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53661U - 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53661U
CN203053661U CN 201320049300 CN201320049300U CN203053661U CN 203053661 U CN203053661 U CN 203053661U CN 201320049300 CN201320049300 CN 201320049300 CN 201320049300 U CN201320049300 U CN 201320049300U CN 203053661 U CN203053661 U CN 203053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ressure testing
pressure
sealing gasket
empt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4930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彦斌
朱晖
吴军
林勇
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493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53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53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536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包括试压管、套在所述试压管第一端的第一密封垫、套在所述试压管第二端的第二密封垫、与所述试压管第一端流体导通的进水机构、与所述试压管第二端流体导通的排空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密封垫施加压力的第一密封垫压紧机构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二密封垫施加压力的第二密封垫压紧机构,所述试压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试压管的管腔流体导通的连通孔。本实用新型在对承压管进行试压时,无需将承压管拆卸下来,减小承压管试压工作量,并且不会对承压管以及与承压管安装在一起的密封圈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密封性检测的试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碳化塔水箱冷却管试压出现钛管(承压管)漏水现象时,由于水箱中钛管密布,无法确认是哪根或哪几根钛管漏水,并且钛管也不能采用传统的管道试压方式。一般是将该节水箱钛管全部打出水箱,检查后再重新胀接,这会导致钛管及密封圈损坏较多,且重新胀接的钛管是否仍会漏水亦不能有保证,并且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将承压管拆卸下来的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减小承压管试压工作量,并且不会对承压管以及与承压管安装在一起的密封圈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包括试压管、套在所述试压管第一端的第一密封垫、套在所述试压管第二端的第二密封垫、与所述试压管第一端流体导通的进水机构、与所述试压管第二端流体导通的排空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密封垫施加压力的第一密封垫压紧机构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二密封垫施加压力的第二密封垫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第二密封垫之间的所述试压管外表面上设置有将所述试压管与承压管的管腔导通的连通孔。
上述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密封垫均为双层橡胶垫。
上述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所述第一密封垫压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密封垫压紧机构均包括旋紧手柄、内丝接头和第一盲板,所述旋紧手柄与所述内丝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盲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内丝接头的外壁上,所述内丝接头与所述试压管螺纹连接;位于所述试压管第一端的所述第一盲板板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垫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第一端的所述内丝接头与所述第一密封垫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试压管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盲板板面与所述第二密封垫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第二端的所述内丝接头与所述第二密封垫之间的距离。
上述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所述排空机构包括排空短节、排空管路和第一球阀,所述排空短节的第一端与所述试压管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排空短节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二盲板,所述排空管路与所述排空短节流体导通,所述第一球阀安装在所述排空管路上。
上述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连接短节、第二球阀、压力表、第三球阀和压力测试管路,所述连接短节的一端与所述试压管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第二球阀安装在所述连接短节上,所述第二球阀与所述试压管之间所述连接短节与所述压力测试管路流体导通,所述第三球阀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上,所述压力表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远离所述连接短节的一端上。
上述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所述第一密封垫压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密封垫压紧机构均包括旋紧手柄、内丝接头和第一盲板,所述旋紧手柄与所述内丝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盲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内丝接头的外壁上,所述内丝接头与所述试压管螺纹连接;位于所述试压管第一端的所述第一盲板板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垫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第一端的所述内丝接头与所述第一密封垫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试压管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盲板板面与所述第二密封垫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第二端的所述内丝接头与所述第二密封垫之间的距离;所述排空机构包括排空短节、排空管路和第一球阀,所述排空短节的第一端与所述试压管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排空短节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二盲板,所述排空管路与所述排空短节流体导通,所述第一球阀安装在所述排空管路上;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连接短节、第二球阀、压力表、第三球阀和压力测试管路,所述连接短节的一端与所述试压管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第二球阀安装在所述连接短节上,所述第二球阀与所述试压管之间所述连接短节与所述压力测试管路流体导通,所述第三球阀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上,所述压力表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远离所述连接短节的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不拆除钛管的情况下进行每一根钛管的试压,减少拆除及胀管工作量,提高效率。
