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77790U - 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 - Google Patents

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77790U
CN202977790U CN 201220465264 CN201220465264U CN202977790U CN 202977790 U CN202977790 U CN 202977790U CN 201220465264 CN201220465264 CN 201220465264 CN 201220465264 U CN201220465264 U CN 201220465264U CN 202977790 U CN202977790 U CN 202977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ase
terminal
groove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652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良杰
王钰
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ANJ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ANJ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ANJ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ANJ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652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77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77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777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该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固持部以及夹线刺破部,至少于固持部上开设有高频特性阻抗调节框口,所述夹线刺破部的铆合处呈锯齿状,该夹线刺破部的锯齿至少有三颗,且相邻两颗锯齿交错设置并沿不同方向歪斜,形成用于夹紧传输线线芯的夹线刺破槽。所述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上述的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由上而下插装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槽中,并且该绝缘本体外包覆有一屏蔽外壳,本产品的传输频率在达到600MHz甚至1GHz以上时都可以保持良好的串音、特性阻抗、EMI等高频特性。

Description

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本创作是指一种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网络连接当中,传统使用网线或电话线作为连接的介质,为使网线或电话线连接电脑、电话终端等设备,需要在网络或电话线上连接用于转接的网络插头连接器,亦通称为水晶头。 
传统网络插头连接器的组成包括绝缘本体,插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通过刺破的方式与传输线的线芯连接,导电端子露出绝缘本体外的接触面与网络插座对接后,实现信号传输。然而,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数据的传输速率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大容量、高速数据传输;其次,信号传输易受过高频干扰,满足不了现在高速率及传输稳定的要求。 
因此,本创作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出一种高速率数据传输的网络插头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创作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其能实现高速率传输效果,并且能使其高频特性阻抗得以改善提升,增强抗干扰能力,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创作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端子,呈薄片状结构,包括接触部、固持部以及夹线刺破部,至少于固持部上开设有高频特性阻抗调节框口,所述夹线刺破部的铆合处呈锯齿状,该夹线刺破部的锯齿至少有三颗,且相邻两颗锯齿交错设置并沿不同方向歪斜,形成用于夹紧传输线线芯的夹线刺破槽。
优选的,所述框口包括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该第一框口开设于接触部的中心位置,该第二框口开设于固持部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固持部连接在接触部的后上端,前述夹线刺破部是从固持部的顶端向上延伸而成,该接触部和固持部均为矩形状,对应之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亦为矩形状。 
一种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端子模组,该绝缘本体由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组装而成,该第一绝缘座的前端竖向设有多个端子槽,该第二绝缘座的前端设有多个用于容置传输线之线芯的线芯槽,各线芯槽与端子槽正对;该端子模组由上述的导电端子构成,各导电端子由上而下插装于端子槽中,各接触部从端子槽下端露出,该固持部紧嵌于端子槽内壁,该夹线刺破部伸出端子槽上方并收容在线芯槽中;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外包覆有一屏蔽外壳,于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内围合形成用于安装传输线的插线槽。 
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的外表面设有一与插线槽相通的开孔,所述屏蔽外壳对应前述开孔设有一缺口,且缺口具有抵触弹片,所述插线槽中安装有传输线,该传输线具有编织层,该编织层露于插线槽中,该抵触弹片伸入到开孔内抵接在传输线的编织层上形成一封闭的屏蔽罩。 
