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1004U - 一种发动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1004U
CN202811004U CN2012202002262U CN201220200226U CN202811004U CN 202811004 U CN202811004 U CN 202811004U CN 2012202002262 U CN2012202002262 U CN 2012202002262U CN 201220200226 U CN201220200226 U CN 201220200226U CN 202811004 U CN202811004 U CN 202811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ead
oil
pcv
engine
oil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2002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A·瓦伦西亚
C·K·帕拉佐罗
P·T·莱恩哈特
T·G·泰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1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10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6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lubricant vapou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汽缸体;连接于该发动机汽缸体的汽缸盖;连接于该发动机汽缸盖的汽缸盖罩;延伸通过该汽缸盖罩、该汽缸盖和该发动机汽缸体到发动机曲轴箱的量油尺和PCV油道。这种系统方法可以增加功能性,从而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结构,使得即便在较高的发动机歧管真空条件下,来自机油分离器的机油也能够连续地回流到机油油底壳。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旋转期间当来自发动机汽缸的气体绕过发动机活塞并进入曲轴箱时在发动机曲轴箱中可能形成气体。通过使曲轴箱气体回流到发动机进气口并且使该气体与新鲜的空气-燃料混合物一起燃烧,该气体可以在发动机汽缸中燃烧以减少发动机碳氢化合物排放物。但是,曲轴箱气体可能包括机油油雾。如果机油被发动机燃烧,则会增加机油消耗。此外,当机油燃烧时在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性能会降低。因此,希望从曲轴箱气体中分离机油,其中该气体从发动机曲轴箱引向发动机进气口。 
经由发动机汽缸燃烧曲轴箱气体可能需要原动力以使曲轴箱气体从发动机曲轴箱移动到发动机进气口。产生原动力以将曲轴箱气体移动到发动机汽缸的一种方式是将接收发动机曲轴箱气体的机油分离器的输出气动地连接于发动机进气系统(例如,发动机汽缸和发动机节气门体之间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低压区(例如,真空)。真空能够将曲轴箱气体吸进发动机汽缸,但是真空也作用在从曲轴箱气体中分离的机油上,因而使得将机油回流到发动机曲轴箱中更加困难。对分离的机油产生作用的真空可以用聚集的油头压力克服。换句话说,机油柱的重量能够对抗真空并且允许分离的机油回流到发动机曲轴箱。油头压力可以通过以柱的形式储存的分离的机油的重量提供。但是根据移动曲轴箱蒸气到进气口所施加的真空量(度),必需产生大于9cm的油柱来克服移动曲轴箱气体的真空。因此油柱能够增加发动机的高度并且由于它能够增加车辆的阻力系数因此促使降低车辆燃料经济性。 
此外,分离的机油可以回流到发动机油底壳以促进机油混合并确保整个发动机所用的机油具有比较一致的温度。但是,回油管路或通道可能必需利用可以用于其他目的(例如,发动机汽缸体加强或冷却液通道区)的发动机结构的一部分。因此,曲轴箱强制通风(PCV)回油通道可以和其他发动机元件和特征在探寻发动机结构方面进行竞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已经认识到上面提供的缺点并且研发出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汽缸体;连接于该发动机汽缸体的汽缸盖;连接于该发动机汽缸盖的汽缸盖罩;延伸通过该汽缸盖罩、汽缸盖和汽缸体到发动机曲轴箱的量油尺油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个PCV机油分离器,该PCV机油分离器连接于该汽缸盖的外侧,该PCV机油分离器在该汽缸盖和该汽缸盖罩之间的位置处与发动机的内部连通,该PCV机油分离器与该发动机的曲轴箱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PCV机油分离器包括仅与该量油尺和PCV油道液压连通的油道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由该汽缸盖罩中的一个油槽和一个油槽盖构成的一个汽缸盖罩油道;其中该汽缸盖罩油道液压地连接该量油尺和PCV油道和一个PCV机油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量油尺和PCV油道的一部分被设置在与该汽缸盖一体结合的排气歧管的两个排气流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个量油尺和一个密封件,该密封件被设置在该量油尺和PCV油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一个汽缸盖;连接于该汽缸盖的一个汽缸盖罩;连接于该汽缸盖罩的外部的一个PCV机油分离器;在该汽缸盖罩内、在该PCV机油分离器和一个汽缸盖外部侧壁之间提供液压连通的一个汽缸盖罩油道;在该汽缸盖的外部侧壁中且与该汽缸盖罩油道液压连通的一个汽缸盖油道;以及在该汽缸盖油道和一个发动机之间提供液压连通的一个发动机汽缸体油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汽缸盖油道被设置在该汽缸盖内的排气歧管的第一和第二排气歧管流道之间,其中该第一和第二排气歧管流道经由单个排气口离开该汽缸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汽缸盖罩油道在两个火花塞维修口之间横过该汽缸盖罩,其中该汽缸盖油道仅经由该PCV机油分离器被供给机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个量油尺和PCV油道,该量油尺和PCV油道包括该汽缸盖油道、该汽缸盖罩油道和该发动机汽缸体油道中的至少一部分;还包括一个量油尺和一个密封件,该密封件被设置在该量油尺和PCV油道之间。 
