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7494U - 木造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木造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87494U
CN202787494U CN 201220200204 CN201220200204U CN202787494U CN 202787494 U CN202787494 U CN 202787494U CN 201220200204 CN201220200204 CN 201220200204 CN 201220200204 U CN201220200204 U CN 201220200204U CN 202787494 U CN202787494 U CN 202787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sill
pillar
building
hole
incorpo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002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谷吉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sawa Hom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sawa Hom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sawa Hom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sawa Hom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002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87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87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874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在现场构筑建筑物骨架的木造建筑物。通过在形成于柱子(2a)的下端面的柱孔(2d)中沿该柱子(2a)的轴向插入并固定伸长的梁柱固定栓(25),并将该梁柱固定栓(25)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形成于所述基础横木(6)上的基础横木孔(6a)中,使所述柱子(2a)结合于所述基础横木(6),并且,通过在柱子(2a)的侧面固定梁垫(38)并在该梁垫(38)上固定所述梁(3a)的端部,使梁(3a)以使柱子(2a)为贯通柱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柱子(2a),从而构成建筑物骨架。因此,能够容易地在现场构筑建筑物骨架。

Description

木造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设置于基础的基础横木、竖立设置于该基础横木的柱子和架设于所述柱子之间的梁的木造建筑物。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木造建筑物,公知具有由基础横木、托梁、柱子和梁构成的骨架、由柱子的榫头和梁的榫眼嵌合组装的木造建筑物。 
作为以柱子的榫头和梁的榫眼嵌合而形成的榫卯骨架构造的一个例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容为人们所熟知。在这种榫卯骨架构造中,当将第一梁材接合于柱材、且将第二梁材正交地接合于这些柱材和第一梁材时,在上述柱材和第一梁材上分别形成雌榫,相应地在上述第二梁材上形成雄榫,而该构造由上述雄榫嵌合于上述两雌榫而构成。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28036号公报 
然而,在以往的木造建筑物中,如上所述,利用榫头等来使柱梁的接合,非常依赖于木工的技艺,因此,在现场构筑建筑物骨架会耗费大量时间和劳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在现场构筑建筑物骨架的木造建筑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4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木造建筑物,该木造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基础5的木质基础横木6、 竖立设置于该基础横木6的木质柱子和架设于所述柱子之间的木质梁,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形成于所述柱子2a的下端面的柱孔2d沿该柱子2a的轴向插入并固定伸长的梁柱固定栓25(32),并将该梁柱固定栓25(32)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形成于所述基础横木6的基础横木孔6a(插入到插入孔6b的埋设接头33),来使所述柱子2a结合于所述基础横木6, 
并且,通过在所述柱子2a的侧面固定梁垫38并在该梁垫38上固定所述梁3a的端部,来使梁3a以使柱子2a为贯通柱(柱勝ち)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柱子2a,从而构成建筑物骨架。 
