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24356U - 换热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24356U
CN203024356U CN 201320009492 CN201320009492U CN203024356U CN 203024356 U CN203024356 U CN 203024356U CN 201320009492 CN201320009492 CN 201320009492 CN 201320009492 U CN201320009492 U CN 201320009492U CN 203024356 U CN203024356 U CN 203024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groove
electric heater
heater unit
arra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094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生
刘玉杰
蔡勃
王成
雷新建
张正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 2013200094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24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24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243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为N折,由N个换热器段依次连接而成,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结合处,其中,N为整数且N≥2;其中在至少一个结合处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夹角,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结合处的与所述夹角相对的位置形成凹槽;换热器结构还包括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换热器和电加热装置集于一体,安装和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换热效率高,有效提高了电加热的效率和空调机组的性能。

Description

换热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加热的换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时,往往使用辅助电加热,为了电器安全考虑,辅助电加热通常采用PTC电加热,PTC电加热特性为经过电加热体的风量越多,性能提升越高。但是电加热的安装位置,一般位于蒸发器外侧,设置在出风框或者进风框上。这样设置使得电加热装置和蒸发器分离,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且电加热效率较低,尤其是对于拼接而成的两折蒸发器或者多折蒸发器来说,其拼接处的位置部分,具有一定的空间,且此处漏风比较严重,若使用海绵密封,存在易燃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密封,则换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换热器结构,其占用空间小、换热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N折,由N个换热器段依次连接而成,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结合处,其中,N为整数且N≥2;
其中在至少一个结合处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结合处的与所述夹角相对的位置形成凹槽;
所述换热器结构还包括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较优地,所述换热器上有一个结合处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其他相邻的两所述换热器段均为一体弯折成型。
较优地,所述换热器上相邻两所述换热器段的连接方式均为拼接,在任意一个所述凹槽中设置所述电加热装置或每个所述凹槽中均设置所述电加热装置。
较优地,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设置第一端板,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设置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均设置在所述凹槽处。
较优地,所述第一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U型槽,所述电加热装置的端部固装于所述U型槽中。
较优地,所述第一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U型槽,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一端固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另一端固装在所述U型槽中。
较优地,所述换热器的一个端部设置第一支架,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部设置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用于支撑安装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安装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另一端。
较优地,所述第一支架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三卡槽,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一端固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另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加热装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中。
较优地,所述第一支架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卡槽;
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卡槽;
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的第一卡扣,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的第二卡扣。
较优地,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或电加热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换热器和电加热装置集于一体,占用空间小,换热效率高,有效提高了电加热的效率和机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应用在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换热器在另一观察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加热装置与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加热装置与支架的在另一观察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一实施例应用在空调器室内机1上,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3,电加热装置2设置在换热器3上,电加热装置2为电加热管或电加热棒,优选PTC电加热;换热器3为N折,由N个换热器段依次连接而成,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结合处,其中,N为整数且N≥2;换热器3上至少有一个结合处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夹角,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结合处的与所述夹角相对的位置形成凹槽,电加热装置2设置于所述凹槽中。例如,两块直板换热器段拼接形成一个V字型的两折换热器,其中一个直板换热器段的端部棱角与另一个直板换热器段的端部棱角接触,两者接触面上下分别形成两个相对的空间,朝着换热器开口方向上,形成的空间的角度为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与夹角相对的空间,即拼接处顶部的空间,为凹槽,电加热装置2主体位于所述凹槽中。
换热器3为N折换热器,若换热器3上有一个结合处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其他相邻的两换热器段均为一体弯折成型,则只可安装一个电加热装置;
若相邻两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拼接,则有N-1个结合处,最多可以安装N-1个电加热装置2;在N折换热器中,至少两换热器段之间是拼接而成的,其它各换热器段之间可以拼接而成的,也可以是一体弯折成型的,电加热装置2安装在拼接处的所述凹槽中。
较优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换热器3上有两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其他相邻的两换热器段均为一体弯折成型。
较优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换热器3上相邻两换热器段的连接方式均为拼接,在任意一个所述凹槽中设置电加热装置2或每个所述凹槽中均设置电加热装置2。
较优地,作为一种另可实施方式,换热器3的一端设置第一端板(未示出),换热器3的另一端设置第二端板(未示出),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均设置在所述凹槽处。
优选地,第一端板上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和第二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U型槽(未示出),电加热装置2的端部固装于所述U型槽中。或者,第一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未示出),第二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U型槽(未示出),电加热装置2的一端固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另一端固装在所述U型槽中。
较优地,作为再一种可实施方式,换热器3的一个端部设置第一支架31,换热器3的另一端部设置第二支架32;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分别与换热器3相配合,用于安装固定电加热装置2,优选地,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可用于固定换热器3,即电加热装置2直接安装在换热器3的支撑架上。
优选地,第一支架31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未示出),第二支架32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三卡槽,电加热装置2的一端固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另一端上设置有与电加热装置2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卡扣33,第三卡扣33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中;安装电加热装置2时,电加热装置2的一端直接插入第一支架31上的第二安装孔中,电加热装置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卡扣33安装在第二支架32上对应的第三卡槽中。电加热装置2依靠第三卡扣33和第二安装孔固定,此种安装方式高效快捷,维修时拆卸方便。
或者,第一支架上31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卡槽,第二支架32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卡槽;所述电加热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的第一卡扣,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的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与电加热装置2可拆卸连接,电加热装置2的一端通过第一卡扣安装在第一卡槽中,电加热装置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扣安装在第二卡槽中。
由于拼接而成的相邻两换热器段,在拼接处(结合处)的地方存在间隙,电加热管设置在拼接处的间隙中,制热时,可有效防止未经过换热器加热过的空气混入到已加热的空气中,同时提高电加热效率,电加热主体位于换热器的拼接处,拼接处的区域由于翅片少、风阻小,此处风量大,可有效提升电加热的性能,进而提高空调机组的整体性能;制冷时,可以阻挡部分风从间隙中吹出,提高空调机组的整体性能。同时,由于换热器和电加热集身于一体,占据空调机组的空间较小,可有效减小空调机组的尺寸。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为N折,由N个换热器段依次连接而成,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结合处,其中,N为整数且N≥2;
其中在至少一个结合处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结合处的与所述夹角相对的位置形成凹槽;
所述换热器结构还包括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上有一个结合处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其他相邻的两所述换热器段均为一体弯折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上相邻两所述换热器段的连接方式均为拼接,在任意一个所述凹槽中设置所述电加热装置或每个所述凹槽中均设置所述电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设置第一端板,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设置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均设置在所述凹槽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U型槽,所述电加热装置的端部固装于所述U型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端板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U型槽,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一端固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另一端固装在所述U型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的一个端部设置第一支架,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部设置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用于支撑安装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安装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三卡槽,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一端固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另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加热装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卡槽;
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卡槽;
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的第一卡扣,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的第二卡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或电加热棒。
CN 201320009492 2013-01-08 2013-01-08 换热器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24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9492 CN203024356U (zh) 2013-01-08 2013-01-08 换热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9492 CN203024356U (zh) 2013-01-08 2013-01-08 换热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24356U true CN203024356U (zh) 2013-06-26