通过将量油尺通道一体结合于PCV回油,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发动机结构同时提供适度油头压力来克服汲取曲轴箱气体的发动机真空。在一个例子中,PCV回油通道可以仅接收来自机油分离器的机油并且从汽缸盖延伸到发动机曲轴箱。因此,PCV回油通道允许在该通道内累积油头压力,以致能够克服发动机真空。而且,借助于接受量油尺,通过提供增加的功能性,该PCV回油通道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发动机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若干优点。具体说,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增加的功能性,以便借助于增加的PCV回油通道的功能性而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结构。此外,这种方法能够平衡(leverage)PCV回油通道的长度,以提供附加的油头压力,使得即便在较高的发动机歧管真空条件下,来自机油分离器的机油也能够连续地回流到发动机油底壳。 
当单独地或结合附图进行参考时从下述具体描述中将显而易见到本说明的上述优点和其他优点及特征。 
应当理解,提供上面的概述是为了以简单的形式引进选择的构思,这种构思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这并不意味着指明所主张主题的关键的或基本的特征,所主张主题的范围由随附于详细描述的权利要求唯一地限定。而且,所主张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上面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部分指出的任意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发动机的一个汽缸以及PCV机油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2示出V6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3示出图2中所示的V6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4A-4C示出汽缸盖罩和汽缸盖的平面图; 
图5示出另一种V6发动机的剖视图;以及 
图6示出用于从曲轴箱气体中分离机油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涉及从曲轴箱气体中分离机油。在一个示例中,曲轴箱气体可以被引导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低压区(例如,节气门的下游和发动机汽缸的上游)以促进气体从曲轴箱流到发动机进气口。图2示出一种示范性V6发动机,其中机油从曲轴箱气体分离并回流到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油底壳。图3示出发动机剖视图,其显露出从机油分离器到油底壳的PCV机油回流路径。图4A-4C示出发动机汽缸盖罩和汽缸盖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PCV油道位置的一个示例。图5示出与PCV油道一体结合的机油量油尺通道的一个例子。最后图6示出用于从曲轴箱气体中分离机油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包括多个汽缸(图1示出其中一个汽缸)的内燃发动机10由发动机电子控制器12控制。发动机10包括燃烧室30和活塞36设置在其中的汽缸壁32,并且活塞连接于曲轴40。燃烧室30被示为通过相应的进气门52和排气门54与进气歧管44和排气歧管48连通。进气和排气门中的每个均可以由进气凸轮51和排气凸轮53操作。可替代地,一个或更多个进气和排气门可以由机电控制的气门线圈和衔铁组件操作。进气凸轮51的位置可以通过进气传感器55确定。排气凸轮53的位置可以通过排气凸轮传感器57确定。 
燃料喷射器66被示为被定位成将燃料直接喷射到汽缸30中,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直接喷射。可替代地,燃料可以喷射到进气端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进气道喷射。燃料喷射器66与来自控制器12的信号脉冲宽度FPW成正比地提供液体燃料。燃料由包括燃料箱、燃料泵和燃料集合管(未示出)的燃料系统(未示出)传输给燃料喷射器66。从响应控制器12的驱动器68供给燃料喷射器66操作电流。此外,进气歧管44被示为与可选电子节气门62连通,该电子节气门62调节节流板64的位置以控制来自进气增压室46的空气流。压缩机162从空气进气口42吸入空气以供给增压室46。排气旋转涡轮164,该涡轮164通过轴161连接于压缩机162。高压双级燃料系统可以用来在喷射器66处产生较高的燃料压力。 
PCV机油分离器190从曲轴箱气体分离机油。如图2所示,在一个例子中该PCV机油分离器190可以连接于发动机。曲轴箱气体经由在发动机曲轴 箱和发动机汽缸盖之间穿过的通道被供给到PCV机油分离器190。PCV机油分离器190被示为在发动机汽缸和电子节气门62之间的一个位置处与进气歧管44连通。当进气歧管压力低时,曲轴箱气体可以从PCV机油分离器190被吸入到进气歧管44。 
