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93844U - 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93844U
CN202593844U CN 201220212549 CN201220212549U CN202593844U CN 202593844 U CN202593844 U CN 202593844U CN 201220212549 CN201220212549 CN 201220212549 CN 201220212549 U CN201220212549 U CN 201220212549U CN 202593844 U CN202593844 U CN 202593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finishing bevel
combined cover
gear cuter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125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毅
王鹏
朱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inga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inga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inga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inga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125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93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93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938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包括与动力设备相连接的输入锥齿轮,与舷外机的螺旋桨相连接的输出轴,输出轴上可滑动地套设有结合套,两端可分别与输入锥齿轮啮合的前进锥齿轮和后退锥齿轮连接,前进锥齿轮与后退锥齿轮相对设置;控制结合套移动的换挡控制杆,换挡控制杆的一端为具有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控制端部通过顶杆与结合套抵接,控制杆的杆体上设置有档位定位槽,控制杆上抵接有与档位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组件;输出轴中设置有对结合套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结合套上插设有销轴,复位组件与销轴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使得船体前进、后退以及停止控制得以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舷外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舷外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游艇或者渔船上的动力装置,通过螺旋桨在水中的旋转运动带动船只移动,由于舷外机体积较小,并且使用方便,在一些临水地区被大量地使用。 
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小型游艇或者渔船(下面简称为小船)的操控,舷外机系统会提供有前进挡位和后退挡位,分别用于控制小船的前进或者倒退。但是,用于控制舷外机进行前进或者倒退操作的控制系统结构往往会会设计的较为复杂,从而降低舷外机的便携性。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解决舷外机的操控系统结构复杂而带来的舷外机便携性降低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该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通过其结构设计,实现了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对舷外机进行前进或者倒挡的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用于对舷外机的换挡操作,包括:与动力设备相连接的输入锥齿轮; 
与舷外机的螺旋桨轴相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可滑动地套设有结合套; 
分别与所述输入锥齿轮啮合的前进锥齿轮和后退锥齿轮,所述前进锥齿轮与所述后退锥齿轮相对设置,所述结合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进锥齿轮和所述后退锥齿轮键连接; 
控制所述结合套移动的换挡控制杆,所述换挡控制杆的一端为具有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所述控制端部与所述结合套抵接,所述控制杆的杆体上设置有挡位定位槽,所述控制杆上抵接有与所述挡位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组件; 
所述输出轴中设置有对所述结合套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结合套上插设有销轴,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销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出轴中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控制端部抵接,所述顶杆与所述控制端部抵接的一端为球形端头,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结合套抵接。 
