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81184U - 支架结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支架结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81184U
CN202581184U CN 201220093195 CN201220093195U CN202581184U CN 202581184 U CN202581184 U CN 202581184U CN 201220093195 CN201220093195 CN 201220093195 CN 201220093195 U CN201220093195 U CN 201220093195U CN 202581184 U CN202581184 U CN 202581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cone
supporting structure
support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931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睿
张洪群
宋志成
文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931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81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81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811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结构,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基座和设置与所述基座上的圆锥体,所述圆锥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电视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全透明的材质制成扩散板支架,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光能,而且其较高的光线透过率有效减少了暗影的问题,提升了主观效果。

Description

支架结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结构、含有该支架结构的背光模组及具有该种背光模组的电视机。
背景技术
在大尺寸的直下式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中,扩散板的下方需要放置支架,以避免扩散板和膜片等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进而影响电视机的画面质量,支架通过固定卡扣连接在背板上并位于对称的四颗LED灯之间。
扩散板支架选材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反射率和光线透过率。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光能利用率和画面效果。
传统的扩散板支架,一般采用的是白色的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材质,采用白色的PC材质对LED发出的光起到很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然而由于光线透过率很低,导致光分布不均匀,会在显示屏上形成十字交叉的暗影,影响主观效果。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白色的PC材质由于光线透过率很低,导致光源发出的光线分布不均匀,会在显示屏上形成十字交叉的暗影,影响主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支架结构,可以提高支架的光透过率,使光线分布均匀,避免在显示屏上出现十字交叉的暗影。
有鉴于此,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结构,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基座和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圆锥体,所述圆锥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锥体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与所述圆锥体为一体成型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锥体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外层涂布有反射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锥体头部为圆滑过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下部还设置有卡扣。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液晶屏面板、扩散板和背板,还包括上述的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通过基座安装于所述背板底部内壁,所述圆锥体支撑所述扩散板和所述液晶屏面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扣穿过所述背板使所述基座底面卡紧于所述背板内壁。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支架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扩散板支架,采用全透明的材质制成扩散板支架,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光能,而且其较高的光线透过率有效减少了暗影的问题,提升了主观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由于采用了全透明材质制成的扩散板支架,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光能,而且其较高的光线透过率有效减少了暗影的问题,提升了主观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电视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视机由于采用了新型的背光模组,使得支架的光透过率大大提高,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而且减少了电视机的交叉暗影产生,提升了电视机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个支架结构在背光模组中的模拟光效图。
图1和图3中各部件与附图标记问的对应关系如下:
1基座    2圆锥体    3卡扣    4液晶屏面板    5扩散板
6背板    7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架结构,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基座1和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的圆锥体2,所述圆锥体2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在大尺寸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中,扩散板的下方需要放置支架,以避免扩散板和膜片等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进而影响电视机的画面质量,支架通过固定卡扣连接在背板上并位于对称的四颗LED灯之间。
在选择扩散板支架时,最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反射率和光线透过率。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光能利用率和背光模组的画面效果。
现有的扩散板支架,一般采用白色的PC材质,PC材料是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展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还具有自熄、阻燃、可着色等特点,是最常用的工程塑料。
采用白色的PC材质对LED发出的光起到很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然而由于PC材质的光线透过率很低,导致光分布不均匀,会在显示屏上形成十字交叉的暗影,影响主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将支架结构中的圆锥体2采用全透明材料制成,这样,可以提高支架的光线透过性,解决光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避免在显示屏上出现十字交叉的暗影,从而提高显示屏的主管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与所述圆锥体2为一体成型制成。
