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63101U - 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63101U
CN202863101U CN 201220551714 CN201220551714U CN202863101U CN 202863101 U CN202863101 U CN 202863101U CN 201220551714 CN201220551714 CN 201220551714 CN 201220551714 U CN201220551714 U CN 201220551714U CN 202863101 U CN202863101 U CN 202863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ible top
lifting mechanism
head
main shaft
rol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517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漆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5517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63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63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631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安装在车辆的车体上,其包括折叠式的敞篷车顶组和设在所述车体上的与敞篷车顶组连接以驱动敞篷车顶组上下运动的主轴升降机构,车辆的后排座椅可折叠,在敞篷车顶组收起时,主轴升降机构带动已折叠的敞篷车顶组向下运动堆放在已折叠的后排座椅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敞篷车顶组合件能够折叠放置在车辆的后排座椅上方,不放在后备箱中,从而不占据后备箱的空间,而且后排座椅可以同时折叠收起,从而整车美观性好,还能减小风阻;另外车顶还为三段式硬顶敞篷车车顶,闭合后顶篷机构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门四座硬顶敞篷车,当车顶收起时,两门四座敞篷车后排座椅影响车辆的美观性,收起后的折叠车顶存放在后备箱中,占据一部分的后备箱空间,而且现有的三段式硬顶敞篷车车顶闭合后顶篷机构的安全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折叠收起后不占据后备箱空间的敞篷车顶组合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安装在车辆的车体上,其包括折叠式的敞篷车顶组和设在所述车体上的与敞篷车顶组连接以驱动敞篷车顶组上下运动的主轴升降机构,车辆的后排座椅可折叠,在敞篷车顶组收起时,主轴升降机构带动已折叠的敞篷车顶组向下运动堆放在已折叠的后排座椅的上方。
所述敞篷车顶组合件还包括设在所述车体上的在所述敞篷车顶组收起后盖住敞篷车顶组上方空间的伸缩式收纳盖和随伸缩式收纳盖向前移动的头部防滚支架,在敞篷车顶组闭合后,头部防滚支架和伸缩式收纳盖收纳于车体上位于后排座椅后方的位置处,在敞篷车顶组收起后,伸缩式收纳盖向前展开盖住敞篷车顶组,头部防滚支架前移固定在前排座椅后面。
所述伸缩式收纳盖包括依次滑动连接的收纳盖一、收纳盖二和收纳盖三。
所述敞篷车顶组合件还包括头部防滚支架和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设在所述收纳盖一的前端,头部防滚支架竖直设置在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上,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能够驱动头部防滚支架上下移动。
在所述头部防滚支架的两端设有伸缩销,头部防滚支架随着所述收纳盖一伸出移动至终点,伸缩销弹出穿过所述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上设置的销孔二最终嵌入车体两侧设置的销孔一中固定。
所述敞篷车顶组包括伸缩杆以及在伸缩杆上依次设置的前面板部件、中面板部件和后面板部件,在敞篷车顶组闭合时,前面板部件的端部与车辆的前风挡相接触,伸缩杆的包括外杆和能够伸进外杆中的内杆,前面板部件通过前连杆与伸缩杆的内杆上设置的固定座连接,前连杆与前面板部件和内杆铰接连接,中面板部件固定在伸缩杆的外杆上,后面板部件通过后连杆一和后连杆二与伸缩杆的外杆铰接连接,在敞篷车顶组收起时,前面板部件层叠在中面板部件上,后面板部件层叠在前面板部件上。
所述伸缩杆的内杆在伸出状态下其伸出端在前风挡位置处嵌入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主轴升降机构置于主轴升降机构支架中,主轴升降机构并由主轴升降机构支架中的驱动机构驱动在主轴升降机构支架中上下移动,主轴升降机构支架固定在车体上,主轴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外杆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敞篷车顶组合件能够折叠放置在车辆的后排座椅上方,不放在后备箱中,从而不占据后备箱的空间,而且后排座椅可以同时折叠收起,从而整车美观性好,还能减小风阻;车顶为三段式硬顶敞篷车车顶,闭合后顶篷机构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敞篷车顶组合件在顶篷展开时正面45度示意图;