在图3中更详细地示出的发动机曲轴箱193在节气门62上游的位置接收来自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新鲜空气。在本示例中,发动机曲轴箱193在压缩机162下游的位置接收来自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新鲜空气。但是,在一些例子中,压缩机62可以被省去。因此,发动机曲轴箱可以在较高压力位置通过从发动机进气系统吸进空气被通风,并且使空气在较低压力位置回流到发动机进气系统。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88响应控制器12通过火花塞92为燃烧室30提供点火火花。通用排气氧(UEGO)传感器126被示为在催化转化器70的上游连接于排气歧管48。可替代地,双态排气氧传感器可以代替UEGO传感器126。 
在一个例子中转化器70可以包括多个催化剂砖。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用每个均具有多个催化剂砖的多个排放控制装置。在一个例子中转化器70可以三元催化器。 
在图1中控制器12被示为是常规的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单元(CPU)102、输入/输出(I/O)端口104、只读存储器(ROM)106、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8、保活存储器(KAM)110和常规的数据总线。控制器12被示为接收来自连接于发动机10的传感器的各种信号,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信号之外,还包括:来自连接于冷却套114的温度传感器112的发动机冷却剂温度(ECT);连接于加速器踏板130用于检测由脚132调节的加速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134;用于确定末期排气的点火的爆震传感器(未示出);来自连接于进气歧管44的压力传感器122的发动机歧管压力(MAP)的测量值;来自检测曲轴40位置的霍尔效应传感器118的发动机位置传感器;来自传感器120(例如,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质量的测量值;以及来自传感器58的节气门位置的测量值。也可以检测大气压力(传感器未示出),用于由控制器12处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面,曲轴的每一转,发动机位置传感器118均产生预定数目的等间隔脉冲,由此能够确定发动机速度(RPM)。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可以连接于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电动马达/电池系统。混合动力车辆可以具有并联的结构、串联的结构或它们的变型或组合。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发动机结构,例如,柴油发动机。 
在运行期间,发动机10内的每个汽缸通常经历四个冲程循环:该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膨胀冲程和排气冲程。在进气冲程期间,一般而言,排气门54关闭而进气门52打开。空气经由进气歧管44进入燃烧室30,并且活塞36运动到汽缸底部以便增大燃烧室30内的容积。在活塞36接近汽缸底部且在其冲程的末端(例如,当燃烧室30在其最大容积)的位置通常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叫做发动机下止点(BDC)。在压缩冲程期间,进气门52和排气门54都关闭。活塞36朝着汽缸盖运动以便压缩燃烧室30内的空气。在活塞36在其冲程末端且最接近汽缸盖(例如,当燃烧室30处在最小容积)的点通常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叫做发动机上止点(TDC)。在其后叫做喷射的过程中,燃料进入燃烧室中。在其后叫做点火的过程中,喷射的燃料通过诸如火花塞92的已知点火装置被点火,从而导致燃烧。在膨胀冲程期间,膨胀的气体将活塞36回推到BDC。曲轴40将活塞运动转换成旋转轴的旋转转矩。最后,在排气冲程期间,排气门54打开以释放燃烧过的空气-燃料混合物到排气歧管48并且活塞返回到TDC。应当指出,上面仅仅作为一个例子描述,并且进气和排气门的打开和/或关闭正时可以变化,例如,提供正的或负的气门重叠、延迟的进气门关闭或各种其他例子。 
现在参考图2,示意地示出V6发动机。发动机200包括第一汽缸组201和第二汽缸组202。第一和第二汽缸组均装纳被直线设置的三个活塞,以提供旋转曲轴40的转矩。发动机机油盘240连接于梯子形支架235并且将机油保持在油底壳中用于润滑发动机200的部件。发动机前罩220将发动机200前部密封以隔离于外部元件。梯子形支架235包括在曲轴箱40之上竖直延伸的侧壁,以便为发动机汽缸体230提供支撑。发动机汽缸体230的外侧壁结束在曲轴箱40的竖直上方的位置,并且从汽缸盖接合表面257延伸到梯子形支架接合表面255。 
汽缸盖210连接于发动机汽缸体230并且包括集成排气歧管,如图4C所示。汽缸盖罩250被示为连接于汽缸盖210。汽缸盖罩将发动机200的上部密封以隔离于外部元件并且有助于将机油保持在发动机200内。火花塞线圈270 被压入汽缸盖罩250中,以提供电流到火花塞(未示出)。在所示的这个例子中,火花塞线圈270遵循第一汽缸组201和第二汽缸组202中的发动机汽缸的中心线。PCV机油分离器190被示为在第一汽缸组201的汽缸盖的竖直较高侧上的位置连接于汽缸盖罩250。因此,PCV机油分离器190被示为在第一汽缸组201中的汽缸的中心线的竖直上方的位置连接于汽缸盖罩250。从曲轴箱气体分离的机油通过被油槽盖260覆盖的通道或槽回流。 
PCV机油分离器190被示为在第一汽缸组201的汽缸盖的竖直较高侧上,因此能够用被引入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新鲜空气灌注(flush)更大的发动机容积。在一个例子中,来自节气门上游的位置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空气首先被引导到第二汽缸组202并且然后被吸进第一汽缸组201中。空气经由第一汽缸组201回流到发动机节气门下游的进气歧管。以这种方式,在两个汽缸组中聚积的气体可以被引导到发动机进气口。通过将PCV机油分离器190设置在汽缸盖的竖直较高侧上,在曲轴箱中的被加热气体会上升到PCV机油分离器,以便改善发动机中的通风。而且将PCV机油分离器190设置在竖直较高位置可以允许在进入PCV机油分离器之前从曲轴箱气体沉淀出额外的机油。因此,PCV机油分离器可以不是必须分离出和其他机油分离器一样多的机油。 
