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7880B -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 Google Patents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7880B
CN102737880B CN201210194685.9A CN201210194685A CN102737880B CN 102737880 B CN102737880 B CN 102737880B CN 201210194685 A CN201210194685 A CN 201210194685A CN 102737880 B CN102737880 B CN 102737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frame
joint pin
outside framework
cavity
key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46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7880A (zh
Inventor
李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ZHO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ZHO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ZHO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ZHONG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946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7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7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7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7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7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及键盘按键,键盘按键包括键帽、剪刀脚架、硅胶体、感应片及底板,剪刀脚架包括内、外框架,内、外框架的上端分别滑动连接于键帽的内表面,内、外框架的下端分别穿过感应片滑动连接于底板上。本发明中,在键帽被下压或上升的过程中,内框架的上端和外框架的上端可分别于键帽内滑动,而内框架下端和外框架下端可分别在底板上滑动,即剪刀脚架于多个方向上均具有滑动空间,这种结构,按键下压灵活性更高,大大降低了按键因为下压不灵活而导致的按键不导通的机率,提高按键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及舒适性,使键盘设计更人性化。

Description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键盘及这种键盘上的按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键盘按键一般包括键帽、剪刀脚架、硅胶体、感应片以及底板、还有一部分带有中间板的键盘结构,剪刀脚架由内框架和外框架构成,内框架和外框架相互交叉且可以转动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交叉形状,键帽放置在剪刀脚架的上方与内框架和外框架上端相连,内框架和外框架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中间板或底板上,硅胶体穿过中间板以及剪刀脚架上端与键帽相连,下端与感应片相连,感应片放置在底板上,且置于剪刀脚架的下方,这样,依靠下压键帽,键帽抵压在硅胶体的上端,剪刀脚架转动,从而使得硅胶体抵压感应片,实现键盘按键的感应。
现有技术中,键帽分别抵压在内框架和外框架的上端,当压着键帽往下移动时,内框架和外框架之间相互转动,从而,剪刀脚架向下被压缩,使得硅胶体抵压在感应片上,当松开对键帽的抵压时,在硅胶体的作用下,内框架和外框架会相互转动并上升,恢复至原状。而内框架与外框架之间的转动是通过设置于二者之间的转动结构实现。此转动结构包括对应设于内框架与外框架侧壁上的轴孔以及设于所述轴孔中的转轴。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剪刀脚架带动键帽上下移动的要求,对剪刀脚架某几个连接轴(一般为四个)均有限制移动、只允许转动的结构设计要求,这几个被限制移动的连接轴的连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卡槽式的连接方式,即达到只能转动、不能移动的效果。因此上述结构中,向下按压按键时卡槽结构容易产生按压不灵活的现象,导致按压按键后出现不导通、无反应现象的几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按键灵活,手感好的按键及键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键盘按键,包括自上而下依序放置的键帽、剪刀脚架、硅胶体、感应片及底板,所述硅胶体穿设于所述剪刀脚架置于所述感应片上,所述剪刀脚架包括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内框架和外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上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上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键帽的内表面,所述内框架的下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感应片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框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外框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键帽内表面设有四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对应的第一凸块,各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可供对应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滑设的第一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框架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连接柱,所述外框架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四连接柱;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四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柱及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柱对应的第二凸块,各所述第二凸块上设有可供对应的第三连接柱或第四连接柱滑设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与各所述第二滑槽的上方设有可供各对应的连接柱伸入之开口,各所述开口的边缘均设有导向斜面。