图2为敞篷车顶组合件在顶篷展开时后面45度示意图;
图3为敞篷车的头部防滚支架升起和伸缩式收纳盖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敞篷车的头部防滚支架下降和伸缩式收纳盖收起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图敞篷车顶组合件在顶篷闭合状态下的立面正视图;
图6为前面板部件和后面板部件向前移动状态下的立面正视图;
图7为前面板部件和后面板部件折叠收缩在中面板部件上方的立面正视图;
图8为折叠的敞篷车顶组和主轴升降机构下降到车体中,头部防滚支架通过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向上移动,伸缩式收纳盖未展开状态下的立面正视图;
图9为伸缩式收纳盖展开状态下的立面正视图;
图10到图13为车顶折叠收起过程示意图;
图14为头部防滚支架向上移动和伸缩式收纳盖展开状态下以及与相关附件连接的立面正视图;
图15为头部防滚支架向下移动和伸缩式收纳盖收起状态下的立面正视图;
图16为头部防滚支架与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相连接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前面板部件;2、中面板部件;3、后面板部件;4、主轴升降机构;4A、主轴升降机构支架5、头部防滚支架;6、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7、伸缩式收纳盖;8、滑轨槽;9、滑轮组;10、车体;11、座椅靠背;12、座椅坐垫;13、铰链;14、敞篷车顶组;15、伸缩杆;16、前连杆;17A、后连杆一;17B、后连杆二;18、前风挡;19、收纳盖一;20、收纳盖二;21、收纳盖三;22、伸缩销;23、销孔一;24、销孔二;25、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安装在车辆的车体10上,其包括敞篷车顶组14和设在车体10上的与敞篷车顶组14连接驱动敞篷车顶组14上下运动的主轴升降机构4,车辆的后排座椅可折叠,在敞篷车顶组14收起时,主轴升降机构4带动敞篷车顶组14向下运动堆放在已折叠的后排座椅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敞篷车顶组合件能够折叠放置在车辆的后排座椅上方,不放在后备箱中,从而不占据后备箱的空间,而且后排座椅可以同时折叠收起,从而整车美观性好,还能减小风阻。
如图1所示,敞篷车顶组合件在顶篷闭合状态下的车体10包含两个车门前后四个座位。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后排座椅包括座椅坐垫12和座椅靠背11,座椅坐垫12固定附接在车体10上,座椅坐垫12与座椅靠背11通过铰链13相连接,座椅靠背11可以通过铰链13向前自由转动。
如图5至图9所示,敞篷车顶组14包括伸缩杆15以及在伸缩杆15上依次设置的前面板部件1、中面板部件2和后面板部件3,敞篷车顶组合件在顶篷闭合状态下,前面板部件1的前端与风挡18相接触,前面板部件1的后端与中面板部件2的前端相接触,中面板部件2的后端与后面板部件3的前端相接触,后面板部件3的后端与车体10相接触,座椅坐垫12固定的附接在车体10上,座椅靠背11和座椅坐垫12成展开状态,主轴升降机构支架4A和滑轨槽8固定的附接在车体10上,头部防滚支架5向下移动,伸缩式收纳盖7处于未展开状态。
如图10至图13所示,伸缩杆15的包括外杆和能够伸进外杆中的内杆,前面板部件1通过前连杆16与伸缩杆15的内杆的固定座25连接,前连杆16与前面板部件1和伸缩杆15 的内杆铰接连接,即前连杆16上端枢转的连接在前面板部件1的前端,前连杆16的下端枢转的连接在伸长状态下的伸缩杆15的内杆的固定座25上,通过前连杆16的转动使得前面板部件1覆盖在伸长状态下的伸缩杆15的内杆上,伸缩杆15的内杆前端与风挡18相接触密封。伸缩杆15的外杆固定连接在中面板部件2上,伸缩杆15的外杆的后端枢转的连接在后连杆一17A和后连杆二17B的上端,后连杆一17A和后连杆二17B的下端枢转的连接在后面板部件3上。
如图6所示,前面板部件1由于前连杆16向前转动90度向上升高一定高度,和风挡18和中面板部件2不再接触,后面板部件3向前转动一定角度,和中面板部件2和车体10不再接触。
如图7所示,前面板部件1通过伸缩杆15的内杆向后收缩进入伸缩杆15的外杆中,直到前面板部件1移动到中面板部件2上方为止;后面板部件3通过后连杆一17A和后连杆二17B向前转动,直到后面板部件3移动到前面板部件1的上方。如图13所示,在敞篷车顶组14收起时,前面板部件1层叠在中面板部件2上,后面板部件3层叠在前面板部件1上。
如图5至图9所示,主轴升降机构4置于主轴升降机构支架4A中,由主轴升降机构支架4A中的驱动机构驱动在主轴升降机构支架4A中上下移动,主轴升降机构支架4A固定在车体10上,主轴升降机构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15的外杆上。如图8和图9所示,座椅靠背11通过铰链13向前放倒,在敞篷车顶组14收起时,主轴升降机构4带动敞篷车顶组14向下运动堆放在已折叠的后排座椅的上方。
