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63763U - 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 - Google Patents

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63763U
CN202863763U CN 201220589396 CN201220589396U CN202863763U CN 202863763 U CN202863763 U CN 202863763U CN 201220589396 CN201220589396 CN 201220589396 CN 201220589396 U CN201220589396 U CN 201220589396U CN 202863763 U CN202863763 U CN 202863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rotorcycles
duct rotor
duct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893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睿
罗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5893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63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63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637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列双涵道风扇升力系统,该系统通过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所述纵列双涵道风扇升力系统包括前后两个桨盘,前后两个桨盘通过机体大梁连接,桨盘可左右摆动,两个桨盘之间有夹角,在民用方面,本实用新型便捷、实用,操控性强,可解决城市堵车问题;在军用方面,可以大大提升摩托化步兵机动能力,提高军事力量。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搜救、科考、救援、消防、娱乐等方面。

Description

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
背景技术
涵道风扇升力装置,电传自动飞行控制技术,小排量航空汽油发动机,高可靠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大功率无刷马达,安全气囊,整机降落伞。
随着我国低空权限的逐渐放开,人均GDP逐渐上涨,个人交通由地面发展到空中的需求日益迫切,通用航空将得到大幅发展,而现有的通用航空器仅存在不便于在城区街道起降且采购及维护费用高昂,不利于日常使用,我们的发明便是针对这一问题开发一种廉价,安全,方便的飞行交通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弥补现有飞行器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普通陆地摩托行驶受到局限的弊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包括纵列双涵道风扇升力系统,该系统通过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所述纵列双涵道风扇升力系统包括前后两个桨盘,即前桨盘和后桨盘,前后两个桨盘通过机体大梁连接,桨盘可左右摆动,用来控制方向与平衡,两个桨盘之间有夹角,可提高稳定性与操控性。
所述机体大梁对动力系统、机载设备和驾驶员提供支撑,在机体大梁的中部设有油箱,油箱与汽油发动机连接,汽油发动机通过齿轮箱将动力传输到前后桨盘。
通过人工命令机载电子设备调节各个风扇的桨距与桨盘角度进行升降、前进后退、转向与平衡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整机抗坠毁、抗沉没气囊,整机降落伞,LED环形照明系统,电动备用动力,防撞阻尼装置,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民用方面,本实用新型便捷、实用,操控性强,可解决城市堵车问题;在军用方面,可以大大提升摩托化步兵机动能力,提高军事力量。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搜救、科考、救援、消防、娱乐等方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飞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包括纵列双涵道风扇升力系统,该系统通过汽油发动机4提供动力,所述纵列双涵道风扇升力系统包括前后两个桨盘,即前桨盘1和后桨盘2,前后两个桨盘通过机体大梁3连接,桨盘可左右摆动,用来控制方向与平衡,两个桨盘之间有夹角,可提高稳定性与操控性。
所述机体大梁3对动力系统、机载设备和驾驶员提供支撑,在机体大梁3的中部设有油箱5,油箱5与汽油发动机4连接,汽油发动机4通过齿轮箱7将动力传输到前后桨盘。
所述机体大梁3上设有电池8和电子设备9。
通过人工命令机载电子设备调节各个风扇的桨距与桨盘角度进行升降、前进后退、转向与平衡的控制。
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有整机抗坠毁、抗沉没气囊6,在迫降即将接近地面时展开,降低最终接地速度,或在水面迫降时防止沉没,提高安全程度。
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有整机降落伞,在高空故障时启动,保护人机安全。
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有LED环形照明系统10,所述LED环形照明系统10可控频闪/持续,起到识别作用,达到绚丽视觉效果,同时在危险的桨盘附近形成强烈的警示效果,并照亮起降场地,提高起降安全性。
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有电动备用动力,安全措施保护人的安全,在低空故障情况时,发动机意外停车,系统会自动启动电动备用动力,并用离合器切断汽油机动力,电动提供30秒到45秒的动力维持飞行器稳定着陆。
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置有防撞阻尼装置,飞行器桨盘周围环绕一圈阻尼材料制成的防撞装置,在起降过程中会确保安全,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通过涵道保护一方面保护升力装置,一方面保护地面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桨盘动作模式下,前后桨盘转速相同,均可以根据机载电脑指令独立进行左右摆动以及改变桨距,以在简化机械结构,优化受力结构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操控性。
该机采用电控自稳定全电传操作方式,既操作者通过操作手柄或仪表将指令传给机载电脑,机载电脑结合此时的飞行状态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在将合适的指令传给机械装置完成机动,另外飞行数据传感器有多备份,所有设施将在起飞前进行自动检查;此外操作手柄上还有自动悬停扭,帮助机身快速稳定,触摸式综合仪表中可以设定巡航高度,最高速度,目的地情况等飞行信息以实现计算机辅助驾驶。
在降低噪音方面的技术处理,民用方面注重城市的噪音环保,在桨盘内部把其形状构造设置为蜂窝状,以吸收桨叶旋转带来的噪音;整个机身会设置整流罩,发动机会包裹在其中,降低噪音污染。军用方面注重快速机动、无声作战,在桨盘内安装主动抑噪装置,随着桨叶频率的变化装置自动模拟其负变化,抵消噪音,达到消声目的。
除环形LED照明以外采用和飞机相同的航灯及防撞灯系统,便于空中交通管制。
出于对侧滑机动的加强,前后桨盘的下方将各安装两片或多片可左右偏转的导流板,以保证在桨叶高速旋转、陀螺效应巨大的同时依然可以保证足够的侧向偏转力矩,而桨盘整体的动作机构依然将保留用于转向与机体平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低空失去动力时,汽油机输出将被离合器切断,备用电力将支持三十秒钟的动力保证低速迫降,而高空故障则将直接启动整机降落伞,并且在迫降最终着陆时,减速气囊将被启动以保证驾驶员生命安全,同时作为水上迫降的浮箱;而在正常使用时电动马达将被用于汽油机的启动装置,降落伞包将作为驾驶员的靠垫,以保证这两个设施易于进行飞行前检查。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并非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变形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8)