具体地,所述内框架呈长条状,其中设有可供所述硅胶体穿过的第一凹腔;所述外框架呈长条状,其中设有可供所述内框架穿过的第二凹腔,所述内框架两侧外表面与所述外框架第二凹腔的两侧内表面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相互转动的轴孔配合转动结构。
具体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内框架两侧外表面的转动柱或转动孔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外框第二凹腔两侧内表面且可与所述转动柱或转动孔对应配合的转动孔或转动柱。
具体地,所述转动孔为可供所述转动柱转动的圆孔。
更具体地,所述硅胶体包括弹性连接为一体的上端体以及下端体,所述下端体中设有第三凹腔,所述第三凹腔中设有可抵压于所述感应片的抵压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键盘,包括上述的键盘按键。
本发明中,在键帽被下压或上升的过程中,内框架的上端和外框架的上端可分别于键帽内滑动,而内框架下端和外框架下端可分别在底板上滑动,即剪刀脚架于多个方向上均具有滑动空间,与传统的连接柱有限制滑动的结构完全不同。这种结构,按键下压灵活性更高,大大降低了按键因为下压不灵活而导致的按键不导通的几率,提高按键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及舒适性,使键盘设计更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键盘按键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键盘按键省去了硅胶体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键盘按键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所述键盘按键包括自上而下依序放置的键帽100、剪刀脚架200、硅胶体300、感应片400及底板500,硅胶体300穿设于剪刀脚架200且置于感应片400上,剪刀脚架200包括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内框架210和外框架220,内框架210的上端和外框架220的上端分别滑动连接于键帽100的内表面,内框架210的下端和外框架220的下端分别穿过感应片400滑动连接于底板500上。
本实施例中,当向下作用力在键帽100上后,键帽100则会向下分别抵压在内框架210的上端和外框架220的上端,从而使得内框架210和外框架220相互转动,并向下被压缩,降低高度,从而,键帽100的内表面直接抵压在硅胶体300的上端,使得硅胶体300变形,进而,硅胶体300的下端抵压在感应片400上,使得键盘按键接通;当作用在键帽100上的作用力卸去以后,在硅胶体300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剪刀脚架200的内框架210和外框架220则会相互转动,并上升,恢复至原状。而由于内框架210的上端和外框架220的上端分别滑动连接于键帽100的内表面,内框架210的下端和外框架220的下端分别穿过感应片400滑动连接于底板500上,这样剪刀脚架200在多个方向上具有滑动空间。采用这种结构,按键下压灵活性更高,大大降低了按键因为下压不灵活而导致的按键不导通的机率,提高按键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及舒适性,使键盘设计更人性化。
具体地,参照图1、图2,键帽100内表面设有四个第一凸块110,第一凸块110上设有第一滑槽111,内框架210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11中的第一连接柱211,外框架220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置于第一滑槽111中的第二连接柱221。由图1中可以看出,位于键帽100内表面靠左设置的两个第一滑槽111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柱211对应,位于键帽100内表面靠右设置的两个第一滑槽111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柱221对应,这样,内框架210的上端在靠左设置的两个第一滑槽111内向左滑动,而外框架220上端在靠右设置的两个第一滑槽111内向右滑动。
具体地,底板500上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凸块510,第二凸块510上设有第二滑槽511,内框架210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置于第二滑槽511中的第三连接柱212,外框架220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置于第二滑槽511中的第四连接柱222。由图1中可以看出,位于底板500上表面靠左设置的两个第二滑槽511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柱212对应,位于底板500上表面靠右设置的两个第二滑槽511分别与两个第四连接柱222对应,这样,内框架210下端在靠左设置的第二滑槽511内向左滑动,而外框架220下端在靠右设置的第二滑槽511内向右滑动。
更进一步地,各第一滑槽111的上方均设有一开口1111,各第一连接柱211与各第二连接柱221由开口1111伸入第一滑槽111内,开口1111的边缘设有导向斜面1112。通过设置导向斜面1112,能更方便地将第一连接柱211与各第二连接柱221由开口1111伸入第一滑槽111内。各第二滑槽511的上方设有一开口5111,各第三连接柱212与各第四连接柱222由开口5111伸入第二滑槽511内,开口5111的边缘设有导向斜面5112。通过设置导向斜面1112及导向斜面5112,能更方便地将第三连接柱212与各第四连接柱222伸入第二滑槽511内。
具体地,内框架210和外框架220分别呈长条状,内框架210中设有可供硅胶体300穿过的第一凹腔213,该第一凹腔213贯穿内框架210的上下端面,且硅胶体300的外表面抵压在该内框架210的第一凹腔213的内表面上,这样,保证硅胶体300和内框架210之间不会出现脱离、松动现象。外框架220中设有第二凹腔223,该第二凹腔223贯穿外框架220的上下端面,且内框架210穿过该第二凹腔223,且外框架220之间形成交叉设置。
