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72018U -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72018U
CN202872018U CN 201220515209 CN201220515209U CN202872018U CN 202872018 U CN202872018 U CN 202872018U CN 201220515209 CN201220515209 CN 201220515209 CN 201220515209 U CN201220515209 U CN 201220515209U CN 202872018 U CN202872018 U CN 202872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bonnet
novel electronic
electronic connector
gel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152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藩
罗祖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an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n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n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n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152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72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72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720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用于连接导线,该新型电子连接器包括:主体胶芯、能够插接在所述主体胶芯上并刺破所述导线的导电刺破端子以及与所述主体胶芯配合使用的后盖,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导线的插线孔。通过将端子设计成导电刺破端子,装配在主体胶芯上,直接将导线插入到后盖上设置的插线孔中,再通过外部压力(铆压)使端子刺破导线(排线或线束)的绝缘层外皮,并与导线(排线或线束)的金属芯线连接导通,这种新型电子连接器不需要进行导线剥皮,解决了目前打线式产品和焊线式产品工艺过程中的技术缺陷,同时,在工艺制作流程中,也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装配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数码产品及电子行业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即Connector,国内亦称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从而使电流或信号流通,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及电子等技术领域中。 
目前,现有连接器的分为为打线式产品和焊线式产品,其中,打线式产品端子和导线连接方式的装配工艺为:导线需先按设计的尺寸要求剥线,按排线要求理线,再通过专门的装配打线设备将端子与导线铆合紧固,导线上被剥绝缘层的金属芯片被端子中段打合抱紧,端子的另一部分则紧包导线的绝缘层,从而达到端子与导线的连接与紧固。另外一种焊线式,请参阅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焊接式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其和打线式产品的装配工艺一样也需要进行剥线,然后根据排线要求理线,通常在多PIN数连接器上还会增加卡线架将理好的线卡紧固定,再通过焊接固定设备将排线或线束(带卡线架)固定到连接器上,最后通过焊接设备将导线焊接到连接器上。 
对于打线式产品和焊线式产品来说,在其端子和导线连接方式的装配工艺中都需要对导线进行剥线,并按照排线要求进行理线和插线,对于多PIN数和尺寸较大的结构且需要一定拉力的连接器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少PIN数和尺寸较小的结构来说,工艺过程中需要多次打线、理线和插端子,容易发生插线错位,且小尺寸也会给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用以解决目前打线式产品和焊线式产品工艺过程中排线极易插线错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用以解决目前打线式产品和焊线式产品工艺过程中排线极易插线错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用于连接导线,该新型电子连接器包括: 
主体胶芯、能够插接在所述主体胶芯上并刺破所述导线的导电刺破端子以及与所述主体胶芯配合使用的后盖,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导线的插线孔,所述后盖包括上后盖和下后盖,所述上后盖与所述下后盖采用卡合方式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主体胶芯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第一排卡槽和第二排卡槽,所述下后盖的两个方形柱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胶芯上的所述卡槽对应的卡钩,所述下后盖后挡墙两侧上设置有第一排卡钩和第二排卡钩。 
优选的,所述主体胶芯上的所述卡槽与所述下后盖上的所述卡钩配合卡合。 
优选的,所述上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后盖的两个方形柱配合的定位槽及与所述下后盖的所述卡钩配合使用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导电刺破端子的尖端上设置有刺破所述导线的导电刺破尖点。 
