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66354U - 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66354U CN202766354U CN2012204836697U CN201220483669U CN202766354U CN 202766354 U CN202766354 U CN 202766354U CN 2012204836697 U CN2012204836697 U CN 2012204836697U CN 201220483669 U CN201220483669 U CN 201220483669U CN 202766354 U CN202766354 U CN 2027663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waste water
- sludge
- pipeline
- water circ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包括集成反应器、二沉池和介质混合器,介质混合器的上部设有空气入口、下部设有喷头,介质混合器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道、进水阀、进水泵和介质流量调节阀,集成反应器的上部连接有与二沉池上部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道和与进水管道相连通的废水循环管道,第一出水管道上连接有第一出水阀,二沉池的上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阀,废水循环管道上连接有废水循环阀和废水循环泵,二沉池的底部连接有与进水管道相连通的污泥回流管道,污泥回流管道上连接有污泥回流阀、污泥回流泵、剩余污泥排出管道和污泥排出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泥负荷高,水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污水净化能力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污水生物处理多采用活性污泥法。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是向污水中连续通入空气,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活性污泥,利用其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为达到一定的去污能力,需要曝气池的容积大,占用的土地较多,基建费用高。另外,好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而供氧速度难于与其相吻合、适应,在池前段可能由于缺氧而出现厌氧的现象,池后段又可能出现溶解氧过剩的现象。并且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脱氮除磷效果不太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便捷,污泥负荷高,水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强,使用效果好,推广应用价值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集成反应器和二沉池,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成反应器顶端的介质混合器,所述介质混合器的上部设置有空气入口,所述介质混合器的下部设置有喷头,所述介质混合器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连接有进水阀、进水泵和介质流量调节阀,所述集成反应器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与二沉池上部侧壁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道和与位于所述进水泵和介质流量调节阀之间的一段进水管道相连通的废水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道上连接有第一出水阀,所述二沉池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出水管道,所述第二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出水阀,所述废水循环管道上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连接有废水循环阀和废水循环泵,所述二沉池的底部连接有与位于所述进水泵和介质流量调节阀之间的一段进水管道相连通的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污泥回流管道上从污泥入口端到污泥出口端依次连接有污泥回流阀和污泥回流泵,位于所述二沉池底部与所述污泥回流阀之间的一端污泥回流管道上连接有剩余污泥排出管道,所述剩余污泥排出管道上连接有污泥排出阀。
上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控制柜和设置在自动控制柜内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进水阀、介质流量调节阀、第一出水阀、第二出水阀、废水循环阀、污泥回流阀和污泥排出阀均为电磁阀,位于所述介质流量调节阀与所述介质混合器之间的一段进水管道上连接有用于对进水管道内的介质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量计,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和与控制器模块相接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以及用于为控制器模块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外露在所述自动控制柜的外表面上,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相接,所述进水阀、进水泵、介质流量调节阀、第一出水阀、第二出水阀、废水循环阀、废水循环泵、污泥回流阀、污泥回流泵和污泥排出阀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相接。
上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反应器由上下两端均封闭的外筒和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内导流筒构成,所述内导流筒通过角钢固定连接在外筒内壁上。
上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顶端设置有人孔。
上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爬梯。
上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混合器的下部外轮廓的形状为圆锥状。
上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外轮廓的形状为圆锥状。
上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和废水循环泵均为潜污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配置有自动控制柜和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操作便捷。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混合型运行方式,启动速度快、充氧效率高,集成反应器的内导流筒为下降流,外筒为上升流,泥水混合物由介质混合器下部的喷头射出形成高速紊流水力剪切,使气泡高度细化并均匀分散,对空气氧的转化利用率高,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高负荷运行,污泥负荷高,减少了污水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加快了生化反应速度,提高了水处理效率。
4、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进水流量和浓度的大幅度波动得到充分缓和,毒害性物质也得到稀释,从而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抗冲击能力强。