图2还示出图3、图4C和图5所示示图的剖切平面。图3和图5的剖切平面竖直通过发动机200,图4C的剖切平面通过该第一汽缸组的汽缸盖210。 
现在参考图3,示出图2中所示的V6发动机的剖视图。机油保持在机油盘240的油底壳362中并且在水平(高度)360处。机油盘240连接于结构性梯子形支架235。结构性支架235包括形成发动机侧壁一部分的两个外部侧壁231。结构性支架235的外部侧壁231在曲轴孔302的中心的上方延伸。结构性支架235还延伸横穿发动机以便链接或连接于发动机汽缸体230的外部侧壁247。而且,结构性支架235连接于发动机汽缸体230的外部侧壁247。结构性支架也可以连接于曲轴支撑件399。结构性支架235还包括形成PCV回流通道一部分的油道386。结构性支架PCV油道386通过并贯穿外部侧壁231。PCV油道还经由管子388延伸到机油盘240内。管子388浸入机油液面之下以防止曲轴箱气体流动通过结构性支架PCV油道386。结构性支架PCV油道386与发动机汽缸体PCV油道384连通。在一个例子中,将结构性支架连接于发动机汽缸体的螺栓将结构性支架PCV油道386定位于/固定在发动机汽缸 体PCV油道384。 
发动机汽缸体230包括汽缸壁32,并且发动机汽缸体230从汽缸盖接合表面257延伸到梯子形支架接合表面255。发动机汽缸体230还包括曲轴支撑件399和水套114。一个发动机汽缸体外部侧壁247包括发动机汽缸体PCV油道384。 
汽缸盖210连接于发动机汽缸体230并且包括燃烧室30的顶部。汽缸盖210还包括图4C详细地示出的排气歧管48。火花塞维修口355通过到达火花塞(未示出)的通路。一个汽缸盖210包括汽缸盖PCV油道382,其从汽缸盖接合表面延伸到汽缸体接合表面。 
汽缸盖罩250被示为连接于汽缸盖210。汽缸盖罩包括横过该汽缸盖罩250的PCV油槽380。PCV油槽380与汽缸盖PCV油道382液压地连通。机油只从PCV机油分离器190供给到PCV油槽。PCV油道382经由油槽盖260与外部元件隔离。油槽盖260连接于汽缸盖罩250。 
以这种方式,PCV机油分离器190使机油回流到PCV回油通道,该回油通道包括汽缸盖罩PCV油槽380、汽缸盖PCV油道382、发动机汽缸体PCV油道384和结构性支架PCV油道386。PCV机油分离器190是PCV回油通道的唯一的机油供给者,使得从PCV油道开始到PCV回油道结束保持油道压力的一体性。因此在PCV油道中能够产生机油压力头以克服有助于曲轴箱气体流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原动力(例如,真空)。 
现在参考图4A,示出汽缸盖210和汽缸盖罩250的平面图。火花塞线圈270遵循发动机汽缸组的中心线被设置成一行。PCV机油分离器190被示为连接于在由火花塞线圈270提供火花的汽缸的竖直上方的汽缸盖210。汽缸盖PCV油槽盖260横过汽缸盖罩250和汽缸盖210的一部分。因此,从曲轴箱气体分离的机油经由汽缸盖罩250在发动机汽缸上方和发动机汽缸之间流过。 
参考图4B,示出汽缸盖PCV油槽盖260和PCV机油分离器190被移除的汽缸盖罩250的平面图。曲轴箱气体经由端口410流过汽缸盖罩250。端口410贯穿曲轴箱罩250从而允许气体进入机油分离器。机油经由端口420离开分离器并进入汽缸盖PCV油槽380。机油经由端口45离开汽缸盖罩并进入汽缸盖的外壁。应当指出汽缸盖PCV油槽380被密封,因此对于这段PCV油道可以保持压力。 
现在参考图4C,示出汽缸盖210的剖视平面图。汽缸盖210包括由排气流道470和汇合区440构成的排气歧管48。排气在排气口425离开发动机汽缸并进入排气流道470。汽缸盖210还包括经由进气口410为发动机汽缸供给空气的进气流道435。汽缸盖PCV油道382被设置在排气歧管流道470之间且在汇合区440的竖直上方。如果希望的话,汽缸盖PCV油道382可以沿着汽缸盖210的外壁被设置在其他可替代位置。 
参考图5,示出另一个示范性V6发动机的剖视图。图5的剖视图可以包括图3所示的特征。因此,该图中包括相同的数字标记。而且,为图3提供的描述应用于图5的元件,为了简明起见,共同元件的描述被省去。 
发动机200包括用于确定油底壳362的机油液面的量油尺502。量油尺502进入汽缸盖罩250并且遵循汽缸盖罩PCV油道380进入汽缸盖PCV油道382。量油尺502继续到发动机汽缸体PCV油道384并进入结构性支架PCV油道386。最后,量油尺502在结束于油底壳362中之前进入管子388。 
因此,延伸通过汽缸盖罩、汽缸盖、发动机体和结构性支架的PCV回油通道引导量油尺502进入油底壳362中。以这种方式,PCV回油通道能够与量油尺结合以增加PCV回油的功能性。而且,不需要外部量油尺管子并且发动机结构用于额外的优点。 
量油尺502包括用于将PCV回油通道密封以隔离于外部元件的密封件504。而且,密封件能够保持PCV回油通道内的压力以便可以产生油头压力。在一些例子中,密封件可以延伸到PCV回油通道中以便改善密封。 
因此,图1-图5所示的系统提供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汽缸体;连接于该发动机汽缸体的汽缸盖;连接于该汽缸盖的汽缸盖罩;延伸通过该汽缸盖罩、该汽缸盖和发动机汽缸体到发动机曲轴箱的量油尺和PCV油道。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PCV机油分离器,该PCV机油分离器连接于汽缸盖的外部,PCV机油分离器在汽缸盖和汽缸盖罩之间的位置与发动机内部气动地连通,该PCV机油分离器与发动机曲轴箱液压地连通。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其中该PCV机油分离器包括仅仅与量油尺和PCV油道液压连通的油道出口(exit)。在一些例子中,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由汽缸盖罩中的油槽和油槽盖构成的汽缸盖罩油道。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其中该汽缸盖罩油道液压地连接量油尺和PCV油道以及PCV机油分离器。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其中该量油尺和PCV 油道的一部分被设置在与汽缸盖一体结合的排气歧管的两个流道之间。以这种方式,发动机结构可以更有效地被利用。在一个例子中,发动机系统还包括量油尺和密封件,该密封件被设置在该量油尺和PCV油道之间。 
