该宽度实质小于该外部插槽的两卡榫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二主体的一高度实质大于该卡榫的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转接板包含有一导槽,设置于该第二主体。该导槽形成于该第二主体的位置实质对应该外部插槽的一导销。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转接板包含有一转接槽,设置于该第一主体。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板卡测试装置还包含有一驱动机构,用来调整该第一压板与该第二压板的相对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驱动机构设置于该第一压板。该驱动机构推动第一压板压缩该弹性支撑件,以使该第一压板相对该第二压板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驱动机构设置于该外部插槽。该驱动机构推动该外部插槽抵接于该第二压板,且该第二压板压缩该弹性支撑件以相对该第一压板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弹性支撑件包含有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以及一弹性组件。该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压板。该第二连接部设置于该第二压板。该第二连接部以可滑动方式连结该第一连接部。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容置槽结构,该第二连接部为一杆部。该杆部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与该第二压板。
本实用新型将转接板的两侧端边进行部分裁切,使得转接板插入外部插槽时卡榫不会与转接板的侧边结构产生干涉,因此转接板与外部插槽在结合与分离过程皆不需通过卡榫提供限位及解除限位的功能,故转接板可随着板卡测试装置快速插拔于外部插槽。本实用新型不使用卡榫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的板卡测试装置还利用固定件穿设转接板的固定孔且设置在第一压板的板部内,以将转接板稳固地安装在第一压板上。如此一来,板卡测试装置可由驱动机构推动而将转接板精确地快速插入或拔出外部插槽,转接板不受外部插槽的卡榫的限制,藉此实现全自动化快速测试的目的。相比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具有高度自动化优势,可以自动结合与分离测试电路板与待测电路板,提升测试效率以符合高质量的设计规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卡测试装置的组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卡测试装置的组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板与第一压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6与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的具驱动力的板卡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图8至图11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卡测试装置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板卡测试装置          12       电路板
14      待测板                16       外部插槽
18      第一压板              20       第二压板
22      转接板                221      第一端
223     第二端                24       弹性支撑件
26      开孔                  28       开槽
30      固定孔                32       固定件
34      第一板部              36       第二板部
38      凹陷结构              40       破槽
42      第一主体              44       第二主体
441     连接端子              46       卡榫
48      导槽                  50       导销
52      转接槽                54       第一连接部
56      第二连接部            58       弹性组件
60      驱动机构              62       第一定位组件
64      第二定位组件          W1       宽度
W2      宽度                  W3       间距
H1      高度                  H2       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板卡测试装置10的组件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卡测试装置10的组立图。板卡测试装置10用来使电路板12可快速且简便地电连接于待测板14的外部插槽16。板卡测试装置10包含有一第一压板18、一第二压板20、至少一转接板22以及多个弹性支撑件24。第一压板18的表面形成多个开孔26,第二压板20的表面形成多个开槽28,且开口26和开槽28的数量可对应于转接板22的数量。各转接板22的一第一端221固设在第一压板18的相对应开孔26内,且弹性支撑件24设置于第一压板18及第二压板20之间,以使各转接板22相对第一端221的一第二端223可对齐第二压板20的开槽28。