优选的,所述屏蔽外壳的前端顶沿反向延伸折弯形成止退按压片,屏蔽外壳的尾端设有线夹。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之间至少设有两组卡扣结构,通过上、下扣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座包括一顶板和自顶板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左、右侧板,于底板内壁的前侧具有第一凸台,前述线芯槽设在第一凸台上;该第二绝缘座包括一底板和自底板前端沿向上延伸出的前侧板,并且于底板靠近前侧板的位置具有第二凸台,前述端子槽从第二凸台的顶部贯穿至底板底部,且前述卡扣结构设置在左、右侧板以及底板上,该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上下扣合围合形成前述插线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座之左、右侧板底部的后侧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扣合钩,左、右侧板底侧的中部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扣合钩,并且左、右侧板的内壁面竖向凹设有限位卡槽;与此相对,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后端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一让位缺口,第二绝缘座后中部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二让位缺口,并且该第二绝缘座之第二凸台的两侧向外设有限位凸块;该第一扣合钩嵌于第一让位缺口中并钩住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该第二扣合钩嵌于第二让位缺口中也钩住第二绝缘座的底部,并且该第二绝缘座的限位凸块卡紧于第一绝缘座的限位卡槽中。 
为实现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安装而专门设计的手工钳,包括压外壳装置、去外被装置、剥线装置以及裁线芯装置。 
本创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第一,由于导电端子至少在接触部上设有高频特性阻抗调节框口,保证产品良好的特性阻抗;其次,由于导电端子之夹线刺破部通过夹线刺破槽与传输线的线芯结合,线芯可以夹持在夹线刺破槽内,能增大传输线的线芯与端子的接触面积,保证线芯与端子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并且或以避让了线芯的损断破坏,最大限度保证了线芯的完整,进一步为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提供条件。 
第二,其主要是在绝缘本体外套加金属材质的屏蔽外壳,增强抗干扰能力,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第三,该屏蔽外壳可以与传输线的编织层抵接,形成一封闭的屏蔽罩,从而最大限度减小产品的串音,同时也减小了产品的静电电容,保证产品信号的高速无损的传输。 
第四、由于止退按压片设置在屏蔽外壳顶部,其与屏蔽外壳一体连接,从而不同于传统直接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止退按压片,本创作之止退按压片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弹性与抗疲劳特性,多次使用不易损坏,同时因止退按压片可以与插头连接器的外壳相接触,形成一个稳固密封的屏蔽装置,最大限度改善了串音及信号传输损耗。 
第五、通过制作相应之传输线加工的手工钳,可以用方便地单单用一 手工钳便能完成压外壳、去外被、剥线以及裁线等多种加工工序,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单个端子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端子组装于第二绝缘座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端子组装于第二绝缘座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座组装于第二绝缘座前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反方向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座组装于第二绝缘座后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的整体组装结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仰视图;
图10是图8的左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传输线组装前的剥线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传输线组装前的去外被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传输线组装前的截线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传输线第一组装步骤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传输线第二组装步骤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传输线第三组装步骤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N-N处的截面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传输线第四组装步骤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传输线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M-M处的截面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手工钳的主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手工钳的左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手工钳的后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               11、第一绝缘座
111、顶板                  112、左侧板
113、右侧板                114、第一凸台
115、线芯槽                116、第一扣合钩
117、第二扣合钩            118、限位卡槽
12、第二绝缘座             121、底板
122、前侧板                123、第二凸台
124、端子槽                125、开孔
126、第一让位缺口          127、第二让位缺口
128、限位凸块              13、插线槽
20、端子模组               21、端子
211、接触部                212、固持部
213、夹线刺破部            214、第一框口
215、第二框口              216、锯齿
30、传输线                 31、外被层
32、中被层                 33、内被层
