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63054U - 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63054U
CN202963054U CN 201220603745 CN201220603745U CN202963054U CN 202963054 U CN202963054 U CN 202963054U CN 201220603745 CN201220603745 CN 201220603745 CN 201220603745 U CN201220603745 U CN 201220603745U CN 202963054 U CN202963054 U CN 202963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r flow
side plate
roller bed
cooling roller
flow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037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陆鹏
邱兵
陈亮
唐国智
徐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037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63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63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630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该边板(1)设置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侧部,并且具有沿着冷却层流辊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和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高度。其中,沿着边板的高度方向,边板包括位于下部的直立部(11),和位于上部的与直立部(11)的顶端相连接并且自直立部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边板的层流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边板对层流冷却水的遮挡效果,并且改善电气驱动装置的运行环境。

Description

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层流冷却装置是热连轧生产线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层流冷却装置的功能是将精轧机组轧制好的半成品带钢运送通过层流冷却辊道完成强制冷却,获得良好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从而获得合格的热轧带钢产品,之后继续运送到卷取机上进行卷取。
附图1中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层流冷却装置。如图中所示,层流冷却装置包括多个轴线方向的长度相同的并排设置的辊筒1001,这些辊筒1001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层流冷却辊道100。在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一侧,设置有电气驱动装置200,用以驱动辊筒1001旋转。在层流冷却辊道100和电气驱动装置200之间,设置有轴承座1002。在层流冷却辊道100两侧的轴承座100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1。限位板101的主要作用包括:其一,为带钢运行导向,使其顺利通过层流冷却辊道100而后进入卷取机,完成生产工艺流程;其二,防止带钢“跑偏”冲出层流冷却辊道100以外造成设备损伤或人员安全事故,同时避免生产废钢;其三,遮挡层流冷却上集管102中的层流冷却水外泄,保护位于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侧面的电气驱动装置200。另外,在电气驱动装置200的上方,设置有钢制的密闭式防护组件300,用以避免层流冷却水流到电气驱动装置200上造成电气驱动装置200的故障。
然而,上述的层流冷却装置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层流冷却辊道100的限位板101对层流冷却水的遮挡、收集效果不好,部分层流冷却水从限位板101顶部淋到防护组件300上,再通过防护组件300的接口流到电气驱动装置200上,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其二,层流冷却水进入防护组件300的接口后,由于靠近热轧带钢,环境温度较高,水会变成气雾状。而防护组件300的密闭式结构通风效果很差,致使防护组件300内形成了一个潮湿、闷热的环境,造成电气驱动装置200运行环境恶劣,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其三,钢制的密闭式防护组件300锈蚀快,更换周期短(一年左右),并且拆装复杂,不利于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用以改善边板对层流冷却水的遮挡效果,并且改善电气驱动装置的运行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该边板设置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层流冷却辊道的侧部,并且具有沿着冷却层流辊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和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高度。其中,沿着边板的高度方向,边板包括位于下部的直立部,和位于上部的与直立部的顶端相连接并且自直立部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
优选地,倾斜部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45°范围内的任一角度。
优选地,在边板的远离层流冷却辊道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板;其中,加强筋板有多个,该多个加强筋板均布在边板的长度方向上。
优选地,加强筋板具有沿着边板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高度,和朝向远离直立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宽度。其中,沿着加强筋板的高度方向,加强筋板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筋板部,和位于上部的与第一筋板部的顶端相连接的第二筋板部;并且第一筋板部的宽度大于第二筋板部的宽度。
优选地,沿着层流冷却辊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块首尾顺次拼接的边板;其中,在每相邻的两块边板的拼接部位,每块边板的高度方向的边缘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的方向延伸并与直立部成25°~35°的夹角。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层流冷却装置,该层流冷却装置包括由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形成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层流冷却辊道,和设置在层流冷却辊道的两侧用以限定层流冷却辊道宽度的边板。其中,边板为上述的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层流冷却装置,该层流冷却装置包括由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形成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层流冷却辊道,和设置在层流冷却辊道的一侧用于驱动辊筒旋转的电气驱动装置;层流冷却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层流冷却辊道两侧用以限定层流冷却辊道的宽度的边板和限位板,边板和限位板具有沿着层流冷却辊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和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高度。其中,边板设置在层流冷却辊道和电气驱动装置之间,并且边板为上述的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
优选地,倾斜部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45°范围内的任一角度。