图1-图5所示的系统提供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汽缸盖;连接于该汽缸盖的汽缸盖罩;连接于该汽缸盖罩的外部的PCV机油分离器;在该汽缸盖罩内提供该PCV机油分离器和汽缸盖外部侧壁之间的液压连通的汽缸盖罩油道;在该汽缸盖的外部侧壁内并且与汽缸盖罩油道液压连通的汽缸盖油道;以及在汽缸盖油道和油底壳之间提供液压连通的汽缸体油道。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其中汽缸盖油道被设置在该汽缸盖内的排气歧管的第一和第二排气歧管流道之间。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其中第一和第二排气歧管流道经由单个排气口离开该汽缸盖。在一个例子中,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该汽缸盖罩油道在两个火花塞维修口之间横过汽缸盖罩。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该汽缸盖油道仅仅经由PCV机油分离器提供机油。该发动机系统还包括量油尺和PCV油道,其包括汽缸盖油道、汽缸盖罩油道和发动机汽缸体油道中的至少一部分。在又一个例子中,发动机系统还包括量油尺和密封件,该密封件被设置在该量油尺和PCV油道之间。 
参考图6,示出用于从曲轴箱气体分离机油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在602,发动机曲轴箱气体从发动机曲轴箱穿行到在汽缸盖罩下方的且在汽缸盖上方的汽缸盖的上侧。如图1所示,在一个例子中,曲轴箱气体可以通过将发动机内部连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而涌过发动机。在曲轴箱气体行进到汽缸盖之后方法600进行到604。 
在604,从发动机曲轴箱气体分离机油。在一个例子中,发动机曲轴箱气体可以穿过迷宫结构以便曲轴箱气体碰撞在迷宫的壁上。迷宫壁使油沉淀出并从曲轴箱气体分离。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机油分离器。从曲轴箱气体分离机油之后方法600进行到606。 
在606,方法600使已经从曲轴箱气体分离的机油在汽缸盖罩之上经过。而且,PCV机油在排气歧管的排气歧管流道之间被引导。PCV油道可以设置成使得最小化对于来自流道的机油的加热(例如,通过在离相邻的排气流道最大的位置为PCV回油通道定路线)。在使得机油在排气歧管流道之间经过之后方法600进行到608. 
在608,方法600将PCV分离的机油经由仅从PCV机油分离器接收机油的通道传输到发动机油底壳。通过具有有单个油源的油道,可以保持油道中的压力以便可以产生油头压力以克服移动曲轴箱气体通过发动机的动力。而且,即便在包括高进气歧管真空的发动机工况期间,机油仍可以被连续分离并且回流到发动机曲轴箱。在分离的机油回流到曲轴箱和油底壳之后方法600进行到离开。 
因此,图6的方法提供使得气体从曲轴箱行进到汽缸盖的区域;经由机油分离器从气体分离机油;以及通过仅经由油分离器接收油的油道将从气体中分离的机油传输到发动机曲轴箱,该油道从汽缸盖延伸到发动机曲轴箱并且能够接受量油尺。该方法还包括,其中油道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一体结合在汽缸盖内的排气歧管的两个排气流道之间。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真空将气体吸进发动机进气口中。该方法还包括,其中油道通过汽缸盖罩、汽缸盖和发动机汽缸体。该方法还包括,其中在被汽缸盖覆盖的汽缸的中心线的上方的位置处机油分离器连接于汽缸盖。在另一个例子中,该方法还包括释放从气体中分离的机油到浸没在机油中的曲轴箱的区域。 
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明白的,图6中公开的方法可以表示任何数目处理对策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例如事件驱动的、中断驱动的、多任务的、多线程的等。因此,所示的各种步骤或功能可以以所示的顺序进行,并行进行,或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省略。同样,为了实现这里所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处理的次序不是必需要求的,而是为了容易示出和描述而提供。虽然没有明白地示出,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一个或多个所示的步骤或功能根据所用的特定策略可以重复地进行。 
总结本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阅读上面的描述将会想起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范围的许多变化和修改。例如,以天然气、汽油、柴油或可替代燃料构造运行的单缸、I2、I3、I4、I5、V6、V8、V10、V12和V16发动机可以有利地使用本描述。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汽缸体;
连接于该发动机汽缸体的汽缸盖;
连接于该发动机汽缸盖的汽缸盖罩;