根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由于是通过在形成于柱子2a的下端面的柱孔2d沿该柱子2a的轴向插入固定伸长的梁柱固定栓25(32),并将该梁柱固定栓25(32)的下端部插入固定于形成于所述基础横木6的基础横木孔6a(插入到插入孔6b的埋设接头33),来使所述柱子2a结合于所述基础横木6,因此,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等的情况下通过梁柱固定栓25(32)将柱子2a容易且可靠地结合于基础横木6。 
另外,由于是通过在柱子2a的侧面固定梁垫38,在该梁垫38固定所述梁3a的端部,来使梁3a结合于所述柱子2a,因此,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等的情况下通过梁垫38将梁3a容易且可靠地结合于柱子2a。 
这样,就能够通过梁柱固定栓25(32)和梁垫38,从而能够容易地在现场构建建筑物骨架。 
如图4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木造建筑物中,优选地,在所述基础横木6和所述梁3a之间设置有管柱2c,通过在形成于所述管柱2c下端面的柱孔2d沿该管柱2c的轴向插入并固定伸长的梁柱固定栓25,并将该梁柱固定栓25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形成于所述基础横木6的基础横木孔6a,来使所述管柱2c结合于所述基础横木6。 
根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由于是通过在形成于管柱2c下端面的柱 孔2d沿该管柱2c的轴向插入并固定伸长的梁柱固定栓25,并将该梁柱固定栓25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形成于所述基础横木6的基础横木孔6a,来使所述管柱2c结合于所述基础横木6,因此,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等的情况下通过梁柱固定栓25将管柱2c容易且可靠地结合于基础横木6。 
如图5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木造建筑物中,优选地,所述基础横木孔由插入到插入孔6b的筒状埋设接头33构成,所述插入孔6b通过在所述基础横木6上将该基础横木6上下贯通而形成,所述梁柱固定栓32的下端部插入固定于所述埋设接头33,使得所述柱子2a结合于所述基础横木6,所述埋设接头33结合于从所述基础5的上端突出的固定器35。 
根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记载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等的情况下通过梁柱固定栓32和埋设接头33将柱子2a容易且可靠地结合于基础横木6。 
另外,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等的情况下通过梁垫38将梁3a容易且可靠地结合于柱子2a。 
并且,由于埋设接头33结合于从基础5的上端突出的固定器35,因此能够将基础横木6a及柱子2a通过埋设接头33结合于固定器35。 
如图10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建筑物中,优选地,在所述基础5和基础横木6之间设置有进行楼板下换气的换气框缘55,所述固定器35的上端部将所述换气框缘55上下贯通。 
根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基础5和基础横木6之间设置有进行楼板下换气的换气框缘55,因此能够省去形成于基础5上的换气口,另外,由于固定器35的上端部贯通所述换气框缘55,因此能够将基础横木6及柱子2a通过埋设接头33结合于固定器35。 
如图2A~图2T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木造建筑物中,优选地,当为两层以上的建筑时,位于建筑物外角部的柱子2b由从基础横木6 通至房顶屋檐的连续柱2b构成。 
根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记载的技术方案,由于位于建筑物外角部的柱子2b由从基础横木6通至房顶屋檐的连续柱2b构成,因此能够在结构上将上层和下层一体化,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耐震性和耐久性。 
根据本技术方案,由于是通过在形成于柱子的下端面的柱孔沿该柱子的轴向插入固定伸长的梁柱固定栓,并将该梁柱固定栓的下端部插入固定于形成于基础横木的基础横木孔,来使柱子结合于基础横木,因此,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等的情况下通过梁柱固定栓将柱子容易且可靠地结合于基础横木。 
另外,由于是通过在柱子的侧面固定梁垫,在该梁垫上固定所述梁的端部,来使梁结合于所述柱子,因此,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等的情况下通过梁垫将梁容易且可靠地结合于柱子。 
这样,就能够通过梁柱固定栓及梁垫,容易地在现场构建建筑物构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的基本构架的立体图,图1中的(a)是表示基本构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中的(b)是表示基本构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中的(c)是表示基本构架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A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基础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B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基础横木和大引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C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楼板骨架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D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 