优选的,所述主体胶芯具体为绝缘材料制成。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用于连接导线,该新型电子连接器包括:主体胶芯、能够插接在所述主体胶芯上并刺破所述导线的导电刺破端子以及与所述主体胶芯配合使用的后盖,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导线的插线孔。将端子设计成导电刺破端子,装配在主体胶芯上,直接将导线插入到后盖上设置的插线孔中,再通过外部压力(铆压)使端子刺破导线(排线或线束)的绝缘层外皮,并与导线(排线或线束)的金属芯线连接导通,这种新型电子连接器不需要进行导线剥皮,解决了目前打线式产品和焊线式产品工艺过程中的技术缺陷,同时,在工艺制作流程中,也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焊接式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中的主体胶芯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中的上后盖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中的下后盖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中的导电刺破尖点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中的导电刺破端子插入方向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中的导电刺破端子插端后的效果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的装配方向效果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的主体胶芯与下后盖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的上下后盖预紧固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的导线插入插线孔方向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的导线插入插线孔后待铆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铆压刺破后效果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铆压完成后的导电刺破端子与导线刺破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的说明、简写或缩写总结如下: 
I.D.C(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绝缘层置换连接,即俗称的剌破式。是一种常用于汽车,数码等领域的连接器的组装工艺,通过设计端子的适当结构,剌穿Cable(电缆线)的绝缘层,接触到Cable的芯线(金属导线),从而达到连接器与Cable(电缆线)的导电连接。 
打线式: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器装配工艺,该工艺要求将端子与导线的连接端分两段U型结构设计,在打线前需将导线(排线或线束)的连接端剥掉一定尺寸的外皮(绝缘层),然后将导线放置到端子的U型结构中通过专门设备铆压打线,使得被剥掉外皮(绝缘层)的导线金属芯线被端子的一个U型结构打合包紧,端子另一个U型结构则对未被剥掉外被的导线打合包紧,从而起到导通与紧固的作用。 
焊线式:是一种将导线依照连接要求焊接到端子上的连接器装配工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用于连接导线,该新型电子连接器包括:主体胶芯、能够插接在所述主体胶芯上并刺破所述导线的导电刺破端子以及与所述主体胶芯配合使用的后盖,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导线的插线孔。通过将端子设计成导电刺破端子,装配在主体胶芯上,直接将导线插入到后盖上设置的插线孔中,再通过外部压力(铆压)使端子刺破导线(排线或线束)的绝缘层外皮,并与导线(排线或线束)的金属芯线连接导通,这种新型电子连接器不需要进行导线剥皮,解决了目前打线式产品和焊线式产品工艺过程中的技术缺陷,同时,在工艺制作流程中,也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装配成本。 
请参阅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的爆炸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用于连接导线2,该新型电子连接器包括:主体胶芯1、能够插接在主体胶芯1上并刺破导线2的导电刺破端子3以及与主体胶芯1配合使用的后盖4,后盖4上设置有能够插入导线2的插线孔5,所述后盖4包括上后盖41和下后盖42,所述上后盖41与所述下后盖42采用卡合方式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通过将端子设计成导电刺破端子,装配在主体胶芯上,直接将导线插入到后盖上设置的插线孔中,再通过外部压力(铆压)使端子刺破导线(排线或线束)的绝缘层外皮,并与导线(排线或线束)的金属芯线连接导通,这种新型电子连接器不需要进行导线剥皮,解决了目前打线式产品和焊线式产品工艺过程中的技术缺陷。 
优选的,请参阅附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中的各零件的结构图。主体胶芯1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包括:第一排卡槽6和第二排卡槽7,下后盖42的两个方形柱43上设置有与主体胶芯1上的第一排卡槽6和第二排卡槽7对应的第一排卡钩44和第二排卡钩45。主体胶芯1上的第一排卡槽6和第二排卡槽7与下后盖42上的第一排卡钩44和第二排卡钩45配合卡合。上后盖41上设置有与下后盖42的两个方形柱43配合的定位槽9及与下后盖42的卡钩44或卡钩45配合使用的卡钩8。导电刺破端子3的尖端上设置有刺破导线的导电刺破尖点31。 
优选的,所述主体胶芯具体为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可以为: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装配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将导电刺破端子3插入到主体胶芯1上,请参阅附图7和附图8,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中的导电刺破端子插入方向示意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电子连接器中的导电刺破端子插端后的效果图。 
