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28418U - 杆件扣具 - Google Patents

杆件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28418U
CN202728418U CN 201220185065 CN201220185065U CN202728418U CN 202728418 U CN202728418 U CN 202728418U CN 201220185065 CN201220185065 CN 201220185065 CN 201220185065 U CN201220185065 U CN 201220185065U CN 202728418 U CN202728418 U CN 202728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ase
clamping
rod fastene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850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勋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Nifco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28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284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杆件扣具,包括夹持座及对接座,该夹持座设有基座,该基座中央为一基部,并于该基部两侧上、下表面皆向外延设有夹持部,两侧上、下夹持部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该基座前后方至少延设一轴部,且该轴部设有一悬空的轴杆,而该轴杆上套设有中空轴套,且该中空轴套的一侧为定位部,且该轴杆与中空轴套相接面设有相互卡持的定位凸肋及卡齿,另该对接座设有结合部及活动结合于定位部的接合部,该结合部可供外部预设物品定位于其上,由此,使用者按压轴杆上的卡钩,即可将旋动座的轴套抽出轴杆,进而转动旋动座调整至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再由卡钩处压入轴杆,达到无需手动工具就能调整旋动座角度的目的,并具有结构稳定、不易弹脱的功效。

Description

杆件扣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扣具,尤指物品杆件扣具。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是旅游者用来环保节能且悠闲旅行及运动的方式,而自行车不如汽车或机车具有行李箱或置物箱,而常见用于自行车的载物装置大多位夹座和挂勾两种固定方式,可将物品(如水壶、后车灯、置物箱袋、卫星定位导航装置、随身听、行动电话或个人随身小物品等)固定于自行车的车首、车侧支架或椅垫下方的两个杆体上,便于于骑自行车时将随身物品置放于其内随时使用。
请参阅图10、11所示,为习用的立体分解图、习用的实施例示意图,是台湾地区编号为第214980号的专利,由图中了解,为利用夹持座A基部A1两侧的夹持空间A11来夹合于具间距的杆体C上,而对接座B中结合部B1为结合有物品D,并以接合部B2的导轨片B21推入该夹持座A的定位部A2上,便使该导轨片B21中弹扣B22上的扣合块B221嵌入该定位部A2的扣合孔A21中呈一定位,当结合有物品D的该对接座B中结合部B1欲脱离夹持座A的定位部A2时,仅需压动该弹扣B22上的按压部B222向下,便使扣合块B221脱离扣合孔A21的限制,而可将结合有物品D的该对接座B抽离夹持座A的定位部A2呈分离状态,由上可知,使用者于骑乘自行车时,可将结合有物品D的该对接座B结合于夹合于具间距的杆体C上的夹持座A的定位部A2上,于离开自行车时,则可将对接座B及物品D抽离夹持座A的定位部A2呈分离状态,使对接座B及物品D与使用者随时一起携带,以防止被宵小窃取,并可达到不须手工具即可组卸的目的。
但是,现今自行车所携带物品上的设计因有重量及角度上的考量,所以,便有厂商设计出夹持在杆体上的旋转座,其旋转座大多以螺丝做为物品的转轴,但此种设计具有需要手工具进行组卸的缺点,且当车体震动时瞬间重力极易使物品于转轴掉到下方,当水壶、置物箱袋,当置于椅垫下方的两个杆体上时,极易因车体的震动,而使水壶、置物箱袋撞击后车轮或其挡泥板,而后车灯、卫星定位导航装置、随身听、行动电话则有警示及操作角度上的考量,所以,要如何解决习用拆装不易、定位稳定性不佳等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于是,实用新型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陷,设计出此种杆件扣具的新型专利。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件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座及对接座;其中:
该夹持座设有两个基座,该各基座中央为一基部,并于该基部两侧上、下表面皆向外延设有夹持部,且该两侧上、下夹持部之间皆形成有能够夹持预设杆体的夹持空间,另外,该基座前后方至少延设有一轴部,且该轴部设有一悬空的轴杆,而该轴杆上套设定位于可转动的旋动座的中空轴套,且该中空轴套的一侧为定位部,而该轴杆与中空轴套相接面设有相互卡持的定位凸肋及卡齿;
