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09048U -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09048U
CN202909048U CN 201220552058 CN201220552058U CN202909048U CN 202909048 U CN202909048 U CN 202909048U CN 201220552058 CN201220552058 CN 201220552058 CN 201220552058 U CN201220552058 U CN 201220552058U CN 202909048 U CN202909048 U CN 202909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ase plate
motion
slide mass
verteb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520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裘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5520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09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09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090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包括有底板和设置于该底板上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按摩装置包括有滑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底板上;圆弧形托座,可沿弧面摆动地连接在滑动机构上;靠枕,安装在托座上,靠枕具有能与人体脊椎曲线相适配的曲面,靠枕与托座之间设置有能使得靠枕具有始终向上弹起趋势的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体积小巧紧凑,可移动性好,携带方便,平时既可以当枕头使用,又能对脊椎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特别适合人体在水平位时的按摩治疗,也可以摆放在任何使用者觉得舒适的位置进行按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更好的使用灵活性;而且,设备不是使用电源来启动按摩动作,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作用于人体脊椎的运动康复器。
背景技术
脊椎(亦称脊柱)是人的中轴骨骼,被医学专家称为“人体的第二生命线”,它不仅起到支撑身体、缓冲身体压力和震荡的作用,而且还是胸腔和腹腔的挂靠支撑中心,起到保护胸、腹内脏器官和脊髓的功能,因此,脊椎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不变是造成脊椎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通常都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头部保持前倾的姿势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常态,这给脊椎造成极大的负荷,很容易发生脊椎异常。脊椎异常不仅可引起颈肩背痛、肢体麻木,而且还可影响脊椎附近的血管,干扰管理内脏的神经,从而引起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功能的紊乱,使得很多人处于病痛或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和治疗各种脊椎疾病,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用于脊椎按摩的保健器械和医疗设备。如美国专利US6899688就披露了这样一种颈椎按摩器,该按摩器具有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两个轴座,每个轴座上安装有轴杆,轴杆连接有辊套,当驱动装置移动时,辊套能够沿着使用者的颈椎曲线移动,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线的要求,从而使用户得到舒适的按摩。另有专利号为ZL201120385769.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人体脊椎曲线按摩器》则公开了这样一种人体脊椎曲线按摩器,该人体脊椎曲线按摩器由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按摩块和支撑块,以及电子震荡器组成,按摩块与支撑块的上表面构成了与人体脊椎曲线相似的曲面;当身体仰卧在按摩器上时,人体的脊椎可以完全处于放松的自然状态,此时在感觉疲劳酸痛的部位,由电子震荡器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流通过按摩块加以电波刺激理疗,对解除疲劳缓解酸痛会产生较好效果。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按摩器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按摩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连接电源,按摩器的动作要由电机驱动或电子振荡器产生,一旦电子电路损坏或发生故障,按摩器就无法正常操作,按摩器的使用寿命受到电子设备的限制,而且,电子设备存在漏电的风险,造成使用上的安全隐患;其次,采用了电子驱动设备的按摩器通常体积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移动性和携带性较差,造成使用不够灵活;另外,上述专利中的按摩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人的位置相对固定不动,按摩器上的按摩头做往复运动,只能实现对颈椎或脊椎局部穴位的被动按摩,无法进一步实现对椎管内神经与胸、腹腔内脏器的主动锻炼和运动,全面保健的效果欠佳。于是,为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达到优化结构和提高保健效果的目的,还有待于对这类按摩器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且安全性更高的脊椎运动康复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包括有底板和设置于该底板上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装置包括有
