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66494U -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66494U
CN202966494U CN 201220699956 CN201220699956U CN202966494U CN 202966494 U CN202966494 U CN 202966494U CN 201220699956 CN201220699956 CN 201220699956 CN 201220699956 U CN201220699956 U CN 201220699956U CN 202966494 U CN202966494 U CN 202966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recoil pad
rear end
skeleton
s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999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天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6999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66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66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664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所述鞍座包括支撑骨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骨架上面的承重坐垫,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前骨架和后骨架,所述前骨架的后端与所述后骨架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前骨架上设有弹性装置使所述前骨架的前端相对于中后端具有上下方向的弹性;所述承重坐垫包括前坐垫和后坐垫,所述前坐垫安装于所述前骨架上,所述后坐垫安装于所述后骨架上。本实用新型将传统鞍座的一体式结构改造为前、后两段式结构,并利用弹性装置实现鞍座前段的上下方向的弹性,该弹性使鞍座的前段在受压时向下移动,减小鞍座前段对人体的阻力,从而避免鞍座前段对人体造成伤害并兼具按摩作用,在压力减小后,鞍座前段在弹性作用下能够自动复位。

Description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鞍座的局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更准确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骑坐式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背景技术
鞍座作为人们工作、生活常用的部件,被应用于各种具体产品中,如应用于自行车、电瓶车、独轮车、摩托车等。所有骑坐式鞍座因其应用方式基本相同,所以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目前的鞍座,均存在一个缺陷:为整体式结构,由于使用者的两腿分开,所以这种整体式结构在满足承重要求的同时会对人体两腿间的部分形成挤压,从而对人体局部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长此以往,会导致人们患上各种疾病,如尿道、尿路感染,输精管疾病、睾丸变形和前列腺相关疾病等。 
下面以传统自行车为例,对传统的自行车鞍座即自行车车座进行上述缺陷的具体说明: 
自行车是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实用新型的代步工具,200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喜爱和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积累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汽车成了人们时髦的代步工具和身份的象征,受到相当一部分先富人群的亲睐,很长一段时间,自行车工业处在停止不前的状态。可是随着中东的战事频繁导致的能源危机,加上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限制和对环境的要求提高,这种零排放的代步工具又重新被人们认识和接纳,近几年除了普通的自行车外,各式各样的跑车、赛车都纷纷登场,外观各异、美丽诱人、轻便实用、功能齐全,给人们带来多彩的生活,给社会带来多姿的点缀。可是人们却忽略了对鞍座安全、保健的要求,尽管有一些爱好者或是鞍座的设计专家,也 在不断的寻求改进,但更多的是在传统鞍座上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外观的造型。对鞍座对人体器官的伤害认识淡漠,目前还没有对鞍座的保健功能进行研究并做出重大设计和改革的先例。 
自行车鞍座在使用过程中会给身体的局部器官造成极大的危害和隐患,由于传统自行车鞍座为固定结构,所以,鞍座的前部会直接压迫到人的尿道、输尿管、输精管或睾丸而造成这些器官的慢性伤害,长期使用会造成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病,严重的是使睾丸变形。据中外相关资料查证,在中国患尿道和前列腺疾病的男性患者8—10%都曾经有间断性骑单车3—5年或以上的历史。在自行车运动员中患尿道疾病和前列腺疾病的人数比例高达50%以上,90%以上的运动员训练或比赛后都有尿频、尿急、尿潴留的现象。国外一家调查机构报道,长期骑车的人90%以上有睾丸变形,50%以上的人阴囊不适和前列腺疾病。,但这些问题由于不是急性疾病,人们很难立即感受其危害,所以长期以来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使鞍座不会对人体器官造成压迫伤害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鞍座包括支撑骨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骨架上面的承重坐垫,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前骨架和后骨架,所述前骨架的后端与所述后骨架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前骨架上设有弹性装置使所述前骨架的前端相对于中后端具有上下方向的弹性;所述承重坐垫包括前坐垫和后坐垫,所述前坐垫安装于所述前骨架上,所述后坐垫安装于所述后骨架上。前骨架、后骨架、前坐垫、后坐垫的结构使鞍座内部成为前、后两段式结构,在前骨架上设置弹性装置后, 与人体下身接触的鞍座前段在受到挤压后会自动向下移动,从而不会对人体的局部器官造成因硬性的直接接触而至的压迫性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前骨架和所述后骨架均为U形骨架,所述前骨架的后端为开口端,所述后骨架的前端为开口端,所述前骨架的后端与所述后骨架的前端之间通过螺杆和螺母连接。具体而言,前骨架的U形宽度小于后骨架的U形宽度,U形骨架可采用圆柱形的钢条,也可采用扁平状的钢片制作,只要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并便于安装即可。 
