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75461U - 片材供给系统、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片材供给系统、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75461U
CN202575461U CN 201220127693 CN201220127693U CN202575461U CN 202575461 U CN202575461 U CN 202575461U CN 201220127693 CN201220127693 CN 201220127693 CN 201220127693 U CN201220127693 U CN 201220127693U CN 202575461 U CN202575461 U CN 202575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pressing plate
pick
pair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276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赤塚保典
鹈饲将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484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2785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484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9984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75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754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片材供给系统、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使用通用的框架构造体制作具有小容量和大容量的各托盘的规格的制品,使通过拾取部件从任一托盘送出的片材的方向都大致相同,良好地供给片材。通过在支撑图像形成部的一对主体框架之间配置第一托盘,制作一种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通过在一对主体框架的下方安装扩张部件,制作配置有容量比第一托盘大的第二托盘的又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通过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与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从而使片材较少时两托盘内的压板的角度大致相同,使通过拾取部件从两托盘送出的片材的方向大致相同。

Description

片材供给系统、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送出托盘内的片材的片材供给系统、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作为在图像形成装置等中输出纸张等片材的片材供给系统,使用通用的装置主体,制作具有小容量的第一托盘的制品和具有大容量的第二托盘的制品(参照专利文献1)。在技术中,对于使用小容量的第一托盘的规格的制品,在设置于装置主体下部的台板框体的内侧的空间插入小容量的第一托盘,对于使用大容量的第二托盘的规格的制品,在台板框体的下方连接辅助框体并在由台板框体和辅助框体构成的内侧的空间插入大容量的第二托盘。
此外,在该技术中,关于用来使各托盘内的纸张向上方的拾取辊上升的机构,在小容量与大容量的各托盘中使用不同的机构。具体地说,小容量型使用压板和弹簧使第一托盘内的纸张向拾取辊上升,大容量型使用使压板以水平的姿势上下平行移动的机构来使第二托盘内的纸张向拾取辊上升。
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平10-120203号公报
本申请的发明人想到:对于使纸张靠近拾取辊的构造,在小容量型与大容量型中使用相同的构造,具体地说,构成为通过转动压板而用压板的顶端使纸张朝拾取辊上升。但是,在转动压板的构造中,当各托盘的压板的长度相同时,大容量型的深的第二托盘中的压板的最大角度(没有纸张时的角度)比小容量型的浅的第一托盘中的压板的最大角度大。由此,在大容量型中,在第二托盘内的纸张变少的情况下,从拾取辊与压板间排出的纸张顶端与小容量型时相比朝向上方。即,在小容量型时与大容量型时,朝向配置于拾取辊的下游侧的分离部(例如分离辊与分离垫之间的夹持部)的纸张的供给角度不同,可能出现纸张的分离性能发生变化、纸张与路径碰撞等不能较好地进行供给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包括具有转动的压板的小容量以及大容量的各托盘的片材供给系统中,从任一托盘都能够较好地进行片材的供给。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在能安装小容量托盘的主体框架上安装有取代小容量托盘的大容量托盘的装置中,与从小容量托盘规格的纸张供给一样良好地进行从大容量托盘的纸张供给。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片材供给系统,该片材供给系统具有可收纳规定张数的片材的第一托盘、以及形成得比该第一托盘深且可收纳比所述规定张数多的片材的第二托盘,将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第二托盘中的某一方相对于通用的拾取部件安装,通过所述拾取部件送出所述各托盘内的片材,在该片材供给系统中,为了装载所述片材并使该片材靠近所述拾取部件,所述各托盘分别具有压板,该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从所述拾取部件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的位置,该压板的与所述拾取部件相对的端部上下移动从而靠近、远离所述拾取部件,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所述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
根据该结构,在对于通用的拾取部件使用深度不同的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中的某一方的片材供给系统中,通过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与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所述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从而在片材较少时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角度不会相对于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角度显著地变大,从任一托盘送出的片材通过转动的压板都会同样地靠近拾取部件,通过拾取部件输出的片材的方向大致相同。因此,无论从哪一个托盘都能够良好地进行片材的供给。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结构中,还具有:一对主体框架,该一对主体框架支撑对从所述各托盘送出的片材进行处理的处理部,在所述处理部的下部位于夹着收纳所述第一托盘的收纳空间的位置;以及扩张部件,该扩张部件可安装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方,用于使所述收纳空间扩大到可收纳所述第二托盘的大小,所述拾取部件支撑于所述主体框架。
