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8808U - 办公平台 - Google Patents

办公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18808U
CN202618808U CN 201220215236 CN201220215236U CN202618808U CN 202618808 U CN202618808 U CN 202618808U CN 201220215236 CN201220215236 CN 201220215236 CN 201220215236 U CN201220215236 U CN 201220215236U CN 202618808 U CN202618808 U CN 202618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groove
rail
stop part
office
offic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152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2152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18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18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188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被构造成圆环形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绕所述圆环形对应的圆心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其中电脑或电脑屏幕设在所述移动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通过将电脑屏幕设置在移动件上,且移动件可绕支撑平台的圆心往复运动,即绕办公人员所坐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办工人员在办公时会被动的随着移动件的运动而转动脖颈,活动颈部肌肉,与传统的电脑屏幕直接放置在办公桌上且不可在办公桌上移动的方式相比,避免脖颈长时间以一个姿势工作,实现颈部在被动移动过程中附近肌肉的活动,从而缓解脖子痛,降低得颈椎病的几率。

Description

办公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办公平台。
背景技术
广大电脑使用者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长时间使用电脑造成脖子酸痛,严重者会因此得颈椎病,其原因在于,电脑屏幕在使用过程中不可移动,导致使用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面对屏幕,造成颈部肌肉酸痛,严重时会诱发颈椎病,大大影响了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的人群的颈椎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办公平台,所述办公平台可实现电脑屏幕的缓慢运动,从而使办公人员被动转动脖颈,实现活动颈部肌肉的目的,减小颈部疼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被构造成圆环形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绕所述圆环形对应的圆心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其中电脑或电脑屏幕设在所述移动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通过将电脑屏幕设置在移动件上,且移动件可绕支撑平台的圆心往复运动,即绕办公人员所坐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办工人员在办公时会被动的随着移动件的运动而转动脖颈,活动颈部肌肉,与传统的电脑屏幕直接放置在办公桌上且不可在办公桌上移动的方式相比,避免脖颈长时间以一个姿势工作,实现颈部在被动移动过程中附近肌肉的活动,从而缓解脖子痛,降低得颈椎病的几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为半圆环形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圆环形平台被构造成沿周向的多段,其中任意相邻的两段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分别成半圆环形且同心设置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设在同侧且所述第二轨道槽沿径向位于所述第一轨道槽的外侧,所述第一轨道槽的两端面与所述第二轨道槽的两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槽包括:
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轨,所述第一轨形成为绕所述圆心的一段半圆形轨;
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从所述第一底壁的内侧沿向上延伸;和
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从所述第一底壁的外侧沿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轨道槽由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外壁共同限定出;
第二轨道槽包括:
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轨,所述第二轨形成为绕所述圆心的一段半圆形轨;
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从所述第二底壁的内侧沿向上延伸;和
第二外壁,所述第二外壁从所述第二底壁的外侧沿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二轨道槽由所述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二外壁共同限定出,
其中所述移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轨和所述第二轨配合以在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内绕所述圆心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槽还包括:
第一内止挡件,所述第一内止挡件从所述第一内壁的顶面向外延伸;和