5、本实用新型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BOD5:80%,CODcr:80%,NH3-N:80%,SS:95%,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强,使用效果好,推广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便捷,污泥负荷高,水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强,使用效果好,推广应用价值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系统与其它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水管道; 2—进水阀; 3—进水泵;
4—介质流量调节阀; 5—废水循环管道; 6—废水循环阀;
7—废水循环泵; 8—介质混合器; 8-1—空气入口;
8-2—喷头; 9-1—外筒; 9-2—内导流筒;
10—进水管道; 10-1—控制器模块; 10-2—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10-3—电源模块; 11—流量计; 12—角钢;
13—人孔; 14—爬梯; 15—第一出水阀;
16—第一出水管道; 17—二沉池; 18—污泥排出阀;
19—剩余污泥排出管道; 20—污泥回流阀; 21—污泥回流管道;
22—污泥回流泵; 23—第二出水管道; 24—第二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并排设置的集成反应器和二沉池17,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成反应器顶端的介质混合器8,所述介质混合器8的上部设置有空气入口8-1,所述介质混合器8的下部设置有喷头8-2,所述介质混合器8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进水管道1,所述进水管道1上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连接有进水阀2、进水泵3和介质流量调节阀4,所述集成反应器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与二沉池17上部侧壁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道16和与位于所述进水泵3和介质流量调节阀4之间的一段进水管道1相连通的废水循环管道5,所述第一出水管道16上连接有第一出水阀15,所述二沉池17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出水管道23,所述第二出水管道23上设置有第二出水阀24,所述废水循环管道5上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连接有废水循环阀6和废水循环泵7,所述二沉池17的底部连接有与位于所述进水泵3和介质流量调节阀4之间的一段进水管道1相连通的污泥回流管道21,所述污泥回流管道21上从污泥入口端到污泥出口端依次连接有污泥回流阀20和污泥回流泵22,位于所述二沉池17底部与所述污泥回流阀20之间的一端污泥回流管道21上连接有剩余污泥排出管道19,所述剩余污泥排出管道19上连接有污泥排出阀18。
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自动控制柜10和设置在自动控制柜10内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进水阀2、介质流量调节阀4、第一出水阀15、第二出水阀24、废水循环阀6、污泥回流阀20和污泥排出阀18均为电磁阀,位于所述介质流量调节阀4与所述介质混合器8之间的一段进水管道1上连接有用于对进水管道1内的介质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量计11,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10-1和与控制器模块10-1相接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2,以及用于为控制器模块10-1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2供电的电源模块10-3,所述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2外露在所述自动控制柜10的外表面上,所述流量计11与所述控制器模块10-1的输入端相接,所述进水阀2、进水泵3、介质流量调节阀4、第一出水阀15、第二出水阀24、废水循环阀6、废水循环泵7、污泥回流阀20、污泥回流泵22和污泥排出阀18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10-1的输出端相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反应器由上下两端均封闭的外筒9-1和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内导流筒9-2构成,所述内导流筒9-2通过角钢12固定连接在外筒9-1内壁上。所述外筒9-1的顶端设置有人孔13。所述外筒9-1的内壁上设置有爬梯14。人孔13和爬梯14的设置方便了维修。所述介质混合器8的下部外轮廓的形状为圆锥状,以保证高速射流的状态。所述二沉池17外轮廓的形状为圆锥状。所述进水泵3和废水循环泵7均为潜污泵。
具体实施时,集成反应器和二沉池17均采用碳钢结构,并制作成地埋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首先,通过操作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2,设置好进水管道1内的介质流量设定值,然后,通过操作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2使本实用新型进入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后,首先,控制器模块10-1控制进水阀2打开,待处理污水通过进水管道1由进水泵3加压提升后进入介质混合器8中,然后从介质混合器8的喷头8-2喷出到集成反应器中;接着,控制器模块10-1控制废水循环阀6打开,使集成反应器的部分出水通过废水循环泵7加压后流入进水管道1中进行循环;然后,控制器模块10-1控制第一出水阀15打开,集成反应器出水经由第一出水管道16流入二沉池17,废水在二沉池17内进行泥水分离后,控制器模块10-1控制第二出水阀24打开,处理后的水通过第二出水管道23流出到后续的水收集装置中;最后,控制器控制污泥排出阀18和污泥回流阀20打开,反应后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出管道19排至污泥浓缩池,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道21回流至进水管道1中,进水管道1内的废水、废水循环管道5内的废水及污泥回流管道21内的污泥分别对应通过进水泵3、废水循环泵7、污泥回流泵22加压后经介质流量调节阀4和流量计11混合进入到介质混合器8中,流量计11对进水管道1内的介质流量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所检测到的信号输出给控制器模块10-1,控制器模块10-1将流量计11检测到的信号与介质流量设定值相比较,通过控制介质流量调节阀4,对进水管道1内的介质流量进行调节,使得进水管道1内的介质流量等于介质流量设定值,介质混合器8由于负压作用从空气入口8-1中吸入空气,使得空气与污水和污泥混合充分,在水流和气流的共同作用下,使喷头8-2下方形成高速紊流剪切区,把吸入的空气再次切割成微小的气泡,富含溶解氧的混合污水经集成反应器的内导流筒9-2进入到外筒9-1底部后,又沿外筒9-1壁向上返流形成环流,如此循环往复,反复充氧,使水、气和微生物充分接触,活性污泥被不断剪切,形成了细密的絮凝体,必然使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和微气泡更加充分地接触,从而更好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如需维修,可以打开人孔13,通过爬梯14进入到集成反应器内进行维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集成反应器和二沉池(17),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成反应器顶端的介质混合器(8),所述介质混合器(8)的上部设置有空气入口(8-1),所述介质混合器(8)的下部设置有喷头(8-2),所述介质混合器(8)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进水管道(1),所述进水管道(1)上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连接有进水阀(2)、进水泵(3)和介质流量调节阀(4),所述集成反应器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与二沉池(17)上部侧壁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