该对接座设有接合预设物品的结合部及活动结合于该旋动座中定位部的接合部。
利用上述结构,夹持座的基座可透过两侧的夹持空间夹持于杆件上,而该旋动座则活动接合有外部预设物品定位的对接座处,欲调整角度时,使用者仅需按压轴杆上的卡钩,即可将旋动座的轴套抽出轴杆,进而转动旋动座调整至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后,再由卡钩处压入轴杆,便可于基座延设的轴部处不用手工具来达到调整旋动座角度的目的,并可达到结构稳定、操作简易、不易弹脱的功效。
并且,在于夹持座的上、下基座组装于杆体时,利用各螺母置入容置空间后,使其顶缘便被扣钩弹性扣合定位于其内,再将夹持座的两个基部两侧夹持部盖合于杆体上,续以两个固定元件穿过基部而锁固于各螺母呈一定位,此种方式具有结构稳定、不易弹脱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合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欲脱离时按压卡钩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角度前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角度后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角度后扣合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习用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习用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夹持座;11、基座;114、固定元件;111、基部;12、轴部;1110、容置空间;121、轴杆;1111、凸部;1211、定位凸肋;1112、穿孔;122、卡钩;1113、凹部;123、弹性空间;1114、定位槽;13、旋动座;1115、扣钩;131、轴套;1116、定位片;1311、轴孔;112、夹持部;1312、卡齿;1121、夹持空间;132、定位部;1122、挡块;1321、轨槽;113、螺母;1322、扣合孔;2、对接座;21、结合部;222、弹扣;211、固定孔;2221、扣合块;22、接合部;2222、按压部;221、导轨片;3、杆体;4、物品;A、夹持座;A1、基部;A2、定位部;A11、夹持空间;A21、扣合孔;B、对接座;B1、结合部;B22、弹扣;B2、接合部;B221、扣合块;B21、导轨片B222、按压部;C、杆体;D、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杆件扣具包括有夹持座1及对接座2;其中:
该夹持座1设有上、下板体的两个基座11及该基座11前后方至少延设有一轴部12,该两个基座11中央相对接合的基部111,并于该基部111接合的相对表面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凸部1111及凹部1113与上、下对应位置的两个穿孔1112,且该凸部1111及凹部1113上朝一侧延设有方向不同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槽1114及定位片1116,另于其中一基部111的上表面凹设有两个容置空间1110,且两个容置空间1110底面对应于其中一基座11的穿孔1112位置,再由该基部111两侧上、下表面皆向外延设有较薄的夹持部112,且该两侧上、下夹持部112之间皆形成有夹持空间1121,该夹持空间1121的外侧的各上、下夹持部112皆相对延设有挡块1122,另设有可置入两个容置空间1110的螺母113,且各螺母113置入容置空间1110后,其顶缘便被底面向上延设的弹性扣钩1115定位于其内,再以两个固定元件114穿过基部111的上、下对应位置的穿孔1112而锁固于各螺母113中呈一定位,再者,该基座11前后方至少延设有一轴部12,且该轴部12设有一悬空且沿轴部表面凸设有多条定位凸肋1211的轴杆121,而该轴杆121悬空末端设有箭头状且剖设有弹性空间123的卡钩122,另于该轴杆121上套设定位于可转动的旋动座13的轴套131,该轴套131中空处一贯穿轴孔1311及沿着该内壁剖设的卡齿1312,并于该中空轴套131的一侧设有定位部132,且定位部132中央一扣合孔1322,而扣合孔1322两侧则设有轨槽1321。
该对接座2设有结合部21及接合部22,其中该结合部21上设有复数固定孔211,另其接合部22由该结合部21延伸有呈平行状的导轨片221,而该导轨片221上设有悬空状的弹扣222,该弹扣222形成凸出扣合块2221及末端的按压部2222。
上述构件于组装时,请参阅图1、2、3及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图、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先将各螺母113置入容置空间1110后,其顶缘便被扣钩1115弹性扣合定位于其内,再将夹持座1两个基部111两侧夹持部112盖合于杆体3上,进而使该杆体3位于夹持空间1121内且受该夹持空间1121的外侧挡块1122阻挡,同时,其两个基部111接合相对表面的凸部1111及定位槽1114与凹部1113及定位片1116相互嵌合定位,续以两个固定元件114穿过基部111的上、下对应位置的穿孔1112而锁固于各螺母113中呈一定位,再以旋动座13的轴套131的轴孔1311朝基座11中轴部12的卡钩122前端推动,此时,两个卡钩122受挤压朝弹性空间123变形,而该轴套131内的卡齿1312则沿着轴杆121上的定位凸肋1211滑动,待轴套131完全推入轴杆121后,其两个卡钩122回复原状,便使旋动座13以特定角度定位于基座11的轴部12处,另其对接座2的结合部21以定位元件(图中未示出)固定有物品4,并以接合部22的导轨片221朝旋动座13的定位部132两侧轨槽1321推动,而导轨片221亦推动弹扣222的凸出扣合块2221呈弹性变形,待推至定位后,其扣合块2221回复原状并卡入扣合孔1322中呈一定位,即完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组装。
