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74446U - 双向平移小车 - Google Patents

双向平移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74446U
CN202574446U CN 201220276037 CN201220276037U CN202574446U CN 202574446 U CN202574446 U CN 202574446U CN 201220276037 CN201220276037 CN 201220276037 CN 201220276037 U CN201220276037 U CN 201220276037U CN 202574446 U CN202574446 U CN 202574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guide
guide wheel
main body
fixe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760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向平
陆宏文
雷国凯
梁金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Modular Building Systems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760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74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74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7444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向平移小车,包括一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两侧各设置一对沿纵向行驶的固定导轮,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两端还各设置一对沿横向行驶的活动导轮,每个活动导轮通过一个可带动其自身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连接在车身主体的底部。该双向平移小车利用两对固定导轮实现纵向行驶,两对活动导轮实现横向行驶,使得小车不再受生产场地的影响,满足了生产线单向送料的作业需求,也满足了跨线作业的需求,解决了生产车间跨线作业的难题,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双向平移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间平移小车,尤其涉及车间平移小车的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车间的物流运输通常都采用导轨车或无导轨送料车等平移小车来装载产品。这类平移小车只能在单一方向上平移,以实现生产线流水作业,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由于受到厂房长度的限制,生产线的布局不能布置的无限长,对于某些工序多的复杂产品,通常需要布置几条平行的生产线才能满足生产,所以这类复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涉及到跨线的操作。跨线操作时,通常需要借助其他方式将产品进行横向跨线移动。目前,较常用的跨线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吊运的方式将平移小车连同产品一起横移,另一种是采用横向移动的地轨来使小车实现横向移动,但采用吊运的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还需要人工进行吊运操作,不适应快速生产节奏,采用地轨的方式带小车一起跨线移动需要重新布置地轨,所以成本高,且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双向平移小车,其不仅可纵向移动,还可在需要时通过两对活动导轮实现横向移动,解决了生产车间跨线作业的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平移小车,包括一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两侧各设置一对沿纵向行驶的固定导轮,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两端还各设置一对沿横向行驶的活动导轮,每个活动导轮通过一个可带动其自身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连接在车身主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固定座、一固定支架、一伸缩驱动件、一连杆、一传动件以及一活动导轮支撑,所述伸缩驱动件包括一驱动主体和一伸缩杆,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固定支架都固定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驱动主体内,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驱动主体外并可向外伸出或缩回,所述传动件包括三个可连成三角形的铰接位,所述活动导轮支撑包括可连成三角形的两个固定位和一个铰接位;所述伸缩驱动件的驱动主体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伸缩杆的伸出端铰接在所述传动件的其中一个铰接位上,所述传动件的另一个铰接位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传动件的第三个铰接位与所述活动导轮支撑的铰接位铰接,所述活动导轮支撑的一个固定位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活动导轮支撑的另一个固定位连接所述活动导轮。
优选地,所述伸缩驱动件为油缸,所述伸缩杆为油缸的活塞杆。
优选地,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根纵向分布的侧梁,所述固定导轮固定所述侧梁上,且每根侧梁上固定一对固定导轮。
