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08903U - 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08903U CN202508903U CN2012201376333U CN201220137633U CN202508903U CN 202508903 U CN202508903 U CN 202508903U CN 2012201376333 U CN2012201376333 U CN 2012201376333U CN 201220137633 U CN201220137633 U CN 201220137633U CN 202508903 U CN202508903 U CN 2025089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waste water
- cell body
- reaction cell
- water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槽体,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于所述反应槽体相对的两个侧壁的上端;电解装置,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电源,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设于所述反应槽体内,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催化剂颗粒回收板,该催化剂颗粒回收板自所述出水口的下端以一定的坡度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反应槽体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电源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电解供气系统,包括曝气管和空气泵,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反应槽体的底部,所述空气泵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催化材料,装填于所述反应槽体内。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高效、能耗低、综合处理成本低廉、处理过程清洁、无或少污泥产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的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二五”期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率要达到10%的目标,每年可节约新鲜水资源70多亿m3,这可有效地缓解我国,尤其是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废水回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全国总的污水排放量是700多亿吨,全国再生水的用量只有16.6亿m3,仅占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的2%距离10%的目标相差很远。因此要完成这一目标不仅取决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市场水价的调整等宏观调控因素,更需要高效、清洁、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的可靠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再生水未来投资空间十分广阔。
再生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等经过预处理及生化法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放水,再经进一步的处理后,达到某一用途的水质标准,如工业冷却用水、城市园林景观灌溉等而回用于该生产过程的潜在水资源。但在废水达标处理过程中,原污/废水中的母体化合物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化合物的组成、性质上发生变化,而且其分子形态与尺寸大小都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在深度处理中继续以生化法为主要净化工艺,则往往对COD(化学耗氧量)等关键控制水质指标的去除效率很低。目前再生水的处理技术常见的有膜技术、MBR法、Fonton试剂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或与其他物化方法,如絮凝、过滤等的组合工艺。但这些组合工艺不仅存在处理流程长、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等具体问题;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含水率高,处理成本高,尤其是含有I类污染物的污泥更是如此。污泥的直接排放或污泥管理不当就使得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如今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现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目前废水处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高效、处理过程清洁、低或无污泥产生的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高效、能耗低、综合处理低廉、且处理过程清洁、无或少污泥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反应槽体,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于所述反应槽体相对的两个侧壁的上端;
电解装置,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电源,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设于所述反应槽体内,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
催化剂颗粒回收板,该催化剂颗粒回收板自所述出水口的下端以一定的坡度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反应槽体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电源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
电解供气系统,包括曝气管和空气泵,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反应槽体的底部,所述空气泵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催化材料,装填于所述反应槽体内。
优选的,在上述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反应槽体的底部设有V形的槽部。
优选的,在上述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设于所述槽部的两侧,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槽部的底端。
