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58619U - 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58619U
CN203058619U CN 201220665841 CN201220665841U CN203058619U CN 203058619 U CN203058619 U CN 203058619U CN 201220665841 CN201220665841 CN 201220665841 CN 201220665841 U CN201220665841 U CN 201220665841U CN 203058619 U CN203058619 U CN 203058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umbrella
sleeve
folding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658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添成
宋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INGH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INGH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INGH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INGH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658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58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58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586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伞中棒至少由三节套管组成,开伞弹簧位于伞中棒中,该开伞弹簧包括一第一弹簧、一套筒及一第二弹簧;该第一弹簧设置于外管中,其内径大于套管外径而套置于套筒外并顶靠套筒下端;该套筒为一筒体,上端形成缩口;该第二弹簧外径小于套筒的内径,其上端伸置于套筒中并顶持于套筒上端,下端是固定于伞柄中;在第二弹簧的近上部形成一扩部以将第二弹簧分隔成上第二弹簧及下第二弹簧,此扩部恰卡制于中管的上端。通过降低开伞弹簧弹性系数,令伞中棒收合省力;在开伞时,下第二弹簧的压缩蓄力是展开中管与内管,而上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的压缩蓄力是展开外管与中管,进而满足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的开伞弹力。

Description

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折伞具,特别是指一种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开收伞由于只需重复按压同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自动开伞及自动收伞的动作,省去了用双手方能将伞打开或收起的麻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因此一经问世就广受大众喜爱。
自动开收伞内部的典型结构可参阅2002年2月13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47620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自动开收伞的控制装置”。该自动开收伞的动作原理是:当欲将伞打开时,向下按压按钮60',使伞中棒50'失去控制装置的控制,伞中棒50'内部的开伞弹簧51'释放能量,将伞中棒50'向上弹伸,使伞打开;而当欲将伞收起时,再次向下按压按钮60',使伞中棒50'内的扣头523'也失去控制装置的控制,扣头523'呈释放状态,在伞面骨架上的收伞弹簧(图中未示出)的弹力作用下,使伞面呈收伞状态,扣头523'则由拉绳522'拉回到伞中棒50'上方;此时还处于未完全收伞状态,要达到完全收伞,还要再用力将伞面部分向握柄110'处推动,使伞中棒50'缩短,开伞弹簧51'重新积蓄能量,伞中棒50'及扣头523'重新受握柄110'内的控制装置控制,这样伞具才完全呈收折状态。
现有的自动开收伞的动作原理,基本上与上述专利前案相同,例如申请号为:01217730.X、01237609.4、01262761.5、03267824.X等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不同的大都是握柄内部的用于控制伞中棒及扣头的控制装置。
然而,现有自动开收伞虽然操作方便,但却存在安全隐患。具体原因如下:由于伞中棒内安装有开伞弹簧,开伞弹簧负责在打伞时将伞自动弹开,因此其弹性力较大。当伞面已收起,需要按压伞面部位到握柄位置时,必须克服开伞弹簧的弹性力,而且必须按压到位方能将伞完全收起。但是开伞弹簧为一根整体弹簧,其展开的长度是大于多节套管组成的中棒整体长度,其弹性力很大,在按压收伞过程中,越接近收合状态时,其弹性力会越大,因为弹簧的弹力是与弹簧的压缩行程及弹性系数成正比,此多折自动开收伞,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道方可将伞具收回至初始状态,如若将开伞弹簧的弹性系数降小,却无法满足伞具自动展开的弹力。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其可以在降低收伞时伞中棒的回压力道,同时亦可满足伞中棒自动开伞的弹性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伞中棒至少由三节套管组成,开伞弹簧位于伞中棒中,其中:开伞弹簧包括一第一弹簧、一套筒及一第二弹簧;该第一弹簧设置于外管中,其内径是大于套管的外径而套置于套筒外并顶靠于套筒下端;该套筒为一筒体,上端形成缩口;该第二弹簧外径小于套筒的内径,其上端是伸置于套筒中并固定于套筒上端,其下端是固定于伞柄中,另在第二弹簧的近上部形成一扩部以将第二弹簧分隔成上第二弹簧及下第二弹簧,此扩部恰卡制于中管的上端。
