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0103U - 一种集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10103U
CN202610103U CN 201220245413 CN201220245413U CN202610103U CN 202610103 U CN202610103 U CN 202610103U CN 201220245413 CN201220245413 CN 201220245413 CN 201220245413 U CN201220245413 U CN 201220245413U CN 202610103 U CN202610103 U CN 202610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boundling
hole
diameter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454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to CN 2012202454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10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10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101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束器,用于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包括本体和集束槽,其中:本体为柱形结构,在本体内设置有贯穿本体两个端面的通孔,集束槽设置在本体柱形结构的任一端面内,集束槽为开口朝向本体外部的锥形结构,且锥形结构的尖端位于本体内部,锥形结构的尖端设置有聚拢腔室,聚拢腔室与通孔相连通,并且通孔的轴线和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轴线相重合。这样聚拢腔室作为集束槽锥形结构的延伸,其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对进入通孔的玻璃纤维起到了聚拢的效果,即相对于集束槽再次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进而使集束过程中玻璃纤维边缘部分的单纤维不向两侧偏移,使集束后的纱线周长一致,从而提高了玻璃纤维的集束性。

Description

一种集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集束玻璃纤维的集束器。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通常是由无碱玻璃制成的,主要作为船舶、航天、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原材料,其特点包括:拉力强度高、抗蠕变性能好,耐酸、耐碱、绝缘性好等,常作为首选高性能材料应用于环保、军工、运输、IT等行业。玻璃纤维常见的制造方法是从加热漏板排出多束熔融玻璃,将该玻璃束拉成纤维后送入涂层机给纤维涂上浸润剂,然后在集束器上将纤维集成原丝并在机头绕成玻璃纤维筒。具体的制造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高温玻璃液通过漏板加热排出;
2)将通过上述漏板的高温玻璃液在冷却系统进行强制冷却,使玻璃液的温度达到玻璃化温度,粘度达到玻璃化粘度;
3)玻璃液通过冷却系统达到玻璃化粘度成为玻璃丝,所述玻璃丝通过涂油器进行浸润剂涂敷,使其对玻璃纤维实施进一步增加或保护;
4)将上述玻璃丝通过集束器;所述集束器分为上集束器和下集束器,对所述玻璃丝进行集束;
5)将上述玻璃丝进行丝饼成型工艺,制成丝饼纱;
6)将上述丝饼纱进行下道工艺生产,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工。
本申请中的集束器是玻璃纤维生产的第4个步骤所应用的关键部件,如图1所示,目前玻璃纤维行业通用的集束器100为石墨或酚醛树脂制成的纵截面为“V”字型结构200的产品,在外部形状方面,各种产品大同小异,属于通用型产品。如图2所示,“V”字型结构20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集束器单一的“V”字形结构200造成纱线在未集束之前存在很多“散丝”现象,即单纤维400受纱线在卷绕过程中各种力的影响分别向大量玻璃纤维300两侧散开,最终导致集束后的纱线周长不一致,出现大量单纤维集束不良现象,降低了玻璃纤维集束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束器,在集束槽尖端设置了聚拢腔室,可以对玻璃纤维进行更好的集束,提高玻璃纤维的集束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束器,用于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包括:本体和集束槽,其中:
所述本体为柱形结构,在所述本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本体两个端面的通孔;
所述集束槽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柱形结构的任一端面内,所述集束槽为开口朝向所述本体外部的锥形结构,且所述锥形结构的尖端位于所述本体内部;
所述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尖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玻璃纤维聚拢的聚拢腔室;
所述聚拢腔室与所述通孔相连通,并且所述通孔的轴线和所述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轴线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集束槽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集束槽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柱形结构的两个端面上,并且每个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尖端均设置有聚拢腔室;