优选地,每个固定导轮均为双排轮结构,其包括:一轮轴和两滚轮,所述两滚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轮轴的两端,所述轮轴的中部固定在所述侧梁上。
优选地,所述车身主体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各设置一根横向分布的端梁,所述活动导轮固定在所述端梁上,且每根端梁上固定一对活动导轮。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的固定座和所述固定支架都固定在同一根横梁的底部。
优选地,每个活动导轮均为单排轮轮结构,其包括:一轮轴和一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轮轴的一端,所述轮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导轮支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双向平移小车设置有两对固定导轮和两对活动导轮,两对固定导轮用以实现纵向行驶,两对活动导轮用以实现横向行驶,使得小车不再受场地的影响,不仅能够满足生产线的单向送料作业需求,还能满足跨线作业需求,解决了生产车间跨线作业的难题,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小车还利用特殊的升降机构来打开和收起活动导轮,使活动导轮处于工作和非工作两个状态,避免在非工作状态下与固定导轮发生干涉,此外该特殊的升降机构还能在活动导轮处于工作状态时,利用连杆自锁的原理,为活动导轮提供锁紧力使活动导轮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免去了额外的锁紧力,减少了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向平移小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双向平移小车的活动导轮收起时的主视图。
图3为双向平移小车的活动导轮打开时的主视图。
图4为升降机构将活动导轮收起时的状态图。
图5为活动导轮打开和收起状态的对比图(其中虚线为活动导轮收起时的状态图,实线为活动导轮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6为升降机构预打开活动导轮时的运动过程示意图(图中剪头方向为升降机构和活动导轮的运动方向)。
图7为升降机构将活动导轮打开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平移小车包括一车身主体1,在车身主体1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对沿纵向行驶的固定导轮4,在车身主体1的底部两端还各设置一对沿横向行驶的活动导轮5。每个活动导轮5通过一个升降机构6连接在车身主体1上,该升降机构6可带动活动导轮5上升和下降。参阅图2,当升降机构6带动活动导轮5上升至活动导轮5的底面高于固定导轮4的底面时,活动导轮5处于收起状态,此时,固定导轮4接触地面,平移小车可在固定导轮4的作用下沿纵向行驶。参阅图3,当升降机构6带动活动导轮5下降至活动导轮5的底面低于固定导轮4的底面时,固定导轮4离开地面而悬空,活动导轮5处于打开状态并接触地面,此时平移小车可在活动导轮5的作用下沿横向行驶。
因此,可将该双向平移小车应用在需要跨线作业的生产线上,平移小车可利用其固定导轮4的纵向行驶功能在单一方向输送物料,当小车行走到生产线尾端需要进行跨线运动时,此时不需要其他辅助装置即可自行降低活动导轮5进行横向的跨线运动,从而使小车运动不再受场地的影响,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该双向平移小车也可以同样适用于某些角落的货物运输,当某些角落里直轨小车到达不了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述双向平移小车进行运输,满足了一些特殊场合的使用需求。
参阅图1,为提高车身主体1的承载强度,也为了方便安装固定导轮4和活动导轮5,本申请在车身主体1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条用以安装固定导轮4的侧梁2,在车身主体1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条用以固定活动导轮5的端梁3。侧梁2沿着车身主体1的纵向分布,固定导轮4固定在侧梁2上,且每根侧梁2上固定一对固定导轮4,固定在同一根侧梁2上的两固定导轮4分别靠近车身主体1的两端。端梁3沿着车身主体1的横向分布,活动导轮5固定在端梁3上,且每根端梁3上固定一对活动导轮5。
固定导轮4和活动导轮5均可采用单排轮结构,或者采用双排轮结构。单排轮和双排轮的差别在于,单排轮的载重能力较低,而双排轮的载重能力较高。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平移小车通常情况下是纵向行驶,此时需要带载送料,所以,实现纵向行驶的固定导轮4采用的是双排轮结构,即每个固定导轮4包括:一轮轴41和两滚轮42,两滚轮42可转动安装在轮轴41的两端,轮轴41的中部借助其他固定结构固定在侧梁2上。另外也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平移小车只在跨线作业时才需要横向行驶,且横向行驶时通常为轻载行驶,所以,实现横向行驶的活动导轮5采用的是单排轮结构,即每个活动导轮5包括:一轮轴51和一滚轮51,滚轮52可转动地安装在轮轴51的一端,轮轴51的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机构6上。
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载重要求将固定导轮4改成单排轮结构,或者将活动导轮5改成双排轮结构。