优选地,在边板的远离层流冷却辊道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板;其中,加强筋板有多个,该多个加强筋板均布在边板的长度方向上。
优选地,层流冷却装置包括用于防护电气驱动装置的防护组件,该防护组件包括遮盖在电气驱动装置上方的盖板,和设置成框架结构的用于支撑盖板的支撑架。
优选地,加强筋板具有沿着边板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高度,和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宽度;其中,沿着加强筋板的高度方向,加强筋板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筋板部,和位于上部的与第一筋板部的顶端相连接的第二筋板部;第一筋板部的宽度大于第二筋板部的宽度;并且边板的直立部的底端和第一筋板部的底端连接在辊筒的轴承座的顶端。
优选地,第一筋板部和第二筋板部的连接部位形成L形的支撑部;并且防护组件的盖板的一侧支撑在支撑部上,另一侧支撑在支撑架上。
优选地,支撑部上连接有沿着边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用于固定盖板的边缘的角钢。
优选地,沿着层流冷却辊道的长度方向,在层流冷却辊道的一侧设置有多块首尾顺次拼接的边板,在层流冷却辊道的另一侧设置有多块首尾顺次拼接的限位板。其中,在每相邻的两块边板的拼接部位和每相邻的两块限位板的拼接部位,每块边板和限位板的高度方向的边缘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的方向延伸,并与边板和限位板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形成25°~35°的夹角。
优选地,边板和限位板由厚度为10mm至20mm的耐腐蚀钢材质制成,盖板由轻质钢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层流冷却辊道和电气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板,有效改善了对层流冷却水的遮挡效果。边板的倾斜部能够扩大边板的遮挡面积,并且使落在倾斜部上的层流冷却水能够顺着倾斜部的表面流到层流冷却辊道的一侧。由此,可以避免层流冷却水淋到和流到电气驱动设备上,从而降低了电气驱动设备的故障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加强筋板结构和框架式的支撑架结构来支撑盖板,将防护组件设置成半封闭结构。由于边板的遮挡效果显著提高,因此该半封闭的防护组件也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电气驱动设备的保护。这样,就避免了全封闭式的防护组件导致的运行环境差的弊端。并且,半封闭的防护组件以及由轻质钢材制成的盖板都使得防护组件变得更容易拆卸,有利于减轻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层流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层流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边板的右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5A至图5B是沿图3中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层流冷却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层流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层流冷却辊道     101  限位板    102  层流冷却上集管
1001 辊筒             1002 轴承座
1    边板
11   直立部           12   倾斜部
15   加强筋板
151  第一筋板部       152  第二筋板部
150  支撑部
16   角钢             17   弯折部
200  电气驱动装置
300  防护组件        301  盖板        302  支撑架
α   倾斜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d1   第一筋板部的宽度
d2   第二筋板部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2至图5B,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层流冷却的边板。层流冷却辊道100沿水平方向延伸,边板1设置在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侧部,用于将层流冷却水遮挡和收集在层流冷却辊道100一侧。边板1的长度方向沿着冷却层流冷却辊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边板1的高度方向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沿着边板1的高度方向,边板1包括位于下部的直立部11和位于上部的倾斜部12。其中,倾斜部12连接在直立部11的顶端,并且自直立部11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倾斜。如此,边板1的倾斜部12能够扩大边板1的遮挡面积,并且使落在倾斜部12上的层流冷却水能够顺着倾斜部12的表面流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一侧。可以通过锻压的方式将直立部11和倾斜部12一体形成。
参考图5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倾斜部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可以设置为30°~45°范围内的任一角度。参考图5B,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边板1的远离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板15,用以强化边板1的强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强筋板15有多个,该多个加强筋板15均布在边板1的长度方向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强筋板15的高度方向沿着边板1的高度方向延伸,加强筋板15的宽度方向沿着朝向远离直立部11的方向延伸。
更详细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强筋板包括第一筋板部151和第二筋板部152,其中第一筋板部151位于下部,第二筋板部152位于第一筋板部151的上方并且与第一筋板部151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筋板部151的宽度为d1,第二筋板部152的宽度为d2。换句话说,第一筋板部151自边板1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筋板部151的宽度d1,第二筋板部152自边板1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筋板部152的宽度d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筋板部152设置成异形件,其顶部的宽度沿着倾斜部12的表面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筋板部151的宽度d1大于第二筋板部152的宽度d2。如此,当边板1和第一筋板部15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件上时,具有较大宽度的第一筋板部151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而具有较小的宽度的第二筋板部152在不影响加强筋板15的强度的情况下可以节省一部分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沿着层流冷却辊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块首尾顺次拼接的边板1。更具体地,每一块边板1的延伸长度大约为6个至8个辊筒1001的径向延伸距离。如此,可以将边板1制成标准件分段设置,从而便于安装和维护检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每相邻的两块边板1的拼接部位,每块边板1的高度方向的边缘具有弯折部17。该弯折部17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延伸,并与直立部11形成25°~35°的夹角。这样,可以在相邻的两块边板1的拼接部位形成导角,从而为带钢运行导向,避免带钢撞损边板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层流冷却装置,该层流冷却装置包括层流冷却辊道100。层流冷却辊道100由多个轴线方向的长度相等的辊筒1001并排设置形成,并且该层流冷却辊道100沿水平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两侧设置有边板1,两侧的边板1之间的间距限定层流冷却辊道100的宽度。在使用状态下,两侧的边板1为带钢运行导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处的两侧的边板1为如前文所述的用于层流冷却辊道100的边板1。如此,可以分别从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两侧遮挡层流冷却水,从而尽可能地防止层流冷却水飞溅或者流动到其他设备上。两外,两侧设置成同样的边板1结构,有利于实现装置的标准化设置。
