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28631U -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8631U
CN210528631U CN201920939066.5U CN201920939066U CN210528631U CN 210528631 U CN210528631 U CN 210528631U CN 201920939066 U CN201920939066 U CN 201920939066U CN 210528631 U CN210528631 U CN 210528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a nitrogen
plate
flocculation
landfill leachate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90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昭玮
李红
李小斌
冷超群
杨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90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8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8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8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吹脱塔和吸收塔,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和产水区,调碱区进水端与调节池连接,产水区出口与吹脱塔上部连接,吹脱塔底部设有鼓风机,吹脱塔上部出气口与吸收塔底部进气口连接,吸收塔上部设有物料进口。该系统中絮凝沉淀一体化机构集调节pH、絮凝沉淀、储水于一体,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同时可去除部分悬浮物和COD,而且通过吹脱塔和吸收塔将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氨肥,无二次污染,不仅降低了渗滤液氨氮浓度,保证后续生化系统稳定运行,而且提高了其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多,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成分非常复杂,既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也有重金属、无机盐类、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国家环保高压之下,全国各地很多垃圾填满场采用应急处理设备,应急设备工期短,产水快,但是这种应急设备治标不治本,不断产生浓缩液使垃圾渗滤液水质越来越差,污染物浓度倍数增加,使之后续处理越来越难。氨氮的富集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高浓度的氨氮对微生物有毒性作用,生化系统无法培养出一定量的生物群落,从而使得后续生化系统难以开启。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能有效降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高氨氮垃圾渗滤液难处理,对后续生化系统产生污染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吹脱塔和吸收塔,所述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和产水区,所述调碱区进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接,所述产水区出口与所述吹脱塔上部连接,所述吹脱塔底部设有向上吹气的鼓风机,所述吹脱塔上部出气口与所述吸收塔底部进气口连接,所述吸收塔上部设有用于向下输送物料吸收氨氮的物料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调碱区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区进水端连通,所述絮凝区的出水端通过中心导流筒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沉淀区上部具有上清液出口,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处设有用于阻挡悬浮物的过滤挡板,所述产水区与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连通,所述沉淀区下部设有泥斗。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导流筒正下方设置有反射板,反射板与中心导流筒底部间距100~250mm布置;所述反射板为中间高侧边低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挡板为PP斜板,PP斜板倾斜布置的倾斜角为50~60°,其高度为1m,且PP斜板的高端面通过出水堰与所述产水区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吹脱塔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第一折板除雾器、填料和第一布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板除雾器为S型折板,高度为150~250mm,设置有2~3层;所述填料为PP材质的多面空心球,多面空心球的直径为30~50mm;所述第一布风板为开孔率为20~50%,开孔大小为20~40mm的圆板。
进一步的,所述吹脱塔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有产水罐,所述产水罐的出水口连接两路管线,一路管线通过循环进料泵与吹脱塔中部连接,另一路管线外接生化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内部由上至下布置有第二折板除雾器和第二布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板除雾器为S型折板,高度为150~250mm,设置有2~3层;所述第二布风板为开孔率为20~50%,开孔大小为20~40mm的圆板。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底部的出料口连接有产料罐,所述产料罐的出料口连接两路管线,一路管线通过进酸泵与吸收塔连接,另一路管线外接产料外输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通过絮凝沉淀一体化机构划分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产水区等不同功能区,集调节pH、絮凝沉淀、储水于一体,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同时可去除部分悬浮物和COD,而且通过吹脱塔和吸收塔将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氨肥,无二次污染,不仅降低了渗滤液氨氮浓度,保证后续生化系统稳定运行,而且提高了其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的设备流程短,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管理。