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91525U -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91525U
CN202491525U CN2012200578338U CN201220057833U CN202491525U CN 202491525 U CN202491525 U CN 202491525U CN 2012200578338 U CN2012200578338 U CN 2012200578338U CN 201220057833 U CN201220057833 U CN 201220057833U CN 202491525 U CN202491525 U CN 202491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ky medium
medium
roller
deviation correction
paper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578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逢博
张俊杰
杨民
徐庆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XINBEIYANG RONGX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578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91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91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915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该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辊,与动力装置连接,纠偏辊沿薄片类介质的厚度方向可浮动地设置在走纸通道中,并且纠偏辊的转动轴线与走纸通道的基准面呈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纠偏辊可以在薄片类介质的厚度方向上浮动,对于具有不同刚度、不同厚度的薄片类介质,在弹力或自重的作用下,纠偏辊可以始终保持与薄片类介质紧密接触,并驱动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移动,直至沿基准面对齐,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介质适应性强。

Description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片类介质的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薄片类介质的输送机构,如打印机、扫描仪、识币器等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的纸张输送机构,通常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辊轮,薄片类介质从相对设置的辊轮之间穿过,辊轮转动驱动薄片类介质运动。
为了适应尽可能多的薄片类介质类型,往往输送通道的宽度大于薄片类介质的宽度,因此,在进行薄片类介质输送时,薄片类介质可能出现偏斜现象,在进行打印、扫描等操作时,将会造成打印内容偏斜、扫描图像偏斜等问题,薄片类介质偏斜严重时还可能堵塞输送通道,引起设备故障,给用户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0910261039.8披露了一种介质纠偏机构,其利用介质的挠曲变形实现纠偏。具体地,如图1所示,通过一对输送辊(31’、27’)输送介质,通过一对阻挡辊(29’、33’)阻止介质S前端继续前进,并在阻挡辊与输送辊之间设置导向部38’以引导介质S产生挠曲变形,导向部38’上设置有旋转部件44’以减少介质S与导向部38’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形后的介质前端沿阻挡辊对齐,从而实现对介质纠偏。
这种纠偏机构的问题在于,对于具有不同刚度的介质而言,由于对齐所需的挠曲变形量不相同,因此有可能因挠曲变形量过小而存在介质对齐效果不好或因挠曲变形量过大而介质有褶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具有不同刚度、不同厚度的薄片类介质的纠偏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辊,与动力装置连接,纠偏辊沿薄片类介质的厚度方向可浮动地设置在走纸通道中,并且纠偏辊的转动轴线与走纸通道的基准面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走纸通道和基准面的机架、及与机架活动连接的支撑架,动力装置为电机并且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纠偏辊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机架上设有向支撑架偏压的第一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上述机架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设置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和顶板,其中,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走纸通道,走纸通道的一边侧形成基准面,该支撑架位于顶板和第一通道板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顶板上设有向第一通道板方向延伸的多个挂耳,支撑架上设有与多个挂板一一对应的多个吊耳,挂耳和吊耳二者中的一个上设有长槽,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长槽相配合的柱销。
进一步地,上述纠偏辊具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拨纸部。
进一步地,上述纠偏辊的外表面为棱柱形表面,拨纸部为棱柱形表面上的突棱部。
进一步地,上述纠偏辊包括呈棱柱形的芯筒和套设在芯筒外的与薄片类介质相接触的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形成棱柱形表面。
进一步地,上述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还包括检测薄片类介质是否沿基准面对齐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间隔预定距离依次设置在纠偏辊下游的临近基准面的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还包括滚珠组件,滚珠组件包括与纠偏辊相切设置的滚珠、保持滚珠的桶状基座、以及向滚珠偏压的第二弹性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沿走纸通道设置的至少一输送辊组和至少一处理机构、以及驱动至少一输送辊组和至少一处理机构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走纸通道设置的根据上面所描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支票打印机,至少一处理机构包括扫描机构和打印机构,其中,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扫描机构位于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下游,打印机构位于扫描机构的下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纠偏辊可以在薄片类介质的厚度方向上浮动,并且纠偏辊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走纸通道的基准面呈夹角设置,对于具有不同刚度、不同厚度的薄片类介质,在弹力或自重的作用下,纠偏辊可以始终保持与薄片类介质紧密接触,从而纠偏辊可以驱动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移动,直至沿基准面对齐,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介质适应性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