优选的,在上述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槽部的夹角为60°。
优选的,在上述废水处理系统中,多个所述槽部连续排列于所述反应槽体的底部
优选的,在上述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催化剂颗粒回收板的上方还设有挡板,该挡板和所述催化剂颗粒回收板之间形成有间隙。
优选的,在上述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反应槽体由PP板或PVC板加工形成。
优选的,在上述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催化剂颗粒回收板与所述反应槽体底部的夹角为60°。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催化材料按照一定的填充量要求装填到反应槽体中,并与废水的电解技术相结合,同时利用电解供气系统,为反应槽体中的负极板提供氧气(DO)以供电活化时产生活性氧物种,同时也为催化材料提供定向循环的动力。由于在反应槽体中添加了催化材料,使得对较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效果与处理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与目前废水三维电解技术相比,该技术采用的是流化床而非固定床,催化材料失活与结垢风险大大降低,催化材料的催化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催化材料对DO的催化活性强且催化材料的机械稳定性优良,在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几乎都被完全降解且催化材料本身不易粉化,所以该技术与传统电解或三维电解技术的最大区别是其处理过程清洁、无或少污泥产生。催化剂颗粒回收板以一定的坡度设于出水口处,可导引催化材料向进水口方向运动,避免了催化材料的流失,提高了催化材料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反应槽体,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于所述反应槽体相对的两个侧壁的上端;
电解装置,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电源,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设于所述反应槽体内,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
催化剂颗粒回收板,该催化剂颗粒回收板自所述出水口的下端以一定的坡度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反应槽体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电源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
电解供气系统,包括曝气管和空气泵,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反应槽体的底部,所述空气泵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催化材料,装填于所述反应槽体内。
参图1所示,废水处理系统10包括反应槽体11、电解装置12、电解供气系统13、催化材料14和催化剂颗粒回收板15。
反应槽体11优选设置成矩形体,采用PP板或PVC板加工而成。反应槽体11右方侧壁的上端开设有入水口111,反应槽体11左方侧壁的上端开设有出水口112,出水口112优选低于入水口111的高度。反应槽体11的下端还可以设有排空口113,排空口113可以在废水处理系统10不使用时将反应槽体11内的废水排放出去。入水口111、出水口112和排空口113处可分别设有阀门(图未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反应槽体11的形状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例如圆柱体。
电解装置12包括正极板121、负极板122和电源123。正极板121和负极板122安装于反应槽体11内,且均为石墨电极板。多个石墨电极板在反应槽体11内沿从左到右(出水口112至入水口111)的方向以一定的间隔排布,并按照正负极交互式方法与配置的电源123的正负极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123优选为直流电源。正极板121和负极板122垂直于反应槽体11的底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反应槽体11体积的限制,正极板121和负极板122可以仅设置为一组,即只有一个正极板121和一个负极板122。
电解供气系统13包括曝气管131和空气泵132。曝气管131设有多个,且平行分布于反应槽体11的底部,曝气管131优选平行于所述正极板121或负极板122设置,进一步地,曝气管131优选设于相邻的正极板121和负极板122之间。曝气管131的气孔朝下,防止被催化材料14颗粒堵住。空气泵132连接于曝气管131,可以为反应槽体11中的负极板122提供氧气以供电活化时产生活性氧物种,同时也为催化材料14提供定向循环的动力,进而使得催化材料14失活与结垢风险大大降低,催化材料14的催化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电解供气系统13还可以包括空气流量计或空气阀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曝气管131的数量也可仅设置有一个。
催化材料14为负载过渡金属的碳基或二氧化硅基颗粒,催化材料14中还可以掺杂有二氧化钛。该催化材料14既能够从低浓度废水中选择性富集污染物,又具有高度电催化活化性能。在反应槽体11中添加了催化材料14,使得对较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效果与处理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催化材料14的装填量占反应槽体11的容积优选为30%~60%。
催化剂颗粒回收板15,自出水口12的下端以一定的坡度向下延伸,并与反应槽体11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16,电源123、空气泵132以及控制装置等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从而充分利用了空间,减小了系统的占用面积。催化剂颗粒回收板15与反应槽体11底部的夹角优选为60°。
催化剂颗粒回收板15的上方还设有挡板17,该挡板17和导流板15之间形成有间隙。挡板17和催化剂颗粒回收板15之间围成催化材料沉淀分离区18。挡板17也可以设置成正极板121或负极板122。
挡板17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对废水中的大部分催化材料14形成阻拦,避免催化材料14的流失;另一方面还可以阻挡水流的扰动,进而可以稳定挡板左侧的水流,当部分催化材料14进入沉淀分离区18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催化材料14沉淀并在催化剂颗粒回收板15的导引下穿过挡板17与催化剂颗粒回收板15之间的间隙,然后在曝气管131的作用下继续进行催化反应。
反应槽体11的底部还设有V形的槽部114,正极板121和负极板122分别设于槽部114的两侧,曝气管131设于槽部114的底端。槽部114的夹角优选为60°。槽部114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槽部114连续排列在反应槽体11的底部,形成锯齿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槽部114也可以设置有一个,相应地,正极板121和负极板122也只设有一组,分别设于该槽部114的两侧,曝气管131也只有一个,设于该槽部114的底端。
