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23563U -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23563U CN202923563U CN 201220566391 CN201220566391U CN202923563U CN 202923563 U CN202923563 U CN 202923563U CN 201220566391 CN201220566391 CN 201220566391 CN 201220566391 U CN201220566391 U CN 201220566391U CN 202923563 U CN202923563 U CN 2029235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air
- car
- adapter plate
-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车电源、车载逆变器、气泵、分配器、气囊、气囊盒及气囊固定板;其中,分配器固接于车底,气泵安装在汽车的后备箱内,气囊盒与气囊固定板固接,气囊固定板与车底连接,气囊折叠存放于气囊盒内。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当汽车被浸水时,发动机容易熄灭,发动机容易进水,车门无法打开而威胁人身安全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方便、能有效确保发动机的安全及有效确保人身安全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逃生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
背景技术
每次遇上大暴雨,就有许多的汽车被浸水,甚至可能因为车门没办法打开,威胁人身安全。造成汽车涉水熄火的原因主要有:
1、汽车的空滤被打湿,进气不足而熄火;
2、水通过排气管进入汽缸内部,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排气压力过大被憋灭;
3、在发动机熄灭后,若水位高于排气歧管的位置,通过某个开启的排气门进入气缸,造成了发动机进水;
4、水通过进气口进入发动机;
5、高压分电系统潮湿或进水短路。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当汽车被浸水时,发动机容易熄灭,发动机容易进水,车门无法打开而威胁人身安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方便、能有效确保发动机的安全及有效确保人身安全的汽车防浸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车电源、车载逆变器、气泵、分配器、气囊、气囊盒及气囊固定板;其中,分配器固接于车底,气泵安装在汽车的后备箱内,气囊盒与气囊固定板固接,气囊固定板与车底连接,气囊折叠存放于气囊盒内。
为了保持车辆撑起后的平衡性,所述气囊固定板为4块,4块气囊固定板均匀固接在车底四周,每块气囊固定板分别连接有气囊盒,每个气囊盒内分别有气囊。
为了将气泵出来的气平均分配到各个气囊,所述分配器为呈四方体结构,四方体的四角切除,四方体的四个面分别开设有出气口,每个出气口通过导气管与1个气囊连接,四方体任一个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截面均为圆形,进气口的截面直径为出气口截面直接的2~3倍,导气管为单向接头导气管。
为了防止气体泄露,所述分配器设有堵头,堵头为圆柱形,堵头设有台阶沿,采用螺纹连接,堵头与分配器间有密封圈,气泵的最大压力>0.5Mpa;出气量>1250L/min。
优选的,所述气囊盒顶部有外凸边缘,螺钉依次穿过气囊盒的外凸边缘、气囊固定板及车底。
优选的,所述气囊包括气囊连接杆、充气气囊、进气嘴及排气嘴;其中,气囊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凸沿部,凸沿部置于充气气囊内,气囊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气囊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气囊的材料采用聚酯纤维双面PVC涂层汽艇布,充气气囊的形状为圆柱形,充气气囊的抗拉强度>2000N,撕裂强度>1300N、抗寒<-30℃、抗热>+65℃,充气气囊与气囊固定板接触部分的厚度大于充气气囊打开时与地面接触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气囊固定板采用中间下凹,两边上翘的结构,气囊固定板通过对称排列的螺钉与车底连接。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打开启动开关,汽车电源给车载逆变器供电;
(2)、车载逆变器将低压直流电转换为高压的直流电或交流电,为气泵提供电压;
(3)、气泵开始工作,且通过四方体结构的分配器给气囊充气;
(4)、气囊充气时,在气压的压力下将气囊盒脱落,打开气囊;
(5)、4个充气气囊完全打开,车辆向上抬升,此时,气囊连接杆一端的凸沿部、进气嘴及排气嘴均嵌入在充气气囊内,气囊连接杆另一端固接在气囊固定板上;
(6)、关闭启动开关,完成操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车电源、车载逆变器、气泵、分配器、气囊、气囊盒及气囊固定板,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方便、能有效确保发动机的安全及有效确保人身安全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车底四周均匀分布气囊、气囊盒及气囊固定板,可以确保当汽车托起或抬高时,车体能保持平衡。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分配器,可将气泵出来的气平均分配到各个气囊,确保安全、稳定。