根据该结构,在使用第一托盘的装置中,在夹在一对主体框架间的收纳空间收纳第一托盘,在使用第二托盘的装置中,在一对主体框架的下方安装扩张部件,在夹在一对主体框架之间以及扩张部件之间的收纳空间收纳第二托盘。而且,在使用任一托盘的情况下都通过通用的拾取部件向处理部送出片材。这时,如上所述,因为无论从哪一个托盘送出,送出方向都大致相同,所以能够良好地向处理部供给片材。此外,因为第一托盘整体以及第二托盘的上部位于一对主体框架之间,所以,能够容易地确定各托盘与处理部的相对位置,能够正确地从各托盘向处理部供给片材。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拾取部件是一种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支撑于所述一对主体框架之间,可绕着与载置于所述各压板的所述片材的上表面基本平行的轴线旋转,且可在外周与所述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由此,当通过各压板的转动使片材的上表面与旋转部件接触时,在片材较少的状态下能够使与旋转部件的外周接触的片材的朝向大致相同,通过旋转部件的旋转能够大致相同地分别送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结构中,在所述旋转部件的送出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将夹持由该旋转部件送出的片材并将该片材一张一张地分离的分离部的至少一部分支撑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之间。由此,如上述那样从各托盘向大致相同的方向送出的片材被提供给通用的分离部,在分离部中一张一张地良好地进行分离。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如上所述的结构: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与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由此,当片材较少时,能够使通过拾取部件从两托盘送出的片材的角度大致相同,无论从哪一个托盘都能够良好地进行片材的供给。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与该压板从沿着所述第一托盘的底面的位置到所述拾取部件为止的高度的比值、和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与该压板从沿着所述第二托盘的底面的位置到所述拾取部件为止的高度的比值基本相同。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如上述那样使两压板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的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各托盘设置有在使各个压板的端部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方向上对该各个压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各托盘的驱动机构的使各个压板的端部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速度基本相同。由此,在各个托盘中,能够使片材靠近拾取部件时的压力一致,能够良好地进行片材的送出。此外,因此,由于无需根据托盘的种类切换各驱动机构的控制,所以能够使装置的构造简易化。
此外,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一种构成如下的片材供给装置。
该一种片材供给装置具有:一对主体框架,该一对主体框架配置为在该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夹着可收纳第一托盘的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托盘可收纳规定张数的片材;一对扩张部件,该一对扩张部件安装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方,使所述收纳空间向所述主体框架的下方扩张;第二托盘,该第二托盘形成得比所述第一托盘深,可收纳比所述规定张数多的片材,设置于横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与所述一对扩张部件之间的收纳空间;以及拾取部件,该拾取部件配置于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的收纳空间的上方,可与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各托盘内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为了载置所述片材并使该片材靠近所述拾取部件,所述各托盘分别具有压板,该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从所述拾取部件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的位置,该压板的与所述拾取部件相对的端部上下移动从而靠近、远离所述拾取部件,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所述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可安装第一托盘的一对主体框架上安装扩张部件,从而构成为能够安装取代第一托盘且容量比该第一托盘大的第二托盘,使用通用的拾取部件从第二托盘送出片材。这时,通过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与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所述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从而在片材较少时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角度不会相对于片材较少时的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角度显著地变大,能够使通过拾取部件从第二托盘送出的片材的方向与第一托盘的情况大致相同。因此,即便是从第二托盘也能够良好地进行片材的供给。此外,因为第一托盘整体以及第二托盘的上部位于一对主体框架之间,所以能够容易地确定各托盘与处理部的相对位置,能够正确地进行从各托盘向处理部的片材的供给。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片材供给装置中,所述拾取部件是一种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在所述收纳空间的上方支撑于所述一对主体框架之间,可绕着与载置于所述压板的所述片材的上表面基本平行的轴线旋转,且可在外周与所述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由此,当通过各压板的转动使片材的上表面与旋转部件接触时,在片材较少的状态下能够使与旋转部件的外周接触的片材的朝向大致相同,通过旋转部件的旋转即便从第二托盘也能够与第一托盘的情况大致相同地良好地进行送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片材供给装置中,在所述旋转部件的送出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将夹持由该旋转部件送出的片材并将该片材一张一张地分离的分离部的至少一部分支撑在所述收纳空间的上方的所述一对主体框架之间。由此,如上述那样从第二托盘向与第一托盘的情况大致相同的方向送出的片材被提供给通用的分离部,在分离部中一张一张地良好地进行分离。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片材供给装置中,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较长,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所述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下方的一对扩张部件之间。