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7366U - 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7366U
CN202817366U CN2010900010386U CN201090001038U CN202817366U CN 202817366 U CN202817366 U CN 202817366U CN 2010900010386 U CN2010900010386 U CN 2010900010386U CN 201090001038 U CN201090001038 U CN 201090001038U CN 202817366 U CN202817366 U CN 202817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erminal
face
connecto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900010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康太郎
市川省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12650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2817366(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7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73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presenting a contact carrying strip, e.g. edge-like str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2Printed circuits being in the same plan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外壳、装配在其中的第一端子,并且被构造来表面安装在第一板的顶面上。其配合面沿着与第一板的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外壳、装配在其中且被构造来接触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子,并且被构造来表面安装在第二板的顶面上以接合第一连接器。其配合面沿着与第二板的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第一外壳或第二外壳中的任何一个设有被构造来从其表面突出且能够获得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的绝缘距离的绝缘距离获得部分。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公开要求于2009年5月20日提交的名称为″Board-To-BoardConnector″的在先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22014的优先权,该专利的内容以其全文完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使一对平行电路板彼此电连接,传统上一直使用板对板连接器,诸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No.7-36375中公开的板对板连接器。此板对板连接器连接彼此平行设置的一对电路板。 
图12示出了另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在图12中,公连接器801连接到第一电路板891,并且母连接器901连接到第二电路板991。公连接器801设有凸形绝缘外壳811以及彼此平行设置以便穿过凸形绝缘外壳811的多个针形端子851。针形端子851的远端被构造来从凸形绝缘外壳811的远端向前凸出。针形端子851的后端被构造来从凸形绝缘外壳811向后凸出,并且向下弯曲以形成被构造来向下凸出的凸形连接支腿852。每个凸形连接支腿852均插入形成于第一电路板891中的多个第一通孔893的每一个中,并且通过焊料892牢固地固定以连接至第一电路板891的导电迹线中的对应一根。因此,公连接器801安装在第一电路板891上。 
母连接器901设有凹形绝缘外壳911以及彼此平行设置以便装配在凹形绝缘外壳911中的多个插座端子951。插座端子951的后端被构造成从凹形绝缘外壳911向下凸出以形成凹形连接支腿952。每 个凹形连接支腿952均插入形成于第二电路板991中的多个第二通孔993的每一个中,并且通过焊料992牢固地固定以连接至第二电路板991的导电迹线中的对应一根。因此,母连接器901安装在第二电路板991上。 
当将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991连接在一起时,安装在第一电路板891上的公连接器801通过与安装在第二电路板991上的母连接器901的配合而接合。因此,各个针形端子851接触对应的插座端子951,并由此第一电路板891电连接至第二电路板991。甚至在公连接器801和母连接器901彼此未对准(即,彼此位移)的情况下,也可吸收位移,从而可保持针形端子851和对应的插座端子951之间的接触状态以及公连接器801和母连接器901之间的接合状态。 
然而,在上述板对板连接器中,凸形连接支腿852的下端被构造成从第一电路板891的后表面凸出,并且凹形连接支腿952的下端被构造成从第二电路板991的后表面凸出。鉴于此,不能确保相邻凸形连接支腿852之间和相邻凹形连接支腿952之间分别具有足够的绝缘距离,并且可能存在短路事故风险。 
一般来讲,为了在不采用绝缘材料来涂覆或覆盖相邻导电构件的情况下实现电绝缘,有必要确保这些导电构件之间具有足够的绝缘距离(即,确保具有足够长的绝缘距离)。上述绝缘距离包括间隙以及爬电距离,该间隙为经过两个导电构件之间的间隔的最短距离,,该爬电距离为沿绝缘材料表面两个导电构件之间的最短距离。 
然而,在上述常规板对板连接器中,因为从第一电路板891的后表面凸出的相邻凸形连接支腿852的下端之间和从第二电路板991的后表面凸出的相邻凹形连接支腿952的下端之间无任何设置,所以间隙和爬电距离较短,因此可能存在短路事故风险。 
当凸形连接支腿852或凹形连接支腿952中的任何一个被构造为用于连接至电源线的端子,并且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991均连接到电子设备的壳体时,凸形连接支腿852和凹形连接支腿952 之间的绝缘距离较短,因此可能存在短路事故风险。 
在许多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壳体通常由金属或金属和树脂的复合材料形成且用作接地线。在这些情况下,当电子设备的壳体位于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991的后侧时,此电子设备的壳体与从第一电路板891的后表面凸出的凸形连接支腿852的下端之间以及此电子设备的壳体与从第二电路板991的后表面凸出的凹形连接支腿952的下端之间的绝缘距离变短,因此可能存在短路事故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常规板对板连接器存在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以使得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以及能够吸收发生在连接器之间的任何可能的相互位移的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形成于其中。因此,可以实现板对板连接器的低高度和小型化特征,同时防止发生短路事故。因此,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能够使其易于生产以通过少量零件和低生产成本来实现简单的结构的能力。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外壳和装配在第一外壳中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一板的顶面上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第一板的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器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壳和装配在第二外壳中且被构造为与第一端子接触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二板的顶面上以与第一连接器接合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第二板的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外壳或第二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从其表面向外凸出且能够获得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的绝缘距离的绝缘距离获得部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外壳和装配在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一板的顶面上且使其配 合面沿着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二连接器,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壳和装配在所述第二外壳中且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二板的顶面上以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从其表面向外突出且能够获得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的绝缘距离的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其中,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或所述第二板的后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外壳和装配在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一板的顶面上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二连接器,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壳和装配在所述第二外壳中且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二板的顶面上以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从其表面向外突出且能够获得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的绝缘距离的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顶面相对的第一底板部分且表面安装在所述第一板的端部上;所述第二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顶面相对的第二底板部分且表面安装在所述第二板的端部上;并且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为从所述第一底板部分或所述第二底板部分的前端延伸的突出板部分;其中,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或所述第二板的后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外壳和装配在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一板的顶面上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二连接器,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壳和装配在所述第二外壳中且 