延伸通过该汽缸盖罩、该汽缸盖和该发动机汽缸体到发动机曲轴箱的量油尺和PCV油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还包括PCV机油分离器,该PCV机油分离器连接于该汽缸盖的外侧,该PCV机油分离器在该汽缸盖和该汽缸盖罩之间的位置处与发动机的内部连通,该PCV机油分离器与该发动机的曲轴箱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该PCV机油分离器包括仅与该量油尺和PCV油道液压连通的油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还包括由该汽缸盖罩中的油槽和油槽盖构成的汽缸盖罩油道;其中该汽缸盖罩油道液压地连接该量油尺和PCV油道和PCV机油分离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该量油尺和PCV油道的一部分被设置在与该汽缸盖一体结合的排气歧管的两个排气流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还包括量油尺和密封件,该密封件被设置在该量油尺和PCV油道之间。
7.一种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包括:
汽缸盖;
连接于该汽缸盖的汽缸盖罩;
连接于该汽缸盖罩的外部的PCV机油分离器; 
在该汽缸盖罩内、在该PCV机油分离器和汽缸盖外部侧壁之间提供液压连通的汽缸盖罩油道;
在该汽缸盖的外部侧壁中且与该汽缸盖罩油道液压连通的汽缸盖油道;以及
在该汽缸盖油道和发动机油底壳之间提供液压连通的发动机汽缸体油道。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该汽缸盖油道被设置在该汽缸盖内的排气歧管的第一和第二排气歧管流道之间,其中该第一和第二排气歧管流道经由单个排气口离开该汽缸盖。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该汽缸盖罩油道在两个火花塞维修口之间横过该汽缸盖罩,其中该汽缸盖油道仅经由该PCV机油分离器被供给机油。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动机系统,特征在于,还包括量油尺和PCV油道,该量油尺和PCV油道包括该汽缸盖油道、该汽缸盖罩油道和该发动机汽缸体油道中的至少一部分;还包括量油尺和密封件,该密封件被设置在该量油尺和PCV油道之间。 
CN2012202002262U 2011-05-09 2012-05-04 一种发动机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110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103,165 2011-05-09
US13/103,165 US8347865B2 (en) 2011-05-09 2011-05-09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urning oil separated from engine crankcase gas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1004U true CN202811004U (zh) 2013-03-20

Family

ID=44971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200226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11004U (zh) 2011-05-09 2012-05-04 一种发动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47865B2 (zh)
CN (1) CN202811004U (zh)
DE (1) DE102012206885B4 (zh)
RU (1) RU140108U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2148A (zh) * 2018-10-10 2020-04-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发动机的漏气净化设备以及端口适配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9301B2 (en) 2010-12-29 2014-12-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ylinder block assembly
US8887703B2 (en) * 2011-10-10 2014-11-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vent
US8919329B2 (en) 2011-11-07 2014-12-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CV system having internal routing
DE102012206650B4 (de) 2012-04-23 2024-03-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urboladeranordn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US9140153B2 (en) 2013-06-05 2015-09-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gine system having a backflow valve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thereof
US9261044B2 (en) 2014-01-13 2016-02-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ylinder gasket having oil drainback constraint feature for use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9359925B2 (en) 2014-04-21 2016-06-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il separator in a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of an engine