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如上所述的结构: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与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此外,能够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上的片材装载量与第一托盘的相比足够地大。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片材供给装置中,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由此,当片材较少时,能够使通过拾取部件从第二托盘送出的片材的角度与从第一托盘送出的该角度大致相同,即便从第二托盘也能够与第一托盘的情况大致相同地良好地进行送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片材供给装置中,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与该压板从沿着所述第一托盘的底面的位置到所述拾取部件为止的高度的比值、和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与该压板从沿着所述第二托盘的底面的位置到所述拾取部件为止的高度的比值基本相同。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如上述那样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倾斜角度与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的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片材供给装置中,所述各托盘设置有在使各个压板的端部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方向上对该各个压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各托盘的驱动机构的使各个压板的端部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速度基本相同。由此,在各个托盘中,能够使片材靠近拾取部件时的压力一致,能够良好地进行片材的送出。此外,因此,由于无需根据托盘的种类切换各驱动机构的控制,所以能够使装置的结构简易化。
此外,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一种构成如下的图像形成系统。
该图像形成系统由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另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
所述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一对主体框架,在该一对主体框架的上部之间收纳图像形成部;
第一托盘,该第一托盘可收纳于夹在该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的收纳空间,可收纳规定张数的片材;以及
拾取部件,该拾取部件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上方,可与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第一托盘内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另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所述一对主体框架,在该一对主体框架的上部之间收纳所述图像形成部;
一对扩张部件,该一对扩张部件安装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方,使所述收纳空间向所述主体框架的下方扩张;
第二托盘,该第二托盘形成得比所述第一托盘深,可收纳比所述规定张数多的片材,设置于横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与所述一对扩张部件之间的收纳空间;以及
拾取部件,该拾取部件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上方,可与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第二托盘内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
为了载置所述片材并使该片材靠近所述拾取部件,所述各托盘分别具有压板,该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从所述拾取部件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的位置,该压板的与所述拾取部件相对的端部上下移动从而靠近、远离所述拾取部件,
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所述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
根据该结构,使用通用的图像形成部、一对主体框架以及拾取部件,能够提供一种在一对主体框架之间具有第一托盘的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通过在一对主体框架的下方安装扩张部件而具有取代第一托盘且容量比该第一托盘大的第二托盘的另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无论哪种规格,都使用通用的拾取部件从各托盘向通用的图像形成部送出片材。这时,通过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与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所述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从而在片材较少时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角度不会相对于片材较少时的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角度显著地变大,能够使通过拾取部件从两托盘送出的片材的方向大致相同。因此,无论哪个托盘都能够良好地进行片材的供给。此外,因为第一托盘整体以及第二托盘的上部位于一对主体框架之间,所以能够容易地确定各托盘与处理部的相对位置,能够正确地进行从各托盘向处理部的片材的供给。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较长,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所述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下方的一对扩张部件之间。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如上所述的结构: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与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此外,能够使第二托盘内的压板上的片材装载量与第一托盘的相比足够地大。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由此,当片材较少时,能够使通过拾取部件从第二托盘送出的片材的角度与从第一托盘送出的角度大致相同,即便从第二托盘也能够与第一托盘的情况大致相同地良好地进行送出。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具有小容量以及大容量的各托盘的片材供给系统中,通过转动的压板使从任一托盘送出的片材都同样地靠近拾取部件,而且,能够使送出方向大致相同地良好地进行供给。此外,在能够安装小容量托盘的主体框架上安装有取代小容量托盘的大容量托盘的片材供给装置中,能够使大容量托盘的片材与小容量托盘规格的片材同样地靠近拾取部件,良好地进行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第一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具有第二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下部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简略表示具有第一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构造体的立体图(a)、和简略表示具有第二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构造体的立体图(b)。