板卡测试装置10较佳地可包含四个弹性支撑件24,分别设置在第一压板18和第二压板20的四个端角。第一压板18可利用弹性支撑件24平稳地相对第二压板20移动,或者第二压板20可利用弹性支撑件24平稳地相对第一压板18移动,藉此调整第一压板18与第二压板20的间距,使得转接板22的第二端223可经由开槽28自第二压板20的一端面穿越到第二压板20的另一端面,意即转接板22可凸出第二压板20的底端而插入相应的外部插槽16内。此时,电路板12可由第一端221电连接于转接板22,以进行待测板14的测试。其中,电路板12与待测板14的特性可根据使用需求互换,例如待测板14可为参考用组件,而电路板12可为待测对象。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板22与第一压板18的示意图。板卡测试装置10还可包含至少一固定件32,用来将转接板22固定在第一压板18上。固定件32可为锁固螺丝、卡合机构或限位杆件。当固定件32为限位杆件时,转接板22可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孔30,且固定件32的数量对应于固定孔30的数量,例如固定件32与固定孔30各有三个。第一压板18可包含一第一板部34以及一第二板部36。第一板部34可具有一凹陷结构38。各固定件32穿设转接板22的相应固定孔30且设置于凹陷结构38内,接着第二板部36贴合第一板部34以夹持固定件32,藉此将转接板22限位在第一压板18之内。第一板部34和第二板部36可分别形成数个破槽40,破槽40用来使电路板12可穿过第一板部34而结合于转接板22的一转接槽52,以及使得转接板22可穿出第二板部36而指向第二压板20的开槽28。
请参阅图1、图2与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板22的示意图。转接板22可包含一第一主体42以及一第二主体44。第二主体44连接第一主体42,且第一主体42的宽度W1实质大于第二主体44的宽度W2。转接槽52设置在第一主体42的上端。由于第二主体44较第一主体42窄小,且第二主体44具有平滑的侧边结构,因此第一主体42和第二主体44的结构宽度差可避开外部插槽16的卡榫46的固定机制,即转接板22插入外部插槽16时,卡榫46对转接板22无结构干涉而不具固定功能。此外,转接板22可包含一导槽48,设置于第二主体44的连接端子441旁。连接端子441为转接板22的导电触片,作为接触传导点进行信号交换。导槽48形成于第二主体44的位置可实质对应外部插槽16的一导销50。欲将转接板22结合外部插槽16时,导槽48可藉由导销50的牵引将转接板22正确地导入外部插槽16内。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支撑件24的示意图。弹性支撑件24可包含一第一连接部54、一第二连接部56以及一弹性组件58。第一连接部54与第二连接部56可分别固设在第一压板18和第二压板20上。第二连接部56滑动地连接第一连接部54,且弹性组件58设置在第一连接部54及第二连接部56之间。第一压板18与第二压板20的间距缩小时,弹性组件58被压缩而储存一弹性恢复力;若施压在第一压板18或第二压板20的外力移除,则弹性组件58的弹性恢复力可驱动第二连接部56远离第一连接部54,以分开第一压板18和第二压板20使其恢复到初始间距。举例来说,第一连接部54可为容置槽结构,第二连接部56可为杆部。杆部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压板20,且另一端以可滑动方式套入容置槽结构内。然而第一连接部54和第二连接部56的结构可不限于此,视设计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6与图7,图6与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的具驱动力的板卡测试装置10的示意图。板卡测试装置10还可包含一驱动机构60,提供升降平台以调控第一压板18与第二压板20的相对距离。如图6所示,驱动机构60可选择性设置在第一压板18上。待测板14与第二压板20可分别设置一第一定位组件62以及一第二定位组件64,例如尺寸相符的定位柱和定位接孔。当板卡测试装置10接近待测板14时,第一定位组件62、第二定位组件64可辅助第二压板20的开槽28对齐外部插槽16,接着,驱动机构60推动第一压板18时会压缩弹性支撑件24,以使第一压板18相对第二压板20移动,且转接板22可穿过开槽28而精确地插入外部插槽16。此外,驱动机构60与第一压板18间可形成一空隙,用来供操作人员将电路板12装入转接板22的转接槽52。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驱动机构60还可选择性设置在外部插槽16(或设置在待测板14以推动外部插槽16)。驱动机构60向上推动待测板14使外部插槽16抵接第二压板20,并进一步施压于第二压板20以压缩弹性支撑件24,藉此缩短第一压板18与第二压板20的相对距离。此时,部分的转接板22(第二端223)便会穿过开槽28而插入外部插槽16,达到快速且精确结合转接板22与外部插槽16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60可根据使用需求搭配手动式、电动式、气动式或真空式动力机构,凡可稳定施压以达一次性快速插拔功能的动力机构皆属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范畴,故此不再加以一一叙明。
请参阅图1及图8至图11,图8至图11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卡测试装置10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板卡测试装置10位于外部插槽16上方,此时电路板12尚未结合于转接板22,转接板22亦未装入外部插槽16内。如图9所示,电路板12可经由第一压板18的开孔26插入转接板22的转接槽52,且驱动机构60被启动以驱使板卡测试装置10下移以接近外部插槽16,或者驱动机构60还可驱动待测板14上移以使外部插槽16靠近板卡测试装置10的下压板(第二压板20)。下压板利用第一定位组件62与第二定位组件64的组合使其开槽28对正于待测板14上的外部插槽16。