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二板的顶面上以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从其表面向外突出且能够获得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的绝缘距离的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顶面相对的第一底板部分且表面安装在所述第一板的端部上;所述第二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顶面相对的第二底板部分且表面安装在所述第二板的端部上;并且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为从所述第一底板部分或所述第二底板部分的前端延伸的突出板部分;其中当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的一部分定位在所述第一底板部分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底板部分的前端之间的位置的正上方,并且所述突出板部分覆盖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的一部分的下部,所述部分位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部分的所述前端与所述第二底板部分的所述前端之间的部分的正上方;其中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或所述第二板的后表面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使得第一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与第一板的顶面相对的第一底板部分且表面安装在第一板的端部上,使得第二外壳设有被构造为与第二板的顶面相对的第二底板部分且表面安装在第二板的端部上,并且使得绝缘距离获得部分为从第一底板部分或第二底板部分的前端延伸的突出板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使得当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接合在一起时,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的一部分定位在第一底板部分的前端与第二底板部分的前端之间的位置的正上方,并且上述突出板部分覆盖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的一部分的下部,所述部分位于设置在第一底板部分的前端与第二底板部分的前端之间的部分的正上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使得上述突出板部分包括从第一底板部分的前端延伸的第一突出板部分以及从第二底板部分的前端延伸的第二突出板部分,并且使得当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接合在一起时,第一突出板部分和第二突出板部分彼此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使得导电构件设置在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后表面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使得提供多个第一端子,每个第一端子均设有从第一外壳的表面露出以连接至第一板的顶面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使得提供多个第二端子,每个第二端子均设有从第二外壳的表面露出以连接至第二板的顶面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并且使得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该突出壁部分被设置成在相邻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或相邻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之间从第一外壳或第二外壳的顶面向外突出。 
根据本公开,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其中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形成于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中。由于此构造,可以吸收可能发生在上述连接器之间的可能的相互位移,并且可以实现低高度和小型化特征,同时防止发生短路事故。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该板对板连接器能够以少量零件和低生产成本容易地生产从而具有简单的结构。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详细说明并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结构和操作的组织和方式以及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A和图1B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图1A和图1B分别为俯视前透视图和俯视后透视图; 
图2A和图2B为示出安装在板上的第一连接器的视图,其中图2A和图2B分别为俯视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3为沿图2A中的箭头A-A截取的安装在板上的第一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端子的透视图; 
图5A和图5B为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图5A和图5B分别为俯视前透视图和俯视后透视图; 
图6A和图6B为示出安装在板上的第二连接器的视图,其中图6A和图6B分别为俯视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7为沿图6A中的箭头B-B截取的安装在板上的第二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第二端子的透视图; 
图9A和图9B为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其紧密接合状态下的透视图,其中图9A和图9B分别为第二连接器的俯视后透视图和第一连接器的俯视后透视图; 
图10为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其紧密接合状态下的俯视平面图; 
图11为沿图10中的箭头C-C截取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其紧密接合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以及 
图12为常规板对板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公开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实施方案,但只在图中示出,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应理解将所公开的实施方案视为对本公开原理的例证,而并不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于所示的实施方案。 
在本公开中,用于解释本公开各种元件的结构和移动的方向表示-即,上、下、左、右、前、后等是相对的。当元件处于图示位置时,这些表示是适当的。然而,如果对元件位置的描述发生变化,则认为这些表述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附图中,作为公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通常由附图标记1标示)为安装在作为板的第一板91的顶面上的表面安装连接器,该 连接器为构成板对板连接器的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通过装配将第一连接器1与作为母板连接器的下述第二连接器101接合,第二连接器101为构成板对板连接器的该对连接器中的另一个。第二连接器101为安装在作为板的第二板191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装连接器。 
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并且被构造为使第一板91和第二板191彼此电连接。虽然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被描述为用于连接第一板91和第二板191的电源线的连接器,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可用作用于连接信号线的连接器。 
此外,第一板91和第二板191为用于(例如)电子装置或设备的印刷电路板,并且可为具有直接设置在其上的电子装置或设备的硅板或碳化硅板,或者可为任何类型的板。此外,电子装置或设备的实例包括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电视、汽车导航装置和游戏机等;然而,并不旨在对装置和设备的类型进行具体限制。 
第一连接器1包括作为公板外壳的第一外壳11、第一端子51以及第一辅助金属支架81。第一外壳11总体上具有大致平坦的长方体形状且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制成;作为公板端子的第一端子51由金属制成且装配在第一外壳11中;作为连接公板外壳的辅助金属支架的第一辅助金属支架81由金属制成且连接到第一外壳11。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虽然第一端子51的数量为两个(假设电源线包括一根正线和一根负线),但可随意改变第一端子51的数量以符合电源线的数量。 
如附图所示,第一外壳11设有作为顶板部分的第一顶板部分12、第一底板部分18、第一主体部分14以及一对第一侧壁部分17。该第一顶板部分12具有大致矩形的平板形状;第一底板部分18作为底板部分具有与第一板91的顶面相对的平板形状且平行于第一顶板部分12延伸;第一主体部分14作为主体部分,其顶面和底面由第一顶板部分12和第一底板部分18限定,并且其中保持第一端子51;该一对第一侧壁部分17作为侧壁部分成形为使得沿着第一主体部分 14的左侧和右侧上的边缘延伸且从第一顶板部分12和第一底板部分18竖立。此外,作为配合面的第一配合面11a被构造为沿着与第一板91的顶面相交的方向(优选地,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 
第一主体部分14在其后端面(图2和图3中的左端面)上使第一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4b形成于其中,第一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4b被构造来沿着远端方向(图2和图3中的向右方向)从后端面延伸且将第一端子51和第一端子保持槽14a容置在其中,第一端子保持槽14a设置在第一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4b的上端以便将第一端子51容纳在其中。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虽然第一端子保持槽14a和第一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4b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但可随意改变第一端子保持槽14a和第一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4b的各自数量以符合第一端子51的数量。 
每个第一侧壁部分17在其内形成凹入部分17a和支架保持槽17b,以使得每个第一辅助金属支架81的两个端部容置并保持在支架保持槽17b中。此外,作为连接部分的第一连接部分83通过焊接等牢固地固定至形成于第一板91的顶面上的第一连接器固定部分94(诸如焊盘),第一连接部分83形成于第一辅助金属支架81的下端。因此,第一连接器1可牢固地固定至第一板91。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的是第一辅助金属支架81和第一连接部分83未从第一侧壁部分17的侧面向右或向左凸出。 