图4是图3(b)的框架构造体的左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b)的框架构造体的右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第一托盘的立体图。
图7是第二托盘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框架构造体与第一托盘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9是说明框架构造体与第二托盘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10是第一托盘的压板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a)、第二托盘的压板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b)。
附图符号说明:
2...框架构造体;21...主体框架;31...第一托盘;32...第一压板;33...拾取辊;34...分离部;110...第二托盘;132...第二压板;132A...后端;132B...前端;200...扩张部件;P...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参照附图,对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化成在片材例如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说明中,按照以图像形成装置使用时的使用者为基准的方向,对方向进行说明。即,在图1中,面向纸面将右侧作为“前侧(跟前侧)”,面向纸面将左侧作为“后侧(里侧)”,面向纸面将里侧作为“右侧”,面向纸面将跟前侧作为“左侧”。另外,面向纸面将上下方向作为“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架构造体2支撑有:对片材进行处理的处理部即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图像形成部4,和用于向该图像形成部4供给纸张、OHP膜片等片材(以下称为纸张P)的片材供给部3。此外,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具有收纳小容量的纸张P的第一托盘31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具有收纳大容量的纸张P的第二托盘110的图像形成装置这两个规格,首先对具有第一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说明。
如图3(a)所示,框架构造体2为通过后述曝光部5的框架、供给部3的框架38、以及连杆25连接互相隔着间隔的左右一对主体框架21的框构造。各主体框架21是在前后方向(后述托盘的滑动移动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壁状部件,互相隔着间隔平行竖立。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上方以及侧外方被外装罩22覆盖,一对主体框架21间的前面开口部被前门23可开闭地覆盖。外装罩22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载置从图像形成部4排出的纸张P的排纸托盘22A。图像形成装置1设置为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下端(优选地,可以使脚突出)抵接在桌上。
图像形成部4使用电子照相方式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具有:曝光部5、处理盒6以及定影装置7等。
曝光部5能够使用激光方式、LED方式等。在实施方式中,使用激光方式,在跨设于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上部之间的箱状框架上具有未图示的激光发光部、和省略表示符号的多棱镜、透镜以及反射镜等。该曝光部5使激光束通过高速扫描照射在后述感光鼓61的上。
处理盒6通过利用前门23开关的开口部可装拆地支撑在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上部之间,具有:感光鼓61、转印辊62、省略表示符号的充电器、显影辊、层厚限制片、以及色粉收纳室。
在该处理盒6中,旋转的感光鼓61的表面通过充电器均匀地充电后,通过从曝光部5发出的激光束的高速扫描而被曝光,在感光鼓61的表面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接着,色粉收纳室内的色粉通过显影辊提供给感光鼓61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形成色粉图像。然后,通过在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间输送纸张P,将感光鼓61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
定影装置7包括:具有省略表示符号的卤素加热器、定影膜片、夹持板等的加热单元71、以及在与加热单元71的夹持板之间夹持定影膜片的加压辊72。此外,在这种结构的定影装置7中,使转印到纸张P上的色粉在纸张P通过加热单元71与加压辊72之间时热定影。
另外,通过定影装置7热定影的纸张P被配设于定影装置7的下游侧的排纸辊R输送,从该排纸辊R排出到排纸托盘22A上。
片材供给部:
使用第一托盘31时:
片材供给部3具有:可装拆地安装于夹在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下部之间的收纳空间的第一托盘31、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上方即第一托盘31内的纸张P的前端部上方的拾取部件33、使通过拾取部件33输送的纸张P一张一张地分离的分离部34、以及输送辊36、37等。
第一托盘31呈上面敞开的箱状,具有:与一对主体框架21平行(即与后述托盘的滑动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的一对侧壁311、以及连接在该一对侧壁311的下端之间的底壁314,在该第一托盘31的内部具有在上表面装载纸张的压板32。第一托盘31如后所述被一对主体框架21支撑为可在前后方向(为与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与一对主体框架21平行的方向)滑动。
拾取部件3可以使用可绕着与装载在压板32上的纸张的上表面大致平行的轴线旋转、且可在外周与所述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的旋转部件(例如辊子、传送带),或者吸引管嘴等,在实施方式中使用辊子(下面称为拾取辊)。分离部34在实施方式中具有夹着纸张而相对的辊子和摩擦垫35,但也可以使用一对辊子、角钉(日文:コ一ナ一爪)方式等公知的各种构造。
在实施方式中,拾取辊3、分离部34的辊子、输送辊36的一方的辊子36B以及输送辊37在第一托盘31的收纳空间的上方跨设支撑于一对主体框架21之间,或者通过跨设在一对主体框架21之间的供给框架38间接地支撑于主体框架21。摩擦垫35以及输送辊36的另一方的辊子36A支撑于第一托盘31。因此,向前方(图1的右侧)抽出第一托盘31时,分离部34的辊子与分离垫35之间、以及输送辊36之间的夹持被松开。此外,摩擦垫35以及输送辊36的另一方的辊子36A还可以支撑于供给框架38。
