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8737B -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8737B
CN103668737B CN201210314449.6A CN201210314449A CN103668737B CN 103668737 B CN103668737 B CN 103668737B CN 201210314449 A CN201210314449 A CN 201210314449A CN 103668737 B CN103668737 B CN 103668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needle
fold
bodice
woven st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44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8737A (zh
Inventor
安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G MENG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G ME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G MENG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G ME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144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68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68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8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8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8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该织物包括大身与褶皱,所述褶皱位于所述大身的编织方向上,所述褶皱与所述大身一体形成。通过在大身的编织方向上设置褶皱,在大身编织时可通过将褶皱的编织线圈翻针设置于另一针床上,后对针床进行逐步摇床移动并进行逐次翻针,将针床上的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与大身编织线圈叠在一起,后将剩余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翻针到同一针床上形成褶皱,实现了褶皱部分在编织时的一起形成,程序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无需人工的配片及缝合步骤,减少工作量,且避免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品质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及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织物主要采用STOLL(德国斯托尔电脑横机)机器进行编织,而传统的织物主要为单层织物,主要为大身,为保证产品的外观效果,通常情况下,对传统的单层织物进行拼接处理,形成多个褶皱,以保证织物的美观。
传统的成型褶皱的方式为手工打褶皱,将多个织片拼接缝合,手工打褶皱的方法需分别做不同织片的编织程序,工艺人员按需求做不同的工艺图,编程人员需做多个程序,编织时操作工人需要对每个织片程序进行读卡,逐个织片,工艺流程繁琐,程序复杂,工作效率较低。
在将各织片编织完成后,在后道程序中需要将连接的各织片进行先配片,对应的织片进行匹配再缝合,还要手缝藏毛头,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且因以上多工序的流程易导致产生色差,漏针、脱线等品质问题。影响织物的质量,导致外观效果较差。
因此,一种可在编织时将褶皱一起形成,程序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无需人工的配片及缝合步骤,减少工作量,且避免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品质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及外观效果的织物及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及编织方法亟待出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的成型褶皱方式为手工打褶皱,工艺流程繁琐,程序复杂,工作效率较低;且在后期缝合时需进行配片,还要手缝藏毛头,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且易导致产生色差,漏针、脱线等品质问题。影响织物的质量,导致外观效果较差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可在编织时将褶皱一起形成,程序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无需人工的配片及缝合步骤,减少工作量,且避免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品质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及外观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包括大身与褶皱,所述褶皱位于所述大身的编织方向上,所述褶皱与所述大身一体形成。
优选的,所述褶皱为至少1个。
一种编织机,用于编织带有褶皱的织物,该编织机包括机壳、针床、位于所述针床上方的纱嘴、位于所述针床下方的起针梳与罗拉、以及用于选纱的机头,所述机头能够带动所述纱嘴在所述针床上左右移动,所述针床包括前针床与后针床,所述编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总控模块:控制所述编织机的运行;
选纱模块:控制所述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
编织模块:控制所述针床进行编织;
牵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起针梳与所述罗拉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
所述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所述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编织模块包括控制所述大身编织的大身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大身编织线圈翻针的翻针模块,控制所述前针床和/或后针床摇床形成褶皱的摇床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根据具体编织需要通过摇动前后针床在所述大身上进行挑洞编织的挑洞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通过将编织纱线穿过织针不集圈形成镂空的吊目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进行拐花编织的拐花模块、采用正反针方式编织的正反针模块与进行平纹编织的平纹模块。