再者,当本实用新型于释放对接座2时,请参阅图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扣合后的俯视图、欲脱离时按压卡钩的俯视图,使用者仅需压动弹扣222的按压部2222,便可使扣合块2221脱离扣合孔1322外,再将固定有物品4的对接座2的导轨片221沿由旋动座13中定位部132的轨槽1321处拉出,使对接座2及物品4可与使用者随身携带,以防止被宵小窃取,并可达到不须手工具即可组卸的目的。
另外,当本实用新型欲调整角度时,请参阅图5-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欲脱离时按压卡钩的俯视图、调整角度前的俯视图、调整角度后的俯视图、调整角度后扣合的立体图,使用者需先以手指同时按压两个卡钩122,即使两个卡钩122受挤压朝弹性空间123变形,并将旋动座13轴套131内的卡齿1312沿轴杆121上的定位凸肋1211向外拉动,待轴套131完全拉出轴杆121后,再将旋动座13转动至使用者所需的角度,续将该轴套131内的卡齿1312沿着轴杆121上的定位凸肋1211滑动,待轴套131完全推入轴杆121后,其两个卡钩122回复原状,且卡合于轴套131的轴孔1311开口外侧端缘,便可使旋动座13以特定角度定位于基座11的轴部12处呈一定位,便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整的目的。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是以定位元件(图中未示出)固定于对接座2的结合部21的固定孔211来装设物品4(如水壶、后车灯、置物箱袋、卫星定位导航装置、随身听、行动电话或个人随身小物品等),然而,对接座2的结合部21可透过如定位销、钉子、扣钩、环扣、夹子、粘扣带及铆钉等元件连接于预设物品4,亦可设计成可置放卫星定位导航装置、随身听、行动电话的架体(图中未示出)使用,另该基座11一侧轴部12的轴杆121与夹持座1中旋动座13的轴套131相接面设有相互卡持的定位凸肋1211及卡齿1312,该定位凸肋1211及卡齿1312的位置可互换,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杆件扣具于实际使用时,可具有下列各优点,如:
(1)本实用新型于调整角度所使用的结构,利用夹持座1中旋动座13的轴套131内卡齿1312活动套合于基座11一侧轴部12的轴杆121上的定位凸肋1211的定位方式进行调整角度,此种设计于不但可让使用者调整角度,且因旋动座13于轴部12的荷重方向与定位凸肋1211及卡齿1312的相互嵌合方向不同,便可具有调整角度容易及避免车体震动时瞬间重力使物品于轴部12及旋动座13位置而掉到下方的缺失,并可达到结构稳定、不易弹脱的功效。
(2)本实用新型于组卸夹持座1中轴部12及旋动座13时,利用使用者以手指同时按压两个卡钩122,即使两个卡钩122受挤压朝弹性空间123变形,并将旋动座13轴套131沿轴杆121向外拉动,待轴套131完全拉出轴杆121后,再将旋动座13转动至使用者所需的角度,续将该轴套131沿着滑动,待轴套131完全推入轴杆121后,其两个卡钩122回复原状,且卡合于轴套131的轴孔1311开口外侧端缘,此种设计于调整角度时,并不需要用手工具来达到调整旋动座13角度的目的,而可达到结构稳定、操作简易的功效。
(3)本实用新型于组装于上、下基座11于杆体3时,利用各螺母113置入容置空间1110后,使其顶缘便被扣钩1115弹性扣合定位于其内,再将夹持座1两个基部111两个侧夹持部112盖合于杆体3上,续以两个固定元件114穿过基部111的上、下对应位置的穿孔1112而锁固于各螺母113中呈一定位,此种方式具有结构稳定、不易弹脱的功效。
(4)利用对接座2于夹持座1简易拆卸分离,可将对接座2连带物品4一起取下并随身携带,当离开或不使用机踏车时,有效防止机踏车于杆体3的物品4被宵小窃取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杆件扣具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且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实用新型,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8)

1.一种杆件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座及对接座;其中:
该夹持座设有两个基座,该各基座中央为一基部,并于该基部两侧上、下表面皆向外延设有夹持部,且该两侧上、下夹持部之间皆形成有能够夹持预设杆体的夹持空间,另外,该基座前后方至少延设有一轴部,且该轴部设有一悬空的轴杆,而该轴杆上套设定位于能够转动的旋动座的中空轴套,且该中空轴套的一侧为定位部,而该轴杆与中空轴套相接面设有相互卡持的定位凸肋及卡齿;