此外,供给框架38具有使纸张从托盘向图像形成部4弯曲成U字型而进行导向的导向路径38A。供给框架38在下方留有高度为收纳第一托盘31的空间,该供给框架38跨设在一对主体框架21之间并固定于该主体框架。
在将第一托盘31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状态下,第一托盘31内的纸张P通过拾取辊33的旋转送出,通过分离部34一张一张地分离。然后,纸张P通过输送辊36、37输送给图像形成部4。输送辊37在图像形成部4的上游侧起到所谓的套准辊的作用,使纸张P的顶端的移动暂时停止,修正纸张的倾斜,并在规定的时刻向图像形成部4输出。
使用第二托盘110时:
使用容量比第一托盘31大的第二托盘110的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时,如图3(b)的简略表示,在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下方分别连接固定有扩张部件200。即,在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下方配置有一对扩张部件200,从而使形成于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下部之间的用于第一托盘31的收纳空间向下方扩展。第二托盘110跨在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下部之间以及一对扩张部件200之间而被收纳。即、第二托盘110构成为在上下方向比第一托盘31高(内容积较深)。
框架构造体在通过曝光部5的框架以及供给部3的框架38连接左右一对主体框架21之间这一点上,与上述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但是省略了连杆25,构成为通过多个连杆210连接一对扩张部件200的下端。一对扩张部件200为在一对主体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部件,与主体框架21一样是树脂制的部件,具有支撑图像形成部4等各种装置的充分的强度。该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设置为使一对扩张部件200的下端(优选地,可以使脚突出)抵接在桌上。
图像形成部4、除第一托盘31以外的片材供给部3、以及驱动机构等在大容量托盘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以及小容量托盘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所使用的是通用的。外装罩22形成为覆盖由主体框架21以及扩张部件200构成的框架构造体的大小。
第二托盘110呈上面敞开的箱状,具有:与一对主体框架21以及扩张部件200相对的一对侧壁111、以及连接在该一对侧壁111的下端之间的底壁112,在该第二托盘110的内部具有在上表面装载纸张的压板132。此外,第二托盘110具有结构与设置于前述第一托盘31的摩擦垫35和输送辊36A大致相同的摩擦垫135和输送辊136A。此外,在图2中,对与图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而图示了压板32、132动作前后的两个状态。
第一压板32以及第二压板132:
第一压板32以及第二压板132构成为:在各托盘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下,其后端32A、132A在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拾取辊33的位置上,可绕水平的轴32C、132C转动地支撑于各托盘31、110的侧壁内表面,与拾取辊33相对的前端32B、132B在靠近、远离拾取辊33的方向上上下移动。此外,支撑第二压板132的轴132C与支撑第一压板32的轴32C相比位于拾取辊33的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的更远处,第二压板132形成为与第一压板32相比在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较长。
在各托盘中,为了收纳于与其高度相当的纸张,轴32C、132C位于靠近各托盘的底壁的位置,即在第一托盘31的情况下位于靠近主体框架21的下端的位置,在第二托盘110的情况下位于主体框架21的下方的一对扩张部件200之间。因此,当第二压板132的前端132B最靠近拾取辊33时,从侧面看,第二压板132横穿主体框架21的下端。
这样,通过使第二压板132形成得比第一压板32长,使得第二压板132的前端132B最靠近拾取辊33时的角度(第二压板132的最大角度)可以与第一压板32的最大角度大致相同。由此,使得从第二压板132与拾取辊33之间送出的纸张P的顶端能够以与从第一压板32与拾取辊33之间送出的纸张P的顶端大致相同的角度朝向分离部34、以及形成于框架38的导向路径38A,能够较好地进行纸张P的供给、分离。
具体来说,如图1、2所示,构成为:第一压板32的长度(从轴32C到前端32B与拾取辊33相对的位置的长度)L1与第一压板32从沿着托盘31的底部31A的大致水平的位置到拾取辊33的高度H1之比(L1∶H1)、和第二压板132的同一长度L2与同一高度H2之比(L2∶H2)大致相同。换言之,构成为:第一压板32相对于底部31A最大倾斜时的角度θ1与第二压板132相对于底部110A最大倾斜时的角度θ2大致相同。
由此,因为能够使在各托盘31、110内变少的纸张P相对于拾取辊33的角度在各托盘31、110中为大致相同的角度,所以能够使从各托盘31、110朝向分离部34以及导向路径38A的纸张的角度大致相同,能够更好地进行纸张P的供给、分离。
第一导轨部R1及第二导轨R2:
小容量的第一托盘31可在前后方向滑动移动地支撑在分别形成于一对主体框架21的下部的第一导轨部R1上。第一导轨部R1形成为在主体框架21的相对面向外侧凹陷的槽状,在主体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上延伸。第一托盘31具有在该左右两侧壁311的外表面大致水平地突出形成的突出壁312,该第一托盘31通过将该突出壁312可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地插入到第一导轨部R1而被支撑。此外,第一导轨部R1只要具有支撑突出壁312的下表面的壁即可,并非必须为如上所述地从上下夹着突出壁312的槽状。
大容量的第二托盘110可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地支撑在分别形成于一对扩张部件200的下部的第二导轨R2。第二导轨R2从一对扩张部件200的下部分别向相对的方向突出,且向第二托盘110的底壁112的下侧延伸,此外,在主体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上延伸。此外,第二托盘110也可以通过与第一托盘31一样的方式被支撑:将从底壁大致水平地突出形成的突出壁插入到在扩张部件200上形成为凹陷的槽状的第二导轨R2。
第二托盘110的上端相对于拾取辊33位于与第一托盘31的上端大致相同的高度。即、第二托盘110形成为比第一托盘31深,且深的量大约为扩张部件200的高度,其可以收纳张数比收纳于第一托盘31的纸张P的张数(例如装载最大张数为250张)多的纸张P(例如装载最大张数为500张)。
通过扩张部件200支持的第二托盘110的侧壁延伸到比一对第一导轨部R1高的位置,但不会与第一导轨部R1干涉。此外,因为第一导轨部R1在一对主体框架21的相对面上分别向外侧凹陷,所以使第二托盘110的侧壁能够与主体框架21以及扩张部件200的相对面靠近而无需避让第一导轨部R1,能够减小一对扩张部件200的间隔、即使打印机整体小型化。此外,因为通过扩张部件200支撑大容量托盘110的下侧,所以与例如大容量托盘的上侧支撑于第一导轨部R1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大容量托盘110的变形。
此外,如图5所示,第一导轨部R1的前端部R11形成为越朝向前侧越向上下方向扩展。由此,使第一托盘31的突出壁312易于插入第一导轨部R1内。同样地,通过使一对主体框架21的前端部的相对面、以及扩张部件200的前端部的相对面形成为分别向左右方向扩展,能够使第一托盘31以及第二托盘110易于插入。
