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598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55986U
CN202855986U CN201220400587.1U CN201220400587U CN202855986U CN 202855986 U CN202855986 U CN 202855986U CN 201220400587 U CN201220400587 U CN 201220400587U CN 202855986 U CN202855986 U CN 202855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hyoplastron
support division
elastic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005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春明
王继超
张国华
余开刚
郑启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4005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55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55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55986U/zh
Priority to US13/966,306 priority patent/US20140051274A1/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1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侦测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向前水平延伸的舌板,所述遮蔽壳体与舌板共同定义有用于收容对接插头的对接空间。所述侦测端子包括设于绝缘本体一侧的第一侦测端子,所述第一侦测端子设有第一弹性臂及向内侧弯折延伸入对接空间内的第一抵持部。其中,所述第一侦测端子还设有自第一弹性臂水平向前延伸后再向后延伸的连接段,所述第一抵持部自连接段后端向后并向内侧水平弯折延伸。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侦测端子通过设置连接段,增加了第一侦测端子的弹性,可有效防止第一侦测端子因多次插拔而被顶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侦测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2011年06月01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第CN 102082730A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一侦测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右侧设有用以固定所述侦测端子的固定槽,所述侦测端子设有固定于固定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向下延伸的焊接部、自固持部另一端向前水平延伸的弹性臂及位于弹性臂末端的弧形侦测部。当对接插头插入时,对接插头的遮蔽壳体与侦测端子电性接触,藉此导通侦测端子连接的电路,实现侦测功能。但是,在该种结构中,侦测端子的弹性臂较短,弹性不足,多次插拔后易导致侦测端子弹性疲劳,减少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弹性更佳的侦测端子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侦测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向前水平延伸的舌板,所述遮蔽壳体与舌板共同定义有用于收容对接插头的对接空间,所述侦测端子包括设于绝缘本体一侧的第一侦测端子,所述第一侦测端子设有第一弹性臂及向内侧弯折延伸入对接空间内的第一抵持部,其中,所述第一侦测端子还设有自第一弹性臂水平向前延伸后再向后延伸的连接段,所述第一抵持部自连接段后端向后并向内侧水平弯折延伸。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舌板定义有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第二侧面及位于上、下两侧的上、下表面,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暴露于舌板下表面的接触部,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下边缘向下未凸出所述舌板的下表面。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侦测端子还设有自第一抵持部向后并向外侧水平弯折延伸用于与遮蔽壳体接触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弹性臂前端设有向外侧倾斜延伸的倾斜段,所述连接段自所述倾斜段水平向前延伸后再向上并向后延伸。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舌板设有自舌板侧面向内侧凹陷的第一凹口,所述第一抵持部容纳于第一凹口内。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侦测端子还包括设于绝缘本体另一侧的第二侦测端子,所述第二侦测端子设有第二弹性臂、自第二弹性臂末端向前并向内侧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二抵持部及自第二抵持部前端向外侧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向前超过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抵持部较第一抵持部更靠近对接空间的前端。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舌板的第二侧面设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凹口,所述第二抵持部容纳于第二凹口内。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部及分别设于两侧部外侧的两延伸部,所述侧部与延伸部之间形成用以固定第一、第二侦测端子的固定槽;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还设有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弹性臂后方的第一、第二水平部、分别自第一、第二水平部後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第二固定部及分别自第一、第二固定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第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及第一、第二水平部收容于固定槽内。