4、本实用新型中的分配器设有堵头,堵头与分配器间有密封圈,具有防止气体泄露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气囊连接杆,气囊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凸沿部,另一端与气囊固定板固定连接,可以确保车体抬起时的安全。
6、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气囊,厚度不均,在与固定板接触的地方较厚,厚度逐渐变化,充气气囊坚固耐用,使用安全。
7、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囊固定板采用中间下凹,两边上翘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车体的平衡性也得到了保证。
8、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流方向都是单向的,具有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囊、气囊盒及气囊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囊充气后气囊和气囊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配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气囊打开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与名称如下:
1 | 分配器 | 2 | 气囊盒 |
3 | 气囊固定板 | 4 | 导气管 |
5 | 堵头 | 6 | 气囊连接杆 |
7 | 充气气囊 | 8 | 螺钉 |
9 | 排气嘴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车电源、车载逆变器、气泵、分配器1、气囊、气囊盒2及气囊固定板3;其中,分配器1固接于车底,气泵安装在汽车的后备箱内,气囊盒2与气囊固定板3固接,气囊固定板3与车底连接,气囊折叠存放于气囊盒2内。汽车电源采用汽车中原有的电源,车载逆变器有些车辆出厂的时候已经配备,没有的时候选配。
气泵,有些车辆出厂的时候已经配备技术参数符合的车载气泵,没有的时候选配。
为了保持车辆撑起或浮起后的平衡性,本实施例中的气囊固定板3为4块,4块气囊固定板3均匀固接在车底四周,每块气囊固定板3分别连接有气囊盒2,每个气囊盒2内分别有气囊。当气囊固定板3为1块时,也能够实现将车体撑起或浮起来,但没有气囊固定板3为4块时效果好。
为了将气泵出来的气平均分配到各个气囊,本实施例中的分配器1为呈四方体结构,四方体的四角切除,然后用螺丝固定住,四方体的四个面分别开设有出气口,每个出气口通过导气管4与1个气囊连接,四方体任一个面上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导气管4与气泵连接,进气口与气泵之间的导气管4为主导气管,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截面均为圆形,进气口的截面直径为出气口截面直接的2~3倍,导气管4为单向接头导气管。
本实施例中的气囊固定板3采用中间下凹,两边上翘的结构,气囊固定板3通过对称排列的螺钉8与车底连接。
为了防止气体泄露,分配器1设有堵头5,堵头5为圆柱形,堵头5设有台阶沿,采用螺纹连接,堵头5与分配器1间有密封圈,气泵的最大压力>0.5Mpa;出气量>1250L/min。如图2所示,气囊盒2顶部有外凸边缘,螺钉8依次穿过气囊盒2的外凸边缘、气囊固定板3及车底。
本实施例中的气囊包括气囊连接杆6、充气气囊7、进气嘴及排气嘴9;其中,气囊连接杆6的一端设有凸沿部,凸沿部置于充气气囊7内,气囊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气囊固定板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可以采用焊接成一体。
充气气囊7的材料采用聚酯纤维双面PVC涂层汽艇布,充气气囊7的形状为圆柱形,充气气囊7的抗拉强度>2000N,撕裂强度>1300N、抗寒<-30℃、抗热>+65℃,充气气囊7与气囊固定板3接触部分的厚度大于充气气囊7打开时与地面接触的厚度。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打开启动开关,汽车电源给车载逆变器供电;
(2)、车载逆变器将低压直流电转换为高压的直流电或交流电,为气泵提供电压;
(3)、气泵开始工作,且通过四方体结构的分配器1给气囊充气;
(4)、气囊充气时,在气压的压力下将气囊盒2脱落,打开气囊;
(5)、4个充气气囊7完全打开,车辆向上抬升,此时,气囊连接杆6一端的凸沿部、进气嘴及排气嘴均嵌入在充气气囊内,气囊连接杆6另一端固接在气囊固定板3上;
(6)、关闭启动开关,完成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采用微型车,整车重量在670~1500kg,轴距在1800~2491mm,前轴距在1210~1450mm,后轴距在1200~1430mm,充气气囊7体积为0.8~1.5m3,充气气囊7表面积为5~10m2,充气气囊7气压为1~2.5kpa,导气管4尺寸直径为8~15mm,气泵出气量为1.25~2.0 m3/min。
充气前,汽车底盘离地距离一般为100mm~175mm,打开启动开关,气泵开始对气囊进行充气,通过导气管4,进入分配器1,通过分配器1进入到各个充气气囊7,气泵出气量为设1.25m3,充气1min,便有气体体积1.25m3,汽车整车重量为1000kg,充气气囊7所受压力约为10kN,每个充气气囊7受压力2.5kN,充气气囊7内表面积为8m2,压强为312pa,有单向气门嘴的作用,进气容易出气难,所以充气气囊7可以被充满。
当水位低于600mm,由于充气后充气气囊7直径为600mm,排开水的重力小于汽车所受重力,充气气囊7底部压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支撑力,同时也在受水的浮力作用下,将车托起,此时汽车底盘距离水面100~175mm,保证了汽车发动机和人身的安全。
