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8188U - 一种码垛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码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48188U
CN203048188U CN 201320054422 CN201320054422U CN203048188U CN 203048188 U CN203048188 U CN 203048188U CN 201320054422 CN201320054422 CN 201320054422 CN 201320054422 U CN201320054422 U CN 201320054422U CN 203048188 U CN203048188 U CN 203048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ized
pillar stiffener
thing
piling
trave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544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斌
陈庆
伟特
刘桂艳
鄢吉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Fuchuang Beijing Intelligent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ENGQIAO ZHO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ENGQIAO ZHO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ENGQIAO ZHO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544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48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48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481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码垛机包括:输送线、用于检测每个待码垛物高度的高度检测装置、支撑柱以及码垛构件;支撑柱设置于所述输送线的下方;支撑柱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待码垛物的承载机构;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回转构件;所述回转构件与所述码垛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码垛构件循环到达位置一与位置二;输送线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输送线推向所述码垛构件的第一推杆机构;所述码垛构件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码垛构件推向所述承载机构上的第二推杆机构,所述第二推杆机构与所述支撑柱连接。该码垛机将待码垛物码垛成为垂直垛形,因此不会出现因待码垛物的尺寸不同而产生的散垛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码垛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码垛机。
背景技术
码垛机是一种能够按照要求的编组方式和层数,完成对料袋、胶块、箱体等待码垛物的机械产品。现有的码垛机一般包括用于传输待码垛物的传输线,用于将由传输线所传输待码垛物码垛的机械手,以及防止待码垛物的托盘。机械手从传输线上抓取待码垛物,并将待码垛物按照层数由低到高一次堆叠到托盘上,实现待码垛物的码垛。
这种码垛机在码垛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层码垛的方式,即将第一层的待码垛物排列放置在码垛机中的托盘中后,才会在第一层上排列放置第二层待码垛物。因此这种码垛机一般只能针对尺寸统一的应用环境,即需要码垛的料袋、胶块、箱体等待码垛物的尺寸是一样的。一旦料袋、胶块或箱体的尺寸不一样,由于下层中料袋、胶块或者箱体的大小以及高低差异,容易出现散垛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码垛机,该码垛机将待码垛物码垛成为垂直垛形,再将多个垂直的垛形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垛形的,因此不管待码垛物的尺寸是不是相同,都不会出现因待码垛物的尺寸不同而产生的散垛的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码垛机,包括:输送线、用于检测每个待码垛物高度的高度检测装置、支撑柱以及码垛构件;
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输送线的下方;
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待码垛物的承载机构;
所述输送线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输送线推向所述码垛构件的第一推杆机构;
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回转构件;
所述回转构件与所述码垛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码垛构件循环到达位置一与位置二;
所述位置一为输送线的传输路径的一侧;
所述位置二为所述承载机构的一侧;
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码垛构件推向所述承载机构上的第二推杆机构。
优选地,所述输送线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待码垛物由与所述第一推杆机构正对的位置滑开的第一限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回转构件包括:齿轮组;
所述齿轮组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
所述齿轮组包括两个齿轮以及一个与所述齿轮铰接的链条;两个所述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转动的轴线平行;
所述链条上固定连接有码垛构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有两根;
两根所述支撑柱相互平行;
两根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转动轴;
所述齿轮组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齿轮组有两组;
两组所述齿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两端;
所述码垛构件设置于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
两个所述齿轮组中链条均与所述码垛构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码垛构件有两个;
两个所述码垛构件均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码垛构件之间的链条的长度等于位置一与位置二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上还设置有沿所述支撑柱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码垛构件通过滑动构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底座以及托盘;
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柱相连;
