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49706U -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49706U
CN202849706U CN 201220465584 CN201220465584U CN202849706U CN 202849706 U CN202849706 U CN 202849706U CN 201220465584 CN201220465584 CN 201220465584 CN 201220465584 U CN201220465584 U CN 201220465584U CN 202849706 U CN202849706 U CN 202849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iding
bodice
module
left front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655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G MENG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G ME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G MENG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G ME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655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49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49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497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包括大身与设置于大身侧边的门襟,门襟设置于大身的排针方向上,大身与门襟一体织成。通过在大身排针编织的同时在大身的排针方向上进行门襟的编织,并将门襟的终端编织线圈集圈于大身的编织线圈所在的织针上,将大身与门襟相连接,实现大身与门襟的一体织成,无需多个编程程序,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工作量,节省了后期的缝合工序,避免织物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织物外观美感。

Description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针织品主要采用STOLL(德国斯托尔电脑横机)机器进行编织,传统的开衫类织物主要包括大身与门襟,在编织时通常将大身与门襟分别进行编程程序,编织完成后采用人工作业将两个织片进行缝合固定,采用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需分别做不同的编程程序,编程人员工作量繁琐。
2、编织时每个织片程序都需要读卡,逐个织片。
3、在编织完成后,后道流程需先将门襟与对应的大身进行配片,之后进行缝合,还需要手缝藏毛头,工作量较大。
4、而且通过上述多道工序后的成品易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质量问题,产品质量较差,生产成本较高。
5、缝合后的产品外观效果较差。
因此,一种可将织物的大身与门襟一体织成,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工作量,避免织物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织物外观美感的织物与编织机亟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传统方式将大身与门襟分别进行编织后配片缝合连接工作繁琐、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且易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问题,影响产品的外观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达到可将织物的大身与门襟一体织成,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工作量,避免织物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织物外观美感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包括大身与设置于所述大身侧边的门襟,所述门襟设置于所述大身的排针方向上,所述大身与所述门襟一体织成。
优选的,所述门襟的一侧还连接有襟边,所述襟边为反平纹或平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襟边为设置于所述大身排针方向上的至少1支织针。
一种编织机,用于编织所述的织物,该编织机包括机壳、针床、位于所述针床上方的纱嘴、位于所述针床下方的起针梳与罗拉、以及用于选纱的机头,所述机头能够带动所述纱嘴在所述针床上左右移动,所述针床包括前针床与后针床,所述编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总控模块:控制所述编织机的运行;
选纱模块:控制所述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所述纱嘴包括用于编织大身的第一纱嘴,与用于编织门襟的第二纱嘴;
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前、后针床进行编织;
牵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起针梳与所述罗拉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
所述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所述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编织模块包括控制大身编织的大身编织模块,控制门襟编织的门襟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前、后针床上的线圈位置互换的翻针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门襟编织线圈移位翻针向所述大身编织线圈部分进行收针的移位翻针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根据具体编织需要进行挑洞编织的挑洞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通过将纱线穿过织针不集圈形成镂空的吊目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进行拐花编织的拐花模块、采用正反针方式编织的正反针模块、进行平纹编织的平纹模块与进行反平纹编织的反平纹模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包括大身与设置于大身侧边的门襟,门襟设置于大身的排针方向上,大身与门襟一体织成。