优选地,所述换挡控制杆的控制端部为具有两级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并且两级楔形面之间为平滑的过渡平面。 
优选地,所述挡位定位槽为三级挡位定位槽,并且所述挡位定位槽相邻的定位凹槽之间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复位组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用于对舷外机的换挡操作。包括与动力设备相连接的输入锥齿轮,输入锥齿轮能够传递动力设备提供的旋转运动(驱动船体移动的能量),输入锥齿轮用于对外输出动力。还包括:与舷外机的螺旋桨轴相连接的输出轴,输出轴上可滑动地套设有结合套;分别与输入锥齿轮啮合的前进锥齿轮和后退锥齿轮,前进锥齿轮与后退锥齿轮相对设置,结合套的两端分别与前进锥齿轮和后退锥齿轮键连接;控制结合套移动的换挡控制杆,换挡控制杆的一端为具有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控制端部与结合套抵接,控制杆的杆体上设置有挡位定位槽,控制杆上抵接有与挡位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组件;输出轴中设置有对结合套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结合套上插设有销轴,复位组件与销轴连接。 
结合套通过键结构设置于输出轴上,当结合套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输出轴转动。前进锥齿轮和后退锥齿轮分别与输入锥齿轮啮合,当输入锥齿轮转动时,前进锥齿轮与后退锥齿轮进行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转动运动。结合套可滑动地设置于输出轴上,并且其两端分别与 前进锥齿轮和后退锥齿轮键连接。在输入锥齿轮转动状态下,结合套在输出轴上滑动,能够与前进锥齿轮或后退锥齿轮相结合。结合套与前进锥齿轮键连接后,前进锥齿轮将其旋转传输给结合套,结合套带动输出轴旋转,实现船体的前进;结合套与后退锥齿轮键连接后,后退锥齿轮将其旋转传输给结合套,结合套带动输出轴旋转,由于后退锥齿轮的转动方向与前进锥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由此实现船体的后退。 
为了实现结合套与前进锥齿轮和后退锥齿轮之间连接的切换,本实用新型将换挡控制杆的一端设计为具有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控制端部与结合套抵接。由于控制端部为阶梯状结构设计,结合套分别抵接于相异的阶梯处时,结合套能够在输出轴上滑动,沿输出轴的轴线上,结合套处于的不同状态,如果结合套向前移动,则前进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啮合,如果结合套向后移动,则后退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啮合。如此设置,通过移动结合套就能够实现舷外机的换挡操作,精简了舷外机换挡机构的结构。 
由于换挡控制杆仅能够对结合套在输出轴上进行一个方向的控制,为了能够结合套进行复位,输出轴中还设置有对结合套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结合套上插设有销轴,复位组件与销轴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换挡控制杆将结合套向前突进,结合套与后退锥齿轮结合;当换挡控制杆拉回时,结合套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复位,并能够与前进锥齿轮结合。通过设置复位组件,并结合换挡控制杆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结合套的准确定位,保证了船体前进、后退以及停止控制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输入锥齿轮1;输出轴2;前进锥齿轮3;后退锥齿轮4;换挡控制杆5;定位组件6;顶杆7;结合套8; 
销轴a。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该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通过其结构设计,实现了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对舷外机进行前进或者倒挡的控制。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用于对舷外机的换挡操作。包括与动力设备相连接的输入锥齿轮1,输入锥齿轮1能够传递动力设备提供的旋转运动(驱动船体移动的能量),输入锥齿轮1用于对外输出动力。为了能够对舷外机进行换挡控制(该换挡操作为前进挡位与后退挡位之间的切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下述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与舷外机的螺旋桨轴相连接的输出轴2,输出轴2上可滑动地套设有结合套8;分别与输入锥齿轮1啮合的前进锥齿轮3和后退锥齿轮4,前进锥齿轮3与后退锥齿轮4相对设置,结合套8的两端分别与前进锥齿轮3和后退锥 齿轮4键连接;控制结合套8移动的换挡控制杆5,换挡控制杆5的一端为具有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控制端部与结合套8抵接,控制杆的杆体上设置有挡位定位槽,控制杆上抵接有与挡位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组件6;输出轴2中设置有对结合套8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结合套上插设有销轴,复位组件与销轴连接。 