接着,如图10所示,下压板抵靠在外部插槽16上。此时弹性支撑件尚未被压缩,转接板22的第二端223(意即第二主体44的下端)容置于第二压板20的开槽28内。若驱动机构60进一步加强压力以驱动板卡测试装置10下移或驱动待测板14上移,便会压缩弹性支撑件24而缩减第一压板18和第二压板20的相对距离。如图11所示,随着驱动机构60的施压,第一压板18和第二压板20的间距藉由弹性支撑件24的弹性变形而缩小,使得转接板22的第二端223可凸出于第二压板20的开槽28的下端,并插入外部插槽16以建立电路板12与待测板14之间的电性连接。除此之外,若要分离转接板22与外部插槽16,驱动机构60可反向驱动板卡测试装置10上移或待测板14下移,直接将转接板22由外部插槽16拔出,且弹性支撑件24的弹性恢复力亦会同步驱动第一压板18与第二压板20的间距回复到如图8或图9所示的初始距离。
请再参阅图4与图10,转接板22可为一T形结构。因为第二主体44的宽度W2可实质小于外部插槽16的两端卡榫46的间距W3,且各卡榫46的高度H1可实质小于第二主体44的高度H2,故T形结构的两侧下端的空隙(第一主体42与第二主体44的结构宽度差所形成的空隙)可恰好避开卡榫46的限位。当转接板22电连接外部插槽16时,卡榫46无论相对外部插槽16如何顺向及逆向转动皆不会干涉到转接板22,因此转接板22可随着板卡测试装置10无拘束地上移及下移,达到快速插拔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转接板的两侧端边进行部分裁切,使得转接板插入外部插槽时卡榫不会与转接板的侧边结构产生干涉,因此转接板与外部插槽在结合与分离过程皆不需通过卡榫提供限位及解除限位的功能,故转接板可随着板卡测试装置快速插拔于外部插槽。本实用新型不使用卡榫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的板卡测试装置还利用固定件穿设转接板的固定孔且设置在第一压板的板部内,以将转接板稳固地安装在第一压板上。如此一来,板卡测试装置可由驱动机构推动而将转接板精确地快速插入或拔出外部插槽,转接板不受外部插槽的卡榫的限制,藉此实现全自动化快速测试的目的。相比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具有高度自动化优势,可以自动结合与分离测试电路板与待测电路板,提升测试效率以符合高质量的设计规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板卡测试装置,该板卡测试装置用来电连接一电路板于一外部插槽,其特征在于,该板卡测试装置包括:
一第一压板;
一第二压板,该第二压板的表面形成一开槽;
一转接板,该转接板的一第一端设置于该第一压板,且该转接板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对齐该第二压板的该开槽;以及
一弹性支撑件,该弹性支撑件设置于该第一压板与该第二压板之间,该第一压板利用该弹性支撑件相对该第二压板移动,以使该转接板的该第二端可经由该开槽自该第二压板的一端面穿越到该第二压板的另一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接板具有一固定孔,该板卡测试装置还包括一固定件,该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一压板,该固定件穿设该固定孔以将该转接板固定于该第一压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压板包括一第一板部以及一第二板部,该第一板部具有一凹陷结构,该固定件设置于该凹陷结构内,且该第二板部贴合该第一板部以限位该固定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接板包括一第一主体以及一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连接该第一主体,且该第一主体的一宽度实质大于该第二主体的一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主体的该宽度实质小于该外部插槽的两卡榫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主体的一高度实质大于该卡榫的一高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接板包括一导槽,该导槽设置于该第二主体,该导槽形成于该第二主体的位置实质对应该外部插槽的一导销。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接板包括一转接槽,该转接槽设置于该第一主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卡测试装置还包括:
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来调整该第一压板与该第二压板的相对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设置于该第一压板,该驱动机构推动该第一压板压缩该弹性支撑件,以使该第一压板相对该第二压板移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设置于该外部插槽,该驱动机构推动该外部插槽抵接于该第二压板,且该第二压板压缩该弹性支撑件以相对该第一压板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支撑件包括:
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压板;
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设置于该第二压板,该第二连接部以可滑动方式连结该第一连接部;以及
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为一容置槽结构,该第二连接部为一杆部,该杆部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与该第二压板。