第一外止挡件,所述第一外止挡件从所述第一外壁的顶面向内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内止挡件和所述第一外止挡件相对设置且沿径向间隔开;
所述第二轨道槽还包括:
第二内止挡件,所述第二内止挡件从所述第二内壁的顶面向外延伸;和
第二外止挡件,所述第二外止挡件从所述第二外壁的顶面向内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内止挡件和所述第二外止挡件相对设置且沿径向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办公平台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槽、所述第二轨道槽和所述连接部成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办公平台还包括:两个挡板,所述两个挡板分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的两端用于封闭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挡板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别用于封闭位于同一端的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的端面;和
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车包括:
内梁,所述内梁位于所述第一轨的上方且形成为绕所述圆心的一段圆弧形;
外梁,所述外梁位于所述第二轨的上方且形成为绕所述圆心的一段圆弧形,其中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的下方分别设有两个车轮,所述内梁下方的两个车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配合且所述外梁下方的两个车轮分别与所述第二轨配合;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相连;和
至少一个驱动件,所述至少一个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轨道车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轮的外周面向所述车轮的轮心方向凹陷以形成环形的凹部,其中所述凹部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配合,以使所述轨道车可绕所述圆心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轨上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定向,所述电脑为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底面支撑在所述支撑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电脑为台式电脑,其中所述台式电脑的液晶显示屏可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邻近所述车轮设置以驱动所述车轮滚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办公平台还包括: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设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车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梁的前部和后部以及所述外梁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下部形成有轴孔;
所述移动件还包括:四个车轴,所述四个车轴分别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车轮和所述轴孔以将所述车轮可滚动地设在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轴沿其轴向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内止挡件和第一外止挡件沿径向的间距以及第二内止挡件和第二外止挡件沿径向的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办公平台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圆心处是否有办公人员操作计算机办公且当所述圆心处无办公人员时、所述移动件停止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实现了电脑屏幕在办公过程中的相对运动,迫使办公人员被动转动脖颈,从而实现活动颈部肌肉的目的,减小颈部疼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的支撑平台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支撑平台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支撑平台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圈示A部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办公平台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的移动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的移动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的移动件的左视示意图;和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100,包括支撑平台1和移动件2。
支撑平台1被构造成圆环形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换言之,支撑平台1形成为对应预定圆心角的圆环形,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支撑平台1为半圆环形平台。当然,支撑平台1还可以是四分之一圆环形平台,或者形成为对应120°圆心角的一段圆环形平台,也就是说,支撑平台1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相应地设置成合适大小的圆环形平台。
移动件2绕圆环形对应的圆心可移动地设在支撑平台1上,其中电脑或电脑屏幕设在移动件2上。具体而言,如图5-图6所示,支撑平台1为半圆环形平台,移动件2可在半圆环形平台上往复运动,即绕半圆环形平台对应的圆心运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的屏幕定位在移动件2的上方,办公人员坐在圆心处,随着电脑屏幕的运动,办公人员会在办公的过程中会被动的转动脖颈,从而实现活动颈部肌肉的目的,同时,由于移动件2是绕圆心运动的,因此电脑屏幕相对于办公人员的距离始终一定且办公人员可时刻正对电脑屏幕,避免由于距离远近变化以及斜视屏幕造成的视觉疲劳。