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壳体设有分别面向所述舌板的第一、第二侧面的第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第二侧壁分别设有凸出第一、第二侧壁所在平面的第一、第二配合部及形成于第一、第二配合部内侧的第一、第二让位部,所述第一、第二让位部分别为第一、第二侦测端子提供弹性变形的让位空间。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的第一、第二抵接部在初始状态下与第一、第二配合部不接触,所述第一侦测端子的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侧壁所在平面的外侧,相应的不同对接插头插入后,第一、第二抵接部选择性地与第一、第二配合部接触,实现侦测功能。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侦测端子的第二抵持部的下边缘向下凸出所述舌板的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侦测端子设置有自第一弹性臂前方水平向前延伸后再向上并向后延伸并连接于第一弹性臂与第一抵持部之间的连接端,在不改变第一抵持部的位置的情况下,增加了第一侦测端子的弹性,可有效防止第一侦测端子因多次插拔而被顶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去除遮蔽壳体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侦测端子处于普通对接插头插入时的状态。 
图9与图8类似,但其中的侦测端子处于特定对接插头插入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侦测端子4、组装至绝缘本体1的固定块5及包覆绝缘本体1的金属遮蔽壳体6。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及自前向后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10上的第二绝缘本体20,绝缘本体1及遮蔽壳体6共同定义有收容对接插头(未图示)的对接空间101(参图1)。第一绝缘本体10包括主体部11及自主体部11底部向前水平延伸的支撑板12。所述主体部11包括前端面111、与前端面111相对的后端面112、自前端面111水平向后凹陷而成的第一安装槽1111、自第一安装槽1111两端向下凹陷延伸并向后贯穿该主体部11的相对两第二安装槽1112及位于第一安装槽1111下方及两第二安装槽1112之间并向后贯通主体部11且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固持槽1113。所述主体部11还包括分别位于两第二安装槽1112外侧的相对两侧部113、位于第一安装槽1111上方的顶部114及自两侧部113向外侧凸伸的延伸部115。所述主体部11还包括自后端面112向前凹陷与第一安装槽1111相通并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二固持槽1121及由顶部114、后端面112及两侧部113围设而成的安装空间110。所述侧部113向后延伸超过后端面112,所述侧部113朝向安装空间110的内侧壁设有向内侧凸伸的扣持块119及自侧部113后表面向前凹陷的卡持槽118,所述侧部113与延伸部115之间形成用于固定侦测端子4的固定槽116。 
所述固定槽116包括水平设置的容纳槽1161及位于所述容纳槽1161下方竖直设置并与容纳槽1161相通的限位槽1162,所述固定槽116还设有自限位槽1162中部向外侧贯穿延伸部115的开口1163。所述容纳槽1161向上、向前并向后贯穿延伸部115,所述限位槽1162向下贯穿延伸部115,所述限位槽116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容纳槽1161的中部且其宽度小于容纳槽1161的宽度,所述开口1163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小于限位槽1162的宽度。 
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包括收容于第一安装槽1111内的第一安装部21、自第一安装部21左右两侧向后延伸并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10的第二安装槽1112内的第二安装部23及自第一安装部21向前水平延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槽1111的舌板22。所述第二安装部23后端设有向外侧凸伸收容于卡持槽118内的卡持部230。所述舌板22设有上表面223、与上表面223相对的下表面224、位于前端的前端面225及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相对第一、第二侧面226、227。所述下表面224设有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收容槽221及位于第一收容槽221前方并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二收容槽222,舌板22自所述第一、第二侧面226、227分别设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一、第二凹口228、229,所述第一凹口228位于对接空间101后侧,第二凹口229位于对接空间101前侧。 
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固设于绝缘本体1内的第一端子组31及第二端子组32。第一端子组31的每一端子设有位于第一收容槽221内的第一连接部312、自第一连接部312向前延伸并暴露于对接空间101内的弧形第一接触部313、自第一连接部312另一端向后延伸并固定于第一固持槽1113内的第一定位部314及自第一定位部314后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尾部315。 
第二端子组32镶埋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20内。第二端子组32的每一端子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20内的第二固持部(未标号)、自第二固持部向前延伸并位于第二收容槽222内的平板状第二接触部323、自第二固持部向后延伸并固定于第二固持槽1121内的第二定位部324及自第二定位部324后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尾部325。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313、323共同设于舌板22的下表面224且沿舌板22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两排。 
