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7465U -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7465U
CN203797465U CN201420080267.1U CN201420080267U CN203797465U CN 203797465 U CN203797465 U CN 203797465U CN 201420080267 U CN201420080267 U CN 201420080267U CN 203797465 U CN203797465 U CN 203797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groove
light
light source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02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庆刚
方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802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7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7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74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光源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背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的中心区域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亮度可调的补偿光源。该背光模组中的支撑架同时具有扩散光线及支撑光学膜片的作用,能有效避免暗影的产生,从而能为显示装置提供更均匀的光,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更均匀,显示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本身不发光,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Display)中采用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为液晶面板(Panel)提供均匀、高亮度的光源。一般来说,根据背光模组中光源分布位置的不同可将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
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板、设置在背板上的反射膜(Reflector)及光源(Light Source)、设置在反射膜上方的光学膜片(例如扩散膜)、以及设置在上述部件外围并用于将上述部件与液晶面板(Panel)固定在一起的胶框。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光源通常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阵列。根据不同的结构设计,通常需要在LED阵列中的间隙区使用支撑架来支撑扩散膜,防止扩散膜变形影响光线的均匀性。
如图1所示,目前背光模组中支撑架2通常采用具有反光性质的材质形成,由于光线无法透过支撑架2,从而在支撑架2处产生暗影;即使将具有反光性质的材质更换为透明的材质,光线在支撑架2处的传播仍将受到干扰,也只会减轻暗影,并不能完全消除暗影。
因此,如何有效、简单地解决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由于在LED阵列中使用支撑架来支撑扩散膜而导致产生暗影的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中的支撑架同时具有扩散光线及支撑光学膜片的作用,能有效避免暗影的产生,从而能为显示装置提供更均匀的光,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更均匀,显示效果更好。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光源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背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的中心区域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亮度可调的补偿光源。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采用具有透光特性的材料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补偿光源为LED,所述LED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中心,且能通过电流调节控制其发光的亮度。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为圆锥体形状,所述凹槽为圆台体形状,所述圆锥体与所述圆台体的中心轴重合。
优选的是,将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为第一圆倒角。
优选的是,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为第二圆倒角,所述第二圆倒角与所述第一圆倒角的圆弧角度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内壁光滑。
优选的是,所述补偿光源的亮度小于等于所述光源的亮度。
优选的是,所述光学膜片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和/或,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在对应着设置有所述光源和所述凹槽的区域开设有通孔,所述光源和所述补偿光源设置于所述通孔对应着的所述背板区域。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背光模组通过将支撑架结构做进一步改进,在其内部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可通过电流调节亮度以作为补偿光线用的补偿LED,工艺简单且通用性广泛,适用不同的背光模组设计;同时,采用具有一定透光特性的材料形成支撑架,该支撑架同时具有扩散光线及支撑光学膜片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地消除支撑架处遮挡光线造成的暗影,从而使得背光模组的出光更均匀;
由于该显示装置采用了具有更好的均匀光的效果、且基本无暗影的背光模组,因此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支撑架;21-凹槽;3-光学膜片;4-光源;5-补偿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光源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背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的中心区域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亮度可调的补偿光源。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如图2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设置于背板1上的光源4以及设置于光源4上方的光学膜片3,背板1与光学膜片3之间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部的中心区域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设置有亮度可调的补偿光源5。
优选的,支撑架2采用具有透光特性的材料形成,例如:支撑架2可以采用聚碳酸酯材料(Polycarbonate,简称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或聚苯乙烯材料(Polystyrene,简称PS)形成,以避免支撑架2对光线的遮挡。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光源4为LED阵列,支撑架2设置于LED阵列的间隙区,这样能较好地避免支撑架2对作为液晶面板的光源提供者的LED的遮挡,保证LED阵列的最大光利用率;另外,光源4也可以为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阵列,支撑架2设置于CCFL阵列的间隙区;当然,采用其他种类的光源也可以。
优选的,补偿光源5为LED,该补偿LED设置于凹槽21的底部中心,且能通过电流调节控制其发光的亮度。通过电流调节控制补偿LED的发光亮度,不仅控制工艺简单;而且不受光源4中形成LED阵列的LED的数量、LED的排布结构、光学材料搭配以及混光高度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通用性,且成本较低。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可以为圆锥体形状,凹槽21可以为圆台体形状,圆锥体与圆台体的中心轴重合,以使得支撑架2形成凹槽21后的侧壁为均匀厚度,使补偿LED发出的光线从侧壁均匀出射,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均匀光的效果。当然,这里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对支撑架和凹槽的形状并不做限定,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光源中LED的数量、LED的排布结构、光学材料搭配以及混光高度的变化做灵活的设计,并在支撑架中开设用于设置可调节亮度的补偿光源的凹槽即可。
优选的,为了能进一步实现均匀光的效果,将凹槽21设计为内壁光滑的结构,从而使得内壁各点的反射和透射均匀,以便能更均匀地出射光线。
优选的,支撑架2以及开设于支撑架2底部的凹槽21采用同一模具一体成型,这样,形成支撑架2时既不需要增加二次工艺,实用性较高,又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用于形成支撑架2的材料。
优选的,补偿光源5的亮度小于等于光源4的亮度,因此可采用成本更低的LED来作为补偿光源,即补偿光线用的补偿LED可采用亮度较低的型号,从而节约成本。当然,如果不考虑成本问题,也可以采用与形成LED阵列用的LED具有同等亮度的补偿LED或更高亮度的补偿LED;当采用高亮度的补偿LED时,可适当增大支撑架2与LED阵列中LED的距离。在不同的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制通过补偿LED的电流大小,来调节用于补偿光线用的补偿LED的亮度,以最终调节到背光模组的出光比较均匀的状态为宜。
当然,根据需要,光学膜片3可以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图2中未具体示出);和/或,背板1的上方还设置有反射膜(图2中未具体示出),反射膜在对应着设置有光源4和凹槽21的区域开设有通孔(图2中为未示出),光源4和补偿光源5设置于通孔对应着的背板1的区域,以使得光源4和补偿光源5发出的光通过反射膜中开设的通孔出射,从而为液晶面板提供光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与实施例1中的背光模组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中开设的凹槽的顶部为圆弧形。
如图3所示,凹槽21的顶部设置为第一圆倒角,即优选凹槽21顶部形成圆弧形的光滑面设计。采用圆弧形顶部的凹槽的支撑架的结构,相比实施例1中具有圆台体形状的凹槽结构的支撑架具有更好的均匀光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与实施例2中的背光模组相比,除了在支撑架中开设的凹槽的顶部为圆弧形,支撑架的顶部也为圆弧形。