US10443458B2 (en) * 2014-05-14 2019-10-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gine assembly with passageway for reducing oil leakage
US9879633B2 (en) * 2014-12-03 2018-01-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acuum generation
US9611799B2 (en) * 2015-02-19 2017-04-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stimating an air-fuel ratio with a variable voltage oxygen sensor
US10576817B2 (en) 2017-05-15 2020-03-03 Polaris Industries Inc. Three-wheeled vehicle
US10550754B2 (en) 2017-05-15 2020-02-04 Polaris Industries Inc. Engine
US10428705B2 (en) 2017-05-15 2019-10-01 Polaris Industries Inc. Engine
US10639985B2 (en) 2017-05-15 2020-05-05 Polaris Industries Inc. Three-wheeled vehicle
USD904227S1 (en) 2018-10-26 2020-12-08 Polaris Industries Inc. Headlight of a three-wheeled vehicle
DE102019000498A1 (de) * 2019-01-23 2020-07-23 Deutz Aktiengesellschaft Zylinderkop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18052A (en) 1956-09-07 1957-12-31 Int Harvester Co Crankcase ventil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4156406A (en) * 1977-09-22 1979-05-29 Deere & Compan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gas-oil separator
JPH07111136B2 (ja) 1989-02-08 1995-11-2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SE510224C2 (sv) 1995-10-10 1999-05-03 Volvo Ab Avgasgrenrör fär en turboladdad förbränningsmotor
JP3389801B2 (ja) 1996-11-29 2003-03-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構造
DE19704594A1 (de) * 1997-02-07 1998-08-13 Knecht Filterwerke Gmbh Schmieröleinfülleitung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mit Ölnebelabscheider
US6099374A (en) 1997-08-14 2000-08-08 Sanshi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ubrication and oil drain system for 4 cycle outboard motor
DE69935776T2 (de) 1998-12-01 2007-12-27 Honda Giken Kogyo K.K. Mehrzylinderkopf
JP2001303924A (ja) 2000-04-24 2001-10-31 Isuzu Motors Ltd ブローバイガスのセパレータ装置
US6234154B1 (en) 2000-06-12 2001-05-2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ntegral PCV system
US6295963B1 (en) 2000-10-09 2001-10-02 Brunswick Corporation Four cycle engine for a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
JP2003065149A (ja) 2001-08-27 2003-03-05 Sanshin Ind Co Ltd 船外機における4サイクル4気筒内燃機関
US6981574B1 (en) 2002-12-13 2006-01-03 K.J. Manufacturing Co. Dipstick oil change system
JP4344579B2 (ja) 2003-10-15 2009-10-14 株式会社マーレ フィルターシステムズ 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の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DE50303860D1 (de) 2003-11-28 2006-07-27 Borgwarner Inc Gehäuse für Turbolader
DE102005028807A1 (de) * 2005-06-22 2007-01-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Verbrennunsmotor mit integrierter Ölpeilstabführung
US7367294B2 (en) 2006-03-14 2008-05-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ylinder head with integral tuned exhaust manifold
