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54432U - 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 - Google Patents

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54432U
CN203054432U CN201090001552XU CN201090001552U CN203054432U CN 203054432 U CN203054432 U CN 203054432U CN 201090001552X U CN201090001552X U CN 201090001552XU CN 201090001552 U CN201090001552 U CN 201090001552U CN 203054432 U CN203054432 U CN 203054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pparatus
lens
lens cap
track
induction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900015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奈良优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54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544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具有:引导元件(30、40),其设置于投射型显示装置(1)的壳体(4);及镜头盖(20),其由引导元件(30、40)保持成能够在覆盖投射型显示装置(1)的投射镜头(5)的第一位置与使投射镜头(5)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引导元件(30、40)为不同于壳体(4)的元件,且能够拆卸地固定于壳体(4)。

Description

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射型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用于保护投射镜头的镜头盖。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用于保护投射镜头的镜头盖的投射型显示装置。镜头盖大体分为从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壳体独立出来的镜头盖和与壳体一体化的镜头盖。与壳体一体化的镜头盖例如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具体而言,在设置有投射镜头的壳体前表面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镜头盖。更具体而言,将镜头盖保持为能够滑动的引导槽、引导突起一体成形于壳体。镜头盖由所述引导槽、所述引导突起保持,能够在覆盖投射镜头的第一位置与使投射镜头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投射型显示装置的使用时,镜头盖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使投射镜头露出。另一方面,在投射型显示装置的使用后,镜头盖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滑动,返回原来的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16416号公报(段落0016、0029、图16)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与本发明关联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保持及引导镜头盖的槽、突起一体成形于壳体。因此,槽、突起没有通用性,槽、突起的位置、形状、尺寸需要对于每个壳体进行专用设计。而且,即使在仅槽、突起发生破损的情况下,也需要对壳体整体进行更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镜头盖保持单元赋予通用性,且能够更换该单元。 
本发明的镜头盖机构具有:引导元件,其设置于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壳体;及镜头盖,其由所述引导元件保持成能够在覆盖所述投射型显示装置的投射镜头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投射镜头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引导元件为相对于所述壳体分体形成的元件,且能够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无需对于每个壳体专用设计镜头盖保持单元。而且,在镜头盖保持单元发生破损时,可以仅更换破损了的镜头盖保持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镜头盖机构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壳体前表面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壳体前表面的内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上侧引导元件的放大图。 
图5是下侧引导元件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凸轨道的配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镜头盖的背面的放大图。 
图8是镜头盖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凹状空间内的肋的配置状态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镜头盖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盖机构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示的投射型显示装置1具有由下壳体2和上壳体3构成的壳体4。虽然未图示,但在壳体4的内部收容有电源单元、光学引擎等各种结构要素。而且, 在壳体4的前表面设有投射镜头5。此外,在壳体4的侧面形成有进气口6,在前表面形成有排气口7。在壳体内设有冷却风扇,借助该冷却风扇的作用,从进气口6导入空气,从排气口7将空气导出。在壳体4的上表面设有包括多个操作按钮的操作面板8。 