作为接合部分的第一接合部分(由附图标记15标示)被构造为沿着远端方向从第一主体部分14延伸,以便接合第二连接器101。第一接合部分15设有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一对第一接合侧壁部分15b以及第一凸出接合部分15c,其中,该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成形为与第一顶板部分12齐平;该一对第一接合侧壁部分15b沿着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的左侧和右侧的边缘延伸,同时从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向下(沿着朝向第一板91的方向)垂直延伸;该第一凸出接合部分15c具有包括矩形横截面的杆状形状,并且被构造为沿着第一接合侧壁部分15b的下端延伸,从第一接合侧壁部分15b 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向外凸出且沿着远端方向从第一接合侧壁部分15b的前端略微凸出。换句话讲,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可称为第一顶板部分12的一部分。 
由附图标记13标示的第一凹入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第二连接器101接合且具有由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和第一接合侧壁部分15b限定的三个侧面。在第一凹入接合部分13中,作为端子限制构件的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被设置成便于沿着远端方向从第一主体部分14延伸。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为大致杆状构件,其基座端连接至第一主体部分14且其远端被构造为自由端。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虽然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的数量为两个,但可随意改变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的数量以符合第一端子51的数量。 
每个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的远端部分具有大致H形,并且包括横梁部分16a、下槽部分16b以及上槽部分16c。横梁部分16a在横向上延伸;下槽部分16b具有包括敞开的下表面的矩形横截面且形成于横梁部分16a的下表面侧;上槽部分16c具有带敞开的上表面的矩形横截面且形成于横梁部分16a的上表面侧。横梁部分16a连接至向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的基座端延伸的舌形部分16d。 
第一端子51通过施加处理(例如,弯曲或冲压)分别一体成形至金属板上。如图4所示,每个第一端子51均设有作为主体部分的第一固定部分53、作为第一表面连接部分并连接至第一固定部分53的后端的第一尾部52以及连接至第一固定部分53的前端的第一接触臂部分54。在压配合到第一主体部分14的第一端子保持槽14a中的状态下,第一固定部分53以压配合的状态被保持到第一主体部分14的第一端子保持槽14a中,并且第一固定部分53设有从其侧面向外突出的第一锁紧凸出部53a,该第一锁紧凸出部53a被挤入到第一端子保持槽14a的壁面中,从而实现牢固保持状态。 
第一尾部52具有大致曲柄状的侧面形状。第一尾部52设有垂直支腿部分52a以及连接板部分52b,该支腿部分52a沿着垂直方向延伸且其上端大约成直角弯曲以连接至第一固定部分53的后端;该 连接板部分52b大约成直角弯曲以连接至垂直支腿部分52a的下端。连接板部分52b通过焊接等电连接并固定至形成于第一板91的顶面上的第一连接器电极部分93(诸如导电焊盘)。从而,第一端子51连接至未示出的用于第一板91的电源的导电迹线,这些导电迹线成形为连接至第一连接器电极部分93。虽然第一尾部52从第一主体部分14的后表面向后(沿着图2和图3中的向左方向)露出,但优选的是第一尾部52没有向后凸起超过每个第一侧壁部分17的后端且没有从每个第一侧壁部分17的上端向上凸出。 
第一接触臂部分54设有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和第一柔性部分56。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为接触第二连接器101的下述第二端子151中的任何一个的部分。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为通道形部分,其具有在一侧敞开的大致方形横截面且从第一柔性部分56的远端沿着远端方向延伸。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包括顶板部分55a、底板部分55b以及侧板部分55c。顶板部分55a连接至第一柔性部分56的远端;底板部分55b平行于顶板部分55a延伸;侧板部分55c连接顶板部分55a和底板部分55b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中的任何一个且沿着与顶板部分55a和底板部分55b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第一柔性部分56为比第一固定部分53的宽度更窄的细长板状构件,并且其基座端连接至第一固定部分53的远端,而其远端连接至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基座端。因为第一柔性部分56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较小的第二截面模量(从其形状可明显看出),所以第一柔性部分56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低刚度,并且用作远端在垂直方向上弹性位移的片簧。因此,连接至第一柔性部分56的远端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弹性变形到第一固定部分53。此外,因为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本身具有包括呈大致方U形的横截面的通道形状,所以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比第一柔性部分56更大的第二截面模量且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高刚度,因此不会用作片簧。此外,因为第一固定部分53的宽度大于第一柔性部分56的宽度且其左侧和右侧由第一端子保持槽14a保持,所以第一固定 部分53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高刚度,因此不会用作片簧。 
如图3所示,当第一端子51装配在第一外壳11中时,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的舌形部分16d从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远端的侧面插入设置在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顶板部分55a和底板部分55b之间的部分中。在此,舌形部分16d的垂直尺寸(即厚度)被设计成小于顶板部分55a的下表面与底板部分55b的上表面之间的垂直尺寸(即垂直间隔)。因此,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能够在第一端子51装配到第一外壳11中的状态下竖直地弹性位移。然而,当顶板部分55a的下表面邻接舌形部分16d的上表面时,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不能进一步向下位移。同样地,当底板部分55b的上表面邻接舌形部分16d的下表面时,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不能进一步向上位移。换句话讲,通过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将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垂直位移量调节至预定量。此外,通过调节舌形部分16d的厚度尺寸或垂直位置,可以控制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垂直位移量。 
第一外壳11在其内形成向后突出的壁部分21,其用作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向后突出的壁部分21为被构造为从第一主体部分14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的突出壁部分。向后突出的壁部分21成形为位于从第一主体部分14的后表面向后露出的两个第一端子51之间。因此,可以获得足够的绝缘距离,即至少可以在从第一主体部分14的后表面露出的第一端子51中的两个相邻端子的部分(包括第一固定部分53和第一尾部52的后端的一部分)之间获得足够长的绝缘距离。在此,优选的是向后突出的壁部分21至少成形为使得从第一尾部52的垂直支腿部分52a进一步向后和向上凸出。 
如果存在将向后突出的壁部分21从图1B和图2A中省去的状态,则可易于理解到,由于存在向后突出的壁部分21,左右两个第一尾部52之间的间隙和爬电距离增加。由于此构造,甚至在两个第一端子51之间所施加的电势增加的情况下,两个第一端子51中之间也不会发生短路事故。此外,第一端子51为所谓的表面安装端子,而且如上所述,第一尾部52的连接板部分52b通过焊接等电连接至 形成于第一板91的顶面上的第一连接器电极部分93,并且第一尾部52的所有部分均未露出第一板91的后侧。因此,由于向后突出的壁部分21更靠近第一板91的顶面设置,所以可以在左右两个第一尾部52之间获得绝缘距离。 
第一连接器1安装在第一板91的端部上(如图2和图3所示),因为其被设计成通过装配与安装在第二板191的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器101接合。虽然为了方便起见,在图2和图3中仅示出了设置在第一板91的端部附近的部分,但实际上第一板91(例如)呈矩形且大于图示,并且第一连接器1安装在其两个纵向端的一端上。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1安装在这样的位置,以使得第一配合面11a从第一板91的端面91a向外凸出,并且使得第一外壳11的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面18a与作为第一板91的两个纵向端之一的端面91a大致齐平。应该指出的是,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面18a不必与第一板91的端面91a完全齐平;然而,优选的是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面18a和第一板91的端面91a之间的距离很短,如图3所示。 
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面18a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一突出板部分22,其作为成形为向前延伸的突出板部分。第一突出板部分22成形为从前端面18a的上端沿着远端方向延伸,以便覆盖第一端子51的大致整个第一柔性部分56的下部,第一端子51装配在第一外壳11中且设置在位于超出前端面18a的前侧处的区域中,同时还覆盖邻近所述端部55的后端设置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一部分的下部。第一突出板部分22的前端连接至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的基座端。 
