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97360U - 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97360U
CN203097360U CN 201320104247 CN201320104247U CN203097360U CN 203097360 U CN203097360 U CN 203097360U CN 201320104247 CN201320104247 CN 201320104247 CN 201320104247 U CN201320104247 U CN 201320104247U CN 203097360 U CN203097360 U CN 203097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rude drugs
prepared slice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042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江生
杨柳
潘俊华
Original Assignee
潘江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潘江生 filed Critical 潘江生
Priority to CN 2013201042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97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97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973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包括库房,所述库房为密闭的空间,该密闭的库房分为若干密闭的存储间,每一存储间中安装送风系统、回风系统、臭氧发送器自动控制系统和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系统,以满足对不同中药材饮片的储存环境。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环保节能、便于操作、自动控制的科学高效的中药饮片养护储存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材的特点是:来源广泛,品种复杂。既有植物、又有动物、矿物、和加工品;既有野生、又有家种家养;既有当年生、又有多年生的;既有国内、又有国外;既有产于亚热带、温带,又有产于高寒地区;有的品种,地区性和季节性很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由于中药材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成分性质各不相同,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如养护不当,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变质损失,这不仅表示这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更主要的是药品的好坏关系着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因此做好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工作,采取相适应的有效措施,对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保证药品的疗效,使其不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养护工作,必须根据药材所含的不同成分、性质有区别的进行。由于成分、性质的不同,适应的环境也不一样,如有的药怕热、怕光、怕风、怕潮、怕冷、怕压,甚至有的发生多种变化,造成虫蛀、发霉、泛油、变色、腐烂、变质现象。这主要与药材本身的水分、成分、气味、色素、温度、保管的环境条件等有直接的关系。中药材都会有一定的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出现问题,若超过或低于本身应有的含水量时,就容易发生变化。水分大,含淀粉、蛋白质、糖类多的药材受热后,容易分解、细菌繁殖,以致发生变质;含盐多的容易潮解,出现泛潮流水现象;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水分低于其本身应有的含水量时,不仅失去它的应有重量、色泽、还会出现风化及酥脆、碎裂、干枯等现象。
由于中药材所含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在储存中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异现象。为了系统的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养护知识,按照储存中出现的变异现象,把其分为:易虫蛀的;易泛油的、易发霉的;易变色的、气味易散失的;易潮解风化的;易溶怕热的;需特殊保管的六类。这样,就便于在掌握他们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管养护,以保证中药质量,杜绝损失或降低损耗。
自然因素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保管的影响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常常受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它产生各种变化。
温度:中药材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库温(15---20℃)以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储存,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中药发生变化;当温度在35℃以上时,一般含脂肪多的如:杏仁、桃仁、柏子仁、某些动物性药材,由于受热、油质分离,易引起泛油,含挥发油多的(如丁香、薄荷、肉桂),由于受热,使挥发物质活动加强,而使芳香气味散失,由于受热,使含糖较多的中药(如天冬、党参、玉竹、枸杞)等软化粘连成块状或溶化。温度在30℃左右时,有利于害虫,霉菌的生产繁殖,引起中药材霉变、虫蛀。而温度在0℃以下时,某些现活中药(如鲜姜、鲜石斛等)所含水分就会结冰,引起局部细胞坏死。