所述前坐垫和所述后坐垫均为U形坐垫,所述前坐垫的后端为开口端,所述后坐垫的前端为开口端,所述前坐垫的后端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之间旋转连接。前坐垫和后坐垫之间形成的整体空隙与人体的生殖器位置相对应,所以U形的前坐垫和后坐垫使人体的生殖器官完全不受压迫,并有后坐垫的后部承受人体主要重力。 
具体地,所述前骨架上的弹性装置为:所述前骨架的中后端位置设有螺旋形弹簧,所述前骨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两端连接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旋形弹簧的轴心线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前坐垫的后端设有前坐垫螺孔,所述后坐垫的前端设有后坐垫螺孔,所述螺旋形弹簧、所述前坐垫的后端和所述后坐垫的前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前骨架上位于所述螺旋形弹簧以前的部分和所述前坐垫能够以所述螺栓为轴旋转。这种弹性装置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使用效果良好,螺旋形弹簧的应力持久,不易失效,所以其寿命长、性能佳。除此而外,弹性装置还可以用其它结构实现,比如在前骨架的前端下面安装伸缩式弹簧并由与后骨架固定连接的支架支撑,或者直接在前骨架的后端安装螺旋形弹簧,并由螺旋形弹簧的一端支撑前骨架或前坐垫,这些结构都能实现或基本实现弹性装置的作用。 
为了让螺旋形弹簧实现最佳的弹性并尽量保持其弹性应力不损坏,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两端均位于所述螺旋形弹簧本体的下部。 
具体地,前坐垫与后坐垫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为: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置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内侧,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相对应的凹面,所述凹面使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的外侧表面相互持平。作为优选,所述后坐垫的前端内侧设有与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相对应的沉槽,所述沉槽的上面设有用于在所述前坐垫与所述后坐垫相互持平时挡住所述前坐垫的前端继续向上旋转的后坐垫挡块,所述前坐垫的后端与所述后坐垫挡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前坐垫挡块;或者,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直接设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的内侧并能任意旋转。 
前坐垫与后坐垫之间的连接结构还可以为: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置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外侧,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相对应的凹面,所述凹面使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的外侧表面相互持平。作为优选,所述后坐垫的前端外侧设有与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相对应的沉槽,所述沉槽的上面设有用于在所述前坐垫与所述后坐垫相互持平时挡住所述前坐垫的前端继续向上旋转的后坐垫挡块,所述前坐垫的后端与所述后坐垫挡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前坐垫挡块;或者,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直接设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的外侧并能任意旋转。 
上述两种前坐垫与后坐垫之间的连接结构,基本原理都一样,区别在于前坐垫的后端安装于后坐垫的前端的内侧还是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鞍座为自行车车座。这是应用最多的鞍座,包括普通自行车鞍座、赛车自行车鞍座等,当然,类似的摩托车、独轮车等鞍座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鞍座的一体式结构改造为前、后两段式结构,并利用弹性装置实现鞍座前段的上下方向的弹性,该弹性使鞍座的前段在受压时向下移动,减小鞍座前段对人体的阻力,从而避免鞍座前段对人体造成伤害并兼具按摩作用,在压力减小后,鞍座前段在弹性作用下能够自动复位。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回位装置解决了长期以来鞍座前部直接压迫到人的尿道、输尿管、输精管或睾丸而造成慢性伤害的问题,使人们不再因长期使用鞍座而造成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病,对庞大的鞍座使用人群来说是一个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的重大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骨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骨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骨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骨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骨架和后骨架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骨架和后骨架连接后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坐垫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坐垫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坐垫和后坐垫