楼板隔热材料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E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楼板材料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F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一层的柱子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G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安装减振弹簧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H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二层的楼板梁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I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楼板骨架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J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二层的楼板材料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K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二层的柱子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L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联梁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M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楼板下补强筋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N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桁架中柱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O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檩条及栋梁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P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安装椽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Q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屋面板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R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对间柱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S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安装外壁材料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T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进行施工的方法,是表示切去木造建筑物的一部分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的假想平面栅格的图。 
图4表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中将柱子结合在基础横木上之后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图4中的(a)是结合部的立体图,图4中的(b)是结合部的截面图。 
图5表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中将柱子结合在基础横木上之后的状态的其它例子,图5中的(a)是结合部的立体图,图5中的(b)是结合部的截面图,图5中的(c)是表示梁柱固定栓和埋设接头的立体图。 
图6表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中将梁结合在柱子上之后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图6中的(a)是结合部的立体图,图6中的(b)是结合部的截面图,图6中的(c)是梁垫的立体图,图6中的(d)是梁的端部的立体图。 
图7表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中将梁结合在柱子上之后的状态的其它例子,图7中的(a)是结合部的立体图,图7中的(b)是结合部的截面图。 
图8表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中将梁结合在管柱上之后的状态的其它例子,图8中的(a)是结合部的立体图,图8中的(b)是结合部 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的基本构架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图9中的(a)是基本构架的第三实施例上设置有上层基本构架第四实施例,图9中的(b)表示在下层基本构架第三实施例上设置有上层基本构架第五实施例,图9中的(c)表示在下层基本构架第三实施例上设置有上层基本构架第五实施例。 
图10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中设置在基础的上端的换气框缘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造建筑物中柱子和承重墙的配置关系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1E) 基本构架 
2(2a,2b) 柱子 
2b 连续柱 
2c 管柱 
2d 柱孔 
4 联梁 
5 基础 
6 基础横木 
6a 基础横木孔 
25,32 梁柱固定栓 
33 埋设接头 
35 地脚螺栓 
38 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木造建筑物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木造建筑物的基本构架1(1A~1C)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基本构架1包括四根柱子2a和将这些柱子2a之间以使柱子2a为贯通柱(柱勝ち)的方式连结起来的四根梁(主梁)3。 
梁3的长度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整数倍。在如图1中的(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基本构架1A中,梁3a,3a的长度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四倍。另外,在图1中的(b)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基本构架1B中,短边侧的梁3a的长度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四倍,长边侧的梁3b的长度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五倍。还有,在图1中的(c)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基本构架1C中,短边侧的梁3a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四倍的长度,长边侧的梁3c的长度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六倍。 
在此,模数是在将建筑的所有部分调整为一定长度的倍数关系时成为基准的尺寸,并不受到特别的限定,比如能够设定为900mm、910mm、1000mm等尺寸。例如,如果设定基础模数为910mm,那么半模数为455mm,四分之一模数为227.5mm。 
另外,如果设定基础模数为1P,那么基本构架1A的梁3a的长度为4P,基本构架1B的梁3a的长度为4P,梁3b的长度为5P,基本构架1C的梁3a的长度为4P,梁3c的长度为6P。 
另外,在基本构架1A~1B的每一个中,均设置有多根联梁4。在基本构架1A中,联梁4架设在一侧的相向的梁3a,3a间,在基本构架1B,1C中,联梁4架设在长边侧的相向的梁3b,3b间及梁3c,3c间。 
具有这种基本构架1的木造建筑物的构筑如下。 
首先,如图2A所示,在地基上对基础5进行施工后,如图2B所示,将基础横木6固定设置在基础5上,并将大引7架设在基础横木6,6间。大引7由钢制的中柱8(束)所支撑。虽然基础5上埋设有多根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的上端部从基础5的上端突出,但图2A中省略了地脚螺栓。 
还有,在图2B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基础5和基础横木6之间设置有进行楼板下换气的换气框缘。例如如图10所示,在基础5的上表面设置有换气框缘55。在换气框缘55上沿换气框缘55的长度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长孔55a,所述地脚螺栓35的上端部从下方穿插于该长孔55a,且该上端部从换气框缘55的上表面突出。另外,在换气框缘55上形成有用于楼板下换气的多个换气孔55b。 
接着,如图2C所示,在将托梁9架设在大引7,7间、与基础横木6和大引7之间之后,如图2D所示,将楼板隔热材料10铺设于楼板骨架,该楼板骨架包括基础横木6、大引7和托梁9,如图2E所示,从该楼板隔热材料10上铺设由胶合板等形成的楼板材料11。在楼板材料11的接合部中,将一层的柱子竖立设置的部分形成有孔12。该孔12贯通到大引7。 
接着,如图2F所示,将一层的柱子2(2a,2b,2c)竖立设置并结合于基础横木6以及大引7。此时,竖立设置在建筑物四个外角部的四根柱子2b为从基础横木6通至二层屋檐的连续柱2b。 
另外,柱子2a构成所述基本构架1A的四角的柱子中的三根柱子2a,柱子2b构成所述基本构架1A的四角的柱子中的、位于建筑物的外角部的连续柱2b。 
并且,柱子2c构成设于梁3与基础横木6或者大引7之间的管柱2c。 
接着,如图2G所示,将减振弹簧13,13设置在一层的预定位置。在建筑物的平面图中,该减振弹簧13,13在该建筑物的中央部配置成表面之间相互为垂直的位置。另外,在其中任意一个基本构架1(如1A)中,一侧的减 振弹簧13设置于柱子2a和管柱2c之间并安装于这些柱子2a,2c。 
接着,如图2H所示,在一层的互相相邻的柱子之间架设梁3a和梁3a1。 
梁3a构成所述基本构架1A的梁3a,梁3a1构成将间隔配置的基本构架1A,1A连结起来的梁。 