需要说明的是,电脑或电脑屏幕设在移动件2上应作广义理解,其中电脑可以理解为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即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整体(包括机箱和屏幕)或台式电脑的电脑屏幕放在移动件2上,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类型的电脑(例如按便携的程度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只要其屏幕放在移动件2上随移动件2移动即可。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圆心均指代支撑平台1所对应的圆心。另外,由于圆心是一个点,因此办公人员坐在圆心办公应作广义理解,即可理解为以圆心为中心的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办公平台100,通过将电脑屏幕设置在移动件2上,且移动件2可绕支撑平台1的圆心往复运动,即绕办公人员所坐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办工人员在办公时会被动的随着移动件2的运动而转动脖颈,活动颈部肌肉,与传统的电脑屏幕直接放置在办公桌上且不可在办公桌上移动的方式相比,避免脖颈长时间以一个姿势工作,实现颈部在被动移动过程中附近肌肉的活动,从而缓解脖子痛,降低得颈椎病的几率。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1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和较广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为半圆环形平台,即支撑平台1对应的圆心角为180°。半圆环形平台可被构造成沿周向的多段,其中任意相邻的两段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半圆环形平台是由多段且对应更小(小于180°)圆心角的圆环形平台构成的,例如半圆环形平台可以平均分成三段,由此每段对应的圆心角即为60°,当然也可平均分成两段或四段,其中任意相邻的两段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例如可采用螺栓连接,当然也可采用卡扣连接。通过将半圆环形平台分成沿周向的多段,不仅方便了每段的生产加工,降低生产难度,节约成本,且为运输、拆卸、维修半圆环形平台时提供了便利。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半圆环形平台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式的平台。
具体地,支撑平台1包括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其中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分别成半圆环形且同心设置,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设在同侧且第二轨道槽12沿径向位于第一轨道槽11的外侧,第一轨道槽11的两端面与第二轨道槽12的两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内。
更具体地,第一轨道槽11包括第一底壁111、第一内壁112、第一外壁113,其中第一底壁11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轨114,第一轨114形成为绕圆心的一段半圆形轨。第一内壁112从第一底壁111的内侧沿向上延伸,第一外壁113从第一底壁111的外侧沿向上延伸,其中第一轨道槽11由第一底壁111、第一内壁112和第一外壁113共同限定出。相应地,第二轨道槽12包括第二底壁121、第二内壁122和第二外壁123,其中第二底壁12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轨124,第二轨124形成为绕圆形的一段半圆形轨。第二内壁122从第二底壁121的内侧沿向上延伸。第二外壁123从第二底壁121的外侧沿向上延伸,第二轨道槽12由第二底壁121、第二内壁122和第二外壁123共同限定出,其中移动件2分别与第一轨114和第二轨124配合以在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内绕圆心运动。
换言之,第一轨道槽11内设有第一轨114,第二轨道槽12内设有第二轨124,第一轨114和第二轨124均为半圆行轨,即均对应180度圆心角但具有不同半径的两段轨道,移动件2可在第一轨114和第二轨124上绕圆心运动。
可选地,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之间设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可以是半圆环形板,其内沿与第一轨道槽11相连且外沿与第二轨道槽12相连,其连接方式可采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例如用螺栓或卡扣相连。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轨道槽11、第二轨道槽12和连接部13成一体。
如图10所示,办公平台100还包括两个挡板3,两个挡板3分别可拆卸地设在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的两端用于封闭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也就是说,其中一个挡板3设在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的一端,另一个挡板3设在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的另一端,用于止挡移动件2,防止移动件2滑出第一导轨槽11和第二导轨槽12。挡板3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导轨槽11和的第二导轨槽12的末端,当然也可采用卡扣结构。
