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90240U - 发动机补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补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90240U CN202690240U CN201220223735.7U CN201220223735U CN202690240U CN 202690240 U CN202690240 U CN 202690240U CN 201220223735 U CN201220223735 U CN 201220223735U CN 202690240 U CN202690240 U CN 2026902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storage chamber
- pressure
- pressure storage
- valv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9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补压系统,设于缸体内部,其包括阀体,其设于缸体与活塞杆之间且呈圆环状,该阀体将缸体内部分成储压室和设于活塞头端的活塞室;弹簧限位套,其套接于储压室内活塞杆上、且呈圆环状;复位弹簧,其设于阀体与弹簧限位套之间的储压室;阀孔,其设于阀体上、且贯通储压室与活塞室;密封销,其配合阀孔密封且呈锥形柱。本实用新型具有补偿发动机压力、补压效果好、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补压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常常使用补压系统对发动机进行补偿压力。传统补压系统有的采用电动泵进行补压,有的采用机械结构进行补压,但是传统补压系统存在结构复杂、补压效果较差、运行稳定性能、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发动机补压系统,具有补偿发动机压力、补压效果好、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发动机补压系统,设于缸体内部,其包括阀体,其设于缸体与活塞杆之间且呈圆环状,该阀体将缸体内部分成储压室和设于活塞头端的活塞室;弹簧限位套,其套接于储压室内活塞杆上、且呈圆环状;复位弹簧,其设于阀体与弹簧限位套之间的储压室;阀孔,其设于阀体上、且贯通储压室与活塞室;密封销,其配合阀孔密封且呈锥形柱。
所述阀体与弹簧限位套之间设有一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所述密封销一端为与复位弹簧内孔相应配合且呈圆柱形的弹簧部、中端为配合阀孔密封且呈锥形的锥形密封部、另一端为设于阀孔内用于起导向作用且呈圆柱形的导向部。
当活塞头自储压室往活塞室方向移动且活塞连接件与密封销分离时,密封销的锥形密封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与阀孔紧密贴合,此时处于密封状态,储压室与活塞室之间完全密封。
当活塞头自活塞室往储压室方向移动且活塞连接件与密封销相碰时,复位弹簧受挤压,密封销在活塞连接件的作用力下自活塞室往储压室方向移动,密封销的锥形密封部与阀孔之间形成缝隙,此时处于储压室与活塞室贯通状态,在活塞头挤压的作用力下,储压室内部气体往活塞室流通。
当活塞头自储压室往活塞室方向移动且活塞连接件与密封销相碰时,复位弹簧受挤压,密封销在活塞连接件的作用力下自储压室往活塞室方向移动,密封销的锥形密封部与阀孔之间仍存在缝隙,此时仍处于储压室与活塞室贯通状态,在活塞头挤压的作用力下,储压室内部气体继续往活塞室流通。
将储压室内部气体泵往活塞室,起到补偿压力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补偿发动机压力、补压效果好、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示意图。
图3为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且处于密封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且处于贯通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发动机补压系统,设于缸体1内部,其包括阀体7,其设于缸体1与活塞杆2之间且呈圆环状,该阀体7将缸体1内部分成储压室6和设于活塞头3端的活塞室5;弹簧限位套12,其套接于储压室6内活塞杆2上、且呈圆环状;复位弹簧9,其设于阀体7与弹簧限位套12之间的储压室6;阀孔11,其设于阀体7上、且贯通储压室6与活塞室5;密封销8,其配合阀孔11密封且呈锥形柱。
所述阀体7与弹簧限位套12之间设有一密封圈10。
所述密封圈10为O形密封圈。
所述密封销8一端为与复位弹簧9内孔相应配合且呈圆柱形的弹簧部、中端为配合阀孔密封且呈锥形的锥形密封部、另一端为设于阀孔内用于起导向作用且呈圆柱形的导向部。
当活塞头3自储压室6往活塞室5方向移动且活塞连接件4与密封销8分离时,密封销8的锥形密封部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力下与阀孔11紧密贴合,此时处于密封状态,储压室6与活塞室5之间完全密封。
当活塞头3自活塞室5往储压室6方向移动且活塞连接件4与密封销8相碰时,复位弹簧9受挤压,密封销8在活塞连接件4的作用力下自活塞室5往储压室6方向移动,密封销8的锥形密封部与阀孔之间形成缝隙,此时处于储压室6与活塞室5贯通状态,在活塞头3挤压的作用力下,储压室6内部气体往活塞室5流通。
当活塞头3自储压室6往活塞室5方向移动且活塞连接件4与密封销8相碰时,复位弹簧9受挤压,密封销8在活塞连接件4的作用力下自储压室6往活塞室5方向移动,密封销8的锥形密封部与阀孔之间仍存在缝隙,此时仍处于储压室6与活塞室5贯通状态,在活塞头3挤压的作用力下,储压室6内部气体继续往活塞室流通。
将储压室6内部气体泵往活塞室5,起到补偿压力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补偿发动机压力、补压效果好、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的优点。