当水位高于或等于600mm,由于充气后充气气囊7直径为600mm,排开水的重力大于汽车所受重力,充气气囊7底部脱离地面,受水的浮力作用下,将车浮起,此时汽车底盘距离水面100~175mm,保证了汽车发动机和人身的安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车辆采用普通级车,整车重量在1145~1870kg,轴距在2200~2740mm,前轴距在1277~1539mm,后轴距在1275~1528mm,充气气囊7体积为1.2~2.2m3,充气气囊7表面积为8~14m2,充气气囊7气压为1~2.5kpa,导气管4尺寸直径为10~18mm,气泵出气量为1.4~2.4 m3/min。
可将车托起或者浮起,此时汽车底盘距离水面100~175mm,保证了汽车发动机和人身的安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车辆采用中级车,整车重量在1405~2255kg,轴距在2321~2840mm,前轴距在1367~1575mm,后轴距在1300~1550mm,充气气囊7体积为1.8~2.5m3,充气气囊7表面积为12~18m2,充气气囊7气压为1~2.5kpa,导气管4尺寸直径为12~20mm,气泵出气量为2.0~3.0 m3/h。
可将车托起或者浮起,此时汽车底盘距离水面100~175mm,保证了汽车发动机和人身的安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车辆采用高级车,整车重量在1610~2320kg,轴距在2513~2840mm,前轴距在1513~1575mm,后轴距在1476~1550mm,充气气囊7体积为2.2~3.2m3,充气气囊7表面积为15~25m2,充气气囊7气压为1~2.5kpa,导气管4尺寸直径为8~15mm,气泵出气量为2.4~3.5m3/h。
可将车托起或者浮起,此时汽车底盘距离水面100~175mm,保证了汽车发动机和人身的安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车电源、车载逆变器、气泵、分配器、气囊、气囊盒及气囊固定板;其中,分配器固接于车底,气泵安装在汽车的后备箱内,气囊盒与气囊固定板固接,气囊固定板与车底连接,气囊折叠存放于气囊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固定板为4块,4块气囊固定板均匀固接在车底四周,每块气囊固定板分别连接有气囊盒,每个气囊盒内分别有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为呈四方体结构,四方体的四角切除,四方体的四个面分别开设有出气口,每个出气口通过导气管与1个气囊连接,四方体任一个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截面均为圆形,进气口的截面直径为出气口截面直径的2~3倍,导气管为单向接头导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设有堵头,堵头为圆柱形,堵头设有台阶沿,采用螺纹连接,堵头与分配器间有密封圈,气泵的最大压力>0.5Mpa;出气量>1250L/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盒顶部有外凸边缘,螺钉依次穿过气囊盒的外凸边缘、气囊固定板及车底。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气囊连接杆、充气气囊、进气嘴及排气嘴;其中,气囊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凸沿部,凸沿部置于充气气囊内,气囊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气囊固定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防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的材料采用聚酯纤维双面PVC涂层汽艇布,充气气囊的形状为圆柱形,充气气囊的抗拉强度>2000N,撕裂强度>1300N、抗寒<-30℃、抗热>+65℃,充气气囊与气囊固定板接触部分的厚度大于充气气囊打开时与地面接触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固定板采用中间下凹,两边上翘的结构,气囊固定板通过对称排列的螺钉与车底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66391 CN202923563U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66391 CN202923563U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23563U true CN202923563U (zh) | 2013-05-08 |
Family
ID=48213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5663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23563U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23563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1832A (zh) * | 2012-10-31 | 2013-02-27 | 段华伟 |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CN105196813A (zh) * | 2015-09-10 | 2015-12-30 | 毛永斌 |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 |
CN105539035A (zh) * | 2015-12-14 | 2016-05-04 | 云南玉溪汇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地形电动车 |