图1是中国专利申请200910261039.8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轴测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去掉顶板后的结构轴测图;
图5是图4所示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沿纠偏辊的轴线方向剖切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第三实施例中的纠偏辊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纠偏辊组件
11左侧壁         12右侧壁
13第一通道板     14第二通道板
15顶板           16第一连接部
151机架的折弯部  4支撑架
5电机            6纠偏辊
7第一弹性元件    41第二连接部
42支撑架的折弯部 31第一传感器
32第二传感器     8滚珠组件
81基座           82第二弹性元件
83滚珠           61芯筒
62橡胶套         100纠偏机构
200处理机构
210扫描机构      220打印机构
211图像传感      212压纸件
221打印头        222垫板
91第一辊组       92第二辊组
93第三辊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辊,与动力装置连接,该纠偏辊沿薄片类介质的厚度方向可浮动地设置在走纸通道中,并且纠偏辊的转动轴线与走纸通道的基准面呈夹角设置,对于具有不同刚度、不同厚度的薄片类介质,在弹力或自重的作用下,纠偏辊可以始终保持与薄片类介质紧密接触,当动力装置驱动纠偏辊旋转时,可以驱动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移动,直至沿基准面对齐,继而实现了对齐功能。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轴测图,图3是图2所示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主视图。如图2、图3所示,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包括机架1和纠偏辊组件2,以及控制机构(图中未绘出)。
机架1包括左侧壁11、右侧壁12、第一通道板13、第二通道板14和顶板15,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16。其中,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相对平行设置;第一通道板13和第二通道板14垂直地支撑在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之间,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薄片类介质的最大宽度,形成用于输送薄片类介质的走纸通道,设定走纸通道的一侧B为基准面,薄片类介质在输送过程中沿基准面B对齐;顶板15支撑在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之间,位于走纸通道的外侧,本实施例中顶板15位于第一通道板13的一侧。
各第一连接部16用于与纠偏辊组件2活动连接,使纠偏辊组件2可以沿垂直于走纸通道的方向(即薄片类介质的厚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接部16可以为长槽或者柱销,当第一连接部16为长槽时,长槽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走纸通道的方向设置;第一连接部16可以设置在机架1的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上,也可以设置在机架1的顶板15上。本实施例中机架1包括四个第一连接部16,为长槽形状,均设置在顶板15的四个折弯部151(或者称为挂耳)上,各第一连接部16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走纸通道的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机架1的左侧壁11、右侧壁12、第一通道板13、第二通道板14和顶板15,以及第一连接部16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左侧壁11、右侧壁12、第一通道板13、第二通道板14和顶板15,以及第一连接部16为一体式结构。
纠偏辊组件2用于驱动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B输送并沿基准面B对齐,防止薄片类介质在走纸通道内输送偏斜。纠偏辊组件2与机架1的第一连接部16活动连接,位于走纸通道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纠偏辊组件2位于走纸通道临近顶板15的一侧。图4是图2所示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去掉顶板后的结构轴测图,图5是图4所示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结构俯视图。如图3至图5所示,纠偏辊组件2包括支撑架4、电机5、纠偏辊6和第一弹性元件7,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41。
支撑架4用于固定电机5及支撑第一弹性元件7。电机5与支撑架4的一侧壁固定连接,电机5的输出轴轴线平行于走纸通道设置。
纠偏辊6与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纠偏辊6的旋转轴线与基准面B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纠偏辊6转动驱动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B运动。纠偏辊6通过第一通道板13上的缺口(图中未标示)伸入走纸通道内,与第二通道板14相对且接触,薄片类介质可以从纠偏辊6和第二通道板14之间通过。
第一弹性元件7位于支撑架4与顶板15之间,其一端与支撑架4抵接,另一端与顶板15抵接,在第一弹性元件7的作用下,支撑架4始终存在远离顶板15向第一通道板13方向移动的运动趋势,因此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电机5始终存在向第一通道板13方向移动的运动趋势,使固定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的纠偏辊6始终存在穿过第一通道板13上的缺口,与第二通道板14紧密接触的运动趋势,从而纠偏辊6将薄片类介质紧密地压在第二通道板14上。
各第二连接部41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用于与机架1的各第一连接部16活动连接,第二连接部41可以为长槽或者柱销,当第一连接部16为长槽时,第二连接部41为柱销,柱销在长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该长槽的长度取向与走纸通道中的薄片类介质的厚度方向一致;当第一连接部16为柱销时,第二连接部41为长槽,长槽的长度取向与走纸通道中的薄片类介质的厚度方向一致,因此长槽可以相对于柱销沿垂直于走纸通道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纠偏辊组件2包括四个第二连接部41,机架1的各第一连接部16均为长槽,因此各第二连接部41均为柱销,各第二连接部41与各第一连接部16一一对应插接配合,各第二连接部41可沿第一连接部16的长度方向移动,即沿垂直于走纸通道的方向移动。当第二连接部41沿第一连接部16的长度方向移动时,支撑架4随第二连接部41一起沿垂直于走纸通道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支撑架4包括四个折弯部(或者称为吊耳)42,各折弯部42向顶板15方向延伸,分别与顶板15的各折弯部151相对应;四个第二连接部41分别设置在支撑架4的四个折弯部42上,与设置在顶板15的四个折弯部151上的四个第一连接部16插接配合,因此支撑架4可沿垂直于走纸通道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各第二连接部41为外径与长槽的宽度相适配的圆柱,长槽的底部为与第二连接部41外径相适配的半圆形。
