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2990U -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92990U
CN202792990U CN2012201022517U CN201220102251U CN202792990U CN 202792990 U CN202792990 U CN 202792990U CN 2012201022517 U CN2012201022517 U CN 2012201022517U CN 201220102251 U CN201220102251 U CN 201220102251U CN 202792990 U CN202792990 U CN 202792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lurgical furnace
passage
charging hole
hole device
play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022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小红
张振民
胡立琼
冯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2201022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92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92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929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包括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一端适于插入到所述冶金炉的加料口内用于向所述冶金炉内加料;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套设在所述导料管外以在所述冷却套管与所述导料管之间限定出环形冷却通路,所述冷却通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供气装置;和多个喷射管,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供气装置相连且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下端插入到所述导料管内以用于向所述导料管内喷射气体,所述多个喷射管邻近所述导料管的内壁且沿所述导料管的周向间隔开布置,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下端均高于所述导料管的下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料口装置,不会在料口的下端发生结渣现象,不需要人工清除。

Description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冶金炉中,炉料一般是通过冶金炉上部的加料口加入到冶金炉中的,在冶金炉长期工作后,加料口的下端容易结渣,严重时可能堵塞加料口,导致冶金炉无法工作,这就需要人工清除加料口下端的结渣,不仅效率低而且工作强度高,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所述加料口装置能够防止料口下端结渣,不需人工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包括: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一端适于插入到所述冶金炉的加料口内用于向所述冶金炉内加料;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套设在所述导料管外以在所述冷却套管与所述导料管之间限定出环形冷却通路,所述冷却通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供气装置;和多个喷射管,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供气装置相连且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下端插入到所述导料管内以用于向所述导料管内喷射气体,所述多个喷射管邻近所述导料管的内壁且沿所述导料管的周向间隔开布置,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下端均高于所述导料管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通过设置供气装置和多个喷射管,从而使导料管的下端不会由于长时间使用造成炉料堆积结渣,堵塞导料管,影响冶金炉的正常工作,大大提高了冶金炉的冶炼效率和效果,同时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清洁导料管,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其劳动强度,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口装置原理简单,结构紧凑,可行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处,实用性好且效果明显。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喷射管靠在所述导料管的内壁上。由此,从多个喷射管中喷射出的气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导料管的下端进行清洁,防止炉料堆积造成结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气装置包括:气体分配件,所述气体分配件内具有分配气室,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分配气室连通;和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气体分配件相连用于向所述分配气室内供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分配件包括:内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导料管相连以通过所述内管向所述导料管中加料;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面以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限定出环形的所述分配气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分配件的底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导料管的顶端设有第二法兰,所述导料管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法兰及螺栓与所述气体分配件相连。由此装配方便、牢靠,且拆卸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下端处在不同的水平面上。由此,多个喷射管可以更好地对导料管的下端进行清洁,防止冶金炉长时间工作后导料管下端结渣,影响冶金炉正常工作。