如图4所示,凹槽21的顶部设置为第一圆倒角,支撑架2的顶部设置为第二圆倒角,第二圆倒角与第一圆倒角的圆弧角度相同。采用圆弧形顶部的凹槽和圆弧形顶部的支撑架的结构,相比实施例2中仅凹槽的具有圆弧形的顶部的支撑架的结构具有更好的均匀光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3中的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通过将支撑架结构做进一步改进,在其内部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可通过电流调节亮度以作为补偿光线用的补偿LED,工艺简单且通用性广泛,适用不同的背光模组设计;同时,采用具有一定透光特性的材料形成支撑架,该支撑架同时具有扩散光线及支撑光学膜片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地消除支撑架处遮挡光线造成的暗影,从而使得背光模组的出光更均匀。
实施例4: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1-3中任一项背光模组。
其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由于该显示装置采用了具有更好的均匀光的效果、且基本无暗影的背光模组,因此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光源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背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设置有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的中心区域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亮度可调的补偿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采用具有透光特性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光源为LED,所述LED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中心,且能通过电流调节控制其发光的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圆锥体形状,所述凹槽为圆台体形状,所述圆锥体与所述圆台体的中心轴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为第一圆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为第二圆倒角,所述第二圆倒角与所述第一圆倒角的圆弧角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光滑。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光源的亮度小于等于所述光源的亮度。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和/或,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在对应着设置有所述光源和所述凹槽的区域开设有通孔,所述光源和所述补偿光源设置于所述通孔对应着的所述背板区域。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420080267.1U 2014-02-24 2014-02-24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7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0267.1U CN203797465U (zh) 2014-02-24 2014-02-24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0267.1U CN203797465U (zh) 2014-02-24 2014-02-24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7465U true CN203797465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79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026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7465U (zh) 2014-02-24 2014-02-24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7465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5790A (zh) * 2014-09-03 2014-11-19 长智光电(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液晶模组
CN105652518A (zh) * 2015-12-11 2016-06-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
CN105785644A (zh) * 2016-03-25 2016-07-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561775A (zh) * 2017-08-23 2018-01-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8644647A (zh) * 2018-07-16 2018-10-1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10398858A (zh) * 2019-07-19 2019-11-01 惠州伟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的反光灯罩
CN110544427A (zh) * 2019-09-30 2019-12-0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WO2020015263A1 (zh) * 2018-07-18 2020-01-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US11256139B2 (en) 2020-05-11 2022-02-22 Amtran Technology Co., Ltd. Support pin having brightness enhancement structures and backlight module with the sam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5790A (zh) * 2014-09-03 2014-11-19 长智光电(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液晶模组
CN105652518A (zh) * 2015-12-11 2016-06-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
CN105652518B (zh) * 2015-12-11 2019-12-1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
CN105785644A (zh) * 2016-03-25 2016-07-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561775A (zh) * 2017-08-23 2018-01-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7561775B (zh) * 2017-08-23 2020-04-2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8644647A (zh) * 2018-07-16 2018-10-1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8644647B (zh) * 2018-07-16 2020-03-1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WO2020015263A1 (zh) * 2018-07-18 2020-01-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10398858A (zh) * 2019-07-19 2019-11-01 惠州伟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的反光灯罩
CN110544427A (zh) * 2019-09-30 2019-12-0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US11256139B2 (en) 2020-05-11 2022-02-22 Amtran Technology Co., Ltd. Support pin having brightness enhancement structures and backlight module with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7465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05572784B (zh) 导光板、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02303188U (zh) Led光源的透镜结构及其应用的led封装体
CN107966856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KR20140001239A (ko) 면광원 장치 및 에지형 백라이트 모듈
CN103090271A (zh) 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
US10866459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344609A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CN203395811U (zh) Led透镜及直下式ledtv用背光模组
CN107532787B (zh) 发光设备、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WO2020147213A1 (zh) 支撑结构、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
CN102472844A (zh) 光学板
CN103672745A (zh) 线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1413349A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組
CN103742832A (zh) 背光模组
CN106773286B (zh) 局部控光的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KR102135611B1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을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03363863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8818985U (zh) 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源
CN102902089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3234172B (zh) 一种扩散板结构及其在背光模组中的应用
CN20678851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1666551U (zh) 侧光式背光模块及使用于该模块内部的支撑组件
CN202494800U (zh) 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2062329B (zh) 侧光式背光模块及使用于该模块内部的支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