本技术方案充分利用支架的材料特点,基座1与圆锥体2一体成型制成,不仅可以保证圆锥体2在基座1上的安装强度,同时降低了支架的加工时间,一体成型适合大批量的生产,而支架的使用量又很多,最适合采用这种方式生产。
当然,所述圆锥体2还可以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基座1上。这种方式也可以很好地保证圆锥体2与基座1的安装强度,省去了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成本,对加工设备要求较低,可以省去复杂设备的采购成本,只需人工或普通生产线即可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外层涂布有反射层。
在基座1上涂布高反射率的材料,可以显著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使背光模组获得更好地光效,同时降低背光模组中光源的使用数目,降低背光模组及整机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锥体2的头部为圆滑过渡。
圆锥体2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光学膜片以及液晶屏面板,将圆锥体2的头部设置有圆滑过渡,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支架划伤扩散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减少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次品的产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锥体2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全透明的材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支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极为优越的光学性能,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热塑性材料,采用该种材料制成的扩散板支架,可以显著地提高支架的光透过率,同时减少了原有支架产生的交叉暗影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下部还设置有卡扣3。
卡扣3在支架的安装过程中,卡合在背板上,卡扣3穿过背板使基板1的底面正好与背板接触,起到稳固支架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扩散板支架,采用全透明的材质制成扩散板支架,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光能,而且其较高的光线透过率有效减少了暗影的问题,提升了主观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液晶屏面板4、扩散板5和背板6,还包括上述的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通过基座1安装于所述背板6底部内壁,所述圆锥体2支撑所述扩散板5和所述液晶屏面板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扣3穿过所述背板6使所述基座1底面卡紧于所述背板6内壁。
通过卡扣3可以将支架结构牢固地安装在背板底面上,是圆锥体2发挥支撑扩散板5和液晶屏面板4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最大地特色就是采用了新型的支架结构。
在大尺寸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中,扩散板的下方需要放置支架,以避免扩散板和膜片等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进而影响电视机的画面质量,支架通过固定卡扣连接在背板上并位于对称的四颗LED灯之间。
在选择扩散板支架时,最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反射率和光线透过率。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光能利用率和背光模组的画面效果。
现有的扩散板支架,一般采用白色的PC材质,PC材料是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展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还具有自熄、阻燃、可着色等特点,是最常用的工程塑料。
采用白色的PC材质对LED发出的光起到很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然而由于PC材质的光线透过率很低,导致光分布不均匀,会在显示屏上形成十字交叉的暗影,影响主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将支架结构中的圆锥体2采用全透明材料制成,这样,可以提高支架的光线透过性,解决光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避免在显示屏上出现十字交叉的暗影,从而提高显示屏的主管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与所述圆锥体2为一体成型制成。
本技术方案充分利用支架的材料特点,基座1与圆锥体2一体成型制成,不仅可以保证圆锥体2在基座1上的安装强度,同时降低了支架的加工时间,一体成型适合大批量的生产,而支架的使用量又很多,最适合采用这种方式生产。
当然,所述圆锥体2还可以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基座1上。这种方式也可以很好地保证圆锥体2与基座1的安装强度,省去了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成本,对加工设备要求较低,可以省去复杂设备的采购成本,只需人工或普通生产线即可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外层涂布有反射层。
在基座1上涂布高反射率的材料,可以显著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使背光模组获得更好地光效,同时降低背光模组中光源的使用数目,降低背光模组及整机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锥体2的头部为圆滑过渡。
圆锥体2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5、光学膜片以及液晶屏面板4,将圆锥体2的头部设置有圆滑过渡,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支架划伤扩散板5,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减少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次品的产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锥体2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全透明的材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支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极为优越的光学性能,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热塑性材料,采用该种材料制成的扩散板支架,可以显著地提高支架的光透过率,同时减少了原有支架产生的交叉暗影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下部还设置有卡扣3。
卡扣3在支架的安装过程中,卡合在背板上,卡扣3穿过背板6使基板1的底面正好与背板6的底面接触,起到稳固支架的作用。
在支架周围设置四颗LED灯7,组成的背光模组的光效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采用新型的支架结构后,背光模组中该支架所在区域的光强较为均匀,支架暗影消失,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支架结构在背光模组中产生十字交叉的暗影的问题。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视机中,采用了安装有新型支架结构的背光模组,有效克服了现有支架在背光模组中产生十字交叉暗影的问题,提高了电视机的观赏体验。
为了解决PC材质的光线透过率低,导致光分布不均匀,会在显示屏上形成十字交叉的暗影,影响主观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将支架结构中的圆锥体2采用全透明材料制成,这样,可以提高支架的光线透过性,解决光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避免在显示屏上出现十字交叉的暗影,从而提高显示屏的主管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与所述圆锥体2为一体成型制成。
本技术方案充分利用支架的材料特点,基座1与圆锥体2一体成型制成,不仅可以保证圆锥体2在基座1上的安装强度,同时降低了支架的加工时间,一体成型适合大批量的生产,而支架的使用量又很多,最适合采用这种方式生产。