滑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圆弧形托座,可沿弧面摆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并能随该滑动机构沿所述底板做水平直线移动;
靠枕,安装在所述托座上,所述靠枕具有能与人体脊椎曲线相适配的曲面,并且,所述靠枕与托座之间设置有能使得所述靠枕具有始终向上弹起趋势的弹性组件。
为了保证按摩装置能够沿底板做正常的直线移动,并实现移动限位,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机构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实现:该滑动机构包括有滑动体和能限制该滑动体沿所述底板移动距离的限位装置,所述滑动体的底部设置有滚动组件,所述托座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体上,所述滚动组件与所述底板接触并可沿所述底板作直线移动。
为了实现托座在滑动体上的可摆动连接,保证托座摆动后的正常复位,作为优选,所述托座开设有销孔,所述滑动体上开设有能与所述销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托座和滑动体之间通过穿设于所述销孔和连接孔内的插销相连,并且,所述插销上还套设有可使得所述托座摆动复位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和所述插销的头部相抵,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销孔的端部相抵。
滑动体沿底板的直线移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滑轨导槽配合、丝杠螺杆配合等等,作为优选,本申请采用滚动组件实现直线移动,该滚动组件包括有滚球座和多个滚球,其中,所述的滑动体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滚球座,所述滚球座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小孔,每一所述小孔中容置有能与所述底板实现滚动接触的滚球。于是,通过滚球可以实现滑动体和底板之间滚动接触,使得滑动体的移动更加方便省力,提高滑动体的移动灵活性。
为了防止滑动体移出底板之外,限定滑动体在底板上来回移动的行程,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有挡块和滑动杆,所述挡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挡块沿所述滑动体的移动方向开设有轴孔,所述滑动杆可活动地穿设于该轴孔中;所述滑动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能与所述挡块的两侧分别对应相抵的两个端部,所述挡块和滑动杆容置于该限位槽内,并且,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定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在滑动体沿底板做直线运动时,通过限位槽两端分别和挡块的两侧相抵,可达到滑动体的移动限位,确保滑动体在一定的行程范围内沿底板做直线往复运动。
为了减少限位槽和挡块之间的直接碰撞,降低噪音,并延长滑动体的使用寿命,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槽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能与所述挡块相抵的防震垫,每一所述防震垫上开设有可与所述滑动杆的端部插接固定的定位孔。
为了能够方便调节滑动体沿底板移动时的阻力大小,作为优选,所述挡块的底部还开设有与所述轴孔贯通的阻尼调节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能与该阻尼调节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和阻尼调节孔内设置有可调节所述滑动杆和轴孔之间的配合间隙的阻尼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若滑动杆和轴孔之间的间隙增大,则会引起滑动体过于松动,并会产生晃动,则可以通过调节阻尼器来适当减小滑动杆和轴孔之间的间隙距离,提高滑动体的移动手感。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和拆卸,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组件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实现:该弹性组件,包括有弹簧座和第二弹簧,所述弹簧座的顶部与所述靠枕相连,所述弹簧座的底部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所述托座开设有能与相应的所述立柱插接配合的圆柱孔,并且,所述圆柱孔内成型有定位柱,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立柱上,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为了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避免靠枕过硬而损伤被按摩部位,作为优选,所述的靠枕上还可以设置有弹性软垫。