升降机构6可利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剪刀叉结构实现,但剪刀叉结构需要借助额外的动力来提供锁紧力,所以,使用不便,且不利于节约能源。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的升降机构6通过下述连杆机构实现。参阅图4,该升降机构6包括:一固定座61、一固定支架62、一伸缩驱动件63、一连杆64、一传动件65以及一活动导轮支撑66。伸缩驱动件63包括:一驱动主体631和一伸缩杆632,伸缩杆632的一端位于驱动主体631内,伸缩杆632的另一端位于驱动主体631外并可向外伸出或缩回。该伸缩驱动件63在具体实施时可选用油缸或气缸来实现,驱动主体631为油缸或气缸的缸体,伸缩杆为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传动件65大致呈三角形,其三个顶角位置各设置一个铰接位,该三个铰接位不在一条直线上,三者可连成一个三角形。活动导轮支撑66包括两个固定位和一个铰接位,该两个固定位与一个铰接位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可连成一个三角形。固定座61和固定支架62都固定在车身主体1的端梁3上,伸缩驱动件63的驱动主体631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座61上,伸缩驱动件63的伸缩杆632的伸出端铰接在传动件65的其中一个铰接位上,传动件65的另一个铰接位与连杆64的一端铰接,连杆64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62上,传动件65的第三个铰接位与活动导轮支撑66的一个铰接位铰接,活动导轮支撑66的其中一个固定位固定在固定支架62上,活动导轮支撑66的另一个固定位连接活动导轮5的轮轴51。
该升降机构6利用伸缩驱动件63的伸缩杆632伸出或缩回来打开或收起活动导轮5。参阅图5,当伸缩杆632伸出时,活动导轮5在连杆64、传动件65以及活动导轮支撑66的作用下逐步下降并打开(图中实线所示),当活动导轮5下降至接触地面时,平移小车可实现横向行驶;当伸缩杆632缩回时,活动导轮5在连杆64、传动件65以及活动导轮支撑66的作用下逐步上升(图中虚线所示),最终收起在车身主体的底部,此时小车需借助固定导轮4实线纵向行驶。
该升降机构6可利用连杆的死点自锁原理为打开状态下的活动导轮5提供锁紧力,以下结合图6和图7详细说明升降机构6的自锁原理。参阅图6,打开活动导轮5时,伸缩驱动件63的伸缩杆632沿着剪头方向伸出,带动与伸缩杆632铰接的传动件65向上传动,进而带动与传动件65铰接的连杆64以其固定端641为圆心逆时针向上转动,于此同时,活动导轮支撑66也被带动着绕其固定位661顺时针向下转动,所以固定在活动导轮支撑66上的活动导轮5也跟随者顺时针向下转动,参阅图7,当伸缩杆632进一步伸出,使连杆64的固定端641、连杆64与传动件65的铰接位651、传动件65与活动导轮支撑66的铰接位662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连杆64、传动件65以及活动导轮支撑66这三者形成一个稳定的连杆自锁结构,该自锁结构形成一个死点,确保活动导轮5稳定地保持在打开状态并可稳定承受较大的载荷,使活动导轮5可在带载的状态下稳定移动。
可见,本申请的升降机构6能打开和收起活动导轮5,使活动导轮5处于工作和非工作两个状态,避免在非工作状态下与固定导轮4发生干涉,该升降机构6还能为活动导轮5在工作状态下提供锁紧力,免去了额外动力提供锁紧力,减少了能源浪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向平移小车,包括一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两侧各设置一对沿纵向行驶的固定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两端还各设置一对沿横向行驶的活动导轮,每个活动导轮通过一个可带动其自身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连接在车身主体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固定座、一固定支架、一伸缩驱动件、一连杆、一传动件以及一活动导轮支撑,所述伸缩驱动件包括一驱动主体和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驱动主体内,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驱动主体外并可向外伸出或缩回,所述传动件包括三个可连成三角形的铰接位,所述活动导轮支撑包括可连成三角形的两个固定位和一个铰接位;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固定支架都固定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所述伸缩驱动件的驱动主体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伸缩杆的伸出端铰接在所述传动件的其中一个铰接位上,所述传动件的另一个铰接位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传动件的第三个铰接位与所述活动导轮支撑的一个铰接位铰接,所述活动导轮支撑的其中一个固定位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活动导轮支撑的另一个固定位连接所述活动导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件为油缸,所述伸缩杆为油缸的活塞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根纵向分布的侧梁,所述固定导轮固定所述侧梁上,且每根侧梁上固定一对固定导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导轮均为双排轮结构,其包括:一轮轴和两滚轮,所述两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轮轴的两端,所述轮轴的中部固定在所述侧梁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各设置一根横向分布的端梁,所述活动导轮固定在所述端梁上,且每根端梁上固定一对活动导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固定座和所述固定支架都固定在同一根横梁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活动导轮均为单排轮轮结构,其包括:一轮轴和一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轮轴的一端,所述轮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导轮支撑上。