参考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层流冷却装置,该层流冷却装置包括由多个轴线方向的长度相等的并排设置的辊筒1001形成的层流冷却辊道100。该层流冷却辊道100沿水平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辊筒1001旋转的电气驱动装置200。在层流冷却辊道100和电气驱动装置200之间,设置有轴承座1002。层流冷却上集管102设置在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上方,用以向在层流冷却辊道100上行进的带钢喷洒层流冷却水,从而对带钢实施冷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边板1和限位板101,用以限定层流冷却辊道100的宽度,从而为带钢运行导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边板1和限位板101的长度方向沿着层流冷却辊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边板1和限位板101的高度方向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边板1设置在层流冷却辊道100和电气驱动装置200之间,并且此处的边板1为如前文所述的用于层流冷却辊道100的边板1。
边板1的与前文所述的内容相同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6和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层流冷却装置包括防护组件300,用以向电气驱动装置200提供保护措施。电气驱动装置200包括遮盖在电气驱动装置200上方的盖板301,和用于支撑盖板301的支撑架30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支撑架302设置成框架结构。如此,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组件300呈半封闭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边板1能够实现较好的遮挡层流冷却水的效果,因此即使是半封闭结构的防护组件300也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电气驱动装置200的防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边板1的直立部11的底端和第一筋板部151的底端连接在辊筒1001的轴承座1002的顶端。由于第一筋板部151具有较大宽度,因此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由于第二筋板部152具有较小的宽度,因此可以节省一部分空间。
进一步,由于第一筋板部151的宽度d1大于和第二筋板部152的宽度d2,因此在第一筋板部151和第二筋板部152的连接部位形成L形的支撑部150。防护组件300的盖板301的一侧可以支撑在支撑部150上,另一侧可以支撑在支撑架302上。参考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支撑部,150上连接沿着边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角钢16。如此,角钢16可以用作固定防护组件300的盖板301的边缘的固定件。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边板1和限位板101由厚度为10mm至20mm的耐腐蚀钢材质制成,盖板301由轻质钢材质制成。如此,防护组件300的半封闭式的整体结构以及轻质钢材质的盖板301使得防护组件300变得更容易拆卸,有利于减轻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
仍然参考图6和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沿着层流冷却辊道100的长度方向,在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一侧设置有多块首尾顺次拼接的边板1,在层流冷却辊道100的另一侧设置有多块首尾顺次拼接的限位板101。这样,在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未设置电气驱动装置200的一侧使用结构简单、具有相对较低的高度的限位板101,可以降低成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每相邻的两块边板1的拼接部位和每相邻的两块限位板101的拼接部位,每块边板1和限位板101的高度方向的边缘具有弯折部17,该弯折部17朝向远离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延伸,并与边板1和限位板10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形成25°~35°的夹角。这样,可以在相邻的两块边板1和限位板101的拼接部位形成导角,从而为带钢运行导向,避免带钢撞损边板1。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该边板(1)设置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侧部,并且具有沿着所述冷却层流辊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和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边板(1)的高度方向,所述边板(1)包括位于下部的直立部(11),和位于上部的与所述直立部(11)的顶端相连接并且自所述直立部(11)朝向远离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30°~45°范围内的任一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板(1)的远离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板(15); 
其中,所述加强筋板(15)有多个,该多个加强筋板(15)均布在所述边板(1)的长度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15)具有沿着所述边板(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高度,和朝向远离所述直立部(11)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宽度; 
其中,沿着所述加强筋板(15)的高度方向,所述加强筋板(15)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筋板部(151),和位于上部的与所述第一筋板部(151)的顶端相连接的第二筋板部(152);并且 
所述第一筋板部(151)的宽度(d1)大于所述第二筋板部(152)的宽度(d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块首尾顺次拼接的所述边板(1); 
其中,在每相邻的两块所述边板(1)的拼接部位,每块所述边板(1)的高度方向的边缘具有弯折部(17),该弯折部(17)朝向远离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直立部(11)成25°~35°的夹角。 
6.一种层流冷却装置,该层流冷却装置包括由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1001)形成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层流冷却辊道(100),和设置在所述层流冷却辊道的两侧用以限定所述层流冷却辊道宽度的边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1)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边板。 