为了方便摆放,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提高设备和被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的底板在底部还可以设置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个设备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体积小巧紧凑,可移动性好,携带方便,平时既可以当枕头使用,又能对脊椎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特别适合人体在水平位时的按摩治疗,也可以摆放在任何使用者觉得舒适的位置进行按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更好的使用灵活性;而且,设备不是使用电源来启动按摩动作,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通过利用人体自身的重量,使脊椎紧靠在靠枕的曲面上作前后摆动和上下运动,以此带动脊椎以及胸、腹腔内的五脏六腑等内脏器官的舒张伸展运动,从而促进脊髓神经与相关器官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能够达到康复健身的目的和更加全面的保健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配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托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滑动装置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7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体脊椎保健及物理治疗的运动康复器,该运动康复器包括有底板1和设置于该底板1上的按摩装置,底板1在底部设置有两个防滑垫11,能够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本实施例的按摩装置无需电源驱动,而是通过机械式结构,通过人体自身运动和设备的配合来实现按摩动作,既能作为普通枕头,又能作为按摩器具,操作方便,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的按摩装置包括有靠枕2、圆弧形托座3和滑动机构;其中,滑动机构包括有矩形滑动体4和能限制该滑动体4移动距离的限位装置,滑动体4的底部设置有能与底板1接触并可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作直线移动的滚动组件;圆弧形托座3的截面呈半圆形,托座3的圆弧面朝向滑动体4设置,托座3可沿弧面摆动地连接在滑动体4上,并能随该滑动体4沿底板1做水平直线移动;靠枕2安装在托座3上,靠枕2具有能与人体脊椎曲线相适配的曲面,并且,靠枕2与托座3之间设置有能使得靠枕2具有始终向上弹起趋势的弹性组件。
本实施例的靠枕2具有能与人体的脊椎生理曲线相适配的曲面,曲面的曲率可以根据人体的按摩部位不同和受力不同进行选择,本实施例的靠枕2曲面选择为颈椎专用曲面,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舒适度,靠枕2上还设置有弹性软垫21。
托座3上开设有两个销孔31,滑动体4上开设有能与每个销孔31相对应的连接孔41,托座3和滑动体4之间通过穿设于对应的一组销孔31和连接孔41内的插销51相连,并且,插销51上还套设有可使得托座3摆动复位的第一弹簧52,第一弹簧52的一端和插销51的头部相抵,该第一弹簧52的另一端和销孔31的端部相抵;第一弹簧52能使插销51的长度有效延伸,并使得运动康复器在静态时,靠枕2始终停在中间位置而不倾斜。
靠枕2和托座3之间的弹性组件包括有弹簧座6和第二弹簧61,弹簧座6的顶部和靠枕2连接,其中,靠枕2的底部具有凸柱22和弹性锁扣23,弹簧座6的顶部开设有可紧扣凸柱22的插孔62和紧扣弹性锁扣23的锁孔63;弹簧座6的底部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64,托座3开设有能与相应的立柱64插接配合的圆柱孔32,并且,圆柱孔32内成型有定位柱321,第二弹簧61起到缓冲作用,确保按摩时对人体脊椎压强的舒适度,该第二弹簧61的一端套设于立柱64上,该第二弹簧61的另一端套设于定位柱321上。
滑动机构的滑动体4在底部的两侧开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凹槽42,每一凹槽42内嵌设有滚球72座7,滚球72座7能够沿着凹槽42直线移动,滚球72座7具有多个等距离并排设置的小孔71(本实施例的每个滚球72座7开设有五个小孔),每一小孔71中容置有能与底板1实现滚动接触的滚球72;
为了控制滑动体4在底板1上移动的方向,滑动体4的两侧成型有朝下延伸的挡板43,两个挡板43之间的距离正好与底板1的长度相适配,当滑动体4水平移动时,挡板43的内侧能够始终与底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滑动接触,起到导向作用。
滑动机构的限位装置则包括有挡块81和滑动杆82,挡块8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挡块81沿滑动体4的移动方向开设有一轴孔811,滑动杆82可活动地穿设于该轴孔811中;滑动体4在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安装滚球72座7的凹槽42相平行的限位槽44,限位槽44具有能与挡块81的两侧分别对应相抵的两个端部,挡块81和滑动杆82可容置于该限位槽44内;为了延长挡块81使用寿命,限位槽44在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能与挡块81相抵的防震垫83,防震垫83可消除滑动体4在水平移动中到两限位端时产生的震动,同时减少碰撞噪音,每一防震垫83上开设有可与滑动杆82的端部插接固定的定位孔831;并且,挡块81的底部还开设有与轴孔811贯通的阻尼调节孔812,底板1上开设有能与该阻尼调节孔812相对应的通孔12,通孔12和阻尼调节孔812连通的腔室内设置有可手动调节的阻尼器84,阻尼器84能够调节滑动杆82和轴孔811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控制滑动体4在作水平移动时的速度和强度,以适应不同体质的使用者。
为了加工方便,本实施例中的靠枕2、弹簧座6、半圆形托座3、滑动体4和底板1均采用一次性注塑而成,设置于靠枕2上的弹性软垫21则采用一次冲压成型,各部件之间的紧固件(螺钉等)优先采用标准件。