34、线芯                   35、编织层
40、屏蔽外壳               41、中空框体
411、裸空槽                412、缺口
413、抵触弹片
42、止退按压片             43、线夹
50、手工钳                 51、压外壳装置
52、去外被装置             53、剥线装置
54、裁线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创作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10、端子模组20、传输线30和屏蔽外壳40,其中该端子模组20安装在绝缘本体10中,使绝缘本体10的前端形成可用于与网络插座((图未示)对接的接头,该传输线30连接到绝缘本体10的后端并与端子模组20电连接,该屏蔽外壳40包覆盖于绝缘本体10外。 
以下提到的前、后、左、右方向均以图1所示的指向为准。 
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端子模组20是用导性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其整齐地排成一排,各个端子21均为薄片状,其包括大矩形状的接触部211、小矩形状的固持部212以及锯齿216状的夹线刺破部213。该接触部211的中心设有第一框口214,于接触部211的前沿与下端沿形成与匹配网络插座(图未示)对接的接触面。所述固持部212连接在接触部211的后上端,该固持部21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框口215,该第二框口215与前述第一框口214可以保证产品良好的特性阻抗。所述夹线刺破部213是从固持部212的顶端向上延伸而成,本实施例中,该夹线刺破部213的锯齿216至少有三颗,且相邻两颗锯齿216交错设置并沿不同方向歪斜,从而传输线30的线芯34可以夹紧于交错锯齿216之间形成的夹线刺破槽中,保证线芯34与端子21之间接触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是用塑胶材料注塑成型,其包括分别单独成型后再相互组装的第一绝缘座11和第二绝缘座12,该第一、第二绝缘座11、12通过上、下扣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该第一绝缘座11包括一顶板111和自顶板111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左、右侧板112、113,于底板121内壁的前侧具有第一凸台114;该第二绝缘座12包括一底板121和自底板121前端沿向上延伸出的前侧板122,并且于底板121靠近前侧板122的位置具有第二凸台123,于底板121后侧开设有一矩形的开孔125。 
如图3和图4所示,该第二绝缘座12前端的第二凸台123与前侧板122相接的位置上下贯通有多个端子槽124,前述端子模组20由上而下安装在该端子槽124中。另外,于第一绝缘座11的第一凸台114上还设置有线芯槽115,当第一绝缘座11和第二绝缘座12相互扣合后,每个线芯槽115与各自的端子槽124对应,并且端子21的夹线刺破部213收容在线芯槽115中。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绝缘座11和第二绝缘座12之间至少设有两组卡扣结构。具体而言,该第一绝缘座11之左、右侧板112、113底部的后侧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扣合钩116,左、右侧板112、113底部的中部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扣合钩117,并且左、右侧板112、113的内壁面竖向凹设有限位卡槽118。与此相对,所述第二绝缘座12的后端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一让位缺口126,第二绝缘座12后中部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二让位缺口127,并且该第二绝缘座12之第二凸台123的两侧向外设有限位凸块128。当第一绝缘座11和第二绝缘座12相互扣合后,该第一扣合钩116嵌于第一让位缺口126中并钩住第二绝缘座12的底部,该第二扣合钩117嵌于第二让位缺口127中也钩住第二绝缘座12的底部,并且该第二绝缘座12的限位凸块128卡紧于第一绝缘座11的限位卡槽118中。籍此,如图7所示,该第一绝缘座11和第二绝缘座12扣合后围合形成有一插线槽13,该插线槽13可容置传输线30头端的接线部分。 
如图1所示,所述屏蔽外壳40是由金属片铆压而成,该屏蔽外壳40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中空框体41、止退按压片42以及线夹43。该中空框体41呈矩形中空结构,且中空框体41的前端以及底部的前侧有裸空槽411,以供绝缘本体10前端的接头露出在外,实现与匹配网络插座的对接;还有,对应前述第二绝缘座12的开孔125,该中空框体41的底面设有一缺口412,且缺口412内的金属向内折弯翘曲形成抵触弹片413,该抵触弹片413可以穿过开孔125抵于传输线30的编织层35上形成一封闭的屏蔽罩,以达到抗干扰效果。所述止退按压片42位于中空框体41顶部,其是由中空框体41顶缘反向延伸折弯而成,从而不同于传统直接设置在绝缘本体10上的止退按压片,本实施例之止退按压片42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弹力好,不易断,多次使用不易损坏。所述线夹43位于中空框体41后端,结构与传统线夹43相似,在此不再细述。 
图8至图10显示了绝缘本体10安装到屏蔽外壳40后的结构,绝缘本体10前端面和下端的局部从屏蔽外壳40的裸空槽411中露出,确保各端子21的接触部211可以与匹配插头的端子21对接。 
如图13所示,所述传输线30为屏蔽双绞线,其包括外被层31、中被层32、内被层33以及线芯34,其中该外被层31上具有编织层(MYLAR)35。图10至图20显示了将传输线30组装到本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的示意图。其组装过程配合如图21至23所示的专用手工钳50完成,该专用手工钳50上具有压外壳装置51、去外被装置52、剥线装置53以及裁线芯装置54。具体组装步骤如下: 
首先,如图11至图13所示,利用手工钳50依次将传输线30的外被层31、中被层32和内被层33剥去,以及将外被层31的外皮去掉,使编织层35露出,并且使线芯34于同一平面整齐排成一排。
然后,见图14,将传输线30的接线端置于第一绝缘座11中,并且各线芯34对应位于线芯槽115内。 
接着,如图15至图17所示,使第一绝缘座11与已安装有端子模组20的第二绝缘座12上下扣合,这样传输线30的各线芯34便会夹紧在夹线刺破部213的交错锯齿216之间形成的夹线刺破槽中,并且外被层31的编织层35巧好位于插线槽13内,以及外被层31端部的截面挡于第二绝缘座12的开孔125内壁,从而可以限位传输线30。 
此时,如图18至图20所示,再将屏蔽外壳40套于绝缘本体10外,用线夹43将传输线30夹紧,并使屏蔽外壳40底部的抵触弹片413抵紧在外被层31的编织层35上,这样,屏蔽外壳40的金属与传输线30的编织层35相接触,可以达到防干扰效果。 
经多次实验得出,本产品的传输频率在达到600MHz甚至1GHz以上时都可以保持良好的串音、特性阻抗、EMI等高频特性。 
