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13157U - 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13157U
CN202513157U CN2012201356448U CN201220135644U CN202513157U CN 202513157 U CN202513157 U CN 202513157U CN 2012201356448 U CN2012201356448 U CN 2012201356448U CN 201220135644 U CN201220135644 U CN 201220135644U CN 202513157 U CN202513157 U CN 202513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iode
tube core
optical fiber
core assembl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356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梅
董旭光
刘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356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13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13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131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包括管壳、半导体制冷器、光纤组件、管芯组件、尾套管,所述半导制冷器、光纤组件、管芯组件同管壳相匹配,所述管壳底板两侧定位部分呈梯形,其上有呈对角设置的定位孔,所述管壳的引线从其框体一侧引出;本实用新型这种小型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器件内置防静电芯片,可以有效提高静电防护等级。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光电器件,具体来说是一种作为宽谱光源的光发射器件,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传感器(FOS,Fiber Optic Sensor)的应用开发根据当前的应用热点领域和技术类型可大致分为四个大的方向:光(纤)层析成像分析技术OCT、光纤智能材料、光纤陀螺与惯导系统、以及常规工业工程传感器;在光纤传感器中,光源是关键器件之一,可占到整体价格的10%。目前应用最广泛的FOS光源器件主要有超辐射发光管,所装配的FOS应用方向在光纤陀螺、桥梁监测、煤矿、石化及电力系统等方面。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既具有激光器功率大,耦合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发光管频谱宽的优点,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电器件。超辐射发光管主要应用在光纤陀螺、光纤应力传感、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电流电压互感器等领域,是影响这些系统精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系统中不可替代的核心部分。
随着光纤传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系统的小型化、低成本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因而对各元件尺寸也要求越来越小,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光源是系统的核心元器件,占用体积较大,如果能把光源的安装尺寸减小,对减小系统尺寸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体积小、防静电能力强的发光二极管,该器件大大缩小了现有技术半导体光器件安装占有的空间体积,使用更为便捷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包括管壳、半导体制冷器、光纤组件、管芯组件、尾套管,所述半导制冷器、光纤组件、管芯组件同管壳相匹配,所述管壳底板两侧定位部分呈梯形,其上有呈对角设置的定位孔,所述管壳的引线从其框体一侧引出。
所述引线间的中心间距为1.27mm,引线可以是圆形或方形。
所述管芯组件由热沉、过渡热沉、管芯、热敏电阻和防静电芯片组成,所述管芯、防静电芯片、热敏电阻焊接在过渡热沉上。
所述防静电芯片可以是压敏电阻或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所述尾套管可以是橡胶管或者金属管,形状呈台阶型或者渐变的圆柱形。
所述光纤组件可以采用金属化光纤组件或者非金属化光纤组件。
所述管芯组件可以是SLED管芯组件或者LD管芯组件。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器件结构紧凑,体积小;
2、器件内置防静电芯片,可以有效提高静电防护等级; 
3、可以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光纤陀螺系统以及宽带光源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SLED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常用的SLED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管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管壳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管壳;                             2、半导体制冷器;
3、光纤组件;                         4、管芯组件;                   
4.1、热沉;                           4.2、过渡热沉;
4.3、管芯;                           4.4、热敏电阻;
4.5、防静电芯片;                     5、尾套管;                          
6、金属支架;                         7、过渡块;
8、金属化光纤组件;                   9、非金属化光纤组件;