一种编织方法,用于编织带有褶皱的织物,前后针床的织针为针对针设置,具体编织步骤如下:
一、大身的编织:在前针床和/或后针床上进行编织,前后针床上的集圈位置具体由大身的编织版式而定;
二、大身的翻针:将后针床上的所有大身的编织线圈翻针到前针床上,形成只有一个针床上有编织线圈;/将前针床上的所有大身的编织线圈翻针到后针床上,形成只有一个针床上有编织线圈;
三、大身的编织:在大身的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前针床上后,在编织线圈的基础上进行编织1目;/在大身的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后,在编织线圈的基础上进行编织1目;
四、大身的翻针:根据设定的褶皱的位置及长度,从褶皱的边针位置开始后面的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根据设定的褶皱的位置及长度,从褶皱的边针位置开始后面的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前针床上;
五、首次摇床移位翻针:对后针床进行摇床处理,摇床一次,后针床就向前针床设有编织线圈的方向移动一个针位,并将后针床上最前端的褶皱始端编织线圈翻针到前针床上,与前针床上最后端的一个编织线圈重叠;/对前针床进行摇床处理,摇床一次,前针床就向后针床设有编织线圈的方向移动一个针位,并将前针床上最前端的褶皱始端编织线圈翻针到后针床上,与后针床上最后端的一个编织线圈重叠;
六、摇床移位翻针: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对前后针床分别进行摇床处理,前后针床分别向其相对的方向移动,每摇床一次,前后针床分别移动一个针位,后针床上第二个褶皱编织线圈移位后与前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对应,后翻针到前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上与其重叠,直至最后后针床上褶皱中间的编织线圈与前针床上对应的编织线圈重叠;/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对前后针床分别进行摇床处理,前后针床分别向其相对的方向移动,每摇床一次,前后针床分别移动一个针位,前针床上第二个褶皱编织线圈移位后与后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对应,后翻针到后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上与其重叠,直至最后前针床上褶皱中间编织线圈与后针床上对应的编织线圈重叠;
七、大身的翻针:将后针床上另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与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前针床上,一次褶皱完成;/将前针床上另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与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一次褶皱完成;
八、大身的编织:在第七步的编织线圈的基础上在进行大身的编织。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与第八步大身的编织步骤包含翻针步骤、移位翻针步骤、挑洞步骤、吊目步骤、拐花步骤。
优选的,根据所述褶皱的数量可重复操作第四至第七步骤。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该织物包括大身与褶皱,所述褶皱位于所述大身的编织方向上,所述褶皱与所述大身一体形成。通过在大身的编织方向上设置褶皱,在大身编织时可通过将褶皱的编织线圈翻针设置于另一针床上,后对针床进行逐步摇床移动并进行逐次翻针,将针床上的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与大身编织线圈叠在一起,后将剩余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翻针到同一针床上形成褶皱,实现了褶皱部分在编织时的一起形成,程序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无需人工的配片及缝合步骤,减少工作量,且避免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品质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及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编织机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编织方法中步骤三大身的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编织方法中步骤四大身的翻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编织方法中步骤五首次摇床移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编织方法中步骤五翻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编织方法中步骤六中第二次摇床移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编织方法中步骤六中第二次翻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编织方法中步骤六中最终摇床移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编织方法中步骤六中最终翻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编织方法中步骤八大身的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编织方法中挑洞步骤的示意图;
图14为编织方法中吊目步骤的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机壳2、针床3、前针床4、后针床5、纱嘴6、起针梳7、罗拉8、机头9、大身10、褶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可在编织时将褶皱一起形成,程序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无需人工的配片及缝合步骤,减少工作量,且避免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品质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及外观效果。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包括大身9与褶皱10,褶皱10位于大身9的编织方向上,褶皱10与大身9一体形成。褶皱为至少1个。通过在大身的编织方向上设置褶皱,在大身编织时可通过将褶皱的编织线圈分别设置于前后针床上,后对针床进行逐步摇床移动并进行逐次翻针,将前针床与后针床上的褶皱线圈叠在一起,后将剩余的编织线圈翻针到同一针床上形成褶皱,实现了褶皱部分在编织时的一起形成,程序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无需人工的配片及缝合步骤,减少工作量,且避免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品质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及外观效果。其中褶皱的数量可为1个或多个,具体视编织织物需要而定。