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量多少的程度,或者说是空气潮湿的程度。湿度对中药储藏能直接引起潮解、溶化、糖质分解、霉变等各种变化。中药的含水量与空气的湿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中药的含水量为10%--15%左右,如果储存条件不善,包装不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或受接触物潮湿的影响,能使中药的含水量增加。若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内时,中药的绝对含水量不会有较大的改变,但是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超过70%时,大部分中药都能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本身水分增加。怕潮易霉的中药,受潮后由于适合霉菌的孳生,就容易发生霉烂变质现象,吸潮能力强的中药,如芒硝、银耳、虫草、盐制药物,以及各种花类药材大多吸潮,在潮湿的空气中溶解、溶化或霉变。当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中药水分会逐渐减少,中药水分的减少会导致花类、叶类、胶类中药因失水而干裂发脆。含结晶水较多的矿物药,如胆矾(CuSO4.5H2O)芒硝(NaSO4.10H2O)等失去结晶水而风化。
空气: 空气中含多种成分,其中有的成分最易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影响其质量。有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长期与空气接触,如大黄、丹皮、黄精等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氧的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再如薄荷、苏叶变色,气味散失,活磁石失掉磁性等,都是氧化作用的结果。某些中药材、中药饮片接触氧越多,发生的氧化作用越大,变异的也越快,一般说风能吹败中药材的颜色,并能把某些药材吹化,主要是由于氧化作用。
日光: 日光的紫外线能破坏某些中药的色素、叶绿素,从而使它变色。所以一般红色或绿色的药材,在阳光下不宜久晒,否则颜色变淡。日光还具有大量的热能,能使中药的温度增高而发生变异,蜂蜜、糖、膏制剂的发酵泛泡,某些中药的气味散失以及泛油、粘连、溶化、干枯、药酒的混浊等都和日光温度等有直接关。此外日光中紫外线与热能,又能杀灭霉菌及使中药的过多水分蒸发,起到防止发霉和散潮作用。
霉菌和害虫: 霉菌和害虫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破坏最常发生,也最为严重。但其他因素控制得当,霉菌和害虫的危害亦可得到有效的克服。总之,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既能使中药材、中药饮片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化,又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储存保管。因此要了解各种自然因素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关系,利用它的有利方面,防止其不利方面的影响,进而掌握各种变化的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把中药材、中药饮片保管养护好。
主要养护方法: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不同性质、品质变异现象、储存条件结合质量检查情况,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分别采取合理有效的养护方法。
干燥法:干燥可以除去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止虫蛀、霉变的效果。常用的干燥法有:
摊晾(阴干法):适用于芳香叶类、花类、皮类等不宜曝晒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将中药材、中药饮片置于室内或阴凉处,使其借湿热空气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效率较低。
日晒法:适用于不怕融化的根及根茎类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将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置于晒场上曝晒,并时时翻晒,充分利用太阳的热能及紫外线杀死害虫及霉菌。干湿度不好控制,效率较低,容易二次污染。
吸潮法:主要采用吸潮剂或除湿机,使空气中的水分或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的水分减少,创造不利于虫、霉生长的干燥环境。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低温冷藏法:夏季梅雨来临之前,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储存于阴凉库中(温度在20℃以下),可以有效的防止不宜日晒、药物熏蒸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温湿度人工不好控制,效率较低,养护储存成本较高。
化学药物防治法:主要采用磷化铝熏蒸法,分整库密封熏蒸和帐幕熏蒸两种。药剂残留不好控制,成本高,容易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节能、便于操作、自动控制的科学高效的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为此,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包括库房,所述库房为密闭的空间,该密闭的库房分为若干密闭的存储间,每一存储间中安装送风系统、回风系统、臭氧发送器自动控制系统和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仓库的密闭性彻底解决了中药饮片储存过程的二次污染和鼠害。
(2)空气净化的送回风系统技术首次用于中药饮片的养护储存,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臭氧发送器自动控制系统首次用于中药饮片的养护储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硫磺熏蒸的致毒性。
(4)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系统首次用于中药饮片的养护储存,防止中药饮片的虫蛀、霉变、变色、成分挥发等等。
(5)根据中药饮片性质制定自动控制的具体数字化指标,为中药饮片的产业化储存养
护提供了科学标准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建造一座密闭的存储库房1大约1000--3000平方米,分割成6大部分密闭独立的存储间2,分别用于存储:
1易生虫类中药材;2易霉变、泛油的中药材;3易变色、气味散失的中药材;4动物类药材;5矿物类药材;6麻醉药品(罂粟壳)、医疗用毒性药品应单独分库存放。
在每一存储间2内均安装有送风3和回风4系统装置、臭氧发送器装置5并带有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系统6、7,以满足对不同中药材饮片的储存环境。