并且,在相向的梁3a,3a间架设联梁4。该联梁4构成在所述基本构架1A的一侧的梁3a,3a间架设的联梁4。 
所述梁3a构成主梁,在所述梁3a1中,与主梁3a同轴配置的梁3a1构成主梁,与联梁4同轴配置的梁3a1构成联梁。 
接着,如图2I所示,在将托梁14架设在主梁3a和联梁4之间、联梁4,4间、联梁3a1,3a1间、主梁3c和联梁3a1间等后,如图2J所示,将由胶合板等形成的楼板材料11铺设于由主梁3a、联梁4、主梁3c、联梁3c、托梁14等构成的楼板骨架。另外,在楼板材料11的接合部中,将二层的柱子竖立设置的部分形成有孔12。 
接着,如图2K所示,将二层的柱子2(2a,2c)结合于主梁3a、一层的柱子2a。此时,柱子2a构成二层的基本构架1A的四角的柱子中的三根柱子2a,柱子2b的上半部分构成二层的基本构架1A的四角的柱子中位于建筑物外角部的连续柱2b。 
并且,柱子2c构成设于梁3a,3a间的管柱2c。 
接着,如图2L所示,在二层的互相相邻的柱子之间架设梁3a和梁3a1。 
梁3a构成二层的基本构架1A的梁3a,梁3a1构成将间隔配置的基本构架1A,1A之间连结起来的梁。 
并且,在相向的梁3a,3a间架设联梁4,并在联梁4和主梁3a之间架设联梁4b。 
所述梁3a构成主梁,在所述梁3a1中,与主梁3a同轴配置的梁3a1构成主梁,与联梁4同轴配置的梁3a1构成联梁。 
并且,在一层、二层,如图11所示,例如柱子2a、柱子2c被配置于承重墙23和开口部24的两端部。 
接着,如图2M所示,在将楼板下补强筋15安装到垂直配置的梁3a,3a间、梁3a、3c间等之后,如图2N所示,安装桁架中柱(小屋束)16。 
接着,如图2O所示,在安装檩条17和栋梁18之后,如图2P所示,向檩条17及栋梁18安装椽木19。 
接着,如图2Q所示,将由胶合板等形成的屋面板20安装到由檩条17、栋梁18、椽木19构成的小屋骨架,然后,如图2R所示,在一层和二层安装间柱21,最后,如图2S及图2T所示,安装外壁材料22,完成木造建筑物的施工。图2T是表示将图2S所示的木造建筑物的一部分切去之后的立体图。 
在如上述那样进行施工的木造建筑物中,一层具有四个基本构架1A,二层具有四个基本构架1A,这些基本构架1A在基础横木6上根据按照基础模数所建立的假想平面栅格G而分配设置。 
即,如图3所示,假想平面栅格G的纵向为8P,横向为10P,在该假想平面栅格G上,四个基本构架1A纵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相邻,且以预定间隔(2P)沿横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配置。 
在基本构架1A的柱子中,位于建筑物外角部的柱子2b为从基础横木通至房顶的屋檐的连续柱2b,其它三根柱子2a为到梁3a上端为止的高度。另外,在纵向相邻的基本构架1A,1A中,两根柱子2a,2a和架设在这些柱子2a,2a的上端部之间的梁3a被分别共用。并且,在横向互相相邻的基本构架1A,1A的相向的柱子2a,2a上,架设有梁3a1。 
另外,在二层,四个基本构架1A分别被配置在一层的四个基本构架1A的正上方,二层的基本构架1A的柱子2a与一层的基本构架1A的柱子2a同轴配置。另外,在二层的基本构架1A的四根柱子中,位于建筑物外角部 的柱子2b由从一层的基本构架1A向上方延伸所述连续梁2b构成。 
并且,建筑物的基础5和基础横木6也被分配为假想平面栅格G。假想平面栅格G与设计建筑物时所使用的平面栅格对应,在设计建筑物时,基本构架1、基础横木6、柱子2a,2b,2c、梁3a在设计上被按照该平面栅格分配。并且,在建筑现场,基本构架1、基础横木6、柱子2a,2b,2c、梁3a等按照与平面格栅对应的假想平面栅格G分配设置。 
接着,对将柱子2a结合于基础横木6的结合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基础横木6,6呈T字形交叉的部位,使用梁柱固定栓25而将柱子2a或者管柱2c结合于基础横木6。梁柱固定栓25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上端部形成有贯通的孔25a,25a,该孔25a,25a沿着与梁柱固定栓25的轴正交的方向上下分离,且在平面图中正交。另外,在梁柱固定栓25的下端部,上下分离地形成有沿着与梁柱固定栓25的轴正交的方向贯通的两个孔25b,25b。并且,上方的孔25a和孔25b在平面图中正交。 
在柱子2a的下端面,柱孔2d沿柱子2a(2c)的轴向延伸形成,梁柱固定栓25的上部插入并固定于该柱孔2d。 
并且,通过将打入销26,26从形成于柱子2a(2c)的上端部侧面的孔穿插于所述孔25a,25a,而使梁柱固定栓25固定于柱子2a(2c)。 
另外,在基础横木6上,基础横木孔6a从上表面形成到下表面附近,所述梁柱固定栓25的下端部插入到该基础横木孔6a。 
并且,通过将打入销26从形成于基础横木6侧面的下侧的孔穿插于下侧的孔25b并将螺栓27从上侧的孔穿插于上侧的孔25b,来使梁柱固定栓25固定于基础横木6。如此,柱子2a(2c)通过梁柱固定栓25而结合于基础横木6。 
并且,螺栓27的前端部从基础横木6的侧面突出,接合件28通过该螺栓27固定于基础横木6的侧面。另一方面,与该基础横木6正交的基础横 木6的端面上形成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卡合有接合件28并通过打入销29固定。另外,基础横木6通过地脚螺栓30结合于基础5。 
如图5所示,在基础横木呈6,6L字形交叉的部位,使用梁柱固定栓32将柱子2a结合于基础横木6。 
梁柱固定栓32形成为圆筒状,其下端部形成有大径部。另外,在梁柱固定栓32的上端部形成有贯通的孔32a,32a,该孔32a,32a沿与梁柱固定栓32的轴正交的方向上下分离,且在平面图中正交。另外,在梁柱固定栓32下端部的大径部,形成有沿与梁柱固定栓32的轴正交的方向贯通的孔32b。并且,上方的32a和孔32b在平面图中正交。 
在主体2a的下端面,柱孔2d沿柱子2a的轴向延伸形成,梁柱固定栓32的上部插入并固定于该柱孔2d。 
并且,通过将打入销26,26从形成于柱子2a的上端部侧面的孔穿插于所述孔32a,32a,而使梁柱固定栓32固定于柱子2a。 