2、避免损坏合格钛管及O型密封圈和止推环。
3、试压装置零部件皆为常用材料,在施工现场制作简单、方便。
4、设计旋紧手柄,拆卸方便、易于操作,进一步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在试压工作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在试压工作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钛管,2-试压管,3-第一密封垫,4-第二密封垫,5-连通孔,6-旋紧手柄,7-内丝接头,8-第一盲板,9-排空短节,10-排空管路,11-第一球阀,12-第二盲板,13-连接短节,14-第二球阀,15-压力表,16-压力测试管路,17-第三球阀,18-水箱筛板,19-排空,20-进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包括试压管2、套在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的第一密封垫3、套在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的第二密封垫4、与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流体导通的进水机构、与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流体导通的排空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密封垫3施加压力的第一密封垫压紧机构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二密封垫4施加压力的第二密封垫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密封垫3与所述第二密封垫4之间的所述试压管2外表面上设置有将所述试压管2与承压管的管腔导通的连通孔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垫3和所述第二密封垫4均为双层橡胶垫。因为钛管较薄,一般为2mm厚,端口较锋利,所以橡胶垫设计为双层,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钛管刺破密封垫而导致泄露。
所述第一密封垫压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密封垫压紧机构均包括旋紧手柄6、内丝接头7和第一盲板8,所述旋紧手柄6与所述内丝接头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盲板8固定安装在所述内丝接头7的外壁上,在实际的制造加工中将旋紧手柄6、内丝接头7和第一盲板8焊接为整体;所述内丝接头7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的所述第一盲板8板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垫3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的所述内丝接头7与所述第一密封垫3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盲板8板面与所述第二密封垫4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的所述内丝接头7与所述第二密封垫4之间的距离。
所述排空机构包括排空短节9、排空管路10和第一球阀11,所述排空短节9的第一端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排空短节9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二盲板12,所述排空管路10与所述排空短节9流体导通,所述第一球阀11安装在所述排空管路10上。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连接短节13、第二球阀14、压力表15、第三球阀17和压力测试管路16,所述连接短节13的一端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第二球阀14安装在所述连接短节13上,所述第二球阀14与所述试压管2之间所述连接短节13与所述压力测试管路16流体导通,所述第三球阀17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16上,所述压力表15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16远离所述连接短节13的一端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对碳化塔水箱内的所述钛管1(即承压管)进行试压的时候,将所述试压管2从所述钛管1的一端伸入到所述钛管1的管腔中,所述第一密封垫3和所述第二密封垫4分别密封所述钛管1的两端,通过所述旋紧手柄6驱动所述内丝接头7和所述第一盲板8,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密封垫3和所述第二密封垫4分别压紧在所述钛管1的两端上,然后通过所述连接短节13向所述试压管2中注水,水从所述试压管2上的连通孔5注入所述试压管2与所述钛管1之间的空腔内,所述试压管2内的气体以及所述试压管2与所述钛管1之间的空腔内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10排出,然后通过第二球阀14关闭所述排空管路10,继续向所述试压管2内注水到需要的压力(通过所述压力表15读出压力数值),观察所述钛管1表面是否有渗漏。由于所述排空短节9和所述连接短节13均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这样使得在试压时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
本实施例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试压装置具体尺寸以现场实际测算,压力表15、球阀的公称压力等级及大小应根据设计试压要求及现场情况确定。试压管2(试压用钢管)的直径应比钛管小1到2个等级。排空管路10应比钛管上表面高,以达到排空效果。试压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电动或手动试压泵。所述第一密封垫3和所述第二密封垫4尽量选用较厚的橡胶垫,并在试压一定数量钛管后及时更换。试压管2两端设计旋紧手柄6,以方便拆卸、更换橡胶垫、提高效率,并方便压紧。在实际试压作业中,旋紧手柄6应让开水箱筛板筛格、必要时可用曲柄。
应用实例:中盐合肥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碳化工序碳化塔共8台,每台由8节水箱组成,合计64节水箱。碳化塔钛管道安装共计19968根。因厂家供货原因,在筛除部分肉眼可见缺陷的钛管并胀接完成后,试压过程仍发现有8节水箱中的钛管有漏水现象。如何在不损伤合格钛管的情况下,找出漏水钛管并不遗漏成为施工工艺的关键。使用本实施例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在不拆除钛管的情况下成功检查出共12根有缺陷的钛管,更换检查后,水箱节再次试压一次性合格。
本实施例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适用于各类小口径工艺管道的试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可在不拆除钛管的情况下进行每一根钛管的试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能够准确找到漏水钛管,减少了密封圈及钛管的损坏率,并对新换胀接的钛管亦可单独试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压管(2)、套在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的第一密封垫(3)、套在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的第二密封垫(4)、与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流体导通的进水机构、与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流体导通的排空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密封垫(3)施加压力的第一密封垫压紧机构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二密封垫(4)施加压力的第二密封垫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密封垫(3)与所述第二密封垫(4)之间的所述试压管(2)外表面上设置有将所述试压管(2)与承压管的管腔导通的连