通过在大身排针编织的同时在大身的排针方向上进行门襟的编织,并将门襟的终端编织线圈集圈于大身的编织线圈所在的织针上,将大身与门襟相连接,实现大身与门襟的一体织成,无需多个编程程序,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工作量,节省了后期的缝合工序,避免织物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织物外观美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机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方法中大身与门襟及襟边的起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方法门襟起底后翻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方法中翻针步骤后移位翻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方法中移位翻针步骤后翻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方法中大身、门襟与襟边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方法中门襟与襟边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方法中吊目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机壳  2、针床  3、前针床  4、后针床  5、纱嘴  6、起针梳  7、罗拉  8、机头  9、大身  10、门襟  11、襟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达到可将织物的大身与门襟一体织成,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工作量,避免织物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织物外观美感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包括大身9与设置于大身9侧边的门襟10,门襟10设置于大身9的排针方向上,大身9与门襟10一体织成。通过在大身排针编织的同时在大身的排针方向上进行门襟的编织,并将门襟的终端编织线圈集圈于大身的编织线圈所在的织针上,将大身与门襟相连接,实现大身与门襟的一体织成,无需多个编程程序,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工作量,节省了后期的缝合工序,避免织物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织物外观美感。
门襟10的一侧还连接有襟边11,襟边11可为反平纹或平纹结构。由于门襟的编织采用1X1RIB排针方式,RIB指螺纹编织,1X1是指编织线圈依次设置于前后针床上,如前针床线圈在1、3、5、7织针上,则后针床线圈在2、4、6、8织针上,该种螺纹编织方式会出现织物凸凹相间的现象,因此,在门襟10的一侧设置襟边11,保证织物边沿的平整美观。
襟边11为设置于大身9排针方向上的至少1支织针,一般设置3支织针以保证织物的平整性,其中襟边还可为2、4或多个织针,具体是情况而定。
如图2、3所示,一种编织机,该编织机包括机壳1、针床2、位于针床2上方的纱嘴5、位于针床2下方的起针梳6与罗拉7、以及用于选纱的机头8,机头8能够带动纱嘴5在针床2上左右移动,针床2包括前针床3与后针床4,编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
总控模块:控制编织机的运行;
选纱模块:控制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纱嘴包括用于编织大身的第一纱嘴,与用于编织门襟的第二纱嘴;
编织模块:控制前、后针床进行编织;
牵引模块:用于控制起针梳6与罗拉7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
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总控模块电连接;
编织模块包括控制大身编织的大身编织模块,控制门襟编织的门襟编织模块,控制前、后针床上的线圈位置互换的翻针模块,以及用于控制门襟编织线圈移位翻针向大身编织线圈部分进行收针的移位翻针模块。
由于门襟的起底线圈的位置与大身起底线圈的位置可能相间一针或多针,因此在对大身与门襟进行编制时需对门襟的编织线圈移位翻针向大身的一侧收针,保证大身与门襟连接的紧密度。
门襟编织模块在控制门襟编织的同时也对襟边进行编织,襟边的编织线圈为门襟的边针。
编织模块还包括根据具体编织需要进行挑洞编织的挑洞模块。还包括通过将纱线穿过织针不集圈形成镂空的吊目模块。还包括进行拐花编织的拐花模块、采用正反针方式编织的正反针模块、进行平纹编织的平纹模块与进行反平纹编织的反平纹模块。通过采用不同的编织模块,以实现大身形成不同的样式,具体版式不做限制。
起针梳6用于将编织完成的织物向下拉动,防止产生织物堆积卷取的问题,当起针梳6带动织物下行至罗拉7位置处时,松开起针梳6通过两侧的罗拉7对织物进行牵引下移。
如图4-10所示,一种编织方法,用于编织设有门襟的织物,针床2为针对齿设置,具体编织步骤如下:
一、大身的起底:根据大身的版式采用第一纱嘴在针床上进行起底编织(图中A所示);大身线圈设置的位置可在前针床和/或后针床,具体根据大身的版式而定。
二、门襟的起底:在大身起底编织线圈的一侧采用第二纱嘴对门襟进行起底排针(图中B所示),门襟为1X1RIB/总针组织/三平组织/吊目组织/正反针组织排针设置,具体织针的数量根据门襟的宽度而定,门襟的终端编织线圈集圈于大身始端编织线圈所在的织针上,使得门襟与大身连接。
三、襟边的起底:采用第二纱嘴在门襟的一侧织针上进行起底编织(图中C所示),襟边的编织方式采用平纹或反平纹或吊目,襟边一般设置3支织针以保证织物的平整性。
四、大身的编织:在大身编织线圈的基础上采用第一纱嘴进行大身的编织。
五、门襟与襟边的编织:在大身编织的同时采用第二纱嘴对门襟与襟边进行编织,门襟的终端编织线圈集圈于大身始端编织线圈所在的织针上,如图中a线圈,使得门襟与大身连接。
六、重复第五步骤的编织,具体编织的行数由门襟与襟边的紧密度而定。
七、重复第四与第五步骤的编织,具体编织的行数由大身的编织紧密度而定。
因大身与门襟的紧密度有可能不一致,因此,在编织时,大身与门襟的编织行数不一致,一般门襟编织的行数较多,因此,大身编织时,门襟也在编织,如图8所示,大身不编织时,由于门襟的较紧密因此也需要编织,如图9所示。
该编织方法中还涉及摇床与翻针步骤,用于挂肩及门襟与襟边向大身一侧的收针。
其中,翻针步骤通过翻针模块进行控制,摇床步骤通过移位翻针模块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包括大身与设置于大身侧边的门襟,门襟设置于大身的排针方向上,大身与门襟一体织成。通过在大身排针编织的同时在大身的排针方向上进行门襟的编织,并将门襟的终端编织线圈集圈于大身的编织线圈所在的织针上,将大身与门襟相连接,实现大身与门襟的一体织成,无需多个编程程序,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工作量,节省了后期的缝合工序,避免织物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织物外观美感。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身与设置于所述大身侧边的门襟,所述门襟设置于所述大身的排针方向上,所述大身与所述门襟一体织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门襟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襟的一侧还连接有襟边,所述襟边为反平纹或平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门襟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襟边为设置于所述大身排针方向上的至少1支织针。