如图1所示,在壳体前表面形成有朝向内侧缩进的凹状空间10,投射镜头5从形成在该空间10内的大致圆形的开口部9(图2)露出。镜头盖20配置在凹状空间10内,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第一位置是镜头盖20覆盖投射镜头5的位置。另一方面,第二位置是图1所示的位置,是使投射镜头5露出的位置。即,当使图示的镜头盖20向箭头a方向滑动时,镜头盖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覆盖投射镜头5。另一方面,当使覆盖投射镜头5的镜头盖20向箭头b方向滑动时,镜头盖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使投射镜头5露出。 
图2是安装有镜头盖20的壳体前表面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表示壳体前表面的内侧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所示,在壳体前表面的内侧至少设有上侧引导元件30、下侧引导元件40及开关50。上侧引导元件30、下侧引导元件40及开关50分别独立。而且,上侧引导元件30、下侧引导元件40及开关50固定于壳体4,但与壳体4为不同元件。换言之,上侧引导元件30、下侧引导元件40及开关50能够向壳体4安装或从壳体4拆卸。 
图4是上侧引导元件30的放大图,图5(a)(b)是下侧引导元件40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上侧引导元件30具有:基体部32,其形成有供用于将该元件30固定于壳体4(图3)的螺钉(未图示)插入的贯通孔31;及第一凸轨道33,其从基体部32向上延伸。基体部32与第一凸轨道33一体成形。 
如图5所示,下侧引导元件40具有:基体部42,其形成有供用于将该元件40固定于壳体4(图3)的螺钉(未图示)插入的贯通孔41;及第二凸轨道43,其从基体部42向下延伸。基体部42与第二凸轨道43一体成形。 
如图3所示,上侧引导元件30安装在壳体前表面的内侧上部,下侧引导元件40安装在壳体前表面的内侧下部。如图6所示,上侧引导元件30的第一凸轨道33通过在壳体前表面上设置的狭缝(未图示)而向壳体前表面的凹状空间10内突出。而且,下侧引导元件40的第二凸轨道43通过在壳体前表面上设置的狭缝(未图示)而向壳体前表面的凹状空间10内突出。总之,在壳体前表面(凹状空间10内)平行地设有2条凸轨道33、43。 
图7是镜头盖背面的放大图。在镜头盖20的背面上部形成有与上侧引导元件30的第一凸轨道33(图4)嵌合的第一凹轨道21。在镜头盖20的背面下部形成有与下侧引导元件40的第二凸轨道43(图5)嵌合的第二凹轨道22。2条凹轨道21、22与盖主体一体成形。总之,在镜头盖20的背面平行地设有2条凹轨道21、22。 
图8是镜头盖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镜头盖20的第一凹轨道21向下开口,上侧引导元件30的第一凸轨道33(图3)从下方与第一凹轨道21嵌合。另一方面,镜头盖20的第二凹轨道22向上开口,下侧引导元件40的第二凸轨道43(图5)从上方与第二凹轨道22嵌合。 
通过上述那样的凸轨道与凹轨道的组合,镜头盖20被保持为能够沿着图1的箭头a-b方向滑动。上侧引导元件30及下侧引导元件40也可以安装在图示的壳体4以外的各种壳体上。而且,上侧引导元件30及下侧引导元件40由于利用螺钉而固定于壳体4,因此也能够拆卸或更换。 
以上是镜头盖机构的基本结构。接下来,对镜头盖机构的附加的结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下侧引导元件40的第二凸轨道43与镜头盖20的第二凹轨道22嵌合。换言之,第二凸轨道43插入到第二凹轨道22的相对的内侧面之间。由此,当第二凸轨道43的整面与第二凹轨道22的内侧面接触时,接触阻力增大。因此,如图5所示,在第二凸轨道43的表面形成有2个鼓出部44,在背面形成有1个鼓出部45,仅这些鼓出部44、45与第二凹轨道22的内侧面接触。由此,第二凸轨道43与第二凹轨道22的接触阻力减少,镜头盖20更顺畅地滑动。 
另外,当壳体前表面与镜头盖背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时,会妨碍镜头盖20的顺畅的滑动。因此,如图7所示,在镜头盖20的背面形成有多个凸部23,仅这些凸部23与壳体前表面接触。具体而言,在第一凹轨道21的外侧面形成有2个凸部23,在第二凹轨道22的外侧面也形成有2个凸部23。 
此外,在镜头盖的侧壁形成有多个凹部,在壳体前表面(凹状空间内)形成有多个凸部。这些凹部与凸部相互嵌合而防止镜头盖的晃动。具体而言,几个凹部与凸部在镜头盖处于第一位置时相互嵌合而防止镜头盖的晃动。其他的几个凹部与凸部在镜头盖处于第二位置时相互嵌合而防止镜头盖的晃动。参照图7、图9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如图7所示,在镜头盖20的侧壁形成有4个凹部24a~24d。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壳体前表面的凹状空间10内形成有4个肋11a~11d。当镜头盖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肋11a进入凹部24a,肋11b进入凹部24b。另一方面,当镜头盖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肋11c进入凹部24c,肋11d进入凹部24d。通过这种凹部与肋的组合,无论镜头盖20处于第一位置时还是处于第二位置时,都会防止镜头盖20的上下方向的晃动。 
此外,如图9所示,在肋11a的上方形成有肋12a,在肋11c的上 方形成有肋12b。肋12a在镜头盖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从第一凹轨道21的前端进入到该轨道21内。另一方面,肋12b在镜头盖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从第一凹轨道21的后端进入到该轨道21内。通过这种凹轨道与肋的组合,无论镜头盖20处于第一位置时还是处于第二位置时,都会防止镜头盖20的前后方向的晃动。 
再次参照图3。在镜头盖20的背面设有由弹簧25和限动件26构成的辅助机构27。辅助机构27在镜头盖20滑动时,对镜头盖20朝向移动方向施力。而且,在镜头盖20处于第一位置时,对镜头盖20施力,以使镜头盖20停留在第一位置。另一方面,在镜头盖20处于第二位置时,对镜头盖20施力,以使镜头盖20停留在第二位置。 
此外,在镜头盖20的背面形成有开关操作部28。该开关操作部28在镜头盖20向第一位置移动时,与设置在壳体侧的开关50接触,按压该开关50。当开关50被按压时,来自投射镜头5的光的出射停止。总之,当镜头盖20关闭时,来自投射镜头5的光的出射自动停止。但是,因某种原因即使镜头盖20关闭而光的出射也未停止时,镜头盖20可能会被热量熔化。因此,在镜头盖20的背面粘贴有铝带29。铝带29在镜头盖20处于第一位置时,粘贴在与投射镜头5相对的区域。 
【标号说明】 
1  投射型显示装置 
2  下壳体 
3  上壳体 
4  壳体 
5  投射镜头 
11a~11d 肋 
12a、12b 肋 
20 镜头盖 
21 第一凹轨道 
22 第二凹轨道 
24a~24d 凹部 
30 上侧引导元件 
32 第一凸轨道 
40 下侧引导元件 
43 第二凸轨道 