CN 201320181428 2013-04-11 2013-04-11 板卡测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3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81428 CN203133245U (zh) 2013-04-11 2013-04-11 板卡测试装置
TW102207005U TWM464662U (zh) 2013-04-11 2013-04-17 板卡測試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81428 CN203133245U (zh) 2013-04-11 2013-04-11 板卡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3245U true CN203133245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4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814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3245U (zh) 2013-04-11 2013-04-11 板卡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33245U (zh)
TW (1) TWM46466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652A (zh) * 2014-10-27 2015-03-25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板卡老化装置和板卡老化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9031009A (zh) * 2018-08-17 2018-12-18 深圳市金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应用机器手臂之记忆体模组智能检测系统
CN114325321A (zh) * 2021-12-28 2022-04-12 保定飞凌嵌入式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电源整合用于嵌入式板卡集合测试工装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1355A (zh) * 2014-08-29 2014-12-03 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广博模具加工厂 三轴联动式大型电路板测试夹具的第一转轴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652A (zh) * 2014-10-27 2015-03-25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板卡老化装置和板卡老化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9031009A (zh) * 2018-08-17 2018-12-18 深圳市金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应用机器手臂之记忆体模组智能检测系统
CN109031009B (zh) * 2018-08-17 2020-12-29 深圳市金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应用机器手臂之记忆体模组智能检测系统
CN114325321A (zh) * 2021-12-28 2022-04-12 保定飞凌嵌入式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电源整合用于嵌入式板卡集合测试工装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4662U (zh) 201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3245U (zh) 板卡测试装置
CN103579890A (zh) 自动对位装置
CN201629426U (zh) 一种通用测试适配装置
CN203881860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测试工装的连接单元
CN102830253A (zh) 通用测试连接座
CN102270794B (zh) Usb盲插接口
CN213816027U (zh) 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
CN214100087U (zh) 一种微型接线端子
CN204634232U (zh) 一种服务器机柜用支承板及服务器机柜
CN103691942A (zh) 全自动银合金触头复压机
CN218386091U (zh) 一种开关在左边的墙壁开关插座面板
CN203649395U (zh) 全自动银合金触头复压机
CN201022112Y (zh) 具导向限位插卡结构
CN219811731U (zh) 一种软件测试用连接口
CN219677699U (zh) 一种显示屏线防呆接口
CN220273052U (zh) 一种安全型高压配电柜
CN211190829U (zh) 一种电路模块定位组装装置
CN217788808U (zh) 一种端子排
CN213905743U (zh) 一种插座
CN217740944U (zh) 一种插头转接装置
CN220087574U (zh) 一种带滑块的分板治具
CN220543597U (zh) 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
CN217717849U (zh) 一种电路板检测设备
CN219512583U (zh) 一种服务器机箱电路板固定结构
CN202888622U (zh) 导轨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