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调节池;2、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3、吹脱塔;4、产水罐;5、吸收塔;6、产料罐;7、调碱区;8、中心导流筒;9、产水区;10、沉淀区;11、反射板;12、絮凝区;13、过滤挡板;14、出水堰;15、泥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2、吹脱塔3和吸收塔5,所述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2包括依次连接的调碱区7、絮凝区12、沉淀区10和产水区9,所述调碱区7进水端与所述调节池1连接,所述产水区9出口与所述吹脱塔3上部连接,所述吹脱塔3底部设有向上吹气的鼓风机,所述吹脱塔3上部出气口与所述吸收塔5底部进气口连接,所述吸收塔5上部设有用于向下输送物料吸收氨氮的物料进口。本实施例的调节池1中的垃圾渗滤液先进入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2的调碱区7进行pH调节,提高垃圾渗滤液的pH,然后进入絮凝区12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后进行絮凝反应一段时间后进入沉淀区10沉淀,经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产水区9,产水区9内经初步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进入吹脱塔3上部,从吹脱塔3上部往下流,同时吹脱塔3底部的鼓风机输送过来的空气从吹脱塔3下部往上走,二者形成对流,气液充分接触后,垃圾渗滤液里氨氮被空气带出,从而降低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其中,鼓风机可为玻璃钢风机,流量按照气水比2000~4000:1选择;而为了避免被空气带出的氨氮造成污染,将该空气通过风管进入吸收塔5下部,同时吸收塔5的上部物料进口处泵入稀硫酸,稀硫酸从吸收塔上部往下流,风管输送过来的空气从吸收塔下部往上走,二者形成对流,气液充分接触后,空气里氨氮被稀硫酸吸收,生产硫酸铵,从而去除了空气里的氨氮,避免了二次污染。
细化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池1的垃圾渗滤液首先通过提升泵进入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2的调碱区7,提升泵可以是潜污泵、自吸泵、螺杆泵等,垃圾渗滤液在调碱区7停留时间为30~50分钟,同时调碱区7内配备加药管线和加药泵,通过加药管线投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等碱性试剂,提高垃圾渗滤液pH,而且配置穿孔曝气进行搅拌,以及预曝气,以降低进水氨氮、硫化氢等污染物。
所述调碱区7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区12进水端连通,调pH后的垃圾渗滤液通过调碱区7出水端处的过水孔进入絮凝区12进行絮凝反应,在絮凝区12停留5~10分钟,同时絮凝区12内配备加药管线和搅拌机,加药点为多点投加,分别投加絮凝剂、助凝剂,絮凝剂可以为三氯化铁,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助凝剂可以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等,加药过程中配备搅拌机搅拌,搅拌机功率为0.18~0.37kw,80~120r/min。
所述絮凝区12的出水端通过中心导流筒8与所述沉淀区10连通,经絮凝反应后的垃圾渗滤液通过中心导流筒8进入沉淀区10沉淀,沉淀时间为1~3小时,沉淀区10中垃圾渗滤液上升流速为1~3m/h,在所述沉淀区10的底部设置泥斗15,泥斗15侧壁倾斜布置,泥斗15倾斜角为50~60°,泥斗15底部设有排泥口,可连接排泥泵,进行定期排泥;优化的,在所述中心导流筒8正下方设置反射板11,反射板11与中心导流筒8底部间距100~250mm布置,所述反射板11为中间高侧边低的结构,通过反射板11使得由中心导流筒8流出的垃圾渗滤液向四周分散进入沉淀区10,避免渗滤液直接垂直落入沉淀区10。所述沉淀区10上部具有上清液出口,所述沉淀区10的上清液出口处设有用于阻挡悬浮物的过滤挡板13,所述产水区9与所述沉淀区10的上清液出口连通;具体的,所述过滤挡板13为PP斜板,PP斜板倾斜布置的倾斜角为50~60°,其高度为1m,且PP斜板的高端面通过出水堰14与所述产水区相连通,沉淀区10中上清液上升至PP斜板处,通过PP斜板过滤作用阻挡上清液中的悬浮物留在沉淀区10,过滤后的上清液由PP斜板的高端面溢流进入出水堰14,通过出水堰14底部设置的过水孔进入产水区9,产水区9具有一定存水功能,在产水区9停留30~60分钟,使系统保持连续运行。
产水区9的储存的垃圾渗滤液通过进料泵进入吹脱塔3上部,进料泵可以为离心泵、螺杆泵、化工泵等,所述吹脱塔3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第一折板除雾器、填料和第一布风板,第一折板除雾器可以起到气水分离的效果,第一布风板可以使空气和液体分布均匀,接触时间更长,填料可以使气水形成流化状态,同时可以消减泡沫;具体的,所述第一折板除雾器为S型折板,高度为150~250mm,设置有2~3层;所述填料为PP材质的多面空心球,多面空心球的直径为30~50mm;所述第一布风板为开孔率为20~50%,开孔大小为20~40mm的圆板。另外,所述吹脱塔3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有产水罐4,所述产水罐4的出水口连接两路管线,一路管线通过循环进料泵与吹脱塔3中部连接,提高吹脱塔3氨氮去除效率,另一路管线外接生化系统,使一部分产水进入后期生化系统;其中,循环进料泵为离心泵、自吸泵、化工泵,流量按照进水2~5:1选择。
吹脱塔3上部的空气通过风管进入吸收塔5下部,吸收塔5上中下三层均泵入稀硫酸,所述吸收塔5内部由上至下布置有第二折板除雾器和第二布风板,同样,第二折板除雾器可以起到气水分离的效果,第二布风板可以使空气和液体分布均匀,接触时间更长。具体的,所述第二折板除雾器为S型折板,高度为150~250mm,设置有2~3层;所述第二布风板为开孔率为20~50%,开孔大小为20~40mm的圆板。另外,所述吸收塔5底部的出料口连接有产料罐6,氨氮被稀硫酸吸收后进入产料罐6,所述产料罐6的出料口连接两路管线,一路管线通过进酸泵与吸收塔5连接,该部分产料进入吸收塔5上中下三层,提高吸收塔5氨氮去除效率,另一路管线外接产料外输装置,将该部分产料外运至化肥厂制作氨肥。