两个所述集束槽分别与所述通孔相连通,并且两个所述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轴线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聚拢腔室为柱状腔室,并且所述柱状腔室通过第二锥形结构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所述柱状腔室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柱状腔室与所述集束槽连接处的直径和所述柱状腔室相匹配,所述柱状腔室与所述第二锥形结构连接处的直径和所述柱状腔室相匹配,并且所述柱状腔室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聚拢腔室为球状腔室,所述球状腔室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所述球状腔室的沿所述本体轴线方向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球状腔室与所述集束槽连接处的直径和所述球状腔室的直径相匹配,并且所述球状腔室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聚拢腔室为锥形腔室,并且所述锥形腔室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所述锥形腔室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锥形腔室与集束槽连接处的直径和所述锥形腔室底面直径相匹配,并且所述锥形腔室尖端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柱形结构为圆柱结构、方棱柱结构或多棱柱结构。
优选地,所述本体为石墨本体或酚醛树脂本体。
本申请提供的集束器在对玻璃纤维集束时,集束槽尖端开设的聚拢腔室可以作为集束槽锥形结构的延伸,其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对进入通孔的玻璃纤维起到聚拢的效果,即相对于集束槽再次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进而消除了玻璃纤维通过集束器时气流高速运动对玻璃纤维的影响,使集束过程中玻璃纤维边缘部分的单纤维不向两侧偏移,杜绝了集束过程中出现的散丝现象,使集束后的纱线周长一致,从而提高了玻璃纤维的集束性,保障了玻璃纤维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集束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2为现有集束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束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集束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集束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集束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集束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集束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集束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束器的纵剖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集束器包括:本体1和集束槽2,其中:
本体1内部设置有通孔4,集束槽2设置在本体1的任一端面内。
本体1为柱形结构,例如:可以为圆柱结构、方棱柱结构或多棱柱结构,通常选用圆柱结构,但在实际使用时,本体1的柱形结构可以根据现场安装需要来选择形状。在生产过程中,本体1的材料通常选择石墨,此外,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本体1的材料还可以选用其它材料,如酚醛树脂等。
如图3所示,通孔4位于本体1的内部并且贯穿本体1两端的端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孔4的位置优选设置在本体1中心位置,即通孔4的轴线与本体1的轴线相重合。
集束槽2为锥形结构,其尖端位于集束器内部,在集束槽2的尖端设置有聚拢腔室,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束器中聚拢腔室的形状为柱状腔室31,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聚拢腔室的形状还可以为球状腔室和锥形腔室,本实施例中柱状腔室31为一段圆柱,聚拢腔室31通过第二锥形结构311与通孔4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柱状腔室31的直径大于通孔4的直径,柱状腔室31与集束槽2连接处的直径和柱状腔室31相匹配,柱状腔室31与第二锥形结构311连接处的直径和柱状腔室31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的通孔4的轴线、柱状腔室31的轴线、集束槽2锥形结构的轴线均与集束器本体1柱体的轴线相重合。
现有技术中由于集束槽为单一的锥形而不能将众多玻璃纤维良好的集束,在玻璃纤维的边缘会出现单纤维的散丝现象,不能将众多玻璃纤维良好的集束,为了提高集束效果,在集束槽尖端设置了聚拢腔室,在玻璃纤维通过集束器集束的过程中,玻璃纤维经过集束槽再通过聚拢腔室,聚拢腔室可以作为集束槽锥形结构的延伸,其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对进入通孔的玻璃纤维起到聚拢效果,即相对于集束槽再次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进而消除了玻璃纤维边缘出现的散丝现象,使集束后的玻璃纤维纱线周长一致,提高了玻璃纤维集束产品的品质,在集束后,玻璃纤维束通过通孔4进入到后续工序中,在后续工序中,玻璃纤维束被制成丝饼纱等产品。
实施例二:
在上一实施例中,只在集束器的任意一个端面上设置有集束槽,那么在安装集束器时,就必须将集束器上设置有集束槽的端面安装在进料方向上。而为了方便安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集束器本体的两个端面内均设置集束槽,以使得技术人员在安装集束器时无需考虑集束器的安装朝向。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集束器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集束器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体的两个端面内开设分别有相同的集束槽,每个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尖端均设置有聚拢腔室31,两个集束槽2分别与通孔4相连通,并且两个集束槽2的锥形结构的轴线相重合,这样由于设置了两个相同的集束槽2在安装使用时就可以不用考虑集束器的朝向。
