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12363U - 显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12363U CN202512363U CN201220083513XU CN201220083513U CN202512363U CN 202512363 U CN202512363 U CN 202512363U CN 201220083513X U CN201220083513X U CN 201220083513XU CN 201220083513 U CN201220083513 U CN 201220083513U CN 202512363 U CN202512363 U CN 2025123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ess
- containment member
- developer roll
- donor rollers
- inlet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作为该显影装置的显影盒具有:显影辊,其承载显影剂;供给辊,其与显影辊接触并供给显影剂;壳体主体,其将显影辊及供给辊支承成可旋转;凹部,其形成在壳体主体上,向显影辊的轴向的各端部周面开口,并被配置供给辊的轴部;第一密封构件,其与显影辊的端部周面滑动接触;以及第二密封构件,其供供给辊的轴部贯通,并配置在凹部内,与凹部和第一密封构件密接。以与供给辊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凹部的截面形状呈位于显影辊侧的入口端部的长度比与该入口端部平行且幅度最宽的宽幅部即底边部分的长度短的形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可使第一密封构件的面压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具有显影辊、将显影剂供给于显影辊的供给辊、以及与显影辊及供给辊的两端部对应配设的密封构件。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显影装置,为了抑制色粉从显影装置内泄漏,该显影装置具有:侧密封件(第一密封构件),该侧密封件与显影辊的轴向的两端部周面滑动接触;以及供给辊密封件(第二密封构件),供给辊的轴部贯通该供给辊密封件。
此外,也提出有这样一种显影装置:将第一密封构件及第二密封构件做成构成为一体的密封单元,且做成可一体地相对于壳体主体的凹部装拆(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显影装置中,形成于壳体主体的凹部具有从该凹部的底面朝向显影辊侧的开口逐渐扩大的截面形状,密封单元具有与凹部的截面形状对应、第一密封构件侧较宽的梯形形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4385号公报(图5)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显影装置中,位于显影辊侧的凹部的开口较大,第一密封构件的背面由用海绵等形成的第二密封构件支承的部分较大。因此,由第二密封构件进行的从第一密封构件的背面侧的支承不充分,第一密封构件的面压不稳定,色粉有可能从显影辊与第一密封构件之间泄漏。
特别是,近年来根据小型化的需要,显影辊趋于小径化,在这种结构中,由第二密封构件对第一密封构件的背面进行支承的部分相对变大,因此,色粉泄漏可能更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将第一密封构件的背面由壳体主体支承的部分增大,可使第一密封构件的面压稳定。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具有:显影辊,该显影辊承载显影剂;供给辊,该供给辊与所述显影辊接触并供给显影剂;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将所述显影辊及所述供给辊支承成可旋转;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主体上,向所述显影辊的轴向的各端部周面开口,并被配置所述供给辊的轴部;第一密封构件,该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端部周面滑动接触;以及第二密封构件,第二密封构件供所述供给辊的轴部贯通,并配置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凹部和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密接。
并且,以与所述供给辊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构成为位于所述显影辊侧的入口端部的长度比与该入口端部平行且幅度最宽的宽幅部的长度短的形状。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形成于壳体主体的凹部的截面形状呈位于显影辊侧的入口端部的长度比与该入口端部平行且幅度最宽的宽幅部的长度短的形状,因此,第一密封构件的背面由壳体主体支承的部分变大,可使第一密封构件的面压稳定。
另外,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最好做成具有与所述入口端部相对、且比该入口端部长的底边的四边形。
此外,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最好是大致梯形。
如此,可利用具有简单的截面形状的凹部获得上述的所需效果。
另外,上述凹部的截面形状最好是关于通过所述显影辊的轴线和所述供给辊的轴线的直线对称的形状。
