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05036U -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05036U
CN203105036U CN 201220742630 CN201220742630U CN203105036U CN 203105036 U CN203105036 U CN 203105036U CN 201220742630 CN201220742630 CN 201220742630 CN 201220742630 U CN201220742630 U CN 201220742630U CN 203105036 U CN203105036 U CN 203105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terface
connecting portion
water pump
cool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4263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水根
李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PUS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PU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PUS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PU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74263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05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05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050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设置于水泵上的接口以及一端设有水泵连接部以与所述接口密封连接而另一端设有水管连接部以与相应水管密封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的水泵连接部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接口内壁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用以将接头轴向固定于接口内并使其可相对接口周向旋转的锁紧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组件通过采用密封圈与锁紧结构的配合,安装简便快速,密封性强,且可实现接头的旋转,适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在各电器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系统中,主机板上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集成电路)的高速运作会产生较大热能,为避免死机或损坏,通常需使用散热系统对其进行散热,现有的散热系统主要有风冷散热系统及水冷散热系统两种,而水冷散热系统以其显著的散热性能被广泛采用。传统的水冷散热系统由水泵、水管及水箱构成水冷液的循环流动管路,水泵上设置有直接接触IC芯片上的水冷块,进而利用流经水冷块的水冷液将IC芯片所产生的热量带走。
传统的用于连接水泵及水管的接头上设置有倒刺,并利用该倒刺抵设于水泵的吸水口及/或排水口内,实现接头与水泵的密封连接,同时利用喉箍将接头紧固于水泵外壳上。采用倒刺的密封连接方式,安装难度较大,且接头与水泵的密封性不够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容易出现漏水现象,而喉箍固接方式使接头的朝向固定,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各种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主机,给水冷散热系统的安装带来较大的不便,造成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匹配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密封性好,接头可于水泵接口内周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散热系统,密封性好,适用性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包括设置于水泵上的接口以及一端设有水泵连接部以与所述接口密封连接而另一端设有水管连接部以与相应水管密封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的水泵连接部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接口内壁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用以将接头轴向固定于接口内并使其可相对接口周向旋转的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贯穿开设于所述接口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接口内腔相连通的销孔、设于接头的水泵连部外壁上的锁紧槽以及从销孔插入并容置于锁紧槽内的插销,所述锁紧槽为与所述水泵连接部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销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接口内腔的轴心线并偏离接口内腔的轴心线而位于接口内腔的靠近侧壁处。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的两侧同轴对称地各设一个销孔。
进一步地,所述插销是由弹簧片卷曲而成的呈空心柱状的弹簧销。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水泵连接部同轴设置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对应嵌套于密封槽内。
进一步地,一个密封槽内设置一个密封圈,或者一个密封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接口同轴设置且与密封槽一一对应以定位密封圈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水管内壁过盈配合的倒刺。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连接部及水管连接部相互垂直设置。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冷散热系统,包括由水泵、进水管、水箱、出水管依次按序连接形成的循环管路,所述进水管与水泵之间以及出水管与水泵之间均通过如上所述的接头组件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至少两个密封圈实现接头与水泵接口的轴向密封连接,并通过对应设置于接头上的密封槽实现对密封圈的固定,双重防漏,密封性强,且安装方便快速;采用弹簧销实现接头与接口的轴向固定,有效防止接头松动或松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密封圈及设置有环形锁紧槽的锁紧结构相配合的固定方式,在保证接头组件密封性的同时,使接头可相对于接口进行周向旋转,满足不同安装空间条件下的需求,使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所述水冷散热系统包括由水泵10、进水管、水箱、出水管按序连接形成的循环管路、于所述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的水冷液,以及设置于所述水泵10上用于直接接触IC芯片以利用水冷液将IC芯片所产生的热量带走的水冷块。
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泵10之间以及出水管与所述水泵10之间均通过所述接头组件密封连接,进而实现所述水冷散热系统的循环管路的连通,其中,所述接头组件具体包括设置于所述水泵10上的接口11,以及与所述接口11密封固接的分别用以连接进水管及出水管的两个接头20。