如图3至图9所示,本敞篷车顶组合件还包括设在车体10上的在敞篷车顶组14收起后盖住敞篷车顶组14上方空间的伸缩式收纳盖7和头部防滚支架5,在敞篷车顶组14闭合后,伸缩式收纳盖7和头部防滚支架5收纳于车体10上位于后排座椅后方的位置处,在敞篷车顶组14收起后,伸缩式收纳盖7向前展开盖住敞篷车顶组14,头部防滚支架5通过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6向上移动后同伸缩式收纳盖7一起向前移动固定在前排座椅后面。如图14和图15所示,伸缩式收纳盖7主要由收纳盖一19、收纳盖二20和收纳盖三21组成。收纳盖一19、收纳盖二20和收纳盖三21的两侧面分别通过轴固定连接滑轮组9中的两个滑轮,滑轮组9中的滑轮在滑轨槽8中前后移动。如图9所示,滑轮组9上的滑轮在滑轨槽8中向前移动带动伸缩式收纳盖7中的收纳盖一19、收纳盖二20和收纳盖三21依次向前展开,直至将车体10内的折叠后敞篷车顶组14完全覆盖上。如图8所示,在敞篷车顶组14要收起时,主轴升降机构4在主轴升降机构支架4A中向下移动,敞篷车顶组14折叠后也随着主轴升降机构4一起向下移动,直至折叠后的敞篷车顶组14完全下降到车体10里面为止,此时伸缩式收纳盖7开始向前展开。
如图14所示,收纳盖一1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6,如图16所示,头部防滚支架5竖直设置在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6中,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6能够驱动头部防滚支架5上下移动。如图16所示,在头部防滚支架5的两端设有可以自由收回弹出的伸缩销22,在伸缩式收纳盖7开始展开时,头部防滚支架5随着收纳盖一19伸出移动至终点,伸缩销22弹出穿过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最终嵌入车体两侧设置的销孔中固定。
伸缩销22弹出穿过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6侧面的销孔二24最终嵌入车体10两侧设置的销孔一23中,使头部防滚支架5固定在车体10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安装在车辆的车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式的敞篷车顶组和设在所述车体上的与敞篷车顶组连接以驱动敞篷车顶组上下运动的主轴升降机构,车辆的后排座椅可折叠,在敞篷车顶组收起时,主轴升降机构带动已折叠的敞篷车顶组向下运动堆放在已折叠的后排座椅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篷车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敞篷车顶组合件还包括设在所述车体上的在所述敞篷车顶组收起后盖住敞篷车顶组上方空间的伸缩式收纳盖,在敞篷车顶组闭合后,伸缩式收纳盖收纳于车体上位于后排座椅后方的位置处,在敞篷车顶组收起后,伸缩式收纳盖向前展开盖住敞篷车顶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敞篷车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收纳盖包括依次滑动连接的收纳盖一、收纳盖二和收纳盖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敞篷车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敞篷车顶组合件还包括头部防滚支架和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设在所述收纳盖一的前端,头部防滚支架竖直设置在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上,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能够驱动头部防滚支架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敞篷车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防滚支架的两端设有伸缩销,头部防滚支架随着所述收纳盖一伸出移动至终点,伸缩销弹出穿过所述头部防滚支架升降机构上设置的销孔二最终嵌入车体两侧设置的销孔一中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敞篷车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敞篷车顶组包括伸缩杆以及在伸缩杆上依次设置的前面板部件、中面板部件和后面板部件,在敞篷车顶组闭合时,前面板部件的端部与车辆的前风挡相接触,伸缩杆的包括外杆和能够伸进外杆中的内杆,前面板部件通过前连杆与伸缩杆的内杆上设置的固定座连接,前连杆与前面板部件和内杆铰接连接,中面板部件固定在伸缩杆的外杆上,后面板部件通过后连杆一和后连杆二与伸缩杆的外杆铰接连接,在敞篷车顶组收起时,前面板部件层叠在中面板部件上,后面板部件层叠在前面板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敞篷车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内杆在伸出状态下其伸出端在前风挡位置处嵌入在所述车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敞篷车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升降机构置于主轴升降机构支架中,主轴升降机构并由主轴升降机构支架中的驱动机构驱动在主轴升降机构支架中上下移动,主轴升降机构支架固定在车体上,主轴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外杆上。