另外,在基础横木6上,插入孔6b从上表面贯穿到下表面而形成,埋设接头33插入到该插入孔6b,基础横木孔通过该埋设接头33构成。埋设接头33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上端部形成有沿与埋设接头33的轴正交的方向贯通的孔33a。 
向埋设接头33插入所述梁柱固定栓32下端部的大径部,使该大径部的孔32b和所述孔33a同轴。 
并且,通过将螺栓34从形成于基础横木6侧面的孔穿插于孔32b,32a,来使梁柱固定栓32通过埋设接头33而固定于基础横木6。如此,柱子2a被通过梁柱固定栓32而结合于基础横木6。 
并且,螺栓34的前端部从基础横木6的侧面突出,接合件28通过该螺栓32固定于基础横木6的侧面。另一方面,与该基础横木6正交的基础横木6的端面上形成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卡合有接合件28并通过打入销29固 定。 
另外,从基础5的上端突出的地脚螺栓35的上端部从下侧插入到所述埋设接头33,通过将螺母螺合并拧紧于该地脚螺栓35,来使埋设接头33结合于地脚螺栓35。 
另外,在将所述连续柱2b结合于基础横木6时,使用所述梁柱固定栓32和埋设接头33,通过与图5所示的那种结合构造相同的结合构造进行结合。 
并且,在将所述管柱2c结合于基础横木6时,使用梁柱固定栓25,通过与图4所示的那种结合构造相同的结合构造进行结合,或者使用所述梁柱固定栓32和埋设接头33,通过与图5所示的那种结合构造相同的结合构造进行结合。 
接着,对将梁3a结合于柱子2a的结合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柱子2a上通过梁垫38结合有梁3a。 
梁垫38的平面截面大致形成为コ字形,在梁垫38的两个片状部上上下分离地形成有多个孔38a,并且在两个片状部的上下端分别形成有沟槽38b,38b。另外,在梁垫38的两个片状部之间的中片部上上下分离地形成有多个孔38c。 
并且,梁垫38通过将其中片部抵接于柱子2a上端部的侧面,在将螺栓39穿插于孔38c的基础上,将螺栓39穿插于在柱子2a上形成的孔,螺合并拧紧螺母而固定于柱子2a上端部的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梁垫38分别安装于柱子2a的三个侧面,而在向互相相向的侧面安装梁垫38,38时,在将螺栓39穿插于一侧的梁垫38的孔38c的基础上将螺栓39穿插于在柱子2a上形成的孔,并在将该螺栓39的前端部穿插于另一个梁垫38的孔38c的基础上螺合并拧紧螺母,从而分别使梁垫38,38固定于柱子2a的相向的侧面。并且,梁垫38在工厂等预先安装于柱子2a。另外,柱头·柱脚结合用榫头管 37以从柱子2a上端面突出的状态而插入到形成于柱子2a上端面的孔,最上方的螺栓39穿插于形成于该榫头管37下端部的孔,由此使榫头管37固定于柱子2a。 
另外,在梁3a的端部形成有所述梁垫38的卡合部,即形成有与梁垫38的相向的两个片状部卡合的卡合部40。该卡合部40具有沿梁3a的厚度方向间隔地形成于梁3a的端面的狭缝40a,40a和形成在这些狭缝40a,40a之间的中间实体部40b,该中间实体部40b以相比于梁3a的端面凹下的方式形成。另外,梁3a的端部侧面上上下分离地形成有孔3d,中间实体部40b上形成有与孔3d同轴的孔。 
并且,梁3a通过将其卡合部40卡合于在柱子2a的侧面上固定的梁垫38而安装于柱子2a。即,通过在将梁垫38的两个片状部分别插入到梁3a的狭缝40a,40a,并将梁3a的中间实体部40b插入到梁垫38的两个片状部之间的基础上,让打入销41穿过梁3的孔3d、梁垫38的孔38a和沟槽38b、中间实体部40b的孔,来使梁3a结合于柱子2a。 
并且,为了防止梁3a落下,最上方的打入销41被在工厂等预先插入到梁3a的孔3d。并且,在如上述那样将梁3a结合于柱子2a时,通过将梁3a从上方卡合于梁垫38并将最上方的打入销41卡合于梁垫38的上端,来防止梁3a在施工时落下。 
另外,如图7所示,在向连续柱2b结合梁3a时,将所述梁垫38从侧面安装于连续柱2b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并与图6所示的梁3a以同样的方式结合。在图7中,对与图6所示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附以相同符号并能够省略其说明。 
另外,如图8所示,在向管柱2c结合梁3a时,向形成于管柱2c上端面的孔插入柱头·柱脚结合用榫头管37,将该榫头管37通过打入销42固定于管柱2c,将该榫头管37的上端部插入到在梁3a的下表面形成的孔,并通 过螺栓43将该榫头管37固定。并且,打入销42及螺栓43分别贯通形成于榫头管37的孔。另外,螺栓43还被使用到固定梁垫45的场合,该梁垫45用于将梁44结合于管柱2c。由于该梁垫45与所述梁垫38为同样的结构,梁44端部的结构与所述梁3a端部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柱头·柱脚结合用榫头管37以从梁3a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插入到在梁3a的上表面形成的孔,形成于该榫头管37下端面的孔穿插有最上方的螺栓43,由此,榫头管37被固定于梁3a。 
根据本实施方式,以按照基础模数的所建立的假想平面栅格G为根据,将多个基本构架1A进行分割配置,构成建筑物骨架。这些基本构架1A的梁3a的长度被设定成基础模数整数倍,。因此,梁3a只需准备几种基础模数整数倍的就可以,与以往不同,不需要准备多种,而且,由于基本构架1A被按照假想平面栅格G来分割,因此能够将该基本构架1A容易且可靠地配置到预定位置。因此,能够在现场能够容易地构筑建筑物骨架。 
另外,由于在基本构架1A的柱子中,位于建筑物外角部的柱子2b由从基础横木6通至房顶屋檐的连续柱2b构成,因此能够在结构上将上层和下层一体化,从而提高耐震性和耐久性。 