结合套8通过键结构设置于输出轴2上,当结合套8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输出轴2转动。前进锥齿轮3和后退锥齿轮4分别与输入锥齿轮1啮合,当输入锥齿轮1转动时,前进锥齿轮3与后退锥齿轮4进行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转动运动。结合套8可滑动地设置于输出轴2上,并且其两端分别与前进锥齿轮3和后退锥齿轮4键连接。在输入锥齿轮1转动状态下,结合套8在输出轴2上滑动,能够与前进锥齿轮3或后退锥齿轮4相结合。结合套8与前进锥齿轮3键连接后,前进锥齿轮3将其旋转传输给结合套8,结合套8带动输出轴2旋转,实现船体的前进;结合套8与后退锥齿轮4键连接后,后退锥齿轮4将其旋转传输给结合套8,结合套8带动输出轴2旋转,由于后退锥齿轮4的转动方向与前进锥齿轮3的转动方向相反,由此实现船体的后退。 
为了实现结合套8与前进锥齿轮3和后退锥齿轮4之间连接的切换,本实用新型将换挡控制杆5的一端设计为具有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控制端部与结合套8抵接。由于控制端部为阶梯状结构设计,结合套8分别抵接于相异的阶梯处时,结合套8能够在输出轴2上滑动,沿输出轴2的轴线上,结合套8处于的不同状态,如果结合套8向前移动,则前进锥齿轮3与输入锥齿轮1啮合,如果结合套8向后移动,则后退锥齿轮4与输入锥齿轮1啮合。如此设置,通过移动结合套8就能够实现舷外机的换挡操作,精简了舷外机换挡机构的结构。 
由于换挡控制杆5仅能够对结合套8在输出轴2上进行一个方向的控制,为了能够结合套8进行复位,输出轴2中还设置有对结合套8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结合套上插设有销轴,复位组件与销轴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换挡控制杆5将结合套8向前突进, 结合套8与后退锥齿轮4结合;当换挡控制杆5拉回时,结合套8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复位,并能够与前进锥齿轮3结合。通过设置复位组件,并结合换挡控制杆5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结合套8的准确定位,保证了船体前进、后退以及停止控制得以实现。 
具体地,复位部件为弹簧,也可以采用波纹管等其他具有变形复原效果的部件。 
为了于换挡控制杆5进行换挡操作时,换挡控制杆5能够准确定位,本实用新型于控制杆的杆体上设置有挡位定位槽,控制杆上抵接有与挡位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组件6,通过准确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定位组件6卡位于挡位定位槽上时,前进锥齿轮3或后退锥齿轮4刚好与输入锥齿轮1啮合。 
详见图2,具体地,输出轴2中设置有顶杆7,顶杆7与控制端部抵接,顶杆7与控制端部抵接的一端为球形端头,顶杆7的另一端与结合套8抵接。顶杆7可转动地设置于输出轴2上,结合套8上设置有销轴a,销轴a插入到输出轴2中,设置销轴a的目的在于使得顶杆7能够通过销轴a推动结合套8于输出轴2上移动。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对换挡控制杆5的一端进行特殊的结构设计,即将换挡控制杆5的端部设计为具有阶梯状楔形面控制端部。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是对舷外机系统进行前进或者倒挡的控制机构,因此,仅需要将换挡控制杆5的控制端部设计为具有两级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就能够实现两种控制。并且为了使得两种控制能够平稳过渡,两级楔形面之间为平滑的过渡平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套8于输出轴2上具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前进状态、后退状态以及处于上述两种控制过度时的无动力输入状态(在该状态下,结合套8均未与前进锥齿轮3和后退锥齿轮4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挡位定位槽进行了如下结构优化:挡位定位槽为三级挡位定位槽,并且挡位定位槽相邻的定位凹槽之间平滑过渡。通过对前进锥齿轮3、后退锥齿轮4以及输入 锥齿轮1之间的配合距离与控制端部的两级阶梯状楔形面之间的关联结构设计,确定挡位定位槽相邻的定位凹槽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得定位组件6抵接于每一个定位凹槽时,输出轴2都会处于一个特定的状态(前进状态、倒退状态或者无动力输入状态)。 
在此需要对上述的关联结构设计进行说明,关联结构设计是指:当结合套8与控制端部的两级阶梯状楔形面中的一个楔形面低接时,结合套8刚好与前进锥齿轮3连接,输出轴2处于前进状态;当结合套8与控制端部的两级阶梯状楔形面中的另外一个楔形面低接时,结合套8刚好与后退锥齿轮4连接,输出轴2处于倒退状态。 
为了降低结合套8直接与控制端部抵接,由于换挡操作造成的摩擦损耗而引起结合套8的更换,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轴2中设置有顶杆7,结合套8通过顶杆7与控制端部抵接。该结构设计能够在顶杆7耗损后,仅需要更换顶杆7即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继续使用,提高了结合套8的使用寿命。为了降低顶杆7与控制端部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换挡控制杆5的换挡操作,顶杆7与所述控制端部抵接的一端设计为球形端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用于对舷外机的换挡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动力设备相连接的输入锥齿轮(1);
与舷外机的螺旋桨相连接的输出轴(2),所述输出轴(2)上可滑动地套设有结合套(8);
分别与所述输入锥齿轮(1)啮合的前进锥齿轮(3)和后退锥齿轮(4);
所述前进锥齿轮(3)与所述后退锥齿轮(4)相对设置,所述结合套(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进锥齿轮(3)和所述后退锥齿轮(4)键连接;