所述托盘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侧面。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与第二推杆机构相对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输送线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待码垛物到达所述第一推杆机构的前方位置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码垛机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包括输送线、用于检测每个待码垛物高度的高度检测装置、支撑柱以及码垛构件。由于支撑柱设置于所述输送线的下方,这样,待码垛物由输送线输送至设置有支撑柱的位置。由于所述输送线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输送线推向所述码垛构件的第一推杆机构,进而当待码垛物到达输送线上设置有支撑柱的位置时,待码垛物被第一推杆机构从输送线上推至码垛构件上。由于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回转构件;所述回转构件与所述码垛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码垛构件循环到达位置一与位置二;所述位置一为输送线的传输路径的一侧;所述位置二为所述承载机构的一侧,使得码垛机构处于位置一,当待码垛物由输送线上被推至码垛构件后,码垛构件向下滑动根据高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待码垛物的高度,向下滑动该高度的距离,待码垛物的上表面和输送线的上表面平行后,第一推杆机构将另外一个待码垛物推向码垛构件,并使之落到已经被推到码垛构件的待码垛物的上边,直至待码垛物的高度达到预设的值,从而形成一个垂直的垛形。将承载有垂直垛形的待码垛物的码垛机构移动到位置二,由于支撑柱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待码垛物的承载机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码垛构件推向所述承载机构上的第二推杆机构,因此码垛机构上已经形成的垂直的垛形的待码垛物被第二推杆机构推至承载机构。码垛机构通过回转构件,由位置二回转至位置一,并重复上述过程,使得待码垛物形成多个垂直的垛形,被推至承载机构上,进而,实现了待码垛物的码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码垛机将待码垛物码垛成为垂直垛形,再将多个垂直的垛形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垛形的,因此不管待码垛物的尺寸是不是相同,都不会出现因待码垛物的尺寸不同而产生的散垛的现象。
由于输送线会将待码垛物一直向着其传输的方向输送,当待码垛物到达支撑柱所在的位置,第一推杆机构将待码垛物从输送线向码垛构件推动的时候,待码垛物仍旧会随着输送线的运动而运动,因此为了避免待码垛物被推到码垛构件上后出现偏差,在输送线上设置了用于限制所述待码垛物由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支撑柱的位置滑开的第一限位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码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码垛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码垛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实施例七所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提供的码垛机中支撑柱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码垛机,在支撑柱上设置了回转构件,所述回转构件与所述码垛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码垛构件循环到达位置一与位置二;该码垛构件在由为之一到位置二移动的过程中,待码垛物在码垛构件上被码垛形成为垂直垛形,将多个垂直的垛形在承载机构上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垛形,因此不管待码垛物的尺寸是不是相同,都不会出现因待码垛物的尺寸不同而产生的散垛的现象。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码垛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码垛机包括:输送线1、用于检测每个待码垛物高度的高度检测装置2、支撑柱3以及码垛构件4;所述支撑柱3设置于所述输送线1的下方;所述支撑柱3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待码垛物的承载机构5;所述输送线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输送线1推向所述码垛构件4的第一推杆机构6;所述支撑柱3上设置有回转构件7;所述回转构件7与所述码垛构件4连接,并带动所述码垛构件4循环到达位置一与位置二;所述位置一为输送线1的传输路径的一侧;所述位置二为所述承载构件5的一侧;所述支撑柱3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码垛构件4推向所述承载机构5上的第二推杆机构8,所述第二推杆机构8与所述支撑柱3连接。
本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码垛机包括输送线1、用于检测每个待码垛物高度的高度检测装置2、支撑柱3以及码垛构件4。由于支撑柱3设置于所述输送线1的下方,这样,待码垛物由输送线1输送至设置有支撑柱3的位置。由于所述输送线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输送线1推向所述码垛构件4的第一推杆机构6,进而当待码垛物到达输送线1上设置有支撑柱3的位置时,待码垛物被第一推杆机构6从输送线1上推至码垛构件4上。由于所述支撑柱3上设置有回转构件7;所述回转构件7与所述码垛构件4连接,并带动所述码垛构件4循环到达位置一与位置二;所述位置一为输送线1的传输路径的一侧;所述位置二为所述承载机构5的一侧,使得码垛机构4处于位置一,当待码垛物由输送线1上被推至码垛构件4后,码垛构件4向下滑动根据高度检测装置2所检测到的待码垛物的高度,向下滑动该高度的距离,待码垛物的上表面和输送线1的上表面平行后,第一推杆机构6将另外一个待码垛物推向码垛构件4,并使之落到已经被推到码垛构件4的待码垛物的上边,直至待码垛物的高度达到预设的值,从而形成一个垂直的垛形。将承载有垂直垛形的待码垛物的码垛机构4移动到位置二,由于支撑柱3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待码垛物的承载机构5,所述支撑柱3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码垛构件4推向所述承载机构5上的第二推杆机构8,因此码垛机构4上已经形成的垂直的垛形的待码垛物被第二推杆机构8推至承载机构5。码垛机构4通过回转构件7,由位置二回转至位置一,并重复上述过程,使得待码垛物形成多个垂直的垛形,被推至承载机构5上,进而,实现了待码垛物的码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码垛机将待码垛物码垛成为垂直垛形,再将多个垂直的垛形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垛形的,因此不管待码垛物的尺寸是不是相同,都不会出现因待码垛物的尺寸不同而产生的散垛的现象。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码垛机中,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输送线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待码垛物由与所述第一推杆机构6正对的位置滑开的第一限位机构9。