并且,由于柱子2a通过向形成于柱子2a下端面的柱孔沿该柱子2a的轴向插入并固定伸长的梁柱固定栓25,32并将该梁柱固定栓25,32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基础横木6上形成的基础横木孔6a来结合于基础横木6,因此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的前提下,通过梁柱固定栓25,32容易且可靠地将柱子2a结合于基础横木6。 
另外,由于梁3a通过在朝向柱子2a和梁3a的侧面上固定梁垫38,并在该梁垫38上固定梁3a的端部而使梁3a结合于柱子2a,因此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的前提下,通过梁垫38容易且可靠地将梁3a结合于柱子2a。 
如此,能够通过梁柱固定栓25,32及梁垫38在现场容易地构筑建筑物 骨架。 
另外,伸长的梁垫38沿管柱2c的轴向向形成于该管柱2c下端面的柱孔插入并固定于管柱2c,并将该梁垫38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在所述基础横木6上形成的基础横木孔而使该梁垫38结合于基础横木6,因此能够在不利用榫头的前提下,通过梁垫38容易且可靠地将管柱2c结合于基础横木6。 
并且,由于在基础5和基础横木6之间设置有换气框缘55,因此能够省却在基础5上形成换气口,另外,由于固定器35贯通换气框缘55,因此能够将基础横木6及柱子2a通过埋设接头33结合于固定器55。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础构架1的正上方以四根柱子2a之间同轴的方式设置有相同的基本构架1,但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那样向基本构架1上设置不同的第四实施例的基本构架1D和第五实施例的基本构架1E。 
如图9中的(a)所示,在下层基本构架1C上设置有上层基本构架1D。基本构架1D的长边侧的梁3a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四倍的长度(4P),短边侧的梁3e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三倍的长度(3P)。 
在上层基本构架1D的四根柱子中,两根柱子与下层基本构架1C的两根柱子同轴接合,基本构架1D的剩余的两根柱子结合于基本构架1C的梁3c。另外,在下层基本构架1C的相向的梁3c,3c间架设有联梁3f,该联梁3f的端部位于基本构架1D的柱子的正下方。 
当为这种构造时,即使上层基本构架1D比下层基本构架1C小,也能够通过下层基本构架1C可靠地支撑上层基本构架1D。 
另外,如图9中的(b)所示,在下层基本构架1C上设置有上层基本构架1E。基本构架1E的四根梁3e的长度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三倍的长度(3P)。 
在上层基本构架1E的四根柱子中,下层基本构架1C的柱子或者没有 位于梁上的错位柱2a被架设在下层基本构架1C的梁3c,3c间,并被结合于联梁3f。该联梁3f的梁高(梁成)的大小被设定为与梁3a的梁高大体相等。另外,在该联梁3f和下层基本构架1C的梁3a之间架设有联梁3g。 
当为这种构造时,即使上层基本构架1E比下层基本构架1C小,也能够通过下层基本构架1C及梁高设定得较大的联梁3f可靠地支撑上层基本构架1E。 
另外,如图9中的(c)所示,在下层基本构架1C上设置有上层基本构架1E。基本构架1E的四根梁3e的长度被设定为基础模数的三倍的长度(3P)。 
在上层基本构架1E的柱子中,下层基本构架1C的柱子或者没有位于梁上的错位柱2a被结合于架设在下层基本构架1C的梁3c,3c间的联梁3f1,且在该联梁3f1上与错位柱2a同轴地结合有管柱2c。另外,在该联梁3f1和下层基本构架1C的梁3a之间架设有联梁3g。 
当为这种构造时,即使上层基本构架1E比下层基本构架1C小,也能够通过下层基本构架1C、联梁3f1、管柱2c可靠地支撑上层基本构架1E。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房顶设置有小屋内换气部,根据换气口的位置而将换气口的面积设定为顶棚面积的1/n(n为自然数)以上。 
(1)在两个山墙上均设有换气口时,尽可能地将换气口设置于上部,将换气口的面积设定为顶棚面积的1/300以上。 
(2)在房檐里设置有换气口时,将换气口的面积设定为顶棚面积的1/250以上。 
(3)在房檐里设置给气口,山墙上设置排气口,当其相距900mm以上的垂直距离时,将每个换气口(给气口和排气口)的面积设定为顶棚面积的1/900以上。 
(4)如果使用排气筒等其他器具的换气口被尽可能地设置于小屋的内 顶部,并将排气口的面积设定为顶棚面积的1/600以上。另外,将设于房檐内的给气口的面积设定为顶棚面积的1/900以上。 
(5)在房檐内设置给气口且在栋梁部设置排气口时,将给气口的面积设定为顶棚面积的1/900以上,将排气口的面积设定为顶棚面积的1/1600以上。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房顶形状被设为四坡屋顶或者双坡屋顶,在房顶设有房檐和屋顶瓦。房檐和屋顶瓦的伸出量以半模数(例如455mm)为基础长度,房檐伸出的最大尺寸为一个模数(基础模数)。 

Claims (7)

1.一种木造建筑物,该木造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基础的木质的基础横木、竖立设置于该基础横木的木质的柱子、和架设于所述柱子之间的木质的梁,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形成于所述柱子的下端面的柱孔中沿该柱子的轴向插入并固定伸长的梁柱固定栓,并使该梁柱固定栓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形成在所述基础横木上的基础横木孔中,以使所述柱子结合于所述基础横木;