为了实现内框架210和外框架220之间可以相互转动连接,内框架210两侧和外框架220的两侧之间设有轴孔配合的转动结构,利用该转动结构,可以使得内框架210和外框架220之间相互交叉连接,且可以相对转动。
具体地,上述的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内框架210两侧外表面的转动柱214以及设置在外框架220第二凹腔223内表面上的转动孔224,转动柱214可转动置于转动孔224中,即实现内框架210和外框架220之间的连接,且也可使得内框架210和外框架220之间相互转动。
当然,也可以将转动柱214设置在外框架220第二凹腔223内表面上,而转动孔224则设置在内框架210两侧外表面上,具体设置可使实际情况而定。
当剪刀脚架200被向下压时,内框架210和外框架220之间相互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向下压缩的功能,内框架210的上端和外框架220的上端分别于第一滑槽111中滑动,内框架210的下端和外框架220的下端分别穿过感应片400滑动于第二滑槽511中滑动。而本实施例中,转动孔224为可供转动柱214转动的圆孔。这样,通过转动孔224的限制,也使得对内框架210与外框架220进行一定的限制,使内框架210上端与外框架220上端不会于第一滑槽111未封闭端脱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感应片400贴设于底板500上,感应片400对应于各第二凸块510处设有通孔410以供内框架210的下端与外框架220的下端由通孔410中穿过并连接至底板500上。本实施例中,直接将感应片400贴设在底板500上,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中间板,不仅节省了材料,也减少了装配工序。
进一步地,硅胶体300包括弹性连接为一体的上端体310以及下端体320,所述下端体320中设有第三凹腔321,第三凹腔321中设有可抵压于感应片400的抵压柱(图中未示出)。这样,当硅胶体300的上端体310受压时,其则会相对于下端体320移动,即被压缩,当作用在上端体310上的作用力去掉以后,上端体310则会相对下端体320向上移动,即恢复原状。当硅胶体300被压缩后,该抵压柱则会抵压在感应片400上,实现该键盘按键的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键盘,键盘包括上述的键盘按键,这样,用户在对键盘上的键盘按键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按键灵活,手感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键盘按键,包括自上而下依序放置的键帽、剪刀脚架、硅胶体、感应片及底板,所述硅胶体穿设于所述剪刀脚架置于所述感应片上,所述剪刀脚架包括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内框架和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的上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上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键帽的内表面,所述内框架的下端和所述外框架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感应片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内框架呈长条状,其中设有可供所述硅胶体穿过的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贯穿所述内框架的上下端面,且所述硅胶体的外表面抵压在所述内框架的第一凹腔的内表面上;所述外框架呈长条状,其中设有可供所述内框架穿过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二凹腔贯穿所述外框架的上下端面,所述内框架穿过该第二凹腔且与所述外框架之间形成交叉设置,所述内框架两侧外表面与所述外框架第二凹腔的两侧内表面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相互转动的轴孔配合的转动结构;
所述硅胶体包括弹性连接为一体的上端体以及下端体,所述下端体中设有第三凹腔,所述第三凹腔中设有可抵压于所述感应片的抵压柱;
所述内框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外框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键帽内表面设有四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对应的第一凸块,各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可供对应的第一连接柱或第二连接柱滑设的第一滑槽;所述内框架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连接柱,所述外框架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四连接柱;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四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柱及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柱对应的第二凸块,各所述第二凸块上设有可供对应的第三连接柱或第四连接柱滑设的第二滑槽;
所述内框架上端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柱为朝内凸出,所述外框架上端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柱为朝内凸出,各所述第一滑槽的供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柱或所述第二连接柱进入的入口朝外开设;所述内框架下端两侧的所述第三连接柱为朝外凸出,所述外框架下端两侧的所述第四连接柱为朝外凸出,各所述第二滑槽的供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柱或所述第四连接柱进入的入口朝内开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与各所述第二滑槽的上方设有可供各对应的连接柱伸入之开口,各所述开口的边缘均设有导向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内框架两侧外表面的转动柱或转动孔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外框第二凹腔两侧内表面且可与所述转动柱或转动孔对应配合的转动孔或转动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为可供所述转动柱转动的圆孔。