1.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列双涵道风扇升力系统,该系统通过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所述纵列双涵道风扇升力系统包括前后两个桨盘,前后两个桨盘通过机体大梁连接,桨盘可左右摆动,两个桨盘之间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大梁对动力系统、机载设备和驾驶员提供支撑,在机体大梁的中部设有油箱,油箱与汽油发动机连接,汽油发动机通过齿轮箱将动力传输到前后桨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有整机抗坠毁、抗沉没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有整机降落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有LED环形照明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有电动备用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设置有防撞阻尼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其特征在于:前后桨盘的下方将各安装两片或多片可左右偏转的导流板。
CN 201220589396 2012-11-10 2012-11-10 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63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89396 CN202863763U (zh) 2012-11-10 2012-11-10 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89396 CN202863763U (zh) 2012-11-10 2012-11-10 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63763U true CN202863763U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30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8939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63763U (zh) 2012-11-10 2012-11-10 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6376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2293A (zh) * 2013-06-13 2013-10-02 上海大学 倾转式双涵道超小型无人机
CN103552686A (zh) * 2013-10-21 2014-02-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组合式涵道空中侦察机器人
CN103921939A (zh) * 2014-05-06 2014-07-16 樊欣 一种单人飞行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7434050A (zh) * 2017-07-03 2017-12-05 芜湖市海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四轴飞行器机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2293A (zh) * 2013-06-13 2013-10-02 上海大学 倾转式双涵道超小型无人机
CN103552686A (zh) * 2013-10-21 2014-02-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组合式涵道空中侦察机器人
CN103552686B (zh) * 2013-10-21 2015-10-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组合式涵道空中侦察机器人
CN103921939A (zh) * 2014-05-06 2014-07-16 樊欣 一种单人飞行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7434050A (zh) * 2017-07-03 2017-12-05 芜湖市海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四轴飞行器机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4408B (zh) 双涵道螺旋桨垂直起降电动载人飞行器及其实现方法
CN202728575U (zh) 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
CN202863763U (zh) 纵列双涵道旋翼单、双人飞行摩托
CN101704415A (zh) 涵道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KR20090101413A (ko) 수직이착륙기
CN106184741A (zh) 一种飞翼式涵道风扇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2963230A (zh) 一种水空两用垂直跨越航行器
CN204527630U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
CN101367436B (zh) 小型混合动力飞行平台及实现方法
CN202295289U (zh) 特种高速无人机
CN206087302U (zh) 一种飞翼式涵道风扇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3646602B (zh) 一种舰载机起降模拟训练平台
CN108583868B (zh) 一种地效式涵道风扇飞行器
CN208102346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CN101857086A (zh) 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204737021U (zh) 一种双动力双保险的太阳能飞艇
RU2313476C1 (ru) Способ аварийной посадки вертолета
CN201317462Y (zh) 小型混合动力飞行平台
CN113120230A (zh) 一种组合动力大机动无人机系统设计方法及系统
CN203616935U (zh) 一种舰载机起降模拟训练平台
CN104890850A (zh) 一种双动力双保险的太阳能飞艇
CN101746505A (zh) 单推力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CN202966660U (zh) 一种安全的高速飞行包装置
CN201670359U (zh) 单推力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CN101973396B (zh) 快速直升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