可选地,所述多个喷射管在所述导料管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料管与所述冷却套管由具有双层壁结构的管一体形成,且所述环形冷却通路的下端封闭。由此方便生产加工,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套管的上端设有第三法兰,所述冶金炉的加料口上设有第四法兰,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四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还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环形冷却通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导料管和第三法兰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均呈1/4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料口装置在冶金炉长期使用后,不会在加料口的下端结渣,影响冶金炉的冶炼效果甚至堵塞加料口导致冶金炉无法工作,同时不需要工人人员定期清理加料口,因此大大提高了冶金炉的冶炼效果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冶金炉的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示A部的放大图;和
图3是图1中圈示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冶金炉200的加料口装置100,该加料口装置100设在冶金炉200的加料口处,可通过该装置向冶金炉200中加入炉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冶金炉200的加料口装置100,包括导料管1、冷却套管2、供气装置3和多个喷射管(图未示出),其中导料管1的一端适于插入到冶金炉200的加料口内用于向冶金炉200内加料。冷却套管2套设在导料管1外以在冷却套管2和导料管1之间限定出环形冷却通路4,冷却通路4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图未示出),用于对炉料口处的相关部件例如冷却套管2和导料管1冷却,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多个喷射管的上端分别与供气装置3相连且多个喷射管的下端插入到导料管1内以用于向导料管1内喷射气体,多个喷射管邻近导料管1的内壁且沿导料管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多个喷射管的下端均高于导料管1的下端,其中供气装置3用于向多个喷射管供气。由此,通过喷射管不断向导料管1的下端喷射气体,从而使导料管1的下端更加通畅,不会因长期工作结渣堵塞导料管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冶金炉200的加料口装置100,通过设置供气装置3和多个喷射管,从而使导料管1的下端不会由于长时间使用造成炉料堆积结渣,堵塞导料管1,影响冶金炉200的正常工作,大大提高了冶金炉200的冶炼效率和效果,同时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清洁导料管1,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其劳动强度,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口装置100原理简单,结构紧凑,可行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炉200的加料口处,实用性好且效果明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供气装置3包括气体分配件31和气源32,其中气体分配件31内具有分配气室311,多个喷射管的上端分别与分配气室311连通,气源32与气体分配件31相连用于向分配气室311内供气。进一步地,气体分配件31包括内管312和外管313,其中内管312与导料管1相连以通过内管312向导料管1中加料,外管313套设在内管312外面以在外管313与内管312之间限定出环形的分配气室311。
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将气体分配件31和导料管1固定在一起,气体分配件31的底端可设有第一法兰33,导料管1的顶端设有第二法兰34,其中可选地,导料管1和气体分配件31通过分别穿过第一法兰33和第二法兰34的螺栓进行固定,由此不仅装配方便、牢靠,且拆卸简单。
可选地,多个喷射管可靠在导料管1的内壁上,图未示出。由此,从多个喷射管中喷射出的气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导料管1的下端进行清洁,防止炉料堆积造成结渣,影响冶金炉200的冶炼效果,同时还大大方便了多个喷射管的安装固定,不需要其它辅助固定结构来辅助喷射管的固定。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喷射管还可以与导料管1的内壁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通过辅助固定结构将喷射管固定在内壁上,其中每个喷射管下端的管口可适当地向靠近导料管1的内壁的方向偏转预定角度,使喷射管可向导料管1的下端喷射气体,防止结渣,图未示出。
有利地,多个喷射管的下端处在不同的水平面上。也就是说,多个喷射管下端用于喷射气体的管口所处的平面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互交错开,例如可以是相邻的两个上下错开一定距离,还可以是从其中一根喷射管为起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升高(或降低)。由此,多个喷射管可以更好地对导料管1的下端进行清洁,防止冶金炉200长时间工作后导料管1下端结渣,影响冶金炉200正常工作。可选地,为使清洁效果更佳明显,多个喷射管可沿轴向均匀分布在导料管1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导料管1与冷却套管2由具有双层壁结构的管一体形成,由此方便生产加工,成本低,其中环形冷却通路4的下端封闭。
如图3所示,冷却套管2的上端设有第三法兰21,冶金炉200的加料口上设有第四法兰22,其中第三法兰21与第四法兰22可通过螺栓相连。由此可将冷却套管2固定在加料口处,不仅固定牢靠,且拆装方便。其中,第三法兰21和第四法兰22可分别成环形以方便与冷却套管2和加料口的形状相适配,第三法兰21和第四法兰22之间还可设置密封垫片23,防止炉料或冶金炉200内的高温高压气体从第三法兰21和第四法兰22之间的缝隙逸出,从而改善冶金炉200的冶炼效果。
加料口装置100还包括进水管5、出水管6、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其中进水管5和出水管6分别与环形冷却通路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进水口和出水口形成在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上,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导料管1和第三法兰21上。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导料管1和第三法兰21上,其中进水口可形成在第一连接部7上且进水管5与进水口连通,对应地,出水口可形成在第二连接部8上且出水管6与出水口连通。其中可选地,进水管5的轴线与冷却套管2的轴线之间可成30°-45°夹角,由此方便冷却水注入到环形冷却通路4中,提高冷却效果。
其中可选地,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均成1/4圆形,由此不仅美观且在装配过程中不会划伤装配工人的手,实用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口装置100在冶金炉200长期使用后,不会在加料口的下端结渣,影响冶金炉200的冶炼效果甚至堵塞加料口导致冶金炉200无法工作,同时不需要工人人员定期清理加料口,因此大大提高了冶金炉200的冶炼效果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冶金炉200的维护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一端适于插入到所述冶金炉的加料口内用于向所述冶金炉内加料; 