然后,将上后盖41和下后盖42组装在主体胶芯1上,其组装方法具体为:先将下后盖42装到已经装好导电刺破端子3的主体胶芯1上,通过下后盖42上两个方形柱43上的卡钩勾住主体胶芯1上对应的卡槽8加以固定,再装上上后盖41并向下压至上后盖41的卡钩勾住主体胶芯1上的卡槽和下 后盖后档墙两侧上的第一排卡钩44。此时,主体胶芯1和上后盖41和下后盖42已能预紧固配合好,但上后盖41尚未卡死主体胶芯1,这样就便于导线(排线或线束)插入上后盖41的插线孔5中,而不会被端子挡住。请参阅附图9-11所示。 
最后,将导线(排线或线束)插入插线孔5中并铆压刺破,将导线2(排线或线束)插入到上后盖41的插线孔5中,然后通过治具(设备)施加一定压力将上后盖41压至勾紧主体胶芯1上的卡台和下后盖42的第二排卡钩45,达到上后盖41的最终紧固,请参阅附图12-15。在治具的压力下,端子刺破尖点31刺破导线2(排线或线束)的绝缘外皮,并与导线2(排线或线束)金属芯线连接而达到连接器与导线(排线或线束)的连接与导通,具体请参阅附图15。 
上后盖在外力铆压前与主体胶芯及下后盖为预固定配合,为导线或排线插入上后盖的插线孔留有一定空间而不被导电刺破端子的尖端干涉,在导线或排线已插入到上后盖的插线孔中后,通过外力铆压上后盖,导电刺破端子的尖端刺破导线绝缘外皮而与导线金属芯线接触实现导通连接,此时,上后盖与主体胶芯及下后盖卡钩紧固配合。 
优选的,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相对最优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方案很有可能通过取消下后盖,而在主体胶芯和上后盖上增加必要的技术特征以达到与前述方案相同的技术目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用于连接导线,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电子连接器包括:
主体胶芯、能够插接在所述主体胶芯上并刺破所述导线的导电刺破端子以及与所述主体胶芯配合使用的后盖,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导线的插线孔,所述后盖包括上后盖和下后盖,所述上后盖与所述下后盖采用卡合方式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胶芯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第一排卡槽和第二排卡槽,所述下后盖的两个方形柱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胶芯上的所述卡槽对应的卡钩,所述下后盖后挡墙两侧上设置有第一排卡钩和第二排卡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胶芯上的所述卡槽与所述下后盖上的所述卡钩配合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后盖的两个方形柱配合的定位槽及与所述下后盖的所述卡钩配合使用的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刺破端子的尖端上设置有刺破所述导线的导电刺破尖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胶芯具体为绝缘材料制成。 
CN 201220515209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72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15209 CN202872018U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15209 CN202872018U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72018U true CN202872018U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38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152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72018U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72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5069B (zh) 带盖帽的绝缘位移连接器(idc)
US10122007B2 (en) Cover assembly for a battery module
CN204651500U (zh) 用于太阳能模块的装置和太阳能模块
CN201601230U (zh) 导线接线器
CN102414924A (zh) 拉入式模块化插座及其使用方法
CN106410543A (zh) 配电装置
CN104810647B (zh) 连接器pin短路连接结构、公头连接器及其加工方法
JP2015521352A (ja) 電気デバイスおよびワイヤを具備した相互接続アセンブリならびに相互接続方法
CN108538453B (zh) 一种基于排线的新型电源线
CN2127841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04497390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4538369U (zh) 一种带公头连接器的线缆及其公头连接器
CN202872018U (zh)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WO2006082231A3 (de) Verbindung von elektrischen kabeln
CN203942064U (zh) 插套
CN203690592U (zh) 汽车短接器、汽车复合短接器及汽车can网络
CN104682048A (zh) 一种通过超声波熔融捆扎方式与电缆连接的电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CN105047838B (zh) 电池舱组
CN220543611U (zh) 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结构
CN204497421U (zh) 一种导电端子及带有导电端子的接线端子
CN204668516U (zh) 金属端子导线包铜片冷压电连接器
CN214797783U (zh) 一种大电流t型连接器
CN213754259U (zh) 一种电机与控制器一体化连接结构
CN203813083U (zh) 一种卡线式sata连接器
CN201008037Y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插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