每一存储间根据中药饮片性质不同,制定各自自动控制的具体数字化指标。如:1易生虫类中药材:温度 0---10℃相对湿度40%--55%,臭氧浓度15-30ppm;2易霉变、泛油的中药材温度 0---15℃相对湿度60%--70%,臭氧浓度5-20ppm;3易变色、气味散失的中药材温度 0---10℃相对湿度50%--65%,臭氧浓度5-10ppm;4动物类药材温度 0---10℃相对湿度60%--65%,臭氧浓度15-30ppm;5矿物类药材温度 0---20℃相对湿度55%--75%,臭氧浓度15-30ppm;6麻醉药品(罂粟壳)、医疗用毒性药品应单独分库存放温度 10---20℃相对湿度60%--70%,臭氧浓度5-20pp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要求:
对于储存养护的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标准。
对于储存养护的中药饮片微生物指标如下:
细菌数不得超过30000个/g; 2. 霉菌、酵母菌数不得超过100个/g;3.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测出。
臭氧发送器、恒温恒湿器、送风和回风各项自动控制系统要求环保节能安全。不得破坏或者改变中药饮片性质。

Claims (1)

1.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包括库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库房(1)为密闭的空间,该密闭的库房(1)分为若干密闭的存储间,每一存储间(2)中安装送风系统(3)、回风系统(4)、臭氧发送器自动控制系统(5)和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系统(6、7)。
CN 201320104247 2013-03-07 2013-03-07 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97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4247 CN203097360U (zh) 2013-03-07 2013-03-07 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4247 CN203097360U (zh) 2013-03-07 2013-03-07 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97360U true CN203097360U (zh) 2013-07-31

Family

ID=48848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0424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97360U (zh) 2013-03-07 2013-03-07 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973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8143A (zh) * 2013-09-26 2014-01-15 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臭氧新用途及其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8143A (zh) * 2013-09-26 2014-01-15 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臭氧新用途及其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4004438B1 (pt) Combinação líquida de nutrientes, que pode ser liberada em forma de pulverização para prevenção e tratamento da doença do colapso das colônias (ccd)
CN107231943B (zh) 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病虫害防控方法
CN103392748B (zh) 一种天然蚊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38823A (zh) 一种红薯越冬贮藏方法
ES2773577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una composición acaricida
CN106852366B (zh) 一种大葱的贮藏保鲜方法
JP2004161724A (ja) 植物栽培時の病害虫防止液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7927150A (zh) 一种用于蔬菜的天然复合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071028A (ko) 꿀벌의 낭충봉아부패병 치료제
KR101355393B1 (ko) 양잠 산물을 포함하는 발효성 곤충 천연사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703951A (zh) 玉桂的有机种植方法
CN203097360U (zh) 一种中药饮片养护存储装置
CN106508996A (zh) 一种温室杀虫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1984A (zh) 一种吸附雄蜂子的制造方法及其组合物
CN104115630B (zh) 利用炭功能储藏红薯的方法
Fatemi et 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ymus vulgaris and hot water treatment on storage life of orange (Citrus sinensis CV. Valencia)
CN107149149A (zh) 一种蒲公英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CN102754681B (zh) 一种新鲜葛根储存保鲜方法
CN106665211A (zh) 臭氧水与塑料农膜联合使用防治韭蛆的方法
CN114982789A (zh) 一种烟叶防霉菌的植物农药及使用方法
CN113575394B (zh) 一种白木香水培液及水培方法
CN112755130B (zh) 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634136A (zh) 一种斗米虫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8184A (zh) 一种鸡蛋的中草药提取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3819A (zh) 一种天然苦参碱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