10、胶;                              11、SLED管芯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管壳1、半导体制冷器2、光纤组件3、管芯组件4、尾套管5,所述半导制冷器2、光纤组件3、管芯组件4同管壳1相匹配,所述管壳1底板两侧定位部分呈梯形,其上有呈对角设置的定位孔,所述管壳1的引线从管壳框体一侧引出。半导体制冷器2选择体积小、效率高的制冷器,确保在全温范围内的稳定工作。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其功能具体如下:管壳1是实现气密封装,安装半导体制冷器和固定光纤;半导体制冷器2实现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温控;光纤组件3实现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传导出去;管芯组件4实现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本实用新型的管芯组件可以采用SLED(Super luminescent LED)管芯组件或者LD(Laser Diode)管芯组件;尾套管5其功能是保护光纤。器件这种封装形式占用的空间位置包括:管壳壳体、两边引线以及出纤方向留出来的位置。
小型发光二极管外形设计相比较现有产品而言具有以下方面的改变:所述管壳1的引线改变,引线间距从2.54mm减为1.27mm;把原来的引线排列在管壳框体两边改成引线排列在管壳框体一边,这样就减少一边引线占用的安装位置,并且引线集中在一边,在制作、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把这一排引线短路,就可以有效防护静电冲击,管壳结构具体如图4所示。
所述管壳1定位孔的变化:现有技术产品在管壳底板上有四个定位孔,如图2所示。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器件体积,同时不影响器件的装配及尾纤出纤,所以把四个螺丝定位孔改为两个,并沿对角放置。并把出纤孔不放到中间,而偏向没有定位孔的一边,如图1所示,这样既能满足固定要求,也不妨碍尾纤。器件定位占用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所述管芯组件4由热沉、过渡热沉、管芯、热敏电阻和防静电芯片组成,如图3所示,管芯4.3、防静电芯片4.5、热敏电阻4.4焊接在过渡热沉4.2上,过渡热沉4.2焊接到热沉上4.1。发光二极管是静电敏感器件,静电对其光源芯片的损伤的危害性极大。为了提高发光二极管的防静电能力,在小型化SLED发光二极管或LD发光二极管里增加防静电芯片,增强器件的防静电级别。
光纤组件可以采用金属化光纤组件或者非金属化光纤组件。一段保偏光纤或单模光纤,一端制作成准直透镜。制作好透镜光纤经过金属化后焊接上一根镀金金属套管,就组成金属化光纤组件。透镜光纤为非金属化时,可以直接用胶粘在金属套管里或者粘在玻璃片上或硅片上,或者用玻璃焊料焊接到金属管里,就组成非金属化光纤组件。金属管可以是镍管、可伐管或者不锈钢管,金属化光纤组件用的金属管必须镀金,非金属化镜光纤组件用的金属管可以镀金,也可以不镀金。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结构可以举几个实施例,具体如下:
实施例1,结构如图5所示。SLED发光二极管,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具体由管壳1、半导体制冷器2、金属化光纤组件8、SLED管芯组件11、尾套管5、金属支架6组成,管壳1采用金属外壳,尾套管5采用金属套管。半导体制冷器2焊接在金属管壳1的底板上。SLED管芯组件11焊接在半导体制冷器2上。金属化光纤组件8中的经过金属化的透镜光纤焊接于一个金属套管上,金属化光纤组件8的金属套管焊接到金属支架6上,金属支架6通过激光焊接焊接到SLED管芯组件11的热沉上,SLED管芯组件11发出的光通过光纤耦合出来。
实施例2,结构如如图6所示,发光二极管,光纤金属化,焊接光纤实现。具体由管壳1、半导体制冷器2、光纤组件3、管芯组件4、尾套管5组成。本实施的光纤组件由制作好透镜光纤经过金属化后焊接于一个过渡块组成。半导体制冷器2焊接在金属的管壳1底板上。管芯组件4焊接在半导体制冷器2上,透镜光纤经过金属化用焊锡直接焊接到一个过渡块7上。管芯组件4发出的光通过光纤组件耦合出来。本实施例中的管芯组件可以采用SLED管芯组件或者LD管芯组件。
实施例3,结构如图7所示,发光二极管,胶粘光纤或玻璃焊料固定,出纤玻璃焊料密封工艺实现。具体由管壳1、半导体制冷器2、非金属化光纤组件9、管芯组件4、尾套管5组成。半导体制冷器2焊接在金属的管壳1底板上,管芯组件4焊接在半导体制冷器2上。非金属化光纤组件9中的透镜光纤不需要金属化,用胶10固定到一个过渡块7上,也可以采用玻璃焊料将透镜光纤固定在过渡块7上。管芯组件发出的光通过非金属化光纤组件耦合出来。本实施例中的管芯组件可以采用SLED管芯组件或者LD管芯组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后,除去尾纤占用的位置以外,壳体安装需要的空间约为原来的1/3,且具有防静电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详细地示出并描述了一个相关的特定的实施例参考,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变。这些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包括管壳(1)、半导体制冷器(2)、光纤组件(3)、管芯组件(4)、尾套管(5),所述半导体制冷器(2)、光纤组件(3)、管芯组件(4)同管壳(1)相匹配,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壳(1)底板两侧定位部分呈梯形,其上有呈对角设置的定位孔,所述管壳(1)的引线从其框体一侧引出。
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间的中心间距为1.27mm,引线是圆形或方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芯组件(4)由热沉(4.1)、过渡热沉(4.2)、管芯(4.3)、热敏电阻(4.4)和防静电芯片(4.5)组成,所述管芯、防静电芯片、热敏电阻焊接在过渡热沉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静电芯片可以是压敏电阻或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套管(5)是橡胶管或者金属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套管(5)是形状呈台阶型或者渐变的圆柱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组件(3)可以采用金属化光纤组件或者非金属化光纤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芯组件(4)可以是SLED管芯组件或者LD管芯组件。