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
所述套筒为一筒体,其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弹簧完全收合时的长度,此套筒的底端形成有供第一弹簧下端顶靠的端沿;套筒的底端外径大于中管的内径,此套筒的上端形成缩口。
所述上第二弹簧完全收合后的长度小于等于套筒的长度。
所述第二弹簧的扩部通过一定位套盖而固定于中管的上端。
所述下第二弹簧的长度大于中管与内管展开后的长度。
所述上第二弹簧与下第二弹簧设置为分体的结构,即上第二弹簧的下端与上第二弹簧的上端均固定于中管的上端。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开伞弹簧是由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构成,其是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借助套筒实现部份重叠,在当伞面被收起之后,自伞上巢向下施力压缩三节套管重叠时,开伞弹簧的变形起始端分成了三部分,各部分的独立压缩,使得各部分弹簧的压缩长度相对原有独立一个开伞弹簧的压缩长度大大减少,由于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相较传统自动开收伞的开伞弹簧弹性系数有所降低,因此各部分的独立压缩,使得整个伞中棒的收合动作较为省力;而在在开伞时,下第二弹簧的压缩蓄力可以将中管顺利的从内管处顶开,而上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的压缩蓄力是进一步顺利的将外管相对中管展开,从而满足了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的开伞弹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自动开收伞握柄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伞中棒及开伞弹簧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伞中棒组合剖视图(展开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伞中棒组合剖视图(收起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伞中棒2至少由三节套管组成,开伞弹簧1位于伞中棒2中,其中伞中棒2包括一固定于伞柄上D的内管A、一活动套置于内管A上的中管B及一活动套置于中管B同时上端配合伞上巢E的外管C;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此开伞弹簧1包括一第一弹簧11、一套筒12及一第二弹簧13。此处的开伞弹簧1相较传统的开伞弹簧弹性系数有所降低。
所述第一弹簧11是设置于外管C中,其长度是大于外管C的长度,以令其装配于外管C中且中棒处于展开时,其亦处于一定的压缩蓄能状态,保证对外管C展开时的顶撑力,此第一弹簧11的内径是大于套管12的外径而套置于套筒12上。
所述套筒12为一筒体,其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弹簧11完全收合时的长度,此套筒12的底端形成一端沿121以便第一弹簧11的下端顶靠,同时此套筒12的底端外径大于中管B的内径,此套筒12的上端形成缩口122,此缩口122是供自动开收伞中变比机构的顶杆穿过,此变比机构非本案重点,在此不详述。
所述第二弹簧13的长度是贯穿伞中棒展开的三节套管中,其外径小于上述套筒12的内径,其上端是伸置于套筒12中并顶持于套筒上端,其下端是固定伞柄中;其中,在第二弹簧13的近上部形成一扩部131,此扩部131的外径大于中管B上端的内径,以令第二弹簧13在装入内管A及中管B时,此扩部131恰卡制于中管B的上端而固定,此处亦可设置一定位套盖14将此护部131固定于中管B的上端处,防止第二弹簧12的上下窜动,此扩部131将第二弹簧13分隔成上第二弹簧132及下第二弹簧133,其中上第二弹簧132完全收合后的长度小于等于上述套筒12的长度,而下第二弹簧133的长度是大于中管B与内管A展开后的长度,以令其装配于中管B及内管A中且中棒处于展开时,其亦处于一定的压缩蓄能状态,保证对中管B及内管A展开时的顶撑力。
组合时,配合图3所示,伞中棒2的三节套管,即内管A、中管B及外管C依次套接在一起,而第二弹簧13自伞中棒2的上端套入伞中棒2中,其扩部131恰卡制固定在中管B的上端;再将套管12放置于外管C中,并套置于上第二弹簧132的上部,再将第一弹簧11置于外管C中,并套置于套筒12之外而顶靠于套筒12的端沿121上,最后将自动开收伞的变比机构置于伞中棒中,如此便完成了开伞弹簧1与伞中棒2的组合。
配合图4所示,当伞面被收起之后,自伞上巢向下施力压缩三节套管重叠时,即压缩开伞弹簧1的过程,则开伞弹簧1的变形起始端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套筒12的端沿121与伞上巢之间压缩第一弹簧11;第二部分是自套筒12的上端与中管B的上端之间压缩上第二弹簧132;第三部分是自中管B的上端与伞柄之间压缩下第二弹簧133;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弹簧11与第二弹簧13相较传统自动开收伞的开伞弹簧弹性系数有所降低,因此各部分的独立压缩,使得整个伞中棒的收合动作较为省力。
而本实用新型的开伞弹簧1设成的三部分是在各弹簧弹性系数降低的前提下,以满足开伞的弹力而设置,即在开伞时,下第二弹簧132的压缩蓄力可以将中管B顺利的从内管A处顶开,而上第二弹簧131与第一弹簧11的压缩蓄力又进一步顺利的将外管C相对中管B展开,从而满足了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的开伞弹力。
