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52810U - 扩充式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扩充式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52810U
CN202652810U CN2012202628115U CN201220262811U CN202652810U CN 202652810 U CN202652810 U CN 202652810U CN 2012202628115 U CN2012202628115 U CN 2012202628115U CN 201220262811 U CN201220262811 U CN 201220262811U CN 202652810 U CN202652810 U CN 202652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adiating
heat dissipation
fin
radiat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2628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仁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ZX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ZX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ZXT Corp filed Critical NZXT Corp
Priority to CN2012202628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52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52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528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充式散热结构,包含至少两个散热鳍片与至少两个热管,每一散热鳍片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沟槽与一个第二沟槽,每一热管具有一散热段与一吸热段,其分别设于每一散热鳍片的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中,且每一散热鳍片以其对应的散热段相互贴合,以互相结合。本实用新型利用散热段贴合来结合二个以上的散热鳍片,以增加散热面积,扩充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扩充式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扩充式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业不断发展,电子元件(尤其中央处理器)的运行频率和速度不断提升,其产生的热量随之增多,使其温度不断升高,严重威胁着电子元件运行时的性能,为确保电子元件能正常运作,必须及时排出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
为此,业界通常使用一种散热装置为电子元件散热,该现有散热装置包括一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复数散热鳍片,其中该散热底座为底面平滑的实体金属,供贴设于电子元件表面以吸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随着电子元件体积越来越小,其发热也更加集中,因局限于金属的传热性能,散热底座中心处的热量往往过于集中,而无法有效传递到散热装置的四周,从而严重影响整体散热效果,即导致电子元件的温度节节升高,使电子元件的性能下降,无法有效运算,甚至烧毁。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扩充式散热结构,以有效克服上述的所述的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充式散热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底座中心处的热量过于集中而无法有效传递到散热装置的四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扩充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两个散热鳍片,每一该散热鳍片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沟槽与一个第二沟槽;以及
至少两个热管,每一该热管具有一散热段与一吸热段,其分别设于每一该散热鳍片的该至少一个第一沟槽与该第二沟槽中,且每一该散热鳍片以其对应的该散热段相互贴合,以互相结合。
每一该散热段分别与每一该散热鳍片的该表面形成一个第一共平面,每一该散热鳍片以该第一共平面互相接合,以相互贴合其对应的该散热段。
还包含至少两个金属块,每一该金属块具有一凹槽,并分别位于每一该散热鳍片的该第二沟槽中,以供每一该吸热段分别位于每一该凹槽中,且每一该吸热段与每一该金属块的金属表面形成一个第二共平面。
该至少两个散热鳍片以该第二共平面设于一中央处理器上。
还包含至少两个锁具,其设于至少一个该金属块上,以锁固此及该中央处理器。
该至少两个热管的数量为四,则该至少一个第一沟槽的数量为二,每一该散热鳍片的每一该第一沟槽与该第二沟槽中,分别设有一该散热段与二该吸热段,且同一该第二沟槽中的二该吸热段互相紧贴。
每一该散热鳍片还包含:
一基板,其底面具有该至少一个第一沟槽;以及
复数散热片,其彼此相邻间隔设置,且垂直连结该基板的顶面,该些散热片的侧边具有复数凹口,以形成该第二沟槽。
还包含至少一个风扇,该表面还包含一个第一表面、一个第二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三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该至少一个第一沟槽,该第二表面具有该第二沟槽,该至少一风扇设于该至少一个第三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散热鳍片的表面设有沟槽,以安装热管,并使二个以上散热鳍片的表面上的热管彼此贴合,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扩充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安装于中央处理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散热鳍片;12热管;14金属块;16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20散热段;22吸热段;24凹槽;26基板;28散热片;30风扇;32锁具;34中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包含至少两个散热鳍片10、至少两个热管12与至少两个金属块14,在此第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热管12与金属块14的数量分别以二、四、二为例。每一散热鳍片10的表面包含一个第一表面、一个第二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三表面,第一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沟槽16,第二表面具有一个第二沟槽18,在此第一沟槽16的数量以二为例。每一热管12具有一散热段20与一吸热段22。每一散热段20分别位于每一个第一沟槽16中,且每一散热段20与每一散热鳍片10的表面形成一个第一共平面,每一散热鳍片10以此第一共平面互相接合,以相互贴合其对应的散热段20。每一金属块14具有一凹槽24,并分别位于每一散热鳍片10的第二沟槽18中,每一凹槽24中设有二吸热段22,且每一吸热段22与其接触的金属块14的金属表面形成一个第二共平面,且同一凹槽24中的二吸热段22互相紧贴。凭借此种互相贴合热管的方式,可以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扩充散热效果。