挡板3的具体结构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满足止挡移动件2向轨道外移动即可。可选地,挡板3可包括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中间板33,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分别用于封闭位于同一端的第一轨道槽11和第二轨道槽12的端面,也就是说,第一板31封闭第一轨道槽11的一个端面,第二板31用于封闭同一端的第二轨道槽12的端面。中间板33设在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之间用于连接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为降低挡板3的生产成本,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中间板33可一体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件2为轨道车,轨道车2包括内梁21、外梁22、支撑板23和至少一个驱动件(图未示出),其中内梁21位于第一轨114的上方且形成为绕圆心的一段圆弧形,外梁22位于第二轨124的上方且形成为绕圆心的一段圆弧形,也就是说,内梁21和外梁22均形成为绕所述圆心但对应不同半径的一段圆弧形梁,其中内梁21和外梁22的下方分别设有两个车轮24,内梁21下方的两个车轮24分别与第一轨114配合且外梁22下方的两个车轮24分别与第二轨124配合,即内梁21下方的两个车轮24可在第一轨114上滚动且外梁22下方的两个车轮24可在第二轨124上滚动。内梁21下方的车轮24可邻近内梁21的前部和后部设置,外梁22下方的车轮24可邻近外梁24的前部和后部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移动件2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性,不易倾翻。
支撑板23与内梁21和外梁22相连,支撑板23上用于固定电脑屏幕。驱动件用于驱动轨道车2移动。驱动件可以是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可设在支撑板23的下方驱动四个车轮24中的一个滚动,微型电机可以是一个,当然也可以两个或多个。有利地,办公平台100还包括变速机构(图未示出),变速机构设在驱动件和车轮24之间用于调节(主动)车轮24的滚动速度。变速机构没有特殊要求,优选地,变速机构具有无级变速功能,也就是说,通过变速机构的无级变速调节,(主动)车轮24可实现不同的的滚动速度,进而实现移动件2在支撑平台1上以不同的运动速度绕圆心运动,例如移动件2在支撑平台1上运动一次的时间可以为5分钟,当然也可调节为10分钟,也就是说,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节变速结构来调节移动件2的运动速度,使移动件2的运动速度适中,从而一方面在移动件2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相对很慢,办公人员几乎不会有屏幕移动带来的不适,且另一方面实现了被动转动脖颈的目的,达到活动颈部肌肉的效果,避免颈椎痛,降低颈椎病的发病概率。可以理解,上述具有无级变速功能的变速机构与汽车领域的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无级变速器)变速器功能相近。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变速机构还可以是分级式的变速机构,例如具有多个不同档位的变速机构,在每个档位下移动件2在支撑平台1上运动一次的时间不同。可以理解,这种分级式的变速机构与汽车领域的MT(Manual Transmission,手动变速器)的功能相近,即可采用几个不同的齿轮副实现特定的变速功能。
可以理解,移动件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移动件2只要能放置电脑屏幕且可在支撑平台1上绕圆心运动即可。
为了使车轮24与第一轨114和第二轨124配合的更加紧密,如图4、图6和图9所示,车轮24的外周面可向车轮24的轮心方向凹陷以形成环形的凹部,其中凹部可分别与第一轨114和第二轨124配合,以使轨道车2可绕圆心在第一轨114和第二轨124上运动。换言之,如图4、图6和图9所示,车轮24的滚动面为内凹式,第一轨114和第二轨124为外凸式轨道,由此内凹式的车轮24可与外凸式的第一轨114和第二轨124配合的更加紧密,保证移动件2在运动过程中时刻围绕圆心。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轨114和第二轨124可分别被构造成内凹式的轨道,此时车轮可位于内凹式轨道内,由此也可实现移动件2绕圆心运动。
支撑板23的形状没有特殊要求,即只要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即可。例如,当电脑为笔记本电脑时,支撑板23的上表面可沿水平方向定向,即支撑板23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此时笔记本电脑的底面可支撑在支撑板23上,其中为防止笔记本相对于支撑板23移动,支撑板23上可设有限位装置(图未示出),例如限位挡块,这样可以将笔记本电脑定位在支撑板23的上方,防止笔记本电脑在移动件2移动过程中与移动件2发生相对运动,甚至从移动件2上掉落。又如,当电脑为台式电脑时,台式电脑的机箱与屏幕一般是分开的,因此只需要将屏幕固定在支撑板23上即可而不用将机箱也固定在支撑板23上,从而减轻支撑板23乃至移动件2的负担,可选地,支撑板23上可形成有凹槽231,凹槽231从支撑板23的上表面上下凹陷,台式电脑的液晶显示屏可卡设在凹槽231内。可以理解,台式电脑的液晶显示屏还可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支撑板23上,例如采用螺钉螺纹固定至支撑板23上。
如图8和图9所示,内梁21的前部和后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板25,外梁22的前部和后部也设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板25,竖直板25的下部形成有轴孔,其中移动件2还包括四个车轴26,四个车轴26分别一一对应地穿过车轮24和所述轴孔以将车轮24可滚动地设在内梁21和外梁22的下方。
由于支撑板23上放置电脑屏幕后,移动件2的重心可能升高,这就加大了移动件2在运动过程中翻倒的可能,因此可通过设置止挡部件止挡车轴26以防止移动件2倾倒。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轨道槽11还包括第一内止挡件115、第一外止挡件116,其中第一内止挡件115从第一内壁112的顶面向外延伸,第一外止挡件116从第一外壁113的顶面向内延伸,其中第一内止挡件115和第一外止挡件116相对设置且沿径向间隔开。
相应地,第二轨道槽12还包括第二内止挡件125和第二外止挡件126,其中第二内止挡件125从第二内壁122的顶面向外延伸,第二外止挡件126从第二外壁123的顶面向内延伸,其中第二内止挡件125和第二外止挡件126相对设置且沿径向间隔开。
换言之,如图1和图9所示,第一内止挡件115、第一外止挡件116、第二内止挡件125和第二外止挡件126分别成半圆环形板,且第一内止挡件115和第一外止挡件116沿径向隔开一定距离,第二内止挡件125和第二外止挡件126沿径向隔开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车轴26沿其轴向的长度长于第一内止挡件115和第一外止挡件116沿径向的间距以及第二内止挡件125和第二外止挡件126沿径向的间距。由此,在移动件2发生侧倾时,第一内止挡件115和第一外止挡件116可用于止挡位于内梁21下方的车轴26,且第二内止挡件125和第二外止挡件126可用于止挡位于外梁22下方的车轴26,从而防止移动件2倾倒翻车,损坏其上的电脑或电脑屏幕,提高了办公平台100的实用性。
