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12289U - 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12289U CN203112289U CN 201320013000 CN201320013000U CN203112289U CN 203112289 U CN203112289 U CN 203112289U CN 201320013000 CN201320013000 CN 201320013000 CN 201320013000 U CN201320013000 U CN 201320013000U CN 203112289 U CN203112289 U CN 2031122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bearing beam
- load bearing
- beam supporting
- damping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包括承重梁和电梯井的井道墙和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的下端与电梯井的井道墙固连,减振组件的上端和承重梁固连。本实用新型,电梯承重梁的两端通过所述的减振组件弹性地连接支撑在电梯井的井道墙上,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电梯主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传导到电梯井的井道墙上,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梯运行的平稳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承重梁与电梯井的井道墙体之间的连接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承重梁通常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槽钢构成,电梯主机安装在承重梁的中部。现有电梯承重梁的两端通常是刚性连接支撑在电梯井的井道墙上的,为了防止电梯主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传导到电梯井的井道墙上,电梯主机与承重梁之间设有减振装置。随着电梯吨位的提高或长期运行后导致的主机振动强度的提高,现有电梯承重梁与电梯井的井道墙之间这样的刚性连接支撑结构,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隔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电梯主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传导到电梯井的井道墙上的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包括承重梁和电梯井的井道墙和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的下端与电梯井的井道墙固连,减振组件的上端和承重梁固连。
本实用新型,电梯承重梁的两端通过所述的减振组件弹性地连接支撑在电梯井的井道墙上,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电梯主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传导到电梯井的井道墙上,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梯运行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组件包括上垫板、下垫板和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垫板和下垫板固连;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以及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连接板固连,上下连接板分别与上下垫板螺栓连接;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弹性元件为橡胶制件,弹性元件与上下连接板胶结固连。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组件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弹性组件分别设于上垫板与两根承重梁相连部位对应的位置。本优选方案,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承重梁与上垫板螺栓连接。本优选方案,拆装容易,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电梯承重梁的两端通过所述的减振组件弹性地连接支撑在电梯井的井道墙上,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电梯主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传导到电梯井的井道墙上,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梯运行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振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承重梁1和电梯井的井道墙2,减振组件3,所述减振组件3的下端与电梯井的井道墙2固连,减振组件3的上端和承重梁1固连;
作为优选,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减振组件3包括上垫板3.1、下垫板3.2和弹性组件3.3;弹性组件3.3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垫板3.1和下垫板3.2固连。本实施例,所述弹性组件3.3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弹性组件3.3分别设于上垫板3.1与两根承重梁1相连部位对应的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弹性组件3.3包括上连接板3.3.1和下连接板3.3.2以及弹性元件3.3.3,弹性元件3.3.3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连接板3.3.1、3.3.2固连,上下连接板3.3.1、3.3.2分别与上下垫板3.1、3.2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上下连接板3.3.1、3.3.2均为矩形板,所述弹性元件3.3.3为橡胶制件,弹性元件3.3.3与上下连接板3.3.1、3.3.2胶结固连,橡胶的硬度为60度。本实施例,承重梁1与上垫板螺栓连接。为了提高可靠性,承重梁完全定位后,承重梁1与上垫板之间最后还可用电焊加固。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 一种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包括承重梁(1)和电梯井的井道墙(2),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有减振组件(3),所述减振组件(3)的下端与电梯井的井道墙(2)固连,减振组件(3)的上端和承重梁(1)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振组件(3)包括上垫板(3.1)、下垫板(3.2)和弹性组件(3.3);弹性组件(3.3)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垫板(3.1)和下垫板(3.2)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组件(3.3)包括上连接板(3.3.1)和下连接板(3.3.2)以及弹性元件(3.3.3),弹性元件(3.3.3)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连接板(3.3.1、3.3.2)固连,上下连接板(3.3.1、3.3.2)分别与上下垫板(3.1、3.2)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元件(3.3.3)为橡胶制件,弹性元件(3.3.3)与上下连接板(3.3.1、3.3.2)胶结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组件(3.3)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弹性组件(3.3)分别设于上垫板(3.1)与两根承重梁(1)相连部位对应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承重梁(1)与上垫板螺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13000 CN203112289U (zh) | 2013-01-10 | 2013-01-10 | 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13000 CN203112289U (zh) | 2013-01-10 | 2013-01-10 | 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12289U true CN203112289U (zh) | 2013-08-07 |
Family
ID=4889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13000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12289U (zh) | 2013-01-10 | 2013-01-10 | 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1228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95589A (zh) * | 2014-12-24 | 2015-04-08 | 布劳恩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的减震结构和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 |
CN105936460A (zh) * | 2016-06-30 | 2016-09-14 | 浙江联合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机房搁机梁安装座结构 |
CN108466903A (zh) * | 2018-05-28 | 2018-08-31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承重梁自调节减震装置及方法 |
CN112249839A (zh) * | 2020-10-16 | 2021-01-22 | 江苏阿尔法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可爬升式曳引机承重梁结构 |
-
2013
- 2013-01-10 CN CN 201320013000 patent/CN2031122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95589A (zh) * | 2014-12-24 | 2015-04-08 | 布劳恩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的减震结构和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 |
CN105936460A (zh) * | 2016-06-30 | 2016-09-14 | 浙江联合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机房搁机梁安装座结构 |
CN108466903A (zh) * | 2018-05-28 | 2018-08-31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承重梁自调节减震装置及方法 |
CN108466903B (zh) * | 2018-05-28 | 2024-01-09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承重梁自调节减震装置及方法 |
CN112249839A (zh) * | 2020-10-16 | 2021-01-22 | 江苏阿尔法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可爬升式曳引机承重梁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12289U (zh) | 电梯承重梁支撑结构 | |
CN204356597U (zh) | 预压式浮置板轨道隔振器 | |
CN207686019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 |
CN106759927A (zh) | 一种串联型叠层橡胶‑弹簧三维复合隔震支座 | |
CN103088906B (zh) | 用于提高火电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支承式煤斗减震结构 | |
CN203475602U (zh) | 一种应用在高层建筑中的斜撑转换结构 | |
CN205208058U (zh) | 一种带抗拔装置的瓷柱型电气设备隔震支座 | |
CN105484153A (zh) | 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3613456U (zh) | 一种地震水平力分散型伸缩装置 | |
CN103603437B (zh) | 耗能减震楼板 | |
CN203256595U (zh) | 一种桥梁水平弹性阻尼装置 | |
CN203020314U (zh) | 带有减振器的电力机车斩波器箱体 | |
CN202674132U (zh) | 并联型隔振抗震装置 | |
CN105625164A (zh) | 桥梁阻尼结构 | |
CN202785183U (zh) | 电梯轿厢上位于上下轿底间的横向限位结构 | |
CN205207533U (zh) | 水平空间受限调谐质量阻尼器减震装置 | |
CN202811268U (zh) | 一种减震型压缩机座 | |
CN105626769A (zh) |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减震装置 | |
CN204983217U (zh) | 一种建筑抗震装置 | |
CN204641779U (zh) | 一种组合式交叉弹性缓冲结构 | |
CN202201043U (zh) | 一种车架 | |
CN203485734U (zh) | 一种轻卡前支撑梁总成 | |
CN205917590U (zh) | 一种大型桥梁用抗震支座 | |
CN204690990U (zh) | 橡胶隔震装置 | |
CN205170114U (zh) | 一种电梯轿厢侧壁缓冲连接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