该对接座设有接合预设物品的结合部及活动结合于该旋动座中定位部的接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扣具,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基部接合的相对表面设有能够相互嵌合的凸部及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件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凸部及凹部上朝一侧延设有方向不同但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槽及定位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夹持座于其中一基部上表面凹设有供置入螺母的两个容置空间,且该两个容置空间底面对应于该基座的穿孔位置,另设有能够穿过该基部的上、下对应位置的穿孔而锁固于各螺母中呈一定位的两个固定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杆件扣具,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容置空间底面向上设有能够将两个螺母顶缘扣固定位的弹性扣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空间的外侧的各上、下夹持部皆相对延设有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扣具,其特征在于,中该轴杆悬空末端设有箭头状且剖设有弹性空间的卡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中央为一扣合孔,而该扣合孔两侧则设有轨槽,并且,该定位部的接合部由该结合部延伸有呈平行状的导轨片,而该导轨片上设有悬空状的弹扣,该弹扣形成能够供卡入该扣合孔的凸出扣合块及末端的按压部。
CN 201220185065 2011-06-30 2012-04-26 杆件扣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84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12011U TWM417294U (en) 2011-06-30 2011-06-30 Buckling device of rod member
TW100212011 2011-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28418U true CN202728418U (zh) 2013-02-13

Family

ID=46449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8506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8418U (zh) 2011-06-30 2012-04-26 杆件扣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28418U (zh)
TW (1) TWM41729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674B (zh) * 2019-09-09 2020-04-11 成貫企業有限公司 燈具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17294U (en)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1112B2 (en) Knife with removable scales and bottle opener
USD581658S1 (en) Beverage holder with adjustable strap
CN202243221U (zh) 车顶架固定座
CN202728418U (zh) 杆件扣具
CN107117238A (zh) 一种骑行行李收纳系统及骑行车辆
US20070289348A1 (en) Key Fastening Device
US20050184078A1 (en) Drinking container with article holding clip
CN206704372U (zh) 一种骑行行李收纳系统及骑行车辆
CN202414028U (zh) 组合式自行车用后货架
CN200990946Y (zh) 多功能手提袋包
US7303298B2 (en) Flashlight radio
CN205524680U (zh) 平衡车
CN104691666A (zh) 一种两轮平衡车
CN201675208U (zh) 可拆式复合包
CN201309533Y (zh) 座垫袋扣具
CN204021072U (zh) 自行车后货架固定扣
CN203176677U (zh) 快拆扣具
CN202295078U (zh) 一种自行车
CN201694296U (zh) Eva摩托车后尾包
CN202499221U (zh) 自行车的电子装置置放架
CN204978326U (zh) 汽车座椅套
CN203958430U (zh) 一种购物篮快装机构
CN204149944U (zh) 一种汽车用多功能中央扶手箱
CN201737085U (zh) 可调整扣具旋转角度的公扣组
CN214355801U (zh) 一种车载水晶雨伞收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