每一散热鳍片10更包含一基板26与复数散热片28,基板26的底面具有第一沟槽16,散热片28彼此相邻间隔设置,且垂直连结基板16的顶面,此些散热片28的侧边具有复数凹口,以形成第二沟槽18。
本实用新型进行散热时如图3所示,至少一风扇30设于每一散热鳍片10的第三表面上。此外,于至少一金属块14上,设有至少两个锁具32,上述散热鳍片10可以金属块14及其上的吸热段22形成的第二共平面,设于一中央处理器34(CPU)上,并利用锁具32锁固其对应的金属块14与中央处理器34。
以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此与第一实施例差别在于缺少金属块14,如图4及图5所示。同样地,散热鳍片10、热管12与第一沟槽16的数量分别以二、四、二为例。每一散热段20分别设于每一个第一沟槽16中,且每一散热段20与每一散热鳍片10的表面形成第一共平面,每一散热鳍片10以第一共平面互相接合,以相互贴合其对应的散热段20。每一个第二沟槽18中设有二吸热段22,且每一吸热段22与其接触的散热鳍片10的表面形成第二共平面,且同一个第二沟槽18中的二吸热段22互相紧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二个以上散热鳍片的表面上外露的热管彼此贴合,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扩充散热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扩充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两个散热鳍片,每一该散热鳍片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沟槽与一个第二沟槽;以及
至少两个热管,每一该热管具有一散热段与一吸热段,其分别设于每一该散热鳍片的该至少一个第一沟槽与该第二沟槽中,且每一该散热鳍片以其对应的该散热段相互贴合,以互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散热段分别与每一该散热鳍片的该表面形成一个第一共平面,每一该散热鳍片以该第一共平面互相接合,以相互贴合其对应的该散热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两个金属块,每一该金属块具有一凹槽,并分别位于每一该散热鳍片的该第二沟槽中,以供每一该吸热段分别位于每一该凹槽中,且每一该吸热段与每一该金属块的金属表面形成一个第二共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散热鳍片以该第二共平面设于一中央处理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充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两个锁具,其设于至少一个该金属块上,以锁固此及该中央处理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热管的数量为四,则该至少一个第一沟槽的数量为二,每一该散热鳍片的每一该第一沟槽与该第二沟槽中,分别设有一该散热段与二该吸热段,且同一该第二沟槽中的二该吸热段互相紧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散热鳍片还包含:
一基板,其底面具有该至少一个第一沟槽;以及
复数散热片,其彼此相邻间隔设置,且垂直连结该基板的顶面,该些散热片的侧边具有复数凹口,以形成该第二沟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个风扇,该表面还包含一个第一表面、一个第二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三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该至少一个第一沟槽,该第二表面具有该第二沟槽,该至少一风扇设于该至少一个第三表面上。
CN2012202628115U 2012-06-05 2012-06-05 扩充式散热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52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628115U CN202652810U (zh) 2012-06-05 2012-06-05 扩充式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628115U CN202652810U (zh) 2012-06-05 2012-06-05 扩充式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52810U true CN202652810U (zh) 2013-01-02

Family

ID=47421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26281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52810U (zh) 2012-06-05 2012-06-05 扩充式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528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792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提升散热装置的热传导效能的方法
CN110278682A (zh) * 2018-03-15 2019-09-24 英研智能移动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桥接的散热模块及其应用的电子装置
TWI827477B (zh) * 2022-03-24 2023-12-2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792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提升散热装置的热传导效能的方法
CN110278682A (zh) * 2018-03-15 2019-09-24 英研智能移动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桥接的散热模块及其应用的电子装置
TWI827477B (zh) * 2022-03-24 2023-12-2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2810U (zh) 扩充式散热结构
CN103906413B (zh) 散热模块
KR100981155B1 (ko) 히트싱크
CN107734840B (zh) 基于印制电路板三维微通道阵列液冷冷却结构
CN201726633U (zh) 中空薄片型散热板单元结构
CN104656855A (zh) 一种水冷式主板
CN203444409U (zh) 散热器
CN207382781U (zh) 组合式散热片
CN103987232A (zh) 散热装置及其散热件
CN205911298U (zh) 一种晶体管散热装置
CN203909706U (zh) 新型cpu散热风扇
CN203827679U (zh) 热分配装置
TWM605286U (zh) 散熱器之熱導管改良結構
CN106855738A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
CN206758425U (zh) 一种新型导热胶泥
CN201938020U (zh) 一种高效的u型基板型材散热器
CN205039144U (zh) 一种芯片散热器
CN205140948U (zh) 一种散热封装结构
CN103874398A (zh) 散热器
CN205482494U (zh) 基于铝材基板的热管散热器
CN207797798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CN203025635U (zh) 显卡散热装置
CN107912005A (zh) 一种水冷板
CN104427831B (zh) 散热装置
CN105890419A (zh) 一种多级鳍片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