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5978U - 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55978U
CN202855978U CN 201220557699 CN201220557699U CN202855978U CN 202855978 U CN202855978 U CN 202855978U CN 201220557699 CN201220557699 CN 201220557699 CN 201220557699 U CN201220557699 U CN 201220557699U CN 202855978 U CN202855978 U CN 202855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 jaw
female terminal
jaw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576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oco Suzhou Precis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oco Suzhou Precis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oco Suzhou Precis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oco Suzhou Precis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576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55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55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559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包括绝缘壳体和若干母端子,所述绝缘壳体上设有若干母端子插槽,该若干母端子插槽组成至少一排插槽组,所述母端子插设于母端子插槽内,所述母端子包括一固定部和一接触部,该接触部上设有接触端,所述固定部与母端子插槽固定连接,接触部悬置于母端子插槽内,各接触部的接触端中心位置之间在母端子插槽提供的插入方向上呈上下错位布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母端子与公端子之间的插入力大,造成装配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连接器的母端子和与该母端子配合使用的公端子插接时,会产生插入力,阻碍公端子的插入,该插入力在产品端子装配时经常会遇到。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参见附图1~4所示,包括绝缘壳体1和若干母端子,所述若干母端子为相同的端子,绝缘壳体1上设有若干母端子插槽2,若干母端子插槽2组成一排插槽组或槽口相对设置的两排插槽组,母端子插设于母端子插槽2内,母端子包括一固定部3以及由固定部3一端弯折而成的接触部4,接触部4上设有突起的接触端,固定部3与母端子插槽2固定连接,因此,同一排母端子的接触端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对于一排插槽组的情况,母端子插槽2内的母端子在与公端子8插接时,为单线接触,对于槽口相对设置的两排插槽组的情况,两排插槽组内的母端子之间形成容置公端子8的容置空间,母端子与公端子8插接时,为双面单线接触。不管是单线接触还是双面单线接触,都需克服插接时的插入力才能插入,而该插入力往往很大,这对设备的组装增加了难度,同时,对于双面单线接触情况,还会使插入的公端子产生歪斜和晃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母端子与公端子之间的插入力大,造成装配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包括绝缘壳体和若干母端子,所述绝缘壳体上设有若干母端子插槽,该若干母端子插槽组成至少一排插槽组,所述母端子插设于母端子插槽内,所述母端子包括一固定部和一接触部,该接触部上设有接触端,所述固定部与母端子插槽固定连接,接触部悬置于母端子插槽内,其创新在于:各接触部的接触端中心位置之间在母端子插槽提供的插入方向上呈上下错位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母端子的接触端由若干第一接触端和若干第二接触端组成,所述第一接触端的中心位置相对第二接触端的中心位置向上或向下设置,同一排插槽组内,所述错位布置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 所述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依次交替布置;
b. 所述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两两依次交替布置;
c. 所述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交替布置,且相邻两第一接触端之间至少有两个第二接触端。
2、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母端子的接触端由若干第一接触端、若干第二接触端和若干第三接触端组成,所述第一接触端的中心位置、第二接触端的中心位置和第三接触端的中心位置三者中,一者相对设在上方,再一者相对设在中间,另一者相对设在下方,同一排插槽组内,所述错位布置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 所述第一接触端、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依次交替布置;
b. 所述第一接触端、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两两依次交替布置;
c. 所述第一接触端、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交替布置,且相邻两第一接触端之间至少有两个第二接触端和两个第三接触端。
3、上述方案中,所述母端子还包括一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延伸到绝缘壳体的外部。