侦测端子4包括固定于左侧固定槽116内的第一侦测端子41及固定于右侧固定槽116内的第二侦测端子42。所述第一侦测端子41用于侦测是否为具有较长对接部的特定的对接插头插入,所述第二侦测端子42用于侦测是否有对接插头插入。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41、42分别包括收容于容纳槽1161内的第一、第二水平部411、421、分别自第一、第二水平部411、421后端竖直向下延伸并收容于限位槽1162内的第一、第二固定部412、422、分别自第一、第二固定部412、422向下延伸出限位槽1162的第一、第二焊接部413、423及分别自第一、第二水平部411、421向前水平延伸出容纳槽1161的第一、第二侦测弹片410、420。所述第一侦测弹片410包括自第一水平部411水平向前延伸的第一弹性臂4101、自第一弹性臂4101水平向前延伸后向上并向后延伸的连接段4103、自连接段4103后端向后并向内侧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一抵持部4104及自第一抵持部4104末端向后并向外侧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一抵接部4105。所述第一弹性臂4101后端设有向外侧倾斜延伸的倾斜段4102。所述第一弹性臂4101位于对接空间101的后方,所述第一抵持部4104抵压于舌板22的第一凹口228内。第二侦测弹片420包括自第二水平部421水平向前延伸的第二弹性臂4203、自第二弹性臂4203末端向前并向内侧水平弯折延伸弧形第二抵持部4204及自第二抵持部4204末端向前并向外侧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二抵接部4205。所述第二抵持部4204抵压于舌板22的第二凹口229内。所述第二弹性臂4203向前延伸超过第一弹性臂4103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抵持部4204相较所述第一抵持部4104更靠近对接空间101的前端,所述连接段4103的下边缘位于舌板22下表面224的下方,第一抵持部410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舌板22上、下表面223、224之间,所述第二抵持部4204的下边缘位于舌板22下表面224的下方。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412、422设有与所述限位槽1162的内侧壁干涉配合的倒刺。所述连接段4103呈一竖直片状结构,以避免影响电连接器100的宽度尺寸。 
固定块5向上组装于安装空间110内,所述固定块5包括上下贯通固定块5用以固定第二端子组32的第二尾部324的通槽52及自固定块5左右两侧向外凸伸与第一绝缘本体10的扣持块119相扣持的卡持块51。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6包括上壁61、与上壁61相对应的下壁62、位于左侧的第一侧壁63、位于右侧的第二侧壁64及自顶壁6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后盖65。所述第一、第二侧壁63、64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让位部631、641以及与第一、第二让位部631、641位置相对应并凸出第一侧壁63及第二侧壁64的外表面的第一、第二配合部630、640,所述第一、第二让位部631、641容纳所述第一、第二侦测弹片410、420。所述第一、第二让位部631、641因冲切第一、第二配合部630、640而形成,为第一、第二侦测弹片410、420提供弹性变形的让位空间。所述第一配合部630包括自第一让位部631前侧缘向外倾斜延伸的弯折段632及自弯折段632向后水平延伸并位于第一抵接部4105外侧的第一抵压部633。第一配合部630与第一侧壁63一体成型,第一抵压部633悬空设于第一侧壁63外侧。所述第二配合部640包括自第二侧壁64内侧面向外凸出的凸包642及自凸包642的中部向前水平延伸位于第二抵接部4205外侧的第二抵压部643。所述第二配合部640与第二侧壁64一体成型,第二抵压部643悬空设于第二侧壁64外侧。所述上壁61及下壁62均设有延伸入对接空间101内的若干弹片66,所述第一、第二侧壁63、64在其靠近后盖65处对称设有一对分别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下壁62的安装脚67。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组装时,首先将镶埋成型有第二端子组32的第二绝缘本体20向后固定至第一绝缘本体10,第二绝缘本体20的第一、第二安装部21、23分别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10的第一、第二安装槽1111、1112内,卡持部230与卡持槽118相互卡持,限制第二绝缘本体20向前移动,再将第一端子组31组装至绝缘本体1,第一连接部312延伸入第一收容槽221内;其次,将第一、第二侦测端子41、42向下组装到第一绝缘本体10的固定槽116内,第一、第二侦测端子41、42的第一、第二固定部412、422上的倒刺与所述限位槽1162的内侧壁干涉配合,以达到固定侦测端子4的目的;最后,将固定块5向上组装到第一绝缘本体10的安装空间110内,再将遮蔽壳体6自前向后组装至绝缘本体1上,并折下后盖65即完成组装。第一、第二侦测端子41、42的第一、第二抵持部4104、4204向内侧分别抵压在绝缘本体1的舌板22的第一、第二侧面226、227上的第一、第二凹口228、229内并暴露于对接空间101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与舌板22的第一、第二凹口228、229抵靠,第一、第二抵接部4105、4205分别位于遮蔽壳体6的第一、第二侧壁63、64所在平面的外侧并分别收容于第一、第二让位部631、641内且未与第一、第二抵压部633、643接触,所述第一侦测端子41的连接段4103位于所述第一侧壁63所在平面的外侧,所述第二抵持部4204较第一抵持部4104更靠近所述舌板22的前端面225,所述第二抵持部4204的下边缘向下超出舌板22的下表面224。固定块5左右两侧的卡持块51与第一绝缘本体10上的扣持块119相扣持,支撑板12向上支撑在遮蔽壳体6的下壁62上。 
图7至图9显示不同对接插头插入时,第一、第二侦测端子41、42的工作状态。如图7所示,在初始状态下,第一、第二抵接部4105、4205与遮蔽壳体6不发生接触;如图8所示,当具有较短对接部的普通对接插头(例如:USB 2.0或USB 3.0标准对接插头)插入时,因该较短的对接部不会到达对接空间101的后端,仅会抵压到第二侦测端子42的第二抵持部4204,使第二抵接部4205向外侧移动并与第二抵压部643达成电性接触,而第一侦测端子41保持初始状态;如图9所示,当具有较长对接部的具有电源功能的特定对接插头(例如:USB PD(Power Delivery)对接插头)插入时,该特定对接插头的对接部向外侧抵压第一、第二侦测端子41、42的第一、第二抵持部4104、4204,使第一、第二抵接部4105、4205向外侧移动并分别与第一、第二抵压部633、643达成电性接触;当Thin Card(未图示)插入时,尽管Thin Card的对接部尺寸较长可到达对接空间101的后端,但Thin Card为片状结构,仅占用位于绝缘本体1的舌板22的下方的部分对接空间,而第一侦测端子41的第一抵持部4104未凸出舌板22的下表面224,即不在此部分对接空间内,另外,第一侦测端子41的连接段4103的下边缘虽然位于舌板22的下表面224的下方,但连接段4103位于所述第一侧壁63所在平面的外侧,故,Thin Card仅会抵压到第二侦测端子42的第二抵持部4204,迫使第二抵接部4205向外侧移动并与第二抵压部643达成电性接触。 