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套设在所述导料管外以在所述冷却套管与所述导料管之间限定出环形冷却通路,所述冷却通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供气装置;和 
多个喷射管,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供气装置相连且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下端插入到所述导料管内以用于向所述导料管内喷射气体,所述多个喷射管邻近所述导料管的内壁且沿所述导料管的周向间隔开布置,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下端均高于所述导料管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喷射管靠在所述导料管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 
气体分配件,所述气体分配件内具有分配气室,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分配气室连通;和 
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气体分配件相连用于向所述分配气室内供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件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导料管相连以通过所述内管向所述导料管中加料;和 
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面以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限定出环形的所述分配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件的底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导料管的顶端设有第二法兰,所述导料管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法兰及螺栓与所述气体分配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喷射管的下端处在不同的水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喷射管在所述导料管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与所述冷却套管由具有双层壁结构的管一体形成,且所述环形冷却通路的下端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管的上端设有第三法兰,所述冶金炉的加料口上设有第四法兰,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 四法兰通过螺栓相连, 
所述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还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环形冷却通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导料管和第三法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均呈1/4圆形。 
CN2012201022517U 2012-03-16 2012-03-16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92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022517U CN202792990U (zh) 2012-03-16 2012-03-16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022517U CN202792990U (zh) 2012-03-16 2012-03-16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92990U true CN202792990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20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02251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92990U (zh) 2012-03-16 2012-03-16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929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139A (zh) * 2012-03-16 2012-07-1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139A (zh) * 2012-03-16 2012-07-1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CN102564139B (zh) * 2012-03-16 2015-02-1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3739B (zh) 一种带有组合芯管的耐磨防漏渣风帽
CN204278377U (zh) 一种注塑机喷嘴
CN103256628A (zh) 燃烧室衬里导向挡板以及用于组装燃烧器的方法
CN102564139B (zh)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CN202792990U (zh)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CN204431635U (zh) 一种新型注塑机喷嘴
CN102538472A (zh) 一种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CN202792991U (zh)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CN102490341B (zh) 一种锥双机筒
CN102029091A (zh) 净水器开口滤壳及与机座的连接方法
CN102706167B (zh) 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CN102322742A (zh) 喷枪
CN101736120A (zh) 位移补偿式密封装置
CN210969759U (zh) 一种热流道阀针结构
CN209985991U (zh) 多线切分导卫水路分配装置
CN202757454U (zh) 一种用于冶金炉的加料口装置
CN209326374U (zh) 一种富氧底吹熔炼炉加料口冷却水套装置
CN201546751U (zh) 井下巷道用降尘装置及其喷杆
CN202267367U (zh) 喷枪
CN202237293U (zh) 烟雾机气化导杆结构
CN205294685U (zh) 一种钢丝绳更换装置
CN204604718U (zh) 发泡机高压混合头
CN220073220U (zh) 一种结构强化型压铸压室
CN204018071U (zh) 一种用于耐火喷涂料施工的喷枪
CN203437448U (zh) 一种用于高速电机的定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218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