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1332U -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51332U
CN202751332U CN 201220368731 CN201220368731U CN202751332U CN 202751332 U CN202751332 U CN 202751332U CN 201220368731 CN201220368731 CN 201220368731 CN 201220368731 U CN201220368731 U CN 201220368731U CN 202751332 U CN202751332 U CN 202751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up
ash
guiding pipe
gu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687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祖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687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51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51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513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其包括:可形成一级旋风的杯体、设置在杯体内的网罩、设置在网罩上方的二级旋风器、设置在二级旋风器和网罩之间的过渡装置、以及与过渡装置相连通并位于杯体内的导灰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灰管结构,能顺利地将位于上方的二级旋风器所产生的灰尘引入到位于下方的一级旋风器内,确保一级、二级旋风器所产生的灰尘能同时倒灰,便于用户使用,且防止一级、二级旋风器相互干扰,提高除尘效率。

Description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尘器尘杯包括位于下方并内有网罩的一级旋风器、和位于上方且含有若干个旋风单元的二级旋风器,其中旋风单元呈圆周排列并一体成型。该结构利用一级旋风器高速旋转将所吸入的灰尘通过离心力进行一次旋风,粗灰尘落入一级旋风器的底部,而含细灰尘气流则进入到网罩的网孔内并向上进入到二级旋风器的旋风单元内,以进行二次旋风。然而由于二次旋风所分离的灰尘通常是位于一级旋风器的上方,导致需要分次倒灰,造成用户困扰。另外也有在各旋风单元的末端连接一集尘管,但由于集尘管位于二级旋风器的中心位置,需旋风单元倾斜设置,由此造成二级旋风器的模具复杂,而且由网罩而来并进入到旋风单元的气流因集尘管的中心设置而无法沿着轴心方向向上前进,只能沿着旋风单元的外围进入,由此导致二级旋风器的横截面较大,且难以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其包括:可形成一级旋风的杯体、设置在杯体内的网罩、设置在网罩上方的二级旋风器、设置在二级旋风器和网罩之间的过渡装置、以及与过渡装置相连通并位于杯体内的导灰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导灰管包括位于上端的接口、和与杯体的轴线同轴延伸的中空管体,其中接口的延伸方向与中空管体的延伸方向相交呈一角度。
所述过渡装置包括位于中心的凸台、和设置在凸台外围的过渡通道,其中凸台包括连接网罩的网孔和二级旋风器之间且上端开口的内腔、设置在其一侧并与导灰管相连通且与接口对接的导灰口。
其进一步包括可拆卸地密封网罩底部的挡灰罩,而所述导灰管则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中空管体外侧上并固定挡灰罩的固定部,其中网罩的顶部与过渡装置的底部配合固定。
所述二级旋风器包括若干个并列的旋风单元、固定旋风单元末端的固定板、嵌入在固定板内并用于密封旋风单元末端的密封圈、以及设置在旋风单元上方的出风单元,其中旋风单元的末端暴露于过渡通道的上方。
所述过渡通道为环形通道,其底面为平面、或斜面、或螺旋面。
其进一步包括位于开启/关闭杯体底部的底盖、和套设在导灰管末端的导灰管密封圈,其中底盖的中心设置有与导灰管密封圈密封配合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灰管结构,能顺利地将位于上方的二级旋风器所产生的灰尘引入到位于下方的一级旋风器内,确保一级、二级旋风器所产生的灰尘能同时倒灰,便于用户使用,且防止一级、二级旋风器相互干扰,提高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0、杯体;12、底盖;20、网罩;22、挡灰罩;24、固定缘;30、二级旋风器;32、固定板;34、密封圈;36、出风单元;40、过渡装置;42、凸台;44、过渡通道;50、导灰管;52、接口;54、固定部;56、导灰管密封圈;120、凸起;420、内腔;422、导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呈圆筒形并可形成一级旋风的杯体10、设置在杯体10内的网罩20、设置在网罩20上方的二级旋风器30、设置在二级旋风器30和网罩20之间的过渡装置40、以及与过渡装置40相连通并位于杯体10内的导灰管50。杯体10的底部被一底盖12进行开启/封闭,该底盖12的中心设置有与导灰管50的末端配合的一凸起120。
网罩20其内部中空,并包括布设在周围的网孔、位于网孔上方并可拆卸地固定在过滤装置40上的固定缘24,其中网罩20的底部被一可拆卸式的挡灰罩22密封。
二级旋风器30包括若干个并列围绕成一圆周的旋风单元、固定旋风单元末端的固定板32、嵌入在固定板32内并用于密封旋风单元末端的密封圈34、设置在旋风单元上方的出风单元36。其中固定板32的中心开孔,并被密封圈34所围绕,出风单元36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元件,以进一步地进行灰尘过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虽然优选采用多个旋风单元来实现,但也可以采用单个旋风单元来实现,且二级旋风器30也可以为三级旋风器等。
过渡装置40外形呈圆筒形,其包括位于中心的凸台42、和设置在凸台42外围的过渡通道44。其中凸台42优选为上端小下端的截头圆锥,其包括连接网罩20的网孔和二级旋风器30之间且上端开口的内腔420、设置在其一侧并与导灰管50相连通的导灰口422。其中过渡通道4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环形通道,其底面为平面,也可以为斜面或螺旋面,同时导灰口422设置在斜面或螺旋面的最低位置,以便二级旋风器30所产生的灰尘经过渡通道44而进入到导灰口422。同时凸台42凸出过渡通道44的底面而设,内腔420用于将从网孔处进入的空气输送到二级旋风器30内,并与导灰管50相互隔绝,以确保二级旋风器所产生的灰尘和进入二级旋风器的气流相互隔离,避免两者相互干扰。
导灰管50包括位于上端并与导灰口422对接的接口52、与杯体10的轴线同轴延伸的中空管体、设置在中空管体外侧上并与挡灰罩22相固定的固定部54、和套设在底端上的导灰管密封圈56。其中接口52的延伸方向与杯体10的轴线之间呈角度设置,导灰管密封圈56的末端与凸起120进行密封配合。
安装时,先将二级旋风器30安装到过渡装置40的上方,然后将网罩20旋转安装到过渡装置40的下方并固定,然后导灰管50由网罩20的底部穿过并向上延伸,同时确保接口52与导灰口422的对接固定,而导灰管密封圈56套设在导灰管50的底端上且与凸起120密封配合,最后将挡灰罩22旋转安装到固定部54,由此实现各元件的安装过程。
工作时,含尘气流先在杯体10内进行一级旋风分离,粗灰尘被留在杯体10内的底部,而含细尘气流则进入到网罩20的网孔内,并向上进入到过渡装置40的内腔420,并通过上端开口向上经过固定板32的孔,由此进入到二级旋风器30的各旋风单元进行二次旋风,细尘将从旋风单元的末端下落至过渡通道44上,由于过渡通道44上存在气流,细尘很容易被气流带至导灰口422内,由此进入到导灰管50内。当灰尘积累到一定量时,用户只需旋转打开底盖12,位于杯体10内的粗尘和位于导灰管50内的细尘很容易被倾倒,以实现尘杯的倒灰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灰管结构,能顺利地将位于上方的二级旋风器所产生的灰尘引入到位于下方的一级旋风器内,确保一级、二级旋风器所产生的灰尘能同时倒灰,便于用户使用,且防止一级、二级旋风器相互干扰,提高除尘效率。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 一种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形成一级旋风的杯体(10)、设置在杯体(10)内的网罩(20)、设置在网罩(20)上方的二级旋风器(30)、设置在二级旋风器(30)和网罩(20)之间的过渡装置(40)、以及与过渡装置(40)相连通并位于杯体(10)内的导灰管(5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灰管(50)包括位于上端的接口(52)、和与杯体(10)的轴线同轴延伸的中空管体,其中接口(52)的延伸方向与中空管体的延伸方向相交呈一角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40)包括位于中心的凸台(42)、和设置在凸台(42)外围的过渡通道(44),其中凸台(42)包括连接网罩(20)的网孔和二级旋风器(30)之间且上端开口的内腔(420)、设置在其一侧并与导灰管(50)相连通且与接口(52)对接的导灰口(42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可拆卸地密封网罩(20)底部的挡灰罩(22),而所述导灰管(50)则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中空管体外侧上并固定挡灰罩(22)的固定部(54),其中网罩(20)的顶部与过渡装置(40)的底部配合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旋风器(30)包括若干个并列的旋风单元、固定旋风单元末端的固定板(32)、嵌入在固定板(32)内并用于密封旋风单元末端的密封圈(34)、以及设置在旋风单元上方的出风单元(36),其中旋风单元的末端暴露于过渡通道(44)的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通道(44)为环形通道,其底面为平面、或斜面、或螺旋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尘杯,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位于开启/关闭杯体(10)底部的底盖(12)、和套设在导灰管(50)末端的导灰管密封圈(56),其中底盖(12)的中心设置有与导灰管密封圈(56)密封配合的凸起。
CN 201220368731 2012-07-27 2012-07-27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51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68731 CN202751332U (zh) 2012-07-27 2012-07-27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68731 CN202751332U (zh) 2012-07-27 2012-07-27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51332U true CN202751332U (zh) 2013-02-27

