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0268U - 电动工具操作盘的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操作盘的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0268U
CN202540268U CN 201220172311 CN201220172311U CN202540268U CN 202540268 U CN202540268 U CN 202540268U CN 201220172311 CN201220172311 CN 201220172311 CN 201220172311 U CN201220172311 U CN 201220172311U CN 202540268 U CN202540268 U CN 202540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board
peristome
housing
electric tool
chimer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723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坂英纪
熊谷龙之助
鹈饲太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0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02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相对于电动工具的操作盘(30)具有很高的防水性能。配置有开关的操作盘(30)嵌合在电动工具的壳体(10)上设置的开口部(15)中,在其嵌合状态中,电动工具的操作盘(30)的密封结构将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结构具有对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40),操作盘(30)的外周与开口部(15)接触,该密封部件(40)设置在操作盘(30)的外周,且为一体式结构。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操作盘的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在该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上嵌合有具有开关的操作盘,在该嵌合状态下该密封结构将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背景技术
例如,在非发明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冲击起子机,该冲击起子机中,电机被收装在壳体内,该电机收装部的下部壳体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把手部,该把手部构成壳体,在该把手部的下端部形成可安装电池组的安装部。上述冲击起子机的安装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上嵌合有独立的操作盘,该操作盘上设置有开关及表示电池剩余电量的显示灯等。作为开关,在该非发明专利文献1中以冲击力切换开关为例进行说明,通过操作该冲击力切换开关可进行冲击力强度的切换。
然而,在以上述冲击起子机为代表的电动工具中,当操作盘嵌合在壳体的开口部上时,由于操作盘相对于开口部并非紧密接合,以至于在开口部和操作盘之间形成有间隙。假如在上述间隙中有水浸入就很容易使操作盘产生问题,例如,使开关产生绝缘不良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操作盘发生问题,需要提高操作盘的防水性。
非发明专利文献1:综合目录/株式会社牧田,
2011年4月,P16,(2011年6月28日检索),
URL:http://www.makita.co.jp/product/ecatalog/aa.html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能提高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所述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配置有开关的操作盘被嵌合在所述开口部中,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结构具有在所述嵌合状态下将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所述操作盘的外周与所述开口部接触,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操作盘的外周,且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方案2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所述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配置有开关的操作盘被嵌合在所述开口部中,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操作盘相对于所述壳体连续且一体形成。
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所述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配置有开关的操作盘被嵌合在所述开口部中,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设置有密封部件,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部件横跨贴合在所述壳体上和所述操作盘上,覆盖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
技术方案4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所述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配置有开关的操作盘被嵌合在所述开口部中,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在所述嵌合状态下,在所述操作盘上的与所述壳体接触的接合面覆盖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在所述操作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操作盘一体的螺钉固定部,在所述嵌合状态下,该螺钉固定部通过螺钉部件被压接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由于采用密封部件,在所述嵌合状态中,可防止在开口部和操作盘之间产生间隙,可防止水浸入到开口部和操作盘之间,从而能提高操作盘的防水性能。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操作盘与壳体以没有接缝的方式形成,所以可防止操作盘和壳体之间产生间隙,可防止水浸入到操作盘和壳体之间,从而能提高操作盘的防水性能。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密封部件横跨贴合在壳体与操作盘上侧,从而将壳体的开口部与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覆盖,可防止水浸入到开口部和操作盘之间,从而能提高操作盘的防水性能。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操作盘上的与壳体接触的接合面在覆盖开口部与操作盘之间的间隙的状态下与壳体紧密结合,该接合面与壳体之间有着良好的密封性能,可防止水由接合面与壳体之间浸入到开口部与操作盘之间的间隙中,能够提高操作盘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中冲击起子机的把手部及电池安装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2表示图1的电池安装部的A向局部俯视图;
图3表示图1的B-B剖视图;
图4表示图3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表示实施方式2中冲击起子机的把手部及电池安装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6表示图5中的电池安装部的D向局部俯视图;
图7表示图5的E-E剖视图;
图8表示实施方式3中冲击起子机的把手部及电池安装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9表示图8中的电池安装部的F向局部俯视图;
图10表示图8的G-G剖视图;
图11表示图10中H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2表示实施方式4中冲击起子机的把手部及电池安装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13表示图12中的电池安装部的I向局部俯视图;
图14表示图12中的J-J剖视图;
图15表示图14中K部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1A~1C:冲击起子机;10:电池安装部;15:开口部;16:周壁部;30,30A:操作盘;32A:平薄板;35:螺钉固定部;36:螺钉;40:密封部件;60: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具体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冲击起子机1包括,电池安装部10、把手部20、操作盘30和密封部件40。如图1~3所示,电池安装部10和把手部20,由树酯制的左半个壳体50L和右半个壳体50R组合形成为一体,该左半个壳体50L包括电池安装部10的左侧部分和把手部20的左侧部分,右半个壳体50R包括电池安装部10的右侧部分和把手部20的右侧部分。冲击起子机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的一例。