控制所述结合套(8)移动的换挡控制杆(5),所述换挡控制杆(5)的一端为具有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所述控制端部与所述结合套(8)抵接,所述控制杆的杆体上设置有挡位定位槽,所述控制杆上抵接有与所述挡位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组件(6);
所述输出轴(2)中设置有对所述结合套(8)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结合套上插设有销轴,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销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中设置有顶杆(7),所述顶杆(7)与所述控制端部抵接,所述顶杆(7)与所述控制端部抵接的一端为球形端头,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结合套(8)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控制杆(5)的控制端部为具有两级阶梯状楔形面的控制端部,并且两级楔形面之间为平滑的过渡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定位槽为三级挡位定位槽,并且所述挡位定位槽相邻的定位凹槽之间平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为弹簧。 
CN 201220212549 2012-05-10 2012-05-10 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93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2549 CN202593844U (zh) 2012-05-10 2012-05-10 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2549 CN202593844U (zh) 2012-05-10 2012-05-10 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93844U true CN202593844U (zh) 2012-12-12

Family

ID=4731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1254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93844U (zh) 2012-05-10 2012-05-10 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938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8040A (zh) * 2013-03-16 2014-09-17 江苏普盛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外机内置拨档机构
CN113232816A (zh) * 2021-06-08 2021-08-10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推进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8040A (zh) * 2013-03-16 2014-09-17 江苏普盛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外机内置拨档机构
CN113232816A (zh) * 2021-06-08 2021-08-10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推进器
CN113232816B (zh) * 2021-06-08 2022-09-06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推进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911841A (en) Portable electric hand drill
CN103661899B (zh) 一种双螺旋桨船的快速换向装置
CN101475050A (zh) 半潜式平台动力定位模型试验推进装置
CN202593844U (zh) 一种舷外机用潜入式换挡机构
CA2868490A1 (en) Electrically driven, retractable rudder propeller comprising a step-down gear unit
CN104627345B (zh) 船舶的行驶方法、船舶及其推进器
CN204642135U (zh) 船舶及其推进器
CN204110348U (zh) 一种船舶推进器
CN204623814U (zh) 船舶轴载导管多级对转螺旋桨
CN104802977A (zh) 一种船用转向系统
CN104443327A (zh) 一种非对称旋转桨叶推进小船
CN211107906U (zh) 一种轻型化无人测量船
KR20150000961A (ko) 러더 어셈블리
CN204916148U (zh) 船舶用紧凑型全回转推进器
CN203127137U (zh) 一种全向转舵工作艇
CN204623810U (zh) 一种新型的水下推进装置
CN102826213B (zh) 一种新型变桨深水推进器
CN104002946B (zh) 可收放式螺旋桨推进装置
CN204852554U (zh) 手自动螺旋式截止阀驱动器
CN203032924U (zh) 舷外机上的螺旋桨轴正反转结构
CN203844995U (zh) 基于新型推进装置的双体船
CN203461076U (zh) 船舶用l型升降式全回转推进器
CN202089230U (zh) 新型全回转桨转舵
CN203601553U (zh) 一种舵桨一体控制船舶航向的装置
CN207931967U (zh) 一种连杆转轴伸缩式推进系统及无人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