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电机5的输出轴的转动,纠偏辊6随之一起转动,驱动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B方向运动,当纸张运动到基准面B时,受基准面B限制,纸张沿基准面B对齐后继续输送,避免了纸张出现偏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支撑架4与机架1活动连接,纠偏辊6可以沿垂直于走纸通道的方向移动,并且纠偏辊6的旋转轴线与基准面B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在第一弹性元件7的弹力作用下,对于具有不同刚度、不同厚度的薄片类介质,纠偏辊6可以始终与薄片类介质紧密接触,并驱动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B移动,直至沿基准面B对齐,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介质适应性强。
进一步地,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3,用于检测薄片类介质是否沿基准面B对齐。检测组件3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各传感器可以是光电式传感器,也可以是机械式传感器,两传感器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间隔预定距离依次设置在纠偏辊组件2下游的临近基准面B一侧,当在预定时间内各传感器依次检测到薄片类介质时,则控制机构判定薄片类介质沿基准面B对齐。
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3包括第一传感器31和第二传感器32,第一传感器31和第二传感器32均为光电式传感器,且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纠偏辊组件2下游的临近基准面B一侧,当在预定时间内第一传感器31和第二传感器32依次检测到薄片类介质时,控制机构判定薄片类介质沿基准面B对齐。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沿纠偏辊的轴向剖切的结构剖视图。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还包括滚珠组件8。滚珠组件8安装在远离顶板15的第二通道板14上,与纠偏辊组件2分别位于走纸通道的两侧,滚珠组件8的滚珠83穿过通道板上的缺口(图中未示出)伸入走纸通道内,与纠偏辊6相切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滚珠组件8安装在第二通道板14上。滚珠组件8包括基座81,第二弹性元件82以及滚珠83。基座81为桶装结构,其开口直径小于桶身内径;第二弹性元件82放置在基座81的桶身内部,一端抵接在桶底,另一端抵接在滚珠83上;滚珠83外径大于基座81开口直径,小于桶身内径,放置在基座81的桶身内部,受第二弹性元件82的作用,抵接在基座81的开口处,探出基座开口处的滚珠83通过第二通道板14上的缺口进入走纸通道,与纠偏辊6相切设置,薄片类介质在两者之间穿过。
当控制机构控制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时,纠偏辊6随之一起转动,可以驱动位于纠偏辊6和滚珠83之间的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B方向运动,此时,薄片类介质与滚珠83滚动接触,因此减少了薄片类介质在传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提高了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可靠性。
纠偏辊优选地具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拨纸部,以形成间歇拨纸。在一实施例中,其外周表面呈棱柱形,以在转动时由棱柱的突棱部间歇拨纸,在另一实施例中,其外周表面为在圆柱面上圆周间隔布置的多个凸棱,以在转动时由各凸棱实现间歇拨纸。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外周表面为在圆柱面上圆周间隔布置的多个凹槽,以在转动时由未形成凹槽的部位实现间歇拨纸。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第三实施例中的纠偏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纠偏辊6为多边形形状。
具体地,纠偏辊6包括芯筒61和橡胶套62,其中芯筒61与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当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时,芯筒61随之一起转动,芯筒61为多边形形状;橡胶套62套设在芯筒61外周,当芯筒61转动时,橡胶套62随之转动,只有位于多边形各顶点处的橡胶套62可以与薄片类介质接触,驱动薄片类介质移动。优选地,芯筒61为六边形形状,且只有位于芯筒61的六个顶点处的橡胶套62可以与薄片类介质接触,驱动薄片类介质移动。
当控制机构控制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时,纠偏辊6随之一起转动,位于芯筒61的六个顶点处的橡胶套62依次与薄片类介质接触,间断性地驱动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B方向运动,并沿基准面B对齐。
当本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与其他薄片类介质处理机构共同使用时,由于纠偏辊6间断性与薄片类介质接触,当纠偏机构将薄片类介质输送到其他薄片类介质处理机构处时,纠偏辊6与薄片类介质分离,因此避免了纠偏辊6与其他薄片类介质处理机构争纸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通用性。
图9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100、在走纸通道上设置的至少一处理机构200和至少一输送辊组,以及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100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机构200可以为打印机构、扫描机构等薄片类处理机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本实施例中处理机构200包括扫描机构210和打印机构220,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扫描机构210位于纠偏机构100的下游,打印机构220位于扫描机构210的下游。
扫描机构210包括相对设置的图像传感器211和压纸件212,其中,图像传感器211设置在第二通道板14上,压纸件212设置在第一通道板13上,图像传感器211和压纸件212分别通过第一通道板13和第二通道板14上设置的缺口(图中未示出)伸入走纸通道,两者相对配合,当薄片类介质从图像传感器211和压纸件212之间穿过时,图像传感器211可以获取薄片类介质的图像。
