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93754U - 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93754U CN202593754U CN 201220262425 CN201220262425U CN202593754U CN 202593754 U CN202593754 U CN 202593754U CN 201220262425 CN201220262425 CN 201220262425 CN 201220262425 U CN201220262425 U CN 201220262425U CN 202593754 U CN202593754 U CN 2025937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k
- pipe
- way pipe
- support rod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用于连接自行车车架后三角的下叉与五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叉包括一个直接与所述五通管焊接的第一叉管以及一个通过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与所述五通管连接的第二叉管,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为y字形结构,包括:一个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叉管和所述五通管焊接的第一支撑杆,一个用于一端与所述第二叉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五通管焊接的第二支撑杆,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连接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结构简单,增大了下叉与五通管的焊接面积,增加了下叉与五通管的连接强度,同时使下叉的两个叉管之间能够分担所受外力,提高了下叉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加了车架的抗侧弯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特别是一种用于连接车架后三角的下叉管与五通管的自行车配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自行车,通常其车架包括前三角和后三角两部分,附图中图1为现有自行车骑行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车架后三角的下叉与五通管连接示意图;图1中坐标轴的x轴指向车头方向,z轴指向车座椅方向,图2中坐标轴的n轴指向自行车右侧,也即是骑行人右脚一侧方向。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的自行车,其车架包括前三角A和后三角B两部分,其中所述前三角A由主梁1、前管2以及中管3组成,所述后三角B由所述中管3、上叉4、下叉5组成,所述中管3、所述上叉4、所述下叉5均为中空管,所述下叉5与所述中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五通管6,所述五通管6用于连接链轮以及脚蹬,如图2所示,所述下叉5的第一叉管51与第二叉管52均与所述五通管6焊接。
现有的自行车中,链轮通常设置在自行车右侧,也即是图2中n轴的指向一侧,而且骑行人在骑行过程中,通常右脚用力会更多,这样一来,所述下叉5的右侧叉管,也即是图2中所示的所述第二叉管52受力就较多,由于所述下叉5的所述第一叉管51与所述第二叉管52均为中空管,因此所述第二叉管52与所述五通管6焊接位置的焊面也有限,在自行车使用过程中,就容易造成由于所述第二叉管52与所述五通管6的连接部疲劳、强度不足而使得所述自行车车架的抗侧弯能力降低,给车辆安全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结构简单,可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用于连接自行车车架后三角的下叉与五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叉包括一个直接与所述五通管焊接的第一叉管以及一个通过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与所述五通管连接的第二叉管,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为y字形结构,包括:
一个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叉管和所述五通管焊接的第一支撑杆,
一个用于一端与所述第二叉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五通管焊接的第二支撑杆,
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在与所述第二叉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叉管的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在与所述第二叉管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线不垂直,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线的夹角为25-75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半径为60-90mm的弧形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以及所述连接杆均为实心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结构简单,增大了下叉与五通管的焊接面积,增加了下叉与五通管的连接强度,同时使下叉的两个叉管之间能够分担所受外力,提高了下叉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加了车架的抗侧弯能力。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现有自行车骑行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架后三角的下叉与五通管连接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的结构及其原理。
图1为现有自行车骑行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车架后三角的下叉与五通管连接示意图;图1中坐标轴的x轴指向车头方向,z轴指向车座椅方向,图2中坐标轴的n轴指向自行车右侧,也即是骑行人右脚一侧方向。
目前市场上的自行车,通常其车架如图1所示,包括前三角A和后三角B两部分,其中所述前三角A由主梁1、前管2以及中管3组成,所述后三角B由所述中管3、上叉4、下叉5组成,所述中管3、所述上叉4、所述下叉5均为中空管,所述下叉5与所述中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五通管6,所述五通管6用于连接链轮以及脚蹬,如图2所示,所述下叉5的第一叉管51与第二叉管52均与所述五通管6焊接。
现有的自行车中,链轮通常设置在自行车右侧,也即是图2中n轴的指向一侧,而且骑行人在骑行过程中,通常右脚用力会更多,这样一来,所述下叉5的右侧叉管,也即是图2中所示的所述第二叉管52受力就较多,由于所述下叉5的所述第一叉管51与所述第二叉管52均为中空管,因此所述第二叉管52与所述五通管6焊接位置的焊面也有限,在自行车使用过程中,就容易造成由于所述第二叉管52与所述五通管6的连接部疲劳、强度不足而使得所述自行车车架的抗侧弯能力降低,给车辆安全带来隐患。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车架后三角下桥片的安装、使用位置,自行车链轮也设置在自行车右侧,图4采用与图2相同的坐标系,坐标轴的x轴指向车头方向,z轴指向车座椅方向,n轴指向自行车右侧,也即是骑行人右脚一侧方向。
参加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7,其用于连接自行车车架后三角的下叉5’与五通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叉5’包括一个直接与所述五通管6焊接的第一叉管51’以及一个通过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7与所述五通管6连接的第二叉管52’,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7为y字形结构,包括:
一个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叉管51’和所述五通管6焊接的第一支撑杆71,
一个用于一端与所述第二叉管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五通管6焊接的第二支撑杆72,