可选地,为进一步提高移动件2运动过程中的平衡性,降低移动件2的重心,还可在移动件2的支撑板23的下方设置配重,从而进一步降低放置了电脑屏幕的移动件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翻的几率。
进一步可选地,办公平台100还包括传感器(图未示出),传感器用于检测圆心处是否有办公人员操作计算机办公,且当圆心处无办公人员时、移动件2停止运动。也就是说,当有办公人员在办公时,移动件2按照办公人员的调速要求在支撑平台1上绕圆心往复运动,当办公人员离开座位没有办公时,传感器此时检测到没有办公人员在圆心处办公,并可向驱动件发出一个信号以使驱动件停止工作,当办公人员回到座位继续办公时,传感器可检测到圆心处有办公人员,并可向驱动件发出另一个信号以使驱动件继续工作。由此,在无办公人员在圆心处办公时,移动件2可停止移动,从而可大大节约能量(例如电能),降低使用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办公平台100,实现了电脑屏幕在办公过程中的相对运动,迫使办公人员被动转动脖颈,从而实现活动颈部肌肉的目的,减小颈部疼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办公平台100,其支撑平台1和移动件2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的结构。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办公平台100可直接固定在现有的办公桌上,例如用螺钉固定,当然办公平台100也可以有单独的办公支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被构造成圆环形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绕所述圆环形对应的圆心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其中电脑或电脑屏幕设在所述移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为半圆环形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形平台被构造成沿周向的多段,其中任意相邻的两段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包括:
分别成半圆环形且同心设置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设在同侧且所述第二轨道槽沿径向位于所述第一轨道槽的外侧,所述第一轨道槽的两端面与所述第二轨道槽的两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轨道槽包括:
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轨,所述第一轨形成为绕所述圆心的一段半圆形轨;
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从所述第一底壁的内侧沿向上延伸;和
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从所述第一底壁的外侧沿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轨道槽由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外壁共同限定出;
第二轨道槽包括:
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轨,所述第二轨形成为绕所述圆心的一段半圆形轨;
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从所述第二底壁的内侧沿向上延伸;和
第二外壁,所述第二外壁从所述第二底壁的外侧沿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二轨道槽由所述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二外壁共同限定出,
其中所述移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轨和所述第二轨配合以在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内绕所述圆心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轨道槽还包括:
第一内止挡件,所述第一内止挡件从所述第一内壁的顶面向外延伸;和
第一外止挡件,所述第一外止挡件从所述第一外壁的顶面向内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内止挡件和所述第一外止挡件相对设置且沿径向间隔开;
所述第二轨道槽还包括:
第二内止挡件,所述第二内止挡件从所述第二内壁的顶面向外延伸;和
第二外止挡件,所述第二外止挡件从所述第二外壁的顶面向内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内止挡件和所述第二外止挡件相对设置且沿径向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槽、所述第二轨道槽和所述连接部成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挡板,所述两个挡板分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的两端用于封闭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挡板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别用于封闭位于同一端的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的端面;和
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板。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为轨道车,所述轨道车包括:
内梁,所述内梁位于所述第一轨的上方且形成为绕所述圆心的一段圆弧形;
外梁,所述外梁位于所述第二轨的上方且形成为绕所述圆心的一段圆弧形,其中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的下方分别设有两个车轮,所述内梁下方的两个车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配合且所述外梁下方的两个车轮分别与所述第二轨配合;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相连;和