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3)和所述第二密封垫(4)均为双层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压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密封垫压紧机构均包括旋紧手柄(6)、内丝接头(7)和第一盲板(8),所述旋紧手柄(6)与所述内丝接头(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盲板(8)固定安装在所述内丝接头(7)的外壁上,所述内丝接头(7)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的所述第一盲板(8)板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垫(3)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的所述内丝接头(7)与所述第一密封垫(3)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盲板(8)板面与所述第二密封垫(4)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的所述内丝接头(7)与所述第二密封垫(4)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机构包括排空短节(9)、排空管路(10)和第一球阀(11),所述排空短节(9)的第一端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排空短节(9)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二盲板(12),所述排空管路(10)与所述排空短节(9)流体导通,所述第一球阀(11)安装在所述排空管路(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连接短节(13)、第二球阀(14)、压力表(15)、第三球阀(17)和压力测试管路(16),所述连接短节(13)的一端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第二球阀(14)安装在所述连接短节(13)上,所述第二球阀(14)与所述试压管(2)之间所述连接短节(13)与所述压力测试管路(16)流体导通,所述第三球阀(17)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16)上,所述压力表(15)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16)远离所述连接短节(13)的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压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密封垫压紧机构均包括旋紧手柄(6)、内丝接头(7)和第一盲板(8),所述旋紧手柄(6)与所述内丝接头(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盲板(8)固定安装在所述内丝接头(7)的外壁上,所述内丝接头(7)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的所述第一盲板(8)板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垫(3)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一端的所述内丝接头(7)与所述第一密封垫(3)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盲板(8)板面与所述第二密封垫(4)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位于所述试压管(2)第二端的所述内丝接头(7)与所述第二密封垫(4)之间的距离;所述排空机构包括排空短节(9)、排空管路(10)和第一球阀(11),所述排空短节(9)的第一端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排空短节(9)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二盲板(12),所述排空管路(10)与所述排空短节(9)流体导通,所述第一球阀(11)安装在所述排空管路(10)上;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连接短节(13)、第二球阀(14)、压力表(15)、第三球阀(17)和压力测试管路(16),所述连接短节(13)的一端与所述试压管(2)螺纹连接并流体导通,所述第二球阀(14)安装在所述连接短节(13)上,所述第二球阀(14)与所述试压管(2)之间所述连接短节(13)与所述压力测试管路(16)流体导通,所述第三球阀(17)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16)上,所述压力表(15)安装在所述压力测试管路(16)远离所述连接短节(13)的一端上。
CN 201320049300 2013-01-29 2013-01-29 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3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49300 CN203053661U (zh) 2013-01-29 2013-01-29 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49300 CN203053661U (zh) 2013-01-29 2013-01-29 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53661U true CN203053661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3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4930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3661U (zh) 2013-01-29 2013-01-29 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53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0998A (zh) * 2019-07-30 2019-11-12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 一种碳化硅复合材料圆管漏率性能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0998A (zh) * 2019-07-30 2019-11-12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 一种碳化硅复合材料圆管漏率性能检测方法
CN110440998B (zh) * 2019-07-30 2021-10-29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 一种碳化硅复合材料圆管漏率性能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7796Y (zh) 新型凝汽器铜管查漏装置
CN108204883A (zh) 阀门气密性检测方法
CN202002780U (zh) 一种连接管件高压密封测试装置
CN203053661U (zh) 承压管无损伤试压装置
CN203965111U (zh) 一种水检机
CN109506928B (zh) 阀门打压测试方法
CN204128761U (zh) 一种抽吸水管真空检测装置
CN205192701U (zh) 一种发动机壳体检漏装置
CN205079904U (zh) 压力表中油脂的清洗装置
CN213544198U (zh) 一种压力管道检测装置
CN205538110U (zh) 一种用于检测壳体气密性的装置
CN210860683U (zh) 一种自动报警防渗漏装置
CN205175607U (zh) 一种便携式压力表
CN206670875U (zh) 一种油底壳水密性检测装置
CN220136583U (zh) 一种滤清器密封性微泄露检测装置
CN207600671U (zh) 一种一体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07600686U (zh) 一种lwd的密封性手动打压测试装置
CN203432764U (zh) 一种抽真空连接试验机构
CN201819780U (zh) 一种容器的压力检测设备
CN206399603U (zh) 一种多孔零件的沉水试验设备
CN208900465U (zh) 一种简便检测齿轮液压泵磨损情况的检测装置
CN207662566U (zh) 一种螺纹盲孔快速检漏器
CN205246298U (zh) 传感器密封性试验装置
CN220687287U (zh) 一种钻孔分层抽水的止水器
CN213933018U (zh) 节水型管道密封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