综上所述,本创作的设计重点在于:第一,由于导电端子至少在接触部上设有高频特性阻抗调节框口,保证产品良好的特性阻抗;其次,由于导电端子之夹线刺破部通过夹线刺破槽与传输线的线芯结合,线芯可以夹持在夹线刺破槽内,能增大传输线的线芯与端子的接触面积,保证线芯与端子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并且或以避让了线芯的损断破坏,最大限度保证了线芯的完整,进一步为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提供条件。 
第二,其主要是在绝缘本体外套加金属材质的屏蔽外壳,增强抗干扰能力,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第三,该屏蔽外壳可以与传输线的编织层抵接,形成一封闭的屏蔽罩,从而最大限度减小产品的串音,同时也减小了产品的静电电容,保证产品信号的高速无损的传输。 
第四、由于止退按压片设置在屏蔽外壳顶部,其与屏蔽外壳一体连接,从而不同于传统直接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止退按压片,本创作之止退按压片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弹性与抗疲劳特性,多次使用不易损坏,同时因止退按压片可以与插头连接器的外壳相接触,形成一个稳固密封的屏蔽装置,最大限度改善了串音及信号传输损耗。 
第五、通过制作相应之传输线加工的手工钳,可以用方便地单单用一 手工钳便能完成压外壳、去外被、剥线以及裁线等多种加工工序,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仅是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创作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创作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创作技术方案申请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电端子,呈薄片状结构,包括接触部、固持部以及夹线刺破部,其特征在于:至少于固持部上开设有高频特性阻抗调节框口,所述夹线刺破部的铆合处呈锯齿状,该夹线刺破部的锯齿至少有三颗,且相邻两颗锯齿交错设置并沿不同方向歪斜,形成用于夹紧传输线线芯的夹线刺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口包括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该第一框口开设于接触部的中心位置,该第二框口开设于固持部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连接在接触部的后上端,前述夹线刺破部是从固持部的顶端向上延伸而成,该接触部和固持部均为矩形状,对应之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亦为矩形状。
4.一种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端子模组,特征为:该绝缘本体由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组装而成,该第一绝缘座的前端竖向设有多个端子槽,该第二绝缘座的前端设有多个用于容置传输线之线芯的线芯槽,各线芯槽与端子槽正对;该端子模组由如权利要求1至4中其中一项所述的导电端子构成,各导电端子由上而下插装于端子槽中,各接触部从端子槽下端露出,该固持部紧嵌于端子槽内壁,该夹线刺破部伸出端子槽上方并收容在线芯槽中;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外包覆有一屏蔽外壳,于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内围合形成用于安装传输线的插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表面设有一与插线槽相通的开孔,所述屏蔽外壳对应前述开孔设有一缺口,且缺口具有抵触弹片,所述插线槽中安装有传输线,该传输线具有编织层,该编织层露于插线槽中,该抵触弹片伸入到开孔内抵接在传输线的编织层上形成一封闭的屏蔽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的前端顶沿反向延伸折弯形成止退按压片,屏蔽外壳的尾端设有线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之间至少设有两组卡扣结构,通过上、下扣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包括一顶板和自顶板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左、右侧板,于底板内壁的前侧具有第一凸台,前述线芯槽设在第一凸台上;该第二绝缘座包括一底板和自底板前端沿向上延伸出的前侧板,并且于底板靠近前侧板的位置具有第二凸台,前述端子槽从第二凸台的顶部贯穿至底板底部,且前述卡扣结构设置在左、右侧板以及底板上,该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上下扣合围合形成前述插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之左、右侧板底部的后侧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扣合钩,左、右侧板底侧的中部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扣合钩,并且左、右侧板的内壁面竖向凹设有限位卡槽;与此相对,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后端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一让位缺口,第二绝缘座后中部两侧向内凹设有第二让位缺口,并且该第二绝缘座之第二凸台的两侧向外设有限位凸块;该第一扣合钩嵌于第一让位缺口中并钩住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该第二扣合钩嵌于第二让位缺口中也钩住第二绝缘座的底部,并且该第二绝缘座的限位凸块卡紧于第一绝缘座的限位卡槽中。
10.为实现权利要求5和6其中一项的安装而专门设计的手工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外壳装置、去外被装置、剥线装置以及裁线芯装置。
CN 201220465264 2012-09-13 2012-09-13 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77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65264 CN202977790U (zh) 2012-09-13 2012-09-13 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65264 CN202977790U (zh) 2012-09-13 2012-09-13 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77790U true CN202977790U (zh) 2013-06-05

Family