因为普通插头与特定对接插头的对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相差较小,因此电连接器100的第一侦测端子41的第一抵持部4104的位置必须设置在对接空间后方、普通对接插头的对接部不能到达的一小范围内,以避免第一抵持部4104与普通对接插头的对接部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第一侦测端子41的第一侦测弹片410借助水平向前延伸后再向上并向后延伸的连接段4103延长了整体臂部的长度,增加了第一侦测弹片410的弹性,在不改变第一抵持部4104的位置以使第一侦测端子41能够侦测不同对接插头插入的同时可有效防止第一侦测端子41因多次插拔而被顶跨,延长了该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侦测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向前水平延伸的舌板,所述遮蔽壳体与舌板共同定义有用于收容对接插头的对接空间,所述侦测端子包括设于绝缘本体一侧的第一侦测端子,所述第一侦测端子设有第一弹性臂及向内侧弯折延伸入对接空间内的第一抵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侦测端子还设有自第一弹性臂水平向前延伸后再向后延伸的连接段,所述第一抵持部自连接段后端向后并向内侧水平弯折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定义有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第二侧面及位于上、下两侧的上、下表面,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暴露于舌板下表面的接触部,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下边缘向下未凸出所述舌板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侦测端子还设有自第一抵持部向后并向外侧水平弯折延伸用于与遮蔽壳体接触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弹性臂前端设有向外侧倾斜延伸的倾斜段,所述连接段自所述倾斜段水平向前延伸后再向上并向后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设有自舌板侧面向内侧凹陷的第一凹口,所述第一抵持部容纳于第一凹口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端子还包括设于绝缘本体另一侧的第二侦测端子,所述第二侦测端子设有第二弹性臂、自第二弹性臂末端向前并向内侧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二抵持部及自第二抵持部前端向外侧水平弯折延伸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向前超过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抵持部较第一抵持部更靠近对接空间的前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第二侧面设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凹口,所述第二抵持部容纳于第二凹口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部及分别设于两侧部外侧的两延伸部,所述侧部与延伸部之间形成用以固定第一、第二侦测端子的固定槽;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还设有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弹性臂后方的第一、第二水平部、分别自第一、第二水平部後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第二固定部及分别自第一、第二固定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第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及第一、第二水平部收容于固定槽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设有分别面向所述舌板的第一、第二侧面的第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第二侧壁分别设有凸出第一、第二侧壁所在平面的第一、第二配合部及形成于第一、第二配合部内侧的第一、第二让位部,所述第一、第二让位部分别为第一、第二侦测端子提供弹性变形的让位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的第一、第二抵接部在初始状态下与第一、第二配合部不接触,所述第一侦测端子的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侧壁所在平面的外侧,相应的不同对接插头插入后,第一、第二抵接部选择性地与第一、第二配合部接触,实现侦测功能。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侦测端子的第二抵持部的下边缘向下凸出所述舌板的下表面。
CN201220400587.1U 2012-08-14 2012-08-14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5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00587.1U CN202855986U (zh) 2012-08-14 2012-08-14 电连接器
US13/966,306 US20140051274A1 (en) 2012-08-14 2013-08-14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00587.1U CN202855986U (zh) 2012-08-14 2012-08-1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55986U true CN202855986U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87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00587.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5986U (zh) 2012-08-14 2012-08-1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51274A1 (zh)