当然,所述圆锥体2还可以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基座1上。这种方式也可以很好地保证圆锥体2与基座1的安装强度,省去了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成本,对加工设备要求较低,可以省去复杂设备的采购成本,只需人工或普通生产线即可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外层涂布有反射层。
在基座1上涂布高反射率的材料,可以显著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使背光模组获得更好地光效,同时降低背光模组中光源的使用数目,降低背光模组及整机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锥体2的头部为圆滑过渡。
圆锥体2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5、光学膜片以及液晶屏面板4,将圆锥体2的头部设置有圆滑过渡,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支架划伤扩散板5,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减少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次品的产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锥体2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全透明的材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支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极为优越的光学性能,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热塑性材料,采用该种材料制成的扩散板支架,可以显著地提高支架的光透过率,同时减少了原有支架产生的交叉暗影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下部还设置有卡扣3。
卡扣3在支架的安装过程中,卡合在背板上,卡扣3穿过背板6使基板1的底面正好与背板6的底面接触,起到稳固支架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电视机,由于采用了安装有新型支架结构的背光模组,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光能,且可以减少支架产生的暗影问题,提高观赏者的使用体验,提高产品的档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架结构,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圆锥体,所述圆锥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体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圆锥体为一体成型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体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外层涂布有反射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体头部为圆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下部还设置有卡扣。
8.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液晶屏面板、扩散板和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通过基座安装于所述背板底部内壁,所述圆锥体支撑所述扩散板和所述液晶屏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下部的卡扣穿过所述背板使所述基座底面卡紧于所述背板内壁。
10.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背光模组。 
CN 201220093195 2012-03-14 2012-03-14 支架结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81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93195 CN202581184U (zh) 2012-03-14 2012-03-14 支架结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93195 CN202581184U (zh) 2012-03-14 2012-03-14 支架结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81184U true CN202581184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50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9319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81184U (zh) 2012-03-14 2012-03-14 支架结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811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8449A (zh) * 2018-10-17 2019-02-19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996028A (zh) * 2019-11-29 2020-04-10 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deld电视支架暗影的电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8449A (zh) * 2018-10-17 2019-02-19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996028A (zh) * 2019-11-29 2020-04-10 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deld电视支架暗影的电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48503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扩散板
CN203131615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1246632Y (zh) 大面积均匀亮度led背光装置
CN201757337U (zh) Led背光装置、液晶显示器及显示终端
CN103712128A (zh) 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03797465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0264749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966856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90271A (zh) 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
CN102620193A (zh) 分段式led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CN102661535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2708858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2075435U (zh) 一种新型耐刮扩散膜
CN103293576A (zh) 具有集光、光扩散及光反射功能的扩散板
CN202581184U (zh) 支架结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N201439904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源
CN201149203Y (zh) 侧射型发光二极管
CN207833187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6363053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2902089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1680215U (zh) Led背光模组装置
CN202886632U (zh) 一种背光显示设备的光扩散板
CN102022680A (zh) 一种led液晶显示背光模组
CN201803235U (zh) 一种led背光装置、液晶显示器及显示终端
CN203323024U (zh) 扩散板支架、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