4.一种编织机,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该编织机包括机壳、针床、位于所述针床上方的纱嘴、位于所述针床下方的起针梳与罗拉、以及用于选纱的机头,所述机头能够带动所述纱嘴在所述针床上左右移动,所述针床包括前针床与后针床,所述编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总控模块:控制所述编织机的运行;
选纱模块:控制所述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所述纱嘴包括用于编织大身的第一纱嘴,与用于编织门襟的第二纱嘴;
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前、后针床进行编织;
牵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起针梳与所述罗拉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
所述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所述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编织模块包括控制大身编织的大身编织模块,控制门襟编织的门襟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前、后针床上的线圈位置互换的翻针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门襟编织线圈移位翻针向所述大身编织线圈部分进行收针的移位翻针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根据具体编织需要进行挑洞编织的挑洞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通过将纱线穿过织针不集圈形成镂空的吊目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进行拐花编织的拐花模块、采用正反针方式编织的正反针模块、进行平纹编织的平纹模块与进行反平纹编织的反平纹模块。
CN 201220465584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49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65584 CN202849706U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65584 CN202849706U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49706U true CN202849706U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8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65584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49706U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497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8740A (zh) * 2012-09-13 2014-03-26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8740A (zh) * 2012-09-13 2014-03-26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03668740B (zh) * 2012-09-13 2015-09-09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8243B (zh) 一种带有口袋的针织衫与编织用针织机及其编织方法
CN103668739B (zh) 一种带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03668740B (zh)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03668731B (zh) 一种织片结构与编织该织片的编织机以及编织缝合方法
CN103981625B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二色绞花编织方法
CN109402854A (zh) 一种全成型浮线提花的编织方法
CN103882613B (zh)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
CN113832594A (zh) 一种针织服装网眼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CN103628242B (zh) 一种带有流苏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03668737B (zh)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11058164B (zh) 针织面料插入式拼接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CN103849992B (zh) 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及编织方法
CN103628236B (zh) 带有流苏的织物与编织流苏的针织机以及流苏的编织方法
CN202936580U (zh) 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
CN202849706U (zh)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CN202849705U (zh) 一种带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CN202849693U (zh) 一种带有扣环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CN202830380U (zh)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CN202849694U (zh) 一种织片结构与编织该织片的编织机
CN106801289A (zh) 一种鱼鳞花的编织方法
CN202755175U (zh) 一种针织衫及其编织用针织机
CN114232188B (zh) 一种全成型竖向流苏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CN113622075B (zh) 一种钩编花型的制作方法
CN103572483B (zh) 一种针织衫及编织该针织衫的针织机以及其针织方法
CN114000251B (zh) 一种全成型侧缝仿手缝装饰线的编织方法及其组织和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909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