CN 201220276037 2012-06-12 2012-06-12 双向平移小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74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6037 CN202574446U (zh) 2012-06-12 2012-06-12 双向平移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6037 CN202574446U (zh) 2012-06-12 2012-06-12 双向平移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74446U true CN202574446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43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76037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74446U (zh) 2012-06-12 2012-06-12 双向平移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7444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3567A (zh) * 2017-06-09 2017-11-07 浙江安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gv底盘的直角转向方法
CN107499401A (zh) * 2017-08-09 2017-12-22 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子母agv重载小车及其工作方法
CN107672691A (zh) * 2017-10-10 2018-02-09 火星盛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建筑机器人底盘
CN108082824A (zh) * 2017-11-30 2018-05-29 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产品运输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3567A (zh) * 2017-06-09 2017-11-07 浙江安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gv底盘的直角转向方法
CN107499401A (zh) * 2017-08-09 2017-12-22 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子母agv重载小车及其工作方法
CN107672691A (zh) * 2017-10-10 2018-02-09 火星盛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建筑机器人底盘
CN108082824A (zh) * 2017-11-30 2018-05-29 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产品运输装置
CN108082824B (zh) * 2017-11-30 2019-12-31 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产品运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5507B (zh) 一种电瓶驱动的可移动集装箱举升机
CN102134043B (zh) 履带式液压支架安装机
CN201713037U (zh) 托盘搬运穿梭车
CN201801183U (zh) 一种钢卷运输小车
CN202574446U (zh) 双向平移小车
CN207404532U (zh) 自行式集装箱翻转车
CN106080351B (zh) 一种自装卸货车车厢的装卸方法
CN202718629U (zh) 水平定向钻机的伸缩式支撑机构
CN205312567U (zh) 一种转盘过渡式双向装卸机
CN201809133U (zh) 一种超长距离作业的叉车
CN106945973A (zh) 一种可升降式立体仓库
CN205294327U (zh) 一种带剪叉式推进机构的有轨装车小车
CN203568720U (zh) 一种基于可滑移随车起重装置的整装整卸车
CN205933106U (zh) 一种可折叠叉齿的叉车
CN201484524U (zh) 履带式运输车
CN201485009U (zh) 一种组合式货物装卸滚动滑梯
CN201010440Y (zh) 一种新型双轨悬挂输送机
CN103963693B (zh) 低位大载荷平板运输车
CN204415556U (zh) 一种仿生多足行走机器人及其机器人腿
CN212892379U (zh) 一种物流货物搬运托举抬升装置
CN208964467U (zh) 一种升降搬运小车
CN205328548U (zh) 一种带电动滚轮的双层叉车
CN106364494A (zh) 一种货运动车
CN104229499B (zh) 一种棚车带式双向装载机
CN202671135U (zh) 一种货运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2

Address after: 529000 Guangdong Jiangmen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ina Branch Park Service Center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CIMC modular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Chinese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CIMC Xinhui District Industrial Park, 529144 Guangdong city of Jiangme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inese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 (Group)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