当导电构件(诸如,导电壳体,用于电磁屏蔽的导电板,用于固定、放射或加强的金属板,另一种印刷电路板,另一种配线部件,或固定支架)设置在第一板91的后侧时,第一突出板部分22用作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因为上述导电构件用作零电势下的接地件,所以电势差可出现在第一端子51和此导电构件之间。如果省去第一突出板部分22,则将缩短设置在第一板91的后侧且比端面91a更靠近 前侧的导电构件的一部分与第一柔性部分56和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之间的绝缘距离。然而,因为第一突出板部分22覆盖第一柔性部分56的大致整个部分的下部以及其更靠近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后端的部分,所以可充分地延长上述导电构件与第一柔性部分56和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之间的空间距离和爬电距离,并由此可获得足够的绝缘距离。虽然第一突出板部分22没有出现在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大部分(其靠近同一端部55的远端)的下部,但通过装配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时,位于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远端附近的大部分插入第二连接器101的下述第二外壳111中。因此,甚至在不存在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时,也可以在上述导电构件和第一端子51之间获得足够的绝缘距离。 
第二连接器101包括第二外壳111、第二端子151以及第二辅助金属支架181。第二外壳111作为母板外壳具有大致矩形的整体形状且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第二端子151作为母板端子由金属材料制成且装配在第二外壳111中;第二辅助金属支架181作为连接母板外壳的辅助金属支架由金属材料制成且连接到第二外壳111。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虽然类似于第一端子51,第二端子151的数量为两个(假设电源线包括一根正线和一根负线),但可随意改变第二端子151的数量以符合电源线的数量。 
如附图所示,第二外壳111设有第二底板部分118、第二主体部分114以及一对第二侧壁部分117。第二底板部分118作为底板部分具有与第二板191的顶面相对的大致矩形的平板形状;第二主体部分114作为主体部分成形为使得沿着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后侧(图6和图7中的左端)的边缘延伸且从第二底板部分118竖立,从而将第二端子151保持在其中;该一对第二侧壁部分117作为侧壁部分成形为使得沿着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延伸且从第二底板部分118竖立。此外,作为配合面的第二配合面111a被构造成沿着与第二板191的顶面相交的方向(优选地,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侧壁部分117的后端连接至第二主体部分114的左端和 右端,第二侧壁部分117的上表面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114的上表面部分被成形为连续的且彼此齐平,从而构成具有大致方U形的第二顶板部分112。此外,由附图标记113标示的中央凹入部分的下部由第二底板部分118限定且其三个侧面由第二侧壁部分117和第二主体部分114限定。 
第二主体部分114在其后端面上使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形成于其中,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被构造成从后端面沿着远端方向(图6和图7中的向右方向)延伸且将第二端子151和第二端子保持部分114b容置在其中,第二端子保持部分114b设置在位于第二底板部分118和第二顶板部分112之间的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的位置处以便将第二端子151容纳在其中。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虽然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但可随意改变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的数量以符合第二端子151的数量。 
每个第二侧壁部分117均将横向凸出部分117a形成于其中,横向凸出部分117a形成于其侧面以便横向地凸出。此外,每个第二侧壁部分117均将向后凸出部分117d形成于其中,向后凸出部分117d形成于其后面以便向后凸出。此外,每个第二侧壁部分117均将支架保持槽117b形成于其中,支架保持槽117b形成于其下端附近以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使得第二辅助金属支架181容置于支架保持槽117b中。此外,作为连接部分的第二连接部分183通过焊接等牢固地固定至形成于第二板191的顶面上的第二连接器固定部分194(诸如焊盘),第二连接部分183成形为从第二辅助金属支架181的侧端横向凸出。因此,第二连接器101可牢固地固定至第二板191。如图5和图6所示,优选的是第二辅助金属支架181和第二连接部分183未从第二侧壁部分117的横向凸出部分117a向右或向左凸出。 
作为接合部分的第二接合部分(由附图标记115标示)设置在中央凹入部分113内,以便与第一连接器1接合。第二接合部分115设有成形为平行于第二顶板部分112的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以及 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支承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的第二接合支承壁部分115b。第二接合支承壁部分115b成形为使得从中央部分处的第二底板部分118沿着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宽度方向竖立,且其上端连接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 
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设置在比围绕其三个侧面的第二顶板部分112更低的位置处。当通过装配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时,第一接合部分15的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被定位以便于与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的上表面重叠,以使得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的上表面与第二顶板部分112的上表面大致齐平。在将第二连接器101安装在第二板191的顶面上的装配步骤期间,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的上表面平滑且平坦,并且可用作被抽吸工具吸收和抽吸的抽吸表面,该抽吸工具设置在诸如机器手的工具的远端。当抽吸表面上存在凹凸结构(诸如刮痕)时,抽吸工具通常不能进行吸收和抽吸。然而,因为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的上表面的三个侧面被高度较高的第二顶板部分112所围绕,所以在操作(诸如组装步骤)期间,该上表面几乎不会因接触其它构件而损坏。因此,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的上表面不存在凹凸结构,由此能够可靠地用作抽吸表面。 
此外,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与位于第二接合支承壁部分115b的左右两侧的第二底板部分118之间的间隔被构造为作为凹入部分的第二凹入接合部分113a,其接合第一连接器1。第一端子51的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和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插入第二凹入接合部分113a中。此外,形成于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与位于左侧和右侧上的第二侧壁部分117之间以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狭缝状开口被构造为与第二凹入接合部分113a连通的第二横向凹入接合部分113b。第一接合部分15的第一接合侧壁部分15b插入第二横向凹入接合部分113b中。另外,在第二侧壁部分117的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上形成第二接合槽部分117c,其为具有矩形横截面、朝向第二凹入接合部分113a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沟槽。第一接合 部分15的第一凸出接合部分15c插入第二接合槽部分117c中。 
通过向金属板施加处理(例如,冲压)使第二端子151一体成形于双叉式元件中,并且第二端子151具有大致方C形或U形侧面形状(如图8所示)。每个第二端子151均设有第二固定部分153、第二尾部152以及第二接触臂部分154。第二固定部分153作为主体部分;第二尾部152作为第二表面连接部分从第二固定部分153的下端向后延伸;第二接触臂部分154从第二固定部分153向前延伸。 
在第二尾部152中,其连接至第二固定部分153的部分容置于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中,但其剩余部分从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的下端以比第二主体部分114的后面更靠后的方向(图6和图7中的向左方向)露出。第二尾部152通过焊接等电连接和固定至形成于第二板191的顶面上的第二连接器电极部分193(诸如导电焊盘)。从而,第二端子151连接至未示出的用于第二板191的电源的导电迹线,这些导电迹线成形为连接至第二连接器电极部分193。在此,优选的是第二尾部152未从每个第二侧壁部分117的向后凸出部分117d向后凸出,并且未从向后凸出部分117d的上端向上凸出。 
第二接触臂部分154设有从第二固定部分153的上端向前延伸的第二上接触臂部分155和从第二固定部分153的下端向前延伸的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被构造成向下凸出的上接触部分155a形成于自由端上(即,第二上接触臂部分155的远端附近),以及被构造成向上凸出的下接触部分156a形成于自由端上(即,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的远端附近)。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为用作第二端子151的第二接触远端部分的部分以及与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电接触的部分。因为至少第二接触臂部分154的第二上接触臂部分155具有一定的挠度并由此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弹性变形,所以至少上接触部分155a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弹性变形。 
被构造成向上突出的第二锁紧凸出部153b形成于第二固定部分 153和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的连接部分中。当第二端子151压配合到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中时,第二锁紧凸出部153b被挤入第二端子保持部分114b的下表面中以便将其锁定。此外,第二固定部分153的上端部分153c和下端部分153d分别压靠第二端子保持部分114b的下表面和第二底板部分118的上表面。也就是说,当第二锁紧凸出部153b被挤入第二端子保持部分114b的下表面并且第二固定部分153通过第二端子保持部分114b和第二底板部分118从上侧和下侧压紧时,第二端子151牢固地保持在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中。 
为了防止焊剂蠕变,多个槽部分153a形成于第二固定部分153的侧面上。当第二尾部152焊接至形成于第二板191的顶面上的第二连接器电极部分193时,通常会发生焊剂蠕变现象,其中焊料中包含的焊剂通常会融化以沿着第二端子151的表面蠕升。因为该焊剂具有绝缘性质,所以当其粘附在第二上接触臂部分155和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的表面上时,便难以实现与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焊剂蠕变主要发生在第二端子151的侧面。因此,槽部分153a形成于第二固定部分153的侧面上。在考虑第二固定部分153的强度等的情况下,适当地确定槽部分153a的数量、宽度、深度、形状等。 