打印机构220可以是热打印机构,也可以是针式、喷墨、激光等打印机构。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构为喷墨打印机构,包括喷墨打印头221和垫板222,其中,喷墨打印头221设置在第一通道板13上,垫板222沿垂直于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延伸,并与第二通道板14浮动连接,喷墨打印头221的打印端面与垫板222分别通过第二通道板14和第一通道板13上的缺口(图中未绘出)伸入介质输送通道,两者相对设置且间隔设定距离,薄片类介质可以从两者之间通过,当喷墨打印头221沿垫板222的延伸方向往返运动时,通过喷墨打印头221的喷嘴将墨汁喷射在薄片类介质上,形成设定的图像和文字。
多个输送辊组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介质输送通道上,包括第一辊组91、第二辊组92和第三辊组93,用于输送薄片类介质在走纸通道内运动。
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辊组91、第二辊组92、第三辊组93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各辊组转动;第二驱动机构与打印机构2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喷墨打印头221沿垫板222延伸方向(即介质宽度方向)往返移动。
优选地,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为支票打印机,下面以支票处理为例介绍支票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控制机构控制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100的电机5输出轴转动,纠偏辊6随之一起转动,驱动支票向基准面B方向运动,当支票运动到基准面B时,受基准面B限制,支票沿基准面B对齐后继续输送,此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各辊组91、92、93转动,位于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100下游的第一辊组91将对齐后的支票输送到扫描机构210。扫描机构210的图像传感器211获取支票表面图像,通过OCR识别判断支票真伪,并将判定为真的支票的图像存档保存。
当完成扫描操作后,位于扫描机构210下游的第二辊组92转动,将支票输送到打印机构220,在支票运动过程中,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打印机构220的喷墨打印头221沿垫板222的延伸方向往返移动,在支票表面打印出设定图像或文字。
完成打印操作后,位于打印机构220下游的第三辊组93将支票送出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中,由于纠偏辊6可以沿垂直于走纸通道的方向移动,并且纠偏辊6的旋转轴线与基准面B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在第一弹性元件7的弹力作用下,对于具有不同刚度、不同厚度的薄片类介质,纠偏辊6能够始终与其紧密接触,并驱动薄片类介质向基准面B移动,直至沿基准面B对齐,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能够适应具有不同刚度、不同厚度的薄片类介质,介质适应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纠偏辊(6),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纠偏辊(6)沿薄片类介质的厚度方向可浮动地设置在走纸通道中,并且所述纠偏辊(6)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走纸通道的基准面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所述走纸通道和所述基准面的机架(1)、及与所述机架(1)活动连接的支撑架(4),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5)并且与所述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纠偏辊(6)与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机架(1)上设有向所述支撑架(4)偏压的第一弹性元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皮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在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设置的第一通道板(13)、第二通道板(14)和顶板(15),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板(13)和第二通道板(14)之间形成所述走纸通道,所述走纸通道的一边侧形成所述基准面,所述支撑架(4)位于所述顶板(15)和所述第一通道板(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皮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5)上设有向所述第一通道板(13)方向延伸的多个挂耳(151),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与所述多个挂耳一一对应的多个吊耳(42),所述挂耳(151)和所述吊耳(42)二者中的一个上设有长槽,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长槽相配合的柱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辊(6)具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拨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辊(6)的外表面为棱柱形表面,所述拨纸部为所述棱柱形表面上的突棱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辊(6)包括呈棱柱形的芯筒(61)和套设在所述芯筒(61)外的与薄片类介质相接触的橡胶套(62),所述橡胶套(62)的外表面形成所述棱柱形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薄片类介质是否沿所述基准面对齐的第一传感器(31)和第二传感器(32),所述第一传感器(31)和第二传感器(32)沿所述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间隔预定距离依次设置在所述纠偏辊(6)下游的邻近所述基准面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珠组件(8),所述滚珠组件(8)包括与所述纠偏辊相切设置的滚珠(83)、保持所述滚珠(83)的桶状基座(81)、以及向所述滚珠(83)偏压的第二弹性元件(82)。
10.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沿走纸通道设置的至少一个输送辊组和至少一个处理机构(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走纸通道设置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支票打印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机构(200)包括扫描机构和打印机构,其中,沿薄片类介质输送方向,所述扫描机构位于所述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下游,所述打印机构位于所述扫描机构的下游。