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骨架、后骨架、前坐垫和后坐垫相互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坐垫和后坐垫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坐垫和后坐垫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下面以普通自行车车座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回位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具体说明,但下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而是一个较佳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常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结构,在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也有提及一部分,但在下述实施例中无法一一列举。 
传统的自行车车座包括支撑骨架和安装于支撑骨架上面的承重坐垫,在承重坐垫上还安装有海面或其它柔质材料,在最上面安装有皮革、塑料或布制面料,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座是在传统结构基础上改进而得,所以尽可能保留了原产品的必要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座重点在于缓冲回位装置,所以下述内容未对车座的海面或其它柔质材料和面料进行描述。 
说明:图1-图12中,由于下述内容中的方向为产品使用状态的实际方向,而为了更好地表达部件结构,图中表述的方向与下述内容中的方向有差异,其对应关系为:下述内容的前方为图中的左方,下述内容中的后方为图中的右方,下述内容中的左方为图中的下方,下述内容中的右方为图中的上方,下述内容中的上下方与图中的上下方一致。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座的支撑骨架包括前骨架7和后骨架1,前骨架7和后骨架1均为U形骨架,前骨架7的后端为开口端,后骨架1的前端为开口端,前骨架7的中后端位置设有螺旋形弹簧8,螺旋形弹簧8的两端均位于螺旋形弹簧8本体的下部,前骨架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螺旋形弹簧8的两端连接并为一体化结构,螺旋形弹簧8的轴心线方向为左右方向,前骨架7的后端的连接环9与后骨架1的前端之间通过螺杆3和螺母4连接;前坐垫10和后坐垫14均为U形坐垫,前坐垫10的后端为开口端,后坐垫14 的前端为开口端,前坐垫10的开口11和后坐垫14的开口16共同形成与人体生殖器位置对应的空隙;前坐垫10的后端两侧各设有一个前坐垫螺孔12,后坐垫14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一个后坐垫螺孔17,螺旋形弹簧8、前坐垫10的后端和后坐垫14的前端之间通过螺栓18连接在一起,前骨架7上位于螺旋形弹簧8以前的部分和前坐垫10能够以螺栓18为轴旋转。 
前坐垫10与后坐垫14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多种选择,比如:如图7-图10所示,前坐垫10的后端置于后坐垫14的前端内侧,前坐垫10的后端两侧的外表面设有与后坐垫14的前端相对应的凹面13,凹面13使前坐垫10的后端的外侧表面与后坐垫14的前端的外侧表面相互持平;或者,结合图7-图10(图中未全部示出这种结构),前坐垫10的后端置于后坐垫14的前端外侧,后坐垫14的前端的外表面设有与前坐垫10的后端相对应的凹面,凹面使前坐垫10的后端的外侧表面与后坐垫10的前端的外侧表面相互持平。 
螺栓18的安装有多种常规结构供选择,比如,如图10所示,在外侧的后坐垫14的前端内部设置螺母,螺栓18依次穿过螺旋形弹簧8、前坐垫螺孔12和后坐垫螺孔17后与螺母连接,此种情况的后坐垫螺孔17的外侧未开口,以保持后坐垫14的外侧美观;或者,结合图10(图中未全部示出这种结构),将螺栓18的螺帽置于外侧的后坐垫14的前端内部,螺栓18的头部依次穿过后坐垫螺孔17、前坐垫螺孔12和螺旋形弹簧8后再与螺母连接,此种情况的后坐垫螺孔17的外侧未开口,以保持后坐垫14的外侧美观。 
前坐垫10的后端与后坐垫14的前端的连接位置的结构根据需要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如图12所示,后坐垫14的前端内侧设有与前坐垫10的后端相对应的沉槽19,沉槽19的上面设有用于在前坐垫10与后坐垫14相互持平时挡住前坐垫10的前端继续向上旋转的后坐垫挡块20,前坐垫10的后端与后坐垫 挡块2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前坐垫挡块21;或者,如图11所示,前坐垫10的后端直接设于后坐垫14的前端的内侧并能任意旋转。 
结合图11和图12,前坐垫10的后端与后坐垫14的前端的连接位置的结构还可以为(图中未全部示出这种结构):后坐垫14的前端外侧设有与前坐垫10的后端相对应的沉槽,沉槽的上面设有用于在前坐垫10与后坐垫14相互持平时挡住前坐垫10的前端继续向上旋转的后坐垫挡块,前坐垫10的后端与后坐垫挡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前坐垫挡块;或者,前坐垫10的后端直接设于后坐垫14的前端的外侧并能任意旋转。 
最后说明:图1和图2中还示出了安装于后骨架1上的两个承重弹簧2,以及用于与自行车纵向支杆(图中未示出)连接的连接管5,连接管5的通孔6用于套装纵向支杆,图8-图10还示出了后坐垫14上的两个连接螺孔15,这些都是传统结构,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所述鞍座包括支撑骨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骨架上面的承重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前骨架和后骨架,所述前骨架的后端与所述后骨架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前骨架上设有弹性装置使所述前骨架的前端相对于中后端具有上下方向的弹性;所述承重坐垫包括前坐垫和后坐垫,所述前坐垫安装于所述前骨架上,所述后坐垫安装于所述后骨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骨架和所述后骨架均为U形骨架,所述前骨架的后端为开口端,所述后骨架的前端为开口端,所述前骨架的后端与所述后骨架的前端之间通过螺杆和螺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坐垫和所述后坐垫均为U形坐垫,所述前坐垫的后端为开口端,所述后坐垫的前端为开口端,所述前坐垫的后端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之间旋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