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2的连接杆73。
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2均与所述五通管6焊接,因此也就间接增加了所述第二叉管52’与所述五通管6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强了所述所述第二叉管52’与所述五通管6之间的连接强度。
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与所述第一叉管51’焊接,这样就使得所述第二叉管52’所受的外力能够经由所述连接杆73,从所述第一支撑杆71传递到所述第一叉管51’,这样就提高了下叉5’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加了车架的抗侧弯能力。
图5为图3所示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的结构示意图,参加图3-5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72在与所述第二叉管5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叉管52’的凸起部721。所述凸起部721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叉管52’,这样就能够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72在与所述第二叉管52’的连接更加紧密,连接强度更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72在与所述第二叉管52’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2轴线不垂直,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线的夹角α为25-75度。这样能够增加所述第二支撑杆72在与所述第二叉管52’的接触面积,也就能够增强所述第二支撑杆72在与所述第二叉管52’的焊接强度。在实践中,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线的夹角α为37度时,所述第二支撑杆72在与所述第二叉管52’的焊接强度较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73为半径R为60-90mm的弧形杆。所述连接杆73呈弧形,一方面使得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7的外形美观,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将所述第二支撑杆72承受的外力传递到所述第一支撑杆71。在实践中,所述连接杆73为半径R为72mm时,传递力的效果较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二支撑杆72以及所述连接杆73均为实心杆。这样能够有效增强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的强度,同时更加有效提高所述下叉5’的结构强度以及所述下叉5’与所述五通管6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结构简单,增大了下叉与五通管的焊接面积,增加了下叉与五通管的连接强度,同时使下叉的两个叉管之间能够分担所受外力,提高了下叉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加了车架的抗侧弯能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用于连接自行车车架后三角的下叉与五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叉包括一个直接与所述五通管焊接的第一叉管以及一个通过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与所述五通管连接的第二叉管,所述车架后三角下桥片为y字形结构,包括:
一个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叉管和所述五通管焊接的第一支撑杆,
一个用于一端与所述第二叉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五通管焊接的第二支撑杆,
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在与所述第二叉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叉管的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在与所述第二叉管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线不垂直,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线的夹角为25-7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半径为60-90mm的弧形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以及所述连接杆均为实心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62425 CN202593754U (zh) | 2012-06-05 | 2012-06-05 | 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62425 CN202593754U (zh) | 2012-06-05 | 2012-06-05 | 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93754U true CN202593754U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7311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2624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93754U (zh) | 2012-06-05 | 2012-06-05 | 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93754U (zh) |
-
2012
- 2012-06-05 CN CN 201220262425 patent/CN20259375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75413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 |
CN207737426U (zh) | 一种高强度摩托车车架 | |
US20100219608A1 (en) | frame for cycles, in particular for mountain bikes | |
CN202593754U (zh) | 一种车架后三角下桥片 | |
CN203450289U (zh) | 用于自行车避震式车架的一体式连接器 | |
CN202896781U (zh) | 摩托车及其车架 | |
CN101973349B (zh) | 金属骨架坐式双扭车 | |
CN204623677U (zh) | 骑、坐双位式三轮摩托车 | |
BRPI1107119A2 (pt) | chassi de veÍculo de uma motocicleta | |
CN202624506U (zh) | 电动自行车车架的改良结构 | |
CN204548375U (zh) | 带有篮筐的自行车车把 | |
CN104802897A (zh) | 一种骑、坐双位式三轮摩托车 | |
CN201283966Y (zh) | 一种弯梁摩托车的尾架 | |
CN202953120U (zh) | 弓形自行车车架 | |
CN204473027U (zh) | 一种车把 | |
CN210707770U (zh) | 一种双梁车架 | |
CN210852766U (zh) | 一种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 | |
CN208453172U (zh) | 一种一体成型的自行车车架 | |
CN201834135U (zh) | 自行车车梁补强结构 | |
CN202686644U (zh) | 一种山地车上桥片 | |
CN201660067U (zh) | 摩托车主支架 | |
CN207000712U (zh) | 一种自行车座管减震结构 | |
CN207141240U (zh) | 一种具有儿童座椅的自行车 | |
CN204642010U (zh) | 一种左上右下非对称踏板型两轮电动车车架 | |
CN206938974U (zh) | 一种自行车的可置物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