ID=48518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6526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77790U (zh) 2012-09-13 2012-09-13 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7779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49344A (ja) * 2015-01-19 2016-08-18 ティーイー コネクティビティ ジャーマニー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ク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自動車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コネクタ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コネクタ
CN108321602A (zh) * 2018-04-11 2018-07-24 东莞市卓越鑫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和车载传输连接器组件
CN109478738A (zh) * 2016-07-12 2019-03-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及具备该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
JP2019515479A (ja) * 2016-04-28 2019-06-06 深▲せん▼市泰通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Qintong Technology Co.,Ltd 金属シールドケースを有するモジュラープラグ及び通信ケーブル
CN109921200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及其制造方法和通过该端子电连接导线和多个电缆的方法
CN110212335A (zh) * 2018-02-28 2019-09-0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微型电机、电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49344A (ja) * 2015-01-19 2016-08-18 ティーイー コネクティビティ ジャーマニー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ク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自動車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コネクタ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19515479A (ja) * 2016-04-28 2019-06-06 深▲せん▼市泰通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Qintong Technology Co.,Ltd 金属シールドケースを有するモジュラープラグ及び通信ケーブル
EP3451460B1 (en) * 2016-04-28 2021-11-10 Shenzhen Q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Modular plug provided with metal shielding cover, and communication cable
CN109478738A (zh) * 2016-07-12 2019-03-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及具备该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
CN109921200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及其制造方法和通过该端子电连接导线和多个电缆的方法
CN110212335A (zh) * 2018-02-28 2019-09-0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微型电机、电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CN108321602A (zh) * 2018-04-11 2018-07-24 东莞市卓越鑫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和车载传输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77790U (zh) 高速率数据传输网络插头及其导电端子和手工钳
CN201303124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505678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204809556U (zh) 电连接器插头
CN103474839B (zh) 一种能够传输通信频率为25g信号的高速连接器
CN108023236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930006Y (zh) 具减低电磁干扰结构的连接器
CN102916271A (zh) 插座连接器组件及插头连接器
CN107093822A (zh) 电连接器
EP4336674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6947652U (zh) 高速连接器及其传输模块
CN205944613U (zh) 一种免工具网线连接器
CN206541959U (zh) 电连接器
CN108232494A (zh) 电路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3277844U (zh) 一种高速连接器
CN10509851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17926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7215336U (zh) 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
CN207116790U (zh) 高频连接器
CN206180177U (zh) 防短路一体式Type‑C PLUG连接器
CN104377478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5375177A (zh) 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4243256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3545664A (zh) Rj插头连接器
CN206422300U (zh) 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