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32877U - 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2877U
CN202832877U CN201220487524.4U CN201220487524U CN202832877U CN 202832877 U CN202832877 U CN 202832877U CN 201220487524 U CN201220487524 U CN 201220487524U CN 202832877 U CN202832877 U CN 202832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trainer
intake cover
plate
air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875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4875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32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2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28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包括进风口(1)和用于将气流导入到空气滤清器的引气口(2),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还包括排水口(3),该排水口(3)的下缘位置低于所述引气口(2)的下缘位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安装到车辆上后,在遇到雨雪以及多风沙等恶劣环境时,能够防止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进入到空气滤清器,并且利于发动机机舱的散热,同时能够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进风罩。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该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吸进大量的空气,如果空气不经过滤直接进入气缸,那么空气中悬浮的灰尘也被吸入气缸,活塞组及气缸之间出现的磨损。有时较大颗粒的灰尘会进入活塞与气缸之间,造成严重的“拉缸”现象,这在干燥多沙的工作环境中尤为严重。所以一般地,发动机进气管的前方装有空气滤清器,用于滤除空气中的灰尘,保证清洁空气进入气缸。但是较大颗粒的灰尘进入到空气滤清器中后,虽然能够阻止其继续进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中,但是大颗粒的灰尘会留在空气滤清器中,积累多了不但会使空气滤清器的过滤能力下降,甚至会妨碍空气的流通。
另外,当车辆在恶劣天气下行驶时,例如大雨或下雪有雨水飞溅时,水会由被吸入的气流带到空气滤清器。由于滤芯不能隔水,所以进入到滤芯中的水必然会进入到清洁空气那一侧,由此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压差会迅速升高。导致发动机功率损耗加大从而耗费大量的燃油。
为了减少被带入到空气滤器中的进水量,通常会在空气滤清器的前级进气道中安装除水器、或者排水结构。如果发动机进气系统允许增加压差,有的也使用旋流器或防雪系统,但是由此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该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能够防止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进入到空气滤清器,并且利于发动机机舱的散热,同时能够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该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能够防止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进入到空气滤清器,并且利于发动机机舱的散热,同时能够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上的发动机进气系统能够防止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进入到空气滤清器,并且利于发动机机舱的散热,同时能够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包括进风口和用于将气流导入到空气滤清器的引气口,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还包括排水口,该排水口的下缘位置低于所述引气口的下缘位置。
优选地,所述排水口的下缘位置低于所述进风口的下缘位置。
优选地,所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包括上顶板、两个侧板、后挡板、前护板以及底板,所述上顶板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所述后挡板以及所述前护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所述后挡板以及所述前护板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开在所述前护板上,所述引气口开在所述两个侧板中的一个上并且靠近所述后挡板,所述排水口开在所述后挡板上,由此所述上顶板、所述两个侧板、所述后挡板和所述前护板形成为用于空气流通的气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前护板上开有由格栅隔开的多个所述进风口,所述格栅在所述气体通道内延伸预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底板自所述格栅的内端所在处向下倾斜。
优选地,所述上顶板包括靠近所述前护板的第一上顶板部和第二上顶板部,所述两个侧板分别包括靠近所述前护板的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所述侧板由所述第一侧板部逐渐过渡到高度较高的所述第二侧板部,由此所述第二上顶板部高于所述第一上顶板部,从而所述气体通道自所述前护板至所述后挡板形成喇叭状。
优选地,所述两个侧板中的一个的第二侧板部上开有引气口,所述两个侧板中的另一个的第二侧板部朝向所述引气口倾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其中,该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该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引气口连通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端。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的发动机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优选地,所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安装于车辆前端的水箱上横梁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安装到车辆上后,在遇到雨雪以及多风沙等恶劣环境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上的排水口下缘位置低于所述引气口的下缘位置,通过该排水口能够相对有效地排出雨雪和大颗粒灰尘,从而能够防止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进入到空气滤清器,并且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部分空气会通过排水口进入到发动机机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动机机舱散热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利于发动机机舱的散热,同时能够降低车辆制造成本。特别地,在优选形式下,排水口的下缘位置低于进风口的下缘位置,进一步地,底板自格栅的内端所在处向下倾斜,从而更加有利于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的排出。此外,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内自前护板至后挡板形成喇叭状气体通道,由此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空气能够迅速疏散,利于新鲜空气的及时补充。从节约成本方面来说,车辆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替代价格较贵的除水器或者防雪系统等,在能够起到相同效果的情况下,极大节约车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从后方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从前方看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风口            2引气口
3排水口            4侧板
41第一侧板部       42第二侧板部
5后挡板            6底板
61第一底板部       62第二底板部
7连接部            8上顶板
81第一上顶板部     82第二上顶板部
9格栅              91内端
10水箱上横梁       11引气管