第二连接器101安装在第二板191的端部上(如图6和图7所示),因为其被设计成通过装配而与安装在第一板91的端部上的第一连接器1接合。虽然为了方便起见,在图6和图7中仅示出了设置在第二板191的端部附近的部分,但实际上第二板191(例如)呈矩形且大于图示,并且第二连接器101安装在其两个纵向端的一端上。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二连接器101安装在这样的位置,以使得第二配合面111a从第二板191的端面191a向外凸出,并且使得第二外壳111的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与作为第二板191的两个纵向端之一的端面191a大致相同。应该指出的是,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不必与第二板191的端面191a完全齐平;然而,优选的 是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和第二板191的端面191a之间的距离很短,如图7所示。 
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连接至被构造为向前延伸并作为突出板部分的第二突出板部分121。第二突出板部分121成形为沿着远端方向从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延伸,以便从第二接合部分115的前端向前凸出(如图5B所示)。 
当导电构件(诸如,导电壳体,用于电磁屏蔽的导电板,用于固定、放射或加强的金属板,另一种印刷电路板,另一种配线部件,或固定支架)设置在第二板191的后侧时,第二突出板部分121用作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因为上述导电构件用作零电势下的接地件,所以电势差可出现在第二端子151和此导电构件之间。如果省去第二突出板部分121,则将缩短设置在第二板191的后侧且比端面191a更靠近前侧的导电构件的一部分与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的远端之间的绝缘距离。然而,因为第二突出板部分121在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的下部从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的远端向前凸出,所以可充分地延长上述导电构件与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的远端之间的间隙和爬电距离,并由此可获得足够的绝缘距离。此外,当通过装配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时,因为每个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臂部分54的一部分也会使其下部由第二突出板部分121覆盖,所以可通过第二突出板部分121来获得上述导电构件与每个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臂部分54之间的绝缘距离。 
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外壳111不具有任何定位在从第一主体部分14的后表面向后露出的第一端子51中的两个端子之间的突出壁部分以便能够用作绝缘距离获得部分,正如就第一连接器1的向后突出的壁部分21而言,可根据需要来形成突出壁部分。也就是说,突出壁部分可成形为与位于从第二主体部分114的后表面向后露出的两个第二尾部152之间的位置处的第二外壳111成一体,以便从第二主体部分114的后表面向后突出。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突出壁部分可用作绝缘距离获得部分且可在两个第二尾部152之间获得足够 的绝缘距离。 
提供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进行装配从而接合在一起的操作说明。在第一端子51的第一尾部52的连接板部分52b通过焊接等连接至形成于第一板91的顶面上的第一连接器电极部分93,并且第一辅助金属支架81的第一连接部分83通过焊接等连接至形成于第一板91的顶面上的第一连接器固定部分94的状态下,将第一连接器1表面安装在第一板91上。 
同样地,在第二端子151的第二尾部152通过焊接等连接至形成于第二板191的顶面上的第二连接器电极部分193,并且第二辅助金属支架181的第二连接部分183通过焊接等连接至形成于第二板191的顶面上的第二连接器固定部分194的状态下,将第二连接器101表面安装在第二板191上。 
然后,在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配合面11a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配合面111a相对的状态下,操作员将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移向连接器中的任何一个,以使得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51的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和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插入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凹入接合部分113a中。此外,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接合部分15的第一接合侧壁部分15b插入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侧向凹入接合部分113b中。此外,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接合部分15的第一凸出接合部分15c插入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接合槽部分117c中。因此,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如图9至图11所示。 
此时,如图11所示,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定位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51的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之间。此外,第二端子151的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与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顶板部分55a和底板部分55b接触。因此,将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彼此电连接。因此,连接至第一板91上的第一连接器电极部分93的导电迹线与连接至第二板191上的第二连接器电极部分193的导电迹线电 连接,第一连接器电极部分93连接至第一端子51的第一尾部52,第二连接器电极部分193连接至第二端子151的第二尾部152。 
当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定位在第二端子151的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之间时,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之间的距离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上接触臂部分155可竖直地弹性变形,以使得上接触部分155a向上弹性位移,从而增加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之间的距离。因此,操作员能够通过感测咔哒感来感知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在上接触部分155a向上弹性位移时所承受的阻力。因此,操作员能够正确地识别且确认是否完成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电连接操作,从而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此外,因为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可通过第二端子151的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从上侧和下侧被弹性地夹持,所以必然可以使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与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之间保持稳定接触。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完成接合时(如图11所示),第二外壳111的第二突出板部分121覆盖第一外壳11的第一突出板部分22的整个下表面。因此,设置在第一板91的端面91a与第二板191的端面191a之间的间距正上方的部分由彼此重叠的第一突出板部分22和第二突出板部分121覆盖。 
如上所述,当导电构件(诸如,导电壳体,用于电磁屏蔽的导电板,用于固定、放射或加强的金属板,另一种印刷电路板,另一种配线部件,或固定支架)设置在第一板91和第二板191的后侧时,因为所述导电构件用作零电势下的接地件,所以如果不存在第一突出板部分22和第二突出板部分121,则会缩短设置在第一板91的端面91a和第二板191的端面191a之间的间隙下方的导电构件与第一端子51和/或第二端子151之间的绝缘距离。将从图11中容易地理解到,尤其还会缩短上述导电构件与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底板部分55b和/或第二端子151的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 的远端之间的绝缘距离。 
然而,彼此重叠的第一突出板部分22和第二突出板部分121覆盖设置在第一板91的端面91a与第二板191的端面191a之间的间距正上方的部分。因此,可充分地延长上述导电构件与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底板部分55b和/或第二端子151的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的远端之间的空间距离和爬电距离,并由此可获得足够的绝缘距离。 
例如,从图11所示的实例中明显可看出,上述爬电距离可足够长,这是由于其与以下路径的距离总和大致相同,这些路径包括:沿着第一板91的端面91a从第一板91的下端延伸至其上端的路径;沿着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面18a从第一底板部分18的下端延伸至其上端的路径(或沿着第二突出板部分121的前端面从第二突出板部分121的下端延伸至其上端的路径);以及沿着第一突出板部分22的下表面从第一突出板部分22的基座端延伸至其远端的路径(或沿着第二突出板部分121的上表面从第二突出板部分121的远端延伸至其基座端的路径)。 
因此,必然可以防止上述导电构件与第一端子51和/或第二端子151之间发生任何短路事故。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仅每个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和第一柔性部分56被构造为从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向外凸出,并且定位在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与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之间的位置的正上方以及第一板91的端面91a与第二板191的端面191a之间的间距的正上方。然而,每个第二端子151的第二上接触臂部分155或第二下接触臂部分156可被构造为从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向外凸出,并且定位在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与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之间的位置的正上方以及第一板91的端面91a与第二板191的端面191a之间的间距的正上方。此外,可根据需要省去第一突出板部分22或第二突出板部分121中的任何一个。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完成接合时,第一外壳 11的第一接合部分15的第一接合侧壁部分15b进入第二外壳111的第二侧向凹入接合部分113b。此外,第一外壳11的第一接合部分15的第一凸出接合部分15c进入第二外壳111的第二接合槽部分117c,并且第一外壳11的第一接合部分15的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进入第二外壳111的中央凹入部分113。此外,第一接合顶板部分15a与第二外壳111的第二接合顶板部分115a的上表面重叠。由于上述构造,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11可牢固地接合在一起,因此甚至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时,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接合也不会脱离。 