CN (1) CN2028559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073A (zh) * 2014-06-17 2016-02-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449401A (zh) * 2014-08-08 2016-03-30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13809570A (zh) * 2020-06-15 2021-12-17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5779B2 (en) * 2013-03-18 2014-12-09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plurality of detecting pins
US8974240B2 (en) * 2013-04-18 2015-03-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pins
US9356404B2 (en) * 2013-09-25 2016-05-3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215119B2 (ja) * 2014-04-11 2017-10-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Usbレセプタクル
TWM497876U (zh) * 2014-07-03 2015-03-21 T Conn Prec Corp 插座連接器之偵測結構
TWI681596B (zh) * 2015-09-02 2020-01-01 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JP6879648B2 (ja) * 2019-02-27 2021-06-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外導体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7374650A (zh) * 2022-06-30 2024-01-0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9342A (en) * 1998-10-30 2000-10-31 3Com Corporation Media jack with switch for LAN and modem connection
US6168472B1 (en) * 1999-01-25 2001-01-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lectable compatibil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283775B1 (en) * 1999-08-31 2001-09-04 3Com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utomatic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CN201130767Y (zh) * 2007-10-12 2008-10-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7841910B2 (en) * 2007-11-06 2010-11-30 Apple Inc. Mini displayport
TWI351798B (en) * 2007-12-28 2011-11-01 Asustek Comp Inc Socket connectors with functions of plug detection
TWI403028B (zh) * 2010-05-17 2013-07-2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High-frequency socket connector with plug detection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073A (zh) * 2014-06-17 2016-02-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337073B (zh) * 2014-06-17 2018-01-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449401A (zh) * 2014-08-08 2016-03-30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5449401B (zh) * 2014-08-08 2019-02-05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US10879635B2 (en) 2014-08-08 2020-12-29 Molex,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809570A (zh) * 2020-06-15 2021-12-17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3809570B (zh) * 2020-06-15 2024-03-08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51274A1 (en) 201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55986U (zh) 电连接器
CN103427236A (zh) 电连接器
CN201029143Y (zh) 电连接器
CN201797081U (zh) 电连接器
CN202856042U (zh) 电连接器
US810072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eatured USB/eSATA interfaces
CN201498668U (zh) 电连接器
CN104716486A (zh) 电连接器
CN202855957U (zh) 电连接器
CN101771210B (zh) 电连接器
CN102087390B (zh) 光电连接器组件
CN203150766U (zh) 同轴连接器
CN203135088U (zh) 抽屉式卡连接器
CN104682118A (zh) 电连接器
CN209544652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9544679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2474348U (zh) 电连接器
CN201191666Y (zh) 电连接器
CN202695863U (zh) 电连接器
CN202076583U (zh) 电连接器
CN201708380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1829670U (zh) 电连接器
CN101740918A (zh) 电连接器
CN204464635U (zh) 电连接器
CN202602014U (zh) 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