压板驱动机构:
第一托盘31以及第二托盘110设置有用于上下驱动第一压板32以及第二压板132的第一驱动机构410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20。第一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10、420可以采用通过弹簧等将第一压板32以及第二压板132向拾取辊33推起的构造,在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主体框架21的驱动源46上下驱动第一压板32以及第二压板132。
具体地说,在第一托盘31中,在压板32的下方设置有可绕水平轴线转动的的推压部件412,与该推压部件的转动轴线同轴地连接有扇型齿轮413,此外,设置有使该扇型齿轮旋转的输入齿轮411、以及中间齿轮414。该各齿轮支撑在第一托盘31的一方的侧壁311上。第二托盘110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推压部件422、扇型齿轮423、输入齿轮421、以及中间齿轮424。在各托盘31、110中,各齿轮支撑于相同侧的侧壁311、111。
第一托盘31以及第二托盘110将输入齿轮411、421设置在当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时输入齿轮411、421与设置于一方的主体框架21的通用的驱动齿轮45(图10)啮合的位置。因为两托盘的深度(侧壁的高度)不同,所以中间齿轮414、424的位置相互不同。在两托盘中,输入齿轮411、421以及中间齿轮414、424优选为通用部件,然而也可以为不同的部件。
驱动齿轮45被设置于主体框架21的电机等驱动源46驱动。输入齿轮411、421通过驱动齿轮45旋转时,扇型齿轮413、423通过中间齿轮414、424转动,推压部件412、422以扇型齿轮413、423的转动中心为中心进行转动,推压部件412、422的前端推起压板32、132,使压板32、132靠近拾取辊33。载置在压板32、132上的纸张P的最上表面达到与拾取辊33接触的高度时,如已公知的那样,传感器检测纸张P的最上表面的高度,使驱动齿轮45停止旋转。如果传感器检测出由于纸张P的送出而使得纸张P的最上表面的高度下降这一情况,则再次使驱动齿轮45旋转使压板32、132上升。
此外,在第一托盘31和第二托盘110中,构成为:通过第一驱动机构410产生的第一压板32的前端32B的上升速度(即向拾取部件的靠近速度)、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20产生的第二压板132的前端132B的上升速度相同。例如,由输入齿轮411、421、中间齿轮414、424、扇型齿轮413、423构成的齿轮列的设定在两驱动机构410与420中不同。
具体地说,第二托盘110的推压部件422形成为长度比第一托盘31的推压部件412的长度长,第二驱动机构420的扇型齿轮423形成为与第一驱动机构410的扇型齿轮413相比半径较大。由此,第二压板132的角速度比第一压板32的角速度慢,因此能够使长度不同的各压板32、132的前端32B、132B的上升速度相同。
如上所述,使各压板32、132的前端32B、132B的上升速度相同,由此能够使纸张P与拾取辊33接触时的压力一致。此外,因此,由于不需要根据托盘的种类切换各驱动机构410、420的控制,所以不需要检测托盘的种类的传感器等,能够简化装置的结构。
托盘定位部:
在各托盘31、110中,在左右两侧壁311、111的滑动移动方向延伸的外侧面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定位突出部313、113,在与此对应的主体框架21的相对面设置有定位凹部213。在各托盘31、110中,定位突出部313、113靠近纸张输送方向的前端,即在将托盘31、11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下设置于靠近拾取辊33的位置。换言之,从侧面看,定位突出部313、113处于摩擦垫35的附近,即使托盘不同,也分别位于离摩擦垫35以及输送辊36A、136A的距离大致相同的位置。
定位凹部213在主体框架21上形成为其前端以及相对方向的两个面开放,通过托盘的滑动移动从前端的开放侧接收定位突出部313、113。定位凹部213形成为槽状,所述槽状具有在嵌合有突出部313、113的状态下从三个方向与该突出部抵接的定位面。即,第一定位面213B为构成凹部213的下表面且沿滑动移动方向延伸的面,从高度方向下方与该突出部抵接。第二定位面213A为构成凹部213的里端面且位于与第一定位面213B大致垂直的位置的面,与该突出部在托盘的滑动移动方向上抵接。第三定位面213C为在凹部213的滑动移动方向上延伸的纵面,位于与第一以及第二定位面213B、213A大致垂直的位置,与该突出部的顶端抵接。定位凹部213也可以为上面开放的形状。
因此,各托盘31、11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在定位突出部313、113进入定位凹部213时,被第一定位面213B从下方承载,从而使得各托盘31、110的前端侧在上下方向定位,各压板32、132的前端32B、132B在上下方向上分别相对于拾取辊33定位,摩擦垫35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分离部34的辊子定位,辊子36A、136A在上下方向上分别相对于输送辊36B定位。此外,通过使定位突出部313、113与里端的第二定位面213A抵接,上述各部分别在前后方向上定位。此外,定位突出部313、113顶端与第三定位面213C抵接,不仅使上述各部在左右方向上定位,还使该位置附近的、托盘31、110的左右两侧面与和其相对的一对主体框架21的面之间空有间隔,在滑动移动时,两个面不会摩擦,顺利地滑动移动。
此外,输入齿轮411、421也同样地准确地相对于驱动齿轮45定位。
这样,不仅第一托盘31而且由扩张部件200支撑的第二托盘110也通过通用的设置于主体框架21的定位凹部213定位,因此,即便托盘不同,纸张与拾取辊33、分离部34以及导向路径38A的关系也能够保持不变,能够达到同样的供纸性能。
此外,还可以将定位突出部313、113设置在主体框架21上,将定位凹部213设置在托盘31、110。此外,定位突出部313、113由第一定位面213B从下方承载时,托盘31、110的前方部分还可以为从导轨部R1、R2浮起的状态。
此外,定位部313和突出壁312比输入齿轮411、扇型齿轮413以及中间齿轮414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由此,当将第一托盘31卸下并放置到地板等上时,即便在第一托盘31倾斜而使左侧的侧壁311与地板等干涉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突出壁312等保护齿轮411等。此外,因为使突出壁312比输入齿轮411向外侧突出,所以能够通过突出壁312良好地承载由输入齿轮411的旋转产生的力。
实施方式总结:
通过如上结构能够提供一种片材供给系统,该片材供给系统能够使用通用的主体框架21以及图像形成部4等,构成使用小容量的第一托盘31的规格、以及使用大容量的第二托盘110的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即,需要通常使用的具有第一托盘31的图像形成装置1时,在主体框架21上组装第一托盘31,需要具有第二托盘110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时,在主体框架21上连接扩张部件200并组装第二托盘110。此外,通过拾取部件从任一托盘送出的片材的方向大致相同,能够良好地供给片材。此外,因为第一托盘31整体以及第二托盘110的上部位于一对主体框架21之间,所以能够减少介于各托盘与图像形成部4之间的部件,其结果,能够容易地确定相对位置,准确地从各托盘向图像形成部4供给片材。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以下面所例示的各种方式进行运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部R1为槽状,第二导轨部R2为凸状,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凹凸关系还可以适当相反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两种托盘,然而也能够使用三种以上的托盘。这种情况下,根据托盘的深度准备高度不同的扩张部件20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片材供给系统以及片材供给装置应用到图像形成装置中,然而,只要是用于供给片材的系统、装置等,如图像读取装置等任何装置都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此外,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电子照相方式,还可以为其他图像形成方式,例如感热方式、墨滴喷射方式等。此外,还可以为构成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的一部分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8)

