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13048U - 键盘按键和键盘 - Google Patents

键盘按键和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13048U
CN202513048U CN2012201167728U CN201220116772U CN202513048U CN 202513048 U CN202513048 U CN 202513048U CN 2012201167728 U CN2012201167728 U CN 2012201167728U CN 201220116772 U CN201220116772 U CN 201220116772U CN 202513048 U CN202513048 U CN 202513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frame
keycap
outside framework
keyboard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167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ZHO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ZHO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ZHO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ZHO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167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13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13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130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键盘按键,包括键帽、剪刀脚架、硅胶体、中间板、感应片以及铝板,所述剪刀脚架包括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内框架和外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上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键帽的内表面,所述内框架的下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板,所述键帽的内表面设有可分别限制所述内框架上端和所述外框架上端于所述键帽内表面移动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在键帽被下压或上升的过程中,键帽的内表面上的限位结构可以分别对内框架的上端和外框架的上端进行限位,限制内框架的上端和外框架的上端在键帽的内表面上移动,可避免内框架的上端和外框架的上端与键帽内表面脱离,保证键盘按键功能正常。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键盘。

Description

键盘按键和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键盘按键以及包括该键盘按键的键盘。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键盘按键一般包括键帽、剪刀脚架、中间板、硅胶体、感应片以及铝板,剪刀脚架由内框架和外框架构成,内框架和外框架相互交叉且可以转动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交叉形状,并且内框架和外框架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中间板上,硅胶体穿过中间板以及剪刀脚架,键帽放置在剪刀脚架的上方,感应片放置在铝板上,且置于剪刀脚架的下方,这样,依靠下压键帽,键帽抵压在硅胶体的上端,剪刀脚架转动,从而使得硅胶体抵压感应片,实现键盘按键的感应。
现有技术中,键帽可以分别抵压在内框架和外框架的上端,当压着键帽往下移动时,内框架和外框架之间相互转动,从而,剪刀脚架向下被压缩,使得硅胶体抵压在感应片上,当松开对键帽的抵压时,在硅胶体的作用下,内框架和外框架会相互转动并上升,恢复至原状,为了实现对剪刀脚架的限位,键帽的内表面上设有可分别抵压在内框架和外框架上端内侧的挡块,这样,可避免内框架和外框架在相互转动上升的过程中,上升的高度超过原状,但是,当键帽向下压下内框架和外框架时,内框架和外框架的上端会分别朝外侧移动,偏离挡块,从而难以保证键帽下压时的定位,且当键帽上升时,内框架和外框架的上端也会出现偏离挡块的现象,使得键帽和剪刀脚架脱离,键盘按键失去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键盘按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键盘按键的键帽和剪刀脚架之间没有下压限位的结构以致键帽和剪刀脚架易脱离、键盘按键失去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键盘按键,包括键帽、剪刀脚架、硅胶体、中间板、感应片以及铝板,所述键帽、剪刀脚架、中间板、感应片以及铝板自上而下依序放置,所述硅胶体穿设于所述剪刀脚架和所述中间板中,且置于所述感应片上,所述剪刀脚架包括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内框架和外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上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键帽的内表面,所述内框架的下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板,所述键帽的内表面设有可分别限制所述内框架上端和所述外框架上端于所述键帽内表面移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多个设于所述键帽内表面且具有第一凹槽的凸块,所述内框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一限位柱,所述外框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二限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具有贯穿所述第一凸块下表面的开口,所述第一凸块内侧的下表面设有朝所述第一凹槽开口延伸且使所述第一凹槽内侧形成下端封闭的腔体的延伸板。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的两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内框架下端两侧和所述外框架下端两侧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设于所述中间板两侧且具有第二凹槽的第二凸块,所述内框架的下端两侧设有可转动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第一连接柱,所述外框架的下端两侧设有可转动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第二连接柱。