如图2、3所示,一种编织机,用于编织带有褶皱的织物,该编织机包括机壳1、针床2、位于针床2上方的纱嘴5、位于针床2下方的起针梳6与罗拉7、以及用于选能纱的机头8,机头8够带动纱嘴5在针床2上左右移动,针床2包括前针床3与后针床4,编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
总控模块:控制编织机的运行;
选纱模块:控制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根据编织的顺序进行选择;
编织模块:控制针床进行编织;
牵引模块:用于控制起针梳6与罗拉7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
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总控模块电连接;
编织模块包括控制大身编织的大身编织模块,控制大身编织线圈翻针的翻针模块,控制前针床和/或后针床摇床形成褶皱的摇床模块。
起针梳用于将编织完成的织物向下拉动,防止产生织物堆积卷取的问题,当起针梳带动织物下行至罗拉位置处时,松开起针梳通过两侧的罗拉对织物进行牵引下移。
编织模块还包括根据具体编织需要通过摇动前后针床在大身上进行挑洞编织的挑洞模块,以及通过将编织纱线穿过织针不集圈形成镂空的吊目模块。编织模块还包括进行拐花编织的拐花模块、采用正反针方式编织的正反针模块与进行平纹编织的平纹模块。以实现大身形成不同的样式。
如图4-14所示,一种编织方法,用于编织带有褶皱的织物,前后针床的织针为针对针设置,具体编织步骤如下:
一、大身的编织:在前针床和/或后针床上进行编织,前后针床上的集圈位置具体由大身的编织版式而定。
二、大身的翻针:将后针床上的所有大身的编织线圈翻针到前针床上,形成只有一个针床上有编织线圈;将大身的编织线圈统一翻针到一个针床上,便于后期翻针形成褶皱。
三、大身的编织:在大身的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前针床上后,在编织线圈的基础上进行编织1目;在原有的大身编织线圈的基础上编织1目,以便后期翻针后前针床上的线圈与后针床上的线圈有效连接。
四、大身的翻针:根据设定的褶皱的位置及长度,如图4中A段,包含9个线圈,从褶皱的边针位置开始后面的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则A段及其后面的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
五、首次摇床移位翻针:对后针床4进行摇床处理,摇床一次,后针床4就向前针床3设有编织线圈的方向移动一个针位,后针床上的编织线圈到达图6中的位置,后将后针床4上最前端的褶皱始端编织线圈即a线圈翻针到前针床上,与前针床3上最后端的一个编织线圈即d线圈重叠,如图7所示。
六、摇床移位翻针: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对前后针床分别进行摇床处理,前后针床分别向其相对的方向移动,每摇床一次,前后针床分别移动一个针位,后针床4上第二个褶皱编织线圈移位后与前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对应,移位后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后翻针到前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上与其重叠,如图9所示;依次循环进行上述摇床动作,直至最后后针床4上褶皱中间的编织线圈即c线圈与前针床3上对应的编织线圈重叠,如图11所示。
七、大身的翻针:将后针床4另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与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前针床3上,此时,褶皱的终端编织线圈与d线圈重叠,一次褶皱完成。
八、大身的编织:在第七步的编织线圈的基础上在进行大身的编织。
第一步与第八步大身的编织步骤包含翻针步骤、移位翻针步骤、挑洞步骤、吊目步骤、拐花步骤等,具体编织步骤根据大身的版式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根据大身上褶皱的数量可重复操作第四至第七步骤。
大身编织模块用于控制大身进行不同版式的编织,编织程序根据大身具体需要设定。翻针模块用于控制针床上的各编织线圈进行更换不同针床,摇床模块用于控制针床的横向移动,调节褶皱的位置。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编织集圈的针床做相应的调换,具体步骤如下:
一、大身的编织:在前针床和/或后针床上进行编织,前后针床上的集圈位置具体由大身的编织版式而定。
二、大身的翻针:将前针床上的所有大身的编织线圈翻针到后针床上,形成只有一个针床上有编织线圈;将大身的编织线圈统一翻针到一个针床上,便于后期翻针形成褶皱。
三、大身的编织:在大身的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后,在编织线圈的基础上进行编织1目;在原有的大身编织线圈的基础上编织1目,以便后期翻针后前针床上的线圈与后针床上的线圈有效连接。
四、大身的翻针:根据设定的褶皱的位置及长度,从褶皱的边针位置开始后面的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前针床上。
五、首次摇床移位翻针:对前针床进行摇床处理,摇床一次,前针床就向后针床设有编织线圈的方向移动一个针位,并将前针床上最前端的褶皱始端编织线圈翻针到后针床上,与后针床上最后端的一个编织线圈重叠。
六、摇床移位翻针: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对前后针床分别进行摇床处理,前后针床分别向其相对的方向移动,每摇床一次,前后针床分别移动一个针位,前针床上第二个褶皱编织线圈移位后与后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对应,后翻针到后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上与其重叠,直至最后前针床上褶皱中间编织线圈与后针床上对应的编织线圈重叠。
七、大身的翻针:将前针床上另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与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一次褶皱完成。
八、大身的编织:在第七步的编织线圈的基础上在进行大身的编织。