CN 201220551714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63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51714 CN202863101U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51714 CN202863101U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63101U true CN202863101U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29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5171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63101U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631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4413A (zh) * 2013-09-12 2013-12-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敞篷电动汽车
CN107415663A (zh) * 2016-05-24 2017-12-01 广东天非尼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牵引式汽车软顶结构
CN114475509A (zh) * 2022-02-14 2022-05-13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敞篷车乘员保护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4413A (zh) * 2013-09-12 2013-12-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敞篷电动汽车
CN107415663A (zh) * 2016-05-24 2017-12-01 广东天非尼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牵引式汽车软顶结构
CN114475509A (zh) * 2022-02-14 2022-05-13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敞篷车乘员保护系统
CN114475509B (zh) * 2022-02-14 2023-11-14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敞篷车乘员保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63101U (zh) 一种敞篷车顶组合件
CN103465758A (zh) 一种轿车用遮雨装置
CN205400246U (zh) 一种车顶帐篷
AU2010310322B2 (en) Onboard automatic umbrella
CN201291741Y (zh) 可翻转的车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CN107554398B (zh) 车辆扩展空间升降机构
US9630661B1 (en) Retractable roof stored under an active spoiler
CN201249653Y (zh) 一种汽车用电动遮阳篷
CN106476588A (zh) 一种汽车遮阳罩
CN201511790U (zh) 硬顶敞篷车自动车顶
CN107554245B (zh) 遮阳帘的饰盖连动机构
CN204605487U (zh) 折叠伸缩式汽车遮阳罩
CN201291740Y (zh) 车顶翻转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CN110228357A (zh) 一种折叠充气车用防雨防晒装置
CN202294435U (zh) 一种折叠式翼开车
CN205220313U (zh) 适于敞篷车辆的车顶装置
CN2732528Y (zh) 全自动汽车遮阳伞
CN201704984U (zh) 地卧式全自动折叠车库
CN108382170A (zh) 自适应汽车保温隔热装置
CN101934713B (zh) 自动收展车衣及收展方法
CN201291742Y (zh) 车顶翻转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CN107399226A (zh)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CN208118902U (zh) 自适应汽车保温隔热装置
CN101683813B (zh) 车顶翻转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CN201849301U (zh) 自动收展车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