进一步地,所述内框架呈长条状,其中设有可供所述硅胶体穿过的第一凹腔,所述外框架呈长条状,其中设有可供所述内框架穿过的第二凹腔,所述内框架两侧外表面与所述外框架第二凹腔的两侧内表面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相互转动的转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内框架两侧外表面的转动柱或转动孔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外框第二凹腔两侧内表面且可与所述转动柱或转动孔对应配合的转动孔或转动柱。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孔为可供所述转动柱转动、移动的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体包括可相对移动且弹性连接为一体的上端体以及下端体,所述下端体中设有第四凹腔,所述第四凹腔中设有可抵压于所述感应片的抵压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键盘,其包括上述的键盘按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键帽被下压或上升的过程中,键帽的内表面上的限位结构可以分别对内框架的上端和外框架的上端进行限位,限制内框架的上端和外框架的上端在键帽的内表面上移动,从而,可避免内框架的上端和外框架的上端与键帽内表面脱离,保证键盘按键功能正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键盘按键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键帽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刀脚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硅胶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键盘按键剖切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键盘按键下压后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键盘按键,包括键帽、剪刀脚架、硅胶体、中间板、感应片以及铝板,所述键帽、剪刀脚架、中间板、感应片以及铝板自上而下依序放置,所述硅胶体穿设于所述剪刀脚架和所述中间板中,且置于所述感应片上,所述剪刀脚架包括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内框架和外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上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键帽的内表面,所述内框架的下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板,所述键帽的内表面设有可分别限制所述内框架上端和所述外框架上端于所述键帽内表面移动的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内框架上端和外框架上端可保证和键帽的连接,从而保证键盘按键功能正常。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键盘按键1包括键帽11、剪刀脚架12、硅胶体13、中间板14、感应片15以及铝板16,键帽11、剪刀脚架12、中间板14、感应片15以及铝板16自上而下依序叠放,剪刀脚架12由相互交叉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构成,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呈交叉状设置,且内框架122的下端和外框架121的下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中间板14,内框架122的上端和外框架121的上端则分别连接在键帽11的内表面上,硅胶体13穿过剪刀脚架12和中间板14,且置于感应片15上,其上端可被键帽11抵压,并进一步被压缩变形抵压在感应片15上,实现该键盘按键1的感应接通。
当向下作用力在键帽11上后,键帽11则会向下分别抵压在内框架122的上端和外框架121的上端,从而使得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相互转动,并向下被压缩,降低高度,从而,键帽11的内表面直接抵压在硅胶体13的上端,使得硅胶体13变形,进而,硅胶体13的下端抵压在感应片15上,使得键盘按键1感应接通;当作用在键帽11上的作用力卸去以后,在硅胶体13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剪刀脚架12的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则会相互转动,并上升,恢复至原状。
当然,为了限制内框架122的上端以及外框架121的上端在键帽11内表面上的位置,避免在键帽11被下压或上升的过程中,键帽11与内框架122上端、外框架121上端之间脱离或位置发生变化,键帽11的内表面上设有可分别限制内框架122上端和外框架121上端在键帽11内表面移动的限位结构,这样,在该限位结构的作用下,当键帽11下压或上升的过程中,内框架122的上端和外框架121的上端则不会在键帽11内表面上移动,从而保证键帽11分别与内框架122、外框架121之间的连接关系,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保证键盘按键1的功能。
具体地,上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多个设于键帽11内表面的具有第一凹槽113的第一凸块112,内框架122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置于该第一凹槽113中的第一限位柱1221,外框架121的上端两侧则设有可转动置于该第一凹槽113中的第二限位柱1211,该第一限位柱1221和第二限位柱1211分别置于键帽11内表面上的第一凸块112中的第一凹槽113中,第一凹槽113可以分别对第一限位柱1221和第二限位柱1211的两侧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键帽11在下压或上升的过程中,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不会与键帽11脱离连接。