Claims (9)

1.一种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其中, 
具有: 
引导元件,其设置于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壳体;及 
镜头盖,其由所述引导元件保持成能够在覆盖所述投射型显示装置的投射镜头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投射镜头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引导元件为相对于所述壳体分体形成的元件,且能够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其中, 
所述引导元件具有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的基体部和从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狭缝向所述壳体的外侧突出的第一轨道, 
所述镜头盖具有与所述第一轨道嵌合的第二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其中, 
所述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一轨道是凸轨道,所述镜头盖的所述第二轨道是凹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其中, 
具有: 
作为第一所述引导元件的上侧引导元件;及 
作为第二所述引导元件的下侧引导元件, 
在所述镜头盖上相对地设置两条所述第二轨道, 
所述上侧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一轨道从下方与两条所述第二轨道的一条嵌合, 
所述下侧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一轨道从上方与两条所述第二轨道的另一条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其中, 
在所述下侧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一轨道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轨道的相对的内侧面滑动接触的鼓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其中, 
具备: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肋及第二肋;及 
设置于所述镜头盖的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 
所述第一肋在所述镜头盖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凹部嵌合, 
所述第二肋在所述镜头盖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凹部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其中, 
在所述镜头盖的内侧具有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其中, 
在所述镜头盖的背面具有开关操作部,在所述壳体具有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其中, 
在所述镜头盖的背面具有开关操作部,在所述壳体具有开关, 
在所述镜头盖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关操作部与所述开关接触。 
CN201090001552XU 2010-08-26 2010-08-26 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44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4475 WO2012026017A1 (ja) 2010-08-26 2010-08-26 投写型表示装置のレンズカバー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54432U true CN203054432U (zh) 2013-07-10

Family

ID=4572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9000155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4432U (zh) 2010-08-26 2010-08-26 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54432U (zh)
WO (1) WO20120260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7107A (zh) * 2016-07-05 2018-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机壳体结构及投影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1510B2 (ja) * 2014-03-04 2017-09-0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通信光検知用アダプタ及び通信光検知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4729U (zh) * 1988-09-21 1990-03-28
JPH117058A (ja) * 1997-06-18 1999-01-12 Nikon Corp スライドカバー付きカメラ
JPH11142919A (ja) * 1997-11-07 1999-05-28 Nikon Corp スライドバリア付きカメラ
JP2003302670A (ja) * 2002-04-09 2003-10-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バリア付きカメラ
JP4710657B2 (ja) * 2006-03-03 2011-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024280B1 (ja) * 2006-05-26 2007-12-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08152191A (ja) * 2006-12-20 2008-07-03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9128633A (ja) * 2007-11-22 2009-06-11 Fujifilm Corp 電子機器、バリア部材及び筐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7107A (zh) * 2016-07-05 2018-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机壳体结构及投影机
CN107577107B (zh) * 2016-07-05 2021-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机壳体结构及投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26017A1 (ja) 201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2000B (zh) 具有锁合结构的壳体
CN107508938A (zh) 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JP2007027113A (ja) モジュール式操作スイッチアッセンブリ
CN203054432U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的镜头盖机构
JP2015129433A (ja) ガイドレール部材及び該ガイドレール部材を有するローラーシャッター付きボックス
US7619174B2 (en) Illuminated switch device
US10006595B2 (en) Rechargeable lighting attachment for magnifying lenses
CN202713334U (zh) 智能电子装置的外壳及含有该外壳的智能电子装置
JP2009117065A (ja) 照光式スイッチ装置
CN113490094A (zh) 耳机充电盒和无线耳机装置
CN101126591A (zh) 冰箱用控制器的组装结构
US10056201B2 (en) Push switch
CN112513732A (zh) 改装的秘密监视防护装置
CN105072947A (zh) 具有开关罩的防护外壳
CN208796282U (zh) 一种数据存储u盘
CN107402492B (zh) 相机模块
JP2006140101A (ja) 照光式スイッチ装置
CN203103228U (zh) 带防尘盖的接触器
JP6569984B2 (ja) スイッチ用ハンドル及びスイッチ
CN220064528U (zh) 一种眼镜
CN217899630U (zh) 一种内嵌式led壁灯
CN105467729A (zh) 投影机
CN112153916A (zh) 用于存储电子部件的便携式多套件组件
KR101519429B1 (ko) 자전거용 공랭식 휴대폰 거치대
CN110324474A (zh)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保护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