本实施例所选用靠枕2的曲面与人体的颈椎弧线相适配,主要用于实现颈椎的运动按摩。使用时,运动康复器放置在水平面上,人体处于仰面平躺状态,双下肢成90度直角,双脚间距与肩平,把按摩设备放置于后颈下方,颈椎正中心对应于靠枕2的曲面正中。初次使用者宜将两手握住靠枕2的二端,协助颈椎在弧形曲面上作前后水平运动:当低头下巴下沉时,靠枕2向上移动;当抬头下巴上翘时,靠枕2向下移动,靠枕2每移动一个来回为一个运动周期,初用者运动周期从少到多宜逐步递增,具体根据体质强弱等个体差异灵活掌握。
实施例二,如图8、图9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的靠枕2采用胸腰椎专用曲面,主要用于胸腰椎运动,弹性软垫21安装在靠枕2的曲面上,其中,胸腰椎专用曲面的中部设置有符合椎骨外突的弧形凹陷24,该弧形凹陷24柔软且富有弹性,并且,弧形凹陷24的部位设置有与该凹陷大小相适配的弹性凸块25,使得弹性软垫21的外表面形成向外突出的一块,由此可以增强胸腰椎骨明显后突的用户在运动时的舒适度,保证运动康复的效果。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运动康复器放置在水平面上,人体仰天平躺,双下肢成90度直角,双脚间距与肩平,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1)、胸椎上焦(上腹、上背)运动:将运动康复器置于上焦(上腹、上背)心肺部位(约二乳头与剑突的中间部位)的脊椎下,椎骨正中对应于曲面正中。抬头、下巴上翘,双肩上抬,腰部下沉,靠枕2向上移动;低头、下巴下沉,双肩下沉,臀部上抬,靠枕2向下移动;每移动一个往返为一个运动周期,初用者运动周期从少到多,宜逐步递增,具体根据体质强弱等个体差异灵活掌握。
(2)、胸腰椎中焦(中腹、中背)运动:将运动康复器置于中焦(中腹、中背)肝胆、脾胃胰部位(约脐上二寸)的脊椎下,椎骨正中对应于曲面正中。下巴、胸部上抬,臀部下沉,靠枕2向上移动;下巴、胸部下沉,臀部上抬,靠枕2向下移动,每移动一个往返为一个运动周期。
(3)、腰椎下焦(下腹、下背)运动:将胸腰椎专用器具置于下焦(下腹、下背)肾与膀胱、子宫与卵巢部位(约脐下二寸)的脊椎下,椎骨正中对应于曲面正中。背部上抬,臀部下沉,靠枕2向上移动;背部下沉,臀部上抬,靠枕2向下移动,每移动一个往返为一个运动周期。

Claims (10)

1.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包括有底板(1)和设置于该底板(1)上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装置包括有
滑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
圆弧形托座(3),可沿弧面摆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并能随该滑动机构沿所述底板(1)做水平直线移动;
靠枕(2),安装在所述托座(3)上,所述靠枕(2)具有能与人体脊椎曲线相适配的曲面,并且,所述靠枕(2)与托座(3)之间设置有能使得所述靠枕(2)具有始终向上弹起趋势的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有滑动体(4)和能限制该滑动体(4)沿所述底板(1)移动距离的限位装置,所述滑动体(4)的底部设置有滚动组件,所述托座(3)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体(4)上,所述滚动组件与所述底板(1)接触并可沿所述底板(1)作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椎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3)开设有销孔(31),所述滑动体(4)上开设有能与所述销孔(31)相对应的连接孔(41),所述托座(3)和滑动体(4)之间通过穿设于所述销孔(31)和连接孔(41)内的插销(51)相连,并且,所述插销(51)上还套设有可使得所述托座(3)摆动复位的第一弹簧(52),所述第一弹簧(52)的一端和所述插销(51)的头部相抵,该第一弹簧(52)的另一端和所述销孔(31)的端部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椎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组件包括有滚球(72)座(7)和多个滚球(72),其中,所述的滑动体(4)底部开设有凹槽(42),所述凹槽(42)内嵌设有滚球(72)座(7),所述滚球(72)座(7)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小孔,每一所述小孔中容置有能与所述底板(1)实现滚动接触的滚球(7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椎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有挡块(81)和滑动杆(82),所述挡块(81)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挡块(81)沿所述滑动体(4)的移动方向开设有轴孔(811),所述滑动杆(82)可活动地穿设于该轴孔(811)中;所述滑动体(4)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44),所述限位槽(44)具有能与所述挡块(81)的两侧分别对应相抵的两个端部,所述挡块(81)和滑动杆(82)容置于该限位槽(44)内,并且,所述滑动杆(82)的两端定位于所述限位槽(44)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椎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4)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能与所述挡块(81)相抵的防震垫(83),每一所述防震垫(83)上开设有可与所述滑动杆(82)的端部插接固定的定位孔(8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椎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81)的底部还开设有与所述轴孔(811)贯通的阻尼调节孔(812),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能与该阻尼调节孔(812)相对应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和阻尼调节孔(812)内设置有可调节所述滑动杆(82)和轴孔(811)之间的配合间隙的阻尼器(84)。