反应过程中,催化材料14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并沿着V形槽部114的两个坡面下滑,然后积聚在槽部114的底端,曝气管131向下吹气,气体沿着槽部114的两个坡面向上流动,并使得水流带着催化材料14向上运动,因此催化材料14始终处于流化状态,不致板结,并能与废水进一步发生电解反应。
利用上述废水处理系统10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通过泵驱动,使得废水运送至入水口111,经过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到反应槽体11中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平均反应时间(即水力停留时间)为20min即可。废水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排放标准按照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I类(A标准)执行(即COD低于50mg/L)。
用户根据实际需要,用于不同的废水或满足不同的用途需求时,可调整反应时间或调整电解参数与催化材料14装填量,经过参数优化后即可满足不同类型的工业废水的处理要求。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10的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对炼油废水生化后出水的处理效果分析。
炼油废水属于难降解废水,炼油过程用水量大,排放废水的水质复杂且波动性强。利用处理能力为60L/h的上述废水处理系统10,对一家炼油厂废水经过生化后的排放水进行了30天的现场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水质指标COD波动变化在80.0-360mg/L之间,平均值220mg/L;氨氮浓度在40.0mg/L左右时,控制反应时间为20min,反应后系统出水的COD低于50mg/L,平均去除率可达80.1%;出水的氨氮浓度低于4mg/L,对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电解结束时系统的平均产泥量低于每升废水50mg。而且出水水质好且变化平稳,这说明系统对有机物的抗冲击性很好。
实施例2
印染废水生化后出水的处理效果分析。
印染工业用水量大,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波动性大。利用处理能力为60L/h的上述废水处理系统10,对多家印染废水生化后的排放水进行了3周的现场连续运行试验。实验水的主要水质指标为:进水水质指标COD波动变化在80-120mg/L之间,平均值100mg/L时;色度为40-80,平均值为60。实验时控制反应时间为20min。出水结果表明:该装置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仍然可达60%,出水COD低于50mg/L,色度的去除率接近100%;电解结束时系统的平均产泥量低于每升废水60mg。出水水质好且变化平稳,效果良好,可以达到回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
实施例3
生活废水生化处理后出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分析。
生活废水的产生量目前已经超过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成为我国废水处理行业中的主要废水来源,同时它也是今后回用水领域中的最重要的潜在水源。根据目前我国的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排放水COD低于50或60mg/L的标准。在江苏省太湖流域要求COD低于50,且氨氮低于5或8mg/L。但这一标准对于一些老的污水处理厂而言,其工艺设计时COD要求低于80或120mg/L,而对氨氮无标准要求。因此该技术适合用于对老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及今后的废水回用流域。利用处理能力为60L/h的上述废水处理系统10,对一家老污水处理厂30天的现场试验,试验水质为:进水水质指标COD波动变化在60-150mg/L之间,平均值105mg/L时;氨氮为20-60mg/L,平均值为40mg/L。实验时控制反应时间为20min。出水结果表明:该装置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仍然可达70%,氨氮的去除率接近100%;电解结束时系统的平均产泥量低于每升废水30mg。出水水质好且变化平稳,效果良好,可以达到回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
上述结果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10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废水处理中,而且处理效果好,系统产泥量低,能耗低、过程清洁,综合处理成本低,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总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中,以碳基或SiO2基负载过渡金属掺杂TiO2等制备了既能够从低浓度废水中选择性富集污染物,又具有高度电催化活化性能的环境催化材料;该材料按照一定的填充量要求装填到反应槽体中,并与废水的电解技术相结合;同时利用电解供气系统,为反应槽体中的负极板提供氧气(DO)以供电活化时产生活性氧物种,同时也为催化材料提供定向循环的动力。由于在反应槽体中添加了催化材料,使得对较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效果与处理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与目前废水三维电解技术相比,该技术采用的是流化床而非固定床,催化材料失活与结垢风险大大降低,催化材料的催化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催化材料对DO的催化活性强且催化材料的机械稳定性优良,在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几乎都被完全降解且催化材料本身不易粉化,所以该技术与传统电解或三维电解技术的最大区别是其处理过程清洁、无或少污泥产生。催化剂颗粒回收板以一定的坡度设于出水口处,可导引催化材料向进水口方向运动,避免了催化材料的流失,提高了催化材料的使用率。
而且多种生产废水的现场试验结果显示,该技术系统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印染废水生化系统出水及炼油厂生化处理系统出水等的深度处理具有设备容积效率高、处理效果好、低或无污泥产生、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成本低、能耗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且与原有的水处理系统兼容性好等诸多技术优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槽体,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于所述反应槽体相对的两个侧壁的上端;
电解装置,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电源,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设于所述反应槽体内,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