5.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键盘按键。
CN201210194685.9A 2012-06-13 2012-06-13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Active CN102737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4685.9A CN102737880B (zh) 2012-06-13 2012-06-13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4685.9A CN102737880B (zh) 2012-06-13 2012-06-13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7880A CN102737880A (zh) 2012-10-17
CN102737880B true CN102737880B (zh) 2015-04-22

Family

ID=46993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94685.9A Active CN102737880B (zh) 2012-06-13 2012-06-13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78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5868B (zh) * 2016-08-19 2018-02-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
CN106527750A (zh) * 2016-10-14 2017-03-22 合肥星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计算机用键盘
CN207068690U (zh) * 2017-06-16 2018-03-02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按键开关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323A (zh) * 2009-04-21 2010-07-28 袁建平 一种键盘按键及其组装方法
CN201853625U (zh) * 2010-09-20 2011-06-01 深圳市多精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键盘按键结构及其剪刀脚结构
CN201984987U (zh) * 2011-01-03 2011-09-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及其键盘
CN202695224U (zh) * 2012-06-13 2013-01-23 深圳市德众恒工业有限公司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6466A (ja) * 2002-08-06 2003-03-14 Brother Ind Ltd ノート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JP2003346586A (ja) * 2003-06-30 2003-12-05 Brother Ind Ltd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におけるキートップの組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323A (zh) * 2009-04-21 2010-07-28 袁建平 一种键盘按键及其组装方法
CN201853625U (zh) * 2010-09-20 2011-06-01 深圳市多精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键盘按键结构及其剪刀脚结构
CN201984987U (zh) * 2011-01-03 2011-09-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及其键盘
CN202695224U (zh) * 2012-06-13 2013-01-23 深圳市德众恒工业有限公司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7880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9917B (zh) 按键开关结构
CN102737880B (zh)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CN203707379U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装有电子卡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203551596U (zh) 测试适配器
US8621994B2 (en) Embosser
CN107492461A (zh) 按键结构
CN103177892B (zh) 按键及具有该按键的键盘
CN20631060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空调柜机
CN107731604A (zh) 按键装置及其多脚支撑平衡杆结构
CN103681051B (zh) 薄型化按键及键盘
KR101786791B1 (ko) 카메라모듈 테스트소켓
CN104299821B (zh) 按键结构
CN202695224U (zh)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CN206628386U (zh) 双触点式键盘按键结构
CN206349315U (zh) 塑壳断路器的辅助开关
US9916943B2 (en) Linkage mechanism and press key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6180295A1 (zh) 一种有剪刀限位配合面的组合键帽的键开关装置
CN201732712U (zh) 键盘按键及其架桥
CN211063055U (zh) 一种测量仪表控制柜
CN202513048U (zh) 键盘按键和键盘
CN102403143A (zh)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CN101937786B (zh) 对称式连杆结构
CN204418792U (zh) 一种用在折叠凉篷立柱的定位装置
CN201044216Y (zh) 按键结构
CN206834105U (zh) 微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