Family

ID=4864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09492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24356U (zh) 2013-01-08 2013-01-08 换热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243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2970A (zh) * 2013-01-08 2014-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结构
CN106196557A (zh) * 2016-07-04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2970A (zh) * 2013-01-08 2014-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结构
CN106196557A (zh) * 2016-07-04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24356U (zh) 换热器结构
CN103912970B (zh) 换热器结构
CN204301373U (zh) 一种冷凝器散热结构
CN103673233A (zh) 一种新风热回收装置
CN205632149U (zh) 一种充电方便的充电桩
CN206290348U (zh) 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01440015U (zh) 一种冷凝器
CN103574878A (zh) 信息机房用空调装置
CN203489378U (zh) 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CN205595678U (zh) 一种智能型预装箱式变电站
CN204902043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4244638U (zh) 空调电控箱的散热防水结构
CN203629144U (zh) 制冷剂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202788534U (zh) 独立式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
CN203231513U (zh) 密封端板及应用该密封端板的空调室内机
CN205878398U (zh) 一种平行流室外机中冷凝器与边板的防漏风安装结构
CN207573812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大功率电气柜
CN103423819B (zh) 空调室外机走线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CN104296267A (zh) 导轨支架和电辅热装置的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CN206364471U (zh) 一种高稳定性母线槽
CN206488372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101126539A (zh) 一种具有防变形盖板的热交换机组
CN203364280U (zh) 导轨支架和电辅热装置的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CN205641403U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柜机
CN205791377U (zh) 一种共箱封闭母线防结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