如上所述,当板构件(诸如壳体,用于电磁屏蔽的导电板,用于固定、放射或加强的金属板,或另一种印刷电路板)设置在第一板91和第二板191的后侧时,如图9至图11所示,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首先接合在一起,以使得第一板91与第二板191连接,然后通过固定构件(诸如螺丝、螺栓或销)使上述板构件牢固地固定至第一板91和第二板191的后侧。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以使得第一板91与第二板191连接的状态下,第一板91和第二板191的各个顶面和各个后表面分别彼此齐平。然而,当上述板构件牢固地固定至第一板91和第二板191的后侧时,由于固定构件或板构件的各部分的尺寸误差、连接误差等,第一板91和第二板191的各个顶面和各个后表面通常不能分别彼此齐平。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改变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然而,如上所述,因为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11牢固地接合在一起,所以甚至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时,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接合也不会脱离。 
此外,如上所述,每个第一端子51均设有第一柔性部分56,并且连接至第一柔性部分56的远端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被构造为可在垂直方向上弹性位移。从而,第一端子51与所谓的浮动型连接 器的端子执行相同的功能,并且能够顺应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因此,甚至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时,也不会解除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与第二端子151的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之间的接触状态,并且可使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间保持稳定的电连接。 
然而,如果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在垂直方向上位移较大,则通过装配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时,可能难以将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插在每个第二端子151的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之间。然而,如上所述,因为通过第一端子限制部分16将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的垂直位移量调节至预定量,所以通过装配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时,可易于将第一接触远端部分55插在上接触部分155a和下接触部分156a之间。 
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可分别安装在一块板的两端,以使得多块板串联连接。例如,准备了″n″块(″n″为2或更大的自然数)板,并且第一连接器1安装在每个板的一端上且第二连接器101安装在每个板的另一端上。然后,第一块板上的第一连接器1接合第二块板上的第二连接器101,并且第二块板上的第一连接器1接合第三块板上的第二连接器101,并且同样地,第(n-1)块板上的第一连接器1接合第n块板上的第二连接器101。因此,″n″块板可串联连接。随后,第一块板上的第二连接器101接合连接至未示出的电源电缆的接线端的电缆连接器,并且第n块板上的第一连接器1接合未示出的回路连接器,该回路连接器使其左端子与右端子电连接。因此,可以实现形成于一个板上的两个电源线串联连接的状态。 
如上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101,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外壳11和装配在第一外壳11中的第一端子51,第一连接器1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一板91的顶面上且使其第一配合面11a沿着与第一板91的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第二 连接器101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壳111和装配在第二外壳111中且被构造为接触第一端子51的第二端子151,第二连接器101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二板191的顶面上以与第一连接器1接合且使其第二配合面111a沿着与第二板191的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第一外壳11或第二外壳111设有被构造为从其表面向外突出且能够获得第一端子51或第二端子151的绝缘距离的绝缘距离获得部分。 
由于此构造,可以吸收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相互位移,并且可以实现低高度和小型化特征,同时防止发生短路事故。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该板对板连接器能够通过少量部件和低成本容易地生产从而具有简单的结构。 
此外,第一外壳11设有被构造为与第一板91的顶面相对的第一底板部分18且安装在第一板91的端部,第二外壳111设有被构造为与第二板191的顶面相对的第二底板部分118且安装在第二板191的端部,并且绝缘距离获得部分为从第一底板部分18或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延伸的突出板部分。由于此构造,第一端子51或第二端子151的下部被突出板部分覆盖,因此可以在第一端子51或第二端子151之间获得足够的绝缘距离。 
此外,当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时,每个第一端子51或第二端子151的一部分位于设置在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与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之间的部分的正上方,并且上述突出板部分覆盖每个第一端子51或第二端子151的上述部分(其设置在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与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之间的部分的正上方)的下部。由于此构造,甚至在导电构件位于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与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之间时,也可以确保所述导电构件和第一端子51或第二端子151之间具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此外,上述突出板部分包括从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延伸的第一突出板部分22和从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延伸的第二突出板部分121。当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时,第一突出板部分22和第二突出板部分121彼此重叠。由于此构造,甚至在 导电构件位于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与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之间时,也可以确保所述导电构件和第一端子51或第二端子151之间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 
此外,提供多个第一端子51,每个第一端子51均设有从第一外壳11的顶面露出以连接至第一板91的顶面的第一尾部52,提供多个第二端子151,每个第二端子151均设有从第二外壳111的顶面露出以连接至第二板191的顶面的第二尾部152,并且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该突出壁部分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尾部52或第二尾部152之间且被构造为从第一外壳11或第二外壳111的顶面向外突出。由于此构造,可以确保相邻的第一尾部52之间或相邻的第二尾部152之间具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虽然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可以预期,在不脱离前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6)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1),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外壳(11)和装配在所述第一外壳(11)中的第一端子(51),所述第一连接器(1)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一板(91)的顶面上且使其配合面(11a)沿着与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连接器(101),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壳(111)和装配在所述第二外壳(111)中且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51)接触的第二端子(151),所述第二连接器(101)被构造为表面安装在第二板(191)的顶面上以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接合且使其配合面(111a)沿着与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11)或所述第二外壳(111)设有被构造为从其表面向外突出且能够获得所述第一端子(51)或所述第二端子(151)的绝缘距离的绝缘距离获得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11)设有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相对的第一底板部分(18)且表面安装在所述第一板(91)的端部上;
所述第二外壳(111)设有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相对的第二底板部分(118)且表面安装在所述第二板(191)的端部上;并且