当大量玻璃纤维通过集束器时,由集束槽经过聚拢腔室,聚拢腔室作为集束槽锥形结构的延伸,其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对进入通孔的玻璃纤维起到聚拢效果,即相对于集束槽再次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此时玻璃纤维完成集束,聚拢腔室的聚拢作用消除了玻璃纤维集束过程中的散丝现象,使集束过程中大量玻璃纤维边缘的单纤维不向两侧偏移,使集束后的玻璃纤维纱线周长一致,提高了玻璃纤维的集束性,保障了玻璃纤维产品的品质。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中聚拢腔室的形状为柱状,聚拢腔室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聚拢腔室的形状为球状腔室。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集束器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集束器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6和图7所示,集束器中聚拢腔室的形状为球状腔室32,球状腔室32为部分圆球形,球状腔室32与通孔4相连通,球状腔室32的直径大于通孔4的直径,球状腔室32的直径、集束槽2尖端的直径和通孔4的直径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的通孔4的轴线、球状腔室32的轴线、集束槽2锥形结构的轴线均与集束器本体1柱体的轴线相重合。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再集束器链两个集束器端面内的两个集束槽2的尖端均设置有球状腔室32,这样在安装使用时,不用考虑集束器的安装朝向。
当大量玻璃纤维通过集束器时,由集束槽经过聚拢腔室,圆球状的聚拢腔室作为集束槽锥形结构的延伸,其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对进入通孔的玻璃纤维起到聚拢效果,即相对于集束槽再次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此时玻璃纤维完成集束,由于球状聚拢腔室的聚拢作用消除了玻璃纤维集束过程中的散丝现象,使集束过程中大量玻璃纤维边缘的单纤维不向两侧偏移,使集束后的玻璃纤维纱线周长一致,提高了玻璃纤维的集束性,保障了玻璃纤维产品的品质。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中聚拢腔室的形状分别为柱状和球状,本实施例中聚拢腔室的形状为锥形腔室。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集束器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集束器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8和图9所示,集束器中聚拢腔室的形状为锥形腔室33,锥形腔室33的形状与集束槽2的锥形形状不同,锥形腔室33的圆锥角小于集束槽2锥形结构的圆锥角,锥形腔室33与通孔4相连通,锥形腔室33的尖端直径大于通孔4的直径,锥形腔室与集束槽连接处的直径和所述锥形腔室底面直径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的通孔4的轴线、锥形腔室33的轴线、集束槽2锥形结构的轴线均与集束器本体1柱体的轴线相重合。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再集束器链两个端面内的两个集束槽2的尖端均设置有锥形腔室33,这样在安装使用时,不用考虑集束器的安装朝向。
当大量玻璃纤维通过集束器时,由集束槽经过聚拢腔室,锥形的聚拢腔室作为集束槽锥形结构的延伸,其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对进入通孔的玻璃纤维起到聚拢效果,即相对于集束槽再次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此时玻璃纤维完成集束,由于锥形的聚拢腔室的聚拢作用消除了玻璃纤维集束过程中的散丝现象,使集束过程中大量玻璃纤维边缘的单纤维不向两侧偏移,使集束后的玻璃纤维纱线周长一致,提高了玻璃纤维的集束性,保障了玻璃纤维产品的品质。
此外,可以看出,在同一集束器上的两个集束槽尖端设置的两个聚拢腔室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集束器一端的聚拢腔室为柱状腔室,另一端的聚拢腔室可以为球状腔室或锥形腔室,这样可以组合出多种集束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玻璃纤维在通过集束器时,从任意一个集束槽的开口方向进入,通过该集束槽的圆锥形结构后进入到聚拢腔室,最终经过通孔完成集束,聚拢腔室的作用是把通过集束槽的玻璃纤维聚拢到一起,与现有的集束器相比,集束槽尖端开设的聚拢腔室可以作为集束槽锥形结构的延伸,其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对进入通孔的玻璃纤维起到聚拢的效果,即相对于集束槽再次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进而消除了玻璃纤维通过集束器时气流高速运动对玻璃纤维的影响,使集束过程中玻璃纤维边缘部分的单纤维不向两侧偏移,杜绝了集束过程中出现的散丝现象,使集束后的纱线周长一致,从而提高了玻璃纤维的集束性,保障了玻璃纤维产品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集束器,用于对玻璃纤维进行集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集束槽,其中:
所述本体为柱形结构,在所述本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本体两个端面的通孔;
所述集束槽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柱形结构的任一端面内,所述集束槽为开口朝向所述本体外部的锥形结构,且所述锥形结构的尖端位于所述本体内部;
所述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尖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玻璃纤维聚拢的聚拢腔室;
所述聚拢腔室与所述通孔相连通,并且所述通孔的轴线和所述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轴线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槽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集束槽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柱形结构的两个端面上,并且每个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尖端均设置有聚拢腔室;