在本实施例二中,由于输送线1会将待码垛物一直向着其传输的方向输送,当待码垛物到达支撑柱3所在的位置,即与第一推杆机构正对的位置,第一推杆机构6将待码垛物从输送线1向码垛构件4推动的时候,待码垛物仍旧会随着输送线1的运动而运动,因此为了避免待码垛物被推到码垛构件4上后出现偏差,在输送线上设置了用于限制所述待码垛物由与所述第一推杆机构6正对的位置滑开的第一限位构件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码垛机的侧视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回转构件7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齿轮组包括两个齿轮10以及一个与所述齿轮10铰接的链条11;两个所述齿轮10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柱3的两端,并与所述支撑柱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10转动的轴线平行;所述链条11上固定连接有码垛构件4。
这样,通过齿轮10带动与齿轮10铰接的链条11的运动,从而带动与所述码垛构件4沿着链条11与其连接点的运动轨迹做回转运动,从而能够调节码垛构件4在支撑柱3上的高度,进而调节其上表面与传输线1的竖直距离。码垛时,只需要转动齿轮10使得与之铰接的链条11与码垛构件4的连接点向下移动相当于放到码垛构件4上的待码垛物的高度的距离,进而使得待码垛物在码垛构件4上形成垂直的垛形。而码垛构件4上的成垂直的垛形的待码垛物在码垛构件4位于位置二时,被第二推杆机构8从码垛构件4推至承载机构5上,码垛构件4随着链条11,在位于支撑柱3下部的齿轮10处,转至齿轮组的另一侧,随着链条11做上升的运动,直至在位于支撑柱3上部的齿轮10处,回转到位置一,重复上述的码垛的过程。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码垛机中,在上述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柱3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柱3相互平行,两根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转动轴12,所述齿轮组通过所述转动轴12与所述支撑柱3连接。
在本实施例四中,由于支撑柱3有两根,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柱3使得支撑柱更加的稳固,不容易由于待码垛物的重量太大而导致整个码垛机的倾斜,同时,在两根支撑柱3之间设置了转动轴12,齿轮组通过所述转动轴12与所述支撑柱3相连接,使得齿轮组与支撑柱3的连接更加的牢固。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提供的码垛机中,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齿轮组有为两组;两组所述齿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2的两端;所述码垛构件4设置于两根所述支撑柱3之间;两个所述齿轮组中链条11均与所述码垛构件4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五中,由于当只在码垛构件4上安装一个齿轮组时,码垛构件4可能由于承受的重力不均匀而导致倾斜,因此为了使得码垛构件4更加的稳固,因此在码垛构件4上连接有两个齿轮组,并将两组齿轮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12的两端,将码垛构件4设置于两根所述支撑柱3之间,进而能够使得码垛构件4在码垛的时候更加的稳固。
在上述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码垛构件4有两个;两个所述码垛构件4均与所述链条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码垛构件4之间的链条的长度等于位置一与位置二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这样,当一个码垛构件4完成码垛,由位置一移动到位置二后,第二个码垛构件正好移动到位置一,实现了两个码垛构件4的循环使用,提高了码垛的效率。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提供的码垛机中,在上述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柱3上还设置有沿所述支撑柱3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13;所述码垛构件4通过滑动构件14与所述滑槽13滑动连接。
这样,将码垛构件4通过滑动构件14卡于滑槽13中,使得码垛构件4在随着链条11运动时,有一个运动的轨道,不会脱离支撑柱3,避免码垛构件4由于待码垛物重量过大而倾覆。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所提供的码垛机中,在上述的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承载机构5包括:底座15以及托盘16;所述底座15与所述支撑柱3相连;所述托盘16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底座15的上侧面。这样,由于底座15与托盘16可拆卸的连接,即托盘16能够在待码垛物在托盘16上码垛完成后被从底座15上连同已经码垛完成的待码垛物被转移走,进行其他的步骤,而此时底座15上会滑入新的托盘16,进行新的码垛。
在本实施例七中,所述底座15上与第二推杆机构8相对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17。由于在第二推杆机构7在推动形成的垂直垛形时,由于待码垛物在运动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惯性,可能会导致散垛,因此,在与第二推杆机构7相对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17,可以放置由于待码垛物的惯性而造成的散垛。
在上述的七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1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待码垛物到达所述第一推杆机构6的前方位置的检测装置。这样,保证了每一次第一推杆机构6推动待码垛物时,待码垛物都能够与码垛构件正对,保证了形成的是垂直的垛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码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用于检测每个待码垛物高度的高度检测装置、支撑柱以及码垛构件;
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输送线的下方;
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待码垛物的承载机构;
所述输送线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输送线推向所述码垛构件的第一推杆机构;
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回转构件;
所述回转构件与所述码垛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码垛构件循环到达位置一与位置二;
所述位置一为输送线的传输路径的一侧;
所述位置二为所述承载机构的一侧;
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待码垛物由所述码垛构件推向所述承载机构上的第二推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待码垛物由与所述第一推杆机构正对的位置滑开的第一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构件包括:齿轮组;
所述齿轮组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