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为从所述第一底板部分(18)或所述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延伸的突出板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当将所述第一连接器(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端子(51)或所述第二端子(151)的一部分定位在所述第一底板部分(18)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底板部分(118)的前端之间的位置的正上方,并且所述突出板部分覆盖所述第一端子(51)或所述第二端子(151)的一部分的下部,所述部分位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部分(18)的所述前端与所述第二底板部分(118)的所述前端之间的部分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突出板部分包括从所述第一底板部分(18)的所述前端延伸的第一突出板部分(22)和从所述第二底板部分(118)的所述前端延伸的第二突出板部分(121);并且
当将所述第一连接器(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突出板部分(22)和所述第二突出板部分(121)彼此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91)或所述第二板(191)的后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提供多个所述第一端子(51),每个所述第一端子(51)均设有从所述第一外壳(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
提供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51),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51)均设有从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并且
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所述突出壁部分被设置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或相邻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之间从所述第一外壳(11)或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顶面向外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91)或所述第二板(191)的后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提供多个所述第一端子(51),每个所述第一端子(51)均设有从所述第一外壳(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
提供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51),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51)均设有从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并且
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所述突出壁部分被设置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或相邻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之间从所述第一外壳(11)或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顶面向外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91)或所述第二板(191)的后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提供多个所述第一端子(51),每个所述第一端子(51)均设有从所述第一外壳(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
提供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51),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51)均设有从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并且
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所述突出壁部分被设置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或相邻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之间从所述第一外壳(11)或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顶面向外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91)或所述第二板(191)的后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提供多个所述第一端子(51),每个所述第一端子(51)均设有从所述第一外壳(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
提供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51),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51)均设有从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并且
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所述突出壁部分被设置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或相邻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之间从所述第一外壳(11)或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顶面向外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提供多个所述第一端子(51),每个所述第一端子(51)均设有从所述第一外壳(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
提供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51),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51)均设有从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并且
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所述突出壁部分被设置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或相邻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之间从所述第一外壳(11)或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顶面向外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提供多个所述第一端子(51),每个所述第一端子(51)均设有从所述第一外壳(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
提供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51),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51)均设有从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并且
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所述突出壁部分被设置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或相邻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之间从所述第一外壳(11)或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顶面向外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提供多个所述第一端子(51),每个所述第一端子(51)均设有从所述第一外壳(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
提供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51),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51)均设有从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并且
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所述突出壁部分被设置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或相邻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之间从所述第一外壳(11)或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顶面向外突出。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提供多个所述第一端子(51),每个所述第一端子(51)均设有从所述第一外壳(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一板(91)的所述顶面的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
提供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51),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51)均设有从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表面露出以连接至所述第二板(191)的所述顶面的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并且
所述绝缘距离获得部分包括突出壁部分,所述突出壁部分被设置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部分(52)或相邻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部分(152)之间从所述第一外壳(11)或所述第二外壳(111)的所述顶面向外突出。
CN2010900010386U 2009-05-20 2010-05-20 板对板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173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2014 2009-05-20
JP2009122014A JP5517488B2 (ja) 2009-05-20 2009-05-20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PCT/US2010/035585 WO2010135540A1 (en) 2009-05-20 2010-05-20 Board-to-board connec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7366U true CN202817366U (zh) 2013-03-20