CN2012200578338U 2012-02-21 2012-02-21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91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578338U CN202491525U (zh) 2012-02-21 2012-02-21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578338U CN202491525U (zh) 2012-02-21 2012-02-21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91525U true CN202491525U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9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57833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91525U (zh) 2012-02-21 2012-02-21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915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3598A1 (zh) * 2012-10-25 2014-05-01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4574634A (zh) * 2014-12-23 2015-04-29 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票据图像采集与识别装置
CN112125007A (zh) * 2020-09-29 2020-12-2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纠偏装置、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和纠偏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3598A1 (zh) * 2012-10-25 2014-05-01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3771167A (zh) * 2012-10-25 2014-05-07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3771167B (zh) * 2012-10-25 2016-05-2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4574634A (zh) * 2014-12-23 2015-04-29 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票据图像采集与识别装置
CN112125007A (zh) * 2020-09-29 2020-12-2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纠偏装置、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和纠偏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22068765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纠偏装置、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和纠偏装置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066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8220797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491525U (zh)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202784939U (zh) 可视卡输送机构及可视卡打印装置
CN102173348B (zh) 薄片类介质对齐机构和具有该对齐机构的处理装置
US20180311960A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treatment liquid holding unit
US11148893B2 (en) Roll holder assembly for loading media rolls in wide format printers
CN103771167A (zh)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6364160B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2017024379A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01444996B (zh) 记录介质输送设备和具有记录介质输送设备的记录设备
JP201209686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213421B2 (ja) 記録媒体のカール除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3342249B (zh) 一种印刷纸张吸风展平装置
CN105365412B (zh) 记录装置
US20140300049A1 (en) Sheet retention device
CN202170183U (zh) 一种薄片类介质输送机构及处理装置
US9533848B2 (en) Cheque processing device
CN104418123B (zh) 薄片体输送机构和具备薄片体输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3920053U (zh) 一种逼纸装置、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以及热打印机
CN202472796U (zh) 磁读写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
US8632158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36671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0418526U (zh) 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金融票据处理装置
CN101450545B (zh) 用于向或从印刷机的印版滚筒输送印版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EIHAI NEW BEIYANG R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U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Effective date: 20140317

Owner name: XIU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

Effective date: 201403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64209 WEIHAI, SHANDONG PROVINCE TO: 264203 WEIHAI, SHAN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17

Address after: 264203 Kunlun Road, Huancui District, Shandong, No. 126, No.

Patentee after: WEIHAI XINBEIYANG RONGX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Xiu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Address before: 264209 Torch Road 169, hi tech District, Shandong, Weihai

Patentee before: Xiu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