4、上述方案中,所述“母端子插槽提供的插入方向”是指母端子插槽提供给与母端子配合使用的公端子的插入方向。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将各接触部的接触端中心位置之间在母端子插槽提供的插入方向上呈上下错位布置,母端子在与公端子插接时,公端子的接触面先部分与最上面一组接触端的接触,再向下与其它组接触端接触,分几个过程进行,将插接过程中的插入阻力进行分散。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各接触部的接触端中心位置之间在母端子插槽提供的插入方向上呈上下错位布置,分散了插入力,使得将公端子插入每组母端子中的插入力明显降低了,有效减轻了工人作业的难度。
2、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接触端设计成至少两种,并将接触端上下布置,可以有效保证了公端子的稳定,不会产生歪斜和晃动情况,特别是对于双面接触产品。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具有一排插槽组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2为母端子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现有的具有两排插槽组的连接器与公端子未插接时的示意图;
附图4为现有的具有两排插槽组连接器与公端子插接后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的外壳;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的局部母端子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母端子与公端子插接后的示意图;
附图8为公端子所受的插入力与插入位移的曲线。
以上附图中:1、绝缘壳体;2、母端子插槽;3、固定部;4、接触部;5、第一接触端;6、第二接触端;7、焊接部;8、公端子;A、与本实用新型母端子插接的公端子所受的插入力与插入位移的曲线;B、与本实用新型相对应的现有连接器插接的公端子所受的插入力与插入位移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参见附图5~7所示,包括绝缘壳体1和若干母端子,所述绝缘壳体1上设有若干母端子插槽2,所述若干母端子插槽2组成槽口相对设置的两排插槽组,所述母端子插设于母端子插槽2内,所述母端子包括一固定部3以及由固定部3一端弯折而成的接触部4,该接触部4向内弯折或向外弯折成弧形,向外弯折的弧形的顶部形成接触端,所述固定部3与母端子插槽2固定连接,接触部4悬置于母端子插槽2内,所述固定部3的另一端延伸有焊接部7,所述焊接部7延伸到绝缘壳体1的外部。
所述同一排插槽组内的母端子的接触端由个数相同的第一接触端5和第二接触端6组成,所述第一接触端5的中心相对第二接触端6的中心向上设置,且第一接触端5和第二接触端6依次交替排列布置,所述第一接触端5与第二接触端6组成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两条上下相互平行的直线,所述平面平行于母端子插槽2槽口所在的平面,所述面对面设置的两排插槽组中,同一相对位置的两个母端子插槽2内的两个母端子为接触端相同的母端子。
所述母端子在与公端子8插接时,公端子8的两接触面先部分与所有第一接触端5接触,再向下与所有第二接触端6接触,分两个过程进行,即公端子8先克服与第一接触端5接触的插入力,再克服与第二接触端6接触的插入力和与第一接触端5的摩擦力,将插接过程中的阻力进行分散。参见附图8所示,A为与本实用新型母端子插接的公端子8所受的插入力与插入位移的曲线,B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对应的现有连接器插接的公端子8所受的插入力与插入位移的曲线,本实施例的插入力明显比现有连接器的插入力小,这有效降低了设备装配的难度,插入和拔出公端子8要相对简单,同时,本实施例有效地见减少了公端子8的歪斜和晃动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中的公端子8可以是FFC软排线,PCB电路板,板对板连接器等。
结合本实施例与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有如下变化:
1、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接触端5和第二接触端6依次交替排列布置,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接触端5和第二接触端6的其它相对规则的排列方式,例如第一接触端5和第二接触端6两两交替排列布置,亦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2、上述实施例中,母端子的接触端由第一接触端5和第二接触端6组成,所述第一接触端5相对第二接触端6的中心向上设置,在实际应用中,母端子的接触端还可以由第一接触端5、第二接触端6和第三接触端组成,所述第一接触端5的中心、第二接触端6的中心和第三接触端的中心三者中,一者相对设在上方,再一者相对设在中间,另一者相对设在下方,且第一接触端5、第二接触端6和第三接触端交替排列布置。
3、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母端子插槽2组成槽口相对设置的两排插槽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若干母端子插槽2还可以组成一排插槽组或两排以上插槽组,即本实用新型既可运用于一排插槽组的连接器,也可运用于多排插槽组的连接器。
4、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母端子包括一固定部3以及由固定部3一端弯折而成的接触部4,该接触部4向内弯折或向外弯折成弧形,所述向外弯折的弧形的顶部形成接触端,在实际应用中,母端子的结构可以有很多等同的变化结构,比如母端子包括一固定部3,固定部3的中部设有一弧形接触部4,接触部上4设有突起的接触端,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上述实施例仅为优选方案。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包括绝缘壳体(1)和若干母端子,所述绝缘壳体(1)上设有若干母端子插槽(2),该若干母端子插槽(2)组成至少一排插槽组,所述母端子插设于母端子插槽(2)内,所述母端子包括一固定部(3)和一接触部(4),该接触部(4)上设有接触端,所述固定部(3)与母端子插槽(2)固定连接,接触部(4)悬置于母端子插槽(2)内,其特征在于:各接触部(4)的接触端中心位置之间在母端子插槽(2)提供的插入方向上呈上下错位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母端子的接触端由若干第一接触端(5)和若干第二接触端(6)组成,所述第一接触端(5)的中心位置相对第二接触端(6)的中心位置向上或向下设置,同一排插槽组内,所述错位布置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 所述第一接触端(5)和第二接触端(6)依次交替布置;
b. 所述第一接触端(5)和第二接触端(6)两两依次交替布置;