第一步与第八步大身的编织步骤包含翻针步骤、移位翻针步骤、挑洞步骤、吊目步骤、拐花步骤等,具体编织步骤根据大身的版式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根据大身上褶皱的数量可重复操作第四至第七步骤。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该织物包括大身与褶皱,所述褶皱位于所述大身的编织方向上,所述褶皱与所述大身一体形成。通过在大身的编织方向上设置褶皱,在大身编织时可通过将褶皱的编织线圈翻针设置于另一针床上,后对针床进行逐步摇床移动并进行逐次翻针,将针床上的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与大身编织线圈叠在一起,后将剩余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翻针到同一针床上形成褶皱,实现了褶皱部分在编织时的一起形成,程序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无需人工的配片及缝合步骤,减少工作量,且避免出现色差,漏针、脱线等品质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及外观效果。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编织机,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带有褶皱的织物,所述带有褶皱的织物包括大身与褶皱,所述褶皱位于所述大身的编织方向上,所述褶皱与所述大身一体形成,该编织机包括机壳、针床、位于所述针床上方的纱嘴、位于所述针床下方的起针梳与罗拉、以及用于选纱的机头,所述机头能够带动所述纱嘴在所述针床上左右移动,所述针床包括前针床与后针床,所述编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总控模块:控制所述编织机的运行;
选纱模块:控制所述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
编织模块:控制所述针床进行编织;
牵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起针梳与所述罗拉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
所述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所述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编织模块包括控制所述大身编织的大身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大身编织线圈翻针的翻针模块,控制所述前针床和/或后针床摇床形成褶皱的摇床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根据具体编织需要通过摇动前后针床在所述大身上进行挑洞编织的挑洞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通过将编织纱线穿过织针不集圈形成镂空的吊目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进行拐花编织的拐花模块、采用正反针方式编织的正反针模块与进行平纹编织的平纹模块。
5.一种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带有褶皱的织物,所述带有褶皱的织物包括大身与褶皱,所述褶皱位于所述大身的编织方向上,所述褶皱与所述大身一体形成,前后针床的织针为针对针设置,具体编织步骤如下:
一、大身的编织:在前针床和/或后针床上进行编织,前后针床上的集圈位置具体由大身的编织版式而定;
二、大身的翻针:将后针床上的所有大身的编织线圈翻针到前针床上,形成只有一个针床上有编织线圈;/将前针床上的所有大身的编织线圈翻针到后针床上,形成只有一个针床上有编织线圈;
三、大身的编织:在大身的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前针床上后,在编织线圈的基础上进行编织1目;/在大身的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后,在编织线圈的基础上进行编织1目;
四、大身的翻针:根据设定的褶皱的位置及长度,从褶皱的边针位置开始后面的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根据设定的褶皱的位置及长度,从褶皱的边针位置开始后面的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前针床上;
五、首次摇床移位翻针:对后针床进行摇床处理,摇床一次,后针床就向前针床设有编织线圈的方向移动一个针位,并将后针床上最前端的褶皱始端编织线圈翻针到前针床上,与前针床上最后端的一个编织线圈重叠;/对前针床进行摇床处理,摇床一次,前针床就向后针床设有编织线圈的方向移动一个针位,并将前针床上最前端的褶皱始端编织线圈翻针到后针床上,与后针床上最后端的一个编织线圈重叠;
六、摇床移位翻针: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对前后针床分别进行摇床处理,前后针床分别向其相对的方向移动,每摇床一次,前后针床分别移动一个针位,后针床上第二个褶皱编织线圈移位后与前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对应,然后翻针到前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上与其重叠,直至最后后针床上褶皱中间的编织线圈与前针床上对应的编织线圈重叠;/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对前后针床分别进行摇床处理,前后针床分别向其相对的方向移动,每摇床一次,前后针床分别移动一个针位,前针床上第二个褶皱编织线圈移位后与后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对应,然后翻针到后针床倒数第二个编织线圈上与其重叠,直至最后前针床上褶皱中间编织线圈与后针床上对应的编织线圈重叠;
七、大身的翻针:将后针床上另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与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前针床上,一次褶皱完成;/将前针床上另一半的褶皱编织线圈与大身编织线圈全部翻针到后针床上,一次褶皱完成;
八、大身的编织:在第七步的编织线圈的基础上在进行大身的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与第八步大身的编织步骤包含翻针步骤、移位翻针步骤、挑洞步骤、吊目步骤、拐花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褶皱的数量可重复操作第四至第七步骤。
CN201210314449.6A 2012-08-30 2012-08-30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Active CN103668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4449.6A CN103668737B (zh) 2012-08-30 2012-08-30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4449.6A CN103668737B (zh) 2012-08-30 2012-08-30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8737A CN103668737A (zh) 2014-03-26
CN103668737B true CN103668737B (zh) 2016-01-27

Family