如此,可容易地将第二密封构件设计成,当插入凹部时弹性变形的第二密封构件产生弹性回复而保持在凹部的规定位置时,提高对凹部的密接性。
另外,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最好是关于通过所述显影辊的轴线和所述供给辊的轴线的直线非对称的形状。
如此,例如在装配具有截面形状与凹部对应的第二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时,由于将具有非对称形的截面形状的第二密封构件插入凹部,故在第二密封构件有正反的情况下,就可防止第二密封构件的误安装。
另外,以与所述供给辊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所述凹部中与所述入口端部相邻的边最好向所述显影辊的轴线延伸。
如此,配置在凹部内的第二密封构件的入口端部侧的角部在相对于显影辊的切线垂直的方向上就与第一密封构件及壳体主体的壁部抵接。因此,第二密封构件的该角部附近的密接性提高,密封性提高。
另外,所述入口端部的长度最好比所述供给辊的轴部的直径长。
如此,可将第二密封构件以与供给辊组合后的状态安装在壳体主体上,可容易进行装配作业。
另外,所述第二密封构件最好具有与所述凹部对应的截面形状。
如此,第二密封构件对于凹部的密接性提高,供给辊旋转时第二密封构件的止转效果更好。
另外,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第二密封构件最好构成为一体。
如此,第一密封构件与第二密封构件向壳体主体的装配作业变得容易。
实用新型的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形成于壳体主体的凹部的截面形状呈位于显影辊侧的入口端部的长度比与该入口端部平行且幅度最宽的宽幅部的长度短的形状,因此,第一密封构件的背面由壳体主体支承的部分变大,可使第一密封构件的面压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形态的显影盒的激光打印机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处理盒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从显影盒上卸下侧盖和显影辊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壳体主体左侧的凹部的放大立体图,(b)是表示右侧的凹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表示密封单元配置于凹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密封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密封单元配置于凹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密封单元配置于凹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密封单元配置于凹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28 显影盒
31 显影辊
33 供给辊
33B 轴部
50 壳体主体
51 凹部
52 入口端部
53 底边部分(底边)
54、55 相邻的边
60 密封单元
61 第一密封构件
62 第二密封构件
O1 显影辊的轴线
O2 供给辊的轴线
L12 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适当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先简单说明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然后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分。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采用以使用激光打印机1时的用户为基准的方向进行说明。即,在图1中,将右侧设为“前侧(跟前侧)”,左侧设为“后侧(里侧)”,垂直纸面方向中的里侧设为“右侧”,垂直纸面方向中的跟前侧设为“左侧”。另外,将面对纸面时的上下方向设为“上下方向”。
<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具有将纸张3供给于主体盒2内用的供纸部4、以及在纸张3上形成图像用的图像形成部5等。
供纸部4具有可装拆地安装在主体盒2内的底部的供纸托盘6、以及设在供纸托盘6内的纸张按压板7。另外,供纸部4具有进行纸张3的输送和纸粉的去除的各种辊11。并且,在供纸部4中,供纸托盘6内的纸张3被纸张按压板7向上方按压,由各种辊11输送到图像形成部5。
图像形成部5具有扫描单元16、处理盒17和定影部18等。
扫描单元16设在主体盒2内的上部,具有激光发光部(未图示)、被旋转驱动的多棱镜19、透镜20、21和反射镜22、23、24等。在该扫描单元16中,激光束通过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路径而以高速扫描方式照射到感光鼓27的表面上。
处理盒17为这样的构造:通过将设在主体盒2的跟前侧的前盖2A适当打开,从而相对于主体盒2装拆自如地安装。并且,该处理盒17主要包括:作为显影装置的一例的显影盒28;以及鼓单元39等。
显影盒28在安装于鼓单元39的状态下,相对于主体盒2装拆自如。另外,显影盒28也可构成为,相对于固定在主体盒2上的鼓单元39装拆自如。如图2所示,显影盒28主要具有显影辊31、层厚限制刮片32、供给辊33及色粉收容室34。