所述接头20一端设有用以密封连接所述接口11的水泵连接部21,而另一端设有用以密封连接相应水管的水管连接部22,其中,所述水泵连接部21与水管连接部22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且相互贯通以供循环管路内的水冷液流动。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水泵连接部21与水管连接部22相互垂直设置,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水泵连接部21与水管连接部2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呈直线型设置,或者呈其他夹角角度的折弯设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水泵连接部21通过与所述接口11内壁配合的密封圈30密封固接于所述接口11内,所述接头20的水泵连接部2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水泵连接部21同轴设置的环形密封槽23,所述密封圈30对应嵌套于所述密封槽23内。所述密封圈30的外径略大于所述接口11的内径,以使其嵌套于所述水泵连接部21的密封槽23上后,在将所述水泵连接部21插入所述接口11内时,通过所述接口11的内壁与所述水泵连接部21的外壁对所述密封圈30的相互挤压而将所述密封圈30紧紧固定于所述接头20与所述水泵连接部21之间,进而实现所述接头20与接口11的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槽23的内轮廓与所述密封圈30相应部位的外轮廓相适配,以使所述密封圈30可完全充满于所述密封槽23,进而充分保证其密封性。此外,将所述密封槽23设置为与所述水泵连接部21同轴的环形槽,可有效避免所述密封圈30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偏心、松动或位移现象,进一步确保所述接头20与接口11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30优选设置为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的O型密封圈,而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圈30也可设置为其他具有液体防漏功能的密封圈。
为保证所述水泵连接部21与接口11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密封圈30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个,相应地,所述水泵连接部21上则对应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密封槽23以一一嵌套所述密封圈30。当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也可相应增加所述密封槽23的槽宽,以使一个所述密封槽23内可同时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封圈30,进而实现所述接头20与接口11的匹配密封固接。
请参考图2,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泵连接部21的外壁上优选设置有两个所述密封圈30,将所述密封圈30的数量优选为2可在保证所述接头组件具有优良的密封性的同时拥有小巧的体型,以使其可适用于各种大小体型的电器设备中。可以理解的,如若需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密封圈30,则需相应加大所述水泵连接部21的长度及所述接口11的深度,这样,整个所述水冷散热系统的体型也会随之变大,这种体型稍大的水冷散热系统则可适用于各与之适配的大中体型的电器设备中。
请继续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接口11的内壁为光滑面,由于所述密封圈30的外径大于所述接口11的内径,故所述密封圈30可利用其外壁涨紧固定于所述接口11内。安装时,只需将嵌套有所述密封圈30的接头20的水泵连接部21直接插入所述水泵10的接口11内即可,安装简便快速,且密封性好。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口11的内壁上也可对应设置与所述接口11同轴且与所述密封槽23一一匹配对应以共同容置固定所述密封圈30的定位槽111,所述定位槽111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圈30的外径,且其深度较小,以使所述密封圈30可顺利进入所述定位槽111内进而与所述定位槽111的内壁相互涨紧固定,进而进一步避免所述密封圈30于所述接口11内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接口11内还设置有用以将所述接头20轴向固定于所述接口11内的锁紧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插销41、销孔42及锁紧槽43。所述销孔42贯穿地开设于所述接口11的至少一侧壁上且与所述接口1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锁紧槽43设于所述接头20的水泵连接部21上,所述插销41从所述销孔42中插入并容置于所述锁紧槽43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销孔42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接口11内腔的轴心线并偏离所述接口11内腔的轴心线而位于所述接口11内腔的靠近侧壁处,所述锁紧槽43则设计为与所述水泵连接部21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而所述插销41为由弹簧片卷曲而成的空心柱状的弹簧销。当所述水泵连接部21插入所述接口11内适当深度后,所述锁紧槽43与所述销孔42对正,再将所述插销41从外部插入所述销孔42中,直至其容置于所述锁紧槽43中并与所述锁紧槽43的侧壁相抵接,从而即可避免所述水泵连接部21再从所述接口11中退出也可避免所述水泵连接部21进一步插入所述接口11内,实现对所述接头20的轴向固定。
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销孔42贯通所述接口11轴心线一侧的侧壁并延伸至与该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内形成于所述接口11的两相对侧壁上相互对称且同轴的两个销孔42,所述插销41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销孔42内,且其中部侧壁紧抵于所述锁紧槽43的槽底壁,从而进一步定位所述接头20的水泵连接部21,保证同轴度。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每一个所述接口11上可设置两组所述锁紧结构。
由于所述接头20和接口11之间通过所述密封圈30实现轴向密封连接,并通过所述插销41和锁紧槽43配合进行轴向固定,而所述密封圈30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锁紧槽43则设置为环形槽,因此,所述接头20可相对于所述接口11进行周向旋转,从而可使所述接头20的水管连接部22可朝向不同方向以方便在不同的安装空间条件下连接相应的水管,适用范围非常广。
设置于所述水泵10上的两个所述接口11上分别安装有相应的接头20,而所述接头20的水管连接部22则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相应端密封连接,以形成所述循环管路。当两个所述接头20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接头20的水管连接部22的长度时,所述接头20可相对于所述接口11实现360°的旋转,而当两个所述接头20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接头20的水管连接部22的长度时,所述接头20则可相对于所述接口11实现大于180°而小于360°的旋转。
请参考图1、图2,为实现所述水管连接部22与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密封连接,所述水管连接部22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水管内壁过盈配合的倒刺221,即所述倒刺221的尖端部的外径大于水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散热系统中的进水管及出水管采用特氟龙(英文:Teflon,也称铁氟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及过氟烷基化物PFA等)橡胶(如氯化丁基橡胶,简称CIIR)材料制成,由于这类材质制作的水管本身具有一定的韧性,故当所述水管连接部22插入相应水管内时,即可直接通过所述倒刺221的尖端部与水管内壁的涨紧配合实现所述水管连接部22与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密封固接,结构简单,且密封性能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Claims (10)