CN2012201356448U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13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356448U CN202513157U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356448U CN202513157U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13157U true CN202513157U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65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3564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13157U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1315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8859A (zh) * 2013-01-08 2013-04-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光纤耦合端精确定位和固定的结构
CN107390330A (zh) * 2017-08-31 2017-11-24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可调的bosa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109104796A (zh) * 2018-10-09 2018-12-28 西安中科华芯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芯片组装定位夹具及方法
CN109301052A (zh) * 2018-10-09 2019-02-01 西安中科华芯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组装方法
CN110746128A (zh) * 2019-11-29 2020-02-04 武汉楚星光纤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与金属套管玻璃密封的封接装置及封接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8859A (zh) * 2013-01-08 2013-04-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光纤耦合端精确定位和固定的结构
CN107390330A (zh) * 2017-08-31 2017-11-24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可调的bosa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WO2019041688A1 (zh) * 2017-08-31 2019-03-0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可调的bosa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107390330B (zh) * 2017-08-31 2019-08-20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可调的bosa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109104796A (zh) * 2018-10-09 2018-12-28 西安中科华芯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芯片组装定位夹具及方法
CN109301052A (zh) * 2018-10-09 2019-02-01 西安中科华芯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组装方法
CN109104796B (zh) * 2018-10-09 2023-09-22 西安中科华芯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芯片组装定位夹具及方法
CN110746128A (zh) * 2019-11-29 2020-02-04 武汉楚星光纤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与金属套管玻璃密封的封接装置及封接方法
CN110746128B (zh) * 2019-11-29 2024-02-13 武汉楚星光纤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与金属套管玻璃密封的封接装置及封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3157U (zh) 一种小型发光二极管
CN101986179B (zh) 半导体器件组件
CN107179421B (zh) 流速传感器探头及流速测量系统
CN104734782A (zh) 光发射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05065307U (zh) 一种超小型发光二极管
CN101728468B (zh) 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的方法
CN102237471B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00005A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陶瓷封装装置
CN201731883U (zh) 中高精度光纤陀螺结构
CN108305927A (zh) 一种无机封装直插式深紫外led
CN106959493A (zh) 一种将ld与光纤耦合的组件
CN100552993C (zh) 高导热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CN104048234A (zh) 照明装置
CN204613454U (zh)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集成的半导体光学器件
US20170033270A1 (en) Portable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out pre-stored power sources and led package structure thereof
CN203754411U (zh) 一种双腔体mems混合集成金属封装结构
CN201430343Y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封装结构
CN115164864A (zh) 一种t形结构小型光纤陀螺仪
CN211859140U (zh) 一种光纤激光器封装装置
US20130307005A1 (en) Low Cost Surface Mount Packaging Structure for Semiconductor Optical Device and Packaging Method Therefor
CN206804933U (zh) 一种将ld与光纤耦合的组件
CN201213136Y (zh) Led发光二极管
CN102332526A (zh) 覆晶式led封装结构
CN201122792Y (zh) 一种集成光隔离器的半导体激光器
CN102279447A (zh) 光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