在该显影盒28中,色粉收容室34内的作为显影剂的一例的色粉在由搅拌器34A搅拌后,通过供给辊33供给到显影辊31,此时,在供给辊33与显影辊31之间被摩擦带正电。供给到显影辊31上的色粉随着显影辊31的旋转而进入层厚限制刮片32与显影辊31之间,进一步被摩擦带电并被做成一定厚度的薄层而承载在显影辊31上。另外,显影盒28的详细结构在后面进行说明。
鼓单元39主要具有感光鼓27、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9及转印辊30。并且,在该鼓单元39内,感光鼓27的表面在被栅控式电晕充电器均匀充正电后,经来自扫描单元16的激光束高速扫描而曝光。由此,被曝光的部分的电位下降,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接着,承载在显影辊31上的色粉随着显影辊31的旋转而供给于形成在感光鼓27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27的表面上形成色粉图像。然后,通过在感光鼓27与转印辊30之间输送纸张3,从而将承载在感光鼓27表面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在纸张3上。
如图1所示,定影部18具有加热辊41、对加热辊41进行加压的加压辊42。并且,在定影部18中,在纸张3通过加热辊41与加压辊42之间的期间,使转印在纸张3上的色粉热定影。另外,由定影部18热定影后的纸张3被输送到配设在定影部18下游侧的排纸辊45,由该排纸辊45送出到排纸托盘46上。
<显影盒的详细构造>
下面说明显影盒28的详细结构。
如图3所示,显影盒28主要具有:壳体主体50,该壳体主体50将前述的显影辊31及供给辊33支承成可旋转;以及密封单元60,该密封单元60配置在供给辊33的轴向的两端侧。
这里,供给辊33在轴向上形成得比显影辊31短。因此,当显影辊31以与供给辊33接触的状态安装在壳体主体50上时,显影辊31的两端部周面就与密封单元60接触。另外,显影辊31及供给辊33具有:承载色粉的大径的辊部31A、33A,以及与辊部31A、33A相比形成为小径的、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主体50上的轴部31B、33B。
壳体主体50形成为后方开口的箱状,在壳体主体50的开口侧,显影辊31及供给辊33的轴部31B、33B通过轴承(未图示)被支承成可旋转。并且,如图4(a)、(b)所示,在壳体主体50中,供给辊33的辊部33A的两端外侧,形成有向显影辊31的辊部31A的两端部周面开口且可配置供给辊33的轴部33B的凹部51。
如图5所示,以与供给辊33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凹部51具有大致梯形的截面形状,位于显影辊31侧的入口端部52和与入口端部52相对的底边部分53平行。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壳体主体50具有与显影辊31的端部周面相对、且在凹部51的周缘部弯曲成圆弧状的密封支承面50A。因此,凹部51的截面形状也在入口端部52处呈圆弧状,但在本说明书中,为方便起见,利用连接凹部51的上缘部和下缘部的直线(弦)来说明凹部51的形状。
详细地说,凹部51的截面形状的位于显影辊31侧的入口端部52的长度比底边部分53的长度L2短。
并且,凹部51中与入口端部52相邻的两条边54、55向显影辊31的轴线O1延伸。换言之,与入口端部52相邻的两条边54、55的延长线在显影辊31的轴线O1处相交。因此,配置于凹部51的第二密封构件62的入口端部52侧的角部C1、C2在与显影辊31的切线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一密封构件61及壳体主体50的壁部抵接。
这种凹部51的截面形状呈关于通过显影辊31的轴线O1和供给辊33的轴线O2的直线L12对称的形状。
如图5所示,在壳体主体50的凹部51中,与供给辊33的轴部33B嵌合的密封单元60以与凹部51的各表面密接的状态配置。
如图6所示,密封单元60的第一密封构件61和第二密封构件62由双面胶带或粘接剂等接合而构成为一体,由此,相对于前述的壳体主体50的凹部51可一体地进行装拆。
第一密封构件61是与显影辊31(辊部31A)的端部周面滑动接触的构件,由相对于显影辊31滑动性良好的毛毡等形成为片状。
第二密封构件62由海绵等缓冲性高的构件形成,具有与凹部51对应的大致梯形的截面形状。
在第二密封构件62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供供给辊33的轴部33B贯通的孔部A1。另外,第二密封构件62的显影辊31侧的端部面侧面看形成为圆弧状,第一密封构件61随着该面与第二密封构件62密接接合。
在装配这种显影盒28时,使供给辊33的轴向两端的各轴部33B贯通密封单元60的孔部A1,将密封单元60装配在供给辊33的两端部上。
接着,在将第二密封构件62压溃使其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将供给辊33安装在显影盒28的壳体主体50上。安装供给辊33后,弹性回复后的第二密封构件62在凹部51内以与凹部51密接的状态保持在规定位置上。第一密封构件61的背面以横跨密封支承面50A的状态密接地支承在第二密封构件62上。
并且,将显影辊31安装在壳体主体50上,使显影辊31的轴向的两端部周面与密封单元60的第一密封构件61滑动接触。
最后,安装左右的侧盖(未图示),显影盒28的装配结束。
虽然在上述的显影盒28中,构成为将第一密封构件61和第二密封构件62做成一体的密封单元60,但第一密封构件61和第二密封构件62也可做成不是一体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显影盒28的装配是,在将安装于供给辊33的两端部的第二密封构件62保持在凹部51的规定位置后,将第一密封构件61粘接在壳体主体50的密封支承面50A上并使第一密封构件61与第二密封构件62密接。显影辊31的安装和左右侧盖(未图示)的安装与使用密封单元60时的装配相同。