至少一个驱动件,所述至少一个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轨道车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的外周面向所述车轮的轮心方向凹陷以形成环形的凹部,其中所述凹部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配合,以使所述轨道车可绕所述圆心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轨上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定向,所述电脑为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底面支撑在所述支撑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电脑为台式电脑,其中所述台式电脑的液晶显示屏可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邻近所述车轮设置以驱动所述车轮滚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设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车轮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梁的前部和后部以及所述外梁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下部形成有轴孔;
所述移动件还包括:四个车轴,所述四个车轴分别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车轮和所述轴孔以将所述车轮可滚动地设在所述内梁和所述外梁的下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沿其轴向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内止挡件和第一外止挡件沿径向的间距以及第二内止挡件和第二外止挡件沿径向的间距。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办公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圆心处是否有办公人员操作计算机办公且当所述圆心处无办公人员时、所述移动件停止运动。
CN 201220215236 2012-05-15 2012-05-15 办公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8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5236 CN202618808U (zh) 2012-05-15 2012-05-15 办公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5236 CN202618808U (zh) 2012-05-15 2012-05-15 办公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8808U true CN202618808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7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1523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8808U (zh) 2012-05-15 2012-05-15 办公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880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5733A (zh) * 2012-05-15 2012-10-10 陈长江 办公平台
CN103549763A (zh) * 2013-10-24 2014-02-05 广西大学 预防颈椎病自动控制左右方向移动平台
CN104188356A (zh) * 2014-08-18 2014-12-10 常熟市福达红木家具厂 一种电脑桌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5733A (zh) * 2012-05-15 2012-10-10 陈长江 办公平台
CN102715733B (zh) * 2012-05-15 2015-07-08 陈长江 办公平台
CN103549763A (zh) * 2013-10-24 2014-02-05 广西大学 预防颈椎病自动控制左右方向移动平台
CN103549763B (zh) * 2013-10-24 2015-07-15 广西大学 预防颈椎病自动控制左右方向移动平台
CN104188356A (zh) * 2014-08-18 2014-12-10 常熟市福达红木家具厂 一种电脑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41314U (zh) 防倾倒机器人移动底座
CN202618808U (zh) 办公平台
CN101624809B (zh) 弹塑性防落梁球型钢支座
CN102715733A (zh) 办公平台
CN102913723A (zh) 一种对颈椎有保护作用的显示器运动支架
CN106004237A (zh) 一种全向移动装置
US5657956A (en) Thrust bearing and use of same with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epetitive stress injury
CN202780987U (zh) 一种整体升降装置
CN105620572A (zh) 服务机器人用全方位移动机构
RU2015110974A (ru) Модуль поворотно-раздвижной двери для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4529181U (zh) 一种实现钢丝绳多角度换向的滑轮装置
CN203944773U (zh) 摆动碾压机的球面摆头装置
CN201794920U (zh) 五排滚柱式回转支承
CN203921791U (zh) 回转式轮胎货架
CN105966171A (zh) 一种全向轮
CN106073250A (zh) 自锁式可升降扶手组件
CN201908951U (zh) 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
CN109505880A (zh) 圆柱滚子装配组件
CN109178783B (zh) 一种矿山用皮带架
CN210204015U (zh) 一种高可靠高安全防倾覆装置
CN204779687U (zh) 多向液流淬火工艺装置
CN105957442A (zh) 沙盘底座平移平台
CN106006411A (zh) 伸缩式臂架及其尾部上滑块调整装置和汽车起重机
CN206213625U (zh) 自锁式可升降扶手组件
CN107059676A (zh) 限速路段的环状无缝过渡的车辆控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