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脊椎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有弹簧座(6)和第二弹簧(61),所述弹簧座(6)的顶部与所述靠枕(2)相连,所述弹簧座(6)的底部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64),所述托座(3)开设有能与相应的所述立柱(64)插接配合的圆柱孔(32),并且,所述圆柱孔(32)内成型有定位柱(321),所述第二弹簧(6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立柱(64)上,该第二弹簧(61)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定位柱(3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枕(2)上还设置有弹性软垫(2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在底部还设置有防滑垫(11)。
CN 201220552058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09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52058 CN202909048U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52058 CN202909048U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09048U true CN202909048U (zh) 2013-05-01

Family

ID=48157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5205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09048U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090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1823A (zh) * 2012-10-25 2013-01-16 裘爱国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CN107072876A (zh) * 2014-12-24 2017-08-18 严光福 腰椎矫正运动辅助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1823A (zh) * 2012-10-25 2013-01-16 裘爱国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WO2014063430A1 (zh) * 2012-10-25 2014-05-01 Qiu Aiguo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CN102871823B (zh) * 2012-10-25 2014-06-04 裘爱国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CN107072876A (zh) * 2014-12-24 2017-08-18 严光福 腰椎矫正运动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1823B (zh)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KR101561005B1 (ko) 물리치료 기능을 구비한 마사지장치
US10912702B2 (en) Method of passive mechanotherapy and exercise machine for implementation thereof
KR101885432B1 (ko) 기능성 침대
KR101661209B1 (ko) 목 지압기
KR101415105B1 (ko) 전신 좌우 굴절 운동 치료기
KR101345771B1 (ko) 단일 구동부로 넓은 면적의 안마가 가능한 안마장치
CN104161647B (zh) 一种按摩装置
CN211382432U (zh)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治疗床
CN202909048U (zh)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KR20050041787A (ko) 다리 마사지기
WO2007102681A1 (en) A sporting equipment
KR101350235B1 (ko) 목마사지부가 구비된 마사지장치
JP3178059U (ja) 整復器
CN205924394U (zh) 人体按摩床
CN114948664A (zh) 一种抖动筋膜按摩手
CN204106508U (zh) 一种按摩装置
EP3078362A1 (en) Electromechanical physiotherapy apparatus for lymphatic drainage for lower limbs
CN108175650A (zh) 具有机械手臂按摩器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按摩器
CN202568771U (zh) 颈椎按摩仪
CN206508202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床
CN114343945B (zh) 一种基于脊柱畸形的矫正设备
JP3214028U (ja) 治療用器具
CN109498411B (zh) 一种膝部按摩器
CN110623813A (zh) 一种多功能理疗按摩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60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