催化剂颗粒回收板,该催化剂颗粒回收板自所述出水口的下端以一定的坡度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反应槽体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电源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
电解供气系统,包括曝气管和空气泵,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反应槽体的底部,所述空气泵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催化材料,装填于所述反应槽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体的底部设有V形的槽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设于所述槽部的两侧,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槽部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的夹角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槽部连续排列于所述反应槽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颗粒回收板的上方还设有挡板,该挡板和所述催化剂颗粒回收板之间形成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体由PP板或PVC板加工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颗粒回收板与所述反应槽体底部的夹角为6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376333U CN202508903U (zh) | 2012-04-01 | 2012-04-01 | 废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376333U CN202508903U (zh) | 2012-04-01 | 2012-04-01 | 废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08903U true CN202508903U (zh) | 2012-10-31 |
Family
ID=47061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13763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08903U (zh) | 2012-04-01 | 2012-04-01 | 废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0890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5133A (zh) * | 2013-09-12 | 2013-12-11 | 苏州大学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CN103482730A (zh) * | 2013-10-16 | 2014-01-01 | 苏州大学 | 一种电催化废水处理系统 |
-
2012
- 2012-04-01 CN CN2012201376333U patent/CN20250890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5133A (zh) * | 2013-09-12 | 2013-12-11 | 苏州大学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CN103435133B (zh) * | 2013-09-12 | 2015-07-15 | 苏州大学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CN103482730A (zh) * | 2013-10-16 | 2014-01-01 | 苏州大学 | 一种电催化废水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16893B (zh) | 废水处理系统 | |
WO2018228080A1 (zh) | 一种上布流内扩散竖式推流光催化处理废水撬装设备 | |
CN109368746B (zh) | 一种高cod、难生化废水的预处理装置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202643385U (zh) | 电解催化氧化废水的处理装置 | |
CN203144227U (zh) | 多级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的一体化装置 | |
CN102557359A (zh) | 一种季戊四醇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 |
CN102225803A (zh) | 生物膜反应器、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202390287U (zh) | 处理印染废水的内置铁炭uasb-sbr联用系统 | |
CN103708621B (zh) | 一种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 |
CN204162570U (zh) | 一种微电解/厌氧/好氧/膜过滤处理装置 | |
CN103626323B (zh) | 一种制药、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法及专用装置 | |
CN202508903U (zh) | 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3482730B (zh) | 一种电催化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2508904U (zh) | 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1255496U (zh) | 工业园区综合性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高标准深度处理系统 | |
CN103663893B (zh) | 臭氧与纯氧曝气结合实现石化废水污泥减量的方法 | |
CN107986519A (zh) | 一种电催化和光催化污水处理方法 | |
CN210457843U (zh) | 一种废水脱氮除磷系统 | |
CN203625090U (zh) | 一种电催化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3529983U (zh)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3699987U (zh)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5093082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与dtro浓缩液的废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 |
CN105130124B (zh) | 一种污染水体中硝氮、氨氮及cod的协同去除方法 | |
CN201144181Y (zh) | 糖蜜酒精废水预处理装置 | |
CN210528631U (zh) |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