在电池安装部10中,电池组(未图示)可自由装卸。上述电池组为可充电电池,用于为电机(未图示)供电。如图3所示,在电池安装部10的内部空间11中,设置有电路基板12。该电路基板12被支承在罩体13内。如图1及图3所示,把手部20由电池安装部1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形成。在把手部20的上端,连接设置有主体部(未图示)。在主体部中,收装有电机以及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冲击力并向顶端工具传递的冲击机构等。
如图2~4所示,电池安装部1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口部15。在上述开口部15上嵌合有独立于电池安装部10的操作盘30。在左半个壳体50L的内表面上具有与该内表面为一体的加强肋51(参照图3),在右半个壳体50R的内表面上具有与该内表面为一体的加强肋52(参照图4),操作盘30的下表面由加强肋51和加强肋52支承。
在操作盘30上,设置有各种的按压按钮开关及显示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盘30上设置有用于转换转动冲击力强度的冲击力切换按钮31(参照图2及图4)、表示转动冲击力的强度的强度显示灯以及显示电池的电量余量的电量余量显示灯。按压冲击力切换按钮31时,在电路基板12上设置的按钮开关被按下。由此触发电路基板12上搭载的控制电路,而进行转动冲击力的强度的设定以及将设定的转动冲击力的强度(强、中、弱)显示在强度显示灯中。更有,如图1~4所示,在操作盘30的上表面上,粘贴有具有弹性且透光的平薄板32。冲击力切换按钮31可通过平薄板32在外侧按压,强度显示灯和电量余量显示灯的显示也可以通过平薄板32在外侧识别。电池安装部10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一个例子,冲击力切换按钮开关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的一个例子。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在开口部15上的操作盘30的外侧周边处设置有为一体的密封部件40。密封部件40由作为弹性材料的合成橡胶制成。当操作盘30在开口部15中处于嵌合的状态(以下称为嵌合状态)时,如图4所示,密封部件40弹性变形而密封在开口部15的周边部。因此,处于嵌合状态的密封部件40可对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形成密封。从而防止在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产生间隙。例如,即使由于失误而在操作盘30周边淋上水时,由于存在有密封部件40,因此水也不会浸入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由此,可防止出现冲击力转换按钮开关的绝缘不良等的问题。
(实施方式1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冲击起子机中,由于使用了密封部件40,因而能够防止处于嵌合状态中的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产生缝隙。因此能够防止水浸入到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从而能够提高操作盘30的防水性能。
(实施方式2)
下面参照图5~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此处,与实施方式1中的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因而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冲击起子机1A具有操作部60。如图7所示,操作部60由左半个壳体50L上具有的操作部60的左侧部分60L以及右半个壳体50R上具有的操作部60的右侧部分60R构成。如图5~图7所示,操作部60由电池安装部10的上表面向上微凸,操作部60与电池安装部10相连续且操作部60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操作盘的一个例子,操作部60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相连续,且操作部60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6及图7所示,在操作部6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俯视呈椭圆状的凹部61。在操作部60的凹部61的底面上连接设置有保持可按压状态的树酯制的冲击力切换按钮62。另外,在凹部61的底面上,粘贴有对冲击力转换按钮62的头部呈覆盖状态的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平薄板32。
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7所示,由于操作部60相对于电池安装部10连续且操作部60为一体式结构,所以操作部60相对于电池安装部10能与之没有接缝的方式形成。因此,可防止操作部60与电池安装部10之间产生间隙。所以即使误将水淋到操作部60的附近,水也不会浸入到操作部60与电池安装部10之间。再加上,通过平薄板32能够将左侧部分60L和右侧部分60R的接合面63覆盖。因此,能够防止水浸入到接合面63中。
(实施方式2的效果)
实施方式2的冲击起子机1A中,操作部60相对于电池安装部10为与之连续的一个整体,能够防止在操作部60和电池安装部10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防止水浸入到操作部60和电池安装部10之间,从而能够提高操作部60的防水性能。
(实施方式3)
参照图8~图1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在此处,与实施方式1、2中的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因而省略其说明。如图10及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冲击起子机1B中,在开口部15的周围设置有由电池安装部10竖直向上设置的周壁部16。周壁部16由左半个壳体50L具有的半个周壁部16L和右半个壳体50R具有的半个周壁部16R组合安装构成。在如图11所示的嵌合状态中,操作盘30的上表面和周壁部16的上表面共面设置。
在图9~图11所示的嵌合状态中,平薄板32A被横跨贴合在周壁部16与操作盘30的上表面上,用于覆盖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的间隙。上述的平薄板32A与实施方式1的平薄板32相同,都具有弹性透光的特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误将水淋到操作盘30的附近,由于具有平薄板32A,也能够防止水浸入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平薄板32A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部件的一个例子,周壁部16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一个例子。
(实施方式3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的冲击起子机1B中,平薄板32A被横跨贴合在周壁部16与操作盘30的上表面上,用于覆盖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的间隙,能够防止水浸入到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之间,从而能够提高操作盘30的防水性能。
(实施方式4)
参照图12~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在此处,与实施方式1~3中的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因而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冲击起子机1C中具有操作盘30A(参照图14)。该操作盘30A的上表面的面积大于开口部15的开口面积。同时,在嵌合状态时,操作盘30A的上表面覆盖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A之间的间隙,操作盘30A与电池安装部10的上侧接触。操作盘30A的上表面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盘与壳体接触的接合面的一个例子。
如图13~图15所示的操作盘30A的上表面上与其一体设置有多个向外侧突出的螺钉固定部35。各个螺钉固定部35以嵌合状态与电池安装部10的上侧接触。在各个螺钉固定部35中,设置有螺钉36的插入孔37(参照图15)。另外,如图15所示,在电池安装部10上,在与嵌入状态中的各个插入孔37相向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螺纹孔17。
在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嵌合状态中,螺钉36插入到各个插入孔37中并螺合在各个螺纹孔17中。此时,平薄板32的两个端部由螺钉36的头部和操作盘30A的上表面夹持,从而使平薄板32在前述的上表面上被固定。而且,由于通过螺钉36将各个螺钉固定部35压合在电池安装部10上,所以操作盘30A在如下状态下被按压固定在电池安装部10上侧,即操作盘30A的上表面将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A之间的间隙覆盖。因此,操作盘30A的上表面与电池安装部10紧密接合,可将前述的间隙覆盖。