所述齿轮组包括两个齿轮以及一个与所述齿轮铰接的链条;两个所述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转动的轴线平行;
所述链条上固定连接有码垛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有两根;
两根所述支撑柱相互平行;
两根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转动轴;
所述齿轮组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有两组;
两组所述齿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两端;
所述码垛构件设置于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
两个所述齿轮组中链条均与所述码垛构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构件有两个;
两个所述码垛构件均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码垛构件之间的链条的长度等于位置一与位置二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还设置有沿所述支撑柱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码垛构件通过滑动构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底座以及托盘;
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柱相连;
所述托盘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与第二推杆机构相对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待码垛物到达所述第一推杆机构的前方位置的检测装置。
CN 201320054422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码垛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48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54422 CN203048188U (zh)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码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54422 CN203048188U (zh)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码垛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48188U true CN203048188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31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54422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48188U (zh)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码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481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8330A (zh) * 2018-03-23 2018-08-24 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 一种翻转式条烟码垛分拣装置及码垛分拣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8330A (zh) * 2018-03-23 2018-08-24 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 一种翻转式条烟码垛分拣装置及码垛分拣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9438B (zh) 码垛机构
CN102718074A (zh) 木托盘自动堆垛装置
CN106005857A (zh) 一种自动仓储储存系统
CN203127775U (zh) 托盘库及自动码垛流水线
CN102874718A (zh) 堆垛机及堆垛机对接系统
CN108438928A (zh) 桶装水的码垛装置
CN207671278U (zh) 一种可以适应不同结构料盘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03865363U (zh) 立体仓库的货物取卸装置
WO2014202922A3 (fr) Magasin automatise et unité de production de produits manufactures le comportant
CN105858160B (zh) 一种特殊型塑料瓶无损伤高速理瓶装置及理瓶方法
CN205114527U (zh) 自动码垛机
CN206068641U (zh) 一种高效自动化仓储系统
CN108689169A (zh) 一种玻璃存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30955A (zh) 一种立体仓库
CN203048188U (zh) 一种码垛机
CN105501941B (zh) 自动上料装置
CN205328244U (zh) 工件托盘转运装置
CN208577168U (zh) 一种玻璃存储装置
CN203612549U (zh) 双向往复式移动平台
CN205471664U (zh) 一种码垛机
CN208135488U (zh) 桶装水的码垛装置
CN207030145U (zh) 具有机械手的智能仓储
CN207090316U (zh) 一种多层堆栈装置
CN104891140A (zh) 旋转式托盘垛垂直分离机构
CN203410910U (zh) 穿梭板车及链条输送台专用堆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ZHONGKE FU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EIJING QIAOFENG ZHO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0, Zhongguancun mansion, No. 16 Haidian street,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E1807

Patentee after: ZHONGKE FU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Zhongguancun mansion, No. 16 Haidian street,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E1807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FENGQIAO ZHONGLI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2

Address after: 100088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rth Third Ring Road, No. 44, No. 58, 1st floor, No. 45

Patentee after: Zhongke Fuchuang (Beijing) Intelligent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Zhongguancun Mansion E1807, 16 Haidian Zhongji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ONGKE FU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