采用以上结构,在本实施形态中可获得如下那样的效果。
以与供给辊33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由于凹部51的截面形状呈位于显影辊31侧的入口端部52的长度L1比与该入口端部52平行且幅度最宽的宽幅部即底边部分53的长度短的形状,因此,第一密封构件61的背面由壳体主体50的密封支承面50A支承的部分变大,可使第一密封构件61的面压稳定。
另外,与具有入口端部52的长度L1在底边部分53的长度L2以上的截面形状的凹部相比,即使旋转力随着供给辊33的轴部33B的旋转而作用在第二密封构件62上,也能将第二密封构件62以稳定的状态保持在凹部51内。
由于凹部51的截面形状是具有与入口端部52相对、且比该入口端部52长的底边部分53(底边)的四边形,尤其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入口端部52与底边部分53平行的大致梯形,因此,利用具有简单的截面形状的凹部51,就可获得上述的所需效果。
由于凹部51的截面形状是关于通过显影辊31的轴线O1和供给辊33的轴线O2的直线L12对称的形状,因此,可容易地将第二密封构件62设计成,当插入凹部51时弹性变形的第二密封构件62产生弹性回复而保持在凹部51的规定位置时,提高对于凹部51的密接性。
以与供给辊33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由于凹部51中与入口端部52相邻的两条边54、55向显影辊31的轴线O1延伸,因此,配置在凹部51内的第二密封构件62的入口端部52侧的角部C1、C2在与显影辊31的切线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一密封构件61及壳体主体50的壁部抵接。因此,第二密封构件62的角部C1、C2附近的密接性提高,该角部C1、C2附近的密封性提高。
由于第二密封构件62具有与凹部51对应的截面形状,且密接地安装在凹部51内,因此,第二密封构件62相对于凹部51的密接性提高,供给辊33旋转时的第二密封构件62的止转效果更大。
通过将第一密封构件61和第二密封构件62构成为一体,第一密封构件61和第二密封构件62向壳体主体50的装配作业就变得容易。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变更。
例如,如图7所示,可做成相对于前述实施形态仅改变图5所示的显影盒28的凹部51的底边部分53的形状的显影盒28’。
以与供给辊33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显影盒28’的凹部71具有四边形的截面形状,该四边形具有与入口端部72相对、且比该入口端部72长的底边部分73。底边部分73相对于入口端部72倾斜,在扩大的边74与底边部分73相交的角部C3的周边,凹部71的深度因该倾斜的底边部分73而变深。
这种凹部71的截面形状呈关于通过显影辊31的轴线O1和供给辊33的轴线O2的直线L12非对称的形状。
另外,凹部71的截面形状呈位于显影辊31侧的入口端部72的长度L3比与该入口端部72平行且幅度最宽的宽幅部的长度L4短的形状。
配置在凹部71内的密封单元65的第一密封构件66和第二密封构件67构成为一体,第二密封构件67具有与凹部71对应的截面形状,且密接地安装在凹部71内,第一密封构件66以其背面横跨密封支承面50A的状态密接地支承在第二密封构件67上。
在这种显影盒28’中,以与供给辊33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由于凹部71的截面形状呈位于显影辊31侧的入口端部72的长度L3比与该入口端部72平行且幅度最宽的宽幅部的长度L4短的形状,因此,第一密封构件66的背面由壳体主体50的密封支承面50A支承的部分变大,可使第一密封构件66的面压稳定。
此外,由于凹部71的截面形状是具有与入口端部72相对、且比该入口端部72长的底边部分73(底边)的四边形,第二密封构件67具有与凹部71对应的截面形状,并密接地安装在该凹部71内,因此,即使旋转力随着供给辊33的轴部33B的旋转而作用在第二密封构件67上,也能将第二密封构件67以稳定的状态保持在凹部71内。尤其,通过使底边部分73倾斜,则凹部71的深度在扩大的边74与底边部分73相交的角部的周边变深,与该部分密接的第二密封构件67的角部C3可使随着供给辊33的轴部33B的旋转而欲旋转的第二密封构件67以更稳定的状态保持在凹部71内。
由于将凹部71的截面形状做成关于通过显影辊31的轴线O1和供给辊33的轴线O2的直线L12非对称的形状,并且第二密封构件67具有与凹部71对应的截面形状,且密接地安装在凹部71内,因此,在第二密封构件67有正反的情况下,在装配显影盒28’时,可防止第二密封构件67的误装配。
另外,作为具有非对称形状的截面形状的凹部,也可以是上述的凹部51和凹部71中与入口端部相邻的两条边关于通过显影辊31的轴线O1和供给辊33的轴线O2的直线L12非对称的四边形。当然,凹部的截面形状也可是四边形以外的形状。
下面,参照概略图说明在第2变形例及第3变形例的凹部内配置有密封单元的显影盒。
如图8所示,以与供给辊33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第2变形例的凹部81呈六边形。具体来说,具有入口端部82、与该入口端部82平行且比该入口端部82长的底边部分83,与入口端部82相邻的两条边84、85从入口端部82的上下端向与密封支承面50A垂直的方向延伸,与底边部分83相邻的两条边86、87向与底边部分83垂直的方向延伸,与两条边84、85相交。
这种凹部81的截面形状呈关于通过显影辊31的轴线O1和供给辊33的轴线O2的轴线L12对称的形状。