其中,进酸泵为离心泵、自吸泵、化工泵等,流量按照气水比200~400:1选择;同时产料罐6定期补充硫酸,保证产料罐6的pH在4~5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通过絮凝沉淀一体化机构划分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产水区等不同功能区,集调节pH、絮凝沉淀、储水于一体,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同时可去除部分悬浮物和COD,而且通过吹脱塔和吸收塔将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氨肥,无二次污染,不仅降低了渗滤液氨氮浓度,保证后续生化系统稳定运行,而且提高了其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吹脱塔和吸收塔,所述絮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调碱区、絮凝区、沉淀区和产水区,所述调碱区进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接,所述产水区出口与所述吹脱塔上部连接,所述吹脱塔底部设有向上吹气的鼓风机,所述吹脱塔上部出气口与所述吸收塔底部进气口连接,所述吸收塔上部设有用于向下输送物料吸收氨氮的物料进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碱区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区进水端连通,所述絮凝区的出水端通过中心导流筒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沉淀区上部具有上清液出口,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处设有用于阻挡悬浮物的过滤挡板,所述产水区与所述沉淀区的上清液出口连通,所述沉淀区下部设有泥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流筒正下方设置有反射板,反射板与中心导流筒底部间距100~250mm布置;所述反射板为中间高侧边低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挡板为PP斜板,PP斜板倾斜布置的倾斜角为50~60°,其高度为1m,且PP斜板的高端面通过出水堰与所述产水区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脱塔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第一折板除雾器、填料和第一布风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除雾器为S型折板,高度为150~250mm,设置有2~3层;所述填料为PP材质的多面空心球,多面空心球的直径为30~50mm;所述第一布风板为开孔率为20~50%,开孔大小为20~40mm的圆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脱塔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有产水罐,所述产水罐的出水口连接两路管线,一路管线通过循环进料泵与吹脱塔中部连接,另一路管线外接生化系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内部由上至下布置有第二折板除雾器和第二布风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折板除雾器为S型折板,高度为150~250mm,设置有2~3层;第二布风板为开孔率为20~50%,开孔大小为20~40mm的圆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底部的出料口连接有产料罐,所述产料罐的出料口连接两路管线,一路管线通过进酸泵与吸收塔连接,另一路管线外接产料外输装置。
CN201920939066.5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Active CN210528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9066.5U CN210528631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9066.5U CN210528631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8631U true CN210528631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5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9066.5U Active CN210528631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86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4557A (zh) * 2022-12-14 2023-03-03 郑州公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4557A (zh) * 2022-12-14 2023-03-03 郑州公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8175B (zh) 一种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沼液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074141B (zh) 低浓度有机废水再生回用工艺
CN105776766A (zh) 工业园区难生化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CN209940781U (zh) 一种制药废水的分类处理与回用系统
CN109111019B (zh) 高浓度、难降解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CN210261483U (zh) 一种新鲜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09098459U (zh) 一种高浓度发酵类抗生素废水处理系统
CN114133117A (zh) 一种污泥脱水上清液的全量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0528631U (zh) 一种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前端去除氨氮处理系统
CN103626323A (zh) 一种制药、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8033558A (zh) 强化印染废水水解酸化性能的方法
CN205368049U (zh) 一种施胶剂废水处理装置
CN114873857B (zh) 一种碳十二醇酯废水回用及达标排放系统与方法
CN109293176A (zh) 膜生产中dmf低压精馏回收塔塔顶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390905A (zh) 微污染有机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9455889A (zh) 高铁高固污泥消化脱水液自养生物脱氮组合装置及调控方法
CN105859031B (zh) 一种木薯制酒精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05328795U (zh) 湿纺腈纶生产聚合废水处理系统
CN213231944U (zh) 一种vfl污水处理设备
CN208218511U (zh) 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10915748U (zh) 一种玻璃纤维布生产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09567946U (zh) 膜生产中dmf低压精馏回收塔塔顶废水处理系统
CN210133954U (zh) 一种处理湿法脱硫废水的连续式反应器
CN208104026U (zh)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CN110563281A (zh) 一种玻璃纤维布生产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