并且,通过在所述柱子的侧面固定梁垫并在该梁垫上固定所述梁的端部,以使所述梁能够以使柱子形成为贯通柱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柱子,从而构成建筑物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造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础横木和所述梁之间设置有管柱;
通过在形成于所述管柱下端面的柱孔中沿该管柱的轴向插入并固定伸长的梁柱固定栓,并将该梁柱固定栓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形成在所述基础横木上的基础横木孔中,以使所述管柱结合于所述基础横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造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横木孔由插入到插入孔的筒状埋设接头构成,所述插入孔通过在所述基础横木上将该基础横木上下贯通而形成;
所述梁柱固定栓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埋设接头,使得所述柱子结合于所述基础横木;
所述埋设接头结合于从所述基础的上端突出的固定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造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础和所述基础横木之间设置有进行楼板下换气的换气框缘; 
所述固定器的上端部使所述换气框缘上下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造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当为两层以上的建筑时,
位于建筑物外角部的柱子由从所述基础横木通至房顶屋檐的连续柱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造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当为两层以上的建筑时,
位于建筑物外角部的柱子由从所述基础横木通至房顶屋檐的连续柱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造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当为两层以上的建筑时,
位于建筑物外角部的柱子由从所述基础横木通至房顶屋檐的连续柱构成。 
CN 201220200204 2012-05-04 2012-05-04 木造建筑物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7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0204 CN202787494U (zh) 2012-05-04 2012-05-04 木造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0204 CN202787494U (zh) 2012-05-04 2012-05-04 木造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87494U true CN202787494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14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0020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7494U (zh) 2012-05-04 2012-05-04 木造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87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31172U (zh) 木制建筑物
US8458980B2 (en) Modular building construction
JP2007529660A (ja) 輸送可能なモジュラー式建築物及びその建築方法
CN102852231A (zh) 梁贯通型接合部的柱梁接合构造
SK50082015U1 (sk) Stavebný modulový rám
CN202787494U (zh) 木造建筑物
CN103362212A (zh) 木制建筑
JP6467262B2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
JP4988631B2 (ja) 屋外構造体
CN103827410B (zh) 砌体建筑物及砌体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KR100681317B1 (ko) 건축용 목조 구조체 및 그 시공공법
JP2017133209A (ja) 木造建築物の構造躯体の接合構造
JP2009127209A (ja) 土留め柵用の支持ブロック、土留め柵、及び、土留め柵の構築方法
JP6102683B2 (ja) 小屋組構造及び住宅
JP5528128B2 (ja) 建築構造材の接合構造
JP6163508B2 (ja) ログハウス
JP5629195B2 (ja) 建物
JP7096606B2 (ja) 壁面構造体、木造建物、及び、木造建物の建築方法
JP2007085077A (ja) 屋上バルコニー付きカーポート
CN206655310U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房屋的底座拼接结构
JP3154005U (ja) 連結金物
JP4074861B2 (ja) 建築部材
JP6876420B2 (ja) 緑化壁構造
JP6808196B2 (ja) 連結構造
JP2006316464A (ja) 稜線に構造材を持たない多角錐構造物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