1.一种片材供给系统,具有可收纳规定张数的片材的第一托盘、以及形成得比该第一托盘深且可收纳比所述规定张数多的片材的第二托盘,将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第二托盘中的某一方相对于通用的拾取部件安装,通过所述拾取部件送出所述各托盘内的片材,该片材供给系统的特征在于,
为了装载所述片材并使该片材靠近所述拾取部件,所述各托盘分别具有压板,该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从所述拾取部件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的位置,该压板的与所述拾取部件相对的端部上下移动从而靠近、远离所述拾取部件,
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所述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一对主体框架,该一对主体框架支撑对从所述各托盘送出的片材进行处理的处理部,在所述处理部的下部位于夹着收纳所述第一托盘的收纳空间的位置;以及
扩张部件,该扩张部件可安装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方,用于使所述收纳空间扩大到可收纳所述第二托盘的大小,
所述拾取部件支撑于所述主体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部件是一种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支撑于所述一对主体框架之间,可绕着与载置于所述各压板的所述片材的上表面基本平行的轴线旋转,且可在外周与所述片材的上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部件的送出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将夹持由该旋转部件送出的片材并将该片材一张一张地分离的分离部的至少一部分支撑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较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与该压板从沿着所述第一托盘的底面的位置到所述拾取部件为止的高度的比值、和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与该压板从沿着所述第二托盘的底面的位置到所述拾取部件为止的高度的比值基本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托盘设置有在使各个压板的端部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方向上对该各个压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各托盘的驱动机构的使各个压板的端部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速度基本相同。
9.一种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主体框架,该一对主体框架配置为在该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夹着可收纳第一托盘的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托盘可收纳规定张数的片材;
一对扩张部件,该一对扩张部件安装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方,使所述收纳空间向所述主体框架的下方扩张;
第二托盘,该第二托盘形成得比所述第一托盘深,可收纳比所述规定张数多的片材,设置于横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与所述一对扩张部件之间的收纳空间;以及
拾取部件,该拾取部件配置于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的收纳空间的上方,可与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各托盘内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
为了载置所述片材并使该片材靠近所述拾取部件,所述各托盘分别具有压板,该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从所述拾取部件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的位置,该压板的与所述拾取部件相对的端部上下移动从而靠近、远离所述拾取部件,
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所述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部件是一种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在所述收纳空间的上方支撑于所述一对主体框架之间,可绕着与载置于所述压板的所述片材的上表面基本平行的轴线旋转,且可在外周与所述片材的上表面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部件的送出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将夹持由该旋转部件送出的片材并将该片材一张一张地分离的分离部的至少一部分支撑在所述收纳空间的上方的所述一对主体框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较长,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所述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下方的一对扩张部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与该压板从沿着所述第一托盘的底面的位置到所述拾取部件为止的高度的比值、和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与该压板从沿着所述第二托盘的底面的位置到所述拾取部件为止的高度的比值基本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托盘设置有在使各个压板的端部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方向上对该各个压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各托盘的驱动机构的使各个压板的端部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速度基本相同。
16.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另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
所述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一对主体框架,在该一对主体框架的上部之间收纳图像形成部;