以上说明并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凡是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4)
1.发动机补压系统,设于缸体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其设于缸体与活塞杆之间且呈圆环状,该阀体将缸体内部分成储压室和设于活塞头端的活塞室;弹簧限位套,其套接于储压室内活塞杆上、且呈圆环状;复位弹簧,其设于阀体与弹簧限位套之间的储压室;阀孔,其设于阀体上、且贯通储压室与活塞室;密封销,其配合阀孔密封且呈锥形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补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弹簧限位套之间设有一密封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补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补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销一端为与复位弹簧内孔相应配合且呈圆柱形的弹簧部、中端为配合阀孔密封且呈锥形的锥形密封部、另一端为设于阀孔内用于起导向作用且呈圆柱形的导向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23735.7U CN202690240U (zh) | 2012-05-18 | 2012-05-18 | 发动机补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23735.7U CN202690240U (zh) | 2012-05-18 | 2012-05-18 | 发动机补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90240U true CN202690240U (zh) | 2013-01-23 |
Family
ID=47545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223735.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90240U (zh) | 2012-05-18 | 2012-05-18 | 发动机补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902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44520A (zh) * | 2012-05-18 | 2012-08-22 | 中山市亚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发动机补压系统 |
-
2012
- 2012-05-18 CN CN201220223735.7U patent/CN2026902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44520A (zh) * | 2012-05-18 | 2012-08-22 | 中山市亚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发动机补压系统 |
CN102644520B (zh) * | 2012-05-18 | 2014-03-26 | 中山市亚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发动机补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33876B (zh) | 折返式同轴气体增压泵及气体造压方法 | |
CN202638659U (zh) | 双弹簧喷雾泵 | |
EP2365203A3 (en) | Injector assembly for a rocket engine | |
CN202718699U (zh) | 一种大流量双向锁 | |
CN103693281B (zh) | 一种乳液真空泵装置 | |
CN202500761U (zh) | 一种双填料函结构 | |
CN203264104U (zh) | 一种气体灭火器气门芯瓶头阀 | |
CN202690240U (zh) | 发动机补压系统 | |
CN203201743U (zh) | 折返式同轴气体增压泵 | |
CN103104482B (zh) | 一种用于柱塞泵的泵杆结构 | |
CN105962790B (zh) | 一种气泡水机用排气阀 | |
CN206694341U (zh) | 一种破拆工具油路高压泄压阀结构 | |
CN104595180A (zh) | 一种注水泵液力端部件 | |
CN205298095U (zh) | 一种增压油缸 | |
CN204610264U (zh) | 一种乳化液泵缸套组件 | |
CN209009216U (zh) | 一种弹簧外置喷雾泵 | |
CN203283541U (zh) | 一种自动闭合式的喷头按钮 | |
CN203130116U (zh) | 一种供煤矿综采液压支架用的双控开喷水阀 | |
CN202203462U (zh) | 一种锥面超高压自密封系统 | |
CN112303044B (zh) | 增压油缸 | |
CN204025799U (zh) | 一种电动燃油泵总成用微型压力调节阀 | |
CN203892652U (zh) | 一种活塞型调压器 | |
CN213684733U (zh) | 增压油缸 | |
CN201486954U (zh) | 空(油)增压缸改进装置 | |
CN103527530B (zh) | 一种伺服机构用活塞式自补压液压蓄能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2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2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