(实施方式4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冲击起子机1C,通过将螺钉36螺合在螺纹孔17中,操作盘30A的上表面紧密接合在电池安装部10的上侧,将开口部15和操作盘30A之间的间隙覆盖。这样,操作盘30A的上表面与电池安装部10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因此,能够防止水通过操作盘30A的上表面与电池安装部10之间浸入到开口部15与操作盘30A之间的间隙中。从而能够提高操作盘30A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并不只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变更或改变。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表示为将4个螺钉固定部35压合在电池安装部10上,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将5个以上或3个以下的合适数量的螺钉固定部35压合在电池安装部10上,从而将操作盘压合固定在电池安装部10的上侧,操作盘的上表面将开口部15和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覆盖。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充电式的冲击起子机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交流驱动式的冲击起子机。

Claims (4)

1.一种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所述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配置有开关的操作盘被嵌合在所述开口部中,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结构具有在所述嵌合状态下将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所述操作盘的外周与所述开口部接触,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操作盘的外周,且为一体式结构。
2.一种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所述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配置有开关的操作盘被嵌合在所述开口部中,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盘相对于所述壳体连续且一体形成。
3.一种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所述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配置有开关的操作盘被嵌合在所述开口部中,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密封部件,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部件横跨贴合在所述壳体上和所述操作盘上,覆盖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
4.一种电动工具的操作盘的密封结构,所述电动工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配置有开关的操作盘被嵌合在所述开口部中,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密封结构对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状态下,在所述操作盘上的与所述壳体接触的接合面覆盖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盘之间的间隙,在所述操作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操作盘一体的螺钉固定部,在所述嵌合状态下,该螺钉固定部通过螺钉部件被压接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CN 201220172311 2011-07-04 2012-04-20 电动工具操作盘的密封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02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8504 2011-07-04
JP2011148504A JP5788724B2 (ja) 2011-07-04 2011-07-04 インパクト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0268U true CN202540268U (zh) 2012-11-21

Family

ID=46635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72311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0268U (zh) 2011-07-04 2012-04-20 电动工具操作盘的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88724B2 (zh)
CN (1) CN202540268U (zh)
DE (1) DE202012005736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212708A1 (de) * 2020-10-08 2022-04-14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Handwerkzeug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1173B2 (ja) * 2004-06-17 2008-07-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可搬式電動工具
JP5206084B2 (ja) * 2008-04-10 2013-06-12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JP2011115919A (ja) * 2009-12-07 2011-06-16 Max Co Ltd 電動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2005736U1 (de) 2012-07-10
JP2013013970A (ja) 2013-01-24
DE202012005736U8 (de) 2012-11-29
JP5788724B2 (ja)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1345B2 (ja) 電動工具
CN102961024B (zh) 便携式果汁杯
WO2008155925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UA95364C2 (ru) Модуль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 накоплени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энергии, который обеспечивает выявление стирания указа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EP1973182A4 (en) SECONDARY BATTERY
JP2009214260A (ja) 電動工具
WO2007115913A3 (de) Schwingungssensoranordnung
WO2008155926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203631438U (zh) 一种带分励脱扣的辅助触头
AU2983399A (en) Prismatic battery housing
CN202540268U (zh) 电动工具操作盘的密封结构
US8653388B2 (en) Switch devices for power tools
CN201673832U (zh) 磁性防水开关组件
US20080309172A1 (en) Module electric tool
CN205564590U (zh) 一种防水按键开关
WO2011106090A3 (en) Socket assembly for a photovoltaic package
WO2009078169A1 (ja) コイン型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およびキャパシタ実装体
CN2929819Y (zh) 全防水键盘
CN210778348U (zh) 防尘防溅水开关
CN203799917U (zh) 一种长行程防水微动开关
US20070274065A1 (en) Water sealing structure of a lamp
CN206116284U (zh) 一种磁力电气开关
CN207374758U (zh) 一种便携式迷你真空机
CN115972406A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203466109U (zh) 一种微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