上述中的第一凹槽113具有贯穿第一凸块112下表面的开口,且第一凸块112内侧的下表面设有向第一凹槽113开口处延伸的延伸块115,该延伸块115使得第一凹槽113的内侧形成下端封闭的腔体114,这样,在键帽11上升的过程中,内框架122的第一限位柱1221和外框架121的第二限位柱1211则会分别置于该下端封闭的腔体114中,这样,在延伸板的作用下,可以避免由于硅胶体13弹性力过大,第一限位柱1221和第二限位柱1211从第一凹槽113中脱离出来。
当然,上述中的第一凸块112的数量和第一限位柱1221、第二限位柱1211的总量相对应配合,内框架122上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限位柱1221,外框架121上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限位柱1211,这样,第一凸块112的数量则为四个,且每个第一凸块112中设有一个第一凹槽113。
本实施例中,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分别呈长条状,内框架122中设有可供硅胶体13穿过的第一凹腔1223,该第一凹腔1223贯穿内框架122的上下端面,且硅胶体13的外表面抵压在该内框架122的第一凹腔1223的内表面上,这样,保证硅胶体13和内框架122之间不会出现脱离、松动现象。外框架121中设有第二凹腔1213,该第二凹腔1213贯穿外框架121的上下端面,且内框架122穿过该第二凹腔1213,且外框架121之间形成交叉设置。
为了实现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之间可以相互转动连接,内框架122两侧和外框架121的两侧之间设有转动结构,利用该转动结构,可以使得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之间相互交叉连接,且可以相对转动。
具体地,上述的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内框架122两侧外表面的转动柱1224以及设置在外框架121第二凹腔1213内表面上的转动孔1214,转动柱1224可转动置于转动孔1214中,即实现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之间的连接,且也可使得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之间相互转动。
当然,也可以将转动柱设置在外框架121第二凹腔1213内表面上,而转动孔则设置在内框架122两侧外表面上,具体设置可使实际情况而定。
当剪刀脚架12被向下压时,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之间相互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向下压缩的功能,当然,剪刀脚架12的长度也会相对应被拉长,为了使得该剪刀脚架12的长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上述中的转动孔1214为长条孔,这样,转动柱1224不仅可以在该长条孔中转动,且也可以在该长条孔中直线移动,由于内框架122的上端和外框架121的上端都连接在键帽11的内表面上,且被限位,内框架122的下端和外框架121的下端则连接在中间板14上,这样,在剪刀脚架12下压或上升的过程中,内框架122和外框架121则会相互转动,且相对移动,以保证剪刀脚架12的长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或固定不变。
中间板14为方形板,其中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三凹腔141,硅胶体13穿过该第三凹腔141,从而可以抵压在感应片15上。
本实施例中,中间板14的两侧设有分别用于连接内框架122下端的两侧和外框架121下端的两侧的连接结构,利用该连接结构,可以分别将内框架122的下端和外框架121的下端连接在中间板14上。
具体地,上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设有中间板14两侧且具有第二凹槽143的第二凸块142,内框架122下端两侧设有可转动置于第二凹槽143中的第一连接柱1222,外框架121下端两侧设有可转动置于第二凹槽143中的第二连接柱1212,这样,通过第一连接柱1222和第二连接柱1212分别和第二凹槽143的连接,可以实现内框架122下端和外框架121下端分别和中间板14的连接。
当然,上述中的第二凸块142的数量和第一连接柱1222、第二连接柱1212的总量相对应配合,内框架122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柱1222,外框架121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连接柱1212,这样,第二凸块142的数量则为四个,且每个第二凸块142中设有一个第二凹槽143。
本实施例中,硅胶体13包括可相对移动且弹性连接为一体的上端体131以及下端体132,这样,当硅胶体13的上端体131受压时,其则会相对于下端体132移动,即被压缩,当作用在上端体131上的作用力去掉以后,上端体131则会相对下端体132向上移动,即恢复原状。
硅胶体13的下端体132中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四凹腔133,且在该第四凹腔133的上端面上设有可抵压在感应片15上的抵压柱134,当硅胶体13被压缩后,该抵压柱134则会抵压在感应片15上,实现该键盘按键1的感应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键盘,键盘包括上述的键盘按键1,这样,用户在对键盘上的键盘按键1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可保证键盘按键1中的键帽11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键盘按键,包括键帽、剪刀脚架、硅胶体、中间板、感应片以及铝板,所述键帽、剪刀脚架、中间板、感应片以及铝板自上而下依序放置,所述硅胶体穿设于所述剪刀脚架和所述中间板中,且置于所述感应片上,所述剪刀脚架包括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内框架和外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上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键帽的内表面,所述内框架的下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内表面设有可分别限制所述内框架上端和所述外框架上端于所述键帽内表面移动的限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多个设于所述键帽内表面且具有第一凹槽的凸块,所述内框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一限位柱,所述外框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二限位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具有贯穿所述第一凸块下表面的开口,所述第一凸块内侧的下表面设有朝所述第一凹槽开口延伸且使所述第一凹槽内侧形成下端封闭的腔体的延伸板。