第一托盘,该第一托盘可收纳于夹在该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的收纳空间,可收纳规定张数的片材;以及
拾取部件,该拾取部件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上方,可与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第一托盘内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另一规格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所述一对主体框架,在该一对主体框架的上部之间收纳所述图像形成部;
一对扩张部件,该一对扩张部件安装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方,使所述收纳空间向所述主体框架的下方扩张;
第二托盘,该第二托盘形成得比所述第一托盘深,可收纳比所述规定张数多的片材,设置于横跨所述一对主体框架的下部之间与所述一对扩张部件之间的收纳空间;以及
拾取部件,该拾取部件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上方,可与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第二托盘内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
为了载置所述片材并使该片材靠近所述拾取部件,所述各托盘分别具有压板,该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从所述拾取部件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的位置,该压板的与所述拾取部件相对的端部上下移动从而靠近、远离所述拾取部件,
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可转动地支撑在向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离开所述拾取部件更远的位置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相比,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长度较长,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所述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下方的一对扩张部件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一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托盘内的压板在该第二托盘内的压板的端部最靠近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
CN 201220127693 2011-06-29 2012-03-30 片材供给系统、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754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4543 2011-06-29
JP2011144543 2011-06-29
JP2011-248467 2011-11-14
JP2011-248469 2011-11-14
JP2011248469A JP5927852B2 (ja) 2011-06-29 2011-11-14 シート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ート供給装置
JP2011248467A JP5899843B2 (ja) 2011-11-14 2011-11-14 シート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75461U true CN202575461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44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2769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75461U (zh) 2011-06-29 2012-03-30 片材供给系统、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75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3598C (zh) 纸张供给单元、纸张供给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203806745U (zh) 片材输送装置
JP5928204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072832B (zh) 供纸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26303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9156635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conveying unit
US20160200530A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0591182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13155003A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435256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KR100561431B1 (ko) 적재부의 높이를 조절할 수 있는 복합기
CN202575461U (zh) 片材供给系统、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JP605633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556981B (zh) 片状物运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202575460U (zh) 片材供给系统、片材供给装置以及托盘支撑体
US20150060239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KR20150146224A (ko) 인쇄매체 후처리유닛 및 이를 갖춘 화상형성장치
CN104909192A (zh)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841045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94656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86081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57650B2 (ja) シート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JP5927852B2 (ja) シート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ート供給装置
US20170031291A1 (en) Sheet cassette and imaging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JP5899843B2 (ja) シート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