另外,凹部81的截面形状呈位于显影辊31侧的入口端部82的长度L5比底边部分83的长度L6短的形状。
配置在凹部81内的密封单元88的第二密封构件89具有与凹部81对应的截面形状,且密接地安装在凹部81内。
在这种显影盒中,也可获得与上述显影盒28相同的效果。
如图9所示,以与供给辊33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第3变形例的凹部91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形状。
此外,在与入口端部92相对的弯曲底部93上,设有在供给辊33旋转时起到第二密封构件62的止转作用的两个卡止部94、95。
这种凹部91的截面形状呈关于通过显影辊31的轴线O1和供给辊33的轴线O2的轴线L12对称的形状。
另外,凹部91的截面形状呈位于显影辊31侧的入口底部92的长度L7比通过供给辊33的轴线O2的、与入口底部92平行且幅度最宽的宽幅部的长度L9短的形状。
配置在凹部91内的密封单元98的第二密封构件99具有与凹部91对应的截面形状,且密接地安装在凹部91内。
另外,卡止部的个数和形状最好根据凹部及第二密封构件的尺寸和截面形状等作适当改变。
在这种显影盒中,由于密封单元98的第二密封构件99密接地安装在设于凹部91的弯曲底部93的两个卡止部94、95上,因此,根据凹部91和第二密封构件99的截面形状,即使在第二密封构件99是容易以孔部A1为中心旋转的形状(例如圆形或五角形以上的正多边形)的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实用新型。
两个卡止部94、95在供给辊33的轴部33B旋转时起到第二密封构件99的止转作用,能将第二密封构件99以稳定的状态保持在凹部91内。
另外,在上述的显影盒28的凹部51及各变形例的凹部71、81、91中,由于入口端部52、72、82、92的长度L1、L3、L5、L7比供给辊33的轴部33B的直径长,因此,能将第二密封构件62、67、89、99以与供给辊33组合后的状态安装在壳体主体50上,可容易进行装配作业。
在前述实施形态中,作为显影装置采用了一体地具有的色粉收容室34的显影盒,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将具有色粉收容室的色粉盒可装拆的卡盒用作显影装置。
Claims (9)
1.一种显影装置,具有:显影辊,该显影辊承载显影剂;供给辊,该供给辊与所述显影辊接触并供给显影剂;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将所述显影辊及所述供给辊支承成可旋转;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主体上,向所述显影辊的轴向的各端部周面开口,并被配置所述供给辊的轴部;第一密封构件,该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端部周面滑动接触;以及第二密封构件,该第二密封构件供所述供给辊的轴部贯通,并配置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凹部和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密接,
该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
以与所述供给辊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呈位于所述显影辊侧的入口端部的长度比与该入口端部平行且幅度最宽的宽大幅宽部的长度短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是具有与所述入口端部相对、且比该入口端部长的底边的四边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是大致梯形。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是关于通过所述显影辊的轴线和所述供给辊的轴线的直线对称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是关于通过所述显影辊的轴线和所述供给辊的轴线的直线非对称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与所述供给辊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看,所述凹部中与所述入口端部相邻的边向所述显影辊的轴线延伸。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部的长度比所述供给辊的轴部的直径长。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具有与所述凹部对应的截面形状。
9.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第二密封构件构成为一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43380 | 2011-06-28 | ||
JP2011143380A JP5874216B2 (ja) | 2011-06-28 | 2011-06-28 | 現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12363U true CN202512363U (zh) | 2012-10-31 |
Family
ID=4706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083513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12363U (zh) | 2011-06-28 | 2012-03-07 | 显影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74216B2 (zh) |