1. 一种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包括设置于水泵上的接口以及一端设有水泵连接部以与所述接口密封连接而另一端设有水管连接部以与相应水管密封连接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水泵连接部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接口内壁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用以将接头轴向固定于接口内并使其可相对接口周向旋转的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贯穿开设于所述接口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接口内腔相连通的销孔、设于接头的水泵连部外壁上的锁紧槽以及从销孔插入并容置于锁紧槽内的插销,所述锁紧槽为与所述水泵连接部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接口内腔的轴心线并偏离接口内腔的轴心线而位于接口内腔的靠近侧壁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的两侧同轴对称地各设一个销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是由弹簧片卷曲而成的呈空心柱状的弹簧销。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水泵连接部同轴设置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对应嵌套于密封槽内。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个密封槽内设置一个密封圈,或者一个密封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接口同轴设置且与密封槽一一对应以定位密封圈的定位槽。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水管内壁过盈配合的倒刺。
9. 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连接部及水管连接部相互垂直设置。
10. 一种水冷散热系统,包括由水泵、进水管、水箱、出水管依次按序连接形成的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水泵之间以及出水管与水泵之间均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组件密封连接。
CN 201220742630 2012-12-28 2012-12-28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05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2630 CN203105036U (zh) 2012-12-28 2012-12-28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2630 CN203105036U (zh) 2012-12-28 2012-12-28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05036U true CN203105036U (zh) 2013-07-31

Family

ID=4885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4263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05036U (zh) 2012-12-28 2012-12-28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050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9062A (zh) * 2012-12-28 2013-04-17 深圳市欣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CN107869620A (zh) * 2017-11-30 2018-04-03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多方位水管接头及水冷装置
CN113483491A (zh) * 2021-07-30 2021-10-08 丹东科达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水暖机用快速接头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9062A (zh) * 2012-12-28 2013-04-17 深圳市欣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CN103049062B (zh) * 2012-12-28 2016-02-24 深圳市欣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CN107869620A (zh) * 2017-11-30 2018-04-03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多方位水管接头及水冷装置
CN107869620B (zh) * 2017-11-30 2019-10-25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多方位水管接头及水冷装置
CN113483491A (zh) * 2021-07-30 2021-10-08 丹东科达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水暖机用快速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3009B (zh) 公接头、母接头及快速接头组件
CN203105036U (zh)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CN105953008B (zh) 母接头及使用该母接头的快速接头组件
CN103049062B (zh) 水冷散热系统及其接头组件
CN105470722B (zh)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BR112015007767B1 (pt) gaxeta para arranjo e vedação entre uma primeira e uma segunda placa de trocador de calor adjacentes, e, conjunto
CN209895295U (zh) 一种新型水冷散热器
CN204852719U (zh) 快插管接头和变速器油冷管连接结构
CN109392294B (zh) 一种液冷摇架机柜
CN208397477U (zh) 一种容易拆卸定位环的阴接头
CN206471960U (zh) 一种轴承室、具有其的电机机壳以及电机
CN210689354U (zh) 一种换热器管道连接头
CN105953612A (zh) 新型组件构成的散热器
CN110573345A (zh) 用于流体连接和电连接的快速连接组件
CN205718566U (zh) 新型组件构成的散热器
CN102787476A (zh) 一种洗衣机水管接头
CN104565629B (zh) 流体连接器组件
CN209130357U (zh) 一种容易拆卸定位环的快速连接器
CN107504291B (zh) 接头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1748841U (zh) 一种格林接头及采用该格林接头的散热器水道连接结构
CN106641535B (zh) 一种气体快卸连接器
CN215568642U (zh) 一种耐腐蚀泵用机械密封组件
CN215522408U (zh) 接头结构
CN219734523U (zh) 一种连接接头
CN212584009U (zh) 一种泵用机械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