12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词如“上、下、高、低”通常是指水平放置空气滤清器进风罩时,相对于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底板所在的水平面来说;另外,使用的方位词“前、后”是指水平放置空气滤清器进风罩时,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前护板的一侧为“前”,相应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后挡板的一侧为“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包括进风口1和引气口2,引气口2用于将气流导入到空气滤清器中,安装时将引气口2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端连通,也就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安装在空气滤清器的前级,进入发动机进气道中的空气首先经过空气滤清器进风罩,通过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初步分离,然后再由引气口2将所述空气导入到空气滤清器进行过滤。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还包括排水口3,该排水口3用于排出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并且该排水口3的下缘位置低于引气口2的下缘位置,由此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会率先通过排水口3排出,而不会经过引气口2进入到空气滤清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水口3的下缘位置低于进风口1的下缘位置,由此从进风口1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会更加容易地从排水口3中排出。
因此,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大部分空气会由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吸力而经由引气口2被引入到空气滤清器,并且排水口3能够将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排出,从而避免其进入到空气滤清器。另外,由于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安装在空气滤清器的前级,安装时空气滤清器以及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均位于发动机机舱内,从进风口1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空气少部分地经由排水口3排出,由此从排水口3排出的少部分空气能够加快发动机机舱的散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包括上顶板8、两个侧板4、后挡板5、前护板以及底板6,上顶板8分别与两个侧板4、后挡板5以及前护板固定连接,并且底板6分别与两个侧板4、后挡板5以及前护板固定连接,进风口1开在前护板上,引气口2开在两个侧板4中的一个上并且靠近后挡板5,排水口3开在后挡板5上,由此上顶板8、两个侧板4、后挡板5和前护板形成为用于空气流通的气体通道。
为了确保足够的空气进入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前护板最大限度开有进风口1,可以仅开一个进风口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前护板上开有由格栅9隔开的多个所述进风口1,格栅9在所述气体通道内延伸预定距离,从而对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空气起到初步整流的效果,从而有利于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与空气流的层析,使得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容易在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沉降到下部,由此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相对容易地从排水口3排出,而不会夹杂在空气流中经由引气口2进入到空气滤清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排水口3的下缘位置低于进风口1的下缘位置,格栅9在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延伸预定的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可以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确定,只要便于对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空气起到初步整流的效果,同时在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后部形成足够的空间利于及时将层析后的空气流导入到引气口2中。格栅9在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端部在本实用新型中称为内端91。优选地,底板6自格栅9的内端91所在处向下倾斜,从而排水口3的下缘位置低于进风口1的下缘位置,底板6由此形成这样的结构,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会在重力的协助作用下移向排水口3从而更利于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从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排出。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上顶板8包括靠近前护板的第一上顶板部81和第二上顶板部82,两个侧板4分别包括靠近前护板的第一侧板部41和第二侧板部42,侧板4由第一侧板部41逐渐过渡到高度较高的第二侧板部42。由此第二上顶板部82高于第一上顶板部81,并且第一上顶板部81也是逐渐过渡到第二上顶板部82,从而气体通道自前护板至后挡板5形成喇叭状。当空气从进风口1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后,经过格栅9的导流后,能够迅速地被疏散,即大部分气体会经由引气口2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而少部分空气会通过排水口3排出,喇叭状的气体通道利于空气及时地从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导出,从而从进风口1源源不断地吸入大量的新鲜空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侧板4中的一个的第二侧板部42上开有引气口2,两个侧板4中的另一个的第二侧板部42朝向引气口2倾斜,由此当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部分空气经过格栅的导流后在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后部由于受到两个侧板4中的另一个的第二侧板部42的阻挡而改变气流方向,从而起到导流的作用,有利于空气流进入到由引气口2连通的空气滤清器,避免在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后部产生涡流而影响其进气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此外,该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该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引气口2连通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引气口2通过引气管11连通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端,引气管11为进气胶管,引气口2与引气管11的连接可以通过将引气管11套接在引气口2的边缘的外周面上,然后在引气管11与引气口2的边缘的连接处使用卡箍12卡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发动机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安装在车辆前端的水箱上横梁10上,安装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连接部7上开有通孔,水箱上横梁10上开有对应的安装孔,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安装通过连接部7上的通孔与水箱上横梁10上对应的安装孔采用螺栓14连接而实现。采用上述安装方式便于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安装与拆卸。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尽量确保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底板处在水平面上,由此保证进风口1、引气口2以及排水口3应有的功能并且获得应有的效果。