CN (1) | CN202512363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343562A (ja) * | 2005-06-09 | 2006-12-21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297101B2 (ja) * | 2005-08-25 | 2009-07-1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現像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240563A (ja) * | 2006-03-03 | 2007-09-20 | Seiko Epson Corp |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5035283B2 (ja) * | 2009-03-25 | 2012-09-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
2011
- 2011-06-28 JP JP2011143380A patent/JP5874216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3-07 CN CN201220083513XU patent/CN2025123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874216B2 (ja) | 2016-03-02 |
JP2013011694A (ja) | 201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18032B2 (en) | Volumetri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toner agitators | |
US20140079438A1 (en) | Volumetri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Driven Toner Platform | |
US20140079440A1 (en) | Volumetri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Removable Exit Paddle | |
CN100580578C (zh) | 显影装置 | |
EP1615084B1 (en) |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130170876A1 (en) | Developer Unit Architecture for an Imaging Device | |
JP2006308802A (ja) | 像担持体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308801A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262373B (zh) | 显影剂搅拌构件、显影设备和处理盒 | |
US20060024084A1 (en) |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4808463A (zh) | 显影设备,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202512363U (zh) | 显影装置 | |
CN202583700U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EP2828712B1 (en) | Cleaner unit for removing waste toner with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
US9182699B2 (en) |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8292796A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写真装置 | |
JP3193997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該現像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A2854370C (en) | Toner delivery system for a shake-free toner cartridge | |
JP5903805B2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5827062U (zh) | 一种显影盒 | |
JP3603679B2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CN205644028U (zh) |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221650809U (zh) | 一种辊类的安装结构及成像装置 | |
CN218068571U (zh) | 粉盒及电子成像设备 | |
JP5589028B2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