Family

ID=47730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68731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51332U (zh) 2012-07-27 2012-07-27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513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5360A (zh) * 2012-07-27 2014-02-12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CN104367270A (zh) * 2013-08-14 2015-02-25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吸尘器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5360A (zh) * 2012-07-27 2014-02-12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CN103565360B (zh) * 2012-07-27 2016-10-05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CN104367270A (zh) * 2013-08-14 2015-02-25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吸尘器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9089U (zh)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CN202960379U (zh) 旋风分离尘杯
CN202751332U (zh)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CN102716820A (zh) 一种正压运行旋风分离器
CN107874706A (zh) 一种多级龙卷风旋风机构及尘杯结构
CN205146472U (zh) 一种新型的高效旋风除尘器装置
CN203138360U (zh) 具分离装置的干湿两用吸尘器
CN110270189A (zh) 一种导叶式高压旋风分离器
CN103565360A (zh) 具有导灰管的吸尘器尘杯
CN207546019U (zh) 旋风分离的新型旋风子
CN203329868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旋风除尘器
CN201189427Y (zh) 螺旋收尘器
CN202776164U (zh) 具有斜螺旋面的吸尘器尘杯
CN201426695Y (zh) 吸尘器尘杯
CN202313121U (zh) 具有侧甩灰口的吸尘器尘杯
CN203380014U (zh) 旋风除尘器
CN202638149U (zh) 涡流发生器及除尘器
CN201702039U (zh) 一种旋风分离降尘装置
CN106334354A (zh) 节能导流式旋流分离器
CN202426454U (zh) 吸尘器及其导流装置、旋风装置和尘杯
CN202185248U (zh) 喷淋除尘塔气液脱离装置
CN205181240U (zh) 一种多级龙卷风旋风机构及尘杯结构
CN202859029U (zh) 一种具进风罩的干湿两用吸尘器
CN202161268U (zh) 具有导向翻边的吸尘器尘杯
CN202262944U (zh) 一种吸尘器的尘杯及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05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