7.一种层流冷却装置,该层流冷却装置包括由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1001)形成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层流冷却辊道(100),和设置在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辊筒(1001)旋转的电气驱动装置(200);所述层流冷却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两侧用以限定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宽度的边板(1)和限位板(101),所述边板(1)和限位板(101)具有沿着所述层流冷却辊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和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1)设置在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和电气驱动装置(200)之间,并且所述边板(1)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30°~45°范围内的任一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层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板(1)的远离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板(15); 
其中,所述加强筋板(15)有多个,该多个加强筋板(15)均布在所述边板(1)的长度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冷却装置包括用于防护所述电气驱动装置(200)的防护组件(300),该防护组件(300)包括遮盖在所述电气驱动装置(200)上方的盖板(301),和设置成框架结构的用于支撑所述盖板(301)的支撑架(30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层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15)具有沿着所述边板(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高度,和朝向远离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宽度; 
其中,沿着所述加强筋板(15)的高度方向,所述加强筋板(15)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筋板部(151),和位于上部的与所述第一筋板部(151)的顶端相连接的第二筋板部(152);所述第一筋板部(151)的宽度(d1)大于所述第二筋板部(152)的宽度(d2);并且 
所述边板(1)的直立部(11)的底端和所述第一筋板部(151)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辊筒(1001)的轴承座(1002)的顶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部(151)和第二筋板部(152)的连接部位形成L形的支撑部(150);并且 
所述防护组件(300)的盖板(301)的一侧支撑在所述支撑部(150)上,另一侧支撑在所述支撑架(30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层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50)上连接有沿着所述边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用于固定所述盖板(301)的边缘的角钢(16)。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层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一侧设置有多块首尾顺次拼接的所述边板(1),在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另一侧设置有多块首尾顺次拼接的所述限位板(101); 
其中,在每相邻的两块所述边板(1)的拼接部位和每相邻的两块所述限位板(101)的拼接部位,每块所述边板(1)和限位板(101)的高度方向的边缘具有弯折部(17),该弯折部(17)朝向远离所述层流冷却辊道(100)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边板(1)和限位板(101)的长度方向形成25°~35°的夹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层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1)和限位板(101)由厚度为10mm至20mm的耐腐蚀钢材质制成,所述盖板(301)由轻质钢材制成。 
CN 201220603745 2012-11-15 2012-11-15 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63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03745 CN202963054U (zh) 2012-11-15 2012-11-15 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03745 CN202963054U (zh) 2012-11-15 2012-11-15 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63054U true CN202963054U (zh) 2013-06-05

Family

ID=48504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0374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63054U (zh) 2012-11-15 2012-11-15 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630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9489A (zh) * 2014-07-07 2014-10-08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上辊道过钢的水冷盖板
CN110877059A (zh) * 2019-12-11 2020-03-13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一种轧线冷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9489A (zh) * 2014-07-07 2014-10-08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上辊道过钢的水冷盖板
CN104089489B (zh) * 2014-07-07 2016-11-09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上辊道过钢的水冷盖板
CN110877059A (zh) * 2019-12-11 2020-03-13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一种轧线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78020U (zh) 用于热轧生产线的超快冷系统
CN202963054U (zh) 用于层流冷却辊道的边板和层流冷却装置
CN106181560A (zh) 一种新型链板排屑器防卡屑结构
CN108405823B (zh) 一种铸坯内嵌式切前辊道
CN102701084B (zh) 起重机
CN205762993U (zh) 层流集管边部遮挡及回水装置
CN201198002Y (zh) 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螺纹钢的装置
CN202766136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起重机
CN203425666U (zh) 层进式铁屑过滤装置
CN205341491U (zh) 一种钢筋生产装置
CN105304927B (zh) 便捷式板栅切刷机
CN202934093U (zh) 一种摇臂式拉矫机
CN205436668U (zh) 一种在线热轧带钢卷取侧导板装置
CN201562917U (zh) 一种桥架电缆敷设专用的滚轮装置
CN203696134U (zh) 电梯型钢切割机
CN202052763U (zh) 新型粗轧机辊擦拭器
CN203833998U (zh) 水平连铸铜包钢生产线
CN205341551U (zh) 一种钢筋加工生产线
JP5247541B2 (ja) 形鋼用多列圧延装置
CN207043440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冷锯横移装置
CN204234472U (zh) 一种用于辊道链条的传送轨道
CN107225149A (zh) 一种在线热处理的立卷生产线
CN203283765U (zh) 可调槽角上托辊架
CN201991736U (zh) 一种空压机的防护装置
CN204238946U (zh) 隧道掘进机电机箱座易拆卸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