骨架上的弹性装置为:所述前骨架的中后端位置设有螺旋形弹簧,所述前骨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两端连接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旋形弹簧的轴心线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前坐垫的后端设有前坐垫螺孔,所述后坐垫的前端设有后坐垫螺孔,所述螺旋形弹簧、所述前坐垫的后端和所述后坐垫的前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前骨架上位于所述螺旋形弹簧以前的部分和所述前坐垫能够以所述螺栓为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两端均位于所述螺旋形弹簧本体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置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内侧,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相对应的凹面,所述凹面使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后 坐垫的前端的外侧表面相互持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内侧设有与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相对应的沉槽,所述沉槽的上面设有用于在所述前坐垫与所述后坐垫相互持平时挡住所述前坐垫的前端继续向上旋转的后坐垫挡块,所述前坐垫的后端与所述后坐垫挡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前坐垫挡块;或者,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直接设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的内侧并能任意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置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外侧,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相对应的凹面,所述凹面使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的外侧表面相互持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外侧设有与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相对应的沉槽,所述沉槽的上面设有用于在所述前坐垫与所述后坐垫相互持平时挡住所述前坐垫的前端继续向上旋转的后坐垫挡块,所述前坐垫的后端与所述后坐垫挡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前坐垫挡块;或者,所述前坐垫的后端直接设于所述后坐垫的前端的外侧并能任意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为自行车车座。 
CN 201220699956 2012-12-18 2012-12-18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66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9956 CN202966494U (zh) 2012-12-18 2012-12-18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9956 CN202966494U (zh) 2012-12-18 2012-12-18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66494U true CN202966494U (zh) 2013-06-05

Family

ID=4850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9995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66494U (zh) 2012-12-18 2012-12-18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66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462A (zh) * 2012-12-18 2013-03-13 孟天奇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462A (zh) * 2012-12-18 2013-03-13 孟天奇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CN102963462B (zh) * 2012-12-18 2014-03-26 孟天奇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6011B (zh) 一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的保健型自行车座
CN102963462B (zh)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CN202966494U (zh) 鞍座的缓冲回位装置
CN204077875U (zh) 双瓣自行车座
CN204150151U (zh) 电动三轮车座椅减震结构
CN201390175Y (zh) 一种拖拉机座椅
CN210793433U (zh) 一种电动车鞍座用减震装置
CN202624455U (zh) 一种具有柔性座椅的摩托车
CN202219813U (zh) 偏心轮运动车
CN204399389U (zh) 童车
CN204309935U (zh) 一种分体式自行车车座
CN204184724U (zh) 可折叠轮胎架
CN204021066U (zh) 自行车风冷坐垫
CN213768803U (zh) 一种双支撑点自行车车座
CN204323212U (zh) 电动车遮阳伞前置收纳装置
CN202765141U (zh) 通风型自行鞍座
CN203832617U (zh) 新型自行车t型靠杆
CN203293945U (zh) 公交车座椅
CN201136562Y (zh) 省力扭簧车座
CN201863924U (zh) 一种流线型护阴车座及护阴车套
CN104118498A (zh) 双瓣自行车座
CN205273746U (zh) 弹力浮动自动折叠自行车
CN207208280U (zh) 自行车摆动式座垫结构
CN201046725Y (zh) 中央空凹式自行车保健鞍座
CN201214456Y (zh) 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