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两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内框架下端两侧和所述外框架下端两侧的连接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设于所述中间板两侧且具有第二凹槽的第二凸块,所述内框架的下端两侧设有可转动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第一连接柱,所述外框架的下端两侧设有可转动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第二连接柱。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呈长条状,其中设有可供所述硅胶体穿过的第一凹腔,所述外框架呈长条状,其中设有可供所述内框架穿过的第二凹腔,所述内框架两侧外表面与所述外框架第二凹腔的两侧内表面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相互转动的转动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内框架两侧外表面的转动柱或转动孔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外框第二凹腔两侧内表面且可与所述转动柱或转动孔对应配合的转动孔或转动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为可供所述转动柱转动、移动的长条孔。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体包括可相对移动且弹性连接为一体的上端体以及下端体,所述下端体中设有第四凹腔,所述第四凹腔中设有可抵压于所述感应片的抵压柱。
10.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键盘按键。
CN2012201167728U 2012-03-23 2012-03-23 键盘按键和键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3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67728U CN202513048U (zh) 2012-03-23 2012-03-23 键盘按键和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67728U CN202513048U (zh) 2012-03-23 2012-03-23 键盘按键和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13048U true CN202513048U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65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1677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3048U (zh) 2012-03-23 2012-03-23 键盘按键和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130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108A (zh) * 2016-05-11 2017-08-04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开关及键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108A (zh) * 2016-05-11 2017-08-04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开关及键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3048U (zh) 键盘按键和键盘
CN110277267B (zh) 一种能够调节按键回弹力度的机械键盘
CN204834436U (zh) 一种键盘开关底座与键帽的配合结构
CN201051410Y (zh) 家用电器的升降立柱锁紧机构
CN201199500Y (zh) 开关自复位机构及包含该开关自复位机构的自复位开关
CN206076139U (zh) 一种开关
CN102737880B (zh)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CN107968012A (zh) 旋转按压开关
CN203521257U (zh) 一种带有多工段按键垫的按钮开关
CN203386158U (zh) 静音鼠标
CN202695224U (zh)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CN202888549U (zh) 一种usb保护插座
CN207319964U (zh) 具有指示灯的轻触开关
CN210370759U (zh) 轨道车碰触式气动自动开关装置
CN204332791U (zh) 方向盘开关
CN203277125U (zh) 一种电力扫描装置的防滑按钮开关结构
CN205104381U (zh) 一种全方位驱动的圆形脚踏开关
CN205230893U (zh) 一种弧形长按键
CN204144109U (zh) 一种新型按钮面板装置及平板式按钮开关
CN218666639U (zh) 一种启动踏板
CN205335142U (zh) 按钮开关
CN210170825U (zh) 一种设有固定机构的双人格斗游戏机
CN215750107U (zh) 一种切割小尺寸瓷砖的辅助装置
CN201773764U (zh) 一种新型防倾倒开关
CN203013547U (zh) 导电橡胶推动方向转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