Family

ID=4312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9000103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17366U (zh) 2009-05-20 2010-05-20 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88505B2 (zh)
JP (1) JP5517488B2 (zh)
CN (1) CN202817366U (zh)
WO (1) WO201013554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1090A (zh) * 2017-12-07 2019-07-12 莫列斯有限公司 浮动式连接器
CN111082244A (zh) * 2018-10-22 2020-04-28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TWI694648B (zh) * 2019-03-27 2020-05-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連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91882A (ja) 2013-03-26 2014-10-06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4192035A (ja) * 2013-03-27 2014-10-0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801569B2 (ja) * 2017-04-28 2020-12-1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基板用コネクタ
CN208209064U (zh) * 2018-03-28 2018-12-0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US20210119363A1 (en) * 2020-12-24 2021-04-22 Intel Corporation Ultra slim module form factor and connector architecture for top mount conn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00761A (ja) 1984-10-24 1986-05-19 Canon Inc 光受容部材
JPS636693U (zh) * 1986-06-30 1988-01-18
JPH07505007A (ja) * 1991-11-18 1995-06-01 バーグ・テクノロジー・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用低挿入力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JP2591579Y2 (ja) * 1992-03-19 1999-03-03 バーグ・テクノロジー・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コネクタ装置
US5685726A (en) * 1992-07-17 1997-11-11 Berg Technology, Inc. Flat back card connector
JPH06152340A (ja) 1992-10-29 1994-05-31 Fujitsu Ltd 線路等化回路
JPH0785931A (ja) * 1993-09-17 1995-03-31 Kel Corp 電気コネクタ
JPH0725570U (ja) * 1993-10-12 1995-05-12 ケル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5626482A (en) * 1994-12-15 1997-05-06 Molex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surfac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3089189B2 (ja) * 1995-06-20 2000-09-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JP3062924B2 (ja) * 1995-10-24 2000-07-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US5830018A (en) * 1995-12-12 1998-11-03 Molex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surfac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3262726B2 (ja) * 1996-12-16 2002-03-0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H1148260A (ja) 1997-08-08 1999-02-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樹脂成形機
JP3254188B2 (ja) * 1998-11-30 2002-02-0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JP2000251986A (ja) * 1999-02-25 2000-09-14 D D K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3227138B2 (ja) * 1999-03-01 2001-11-1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JP3927017B2 (ja) * 2001-11-26 2007-06-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回路構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35276B2 (ja) 2001-12-14 2006-10-1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US6793506B1 (en) 2003-08-27 2004-09-21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4542525B2 (ja) 2005-07-07 2010-09-15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502394B2 (ja) * 2005-07-12 2010-07-14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726982B2 (en) * 2006-06-15 2010-06-01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air-circulation features
JP4743109B2 (ja) 2006-12-18 2011-08-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KR100818510B1 (ko) * 2007-01-16 2008-03-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Blu용 pcb커넥터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샤시
US7597573B2 (en) * 2007-02-26 2009-10-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high current power connector with cooling slots
CN201060991Y (zh) 2007-06-11 2008-05-14 江苏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板对板电连接器
US7976317B2 (en) * 2007-12-04 2011-07-12 Molex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systems
JP5660756B2 (ja) 2008-10-14 2015-01-28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7959445B1 (en) * 2009-08-28 2011-06-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system
US8167625B2 (en) * 2010-09-23 2012-05-01 Apple Inc. Integrated noise reduction connecto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1090A (zh) * 2017-12-07 2019-07-12 莫列斯有限公司 浮动式连接器
CN111082244A (zh) * 2018-10-22 2020-04-28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1082244B (zh) * 2018-10-22 2023-07-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TWI694648B (zh) * 2019-03-27 2020-05-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17488B2 (ja) 2014-06-11
US8888505B2 (en) 2014-11-18
WO2010135540A1 (en) 2010-11-25
JP2010272291A (ja) 2010-12-02
US20120149217A1 (en)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7366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4638405B (zh) 电连接器
JP559405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
US7549882B2 (en) Connector capable of absorbing an error in mounting position
CN100576657C (zh) 电转接器及其组件
TWI614947B (zh) 電連接器
TWI632740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026650B1 (ko) 전기 커넥터
US8021187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1552410A (zh) 基板安装用接头
TW201421820A (zh) 低剖面背板連接器
US8047857B1 (en) Battery connector
JP5315912B2 (ja) 多連装電気コネクタ
US20050020134A1 (en)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8023206A (zh) 电子装置和连接器
CN110867700A (zh) 电连接器
CN202817242U (zh) 回路连接器和闭路成形连接器
JP486622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並びに電気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CN213845615U (zh) 电连接器
CN102570211A (zh) 用于跨装式连接器的安装特征
CN202178413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0779301U (zh) 电连接器
US7056133B2 (en) Surface mounting connector
JP652041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201112706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