CN106043197A (zh) * | 2016-08-25 | 2016-10-26 | 曹俏峰 | 一种汽车浮力气囊系统 |
CN107130066A (zh) * | 2017-06-07 | 2017-09-05 | 李赵和 | 一种可快速加工的皮革加工用浸水装置 |
CN109795274A (zh) * | 2019-03-29 | 2019-05-24 | 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US11689123B2 (en) | 2021-03-30 | 2023-06-27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Modular inflation systems and inflation segments including artificial muscles |
-
2012
- 2012-10-31 CN CN 201220566391 patent/CN2029235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1832A (zh) * | 2012-10-31 | 2013-02-27 | 段华伟 |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CN102941832B (zh) * | 2012-10-31 | 2015-02-18 | 段华伟 |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CN105196813A (zh) * | 2015-09-10 | 2015-12-30 | 毛永斌 |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 |
CN105539035A (zh) * | 2015-12-14 | 2016-05-04 | 云南玉溪汇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地形电动车 |
CN106043197A (zh) * | 2016-08-25 | 2016-10-26 | 曹俏峰 | 一种汽车浮力气囊系统 |
CN107130066A (zh) * | 2017-06-07 | 2017-09-05 | 李赵和 | 一种可快速加工的皮革加工用浸水装置 |
CN109795274A (zh) * | 2019-03-29 | 2019-05-24 | 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CN109795274B (zh) * | 2019-03-29 | 2024-04-02 | 株洲安信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US11689123B2 (en) | 2021-03-30 | 2023-06-27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Modular inflation systems and inflation segments including artificial muscle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23563U (zh) |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 | |
CN102941832B (zh) | 一种汽车防浸水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
US20130153313A1 (en) | Energy regeneration device for either hybrid vehicle or electric automobile | |
CN103586228A (zh) | 一种电动高压清洗车 | |
CN203594500U (zh) | 大客车冷却系统高位水箱在低位进行冷却液添加的装置 | |
CN108791030A (zh) | 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路面抑尘系统及氢燃料电池汽车 | |
CN201850109U (zh) | 电控气动千斤顶 | |
CN106224199A (zh) | 一种车载吸尘充气一体气泵 | |
CN112389360A (zh) | 一种汽车浸水漂浮系统 | |
CN202337247U (zh) | 便携式高压洗车机 | |
CN207227995U (zh) | 一种升降车位锁 | |
CN105128639A (zh) | 一种汽车防水保护罩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2172744A (zh) | 一种汽车表面清洗装置 | |
CN112031501A (zh) | 一种防止车辆泡水的车位锁 | |
CN204279323U (zh) | 一种汽车全天候自救装置 | |
CN206107169U (zh) | 一种车辆节能续航控制组件及车辆 | |
CN102336171B (zh) | 一种汽车自救装置 | |
CN206383821U (zh) | 一种可利用风能太阳能供电的环保汽车 | |
CN203902244U (zh) | 一种气动和液压两用型全自动多功能防盗车衣 | |
CN201792836U (zh) | 移动上门节能蒸汽洗车装置 | |
CN204570915U (zh) | 一种小型多用途电动吸污车 | |
CN205417225U (zh) | 一种电动汽车雨水收集节能发电装置 | |
CN101920692A (zh) | 移动上门环保节能蒸汽洗车装置 | |
CN203499786U (zh) | 汽车安全涉水装置 | |
CN102661483A (zh) | 将水压变成高压气的节能技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4103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