JP4225327B2 (ja) * 2006-07-11 2009-0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戻し構造
JP4321606B2 (ja) * 2007-02-28 2009-08-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及びそ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に使用されるシリンダヘッド並びにそ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US7699029B2 (en) 2007-07-26 2010-04-20 Cummins Filtration Ip, Inc.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with pumped scavenged oil
US7784442B2 (en) 2007-11-19 2010-08-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Turbocharged engine cylinder head internal cooling
US8210135B2 (en) 2008-02-08 2012-07-03 Caterpillar Inc.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KR100986061B1 (ko) 2008-04-01 2010-10-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기 매니폴드와 실린더 헤드가 일체형으로 형성된 엔진
US8966971B2 (en) * 2008-07-28 2015-03-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engine with fluid measuring system
US8360038B2 (en) 2008-09-24 2013-01-29 Monros Serge V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2148A (zh) * 2018-10-10 2020-04-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发动机的漏气净化设备以及端口适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83979A1 (en) 2011-11-24
DE102012206885A1 (de) 2012-11-15
RU140108U1 (ru) 2014-04-27
DE102012206885B4 (de) 2023-03-30
US8347865B2 (en) 2013-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1004U (zh) 一种发动机系统
EP2126293B1 (en)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cylinder head used fo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cluding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and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method
CN202381182U (zh) 具有集成的排气歧管的发动机的气缸盖
CN202468049U (zh) 具有整合排气歧管的气缸盖
CN105089868B (zh) 用于抽取和pcv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202007727U (zh) 一种进气歧管
US8919329B2 (en) PCV system having internal routing
US836003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ngine exhaust
US6606982B1 (en)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hydrogen fueled engine
RU140193U1 (ru) Двигатель
CN203189113U (zh) 涡轮增压系统
CN203081529U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2300737U (zh) 进气系统
CN101198781A (zh) 内燃发动机的起动系统和方法
CN103061870A (zh) 用于在冷起动期间减少涡轮增压器噪音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75310A (zh) 用于将燃料蒸气抽取到发动机的方法
US5653103A (en) Fuel supply for injected engine
CN202176404U (zh) 经机械增压的发动机系统
CN105298660A (zh) 用于专用egr汽缸气门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3382875A (zh) 具有局部整合的排气歧管的液体冷却式内燃发动机
CN103628979A (zh) 部分关闭的四缸直列式发动机和用于操作这样的四缸直列式发动机的方法
CN103670674A (zh) 用于改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起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52675A (zh) 用于调整发动机节气门的方法和系统
CN103527330A (zh) 可变排量
CN207830004U (zh) 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