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安装到车辆上后,在遇到雨雪以及多风沙等恶劣环境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上的排水口下缘位置低于所述引气口的下缘位置,通过该排水口能够相对有效地排出雨雪和大颗粒灰尘,从而能够防止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进入到空气滤清器,并且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中的部分空气会通过排水口进入到发动机机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动机机舱散热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利于发动机机舱的散热,同时能够降低车辆制造成本。特别地,在优选形式下,排水口的下缘位置低于进风口的下缘位置,进一步地,底板自格栅的内端所在处向下倾斜,从而更加有利于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雨雪以及大颗粒灰尘的排出。此外,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内自前护板至后挡板形成喇叭状气体通道,由此进入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空气能够迅速疏散,利于新鲜空气的及时补充。从节约成本方面来说,车辆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替代价格较贵的除水器或者防雪系统等,在能够起到相同效果的情况下,极大节约车辆制造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包括进风口(1)和用于将气流导入到空气滤清器的引气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还包括排水口(3),该排水口(3)的下缘位置低于所述引气口(2)的下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3)的下缘位置低于所述进风口(1)的下缘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其特征在于,该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包括上顶板(8)、两个侧板(4)、后挡板(5)、前护板以及底板(6),所述上顶板(8)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4)、所述后挡板(5)以及所述前护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底板(6)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4)、所述后挡板(5)以及所述前护板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1)开在所述前护板上,所述引气口(2)开在所述两个侧板(4)中的一个上并且靠近所述后挡板(5),所述排水口(3)开在所述后挡板(5)上,由此所述上顶板(8)、所述两个侧板(4)、所述后挡板(5)和所述前护板形成为用于空气流通的气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板上开有由格栅(9)隔开的多个所述进风口(1),所述格栅(9)在所述气体通道内延伸预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自所述格栅(9)的内端(91)所在处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8)包括靠近所述前护板的第一上顶板部(81)和第二上顶板部(82),所述两个侧板(4)分别包括靠近所述前护板的第一侧板部(41)和第二侧板部(42),所述侧板(4)由所述第一侧板部(41)逐渐过渡到高度较高的所述第二侧板部(42),由此所述第二上顶板部(82)高于所述第一上顶板部(81),从而所述气体通道自所述前护板至所述后挡板(5)形成喇叭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4)中的一个的第二侧板部(42)上开有引气口(2),所述两个侧板(4)中的另一个的第二侧板部(42)朝向所述引气口(2)倾斜。
8.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滤清器进风罩,该空气滤清器进风罩的引气口(2)连通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端。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的发动机具有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安装于车辆前端的水箱上横梁(10)上。
CN201220487524.4U 2012-09-21 2012-09-21 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32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87524.4U CN202832877U (zh) 2012-09-21 2012-09-21 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87524.4U CN202832877U (zh) 2012-09-21 2012-09-21 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2877U true CN202832877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44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8752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32877U (zh) 2012-09-21 2012-09-21 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328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7995A (zh) * 2013-12-19 2015-06-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进气结构、车用进气系统及相应的汽车
CN113202662A (zh) * 2021-04-09 2021-08-03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进气装置及发动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7995A (zh) * 2013-12-19 2015-06-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进气结构、车用进气系统及相应的汽车
CN104727995B (zh) * 2013-12-19 2017-04-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进气结构、车用进气系统及相应的汽车
CN113202662A (zh) * 2021-04-09 2021-08-03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进气装置及发动机
CN113202662B (zh) * 2021-04-09 2022-07-2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进气装置及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30903U (zh) 吸嘴和道路清洁车辆
CN107469537A (zh) 一种建筑专用的除尘设备
CN103587505A (zh) 节水型无污染利用空气自动清洗轿车系统
CN206577914U (zh) 一种具有水洗功能的旋风除尘器
CN202832877U (zh) 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CN102767150B (zh) 清洁用吸嘴和清洁车
CN104674734A (zh) 吸嘴和环卫机械
CN105999889B (zh) 袋式除尘器的导流装置
CN201952765U (zh) 吸尘器式垃圾吸收汽车
CN101126229A (zh) 一种纯吸式扫路车吸尘口
CN110130255B (zh) 吸扫式扫路车的降尘装置及吸扫式扫路车
CN106693592A (zh) 双喷式流线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CN206681877U (zh) 一种防溅水型进气系统
CN203724963U (zh) 清扫车用全天候湿式除尘装置
CN103486529A (zh) 一种环保型具有除尘功能的路灯
CN104406257A (zh) 离心风扇组合式空气净化器
CN106512634A (zh) 一种流线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CN203475374U (zh) 路面除雪系统及除雪车
CN202387558U (zh) 双流速高效静电除尘器
CN105920955A (zh) 一种地下空间用的吹吸式除尘系统
CN205461623U (zh) 安装于路灯上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4023469U (zh) 筒式涡流吸尘装置
CN102828482A (zh) 一种吸尘式小型垃圾清扫车
CN207928872U (zh) 用于运输工具进风口的自动鼓风滤气系统
CN102553720B (zh) 双流速高效静电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9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sand Ya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ir filter intake hood, engine intake system and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9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