ID=5030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4449.6A Active CN103668737B (zh) 2012-08-30 2012-08-30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68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2843A (zh) * 2014-05-08 2014-07-30 苏州领秀针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褶皱空气层面料组织的开发方法
CN108179535B (zh) * 2018-02-09 2020-06-23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横机及其编织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9082761B (zh) * 2018-09-20 2020-06-23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机编织双鱼鳞织物的方法
CN115418783B (zh) * 2022-08-16 2024-06-18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褶皱组织的针织部件、其编织方法及鞋面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3492A (en) * 1990-05-02 1993-10-19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in pleats and knitted texture having knitted pleats
CN1860267A (zh) * 2003-09-29 2006-11-0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在领围形成褶皱的编织方法及在领围具有褶皱的针织品
CN101922082A (zh) * 2010-04-02 2010-12-22 太仓市隆丝达针织时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褶皱针织衫的编织方法
CN201830930U (zh) * 2010-09-08 2011-05-18 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裤腿抽褶纬编织造成型无缝裤
CN202830380U (zh) * 2012-08-30 2013-03-27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1362B1 (de) * 2004-12-13 2008-03-15 Eybl Internat Ag Faltbare textile maschenwar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3492A (en) * 1990-05-02 1993-10-19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in pleats and knitted texture having knitted pleats
CN1860267A (zh) * 2003-09-29 2006-11-0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在领围形成褶皱的编织方法及在领围具有褶皱的针织品
CN101922082A (zh) * 2010-04-02 2010-12-22 太仓市隆丝达针织时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褶皱针织衫的编织方法
CN201830930U (zh) * 2010-09-08 2011-05-18 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裤腿抽褶纬编织造成型无缝裤
CN202830380U (zh) * 2012-08-30 2013-03-27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8737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8243B (zh) 一种带有口袋的针织衫与编织用针织机及其编织方法
JP5306997B2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CN103668737B (zh)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03668739B (zh) 一种带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03866478B (zh) 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织可穿1×1罗纹组织织物的方法
CN103668740B (zh)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03981625B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二色绞花编织方法
CN113832594B (zh) 一种针织服装网眼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CN109402854A (zh) 一种全成型浮线提花的编织方法
CN103668731B (zh) 一种织片结构与编织该织片的编织机以及编织缝合方法
CN103628242B (zh) 一种带有流苏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03866482A (zh) 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织可穿2×2罗纹组织织物的方法
CN103849992B (zh) 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及编织方法
CN103628236B (zh) 带有流苏的织物与编织流苏的针织机以及流苏的编织方法
CN202830380U (zh) 一种带有褶皱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CN202849705U (zh) 一种带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CN202936580U (zh) 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
CN202849693U (zh) 一种带有扣环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CN103668738B (zh) 一种带有扣环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06801289A (zh) 一种鱼鳞花的编织方法
CN202849706U (zh)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CN113622075B (zh) 一种钩编花型的制作方法
CN202849694U (zh) 一种织片结构与编织该织片的编织机
CN202755175U (zh) 一种针织衫及其编织用针织机
CN202849704U (zh) 一种带有口袋的针织衫与编织用针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