两个所述集束槽分别与所述通孔相连通,并且两个所述集束槽的锥形结构的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拢腔室为柱状腔室,并且所述柱状腔室通过第二锥形结构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所述柱状腔室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柱状腔室与所述集束槽连接处的直径和所述柱状腔室相匹配,所述柱状腔室与所述第二锥形结构连接处的直径和所述柱状腔室相匹配,并且所述柱状腔室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拢腔室为球状腔室,所述球状腔室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所述球状腔室的沿所述本体轴线方向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球状腔室与所述集束槽连接处的直径和所述球状腔室的直径相匹配,并且所述球状腔室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拢腔室为锥形腔室,并且所述锥形腔室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所述锥形腔室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锥形腔室与集束槽连接处的直径和所述锥形腔室底面直径相匹配,并且所述锥形腔室尖端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柱形结构为圆柱结构、方棱柱结构或多棱柱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石墨柱体或酚醛树脂柱体。
CN 201220245413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集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0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45413 CN202610103U (zh)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集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45413 CN202610103U (zh)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集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0103U true CN202610103U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43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4541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0103U (zh)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集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01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1500A (zh) * 2015-01-22 2016-08-03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纺织设备以及使用其制作熔喷纤维的方法
CN110552109A (zh) * 2019-09-20 2019-12-10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1500A (zh) * 2015-01-22 2016-08-03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纺织设备以及使用其制作熔喷纤维的方法
CN110552109A (zh) * 2019-09-20 2019-12-10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8066A (zh) 用于极微型气吹光缆的双层共挤方法及极微型气吹光缆
CN103744152A (zh) 一种自承式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US8178020B2 (en) Multicomponent textile fibers, methods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products made using them
US10268009B2 (en) Optical fiber cable
CN202610103U (zh) 一种集束器
CN104451917A (zh) 一种锦纶母丝的生产方法
CN208189291U (zh) 一种混合铜芯信号线的非金属自承式光电混合缆
CN201506862U (zh) 圆孔喷丝板
CN204009177U (zh) 一种全干式四根平行加强件无套管式光纤带光缆
CN104521915A (zh) 单丝渔线及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EP3281051B1 (en) A method of sz stranding flexible micromodules
CN206038968U (zh) 一种多松套管绞合中心管式光缆
CN104181660A (zh) 异型光纤松套管及使用该松套管的光电缆
CN102646483B (zh) 一种制造异型线缆的模具
CN107479155A (zh) 易分歧气吹层绞式微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37254B (zh) 一种航空电缆防护套
CN102692687A (zh) 具有半圆形骨架槽的骨架式光纤束光缆
CN101666895A (zh) 微型光纤束单元及以其为基本结构的光缆
CN101706603B (zh) 间隙式填充绳及采用该填充绳的光缆
CN201704440U (zh) 三叶异型喷丝板
CN104342781A (zh) 一种双组份复合型弹性纤维
CN202487248U (zh) 异型线缆及制造该线缆的模具
CN204009182U (zh) 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
CN201447522U (zh) 生产扁平丝的一字型喷丝板
CN218580151U (zh) 一字形和三角形混纺醋纤喷丝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