c. 所述第一接触端(5)和第二接触端(6)交替布置,且相邻两个第一接触端(5)之间至少有两个第二接触端(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母端子的接触端由若干第一接触端(5)、若干第二接触端(6)和若干第三接触端组成,所述第一接触端(5)的中心位置、第二接触端(6)的中心位置和第三接触端的中心位置三者中,一者相对设在上方,再一者相对设在中间,另一者相对设在下方,同一排插槽组内,所述错位布置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 所述第一接触端(5)、第二接触端(6)和第三接触端依次交替布置;
b. 所述第一接触端(5)、第二接触端(6)和第三接触端两两依次交替布置;
c. 所述第一接触端(5)、第二接触端(6)和第三接触端交替布置,且相邻两个第一接触端(5)之间至少有两个第二接触端(6)和两个第三接触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还包括一焊接部(7),所述焊接部(7)延伸到绝缘壳体(1)的外部。
CN 201220557699 2012-10-29 2012-10-29 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5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57699 CN202855978U (zh) 2012-10-29 2012-10-29 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57699 CN202855978U (zh) 2012-10-29 2012-10-29 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55978U true CN202855978U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8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57699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5978U (zh) 2012-10-29 2012-10-29 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559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046A (zh) * 2016-07-29 2018-02-06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双面卡缘连接器
CN108054542A (zh) * 2017-12-07 2018-05-18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及应用其制成的电连接器
CN109193216A (zh) * 2018-08-31 2019-01-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046A (zh) * 2016-07-29 2018-02-06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双面卡缘连接器
CN107666046B (zh) * 2016-07-29 2020-11-10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双面卡缘连接器
CN108054542A (zh) * 2017-12-07 2018-05-18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及应用其制成的电连接器
CN108054542B (zh) * 2017-12-07 2024-01-30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公端子及应用其制成的电连接器
CN109193216A (zh) * 2018-08-31 2019-01-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US10714856B2 (en) 2018-08-31 2020-07-14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9384B (zh) 插拔式接线端子结构
CN202772303U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MY154846A (en) Terminal block having a connector
CN106410473A (zh)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CN106575831A (zh) 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及插口
CN202855978U (zh) 一种用于降低连接器插入力的端子结构
CN109787009A (zh) 一种dc电源端子组及大电流电连接器
CN202585983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2585851U (zh) 电连接器
CN201222586Y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其与插头电连接器的组合
CN104022390A (zh) 插座连接器
CN208723163U (zh) 焊线式板对板连接器
CN2572578Y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025864U (zh) 一种插入式连接器件
CN202737154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btb连接器端子和btb连接器
CN209487780U (zh) 一种dc电源端子组及大电流电连接器
CN104037549B (zh) 插头连接器
CN102625965B (zh) 一种pcb板连接器及pcb板连接结构
CN201528102U (zh)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应用装置
CN200979925Y (zh) 连接器模块
CN105098408A (zh) 卡缘连接器、电子卡模块、及电子卡组件
CN107240813B (zh) 一种用于Micro USB的组件
WO2011141203A3 (de) Anschlusskontaktierungsanordnung für solarmodule
CN204720720U (zh) 连接端子
CN110391562A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