当然,所述的上第二弹簧132与下第二弹簧133可设置为分体的结构,即上第二弹簧132的下端与上第二弹簧133的上端均固定于中管B的上端,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Claims (7)

1.一种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伞中棒至少由三节套管组成,开伞弹簧位于伞中棒中,其特征在于:开伞弹簧包括一第一弹簧、一套筒及一第二弹簧;该第一弹簧设置于外管中,其内径是大于套管的外径而套置于套筒外并顶靠于套筒下端;该套筒为一筒体,上端形成缩口;该第二弹簧外径小于套筒的内径,其上端是伸置于套筒中并顶持于套筒上端,其下端是固定于伞柄中,其中,在第二弹簧的近上部形成一扩部以将第二弹簧分隔成上第二弹簧及下第二弹簧,此扩部恰固定于中管的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一筒体,其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弹簧完全收合时的长度,此套筒的底端形成有供第一弹簧下端顶靠的端沿;套筒的底端外径大于中管的内径,此套筒的上端形成缩口。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第二弹簧完全收合后的长度小于等于套筒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的扩部通过一定位套盖而固定于中管的上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第二弹簧的长度大于中管与内管展开后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自动开收伞中棒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第二弹簧与下第二弹簧设置为分体的结构,即上第二弹簧的下端与上第二弹簧的上端均固定于中管的上端。
CN 201220665841 2012-12-06 2012-12-06 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8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65841 CN203058619U (zh) 2012-12-06 2012-12-06 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65841 CN203058619U (zh) 2012-12-06 2012-12-06 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58619U true CN203058619U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57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658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8619U (zh) 2012-12-06 2012-12-06 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586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6490A (zh) * 2017-11-26 2018-06-01 四川华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工作行程平衡机构
CN108175158A (zh) * 2018-01-30 2018-06-19 火星 一种全自动机械伞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6490A (zh) * 2017-11-26 2018-06-01 四川华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工作行程平衡机构
CN108175158A (zh) * 2018-01-30 2018-06-19 火星 一种全自动机械伞
CN108175158B (zh) * 2018-01-30 2023-05-12 火星 一种全自动机械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74510U (zh) 一种加强型滑板车折叠装置
CN201602251U (zh) 折式伞具多段中棒之稳固开伞结构
US8365747B1 (en) Shaft structure of automatic umbrella
CN203058619U (zh) 多折自动开收伞伞中棒弹簧机构
CN202588587U (zh) 自动开收伞结构
CN106037191B (zh) 一种带收纳筒的折叠伞
CN105923079A (zh) 一种自动折叠脚踏板
CN202959126U (zh) 自动伞的撑张省力结构
CN201005180Y (zh) 可伸缩桶装伞
CN202774575U (zh) 自动折叠伞弹力增强结构
KR101255473B1 (ko) 접힘 시 펼침을 방지하는 안전형 자동우산
CN210539376U (zh) 滑套式自动开收伞结构及伞柄
JP3213849U (ja) 自動折り畳み傘の弾性緩衝構造
CN202774563U (zh) 一种自动伞及其伞中棒
KR101363093B1 (ko) 우산 조립체
KR20110025312A (ko) 안전형 자동우산
CN201480245U (zh) 一种自动开收情侣伞
CN208468329U (zh) 一种可伸缩工具车
CN2127267Y (zh) 自开自合折伞
CN205632798U (zh) 一种自动折叠脚踏板
EP2572602A1 (en) Shaft structure of automatic umbrella
CN105835932B (zh) 推车
CN211379910U (zh) 一种折叠伞的塑料伸缩杆
CN108741492A (zh) 自动伞
CN205757744U (zh) 自动开收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