道(16)和与位于所述进水泵(3)和介质流量调节阀(4)之间的一段进水管道(1)相连通的废水循环管道(5),所述第一出水管道(16)上连接有第一出水阀(15),所述二沉池(17)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出水管道(23),所述第二出水管道(23)上设置有第二出水阀(24),所述废水循环管道(5)上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连接有废水循环阀(6)和废水循环泵(7),所述二沉池(17)的底部连接有与位于所述进水泵(3)和介质流量调节阀(4)之间的一段进水管道(1)相连通的污泥回流管道(21),所述污泥回流管道(21)上从污泥入口端到污泥出口端依次连接有污泥回流阀(20)和污泥回流泵(22),位于所述二沉池(17)底部与所述污泥回流阀(20)之间的一端污泥回流管道(21)上连接有剩余污泥排出管道(19),所述剩余污泥排出管道(19)上连接有污泥排出阀(1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控制柜(10)和设置在自动控制柜(10)内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进水阀(2)、介质流量调节阀(4)、第一出水阀(15)、第二出水阀(24)、废水循环阀(6)、污泥回流阀(20)和污泥排出阀(18)均为电磁阀,位于所述介质流量调节阀(4)与所述介质混合器(8)之间的一段进水管道(1)上连接有用于对进水管道(1)内的介质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量计(11),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10-1)和与控制器模块(10-1)相接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2),以及用于为控制器模块(10-1)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2)供电的电源模块(10-3),所述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2)外露在所述自动控制柜(10)的外表面上,所述流量计(11)与所述控制器模块(10-1)的输入端相接,所述进水阀(2)、进水泵(3)、介质流量调节阀(4)、第一出水阀(15)、第二出水阀(24)、废水循环阀(6)、废水循环泵(7)、污泥回流阀(20)、污泥回流泵(22)和污泥排出阀(18)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10-1)的输出端相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反应器由上下两端均封闭的外筒(9-1)和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内导流筒(9-2)构成,所述内导流筒(9-2)通过角钢(12)固定连接在外筒(9-1)内壁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9-1)的顶端设置有人孔(13)。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9-1)的内壁上设置有爬梯(14)。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混合器(8)的下部外轮廓的形状为圆锥状。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17)外轮廓的形状为圆锥状。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3)和废水循环泵(7)均为潜污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836697U CN202766354U (zh) | 2012-09-20 | 2012-09-20 | 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836697U CN202766354U (zh) | 2012-09-20 | 2012-09-20 | 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66354U true CN202766354U (zh) | 2013-03-06 |
Family
ID=47772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48366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66354U (zh) | 2012-09-20 | 2012-09-20 | 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663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2784A (zh) * | 2013-07-30 | 2013-10-02 | 许中华 | 三级循环好氧反应器 |
-
2012
- 2012-09-20 CN CN2012204836697U patent/CN20276635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2784A (zh) * | 2013-07-30 | 2013-10-02 | 许中华 | 三级循环好氧反应器 |
CN103332784B (zh) * | 2013-07-30 | 2014-07-02 | 许中华 | 三级循环好氧反应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95950B (zh) | 大中型污水处理v型气提脱氮除磷工艺 | |
CN103395947B (zh) |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
CN201313860Y (zh) | 一种曝气-沉淀一体式好氧反应器 | |
CN103395948B (zh) |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
CN103395874B (zh) | 一种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的改良结构 | |
CN1521131A (zh) | 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 | |
CN106746385B (zh) | 推流式竖向三循环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4607690U (zh) | 活性污泥反应与固液分离装置 | |
CN203392986U (zh) |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
CN202729953U (zh) | Ibr连续流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5293701A (zh) | 一种碳源储备式ibr生物反应器 | |
CN201512452U (zh) | 一种采用双层节能型氧化沟的mbr装置 | |
CN202766354U (zh) | 一种好氧生物反应器 | |
CN201914974U (zh) | 双环沟mbr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1512454U (zh) | 高效强化生化与膜组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 |
CN203392987U (zh) |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
CN107720947B (zh) |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 |
CN203582586U (zh) | 一种分段供氧自循环脱氮反应器 | |
CN202912764U (zh) | 一种厌氧气搅拌的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4270604U (zh) | 单一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池 | |
CN204999766U (zh) | Mbr一体化设备 | |
CN203360111U (zh) | 三级循环好氧反应器 | |
CN107963782B (zh) |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系统 | |
CN201021442Y (zh) | 水射环流膜生物反应装置 | |
CN105461163A (zh) | 湿纺腈纶生产聚合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